高二歷史新人教版練習單元綜合檢測2_第1頁
高二歷史新人教版練習單元綜合檢測2_第2頁
高二歷史新人教版練習單元綜合檢測2_第3頁
高二歷史新人教版練習單元綜合檢測2_第4頁
高二歷史新人教版練習單元綜合檢測2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單元綜合檢測(三)(時間:45分鐘,分值: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60分)1.(2022·湖南株洲二中高二檢測)“‘四大發明’是中華民族的奇跡和驕傲,但羅盤針可以導航也可以看風水;火藥可以開礦筑路也可以制造殺人的武器。”就此觀點,甲乙同學展開爭論。甲:“四大發明一方面代表了輝煌的成就,另一方面在某種程度上束縛了中華民族的發展。”乙:“科學技術能否產生巨大的效益取決于社會環境。”對甲、乙同學的看法,你認為()A.甲正確,乙錯誤B.甲乙都正確C.甲錯誤,乙正確D.甲乙都錯誤解析:選B。四大發明是古代中國科技成就的杰出代表,由于腐朽的封建制度、傳統的小農經濟的阻礙等,四大發明并未在古代中國發揮應有的作用。四大發明傳入西方后,促進了西歐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轉型。出現這種差別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國和西方的社會環境的差異,故甲、乙的觀點均正確,本題應選B項。2.培根說:“這三種東西曾改變了整個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狀態:第一種是在文化方面,第二種是在戰爭上,第三種是在航海上。”培根說的第一種東西是指中國古代的()A.印刷術 B.天文歷法C.指南針 D.儒家學說解析:選A。培根的話反映了中國古代科技對世界歷史的革命性影響,它們分別是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3.(2022·黑龍江齊齊哈爾實驗中學高二檢測)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一書中寫到:“中國和它的西方鄰國以及南方鄰國之間的交往和反應,要比一向所認為的多得多,盡管如此,中國思想和文化模式的基本格調,卻保持著明顯的、從未間斷的自發性。這是中國‘與世隔絕’的真正涵義。”李約瑟認為,中國古代科技()A.輝煌燦爛,曾經長期領先于世界B.具有明顯的獨創性C.未受到外來科技的影響D.卓越非凡,鶴立雞群解析:選B。由材料關鍵信息“要比一向所認為的多得多”,可知“未受到外來科技的影響”不符合材料的描述和史實,C項錯誤。由“盡管如此,中國思想和文化模式的基本格調,卻保持著明顯的、從未間斷的自發性”,可知B項符合題意。A、D兩項的表述與材料主旨不相符合,排除。4.(2022·廣西桂林高二質量檢測)2022年10月,韓國申報的《儒教雕版印刷木刻板》成功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記憶名錄》,這是朝鮮李氏王朝時期一系列儒家學說相關作品的雕版印刷木刻板。由此可以說明()A.韓國是雕版印刷術的發源地B.李氏王朝是儒學的主要傳承者C.印刷術最早由中國傳入韓國D.儒家思想具有廣泛的世界影響解析:選D。雕版印刷術出現于隋唐之際的中國,故A項錯誤;儒學起源于中國,傳承于中國,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主流思想,李氏王朝只是受到了儒學的影響,不是主要傳承者,故B項錯誤;材料沒有涉及韓國印刷術何時由何地傳入的信息,故C項錯誤;材料反映的是韓國獲得世界榮譽的木刻板作品是中國儒家思想影響下的產物,故D項正確。5.意大利人利瑪竇(1552-1610年)繪制的世界地圖使中國人第一次從地圖中看到了整個世界。但是利瑪竇把地圖上第一條子午線的投影位置移動,把中國放在正中。他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A.便于觀察并了解客觀世界B.避免中國傳統士大夫的不滿C.在學術上不同意歐洲中心論D.當時中國是世界經濟文化中心解析:選B。利瑪竇的做法主要是想迎合當時傳統士大夫以“天朝上國”自居的心態。他們因為缺乏對世界的了解,認為中國是世界的中心,因此利瑪竇采用了這種靈活變通的方法,既讓士大夫們了解了世界的面貌,又便于讓他們接受。6.中國古代文學是世界文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在文學史上涌現出頗具特色的文學體裁,為后人稱頌。下列各項,屬于漢賦的是()A.“奏陶唐氏之舞,聽葛天氏之歌……山陵為之震動,川谷為之蕩波”B.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C.“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D.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解析:選A。A項體現了詞藻華麗,手法夸張的特點,符合漢賦的特征;B項屬唐詩;C項句子長短不齊,具有宋詞的特點;D項是屈原《離騷》中的句子,屬于楚辭。7.(2022·江蘇鹽城響水中學高二月考)“宋朝是中國社會市民階級正式產生的時代,他們經濟富足,又有自己的獨立的價值追求,市民的富足閑暇生活及審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的高度繁榮。”(詹子慶編《中國古代史參考資料》)下列史實能佐證這一觀點的是()A.火藥在軍事戰爭上廣泛使用B.詞成為文學的主流形式和標志C.戲曲藝術此時已被推向成熟D.小說創作數量繁多、蓬勃發展解析:選B。宋代由于城市經濟的發展與繁榮,市民階層進一步壯大,要求豐富的文化娛樂生活,能夠歌唱的詞更適應市井生活的需要。B項符合題意。8.(2022·河南周口中英文學校高二檢測)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成果豐富。在五千多年的發展過程中,我國人民創造出了先秦詩歌、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諸多文學體裁。以下是關于上述文學體裁的表述,其中不正確的是()A.《詩經》深刻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體現了下層人民的呼聲B.唐詩風格各不相同,可分為山水田園詩、邊塞戰爭詩等C.宋詞的出現反映了宋代商品經濟的發展,市民階層的興起D.明清小說主要以小說這種文學體裁表達了當時社會的繁榮與人們的自豪感解析:選D。明清小說的出現是商品經濟繁榮的體現,體現了市民階層的需要,所以D說法有誤,答案選D。9.(2022·湖南常德石門一中高二檢測)傳統的中國人物畫并不標榜個人主義,個人的特征,描繪的再真實,哪怕是如何英偉、如何嬌俏的人物,也只能是肖像,其意義僅限于為后人追思和供奉的對象,因此,傳統中國人物畫不是個別人物的寫真,而是畫中人物所代表的整個社會階層的詮釋。由此可知()A.古代中國的人物畫忽視人物個性表達B.古代中國沒有個體人物的繪畫作品C.中國古代的肖像畫主要用于祭祀祖先D.中國古代畫家并不擅長創作人物畫解析:選A。根據材料“傳統中國人物畫不是個別人物的寫真,而是畫中人物所代表的整個社會階層的詮釋”可知,傳統中國的人物畫是對整個社會階層的描繪,而忽視人物個性表達。10.(2022·成都七中高二檢測)老師在“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課上給同學們出了以下判斷題,其中符合史實的有()①戰國思想家惠施學富五車,是指他旅行時也愛學習,五輛車上都裝滿愛看的紙質書②北宋平民畢昇發明膠泥活字印刷術,這是印刷業的一大革新③楷書奔放躍動,線條流暢縱情,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最能表現和抒發書法家的感情④屈原的抒情長詩《離騷》具有現實主義風格,是楚辭的代表作,楚辭因此又稱“騷體”A.4個 B.3個C.2個 D.1個解析:選D。戰國時期尚未有紙質書,最能表現和抒發書法家的感情的是草書而不是楷書,《離騷》是浪漫主義文學作品的代表而不具有現實主義風格,北宋平民畢昇發明膠泥活字印刷術,這的確是印刷業的一大革新,綜上所述本題答案只能是D。11.(2022·湖北棗陽白水高中高二月考)歷史學家錢穆以為,“古代中國在宋以前,文學藝術尚是貴族的、宗教的,而宋興以來則逐漸流向大眾民間,成為日常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下列分別體現“宋以前”與“宋興以來”藝術形式特點的是()A.彩陶畫與漢賦 B.話本與小說C.唐詩與風俗畫 D.楚辭與文人畫解析:選C。本題材料“古代中國在宋以前,文學藝術尚是貴族的、宗教的,而宋興以來則逐漸流向大眾民間,成為日常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反映了宋代以來,商品經濟的發展,市民階層的壯大,文化的通俗化趨勢加強,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唐詩與風俗畫符合題意,故選C。12.(2022·廣西桂林中學高二檢測)有人稱: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風雅”的貴族文化之外,一種新文化形態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業生活、人頭攢動的瓦舍勾欄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屬于“市民文化”形態的是()①《清明上河圖》②程朱理學③元曲④小說⑤漢賦A.①③⑤ B.②③④C.③④⑤ D.①③④解析:選D。漢賦在時間上和風格上均不屬于“市民文化”,程朱理學也不屬于“市民文化”,所以②⑤錯誤,而①③④均是屬于“市民文化”形態,所以本題答案只能是D。二、非選擇題(第13題20分,第14題20分,共40分)13.(2022·貴州思南中學高二月考)宋朝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發展到一個很高的程度。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歷史(學)家無從否定理學家增強了以后中國儒生的正直觀念和堅決的態度……他們仍無法脫離一種被安排的環境,即一種大而無當的官僚組織治理一個大而無當的農民集團。在這前提之下,他們的主靜與主敬……宋朝的哲學家和他們無數的僚友全穿著中國官員之袍服,他們是官僚的教師。——黃仁宇《中國大歷史》材料二理學家們為了建立儒家的形上學,他們一方面借鑒佛教和道教在哲學本體論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傳統儒學尋找能夠用來構筑哲學形上學的因素,傳統儒學經由理學家們的改造,道德信條式的理論體系終于變成以哲學形上學作基礎的哲學理論體系。就此而言,它體現著宋明理學家們融合創造的哲學智慧。——趙志霞《淺談宋明理學在儒學發展中的地位》材料三在當時文人看來,“這種文學形式”是“小道”,不是載道的工具、治國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詩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較少表現純粹的個人生活情感特別是男女戀情的情況下,它正是以其娛樂藝術的性質、不夠堂皇正大卻也較少拘謹的地位,而彌補了詩的不足,獲得意外的興旺……蘇軾……作為士大夫集團的成員,比任何人都更敏感更深刻體會到強大的統治思想對個人的壓制,而走向對一切既定價值準則的懷疑、厭倦與舍棄,努力從精神上尋找一條徹底解脫出世的途徑。——駱玉明《中國文學史》材料四宋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生產力最高和最發達的國家”,但是“由于種種不利因素的影響,使這一發展勢頭未能繼續下去”。——馬克垚《世界文明史》(1)根據材料一、二,概括宋明理學的特點。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宋明理學的積極影響。(6分)(2)據材料三概括宋代主流文學表達形式的特點,并分析該文學形式“興旺”的主要原因。(6分)(3)根據材料四,概括宋代的文化現象。綜合上述材料與所學知識,歸納導致宋朝“發展勢頭未能繼續下去”的“不利因素”。(8分)解析:第(1)題根據題干要求,需要從總體上把握材料一、二,給予歷史事物以正確認知。本問以“宋明理學”作為切入點,第一小問從兩則材料信息歸納、概括得出;第二小問,要注意題干“積極影響”要求,避免答非所問,結合所學知識,組織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第(2)題考查宋代文學成就特征及其原因。第一小問,要注意緊扣材料三信息歸納、概括得出。第二小問,結合相關史實,重點注意從“商品經濟發展,市民階層壯大、文人對文學藝術的不斷創新”等維度展開認識。第(3)題以“宋代的文化現象”作為切入點,涉及宋代時期的經濟、政治以及思想文化等。第一小問,把握到“城市壯大,市民文化興起”即可。第二小問,要注意明確題干“不利因素”要求,主要圍繞宋代時期的經濟、政治以及思想文化相關史實展開。答案:(1)特點:理學壓制人性(思想被束縛);中國理學服務于官僚體制;哲學化(思辨性);倫理道德為核心;佛道化。影響:有利于穩定社會秩序;有利于塑造中華民族性格。(2)特點:具有娛樂藝術性;形式自由活潑;趨于平民化。原因:更能表達個人情感,更適合市民的需要;文人反抗統治思想的壓制。(3)現象:城市中出現了娛樂場所,市民文化興起;科學技術高度發展;不利因素:封建政治體制的束縛;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科技發明(成果)難以推廣;理學的束縛。1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劉辰翁《辛稼軒詞序》說:“詞至東坡,傾蕩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蘇軾外出打獵,便豪情滿懷地說:“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他望月思念弟弟,便因此悟出人生哲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他登臨古跡,便慨嘆:“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在詞中樹堂堂之陣,立正正之旗。即使寫閨情,品格也特高。《賀新郎》中那位“待浮花浪蕊俱盡,伴君幽獨”的美人,可與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之格調比高。胡寅《酒邊詞序》因此盛稱蘇詞“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繆宛轉之度,使人登高望遠,舉首高歌,而逸懷浩氣,超然乎塵垢之外”。晚清詞體評論家周頤說:“熙豐間,詞學稱極盛,蘇長公提倡風雅,為一代山斗。”(《蕙風詞話》卷二)文藝理論家劉熙載轉換一個角度評價說:“太白《憶秦娥》,聲情悲壯,晚唐、五代,惟趨婉麗,至東坡始能復古。”(《藝概》卷四)材料二(1)據材料一,概括指出蘇軾詞對宋詞的突出貢獻體現在哪些方面。結合所學,簡析“東坡始能復古”的內涵。(8分)(2)據材料二中兩幅圖片,你了解到了元代戲劇藝術怎樣的概況?(6分)(3)綜合上述兩則材料,扼要分析影響文學藝術發展的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