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中西經典人物作品賞析第三節現實人物作品的典型美1“現實”人物作品------
主要是指直接反映現實生活中人物形象的作品,強調美術反映身邊的生活,追求真實與生動。在表現手法上,一般采用寫實方法再現形象和細節的真實感。因而常常與一定的思想性相結合,具有重要的社會作用和思想意義。主要包括風俗畫、肖像畫以及歷史畫等。2,步輦圖故宮博物院藏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絹本設色縱38.5厘米,橫129.6厘米中國十大傳世名畫分別是:
1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2唐·閻立本《步輦圖》3唐·張萱、周昉《唐宮仕女圖》4唐·韓滉《五牛圖》5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6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圖》7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8元·黃公望《富春山居圖》9明·仇英《漢宮春曉圖》10清·郎世寧《百駿圖》3
《步輦圖》是唐代畫家閻立本的作品,設色典雅絢麗,線條流暢圓勁,構圖錯落富有變化,為唐代繪畫的代表性作品。具有珍貴的歷史和藝術價值。內容反映的是吐蕃(西藏)王松贊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公元640年,即唐貞觀十四年,吐蕃王派大相(相當于宰相)祿東贊向大唐求親,第二年到達長安。由于當時大唐帝國國泰民安,各民族友好相處,因此,當時竟有五個兄弟民族的首領向大唐求親,太宗很是為難。最后,想出一個平等競爭的辦法:請五位大使參加考試,誰考勝了,就把公主嫁給誰家的首領。當時出了五道難題,吐蕃使臣祿東贊過關斬將,一路領先,最終取得了勝利。太宗非常高興,心想:松贊干布的使臣這樣機智、聰明,松贊干布自己更不用說了。于是,決定將文成公主嫁給吐蕃王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出嫁的消息傳到吐蕃以后,吐蕃人在很多地方都準備了馬匹、牦牛、食物和飲水,決定隆重迎接;松贊干布親率歡迎隊伍由拉薩出發直奔青海迎接。松贊干布高興地說:“我今天能娶上國大唐公主,實在榮幸。我要為公主建造一座城,作為紀念,讓子孫萬代都要與上國大唐永遠親和。”他按照唐朝的建筑風格,在拉薩修建了城郭和宮室,也就是現在的布達拉宮。4
圖卷右半是在宮女簇擁下坐在步輦中的唐太宗,他的形象是全圖焦點。畫中的唐太宗面目俊朗,目光深邃,神情莊重,充分展露出盛唐一代明君的風范與威儀。作者為了更好地突現出太宗的至尊風度,巧妙地運用對比手法進行襯托表現。一是以宮女們的嬌小、稚嫩,以她們或執扇或抬輦、或側或正、或趨或行的體態來映襯唐太宗的壯碩、深沉與凝定;5二是以祿東贊的誠摯謙恭、持重有禮來襯托唐太宗的端肅平和、藹然可親之態。該圖不設背景,結構上自右向左,由緊密而漸趨疏朗、重點突出,節奏鮮明。左側三人前為典禮官,中為祿東贊,后為通譯者。6韓熙載夜宴圖顧閎中絹本設色五代(原跡已佚失,今版本為宋人臨摹本)寬28.7厘米,長335.5厘米,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此畫卷系五代南唐宮廷畫家顧閎中奉后主李煜之命而畫,主要人物韓熙載是五代時北海人,字叔言,后唐同光年進士,文章書畫,名震一時。其父親因事被誅,韓熙載逃奔江南,投順南唐。初深受南唐中主李璟的寵信,后主李煜繼位后,當時北方的宋朝威脅著南唐的安全,李煜一方面向北宋屈辱求和,一方面又對北方來的官員猜疑、陷害,整個南唐統治集團內斗爭激化,朝不保夕。在這種環境中,官居高職的韓熙載為了保護自己,故意裝扮成生活上腐敗,醉生夢死的糊涂人,讓李后主不要懷疑他是有政治野心的人以求自保。但李煜仍對他不放心,就派畫院的“待詔”顧閎中和周文矩到他家里去,暗地窺探韓熙載的活動,大智若愚的韓熙載當然明白他們的來意,韓熙載故意將一種不問時事,沉湎歌舞,醉生夢死的形態來了一場酣暢淋漓的表演。顧閎中憑借著他那敏捷的洞察力和驚人的記憶力,把韓熙載在家中的夜宴過程默記在心,回去后即刻揮筆作畫,李煜看了此畫后,暫時放過了韓熙載等人,一幅傳世精品卻因此而流傳下來。7全卷分為五段,每一段以一扇屏風為自然隔界。第一段夜宴聽琴描繪了韓熙載與賓客們正在聆聽彈奏琵琶的情景,畫家著重地表現演奏剛開始,全場氣氛凝注的一剎那。畫上每一個人物的精神和視線,都集中到了琵琶女的手上,結構緊湊,人物集中。畫中似乎傳出了美妙清脆的音符,引起了觀眾的共鳴,
畫家根據不同人物的身份和年齡,刻劃出他們各自不同的姿態、性格和表情,顯示出作者的高超畫藝。此段出現人物最多,計有七男五女,有的可確指其人,彈琵琶者為教坊副使李佳明之妹,李佳明離她最近并側頭向著她,穿紅袍者為狀元郎粲。另有韓的門生舒雅、寵妓弱蘭和王屋山等。8第二段觀舞“六么”描繪了韓熙載親自為舞伎擊鼓,氣氛熱烈而動蕩。其中有一個和尚拱手伸著手指,似乎是剛鼓完掌,眼神正在注視著韓熙載擊鼓的動作而沒有看舞伎,露出一種尷尬的神態,完全符合這個特定人物的特定神情。9第三段宴間小憩描繪的是宴會進行中間的休息場面,人物安排相對松散。韓熙載在侍女們的簇擁下躺在內室的臥榻上,一邊洗手,一邊和侍女們交談著,也是整個畫卷所表現的夜宴情節的一個間歇,整體氣氛舒緩放松。10第四段女伎演樂表現了女伎們吹奏管樂的情景,人物疏密有致,韓熙載換了便服盤膝坐在椅子上,正跟一個侍女說話。奏樂的女伎們排成一列,參差婀娜,各有不同的動態,統一之中顯出變化,似乎畫面中迷漫著清澈悅耳的音樂。11第五段夜闌人散畫面描繪宴會結束,賓客們有的離去,有的依依不舍地與女伎們談心調笑的情狀,結束了整個畫面。完整的一幅畫卷交織著熱烈而冷清、纏綿又沉郁的氛圍,在醉生夢死的及時行樂中,隱含著韓熙載對生活的失望,而這種心情,反過來又加強了對生活的執著和向往。12《農民的舞蹈》作者是尼德蘭畫家彼得·勃魯蓋爾,因他有兩個兒子,也都是畫家,故后世稱他為“老勃魯蓋爾”。他對農民的生活懷有深切的同情,在歐洲畫史上,他是最早的一位自覺的農民畫家,人稱“農民勃魯蓋爾”。13《農民的舞蹈》和另一幅《農民的婚禮》是姐妹篇,都作于木板上。生動刻畫了一些飽受壓迫,但不為苦難所壓倒的尼德蘭農民的形象。表現了他們豪邁、樂觀的性格,以及那種粗獷開朗的精神生活。農民形象有點詼諧味道,但不是諷刺他們,作者畫畫不拘小節,不受清規戒律的約束,有時竟把農民大便的姿勢也畫上去,似乎有一種向時代風格挑戰的意味。14畫中央那一對跳著舞往中景走去的農民夫婦,是背朝觀眾的,就像他們是偶然進入這個“鏡頭”里的。大概這是一個冬閑季節,辛苦了一年的農民們,在這個節日般的村口聚會笑談,有人奏起了民間樂曲,有人用腳跺著節拍,翩然起舞,讓終年勞累的筋骨松弛一下;左側一張桌子前,一個農民正在吹奏風笛,后面兩個農民在飲酒猜拳;在他們的后邊,有一對情侶倩不自禁地在接吻。遠處一家農舍前,一個農民急忙把女主人請出來跳舞。風俗氣息濃郁,勃魯蓋爾很少用調和色,畫面形象偏重于寓意性,夸張和怪相是他的繪畫特點。15顧與治小像曾鯨(1568—1650年),是明代晚期著名的人物肖像畫家,字波臣,福建莆田人。曾寓居浙江杭州、余姚等地,晚年遷寓金陵(今南京)。曾鯨的生活年代,正是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東來之時,西洋畫中強調的明暗陰影對曾鯨的傳統肖像變革有著重大的影響。他的肖像畫,在注重傳統“墨骨”的方法上,融合了西洋畫中陰影畫法,所以多用淡墨渲染人體結構的陰陽凸凹。據說他每畫一像,要用淡墨烘染多次,直到將人物的神氣完全表現充足之后,才敷以淡色,所謂“每圖一像,烘染數十層,必匠心而后止”,為傳統的肖像畫法注入了新的表現活力。他的這種畫法曾在畫壇風行一時,謝彬、郭鞏、徐易、沈韶、劉祥生等人都曾從學于曾鯨,遂形成“波臣派”。作品中顧與治正襟獨坐,風姿卓著,儀態從容,雙目凝視,嘴角含笑,維妙維肖地表現了顧與治溫厚灑脫的個性。后人對曾鯨的肖像畫評論:“如鏡(中)取影,妙得神情”16夜巡1642年倫勃朗油畫《夜巡》是倫勃朗一生中最著名也最受爭議的作品。當時,他接受了為阿姆斯特丹射手隊成員畫一幅群像的訂件。倫勃朗在構圖上一反陳規,畫面采用接近舞臺效果的手法,既讓每個人的形像都出現在畫面上,又安排得錯落有致,塑造了一個莊嚴有序的戰士出征場面。巧妙的光線運用為畫面增添了某種神秘感,兩個主要人物處于照明中心,神情逼真生動,強化了畫面宏偉的巴洛克風格,但顧主們卻對作品很不滿意,射手們每人出一百弗羅侖(荷幣),各自認為自己理所當然地與別人占在同等的位置。但畫面并沒有為他們安排相同的位置和清晰程度。因此他們要求修改此畫,但遭到倫勃朗的拒絕。為了索回畫金,阿姆斯特丹射擊手公會將倫勃朗告上法庭,并對他進行大肆攻擊,使畫家陷入了艱難的處境。17畫面表現了隊員們紛紛涌上街頭,畫中兩位身著不同服裝的人走在隊伍的前列,構成了畫面的中心。他們一個身穿黑軍服,頭戴黑禮帽,披著紅披巾,一個穿黃色軍服,戴黃色帽子。二人正在沉著鎮靜地商議問題,準備對整個隊伍的行動作出決議。其他隊員跟在他們身后,有的手持長槍,有的揮舞旗幟,有的在互相議論,隊伍出發時的緊張氣氛躍然紙上。18在人群中還有一個形象鮮明的小女孩,夾雜在人群中驚慌失措的樣子,是整個畫面的意外插曲,有人認為她是光明和真理的化身。整個畫面除了兩個隊長和那個小女孩外,其他人物都被安排在了暗色調的中、后景中,光線明暗對比強烈,人物主次分明,可到了19世紀,由于油畫表面呈現了黑褐色,有人誤認為畫家描繪的是晚上的場景,因此取名《夜巡》。后經專家鑒定,畫家采用的是白天的自然光線,描繪的也是白天的場景。19荷蘭畫派------17世紀前期荷蘭經濟繁榮、文化昌盛,新的文化氣氛培養了杰出的思想家、科學家、藝術家。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產生了荷蘭畫派,荷蘭畫家勇敢地掙脫了千余年以來神話和宗教題材的束縛,而把現實生活作為藝術創作的源泉,絕大多數畫家都以現實生活為題材,新興的資產階級和中下層平民開始成為繪畫中的重要角色,繪畫藝術反映現實生活的深度和廣度也大為增加,這是他們對現實主義藝術的一大貢獻。但新興的資產階級與市民階層有追求進取的一面,也有滿足現狀、追求安樂的一面,某些作品過多地描繪了他們的生活瑣事與閑情逸致。20倒牛奶的女傭微米爾
微米爾,又譯作弗美爾,是17世紀荷蘭最獨特的風俗畫家。微米爾的絕大部分繪畫內容是他周圍的日常生活。這一幅《倒牛奶的女傭》作于1658年,構圖不很復雜,輪廓比較清晰,環境純樸。將一個簡樸的廚房畫得很有感情,甚至能令不少觀者產生不同的懷舊心理。女傭人是個健壯如牛的村婦,她塞起了胸前圍裙的一角,正忙著準備早餐。左邊墻角有一窗戶,一邊掛著一只藤籃和一盞馬燈。桌上雜亂地擺著一些食物。人和物的質感都非常強烈。21《紡織女》是委拉斯貴茲﹙1599-1660﹚58歲時的作品。這幅畫是根據神話傳說《變形記》創作而成。古時有位凡女阿涅克剌發明了紡紗織布,這使智慧女神雅典娜十分惱火,一氣之下就把這位聰明的少女變為蜘蛛精。上帝甚感不公平,又將少女恢復原來的美貌與智慧,而將雅典娜變為丑老太婆。另一個版本則是女神巴拉斯與擅長紡織的人間少女阿萊辛比賽織布。巴拉斯因比不過阿萊辛,而惱羞成怒的把阿萊辛變成了蜘蛛。所以此畫原名《巴拉斯與阿萊辛》。實際上是畫家借題描繪了西班牙皇家壁毯工場的女工勞動場景。22全畫分成前后兩個部分:前景部分是西班牙馬德里皇家織造廠的紡織工正在勞動的情景;后景則是宮廷貴婦們正在欣賞剛織出的地毯。兩個場景代表了兩個不同的階級,似乎隱含著一種對比。畫家著重表現的是紡織女勞動的情景,不僅生動地描繪了紡織女的各種勞動姿態,而且有意識的通過畫面右側穿白衣的紡織女勞動時的優美體態,讓人清楚地看到了勞動婦女特有的質樸的美。23俄羅斯巡回展覽畫派------1863年,彼得堡發生了14位美術學院的青年學生反對學院的抗議事件。他們拒絕參加美術學院的命題競賽以對抗學院的保守勢力,并且宣布脫離美術學院,與學院外的更多畫家聯合,建立了“美術家協會”。60年代末,分化后的協會成員與莫斯科部分畫家共同組成了“巡回展覽藝術協會”,1870年獲政府批準,協會正式誕生。巡回展覽畫會的畫家堅持以寫實主義為目標,力圖創造出為普通人服務的民族主義藝術,他們以通俗易懂的風格表現俄羅斯民眾的生活,從1871年至1923年半個世紀的時間內,一共舉辦了48次流動展覽。克拉姆斯科依,14位青年學生中的“強有力的人物”,后來成為早期巡回畫派的領袖。他的《荒野中的基督》被視為關注現實的思想者的形象,他的肖像畫作品描繪了托爾斯泰、涅克索思夫等大文豪。最能代表巡回畫派成就的畫家是列賓。24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列賓畫中列賓畫了十一個飽經風霜的勞動者,他們在炎熱的河畔沙灘上艱難的拉著纖繩。纖夫們有著不同的經歷和個性,他們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但這是一支在苦難中練成堅韌不拔,互相依存的隊伍。背景運用的顏色昏暗迷蒙,空間空曠奇特,給人以惆悵、孤苦、無助之感。25他們中有老有少,個個都衣著破爛、面容憔悴。領頭的是一位胡須斑白的老者,眼睛深陷,堅毅的面孔透出飽經風霜的智慧,但愁苦的表情仍然顯示了他對艱苦生活的無奈。走在最后的纖夫低著頭垂著手,麻木地隨著隊伍向前挪動,似乎已經習慣了這樣日日苦役般的生活。隊伍中有一位少年形象較為突出,可以看出他才開始這樣的工作不久,皺著眉頭還不太習慣,他直起腰想用手松一松肩頭緊勒的纖繩,畢竟年輕,還不甘心忍受這樣的苦楚。其余的纖夫都彎著腰低著頭,似乎已沒有多余的力氣再來表現點什么,在他們身上剩下的,惟有貧苦、艱難與無奈。26加萊義民羅丹208.5×239×190.5厘米青銅1884年,當羅丹正埋頭于《地獄之門》的創作時,加萊市當局邀請他根據義民赴難這一事件制作一座忠魂碑。法國的歷史年鑒記載:14世紀百年戰爭時期,英國軍隊圍困加萊市將近兩年,即將攻陷,市民的生命危在旦夕。經過雙方的談判,英王愛德華三世提出殘酷的條件:加萊市必須選出六個高貴的市民任他們處死,并規定這六個人出城時要光頭、赤足、鎖頸,把城門鑰匙拿在手里,才可保全城市。這是法國人民永難忘懷的歷史悲劇。加萊市本要求羅丹制作義民中的一個,但羅丹了解到歷史后,答應只收一個雕像的報酬而塑造六個雕像。27雕像分為兩組,他們身材相似,站立在一起。中間一個頭發稍長,眼睛向下凝視的,是最年長,最有聲望的歐斯達治,他邁著沉著的步伐向前走去,不看四周,也不遲疑和恐懼,他那剛毅的神情,顯示了他內心的強烈悲憤與犧牲的決心。由于他的堅強,鼓動著其余的人。最右邊站立的一個稍為年輕的人,皺起的雙眉和緊抿的嘴流露著悲憤,兩手緊握著城門鑰匙,他茫然望著前方,似乎感到命運的不公平,在心中無聲地抗議著。28右邊第三個義民,死亡使他恐怖,他用雙手遮住眼睛,似乎想驅散惡夢,但仍不能避開這個悲劇的命運。左邊第二個,內心表現出無比的憤怒,那舉手向天的手勢,不是祈禱,而是對上帝未能主持正義的譴責。他目光向下凝視,似乎在說著什么。他身邊的一個義民,年紀較輕,他被迸發出的愛國熱情所沖動,但由于想到轉瞬間將離開人世,不免引起生離死別的悲憤情感,他攤開雙手,表示出無可奈何的神態。最后一個義民,兩手抱頭,陷入無比的痛苦之中。29印象主義美術------
印象派畫作常見的特色是筆觸未經修飾而顯見,構圖寬廣無邊,尤其著重于光影的改變、對時間的印象,并以生活中的平凡事物做為描繪對象。特點------印象派強調人對外界物體的光和影的感覺和印象,在創作技法上反對因循守舊,主張藝術的革新。早期印象派追求光的描寫,把畫架從室內搬到戶外,在野外作畫,因此又稱為外光派。雷諾阿是法國畫家,最初與印象畫派運動聯系密切。他的早期作品是典型的記錄真實生活的印象派作品,到了(18世紀)80年代中期,他從印象派分裂出來,轉向肖像畫,特別是婦女肖像畫中去發揮自己更加嚴謹和正規的繪畫技法。30夏潘蒂埃夫人和孩子們
1879年雷諾阿以“夏潘蒂埃夫人和她的孩子們”在官方沙龍獲得很大的成功。這是一幅大畫,并且因此而使人印象深刻。畫上所刻畫的人物都很秀雅,構圖完全是依照上流社會的講究安排的;穿黑色衣服的夫人平和友善,兩個穿白色和淺藍裙子的小女孩畫得也十分秀麗,顯得非常可愛;一條大狗、桌子上的擺設和地毯都顯示出這個家庭的豪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沈陽市皇姑區2025屆三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復習檢測試題含解析
- 湖南中醫藥大學湘杏學院《食品工程與機械2》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天府新區航空職業學院《高級朝鮮語I》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河北女子職業技術學院《生物信息學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各行各業職業探索家長進課堂五花八門的行業工作教育課件
- 皮鞋品牌的社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報告考核試卷
- 電動車維修與保養考核試卷
- 漁業資源保護與海洋資源恢復工程考核試卷
- 冷藏車運輸與國際冷鏈標準對接考核試卷
- 畜牧獸醫技術研究與推廣考核試卷
- DB51T3251-2025煤礦井下應急廣播系統使用管理規范
- 體檢中心工作制度和崗位職責
- 【小學】【帶班育人方略】三階四步:培育“三品”少年
- 2025陜煤集團榆林化學有限責任公司招聘(137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人工智能通識基礎》全套教學課件
- 2024年青海省西寧市中考一模物理、化學試卷-初中化學(原卷版)
- 專題01-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學生版)-2021年中考物理力學提優特訓專題
- 數字孿生智能化車間數字化生產管控平臺規劃建設方案
- 2024年煤礦安全規程(修訂)
- 2025年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完整
- 2025年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匯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