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地質災害(講義) 高一地理 (人教版2019必修1)(解析版)_第1頁
6.2 地質災害(講義) 高一地理 (人教版2019必修1)(解析版)_第2頁
6.2 地質災害(講義) 高一地理 (人教版2019必修1)(解析版)_第3頁
6.2 地質災害(講義) 高一地理 (人教版2019必修1)(解析版)_第4頁
6.2 地質災害(講義) 高一地理 (人教版2019必修1)(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6章自然災害》教學講義[人教版2019必修1]第2節地質災害必會知識考點梳理拓展延伸易錯警示必會知識一地震1.概念:地殼中的巖層在地應力的長期作用下,會發生傾斜或彎曲。當積累起來的地應力超過巖層所能承受的限度時,巖層便會突然發生斷裂或錯位,使長期積聚起來的能量急劇地釋放出來,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使地面發生震動。2.指標(1)地震能量的大小用震級表示。(2)地震時某一地區地面受到的影響和破壞程度用地震烈度表示。(3)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但可以有多個烈度。地震烈度的大小與震級、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質構造及地面建筑有密切關系。震級和烈度的比較震級烈度定義衡量地震釋放能量大小的指標衡量地震發生時地面受到影響和破壞程度的指標單位級度影響因素大小與地震釋放的能量有關震級越大,烈度越大;震源越淺,烈度越大;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另外,還受地質構造和地面建筑物的影響大小依據根據釋放能量的大小根據人的感覺、室內設施的反應、建筑及地面的破壞程度3.危害(1)直接危害:造成房屋倒塌,破壞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礎設施,導致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2)間接危害:誘發崩塌、滑坡、泥石流、火災、海嘯、有毒氣體泄漏、疫病蔓延等災害。(3)心理健康:造成家破人亡和生活突變,從而嚴重損害災區人們的心理健康。4.頻發地:板塊與板塊交界處,集中分布在環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地帶。5.我國地震災害發生范圍廣、頻度高、強度大,主要地區有臺灣、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6.地震的預報①建設先進的地震監測臺網,加強地震監測,提高準確預報的水平。②地震前兆:如地下水變渾濁、動物狂躁不安、地面變形等。7.防災措施: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公眾防災意識;提高建筑物抗震強度;加強地震災害的管理等。必會知識二滑坡和泥石流1.滑坡(1)概念:山地斜坡上的巖體或土體,因河流沖刷、地下水活動、地震及人類活動等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動面整體下滑的現象。(2)多發地:巖體比較破碎、地勢起伏較大、植被覆蓋度較差的山地丘陵區以及工程建設頻繁的地區。(3)危害:破壞或掩埋農田、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2.泥石流(1)概念:山區溝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發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塊的特殊洪流。(2)多發地:地形陡峻、具有豐富的松散物質以及短時間內有大量水流的地區。(3)危害:摧毀聚落,破壞森林、農田、道路,淤塞江河等。3.我國滑坡和泥石流分布廣泛,發生頻繁,尤以西南地區最為多發。我國西南地區地質災害多發的原因及危害4.滑坡和泥石流的比較類型滑坡泥石流圖示形成條件巖體比較破碎、地勢起伏較大、植被覆蓋度較差地形陡峻、具有豐富的松散物質以及短時間內有大量水流多發區山地丘陵區和工程建設頻繁的地區山區溝谷中危害破壞或掩埋農田、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摧毀城鎮和村莊,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環境破壞等必備技能典例精講模型秒殺巧思妙解必備技能一地震[例1](2022·天津市武清區楊村第一中學高一期末)2020年3月23日,在我國新疆阿克蘇地區拜城縣發生5.0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受地震波的影響,地震時該地空中飛行的小鳥會感受到(

)A.只上下顛簸 B.只左右晃動C.先上下顛簸,后左右晃動 D.先左右晃動,后上下顛簸2.減輕地震災害的工程性措施包括(

)A.對建設工程進行抗震設防 B.制定應急預案C.加大地震知識的宣傳和普及 D.模擬地震來臨時的應急演習訓練【答案】1.A

2.A【解析】1.地震波分為縱波和橫波。縱波傳播速度快,可以在固態、液態和氣態中傳播,引起上下顛簸;橫波傳播速度慢,只能在固態中傳播,引起左右晃動;因此地震時該地空中飛行的小鳥會只會受到縱波影響,感受到上下顛簸。A正確,B、C、D錯誤。故選A。2.減輕地震災害的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其中對建設工程進行抗震設防屬于工程措施,A正確;加大地震知識的宣傳和普及、制定應急預案、模擬地震來臨時的應急演習訓練都屬于非工程措施,B、C、D錯誤。故選A。必備技能二滑坡、泥石流[例2](2022·吉林·雙遼市第一中學高一期末)2021年12月22日20時左右,四川北川青片鄉大林滑坡地災點突發大規模山體崩塌,塌方3萬多立方米,大林滑坡地災點為2020年洪災后新增地質災害隱患點。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大林滑坡地災點新增為地質災害隱患點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山區地形陡峭②地區經濟發達③地表多松散碎屑物④洪澇災害多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滑坡通常會(

)①摧毀農田房舍②淤塞江河③增加土壤肥力④帶來大量淡水,緩解旱情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答案】1.B

2.D【解析】1.由材料“大規模山體崩塌”信息及所學知識可知,滑坡多發地區一般為山區,山區地形陡峭崎嶇,坡度大,在重力作用下,易發生不穩定巖體的整體下滑現象,故地形陡峭具有地質災害隱患,①正確;地表巖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質多,加上暴雨,缺乏植被保護極易發生滑坡和泥石流,故多松散碎屑物具有地質災害隱患,③正確。該地區位于四川省北川,地區經濟欠發達,②錯誤;四川北川青片鄉為季風氣候,降水季節變化大,多暴雨,洪澇災害多發,洪澇災害屬于水文災害,不是該地新增為地質災害隱患點的主要原因,④錯誤;故選B。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滑坡對鄉村最主要的危害是摧毀農田、房舍、傷害人畜、毀壞森林、道路以及農業機械設施和水利水電設施等,有時甚至給鄉村造成毀滅性災害;山體崩塌,滑坡體堵塞江河造成的湖泊堵塞,形成堰塞湖,①②正確,D正確。滑坡對增加土壤肥力影響不大,③錯誤;臺風帶來大量淡水,緩解旱情,滑坡不能緩解旱情,④錯誤,ABC錯誤。故選D。必刷好題基礎演練能力提升巔峰突破(2022·云南昭通·高一期末)下圖為“地震、滑坡兩種地質災害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關于兩種地質災害成因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地震多發生在地勢起伏較大、植被覆蓋較差的地區B.滑坡是山區溝谷中含有大量泥沙石塊的特殊洪流C.兩種地質災害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聯性D.兩種地質災害的發生都與氣象災害存在著關聯性2.關于兩種地質災害的分布、危害和治理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地區分布均不受地形因素影響 B.滑坡是危害和影響最大的地質災害C.地震可以通過監測和預警來避免 D.恢復植被可以減少滑坡的發生頻率【答案】1.C

2.D【解析】1.地震一般發生在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的地區,并不一定發生在地勢起伏較大,植被覆蓋率較差的地區,A錯誤;山區溝谷中含有大量泥沙石塊形成的特殊洪流是泥石流,B錯誤;地震發生后,可能會誘發滑坡,兩種地質災害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性,C正確;地震的發生一般為內力作用的結果,而與氣象災害關系不大,D錯。故選C。2.滑坡的形成受地形因素影響,A錯誤;地震是危害和影響最大的地質災害,B錯誤;地震是地球內力作用的結果,目前的科技水平尚不能避免地震災害的發生,C錯誤;恢復植被,提高植被要蓋率,保持水土,可以減少滑坡的發生頻率,D正確。故選D。(2022·山東德州·高一期末)廣西梧州市是一座山城,多為丘陵地形,每年有百十次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發生。崩塌多發生在地形坡度大于50°、高度大于30米的斜坡上,滑坡多出現在坡度小于50°的斜坡上。圖為廣西梧州市地質災害發生頻數與月平均降水量關系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圖中曲線a、b、c分別表示(

)A.滑坡、降水量、崩塌 B.崩塌、滑坡、降水量C.降水量、滑坡、崩塌 D.降水量、崩塌、滑坡4.該市地質災害(

)A.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和均衡性 B.降水是主要誘發因素C.其發生都與人類活動有關 D.主要發生在城市地區【答案】3.C

4.B【解析】3.廣西位于南方地區,雨季長,一般在6-9月,所以a表示降水量;滑坡多是在坡度50度以下的斜坡上,該地是丘陵地形,降雨量最多時,滑坡災害多,所以b是滑坡;坡度50度以上的斜坡上多崩塌,丘陵地區坡度陡的區域面積小,崩塌災害數量少,c表示崩塌。故C正確,ABD錯誤。故答案選C。4.圖示表明該市地質災害具有明顯的季節性,不能表示均衡性,A錯誤。由圖可知,圖中地質災害數量與降雨量呈正相關,所以降雨是地質災害主要的誘發因素之一,B正確。該是的地質災害有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震等,不是所有的地質災害都與人類活動有關,C錯誤。圖中沒有信息表面地質災害主要發生在在城市,D錯誤。故答案選B。(2022·廣東·深圳外國語學校高一期末)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2021年12月22日21時46分在江蘇常州市天寧區(北緯31.75度,東經120.00度)發生4.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據此完成下面小題。5.此次地震震源位于(

)A.① B.② C.③ D.④6.地震發生時(

)A.橫波比縱波先到達地面 B.震中區的房屋先上下顛簸、后左右搖晃C.縱波比橫波造成的損失更大 D.縱波經湖泊水體時突然消失7.地震誘發的災害有(

)①火山②滑坡③泥石流④海嘯⑤寒潮⑥暴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⑥ D.②③⑥【答案】5.A

6.B

7.B【解析】5.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地殼的平均厚度為17千米,陸地地殼平均厚度為33千米,海拔越高地殼越厚。此次地震發生在江蘇常州市天寧區,震源深度僅10千米,因此本次地震震源位于地殼。A正確,BCD錯誤。故選A。6.地震發生時,縱波的傳播速度比橫波快,因此在陸地上先接收到縱波,感受到上下顛簸,然后接收到橫波,出現左右搖晃,A錯,B對;因為橫波是左右搖晃,容易使建筑物倒塌,所以損失更大,C錯;縱波能通過固、液、氣三種介質傳播,所以經過湖泊水體時不會消失,D錯。故選B。7.地震誘發的災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海嘯、火災等。②③④正確,B正確。火山、暴雨和地震關系不大,ACD錯誤。故選B。(2022·廣東惠州·高一期末)崇禮縣地處河北省張家口市東北部,該縣城區是典型的山區城鎮,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多發。下圖為該縣城區的局部地形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8.圖示滑雪場滑道最大的相對高度可能為(

)A.190m B.200m C.390m D.400m9.甲乙丙丁代表該區域的不同位置其中(

)A.甲處為鞍部 B.乙處為陽坡C.丙處為迎風坡 D.丁處坡度最陡10.該區域夏秋季節多泥石流發生其原因是(

)①降水量大且集中

②大量松散沉積物

③地形陡峭

④植被覆蓋率高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答案】8.C

9.B

10.C【解析】8.讀圖,滑雪場滑道最高海拔介于1500-1700m,最低海拔介于1300-1500m,所以滑雪場滑道高差介于0-400m(不包括0m和400m),所以滑雪場滑道最大的相對高度可能為390m,故選C。9.甲處位于山頂附近,A錯。乙處位于山地的偏南坡,屬于陽坡,B正確。迎風坡和盛行風向的方向有關,丙地北側存在山脊,所以丙地也可以稱為冬季西北風的背風坡,C錯。丁處等高線稀疏,坡度緩,D錯。故選B。10.該地屬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降水量大且集中,加之地形陡峭,山坡松散沉積物多,易發生泥石流等地質災害,①②③正確。植被覆蓋率高,則不利于泥石流的發生,④錯。故選C。11.(2022·湖北·云夢縣黃香高級中學高一期末)讀我國泥石流分布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1)人類活動及其對自然環境施加的影響,也可以直接或間接地誘發泥石流,請列舉出這些人類活動主要有哪些?(2)我國西南地區如A地既是滑坡多發地區也是泥石流多發地區。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該地區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多發的自然原因。(3)為減輕西南地區滑坡與泥石流的危害,當地應采取哪些措施?【答案】(1)毀林開荒,破壞植被;開礦;工程建設等。(2)①地處地震帶,地殼活動活躍,斷裂構造發育;②巖層破碎,地表多松散物質;③地形起伏大,坡陡谷深;④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3)加強宣傳,提高居民對泥石流災害的認識;加強政府職能部門對災害發生監控能力,完善預警系統;加快減輕或防避泥石流的工程措施的建設;恢復植被,提高植被覆蓋率。【解析】(1)泥石流是山區溝谷中,由暴雨、水雪融水等水源激發的,含有大量的泥砂、石塊的特殊洪流。形成必須同時具備以下3個條件:①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②有豐富的松散物質;③短時間內有大量的水源。人類活動及其對自然環境施加的影響,可以間接或直接地誘發泥石流,人類對植被的破壞,如亂砍濫伐,陡坡開荒等,會使地表徑流的水量和流速加大,是泥石流日趨頻繁的重要原因,有些工程建設,如過度的工程建設,如開礦、采石、修路等也會促成泥石流的發生。(2)滑坡是指斜坡的局部穩定性受破壞,在重力作用下,巖體或其他碎屑沿一個或多個破裂滑動面向下做整體滑動的過程與現象。一般而言,在坡度較大、巖石破碎、植被稀疏的地區容易發生滑坡,降水強度大更易引發滑坡。泥石流是山區溝谷中,由暴雨、水雪融水等水源激發的,含有大量的泥砂、石塊的特殊洪流。形成必須同時具備以下3個條件:①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②有豐富的松散物質;③短時間內有大量的水源。我國西南地區地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