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急性傳染病監測控制和衛生應急
的技術實踐玉溪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王樹坤2018年3月15日傳染病監測控制與衛生應急的技術實踐共42頁,您現在瀏覽的是第1頁!內容:一、傳染病的重點論題
(一)傳染病及其病原體
(二)傳染病流行過程(病原體傳播過程)
(三)傳染病病例五大癥候群
(四)解決傳染病散發、流行與暴發的關鍵問題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其應急
(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分級(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發布(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部門應急工作職責(四)終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反應應具備的條件三、傳染病防控的技術實踐
(一)傳染病五早(二)疫情報告、管理和分析(三)疾病監測預警和風險評估(四)傳染病的監測、調查、分析與控制(五)監測、調查、分析與控制的主要傳染病
(六)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傳染病報告、調查和處理四、結束語傳染病監測控制與衛生應急的技術實踐共42頁,您現在瀏覽的是第2頁!一、傳染病的重點論題(一)傳染病及其病原體1、傳染病種類⑴按國家法定傳染病區分:甲類、乙類和丙類傳染病,共三類39種。⑵按傳播途徑、侵入門戶、病原體定值區分腸道傳染病:霍亂、傷寒與副傷寒、細菌性痢疾、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感染性腹瀉、手足口病呼吸道傳染病:流感、肺結核、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風疹、麻疹、SARS、MERS血源性傳染病: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蟲媒傳染病:瘧疾、登革熱、萊姆病⑶傳播模式與傳染病種類
人傳給人:傷寒與副傷寒、細菌性痢疾、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動物傳人:鼠疫、布病、人禽流感、克雅病、狂犬病、豬鏈球菌病人傳人和動物傳人:非傷寒與副傷寒沙門菌引起感染性腹瀉環境傳人和人傳人:霍亂、⑷按危害性與影響力區分重大、重點、一般傳染病: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肺結核;病毒性肝炎、傷寒與副傷寒、細菌性痢疾、麻疹;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感染性腹瀉⑸其它區分新發現傳染病:甲型H1N1流感;HEV71C4a手足口病;O157大腸桿菌病;O45大腸桿菌病;O139霍亂;韋太夫雷登沙門菌病等再現傳染病:甲型副傷寒、手足口病、布魯氏菌病、麻疹、肺結核、登革熱等,傳染病監測控制與衛生應急的技術實踐共42頁,您現在瀏覽的是第3頁!臨床疾病宿主反應病原體暴露未感染無臨床疾病死亡重癥中等程度輕癥病原體感染無臨床癥狀傳染病感染譜的冰山現象傳染病監測控制與衛生應急的技術實踐共42頁,您現在瀏覽的是第4頁!傳染病監測控制與衛生應急的技術實踐共42頁,您現在瀏覽的是第5頁!一、傳染病防控的重點論題(三)傳染病病例五大癥候群1.發熱呼吸道癥候群細菌:軍團菌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肺炎克雷伯桿菌肺炎衣原體肺炎支原體等病毒:人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腺病毒人冠狀病毒人博卡病毒傳染病監測控制與衛生應急的技術實踐共42頁,您現在瀏覽的是第6頁!一、傳染病防控的的重點論題(三)傳染病病例五大癥候群3.發熱伴出疹癥候群細菌:鏈球菌傷寒副傷寒沙門菌伯氏疏螺旋體等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人類小DNA病毒B19
登革熱病毒腸道病毒風疹病毒麻疹病毒傳染病監測控制與衛生應急的技術實踐共42頁,您現在瀏覽的是第7頁!一、傳染病防控的重點論題(三)傳染病病例五大癥候群5.腦炎腦膜炎癥候群細菌:腦膜炎奈瑟菌b型流感嗜血桿菌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豬鏈球菌大腸桿菌隱球菌等病毒:乙腦病毒腮腺炎病毒腸道病毒單純皰疹病毒寄生蟲:弓形蟲囊蟲瘧原蟲(腦型瘧疾)傳染病監測控制與衛生應急的技術實踐共42頁,您現在瀏覽的是第8頁!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其應急(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分級根據事件性質、危害程度、涉及范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劃分為特別重大(Ⅰ級)、重大(Ⅱ級)、較大(Ⅲ級)和一般(Ⅳ級)四級。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主要包括:(1)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發生并有擴散趨勢,或疫情波及2個以上省份,并有進一步擴散趨勢。(2)發生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擴散趨勢。(3)涉及多個省份的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擴散趨勢。(4)發生新傳染病或我國尚未發現的新傳染病發生或傳入,并有擴散趨勢,或發現我國已消滅的傳染病重新流行。(5)發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丟失事件。(6)周邊以及與我國通航的國家和地區發生特大傳染病疫情,并出現輸入性病例,嚴重危及我國公共衛生安全的事件。(7)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認定的其他特別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傳染病監測控制與衛生應急的技術實踐共42頁,您現在瀏覽的是第9頁!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其應急(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部門應急工作職責人民政府:衛生行政:①組織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衛生監督機構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調查與處理;②應急接種與預防服藥;③督導檢查與事件評估;④制訂技術標準和規范;⑤普及衛生知識,開展心理危機干預工作。醫療機構①病人接診、收治和轉運工作;②協助疾控機構人員開展標本的采集、流行病學調查工作;③院內消毒/隔離、個人防護和院感控制工作。傳染病監測控制與衛生應急的技術實踐共42頁,您現在瀏覽的是第10頁!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其應急(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部門應急工作職責街鎮及村(社區)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第四十條的規定:傳染病暴發、流行時,街道、鄉鎮以及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組織力量,團結協作,群防群治,協助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醫療衛生機構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和報告、人員分散隔離、公共衛生措施的落實工作,向居民、村民宣傳傳染病防治的相關知識。12320:衛生熱線。舉報或投訴可疑傳染病、食物中毒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咨詢傳染病、慢性病等有關防病與保健知識;了解公共衛生法律、法規與政策。傳染病監測控制與衛生應急的技術實踐共42頁,您現在瀏覽的是第11頁!三、傳染病防控的技術實踐重要環節關鍵控制措施病原體(來源與進化)嚴格執行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法規嚴格控制改變病原毒力和致病力的基因工程實驗傳染來源盡早查明傳染來源,消除傳染來源或者隔離治療病例傳播途徑盡早查明傳染途徑,采取針對性的阻斷傳播途徑措施易感宿主明確易感宿主特征,采取免疫接種,預防性醫學處置或者加強個體暴露防護病原體排出對已知的病例及早治療,消除體內病原體(如無有效治療方法,需要隔離)妥善處置病例的各種排泄物傳染病監測控制與衛生應急的技術實踐共42頁,您現在瀏覽的是第12頁!三、傳染病防控的技術實踐(二)疫情報告、管理和分析完善各種疫情報告分析資料,進行半年、全年2次疫情分析,做好傳染病疫情日觀察、月簡報、季年度的分析工作。傳染病疫情分析內容包含:
疫情概況;三間分布特點;重點傳染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直報質量;傳染病趨勢預測;下一步工作建議。傳染病監測控制與衛生應急的技術實踐共42頁,您現在瀏覽的是第13頁!三、傳染病防控的技術實踐(四)傳染病疫情監測、調查、分析與控制1、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CISDCP)疾病監測網絡報告數據顯示或者其它方式發現散發、流行、暴發2、調查個案,核實散發、流行、暴發診斷3、確定病例定義,調查、統計病例數4、調查、收集并描述流行病學資料,獲得病例的月份、季節、年度、區域和人群分布等流行特征(“三間分布”、臨床表現、潛伏期……)傳染病監測控制與衛生應急的技術實踐共42頁,您現在瀏覽的是第14頁!三、傳染病防控的技術實踐(四)傳染病疫情監測、調查、分析與控制8、病因分析和結論(傳染源、傳播途徑、高危人群、危險因素、病原體和污染源)9、采取預防控制策略措施(組織措施;技術措施;行政措施;社會措施)10、評價預防控制效果、轉歸、趨勢
,并進行風險、負擔評估;11、明確防治工作重點,并提出對策建議;12、提供暴發調查處置的初次、進展、結案報告。傳染病監測控制與衛生應急的技術實踐共42頁,您現在瀏覽的是第15頁!潛在的病例預防首例發病首例就診開始應對流行病學預警/確認2、流行病學預警和確認在應對中的作用檢測結果采樣傳染病監測控制與衛生應急的技術實踐共42頁,您現在瀏覽的是第16頁!流行曲線點源傳播持續性同源傳播多波-人傳人或新暴發傳染病監測控制與衛生應急的技術實踐共42頁,您現在瀏覽的是第17頁!2010年4月-2011年8月A縣600傷寒與副傷寒病例年月分布注:流行病學與衛生學調查和禁售涼菜與銷毀蔬菜地干預均用箭頭標識傳染病監測控制與衛生應急的技術實踐共42頁,您現在瀏覽的是第18頁!A縣甲型副傷寒暴發及其病原菌傳播的數據化預警和風險評估年度月份范圍病例數a污水病原菌量b菜地蔬菜病原菌量c氣象變量d餐館蔬菜病原菌量e風險度月平均氣溫(℃)月平均降雨量(mm)月平均相對濕度(%)20103~5開始有病菌開始有污染24.845.855開始有污染中等風險
5~14病菌積累污染積累29.596.660病菌快速繁殖高風險
7~40病菌快速積累污染快速積累29.487.863病菌快速繁殖高風險
9~302病菌快速積累污染快速積累25.983.969病菌對數繁殖高風險
11~12145病菌快速減少污染快速減少19.057.472病菌對數減少高風險20111~39病菌快速減少污染快速減少16.520.562病菌快速減少高風險
3~26病菌減少污染少見22.748.860污染少見中等風險
5~14病菌很少污染少見28.8121.059污染少見中等風險
7~85病菌極少污染少見28.885.565污染少見最低風險a:2010年4月指示病例出現。b: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排放污水病原菌存在。c: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菜地蔬菜污染存在。d:月平均氣溫>18℃、月平均降雨量>40mm、月平均相對濕度>50%都可能促進傷寒與副傷寒暴發或其病原菌傳播,隨著月平均氣溫、降雨量、相對濕度增大促進作用也變大。e:2010年4月至2011年4月餐館蔬菜污染存在。傳染病監測控制與衛生應急的技術實踐共42頁,您現在瀏覽的是第19頁!二、傳染病防控的技術實踐(五)監測、調查、分析與控制的主要傳染病
鼠疫;霍亂;
傷寒與副傷寒;細菌性痢疾;感染性腹瀉;
流感、禽流感和不明原因肺炎;
手足口病;
狂犬病、布魯氏菌病和炭疽;
中東呼吸綜合征、埃博拉病毒病;
其它傳染病
艾滋病、結核病、病毒性肝炎、登革熱等
傳染病監測控制與衛生應急的技術實踐共42頁,您現在瀏覽的是第20頁!三、傳染病防控的技術實踐(六)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傳染病報告、調查和處理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級醫療衛生機構:1、疑似傳染病病例發現報告的及時率、報告率;2、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發現報告的及時率、報告率、完整性;3、重點傳染病病例網絡報告、個案調查、密切接觸者登記管理和疫點疫區處理
信息全(調查表不缺重點項)
措施明(病例發現、診斷、治療、轉歸;切觸者最長潛伏期登記管理;疫點疫區污染物、水源、食物、環境、物面、人群的醫學干預)
效果好(病例痊愈,無繼發病例,無聚集、暴發病例,無再傳播和擴散)4、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調查處置的完整性、規范性、科學性、實踐性和有效性;傳染病監測控制與衛生應急的技術實踐共42頁,您現在瀏覽的是第21頁!四、結束語習近平總書記十九大報告: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國家衛計委李斌主任談保障改善民生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全民健康、全面小康;醫療衛生服務質量與水平,公共衛生提質增效,優化重大傳染病防治策略,降低疾病發病率;全方位、全周期、更高質量、更加充分地維護人民健康;推進全球健康治理:抗擊埃博拉疫情;防治重大、重點傳染病。傳染病防控經典句子:1、有病治病,未病預防,無病保健。2、政府主導,依靠科學,社會參與。3、健康為中心,預防為主導,治療為重點。4、可以認知,可以預防,可以治療。傳染病監測控制與衛生應急的技術實踐共42頁,您現在瀏覽的是第22頁!一、傳染病的重點論題(一)傳染病及其病原體2、傳染病病原體朊毒體、病毒、衣原體、立克次體、支原體、螺旋體、細菌、真菌和寄生蟲。3、病原體及其傳染病的因果關系一因一果:腸沙門菌腸亞種副傷寒甲血清型→甲型副傷寒。一因多果:EHEC→感染性腹瀉、DIC、HUS;EV71腸道病毒→手足口病、神經源性肺水腫。多因一果:EHEC、EIEC、EPEC、ETEC、EAEC→感染性腹瀉;O1群霍亂弧菌、O139群霍亂弧菌→霍亂;EV71、CVA16等20多種腸道病毒→手足口病4、傳染病感染譜:下圖傳染病監測控制與衛生應急的技術實踐共42頁,您現在瀏覽的是第23頁!一、傳染病防控的重點論題(二)傳染病流行過程(病原體傳播過程)流行過程的三個基本環節及其二個影響因素傳染源:指體內有病原體生長繁殖,并能排除病原體的病人、攜帶者和攜帶病原體動物。傳播途徑:病原體從傳染源排出至侵入宿主前,在外環境中停留和轉移所經歷的全過程。污染源、空氣、水源、食物、接觸、蟲媒、土壤、醫源、水平、垂直傳播……介質易感人群:易感(缺乏特異性免疫力)、高危、重點、暴露人群自然因素:氣候(氣溫、降雨量、相對濕度);地理;土壤;生物(蒼蠅、蚊子)社會因素:城市化、環境衛生、環境污染、旅游業、抗生素、疫苗、診斷治療技術、生活習慣傳染病監測控制與衛生應急的技術實踐共42頁,您現在瀏覽的是第24頁!傳播過程傳播模式病原體宿主環境易感宿主侵入門戶貯存宿主傳播途徑排出門戶病原體傳染病三角模型傳染病環狀模型傳染病監測控制與衛生應急的技術實踐共42頁,您現在瀏覽的是第25頁!一、傳染病防控的重點論題(三)傳染病病例五大癥候群2.腹瀉癥候群細菌:沙門菌志賀菌彎曲菌小腸結腸炎耶爾森菌致病性弧菌(霍亂弧菌副溶血弧菌)致瀉性大腸桿菌嗜水氣單胞菌等病毒:輪狀病毒腸道腺病毒諾如病毒札如病毒星狀病毒小雙節RNA病毒寄生蟲:溶組織內阿米巴賈第蟲隱孢子蟲傳染病監測控制與衛生應急的技術實踐共42頁,您現在瀏覽的是第26頁!一、傳染病防控的重點論題(三)傳染病病例五大癥候群4.發熱伴出血癥候群細菌:鼠疫桿菌腦膜炎奈瑟菌鉤端螺旋體豬鏈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病毒:漢坦病毒登革病毒埃博拉病毒新疆出血熱病毒傳染病監測控制與衛生應急的技術實踐共42頁,您現在瀏覽的是第27頁!一、傳染病防控的重點論題(四)傳染病散發、流行與暴發的關鍵問題:1、國家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艾滋病、結核病、免疫規劃、改水改廁);2、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3、完善實施各年度傳染病防控工作計劃和區(縣)目標任務;4、聚焦高發病率傳染病疫情與事件;5、聚焦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傳染病監測控制與衛生應急的技術實踐共42頁,您現在瀏覽的是第28頁!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其應急(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發布國務院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向社會發布突發事件的信息。必要時,可以授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向社會發布本行政區域內突發事件的信息。傳染病監測控制與衛生應急的技術實踐共42頁,您現在瀏覽的是第29頁!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其應急(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部門應急工作職責衛生監督①在衛生行政部門的領導下,開展對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各項措施落實情況的督導、檢查。②圍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工作,開展環境衛生、職業衛生等的衛生監督和執法稽查;③協助衛生行政部門依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調查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工作中的違法行為疾控機構①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監測與預警;②開展流行病學調查;③開展實驗室檢測;④制訂技術標準和規范;⑤開展技術培訓。傳染病監測控制與衛生應急的技術實踐共42頁,您現在瀏覽的是第30頁!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其應急(四)終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反應應具備的條件1、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隱患或相關危險因素的消除
⑴傳染源所有診斷、報告病例接受治療并獲得治愈;高度傳播危險性病例、攜帶者得到規范診治與管理;一般傳播危險性病例、攜帶者、隱性感染者得到限制;
密切接觸者得到登記與管理;
⑵污染源、污染媒介或環境病原體已經被消滅或移走,傳播途徑已經被中斷或消除;
⑶暴露或高危或敏感人群人數明顯減少或沒有。2、末例傳染病病例發生后經過最長潛伏期無新的病例出現
3、控制程度與控制效果的綜合評價確定無再傳播和擴散,可進入常態化監測控制階段。傳染病監測控制與衛生應急的技術實踐共42頁,您現在瀏覽的是第31頁!三、傳染病防控的技術實踐(一)傳染病五早:1、早發現:
癥候群識別;流行病學史;其它臨床表現2、早診斷:
病原體培養鑒定;病原體成分檢測;機體免疫應答檢測3、早治療:
抗細菌;抗病毒;抗原蟲;對癥治療;中西醫治療4、早報告:可治!5、早預防:可防!!!傳染病監測控制與衛生應急的技術實踐共42頁,您現在瀏覽的是第32頁!三、傳染病防控的技術實踐(三)疾病監測預警和風險評估市縣區級根據疫情動態監測情況、暴發疫情調查依據,進行針對性預警和風險評估。每年提出3次以上預警,每季度開展1次風險評估。及時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自動預警系統信息作出反應。疫情數據化預警、疫情變化時空節點、精準控制。傳染病監測控制與衛生應急的技術實踐共42頁,您現在瀏覽的是第33頁!三、傳染病防控的技術實踐(四)傳染病疫情監測、調查、分析與控制5、調查、收集環境衛生學等資料,獲得病例發生與分布的相應證據。6、建立病因假設(流行病學病因?環境衛生學病因?傳染病?……)7、驗證病因假設
病例對照;隊列研究;單因素與多因素分析;
病例與環境標本檢測(病人與媒介樣本的病原體、病原體成分、污染指示菌和病人機體免疫應答);
病原體研究傳染病監測控制與衛生應急的技術實踐共42頁,您現在瀏覽的是第34頁!首例發病首例就診流行病學確認開始應急報告控制機會1、傳染病暴發流行過程檢測采樣傳染病監測控制與衛生應急的技術實踐共42頁,您現在瀏覽的是第35頁!人群地區時間病例評估信息病原?來源?傳播?傳染病監測控制與衛生應急的技術實踐共42頁,您現在瀏覽的是第36頁!基于流行病學等五個學科分化融合雙向性結果結論的腸道傳染病病因學大統一理論的概念模型注:圖形上半部分闡明腸道傳染病流行病學等五個學科各自病因內容及其相互聯系;圖形下半部分顯示五個學科融合性必要病因與促進病因及其聯系;A、B箭頭分別標明五個學科病因分化結果與病因融合結論之間的雙向性聯系傳染病監測控制與衛生應急的技術實踐共42頁,您現在瀏覽的是第37頁!
A縣甲型副傷寒暴發的數據化預警指標、嚴重性與風險度和公共衛生行動序號
指標
嚴重性與風險度
公共衛生行動1
傳染源傳播風險性
傳染源廣泛存在,高危病例與攜帶者的絕對數與構成比較大
嚴重;高風險
執行足夠的控制手段將風險減少到最低
各個區域人群病例數、構成比與發病率有差異
中等風險
在采取措施進行全面管理后,繼續
各個時期病例時間分布的變化
中等風險
在采取措施進行全面管理后,繼續
各個年齡組人群病例數、構成比與發病率有差異
中等風險
在采取措施進行全面管理后,繼續2
公共衛生設施不良
污水系統排放處理不規范
嚴重;高風險
執行足夠控制手段將風險減少到最低
地表水污染與食物污染
嚴重;高風險
執行足夠控制手段將風險減少到最低
飲水系統未污染
最低風險
執在考慮所有風險要素后,繼續3
暴發或流行的出現
嚴重;高風險
執行足夠的控制手段將風險減少最低4
病例數與氣象變量無關聯性
中等風險
在采取措施進行全面管理后,繼續5
人群衛生習慣不良與發病有關聯性
嚴重;高風險
在采取措施進行全面管理后,繼續高危病例與攜帶者:從事高危險性職業(飲食服務、供水管理、保育等)和居住環境敏感區域(生活污水會污染水源、蔬菜等)的病例與攜帶者,傳播病原體的危險性最大,并有污染食物、環境和危害相應服務、居住人群等風險。一般病例與攜帶者:處在普通家庭、集體宿舍、社區的病例與攜帶者,僅有污染相關生活用品、物體表面、污水區域和危害接觸人群的風險。傳染病監測控制與衛生應急的技術實踐共42頁,您現在瀏覽的是第38頁!A縣600例傷寒與副傷寒暴發的疫情變化時空節點和衛生應急疫情過程
日期范圍(天數)
新增病例數及其空間節點※
衛生應急※起始期
2010.4.1-2010.4.30(30)
5
高危傳染源管理低速進展期
2010.5.1-2010.8.20(112)
44
綜合性防治快速進展期
2010.8.21-2010.10.10(51)
207
病因研究高峰趨穩期
2010.10.11-2010.10.20(10)
47
治本措施快速下降期
2010.10.21-2010.12.20(81)
203
治本措施低速下降期
2010.12.21-2011.6.30(192)
89
綜合性防治完全控制期
2011.7.1-2011.8.31(62)
5
終止應對※在588例確診甲型副傷寒病例中,澧江鎮報告327例,占報告總數55.6%,發病率高達684.0/10萬;其他鄉鎮和農場共報告261例,占報告總數44.4%,發病率為169.4/10萬。20~40歲年齡組病例數占78.6%(462/588),20~40歲組人口發病率高達47.2/萬),其它間距10歲各個年齡組人口發病率范圍是5.0/萬~25.6/萬。傳染病監測控制與衛生應急的技術實踐共42頁,您現在瀏覽的是第39頁!二、傳染病防控的技術實踐禽流感(avianinfluenza)與禽流感病毒(avianinfluenzavirus,AIV)(一)術語1、高、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irus;LPAIvirus);2、高致病性禽流感(highpathogenicavianinfluenza)(HPAI)3、人禽流感(humanavianinfluenza)——由禽類某些甲型流感病毒亞型毒株引起的人急性呼吸道傳染病。3、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Humaninfectionwithhighpathogenicavianinfluenzavirus4、甲型H5N1流感病毒(inf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微生物檢測技術的倫理問題探討試題及答案
- 硅冶煉在太陽能熱利用的潛力考核試卷
- 2024年微生物檢測技術的整合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銀行從業資格證考試關鍵策略試題及答案
- 類似品密封材料的耐磨損機理研究考核試卷
- 2024年項目管理考點理解試題及答案
- 全景回顧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電視機智能傳感技術與運動追蹤考核試卷
- 項目管理專業人士的考試思路試題及答案
- 磷肥生產設備操作與維護考核卷考核試卷
- 血透患者敘事護理故事
- 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2022版
- 江西省南昌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英語試題(含聽力)【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全國國家版圖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
- 新教師三筆字培訓課件
- 藍色西湖大學頂部導航欄博士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答辯模板.x
- 2024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患者無創正壓通氣應用規范專家共識(附圖表)
- 佛朗克變頻器用戶手冊
- 2024年中考英語真題-帶答案
- 2023年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中考一模英語試題(解析版)
- 包裝函范文英文函電(3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