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行路難》教案_第1頁
《擬行路難》教案_第2頁
《擬行路難》教案_第3頁
《擬行路難》教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擬行路難》教案[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2、能力目標:分析文中“比興”手法的作用,理解文中大肆渲染愁緒的用意。3、情感目標:引導學生認識懷才不遇者的不幸,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珍惜人盡其才的大好時代。[教學重點]1、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過程。2、把握文中對比和“比興”手法的運用。[教學難點]理清詩歌的層次,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過程。[教學方法]誦讀、討論、講解與點撥結合[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內容步驟]一、導語設計:詩人作詩與母雞下蛋時的鳴叫一樣,都是痛苦使然。文人有不平之時,喜用詩文來鳴不平。今天我們來學習鮑照的《擬行路難》,體會詩人心中的不平之氣。二、課題介紹:《行路難》是樂府雜曲,本為漢代歌謠,晉人袁山松改變其音調,創制新詞,流行一時。鮑照的《擬行路難》,共18首,歌詠人世的種種憂患,寄寓悲憤。本篇是《擬行路難》的第四首。三、作者介紹:鮑照(約414-466),字明遠,東海(蘇北)人,他與謝靈運,顏延之并稱為“元嘉三大家”。他出身寒微,20多歲時在臨川王劉義慶門下,因詩被賞識,擢為侍郎,后擔任臨海王劉子頊參軍,世稱鮑將軍。劉子頊反判失敗,他也死于亂軍之中。他出身貧賤,但才氣過人,文學作品很有價值。四、誦讀:聽錄言、師范讀、生齊讀、生背誦。五、學生解釋詩意(男、女生各一人)。六、問題討論(學生討論,教師點撥):1、第1-2句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說明什么道理?明確:運用了托物起興的表現手法。說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勢流向各方一樣,人的遭際也是被家庭門弟的高低貴賤決定的。2、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結合全詩看,作者對此有怎樣的看法?明確:“命”指門第決定人生,有什么樣的門第,就有什么樣的遭遇。作者認為這非常不公平,但沒法改變,只能發出憤怒的控訴。3、第五、六句塑造了一個怎樣的形象?明確:以非常精練的筆法,生動形象地刻畫出詩人悲愴難抑的形象。讀者從舉杯驅愁卻大放悲聲的情節中,亦可想見其悲其愁的沉郁。4、第七句寫出了什么感情?明確:用反問句式,表達了作者的憤怒與抗爭。5、第八句寫出了什么事情?明確:與前句形成鮮明地對照,表達了作者忍辱負重,矛盾痛苦的心情。七、詩歌主旨:本文寫詩人在門閥制度重壓下的懷才不遇,抒發了愁苦的感嘆,表達了深感世路艱難激發起的憤慨不平之情。八、寫作特點:1、語言質樸,明白曉暢。2、形象鮮明,真情動人。3、音律獨特,錯落有致。(一、三;二、四句分別押韻)九、比較:本文與李白的《行路難》有何異同?(學生討論后明確)相同點:1、都寫懷才不遇的悲憤不同,2、都用樂府舊題,3、語言都明白曉暢。不同點:鮑詩結尾悲觀,白詩結尾樂觀。十、總結全文:個人的命運與所處的時代息息相關,千百年來,多少文人雅士,“才秀”而“人微”,有才而無望,“英雄無用武之地”。“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這是千古的悲愴。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生在了一個可以自由施展才華的大好時代,只患己之不能,不患人之不己知,我們要做的,只剩下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德美才秀”的人,我們的時代,是可以大有作為的!十一、作業:1、背誦兩首詩,課下閱讀鑒賞鮑照的詩。2、談一談學習本文的感受。[教學反思]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