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的結構 市賽獲獎_第1頁
群落的結構 市賽獲獎_第2頁
群落的結構 市賽獲獎_第3頁
群落的結構 市賽獲獎_第4頁
群落的結構 市賽獲獎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二生物學科教案備課人吳學華課題:第3節群落的結構第1課時11月8日教學目標1.識別群落,說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問題。2.描述群落的結構特征。3.嘗試進行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教學重點、難點1.群落的結構特征。2、從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結構特征。3.群落中動植物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特點方法指導1、交流展示2、互動探究3、精講點撥教學過程1.導入〖引入〗以“問題探討”引入,學生思考回答老師提示。〖提示〗1.本討論題關注池塘中的生物組成及其有序性,討論池塘中的種群組成(群落結構),具體有多少個種群并不重要。可以從肉食性魚、植食性魚、浮游動物、浮游植物、微生物等方面舉例。2.本討論題關注池塘中生物之間的相互關系。池塘中的肉食性魚大量減少,一些小魚等小型水生動物因天敵減少,數量會大量增加,池塘中浮游動物、浮游植物以及其他一些水生植物數量會大量減少。隨時間推移,植食性魚類等生物也因食物來源減少而數量減少。

2.【自學質疑、交流展示】

〖板書〗第三節群落的的結構【知識講解】同一時間內聚集在一定區域中各種生物種群的集合,叫做群落。〖問題〗以“本節聚焦”再次引起學生的思考。〖板書〗一、種群水平上研究的問題〖學生活動〗閱讀P71。〖板書〗二、群落的物種組成豐富度:群落中物種數目的多少稱為豐富度。三、種間關系〖學生活動〗閱讀P72倒數第一段到P73,完成資料分析的“討論”。〖提示〗1.在合適的條件下,大草履蟲和雙小核草履蟲均能正常生長繁殖。由于這兩種草履蟲具有相似的生活習性(尤其是能以同一種桿菌為食),當它們被放在同一個容器中培養時,起初兩種草履蟲的數量較少,而食物(桿菌)數量較多,因此表現為兩種草履蟲的種群數量均增加。但是,隨著兩種草履蟲數量的增加,相互之間對食物的爭奪表現為大草履蟲處于劣勢,雙小核草履蟲處于優勢。隨著雙小核草履蟲數量的增加,爭奪食物的優勢越來越大,最終大草履蟲失去了食物來源而滅亡。兩種草履蟲沒有分泌殺死對方的物質,進一步證明了該實驗結果緣于兩種草履蟲爭奪資源,這就是競爭。多年的調查研究表明,猞猁和雪兔種群數量之間存在相關性。例如,從1845年到1855年間,猞猁數量的增加導致雪兔減少;而雪兔的減少,又會造成猞猁減少,之后雪兔又大量增加。從多年的調查看,雪兔和猞猁相互制約,使它們的種群數量保持在一定范圍內波動。3.雪兔是以植物為食,猞猁是以雪兔為食。猞猁的存在不僅制約雪兔的種群數量,使得植物→雪兔→猞猁之間保持相對穩定,而且由于植物資源比較穩定,進而使得另一些以植物為生的動物數量及其食物鏈相對穩定,因而整個群落可以處在相對穩定的狀態。4.資料1中兩個種群之間是通過食物間接地發生作用(競爭);資料2中兩個種群是通過捕食與被捕食直接地發生作用(捕食)。資料1相互作用的結果是一方處于優勢,另一方處于劣勢,最終滅亡。資料2相互作用的結果是兩個種群數量相對穩定。【精講點撥】〖板書〗種間的關系(不同種生物的關系)包括競爭、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等①互利共生:兩種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賴互相從對方獲利。如:豆科植物和根瘤;人和腸道細菌。②寄生:一種生物生活在另一生物體表或體內,對一方有利而對另一方有害。如:植物和菟絲子;噬菌體和病毒;絳蟲和豬。③競爭:兩種不同生物為爭奪資源和空間而斗爭。如:牛和羊,田里的水稻和雜草。④捕食:(斗爭中最激烈的)一種生物以另一種生物為食。如:羊吃草,狼吃鹿。二、種群的空間結構〖學生活動〗閱讀P74~P75。1.垂直結構2.水平結構〖想象空間〗學生思考老師提示。〖提示〗首先,要明白自然選擇的要意是什么。其次,要明白森林群落經垂直分層后,其中的植物種群在資源和空間的分配上有什么變化。由此想像出通過自然選擇,不同形態結構的森林植物在森林群落的空間分布上呈現垂直分層現象〖探究〗學生閱讀思考,師提示。〖提示〗主要是取樣和采集方式要進行改進。根據調查水中小動物種類的不同,取樣設備也不同,例如用網兜、瓶子等。取樣和采集時要考慮定點、定量等因素。定點就是要選取有代表性的地點取樣;定量就是每次取樣的數量(例如一瓶、一網等)要相同。〖小結〗見黑體字(板書)。5.小結和課后作業

課內作業:練習一、二。

6.教后感

二次備課高二生物學科第3節群落的結構第1課時學案、鞏固案編制人:吳學華審核人:胡彬編制時間:11月8日學生完成時間:_月_日班級: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第____小組=1\*ROMANI學習目標1.識別群落,說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問題。2描述群落的結構特征。=2\*ROMANII學習重難點1..群落的結構特征。2.從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結構特征。3.嘗試進行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3\*ROMANIII方法指導(可根據學情或教學內容選用方法)自學質疑、交流展示、知識建構、基礎檢測、鞏固練習、能力提升一、【自學質疑/交流展示】群落是指。不同群落物種的數目有差別,群落中物種數目的多少稱為。群落中的種間關系主要包括、、和。群落的空間結構包括和。在垂直方向上,群落種植物具有明顯的,這與對的利用有關。在水平方向上,植物長呈。二、【基礎檢測、鞏固練習】1.水深200米的海水內的植物群落()A.只有垂直結構B.只有水平結構C.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均有D.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均無2.長白山區,自上而下形成了不同的植物帶,造成這種分層結構的主要生態因素是()A.陽光B.水分C.溫度D.土壤3.影響生物群落水平方向上的分布不包括()A、光照強度B.土壤類型C.溫度大小D.生物種群的特征4.一個群落中不同物種之間關系很復雜,其中主要的是()A.共生關系B.寄生關系C.競爭關系D.食物關系5.生物群落空間結構的分化有利于()A、生存競爭B.占據空間C.資源利用D.生物進化6.下列關于種群和群落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種內斗爭發生在種群內B.種間斗爭發生在群落C.種群內會發生捕食關系D.群落內會發生共生關系7.在某發育良好的森林里,從樹冠到地面可劃分為喬木層.灌木層.草本層和地被層,同時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點,植物種類也有區別,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A.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B.對群落產生重大影響的優勢種C.物種組成和數量比例D.彼此間有直接可間接的營養關系三、【能力提升】7.下圖是兩種草履蟲在實驗室培養時的競爭實驗(定時供給細菌)有關的種群動態。請據圖回答:Ⅰ大草履蟲單獨培養時的生長;Ⅱ大草履蟲與雙小核草履蟲混合培養時,大草履蟲的生長Ⅲ雙小核草履蟲單獨培養時的生長;Ⅳ雙小核草履蟲與大草履蟲混合培養時,雙小核草履蟲的生長(1)生物爭奪同一食物或同一棲息地是生物間常見的一種關系,包括和。(2)從曲線I可看出,大草履蟲經快速增長后,種群密度為。(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