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醫傳染病學專升本作業題_第1頁
獸醫傳染病學專升本作業題_第2頁
獸醫傳染病學專升本作業題_第3頁
獸醫傳染病學專升本作業題_第4頁
獸醫傳染病學專升本作業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獸醫傳染病學專升本作業題獸醫傳染病學專升本作業題獸醫傳染病學專升本作業題資料僅供參考文件編號:2022年4月獸醫傳染病學專升本作業題版本號:A修改號:1頁次:1.0審核:批準:發布日期:東北農業大學網絡教育學院獸醫傳染病學作業題作業題(一)第一章、第二章一、填空題1、依據病原體的種類和先后順序可將感染分為(單純感染)(混合感染)(原發感染)(繼發感染)2.國際獸醫局規定的A類傳染病有(口蹄疫)(水皰性口炎)(豬水皰病)(豬瘟)(非洲豬瘟)(非洲馬瘟)(牛瘟)(牛傳染性胸膜肺炎)(藍舌病)(小反芻獸疫)(裂谷熱)(疙瘩皮膚病)(綿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雞新城疫)家畜傳染病發展的階段包括(潛伏期)(前驅期)(癥狀明顯期)(轉歸期)3.4.動物傳染病在流行過程中的主要表現形式包括(散發)(流行)(地方性流行)(大流行)采取隔離封鎖的基本原則(早)(快)(嚴)(小)二、名詞解釋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動物機體,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長繁殖,從而引起機體一系列病理反應,這個過程稱為感染。2、生物安全:主要是采取必要的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消除各種理化和生物性致病因子對人和動物的危害,是動物生產中的一種安全保障體系。3、傳染病: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潛伏期和臨診表現,并具有傳染性的疾病,稱為傳染病。4、檢疫:是指利用各種診斷和檢測方法對動物及其相關產品和物品進行疫病、病原體和抗體的檢查。5、隔離:將不同健康狀態的動物嚴格分離、隔開、完全、徹底切斷其間的來往接觸,以防疫病的傳播、蔓延即為隔離。6、自然疫源性疾病:有些病原體在自然條件下,即使沒有人和動物的參與,也可以通過傳播媒介感染宿主造成流行,并且長期在自然界循環延續其后代,人和動物疫病的感染和流行,對其在自然界的保存來說不是必要的,這種現象稱為自然疫源性,具有自然疫源性的疾病,稱為自然疫源性疾病。7、慢病毒感染:又稱長程感染是指潛伏期長,發病呈進行性且最后常以死亡為轉歸的病毒感染。8、緊急接種:緊急接種是在發生傳染病時,為了迅速控制和撲滅疫病的流行,而對疫區和受威脅區尚未發病的畜禽進行的應急性免疫接種。9、假定健康動物:在有傳染病疫情發生時,疫區內除了患病動物和可疑感染動物以外,其它易感動物都屬于假定健康動物。10、地方流行性:在一定的地區和畜群中,帶有局限性傳播特征的,并且是比較小規模流行的家畜傳染病,可稱為地方流行性三、簡答題1、簡述造成動物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答:家畜傳染病的流行過程,就是從家畜個體感染發病發展到家畜群體發病的過程,也就是傳染病在畜群中發生和發展的過程。傳染病在畜群中蔓延流行,必須具備三個相互連接的條件,即傳染源、傳播途徑及易感的動物。2、簡述動物傳染病不同的傳播方式?答:病原體由傳染源排出后,經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動物所經的途徑稱為傳播途徑。研究傳染病傳播途徑的目的在于切斷病原體繼續傳播的途徑,防止易感動物受傳染,這是防制家畜傳染病的重要環節之一。傳播途徑可分兩大類。一是水平傳播,即傳染病在群體之間或個體之間以水平形式橫向平行傳播;二是垂直傳播,即從母體到其后代兩代之間的傳播。水平傳播在傳播方式上可分為直接接觸和間接接觸傳播兩種;垂直傳播又分為經胎盤傳播,經卵傳播,經產道傳播。3、實施動物檢疫的主要內容?答:實施檢疫的動物包括各種家畜、家禽、皮毛獸、實驗動物、野生動物和蜜蜂、魚苗、魚種等;動物產品包括生皮張、生毛類、生肉、種蛋、魚粉、獸骨、蹄角等;運載工具包括運輸動物及其產品的車船、飛機、包裝、鋪墊材料、飼養工具和飼料等。4、簡述傳染病在流行過程中表現出季節性的原因?答:某些家畜傳染病經常發生于一定的季節,或在一定的季節出現發病率顯著上升的現象,稱為流行過程的季節性。出現季節性的原因,主要有下述幾個方面:(1)季節對病原體在外界環境中存在和散播的影響:夏季氣溫高,日照時間長,這對那些抵抗力較弱的病原體在外界環境中的存活是不利的。(2)季節對活的傳播媒介(如節肢動物)的影響:夏秋炎熱季節,蠅、蚊、蛇類等吸血昆蟲大量孳生,活動頻繁,凡是能由它們傳播的疾病,都較易發生。(3)季節對家畜活動和抵抗力的影響:冬季舍飼期間,家畜聚集擁擠,接觸機會增多,如舍內溫度降低,濕度增高,通風不良,常易促使經由空氣傳播的呼吸道傳染病爆發流行。季節變化,主要是氣溫和飼料的變化,對家畜抵抗力有一定影響,這種影響對于由條件性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傳染病尤其明顯。5、什么是病原攜帶者并簡述其類別答:病原攜帶者:是指外表無癥狀但攜帶并排出病原體的動物(帶毒者、帶菌者、帶蟲者)。病原攜帶者排出病原體的數量一般不及病畜,但因缺乏癥狀不易被發現,有時可成為十分重要的傳染源,如果檢疫不嚴,還可以隨動物的運輸散播到其他地區,造成新的暴發或流行。病原攜帶者一般分為:潛伏期病原攜帶者、恢復期病原攜帶者、健康病原攜帶者三類。(1)潛伏期病原攜帶者:感染后至癥狀出現前就能排出病原體的動物。(2)恢復期病原攜帶者:是指臨診癥狀消失后仍能排出病原體的動物。(3)健康病原攜帶者:是指過去沒有患過某種傳染病但卻能排出該種病原體的動物。論述題1、試述造成疫苗免疫失敗的原因答:動物免疫接種后,在免疫有效期內不能抵抗相應病原體的侵襲,仍發生了該種傳染病,或者效力檢查不合格均可認為是免疫接種失敗,具體原因可歸納為三大方面,即疫苗因素、動物因素和人為因素。(1)疫苗因素:主要包括疫苗的保護性能差或具有一定毒力;疫苗株與田間流行毒株血清型或亞型不一致;疫苗運輸、保管不當或疫苗稀釋后未及時使用,造成疫苗失效或減效;使用過期、變質的疫苗;不同種類疫苗間的干擾作用。(2)動物因素:接種活苗時動物有較高的母源抗體或前次免疫殘留的抗體,對疫苗產生干擾;接種時動物已處于潛伏感染;動物群中有免疫抑制性疾病存在。(3)人為因素:免疫接種工作不認真;免疫接種途徑或方法錯誤;免疫接種前后使用了免疫抑制性藥物。2、當發生國際獸醫局規定的A類傳染病時應采取哪些措施?答:(1)及時和準確地確定疫情(2)由獸醫主管部門根據疫情發生的情況和范圍劃定疫區和疫點(3)實行封鎖令并對疫區內的不同動物進行隔離(4)必要的情況下可采取撲殺易感動物并建立免疫隔離帶的法師控制疫情(5)當疫情完全控制,最后一頭患病動物死亡或痊愈,并且經過疾病的最長潛伏期后,經過終末大消毒,由發布封鎖令的主管部門下達解除封鎖令,方可恢復正常生產。注意在封鎖和隔離期間對于疫點或疫區的管理都有嚴格的規定,可參看《獸醫傳染病學》第二章的內容。作業題(二)第三章一、填空題1、口蹄疫的七個血清主型有(A型)(O型)(C型)(亞洲1型)(南非1型)(南非2型)(南非3型)。2、大腸桿菌可引起豬的傳染病有(仔豬白痢)(仔豬黃痢)(豬水腫病)(斷奶仔豬腹瀉)。3、狂犬病的臨床癥狀分為三期,即(前驅期或沉郁期)(興奮期或狂暴期)和(麻痹期)。4、“瘋牛病”又稱(牛海綿狀腦病)是由(朊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種傳染性腦病,該病原還可以引起那些疾病(綿羊癢病)(貂傳染性腦病)(庫魯病)(克—雅病)。5、寫出下列疾病的病原,結核病的病原是(結核分枝桿菌)、AI的病原是(A型流感病毒)、豬水腫病的病原是(大腸桿菌)。二、名詞解釋1、“虎斑心”:是幼齡動物感染口蹄疫后的一種病理表現,具有診斷意義。具體表現為心臟病變,心包膜有彌散性及點狀出血,心肌松軟,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黃色斑點或條紋,好似老虎皮上的斑紋,故稱“虎斑心”。2、“珍珠病”:是牛患結核病的一種病理變化,當牛感染分枝結核桿菌后,病勢惡化可發生全身性結核,即粟粒性結核,胸膜、腹膜發生結核病灶即所謂的珍珠病。3、傳染性變態反應:是指機體初次感染分支桿菌后,機體被致敏,當再次接觸菌體抗原時,機體反應性大大提高,炎癥反應也較強烈,這種變態反應是在結核傳染過程中出現的,故稱為傳染性變態反應。4、炭疽:是由炭疽桿菌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的急性、熱性、敗血性傳染病。其病變的特點是脾臟顯著腫大,皮下及漿膜下結締組織出血性浸潤,血液凝固不良,呈煤焦油樣。5、Q熱:是由貝氏柯克斯體引起的一種人獸共患急性、熱性傳染病。多種動物均易感,多為隱性感染,人可表現發熱、乏力、頭痛及肺炎臨診癥狀。6、鉤端螺旋體病:是由鉤端螺旋體引起的一種重要而復雜的人獸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傳染病。臨診表現形式多樣,主要有發熱、黃疸、血紅蛋白尿、出血性素質、流產、皮膚和黏膜壞死、水腫等。7、附紅細胞體病:是由附紅細胞體引起的一種人獸共患傳染病,以貧血、黃疸和發熱為特征。8、萊姆病:又稱伯氏疏螺旋體病,是由若干不同基因種的伯氏疏螺旋體引起人和多種動物的一種蜱傳自然疫源性傳染病。臨診表現以發熱、皮膚損傷、關節炎、腦炎、心肌炎為特征。三、簡答題1、簡述牛結核病的變態反應診斷方法?答:診斷牛結核病用牛分枝桿菌提純菌素,將菌素稀釋后經皮內注射,72小時判定反應。局部有明顯的炎性反應,皮厚差在4mm以上者即判為陽性牛。若在~之間為疑似反應牛,于第一次檢疫30天后進復檢。如仍疑似,經30~45天后再復檢,如仍疑似應判為陽性。皮厚差在以下為陰性。2、簡述布魯氏菌病的防治措施?答:采取檢疫加凈化的方式及嚴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對布魯氏菌病進行防治。(1)應當著重體現“預防為主”的原則。最好辦法是自繁自養,必須引進種畜或補充畜群時,要嚴格執行檢疫。即將牲畜隔離飼養兩個月,同時進行布魯氏菌病的檢查,全群兩次免疫生物學檢查陰性者,才可以與原有牲畜接觸。清凈的畜群,還應定期檢疫(至少一年一次),一經發現,即應淘汰。畜群中如果發現流產,除隔離流產畜和消毒環境及流產胎兒、胎衣外,應盡快做出診斷。均應采取措施,將其消滅。(2)消滅布魯氏菌病的措施是檢疫、隔離、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培養健康畜群及主動免疫接種。(3)通過免疫生物學檢查方法在畜群中反復進行檢查淘汰(屠宰),可以清凈畜群。也可將查出的陽性畜隔離飼養,繼續利用,陰性者做為假定健康畜繼續觀察檢疫,經1年以上無陽性者出現(初期1個月檢查1次,2~3次后,可6個月檢查1次),且已正常分娩,即可認為是無病牛群。3、OIE判定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標準是什么?答:(1)含流感病毒尿囊液,做1:10稀釋,靜脈內接種8只4~8周齡易感雞,每只,如果在10天內死亡6只以上,則該流感病毒為HPAIV。(2)如果致死1~5只易感雞,而且又不是H5或H7亞型,則將其接種雞胚成纖維細胞或MDCK細胞,在沒有胰酶的情況下觀察是否產生細胞病變,如不產生病變,該流感病毒就不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3)對于所有的低致病性H5和H7亞型病毒和其他流感病毒,如果在沒有胰酶的條件下在細胞培養能生長,則必須測定血凝素裂解部位的氨基酸順序,如果相似于其他的HPAIV,存在多個堿性氨基酸順序,澤該受檢病毒被視為高致病性。4、狂犬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是什么如何預防答:由患病動物咬傷或傷口被含有狂犬病病毒的唾液直接污染是本病的主要傳播方式。(1).控制和消滅傳染源犬是人類狂犬病的主要傳染源,因此對犬狂犬病的控制,是預防人狂犬病最有效的措施。(2).咬傷后防止發病的措施包括及時而妥善地處理傷口,個人的免疫接種以及對咬人動物的處理。(3).免疫接種對家犬大面積的預防免疫是控制和消滅狂犬病的根本措施。我國目前應用的原代倉鼠腎細胞培養人用狂犬病疫苗,近年來經改用連續10針法(0—9各1針),7針法(0、3、6、9、12、15、21d各1針)或變5針法(0、3、6、9、12d各1針),在免疫后血清中和抗體高峰均可提前至30d時出現,而常規5針法要在免疫后90d才出現血清中和抗體高峰。國內常用的獸用狂犬病弱毒細胞培養疫苗,系將Flury毒株雞胚低代毒(LEP)適應于BHK-21細胞培養后制成的活毒疫苗。對貓和牛需用毒力更低的Flury株雞胚高代毒(HEP)疫苗,免疫期均在1年以上。近年來從國外引進的ERA株狂犬病弱毒疫苗比LEP株毒力較弱,經肌肉注射成年牛、山羊、綿羊、犬和家兔均安全有效,可用于各種動物的免疫。由于以注射途徑對犬的免疫覆蓋率達75%存在困難,已開始對犬進行口服免疫的研究。在國外已有兩種疫苗在犬作過口服試驗證明安全有效,一種是廣泛應用于狐口服免疫的基因重組活疫苗V-RG(痘苗-狂犬病糖蛋白),另一種是以SAG弱毒株制備的減毒活疫苗。四、論述題試述口蹄疫的流行病學?答:(1)、傳染源:病畜及潛伏期帶毒動物是最危險的傳染源,因為病狀出現后的頭幾天排毒量大、毒力強。病牛排出的病毒量以牛舌面水皰皮中最多,其次是糞、乳、尿和呼出的氣體。病豬排出的病毒量以破潰的蹄皮為最多,其次為呼出氣體和糞便。精液中也含有病毒,能使受精的母豬、母牛感染發病。豬在本病的傳播中起相當重要的作用:因為①豬排毒量遠遠超過牛排毒量,(呼出的毒是牛呼出的20倍);②從牛分離的強毒、弱毒株對豬的毒力比牛更強;③帶毒牛所排的毒在豬群中增強毒力后,可能再傳染牛而引起流行。存在康復家畜的帶毒問題,并且帶毒期長。(2)、傳播途徑:以直接接觸和間接接觸的方式傳播。當病畜和健畜在一個廄舍或牧群相處時,病毒常借助于直接接觸的方式傳播。這種方式在牧區大群放牧、牲畜集中飼養的情況下,較為多見。消化道是最常見的感染門戶,也可經損傷的或沒損傷粘膜和皮膚感染;近年來證明呼吸道傳染更易發生,感染量是口服量的1萬或10萬分之一,值得重視。也能經精液傳播。并癥實家畜在自然感染后不久,病毒就能隨分泌物和呼出的氣體排出。通過各種媒介物(如牲畜產品、污染的車船、水源等)及非易感動物(犬、野生動物及候鳥等)而間接接觸傳播也具有實際意義。空氣也是一種重要的傳播媒介。病毒能隨風散播到50~100km以外的地方,故有人提出順風傳播的說法。本病的遠距離的跳躍式傳播,可能就是空氣傳播造成的。有人認為氣源性傳播在口蹄疫流行上起著重要的作用。(3)、易感動物:本病能侵害多種動物(33種),以偶蹄獸最易感。不僅牛、水牛、綿羊、山羊、駱駝、馴鹿等家畜,而且野生的牛科、鹿科、野豬科的動物有數十種也能自然感染。家畜中牛(黃牛、牦牛、犏牛、水牛)最易感,駱駝、綿羊、山羊、豬次之;犢牛比成年牛易感,病死率也較高。馬對口蹄疫具有極強的抵抗力。但近年來口蹄疫的致病性有所變化,有的只感染豬,在自然條件下,僅個別水牛發病,而黃牛、奶牛不發病。人的口蹄疫多因與病畜直接接觸或飲用未經徹底消毒的病畜乳,經銷化道或呼吸道感染,也可經損傷的皮膚和粘膜感染。實驗感染乳鼠、豚鼠、乳倉鼠均能發病。(4)、流行特點:(1)本病與一般傳染病不同的是,較易從一種動物傳到另一種動物(2)本病在不同地區的流行可表現出不同的季節性。在牧區表現為秋未開始,冬季加劇,春季減輕,夏季平息。但在農區,這種季節性表現得不明顯。(3)本病常呈流行性或大流行性,其傳播既有蔓延式,也有跳躍式。(4)近來年豬發生口蹄疫的流行特點與上述不同:僅豬發病,不感染牛、羊;主要發生在集中飼養的豬場和食品公司的活豬倉庫,分散飼養的豬較少發生,有時鄰近的豬舍也不一定發病,甚至在一個豬舍內也不一定完全發病;無明顯的季節性,但以秋未、冬春為發病季節。(5)據大量資料統計和觀察,口蹄疫的爆發流行具有周期性的特點,每隔1~2年或3~5年就流行一次。作業題(三)第四章豬的傳染病一、填空題1、在豬的病毒性傳染病中,可引起繁殖障礙性有:(細小病毒感染)、(乙型腦炎)(為狂犬病)(藍耳病)(豬瘟)。2、由病毒引起的豬的消化道重要傳染病主要有:(豬瘟)(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輪狀病毒感染)。3、豬瘟是由(豬瘟)病毒引起的,該病毒屬于(黃病毒)科(瘟病毒)屬,其野毒株獨立差異很大,有強、(中)(低)(無毒株)以及(持續感染毒株)之分。4、PR是指(偽狂犬);PRRS是指(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PPV是指(豬細小病毒);AR是指(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PRDC是指(豬呼吸道疾病綜合征)。5、由圓環病毒引起的豬的傳染病主要表現為那些臨床病癥(豬斷奶后多系統衰弱綜合征)(皮炎和腎病綜合征)(增生性壞死性間質性肺炎)(繁殖障礙)。二、名詞解釋1、豬血痢:又稱豬痢疾,是由致病性豬痢疾短螺旋體引起的一種腸道傳染病。其特征為粘液性或粘液出血性下痢,打腸粘膜發生卡他性出血性炎癥,有的發展為纖維素性壞死性炎癥。2、“打火印”:亞急性豬丹毒特征性的病變。表現為在胸、腹、背、肩、四肢的皮膚出現疹塊,呈方塊型、菱形,稍突出于皮膚表面,初期疹塊充血指壓褪色,后期淤血,紫藍色指壓不褪色,俗稱“打火印”。3、氣喘病:又稱豬支原體肺炎,是由豬肺炎支原體引起的豬的一種慢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臨診癥狀為咳嗽和氣喘,病理變化特征是肺的尖葉、心葉、中間葉和膈葉前緣呈肉樣或蝦肉樣實變。4、“淚斑”:是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的臨床表現,由于鼻淚管阻塞,淚液增多,在眼內側下皮膚形成彎月形的濕潤區,被塵土沾污后黏結成黑色痕跡,稱為“淚斑”。5、仔豬紅痢:又稱仔豬梭菌性腸炎,是由C型或/A型產氣莢膜梭菌引起的1周齡仔豬高度致死性的腸毒血癥,以血性下痢,病程短,病死率高,小腸后端的彌漫性出血或壞死性變化為特征。三、名詞解釋1、簡述慢性豬瘟典型的病理剖檢變化?答:慢性豬瘟的出血和梗死變化較不明顯或完全缺乏,但回腸未端、盲腸和結腸常有特征性的壞死和潰瘍變化,呈鈕扣狀。此外腸胃的變化也很常見,表現為從肋骨、肋軟骨聯合到肋骨近端有半硬的骨結構形成的明顯橫切線。2、根據PRRSV的基因變異程度將其分為幾個基因型其代表毒株是什么答:2個基因群;即以歐洲原型病毒LV株為代表的歐洲基因型(簡稱A亞群)和以美國原型病毒ATCCVR-2332為代表的美國基因型(簡稱B亞群)。3、豬患傳染性胃腸炎時體內脫水嚴重,應如何救治?答:本病尚無有效的治療藥物,在患病期間要大量補充葡萄糖氯化鈉溶液,供給大量清潔飲水和易消化的飼料,可使較大的病豬加速恢復。口服磺胺、呋喃西林、黃連素、高錳酸鉀等可防止繼發感染,減輕癥狀,也可應用口服補液鹽供豬自飲或灌服,療效顯著,康復迅速。4、簡述豬支原體肺炎的防治要點?答:(1)、堅持自繁自養的原則,防止購入隱性感染豬。確實需引進種豬時,應遠離生產區隔離飼養三個月,經檢疫證明無疫病,方可混群飼養。盡量減少仔豬寄養,避免不同來源的豬只混群。(2)、從分娩、保育、到生長育成均嚴格采用“全進全出”的飼養方式,做到同一棟豬舍的豬群同時全部轉出,縮小斷奶日齡差異,避免把日齡相差太大的豬只混群飼養,在每批豬出欄后豬舍須經嚴格沖洗消毒,空置幾天后再轉入新的豬群,能對控制本病起到重要的作用,這是簡單而又最重要的控制呼吸道病的措施之一。四、論述題1、如何制定豬偽狂犬病的根除計劃(答題要點)答:(1)依靠基因缺失苗和與之配套的鑒別診斷方法,再配合嚴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可以根除豬為狂犬病。(2)對新引進的豬要進行嚴格的檢疫,引進后要隔離觀察、抽血檢驗,對檢出陽性豬要注射疫苗,不可做種用。(3)種豬要定期進行基因缺失苗免疫,并配合鑒別診斷方法。(4)豬場要進行定期嚴格的消毒措施,最好使用2%的氫氧化鈉(燒堿)溶液或酚類消毒劑。(5)在豬場內要進行嚴格的滅鼠措施,消滅鼠類帶毒傳播疾病的危險。2、試述豬瘟的防治措施?答:在我國免疫接種是當前防制豬瘟的首要環節和主要手段。平時預防中國的兔化毒疫苗是全世界使用最廣泛也是最優秀的疫苗,接種后1周可產生免疫力,免疫期持續1年以上。自繁自養的養豬戶最好控制母豬同期發情、配種、產仔和仔豬免疫,免疫應進行兩次,第1次在20~25日齡,第2次在60~65日齡,直至出售或屠宰。種豬在配種前10~15天再免疫一次。目前多采用加大免疫劑量的方法來減小母源抗體(半衰期約為14天)的干擾。接種劑量用4頭份免疫劑量較好。外購仔豬育肥的養豬戶要確保仔豬進行免疫,如果仔豬沒有進行預防免疫要及時免疫。在斷乳(60日齡)時初免,劑量可小些,用1頭份免疫劑量即可。另外,在豬瘟疫區或受威脅區,疫苗注射劑量亦應加大到正常量的2~4倍。在豬瘟疫情嚴重地區對仔豬可進行超前免疫:指仔豬出生后吮吸初乳前進行的免疫接種。在仔豬出生后馬上接種豬瘟弱毒疫苗,接種后30~60分鐘讓其吸吮初乳。豬瘟的撲滅⑴及早確診,迅速撲殺。對發生豬瘟的養豬戶,應立即采取緊急防疫措施,以期迅速撲滅疫情。應盡快確診,及早上報疫情立即隔離病豬,嚴格消毒場地、豬舍、用具等。特別是欄內豬群密度大,易感豬較集中(20~45日齡)更應堅決撲殺、深埋,進行無害化處理。可以利用的病豬應盡早屠宰。污染場地、用具和工作人員應嚴格消毒,防止散毒。20日齡發病豬治愈率低,死亡率可高達100%。⑵緊急接種。立即作兔化弱毒苗進行緊急接種,應先注射周圍無病區和受威脅的豬;對病豬群的豬,應逐頭測溫,對體溫、體況正常的豬,一律注射疫苗,注射時每頭豬要換一個針頭,并可適當增加劑量至2-5頭份,但不得應用二聯苗或三聯苗。疫苗開封后應于當天用完。稀釋后的疫苗應在3~4小時用完。豬瘟的防制,主要依靠綜合性的防疫措施。平時預防措施的基本原則是防止引進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提高豬群的抵抗力。規模較大的養豬戶應堅持自繁自養,若非從外地引進種豬,應選無病豬場購買,購進后隔離飼養20~30天,經診斷和觀察無病后,才能合群飼養。作業題(四)第五章反芻動物的傳染病一、填空題1、羊梭菌性疾病是由(梭狀芽孢桿菌屬)中的細菌所引起的一類(急性)傳染病,包括(羊快疫及羊猝疽)(羊腸毒血癥)(羊黑疫)(羔羊痢疾)。2、以呼吸道癥狀為主的牛傳染病有(牛流行熱)(牛傳染性鼻氣管炎)(牛副流感)(牛出敗)(牛黏膜病)(牛傳染性胸膜肺炎)(牛無漿體病)。3、藍舌病是由(藍舌病病毒)引起的,它是以(昆蟲)為傳播媒介,主要易感動物為(反芻動物)。4、以繁殖障礙為主的牛的傳染病有(布魯氏菌病)(牛傳染性鼻氣管炎)(牛黏膜病)(牛赤羽病)(藍舌病)(牛沙門氏菌病)。5、以神經癥狀為主的牛傳染病有(狂犬病)(惡性卡他熱)(為狂犬病)(牛傳染性鼻氣管炎)(破傷風)二、名詞解釋1、三日熱:牛流行熱又稱三日熱(Threedayfever)或暫時熱(Ephemeralfever),是由病毒引起牛的一種急性熱性傳染病,其臨床特征為突發高熱、流淚、有泡沫樣流涎,鼻漏,呼吸促迫,后軀僵硬,跛行,一般取良性經過,發病率高,病死率低。2、茨城熱:是牛的一種急性、熱性、病毒性的傳染病,其特征是突發高熱、咽喉麻痹、關節疼痛性腫脹。3、梅迪—維斯納病:是成年綿羊的一種不表現發熱癥狀的接觸性傳染病。臨床特征是經過一漫長的潛伏期之后,表現間質性肺炎或腦膜炎。病羊衰弱、消瘦,最后終歸死亡。4、赤羽病:又稱阿卡班病,是牛、羊的一種以流產、早產、死胎、胎兒畸形、木乃伊、新生胎兒發生關節彎曲積水性無腦綜合癥為特征的病毒性傳染病。5、小反芻獸疫:是由小反芻獸疫病毒引起的下小反芻動物的一種急性接觸性傳染病,其特征是發病急劇,高熱稽留、眼鼻分泌物增加、口腔米蘭、腹瀉和肺炎。6、牛肺疫:又稱牛傳染性胸膜肺炎,是由絲狀支原體所致牛的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性肺炎。該病以肺間質淋巴管、結締組織和肺泡組織的滲出性炎癥以及漿液性纖維素性胸膜肺炎為主要特征。7、無漿體病:是由無漿體引起的反芻動物的一種慢性和急性傳染病,其特征為高熱、貧血、消瘦、黃疸和膽囊腫大。三、名詞解釋1、簡述牛病毒性腹瀉的病理剖檢變化?答:主要病變在消化道和淋巴組織。特征性損害是食道黏膜糜爛,呈大小不等形狀與直線排列。瘤胃黏膜偶見出血和糜爛,第四胃炎性水腫和糜爛。腸壁因水腫增厚,腸淋巴結腫大,小腸急性卡他性炎癥,空腸、回腸較為嚴重,盲腸、結腸、直腸有卡他性、出血性、潰瘍性以及壞死性等不同程度的炎癥。在流產胎兒的口腔、食道、真胃及氣管內可能有出血斑及潰瘍。2、簡述牛副結核病的防制措施?答:預防本病重在加強飼養管理,特別是對幼年牛只更應注意給以足夠的營養,以增強其抗病力。不要從疫區引進牛只,如已引進,則必須進行檢查,確證健康時,方可混群。曾經檢出過病牛的假定健康牛群,在隨時做觀察和定期進行臨床檢查的基礎上,對所有牛只,用副結核菌素作變態反應進行檢疫,每年要做4次(間隔3個月)。變態反應陰性牛方準調群或出場。連續3次檢疫不再出現陽性反應牛,可視為健康牛群。對應用各種檢查方法檢出的病牛,要及時撲殺處理,但對妊娠后期的母牛,可在嚴格隔離不散菌的情況下,待產犢后3d撲殺處理;對變態反應陽性牛,要集中隔離,分批淘汰,在隔離期間加強臨床檢查,有條件時采取直腸刮下物、糞便內的血液或黏液作細菌學檢查;對變態反應疑似牛,隔15~30檢疫一次,連續3次呈疑似反應的牛,應酌情處理;變態反應陽性母牛所生的犢牛,以及有明顯臨床癥狀或菌檢陽性母牛所生的犢牛,立即和母牛分開,人工喂母牛初乳3d后單獨組群,人工喂以健康牛乳,長至1、3、6個月齡時各做變態反應檢查一次,如均為陰性,可按健牛處理。被病牛污染過的牛舍、欄桿、飼槽、用具、繩索和運動場等,要用生石灰、來蘇兒、苛性鈉、漂白粉、石炭酸等消毒液進行噴霧、浸泡或沖洗。糞便應堆積高溫發酵后作肥料用。3、簡述藍舌病的臨床癥狀?答:潛伏期為3~8d病初體溫升高達~℃,稽留5~6d表現厭食、委頓,落后于羊群。流涎,口唇水腫,蔓延到面部和耳部,甚至頸部、腹部。口腔黏膜充血,后發紺,呈青紫色。在發熱幾天后,口腔連同唇、齒齦、頰、舌黏膜糜爛,致使吞咽困難;隨著病的發展,在潰瘍損傷部位滲出血液,唾液呈紅色,口腔發臭。鼻流炎性、黏性分泌物,鼻孔周圍結痂,引起呼吸困難和鼾聲。有時蹄冠、蹄葉發生炎癥,觸之敏感,呈不同程度的跛行,甚至膝行或臥地不動。病羊消瘦、衰弱,有的便秘或腹瀉,有時下痢帶血,早期有白細胞減少癥。病程一般為6~14d,發病率30%~40%,病死率2%~3%,有時可高達90%。患病不死的經10~15d痊愈,6~8周后蹄部也恢復。懷孕4~8周的母羊遭受感染時,其分娩的羔羊中約有20%發育缺陷,如腦積水、小腦發育不足、回溝過多等。山羊的癥狀與綿羊相似,但一般比較輕微。牛通常缺乏癥狀。約有5%的病例可顯示輕微癥狀,其臨床表現與綿羊相同。作業題(五)第七章家禽的傳染病一、填空題1、以免疫抑制為主的禽的傳染病主要有(新城疫)(馬立克氏病)(傳染性法氏囊病)(禽白血病)(雞傳染性貧血)(網狀內皮組織增生癥)(禽呼腸孤病毒感染)(雞傳染性喉氣管炎)。2、病原體可通過雞胚垂直傳播的禽病毒性傳染病有(禽白血病)(網狀內皮組織增生癥)(雞傳染性貧血)(禽呼腸孤病毒感染)。3、在雞的病毒性傳染病中,IB是指(傳染性支氣管炎);ILT是指(傳染性喉氣管炎);MD是指(馬立克氏病);IBD是指(傳染性法氏囊病);EDS76是指(產蛋下降綜合征);DVE是指(鴨瘟)。4、雞IBD主要引起(3~6)周齡的雞發病,本病有(腹瀉)和(免疫抑制)兩方面危害。5、根據新城疫病毒不同毒力毒株感染雞表現的不同,可將本病毒分為3個型,即(速發型或強毒型毒株)(中發型或中毒型毒株)(緩發型即低毒型或無毒型毒株)。6、以消化道癥狀為主的禽傳染病有(雞白痢)(禽副傷寒)(雞傷寒)(大腸桿菌病)(傳染性法氏囊病)(新城疫)(禽霍亂)。7、以呼吸道癥狀為主的禽傳染病有(新城疫)(禽流感)(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喉氣管炎)(慢性呼吸道病)(曲霉菌病)(傳染性鼻炎8、以神經癥狀為主的禽傳染病有(腦脊髓炎)(馬立克氏病)(新城疫)(高致病性禽流感)9、由腺病毒引起的禽類傳染病主要有(雞包涵體肝炎)(產蛋下降綜合征)(火雞出血性腸炎)二、簡答題1、用于制備馬立克氏疫苗的病毒有幾種分別是什么、答:3種;分別是人工致弱的1型MDV(CVI988)、自然不致瘤的2型MDV(如SB1、Z4)、3型MDV(HVT)。2、簡述傳染性法氏囊病的病理剖檢變化?答:死于IBD的雞表現脫水,腿部和胸部肌肉出血。法氏囊的病變具有特征性,可見法氏囊內黏液增多,法氏囊水腫和出血,體積增大,重量增加,比正常重2倍,5d后法氏囊開始萎縮,切開后黏膜皺褶多混濁不清,黏膜表面有點狀出血或彌漫出血。嚴重者法氏囊內有干酪樣滲出物。腎臟有不同程度的腫脹。腺胃和肌胃交界處見有條狀出血點。3、什么是雞傳染性鼻炎并簡述其病理剖檢變化答:傳染性鼻炎是由雞副嗜血桿菌引起雞的急性呼吸系統疾病。主要癥狀為鼻腔和竇的炎癥,表現流涕、面部水腫和結膜炎。病理變化:主要病變為鼻腔和竇黏膜呈急性卡他性炎,黏膜充血腫脹,表面覆有大量黏液,竇內有滲出物凝塊,后成為干酪樣壞死物。常見卡他性結膜炎,結膜充血腫脹。臉部及肉髯皮下水腫。嚴重時可見氣管黏膜炎癥,偶有肺炎及氣囊炎。卵泡變性、壞死和萎縮。4、哪些因素可以誘發雞毒支原體感染?答:本病在雞群中傳播較為緩慢,但在新發病的雞群中傳播較快。根據所處的環境因素不同,病的嚴重程度差異很大,如擁擠,衛生條件差,氣候變化,通風不良,飼料中維生素缺乏和不同日齡的雞混合飼養,均可加劇病的嚴重性并使死亡率增高。如繼發和并發感染時,能使本病更加嚴重,其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