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省賽獲獎 完整版課件_第1頁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省賽獲獎 完整版課件_第2頁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省賽獲獎 完整版課件_第3頁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省賽獲獎 完整版課件_第4頁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 省賽獲獎 完整版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單元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

第7課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你知道嗎?是誰在統治英國?伊麗莎白二世布朗18世紀中葉英國著名政治家老威廉?庇特在一次演講中說的:在英國,由于財產權是神圣的,再貧窮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對抗國王的權威。風可以進這所房子,雨可以進這所房子,房子甚至會在風雨中飄搖,但是國王不能踏進這所房子,國王的千軍萬馬不敢踏進這所門檻已經破損了的破房子。在我們今天看來英國既古老而又現代,既傳統而又常新,既執著地保守而又充分地自由。英國的國王制度至今仍然存在。那么國王神圣不可動搖的地位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動搖的呢?英國王室存在的作用君主立憲制含義——

資本主義國家以世襲的君主(國王、天皇、女王)為國家元首,君主權力按憲法規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權組織形式。它的產生是資產階級與封建地主階級互相妥協的結果。其形式有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和二元制君主立憲制兩種,在當代主要是議會制君主立憲制的形式。一、君主立憲制確立的條件

1、歷史條件:長期的議會傳統

⑴1215年《大憲章》確立的“法律至上”和“有限王權”基本原則,是立憲政治的基礎,是英國憲政史上永遠的里程碑。

⑵13世紀議會制度基本形成,14世紀上半期,議會分成上、下兩院,議會由國王和上下兩院組成。15世紀末,下院獲得提出財政議案和法律議案的權力一、君主立憲制確立的歷史條件

1、歷史條件:長期的議會傳統

2、政治基礎: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確立了資產階級統治地位

(3)1688年光榮革命解決了議會和國王斗爭的矛盾。(1)資產階級和新貴族領導的議會最終獲得勝利,國王被押上斷頭臺,成立共和國(1649年)導火線及開始:為鎮壓蘇格蘭人民起義,國王不得不召開休會多年的議會(1640年)

根本原因:封建專制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2)斯圖亞特王朝復辟,反攻倒算(166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過程結果:1689年《權利法案》

奠定君主立憲制的基礎

一、君主立憲制確立的歷史條件

1、歷史條件:長期的議會傳統

2、政治基礎: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確立了資產階級統治地位

3、思想基礎:霍布斯和洛克等啟蒙思想家的影響主權最終來自人民……統治者的權力是絕對的,但國王們所掌握的權力并非神授。

——17世紀英國啟蒙思想家霍布斯洛克認為:國家有三種權力,即立法權、執行權與對外權。三種權力中,立法權最高,其它兩種權力由君主掌握。為防止同批人既是法律的制訂者又是執行者,從而產生腐敗,立法權和執行權必須分開。

思考:霍布斯和洛克的思想對英國革命起了什么作用?

打擊了君權神授的思想,否定了君主專制制度,對革命起了推動作用。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處死,其意義在于否定了君權神授。二、君主立憲制的確立與發展

(一)、《權利法案》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行為。凡未經議會準許,借口國王特權,為國王而征收,或供國王使用而征收金錢,超出議會準許之時限或方式者,皆為非法。設立審理宗教事務之欽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類指令與法庭,皆為非法。除經議會同意之外,平時在本王國內征募或維持常備軍,皆屬違法。限制了國王哪些權力?立法權征稅權司法權軍事權《權利法案》議會議員之選舉應是自由的。議會之演說自由、辯論或議事之自由,不應在議會之外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彈劾或詢問。為伸雪一切訴冤,并為修正、加強與維護法律起見,議會應經常集會。保證了議會哪些權力?選舉權言論自由權集會權(一)、《權利法案》——確立1、條件:(1)革命后,國王的地位下降(2)資產階級在議會、政府的勢力增強2、方式:通過立法限制國王權力,保障議會權力。3、內容:以明確的法律條文,限制國王的權利;保證議會的立法權、財政權等權力。4、意義:《權利法案》從法律上鞏固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從此,英國議會的權力日益超過國王的權力,國王逐漸處于“統而不治”的地位,英國的君主立憲制確立起來。(二)、責任內閣制的形成——發展1、內閣的由來2、責任內閣與議會的關系三、責任內閣制的形成1、內閣的由來(1)內閣的原意為密室,早期是國王與顧問和助手開會的地方。(2)多數黨實際控制政權,后逐漸成為國王直轄的最高行政機關。

(3)1714年即位的喬治一世出生于德國,不懂英語,對英國的事務也不感興趣,甚至不出席內閣會議而讓大臣們去料理國事。大臣們有事就自己先商定對策,然后再提交國王,內閣制由此得以形成。國王也就逐漸成為“統而不治”的國家元首。內閣承擔實際行政職責。

1721年,羅伯特·沃爾波爾成為英國歷史上第一任內閣首相。結論:責任內閣制的形成表明:國王逐漸“統而不治”,內閣控制了行政大權。內閣和國王、議會之間的關系?議會下院內閣(政府)對議會集體負責監督內閣,從而控制行政對議會負責提出名單組成責任制內閣形式任命下院大選中獲勝的多數黨領袖形式任命不對國王負責不對國王負責首相女王內閣與首相在政治上共進退①內閣與國王關系:內閣掌握實權,國王“統而不治”,內閣不對國王負責。②內閣與議會關系:內閣由議會選舉產生,對議會負責;議會對內閣進行監督;議會可以通過對內閣的不信任案,內閣可以解散下院提前大選。從議會與國王、內閣的關系中,你可看出英國政府權力變化情況。1.國王失去了行政權;2.議會取得了對行政權力的監督控制權;3.行使最高行政權,并受議會監督控制的機關是內閣布朗上臺組閣一定是具備了什么條件?

首先,工黨必須在下院大選中獲勝成為多數黨;其次,他本人必須是工黨領袖;再次,要由國王任命才行。責任制內閣制的特點有以多數黨領袖為首相,他是最高決策者和領導者;由首相提名內閣成員,內閣對議會和首相負責;內閣掌握行政權,并實行集體統治。在諸多條件中,最關鍵的是什么?關鍵是贏得民眾廣泛支持,獲得選舉勝利(三)、1832年議會改革——完善(1)改革原因:①《權利法案》后,權益之爭得以和平實現。②工業革命以后,工業資產階級興起,要求獲得更多的政治權利。

(2)改革結果:工業資產階級獲得了更多的議席,大大加強了在議會中的作用,為工業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保障。

C、內閣權力膨脹;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A、君主“統而不治”(虛君);B、議會居權力中心(內閣對議會負責);任命(大貴族)選舉組成議會多數組閣形式上任命負責(權力中心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國家象征統而不治)一位英國的憲法權威人士曾說:“上下兩院如果作出決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判決書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簽字。”內閣君主上院下院選民司法獨立D、君主制、民主制、貴族制三者融為一體

英國首相布萊爾追隨美國出兵伊拉克,因而在國內飽受爭議,你認為:◆內閣成員大體上是贊成還是反對?為什么?◆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如果反對,布萊爾會不會為此而撤兵,為什么?◆如果議會中大多數都極力反對,結果又會如何?不會。首相掌握行政大權,不對國王負責。贊同。集體負責,共同進退。

議會可以通過對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內閣下臺;內閣要么下臺,要么宣布解散議會,重新選舉。

三、英國君主立憲制的作用。1、對英國:A、結束封建專制統治,走上資產階級政治民主化的道路。

B、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C、有利于政治和社會穩定。2、對政治制度的發展:A、為許多國家提供了一種政治模式——君主立憲制

B、“主權在民”取代“主權在君”的政治變革是人類歷史進程中的一大進步。女王內閣首相議會工黨

內閣國家元首國家權力中心政府首腦執政黨國家政府1、英國的“光榮革命”是由哪一矛盾直接激化而爆發的

A、階級矛盾B、宗教矛盾C、民族矛盾D、國際矛盾2、“英國的革命實際上是議會的變革,革命前是國王的議會,革命后是議會的國王.”這說明

A、革命前后國王地位沒變,議會發生了變化

B、革命后議會和國王共同掌權

C、革命前后議會和國王互換位置且發生質變

D、革命只改形式未變本質3、下列關于英國君主立憲制的表述,正確的是①是融君主制、貴族制與民主制為一體的混合物②以議會內閣制為核心③國王有權廢除任何法律④是資產階級代議制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④4、1689年英國議會頒布《權利法案》的直接目的是

A、阻止斯圖亞特王朝復辟B、限制國王的權力

C、擴大資產階級的政治權利D、廢除君主制5、英國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決策者和領導者是

A、國王B、首相C、上院D、下院鞏固練習課堂延伸一:中英兩國政治制度比較(1689年)材料一:“今天下大小事務,皆朕一人親理,無可旁貸。若將要務分于他人,則斷不可行。所以無論,朕必躬自斷之。”

——清-康熙帝材料二: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 權力,為非法權力。

——1689年《權利法案》

比較中英兩國政治體制有何本質的不同?不同的政治體制給兩國分別帶來了什么樣的影響?中國英國國體政體政黨制度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國家元首人民民主專政人民代表大會制(共和制)中共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國務院(總理)國家主席資產階級專政君主立憲制(君主制)兩黨制(保守黨、工黨)議會內閣(首相)國王課堂延伸一:中英兩國政治制度比較(1949年后)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首相丘吉爾對美國總統羅斯福說:“總統先生,人們關心的是你在何種程度上不經國會批準而能采取行動,而你不必為內閣所困擾。而另外一方面,我從不為內閣所困擾,但我事事都得與我的內閣商量并獲得內閣的支持。”

英美兩國一貫關系密切,文化和傳統上更是同根同源,但在政治制度上卻有許多相異之處,預習第2課,試以“英美政治制度之比較”為題,設計表格來說明當今英國、美國的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制度的差異。課堂延伸二:當今英美兩國政治制度比較

當今世界上除英國以外,還有哪些國家實行君主立憲制?目前世界上的君主立憲制國家一般認為有:歐洲:英國、挪威、瑞典、丹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西班牙、安道爾、摩納哥、列支敦士登亞洲:日本、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尼泊爾非洲:毛里求斯美洲:加拿大、巴哈馬、安提瓜和巴布達、巴巴多斯、伯利茲、圣克里斯多福與尼維斯、圣盧西亞、圣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格林納達、牙買加大洋洲:澳大利亞、新西蘭、巴布亞新幾內亞、圖瓦盧、所羅門群島你知道嗎?“光榮革命”的意義:

“光榮革命”實現了資產階級掌握政權的愿望,它推翻了封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