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必考點05外國小說閱讀2一、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4題。瑪絲洛娃的絕望[俄]列夫·托爾斯泰①這天夜里,瑪絲洛娃久久不能入睡。她睜大眼睛躺在板鋪上,想著心事。②她想,她到了薩哈林島后絕不能嫁個苦役犯,要么嫁個長官,或者嫁個文書,至少也得嫁個看守。他們都是色鬼,想起那個辯護人怎樣盯住她,庭長怎樣盯住她,法庭上遇見她和故意從她身邊走過的男人怎樣盯住她。③她想到許許多多人,就是沒有想到聶赫留朵夫。因為回想起來太痛苦了,這些往事原封不動地深埋在她的心底。今天她在法庭上沒有認出他來,倒不是因為她最后一次看見他時他還是個軍人,沒有留胡須,如今卻留著大胡子,顯得很老成,主要是因為她從來沒有想到過他。在他從軍隊回來,卻沒有拐到姑母家去的那個可怕的黑夜,她在心里把她同他發生過的事全部埋葬掉了。④在那個夜晚以前,她滿心希望他回來,因此不僅不討厭心口下的娃娃,而且常常對她肚子里時而溫柔、時而劇烈地蠕動的小生命感到親切。但在那個夜晚以后一切都變了。后來的遭遇使未來的孩子純粹成了累贅。⑤兩位姑媽都盼望聶赫留朵夫,可是他回電說不能來,因為要如期趕回彼得堡。瑪絲洛娃決定自己到火車站去同他見面。瑪絲洛娃服侍兩個老姑娘上床睡了,慫恿廚娘的女兒瑪莎陪她一起去。⑥這是一個黑暗的風雨交作的秋夜,溫暖的大顆雨點時下時停。瑪絲洛娃雖然熟悉這條路,但或許太興奮,在樹林里還是迷失了萬向。瑪絲洛娃一跑上站臺,立刻從頭等車廂的窗子里看見了他。這節車廂里的燈光特別明亮。有兩個軍官面對面坐在絲絨座椅上打牌。聶赫留朵走穿著緊身的馬褲和雪白的襯衫,坐在軟椅扶手上,臂肘靠著椅背,臉上泛著讓瑪韭洛娃感到神秘奇怪的笑容。瑪絲洛娃急切地用凍僵的手敲敲窗子。但就在這當兒,火車緩緩開動了。一個軍官手里拿著紙牌站起來,往窗外張望。她又敲了一下窗子,把臉貼在窗玻璃上。那個軍官想放下窗子,可是怎么也放不下來。聶赫留朵夫站起來,推開那個軍官,粗暴地把窗子放下,這時瑪絲洛娃徹底看清了僅一窗之隔的這張陌生的臉上那神秘奇怪的笑容。⑦火車加快了速度。瑪絲洛娃也加快腳步跟住火車。就在窗子放下的一剎那,一個列車員走過來把她推開,自己跳上火車。瑪絲洛娃落在后頭,但她仍一個勁兒地在濕漉漉的站臺上跑著,但頭等車廂已經離得很遠了。接著二等車廂也一節節從她旁邊駛過,然后三等車廂以更快的速度掠過,但她還是跑個不停。等尾部掛著風燈的最后一節車廂駛過去,她已經越過水塔,周圍一點遮攔也沒有了。風迎面刮來,掀起她頭上的頭巾,吹得衣服裹緊她的雙腿。她的頭巾被風吹落了,但她還是一個勁兒地跑著。⑧“阿姨!卡秋莎阿姨!【注】”瑪莎喊著,好容易才追上她,“您的頭巾掉了!”⑨“他在燈光雪亮的車廂里,坐在絲絨軟椅上,有說有笑,喝酒玩樂,可我呢,在這兒,在黑暗的泥地里,淋著雨,吹著風,站著哭!”瑪絲洛娃想著站住了,身子往后一仰,雙手抱住頭,放聲痛哭起來。⑩瑪莎害怕了,樓住她濕淋淋的衣服。11“阿姨,我們回家去。”12“等一列火車開過來,往輪子底下一鉆,就完事了。”瑪絲洛娃想著,沒有回答小姑娘的話。13她打定主意這樣做。但就在這當兒,她肚子里的孩子,他的孩子,突然顫動了一下,忽然間,那在一分鐘前還那么折磨她、使她覺得幾乎無法活下去的重重苦惱,她對聶赫留朵夫的滿腔憤恨,她不惜一死來向他報復的念頭——這一切頓時都煙消云散了。她平靜下來,理了理衣服,扎好頭巾,匆匆走回家去。14從那天起,她心靈上發生了一場大變化,她不再相信善了。如果她心里發生疑問:為什么人們互相欺凌,受苦受難?那么,最好就是不要去想它。如果她感到苦悶,那就抽抽煙,喝喝酒,同男人談談愛情,這樣也就會把苦悶忘掉。(節連自《復活》,有刪改)【注】卡秋莎:瑪絲洛娃的名字。1.下列對作品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寫瑪絲洛娃夜里想到要嫁個長官或文書,想到盯著她的辯護人、庭長,主要是為了體現體現瑪絲洛娃沒有想到聶赫留留雜夫。B.瑪絲洛娃在法庭上沒有認出聶赫留朵夫,不是因為完全忘記了他,而是不愿意想起他,想起他就痛苦,說明瑪絲洛娃沒有完全麻木。C.瑪絲洛娃的墮落是從在車站見到聶聶赫留朵夫開始的,她認為抽煙、喝酒、跟男人談談愛受情可以忘掉痛苦。D.兩位姑媽都盼望聶赫留朵夫回來,主要是希望聶赫留朵夫能對瑪絲洛娃有個交代,但他信借口要如期趕回彼得堡而拒絕回去。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點的理解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中畫線部分的風雨描寫療渲染了社會環境的無情冷漠,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烘托瑪絲洛娃內心的悲傷與無助凄慘的處境,也暗示了瑪絲洛娃悲慘的命運。B.第⑥段對另一個軍官的描寫客觀簡單,只抓住其動作;對聶赫留朵夫的描寫帶有瑪絲洛娃的主觀感受,更加深入細致,抓住了他的穿著、神態、動作等方面進行描寫。C.瑪絲洛娃在站臺看到聶赫留朵夫后便敲他座位旁邊的窗子,而聶赫留朵夫粗暴地將窗子放下的動作描寫,體現了他對瑪絲洛娃的視而不見。D.小說節選部分采取了倒敘的手法,描述了瑪絲洛娃遭聶赫留朵夫拋棄的情形,對瑪絲洛娃的性格塑造完整全面。3.以時間先后為順序,概括瑪絲洛娃對聶赫留朵夫的情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4.第13段寫的瑪絲洛娃從孩子那里獲得活下去的力量與前文中她覺得孩子是累贅是否矛盾?請結合小說內容,談談你的看法。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9題。乞力馬扎羅山的雪海明威乞力馬扎羅山,常年積雪,在它的西高峰旁,發現了一具風干凍僵的豹子骨架。這頭豹子到峰頂尋找什么?沒人知道。午后,一棵金合歡樹寬大的樹蔭里,掛著一張帆布床,一個男人躺在床上。他望向刺眼的平原,三只禿鷲令人厭惡地蹲在那里。“或許飛機到我死都不會來。”“我不明白你的腿怎么會這樣。”女人說。“腿剛擦破的時候,我忘了在傷口上涂碘酒。到后來情況嚴重了,可能是因為石炭酸溶液,麻痹了微血管,生成壞疽。”他看著她說,“我累了。”現在,他的腦海中出現了喀拉卡奇的一個火車站。他背著包站在那里,看著辛普朗東方快車的頭燈刺破夜色。那場撤退之后,他正要離開色雷斯。這是他留著以后去寫的一個場景。在施倫茨,圣誕節那天,你從酒館里望出去,白雪明晃晃的,在那兒,他們那次偉大的滑雪,從山上一下子滑下來,風馳電掣一般,他一直記著這情形。那一年,在高爾塔爾,圣誕節的大雪也整整下了一周。他們住在伐木人的屋子里,一個逃兵,站在雪地里,雙腿淌著血。他們給逃兵穿上羊毛襪子,把追上來的憲兵截住閑聊,一直等大雪蓋住逃兵的腳印。但是,關于這些事,他從沒寫過一行字,也沒有寫過那個冷冽的圣誕節,巴克爾飛過防線,在奧地利軍官四處逃散之際,用機槍向他們掃射。夕陽西下,一片陰影橫跨平原,那幾只大鳥不在地上等了,它們都沉甸甸地棲息在一棵樹上。“夫人打獵去了,”男仆說,“先生想要什么?”他來到她身邊的時候,他早已完蛋了——但這不是她的過錯。在內心,你說過,你要寫寫那些人,寫寫這個國家,由一個明白自己筆下寫的是什么的人來寫這個國家。但是他卻每天都不寫一個字,他將自己的才能棄之不用,出賣自己和自己的信仰,嗜酒成性,好吃懶做,貪戀安逸舒適,成了他所鄙視的那種人。他聽到山那邊傳來一聲槍響。非洲,這是他度過生命中最美好時光的地方,所以,他現在來到這里,想一切從頭再來。他原想,這樣可以重新訓練他的寫作能力,可以將心靈上的脂肪消除掉。現在他看到她走過來,穿過那片空地朝營地走來。“我打了一只野公羊,可以為你煮一鍋美味的肉湯了,你感覺怎么樣?“好多了。”“那可太好了!你知道,我覺得你或許會好的。我走的時候你正熟睡呢。飛機明天就來。”夜幕已降臨,仆人們在生火,火光映出的影子在帳篷上跳躍。就在這時,他感到一陣突如其來的、散發著邪惡氣息的空虛。“我想寫東西。”他望著她那動人的微笑,“你會聽寫嗎?”戰后,我們在德國黑森林租了一條小溪釣鱒魚,小溪邊長著一溜樺樹,小溪清澈而湍急,在樺樹根邊沖出了一個個小潭。但巴黎那個護墻廣場,你無法口授了。那里,賣花人在大街上給他們的花染色,顏料灑滿路面;老頭兒和女人們總是用甜酒和劣質白蘭地將自己灌醉;小孩子們在寒風中鼻涕直流;飯館里充斥著汗臭、貧窮和醉酒的氣味。那時,哈里與街坊鄰居很熟,他們是巴黎公社社員的后裔,就在這樣的貧困中,就在這個地方,他開始了寫作生涯。“不再喝點兒肉湯嗎?”女人問他。“我想喝威士忌蘇打。”他從未寫過巴黎。從未寫過他喜愛的那個巴黎。可是他從來沒有寫過的其他東西呢?他記得,也是很久以前的那天晚上,投彈官威廉遜鉆過鐵絲網爬回陣地的時候,被一個德國兵扔來的手榴彈擊中。威廉遜厲聲尖叫,乞求大家把他打死。打死我,哈里!看在上帝的分上,打死我!他感到死神又一次降臨了,他可以聞到它的鼻息,它趴在他的身上,壓得他透不過氣來。可是當仆人抬起帆布床的時候,他胸口的重壓突然消失了。現在已是清晨,他聽見了飛機聲。兩個男仆跑出來用汽油點起了火,平地的兩端冒起了兩股濃煙。飛機繞了兩圈,平穩著陸。迎面朝他走來的是老康普頓。“我們得馬上把你抬進飛機,”他說,“不過我想我恐怕要在阿魯沙停一下加點油。我們最好馬上出發。”他們飛過了第一批山丘,大羚羊正往山上跑去。他們飛過森林,穿越一座座尖峰和深谷。飛機并不朝阿魯沙方向飛,而是轉向左方。很明顯,他揣想他們的燃料是夠用的。往下,他看到了一片曙光下粉紅色的云翻滾著掠過大地,極目遠眺,他看到,好像整個宇宙那樣寬廣無垠,在陽光中顯得那么高大宏偉,而且白得令人難以置信的,那就是乞力馬扎羅山的山巔。他明白,那兒就是他現在要飛去的地方。聽到深夜里的鬣狗發出一種奇怪的哭聲,她拿起手電,照照另一張帆布床。她看到他的那條腿耷拉在帆布床邊上。“哈里,”她提高了嗓子,“哈里!哈里!”沒有回答,她也聽不到他的呼吸聲。(有刪改)5.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中的哈里想要改變過去那種貪戀安逸舒適的生活態度,重新訓練自己的寫作能力,消除掉“心靈上的脂肪”,因此與妻子來到非洲生活。B.小說中關于“那場撤退”和高爾塔爾圣誕節幫助逃兵等戰爭場景的回憶,與下文“在內心,你說過,你要寫寫那些人”“我想寫東西”相關聯。C.小說中“或許飛機到我死都不會來”體現了哈里的擔憂和對生的渴望;但小說結尾飛機飛向乞力馬扎羅山巔看到的高大宏偉的景象意味深長。D.小說中哈里在彌留之際被抬上了飛機,但是伴隨著死亡的來臨,哈里最終失去了成為一個偉大作家的機會,這一情節具有濃重的悲劇色彩。6.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小說中風干凍僵的豹子尸體隱喻了堅持不懈的力量和對崇高精神的追求;禿鷲和鬣狗象征著死亡,反襯了哈里強烈的求生意識。小說第三人稱突轉為第二人稱的敘述視角變化,縮短了敘述者、讀者與人物的距離,便于人物抒發內心情感,也讓讀者身臨其境。小說通過哈里在半昏半醒間的浮想增加了現實之外的人物的存在感,借助意識流手法的運用在現實和死亡之間架起了橋梁。小說標題有兩處象征。“乞力馬扎羅山”象征著主人公哈里不朽的精神追求;“雪”象征著哈里本真的理想和靈魂的凈化。7.請簡要分析哈里這一人物形象。8.小說采用虛實兩條線索行文,請分別加以簡析。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題。河的第三條岸[巴西]若昂·吉馬朗埃撕·羅薩父親是一個盡職、本分、坦白的人。他并不比誰更愉快或更煩惱,只是更沉默寡言一些。是母親,而不是父親,在掌管著我們家,她天天都責備我們——姐姐、哥哥和我。但有一天,發生了一件事:父親竟自己去定購了一條船。父親對船要求很嚴格,它要用含羞草特制,牢固得可以在水上漂二三十年,大小恰好可供一個人使用。母親嘮叨不停,牢騷滿腹,丈夫是突然想去做漁夫嗎?父親什么也沒有說。離開我們家不到一英里,有一條大河流過,水流平靜,又寬又深,一眼望不到對岸。我總忘不了小船送來的那天。父親并沒有顯示出什么特別的神情。他像往常一樣戴上帽子,對我們說了一聲再見,沒帶食物。也沒拿別的什么。我原以為母親會大吵大鬧,但她沒有。臉色蒼白,從頭到尾她只說了一句話:“如果你出去,就待在外面,永遠別回來。”父親沒有吭聲,他溫柔地看著我,示意我和他一起出去。我們一起向河邊走去。我強烈地感到無畏和興奮。“爸爸,你會帶我上船嗎?”他只是看著我,為我祝福,然后做了一個手勢,要我回去。我假裝照他的意思做了,但當他轉過身去,我伏在灌木叢后面,偷偷地觀察他。父親上了船,劃遠了。父親再沒有回來。其實他哪兒也沒去。他就在那條河里劃來劃去,漂來漂去。每個人都嚇壞了。從未發生過,也不可能發生的事現在卻發生了。每個人都猜想父親瘋了。母親覺得羞辱,但她幾乎什么都不講,盡力保持著鎮靜。河邊的行人和兩岸附近的居民說,無論白天黑夜都沒見父親踏上陸地一步。他像一條被遺棄的船,孤獨地、毫無目的地在河上漂流。人們一致認為,對于父親而言,食物是一個大問題,他一定會離開大河,回到家中。他們可是大錯特錯了。父親有一個秘密的補給來源,那就是我。我每天偷了食物帶給他。后來我驚異地發現,母親知道我做的一切,而且總是把食物放在我輕易就能偷到的地方。她懷有很多不曾流露的情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父親從不踏上泥土、草地或河岸一步。從沒生過火,他沒有一絲光亮。他的身體怎樣?不停搖槳要消耗他多少精力?河水泛濫時,他又怎么能幸免于難?我常常這樣問自己。姐姐生了一個男孩。她堅持要讓父親看看外孫。那天天氣好極了,我們全家來到河邊。姐姐穿著白色的新婚紗裙,高高地舉起嬰兒,姐夫為他們撐著傘。我們呼喊,等待。但父親始終沒有出現。姐姐哭了,我們都哭了,大家彼此攜扶著。后來,姐姐搬走了,哥哥也到城里去了。母親最后也走了,和女兒一起生活去了。只剩下我一個人留了下來。我從未考慮過結婚。我留下來獨自面對一生中的困境。父親,孤獨地在河上漂流的父親需要我。我知道他需要我,盡管他從未告訴我們為什么要這樣做。不管怎么樣,我都不會因這伴事責怪父親。我的頭發漸漸地灰白了。我到底有什么不對?我到底有什么罪過?漸漸地,我因年老而心瘁力竭,生命躊躇不前,同時愛講疾病和死亡。他呢?為什么?為什么要這樣?終有一天,他會精疲力竭。只好讓小船翻掉,或者聽任河水把小船沖走,直到船內積水過多而沉入激流之中。哦,天哪!我等待著,等待著。終于,他在遠方出現了,那兒,就在那兒。我莊重地指天發誓,盡可能大聲地叫著:“爸爸,你在河上浮游得太久了,你老了,回來吧。你不是非這樣下去不可,回來吧。無論何時,我會踏上你的船,頂上你的位置。”他聽見了,站了起來,揮動船槳向我劃過來。他接受了我的提議。我突然渾身戰栗起來。因為他舉起手臂向我揮舞,這么多年來這是第一次。我不能……我害怕極了,發瘋似的逃掉了。因為他像是另一個世界來的人。極度恐懼給我帶來一種冰冷的感覺,我病倒了。從此以后,沒有人再看見過他,聽說過他。9.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河的第三條岸”在小說中指的是父親的小船。小船象征的是一種遠離現實自由自在的浪漫生活狀態。“河的第三條岸”既隱喻了人生的另一種選擇,也暗示了這種選擇的理想主義特征。B.父親在家里沒有地位。在小船上的生活艱苦、孤獨,但是他選擇了這種生活,完全是源于他對原來沒有地位的生活的厭惡,上船之后,至少他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可以自主,是自由的。C.小說中寫道;“父親,孤獨地在河上漂流的父親需要我。”“父親”為什么需要“我”?一是“父親”需要“我”每天給他送食物,二是“父親”渴望“我”能夠理解并繼承他的追求。D.“我留下來獨自面對一生中的困境”中的“困境”,指既不能追隨父親去河流上漂蕩,也不愿追隨母親去城里生活。既割舍不了難以令人滿意的現實生活,也沒有勇氣盡情追求自主自由的生活。10.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母親”這一人物形象。11.有人說,“河的第三條岸”在現實中并不存在,它象征著“父親”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小說中,“我”對“父親”這種追求的態度發生過哪些變化?請簡要分析。必考點05外國小說閱讀2答案一、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4題。瑪絲洛娃的絕望[俄]列夫·托爾斯泰①這天夜里,瑪絲洛娃久久不能入睡。她睜大眼睛躺在板鋪上,想著心事。②她想,她到了薩哈林島后絕不能嫁個苦役犯,要么嫁個長官,或者嫁個文書,至少也得嫁個看守。他們都是色鬼,想起那個辯護人怎樣盯住她,庭長怎樣盯住她,法庭上遇見她和故意從她身邊走過的男人怎樣盯住她。③她想到許許多多人,就是沒有想到聶赫留朵夫。因為回想起來太痛苦了,這些往事原封不動地深埋在她的心底。今天她在法庭上沒有認出他來,倒不是因為她最后一次看見他時他還是個軍人,沒有留胡須,如今卻留著大胡子,顯得很老成,主要是因為她從來沒有想到過他。在他從軍隊回來,卻沒有拐到姑母家去的那個可怕的黑夜,她在心里把她同他發生過的事全部埋葬掉了。④在那個夜晚以前,她滿心希望他回來,因此不僅不討厭心口下的娃娃,而且常常對她肚子里時而溫柔、時而劇烈地蠕動的小生命感到親切。但在那個夜晚以后一切都變了。后來的遭遇使未來的孩子純粹成了累贅。⑤兩位姑媽都盼望聶赫留朵夫,可是他回電說不能來,因為要如期趕回彼得堡。瑪絲洛娃決定自己到火車站去同他見面。瑪絲洛娃服侍兩個老姑娘上床睡了,慫恿廚娘的女兒瑪莎陪她一起去。⑥這是一個黑暗的風雨交作的秋夜,溫暖的大顆雨點時下時停。瑪絲洛娃雖然熟悉這條路,但或許太興奮,在樹林里還是迷失了萬向。瑪絲洛娃一跑上站臺,立刻從頭等車廂的窗子里看見了他。這節車廂里的燈光特別明亮。有兩個軍官面對面坐在絲絨座椅上打牌。聶赫留朵走穿著緊身的馬褲和雪白的襯衫,坐在軟椅扶手上,臂肘靠著椅背,臉上泛著讓瑪韭洛娃感到神秘奇怪的笑容。瑪絲洛娃急切地用凍僵的手敲敲窗子。但就在這當兒,火車緩緩開動了。一個軍官手里拿著紙牌站起來,往窗外張望。她又敲了一下窗子,把臉貼在窗玻璃上。那個軍官想放下窗子,可是怎么也放不下來。聶赫留朵夫站起來,推開那個軍官,粗暴地把窗子放下,這時瑪絲洛娃徹底看清了僅一窗之隔的這張陌生的臉上那神秘奇怪的笑容。⑦火車加快了速度。瑪絲洛娃也加快腳步跟住火車。就在窗子放下的一剎那,一個列車員走過來把她推開,自己跳上火車。瑪絲洛娃落在后頭,但她仍一個勁兒地在濕漉漉的站臺上跑著,但頭等車廂已經離得很遠了。接著二等車廂也一節節從她旁邊駛過,然后三等車廂以更快的速度掠過,但她還是跑個不停。等尾部掛著風燈的最后一節車廂駛過去,她已經越過水塔,周圍一點遮攔也沒有了。風迎面刮來,掀起她頭上的頭巾,吹得衣服裹緊她的雙腿。她的頭巾被風吹落了,但她還是一個勁兒地跑著。⑧“阿姨!卡秋莎阿姨!【注】”瑪莎喊著,好容易才追上她,“您的頭巾掉了!”⑨“他在燈光雪亮的車廂里,坐在絲絨軟椅上,有說有笑,喝酒玩樂,可我呢,在這兒,在黑暗的泥地里,淋著雨,吹著風,站著哭!”瑪絲洛娃想著站住了,身子往后一仰,雙手抱住頭,放聲痛哭起來。⑩瑪莎害怕了,樓住她濕淋淋的衣服。11“阿姨,我們回家去。”12“等一列火車開過來,往輪子底下一鉆,就完事了。”瑪絲洛娃想著,沒有回答小姑娘的話。13她打定主意這樣做。但就在這當兒,她肚子里的孩子,他的孩子,突然顫動了一下,忽然間,那在一分鐘前還那么折磨她、使她覺得幾乎無法活下去的重重苦惱,她對聶赫留朵夫的滿腔憤恨,她不惜一死來向他報復的念頭——這一切頓時都煙消云散了。她平靜下來,理了理衣服,扎好頭巾,匆匆走回家去。14從那天起,她心靈上發生了一場大變化,她不再相信善了。如果她心里發生疑問:為什么人們互相欺凌,受苦受難?那么,最好就是不要去想它。如果她感到苦悶,那就抽抽煙,喝喝酒,同男人談談愛情,這樣也就會把苦悶忘掉。(節連自《復活》,有刪改)【注】卡秋莎:瑪絲洛娃的名字。1.下列對作品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寫瑪絲洛娃夜里想到要嫁個長官或文書,想到盯著她的辯護人、庭長,主要是為了體現體現瑪絲洛娃沒有想到聶赫留留雜夫。B.瑪絲洛娃在法庭上沒有認出聶赫留朵夫,不是因為完全忘記了他,而是不愿意想起他,想起他就痛苦,說明瑪絲洛娃沒有完全麻木。C.瑪絲洛娃的墮落是從在車站見到聶聶赫留朵夫開始的,她認為抽煙、喝酒、跟男人談談愛受情可以忘掉痛苦。D.兩位姑媽都盼望聶赫留朵夫回來,主要是希望聶赫留朵夫能對瑪絲洛娃有個交代,但他信借口要如期趕回彼得堡而拒絕回去。【答案】D【解析】D項“主要是希望聶赫留朵夫能對瑪絲洛娃有個交代,但他借口要:如期趕回彼得堡而拒絕回去”的說法無中生有。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點的理解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中畫線部分的風雨描寫療渲染了社會環境的無情冷漠,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烘托瑪絲洛娃內心的悲傷與無助凄慘的處境,也暗示了瑪絲洛娃悲慘的命運。B.第⑥段對另一個軍官的描寫客觀簡單,只抓住其動作;對聶赫留朵夫的描寫帶有瑪絲洛娃的主觀感受,更加深入細致,抓住了他的穿著、神態、動作等方面進行描寫。C.瑪絲洛娃在站臺看到聶赫留朵夫后便敲他座位旁邊的窗子,而聶赫留朵夫粗暴地將窗子放下的動作描寫,體現了他對瑪絲洛娃的視而不見。D.小說節選部分采取了倒敘的手法,描述了瑪絲洛娃遭聶赫留朵夫拋棄的情形,對瑪絲洛娃的性格塑造完整全面。【答案】C【解析】C項,“視而不見”一詞不夠準確,文中沒有明確說明聶赫留朵夫是否看見了瑪絲洛娃。
3.以時間先后為順序,概括瑪絲洛娃對聶赫留朵夫的情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答案】①愛戀,期盼聶赫留朵夫歸來,急切地要見聶赫留朵夫;②怨恨,看到聶赫留朵夫在列車上喝酒玩樂,瑪絲洛娃內心充滿了對他的怨恨,想以死來報復他;③絕望,回來后徹底埋葬了她與聶赫留朵夫的往事。【解析】解析本文采用的是倒敘手法,因此需要對文本內容梳理之后才能按時間順序概括出答案。通過“她滿心希望他回來”“瑪絲洛娃決定自己到火車站去同他見面"等語句可看出瑪絲洛娃對聶赫留朵夫的情感。但當她發現聶赫留朵夫拋棄了她的時候,她想到要以死報復他,從“她對聶赫留朵夫的滿腔憤恨,她不惜一死來向他報復的念頭”等句可見她對他情感的轉變。根據“從那天起,她心靈上發生了一場大變化”可見瑪絲洛娃內心的變化。4.第13段寫的瑪絲洛娃從孩子那里獲得活下去的力量與前文中她覺得孩子是累贅是否矛盾?請結合小說內容,談談你的看法。【答案】不矛盾。當瑪絲洛娃剛被聶赫留朵夫拋棄時,她對生活失去信心,因腹中的孩子而產生活下去的勇氣;后來經歷了生活的重重打擊,她失去了對美好人性的信任與追求,這時孩子就成了累贅;這樣的情節安排符合人物的獨特經歷。(答“矛盾”也可,結合文本,答之有據,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解析可結合語境分析瑪絲洛娃的不同心理。可以認為這樣的情節安排不矛盾,從瑪絲洛娃的經歷角度考慮問題;也可以認為這樣的情節安排矛盾,從瑪絲洛娃本身的善良角度考慮,雖然生活的打擊讓她灰心、失望,但人的內心美是不會輕易改變的。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9題。乞力馬扎羅山的雪海明威乞力馬扎羅山,常年積雪,在它的西高峰旁,發現了一具風干凍僵的豹子骨架。這頭豹子到峰頂尋找什么?沒人知道。午后,一棵金合歡樹寬大的樹蔭里,掛著一張帆布床,一個男人躺在床上。他望向刺眼的平原,三只禿鷲令人厭惡地蹲在那里。“或許飛機到我死都不會來。”“我不明白你的腿怎么會這樣。”女人說。“腿剛擦破的時候,我忘了在傷口上涂碘酒。到后來情況嚴重了,可能是因為石炭酸溶液,麻痹了微血管,生成壞疽。”他看著她說,“我累了。”現在,他的腦海中出現了喀拉卡奇的一個火車站。他背著包站在那里,看著辛普朗東方快車的頭燈刺破夜色。那場撤退之后,他正要離開色雷斯。這是他留著以后去寫的一個場景。在施倫茨,圣誕節那天,你從酒館里望出去,白雪明晃晃的,在那兒,他們那次偉大的滑雪,從山上一下子滑下來,風馳電掣一般,他一直記著這情形。那一年,在高爾塔爾,圣誕節的大雪也整整下了一周。他們住在伐木人的屋子里,一個逃兵,站在雪地里,雙腿淌著血。他們給逃兵穿上羊毛襪子,把追上來的憲兵截住閑聊,一直等大雪蓋住逃兵的腳印。但是,關于這些事,他從沒寫過一行字,也沒有寫過那個冷冽的圣誕節,巴克爾飛過防線,在奧地利軍官四處逃散之際,用機槍向他們掃射。夕陽西下,一片陰影橫跨平原,那幾只大鳥不在地上等了,它們都沉甸甸地棲息在一棵樹上。“夫人打獵去了,”男仆說,“先生想要什么?”他來到她身邊的時候,他早已完蛋了——但這不是她的過錯。在內心,你說過,你要寫寫那些人,寫寫這個國家,由一個明白自己筆下寫的是什么的人來寫這個國家。但是他卻每天都不寫一個字,他將自己的才能棄之不用,出賣自己和自己的信仰,嗜酒成性,好吃懶做,貪戀安逸舒適,成了他所鄙視的那種人。他聽到山那邊傳來一聲槍響。非洲,這是他度過生命中最美好時光的地方,所以,他現在來到這里,想一切從頭再來。他原想,這樣可以重新訓練他的寫作能力,可以將心靈上的脂肪消除掉。現在他看到她走過來,穿過那片空地朝營地走來。“我打了一只野公羊,可以為你煮一鍋美味的肉湯了,你感覺怎么樣?“好多了。”“那可太好了!你知道,我覺得你或許會好的。我走的時候你正熟睡呢。飛機明天就來。”夜幕已降臨,仆人們在生火,火光映出的影子在帳篷上跳躍。就在這時,他感到一陣突如其來的、散發著邪惡氣息的空虛。“我想寫東西。”他望著她那動人的微笑,“你會聽寫嗎?”戰后,我們在德國黑森林租了一條小溪釣鱒魚,小溪邊長著一溜樺樹,小溪清澈而湍急,在樺樹根邊沖出了一個個小潭。但巴黎那個護墻廣場,你無法口授了。那里,賣花人在大街上給他們的花染色,顏料灑滿路面;老頭兒和女人們總是用甜酒和劣質白蘭地將自己灌醉;小孩子們在寒風中鼻涕直流;飯館里充斥著汗臭、貧窮和醉酒的氣味。那時,哈里與街坊鄰居很熟,他們是巴黎公社社員的后裔,就在這樣的貧困中,就在這個地方,他開始了寫作生涯。“不再喝點兒肉湯嗎?”女人問他。“我想喝威士忌蘇打。”他從未寫過巴黎。從未寫過他喜愛的那個巴黎。可是他從來沒有寫過的其他東西呢?他記得,也是很久以前的那天晚上,投彈官威廉遜鉆過鐵絲網爬回陣地的時候,被一個德國兵扔來的手榴彈擊中。威廉遜厲聲尖叫,乞求大家把他打死。打死我,哈里!看在上帝的分上,打死我!他感到死神又一次降臨了,他可以聞到它的鼻息,它趴在他的身上,壓得他透不過氣來。可是當仆人抬起帆布床的時候,他胸口的重壓突然消失了。現在已是清晨,他聽見了飛機聲。兩個男仆跑出來用汽油點起了火,平地的兩端冒起了兩股濃煙。飛機繞了兩圈,平穩著陸。迎面朝他走來的是老康普頓。“我們得馬上把你抬進飛機,”他說,“不過我想我恐怕要在阿魯沙停一下加點油。我們最好馬上出發。”他們飛過了第一批山丘,大羚羊正往山上跑去。他們飛過森林,穿越一座座尖峰和深谷。飛機并不朝阿魯沙方向飛,而是轉向左方。很明顯,他揣想他們的燃料是夠用的。往下,他看到了一片曙光下粉紅色的云翻滾著掠過大地,極目遠眺,他看到,好像整個宇宙那樣寬廣無垠,在陽光中顯得那么高大宏偉,而且白得令人難以置信的,那就是乞力馬扎羅山的山巔。他明白,那兒就是他現在要飛去的地方。聽到深夜里的鬣狗發出一種奇怪的哭聲,她拿起手電,照照另一張帆布床。她看到他的那條腿耷拉在帆布床邊上。“哈里,”她提高了嗓子,“哈里!哈里!”沒有回答,她也聽不到他的呼吸聲。(有刪改)5.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中的哈里想要改變過去那種貪戀安逸舒適的生活態度,重新訓練自己的寫作能力,消除掉“心靈上的脂肪”,因此與妻子來到非洲生活。B.小說中關于“那場撤退”和高爾塔爾圣誕節幫助逃兵等戰爭場景的回憶,與下文“在內心,你說過,你要寫寫那些人”“我想寫東西”相關聯。C.小說中“或許飛機到我死都不會來”體現了哈里的擔憂和對生的渴望;但小說結尾飛機飛向乞力馬扎羅山巔看到的高大宏偉的景象意味深長。D.小說中哈里在彌留之際被抬上了飛機,但是伴隨著死亡的來臨,哈里最終失去了成為一個偉大作家的機會,這一情節具有濃重的悲劇色彩。【答案】D【解析】D幻想被抬上飛機,不是真實情境。6.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小說中風干凍僵的豹子尸體隱喻了堅持不懈的力量和對崇高精神的追求;禿鷲和鬣狗象征著死亡,反襯了哈里強烈的求生意識。小說第三人稱突轉為第二人稱的敘述視角變化,縮短了敘述者、讀者與人物的距離,便于人物抒發內心情感,也讓讀者身臨其境。小說通過哈里在半昏半醒間的浮想增加了現實之外的人物的存在感,借助意識流手法的運用在現實和死亡之間架起了橋梁。小說標題有兩處象征。“乞力馬扎羅山”象征著主人公哈里不朽的精神追求;“雪”象征著哈里本真的理想和靈魂的凈化。【答案】A【解析】A“反襯”錯。7.請簡要分析哈里這一人物形象。【答案】哈里是一個與自我抗爭的悲劇式英雄。有過熱血與激情;一度墮落與迷惘;想要改變自己,尋求新生;最終得到靈魂的凈化與超越。【解析】本題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能力。對人物形象的分析要抓住人物內心、性格、人物所處的環境及情節的發展等角度去分析,然后歸納出人物的典型意義即可。8.小說采用虛實兩條線索行文,請分別加以簡析。【答案】實線:主人公哈里生命終結之前的時間進程,體現哈里肉體上的由生到死;虛線:哈里感染壞疽后回顧自己人生經歷的意識流動,體現他精神上的由死向生。【解析】虛線,實線指的是小說和散文中貫穿全文的線索,把所有的材料串聯起來,組成有機的整體,有的作品中卻有兩條線索;或明線暗線交織,或虛線實線并進,構思極為巧妙,又使小說情節集中、結構嚴謹,更好地突出了作品的主題。如魯迅小說《藥》,有明、暗兩條線索:開小茶館的華老栓買人血饅頭給兒子治癆病和兒子病死是明線(正面描寫),革命者夏瑜因革命而慘遭殺害是暗線(側面描寫)。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題。河的第三條岸[巴西]若昂·吉馬朗埃撕·羅薩父親是一個盡職、本分、坦白的人。他并不比誰更愉快或更煩惱,只是更沉默寡言一些。是母親,而不是父親,在掌管著我們家,她天天都責備我們——姐姐、哥哥和我。但有一天,發生了一件事:父親竟自己去定購了一條船。父親對船要求很嚴格,它要用含羞草特制,牢固得可以在水上漂二三十年,大小恰好可供一個人使用。母親嘮叨不停,牢騷滿腹,丈夫是突然想去做漁夫嗎?父親什么也沒有說。離開我們家不到一英里,有一條大河流過,水流平靜,又寬又深,一眼望不到對岸。我總忘不了小船送來的那天。父親并沒有顯示出什么特別的神情。他像往常一樣戴上帽子,對我們說了一聲再見,沒帶食物。也沒拿別的什么。我原以為母親會大吵大鬧,但她沒有。臉色蒼白,從頭到尾她只說了一句話:“如果你出去,就待在外面,永遠別回來。”父親沒有吭聲,他溫柔地看著我,示意我和他一起出去。我們一起向河邊走去。我強烈地感到無畏和興奮。“爸爸,你會帶我上船嗎?”他只是看著我,為我祝福,然后做了一個手勢,要我回去。我假裝照他的意思做了,但當他轉過身去,我伏在灌木叢后面,偷偷地觀察他。父親上了船,劃遠了。父親再沒有回來。其實他哪兒也沒去。他就在那條河里劃來劃去,漂來漂去。每個人都嚇壞了。從未發生過,也不可能發生的事現在卻發生了。每個人都猜想父親瘋了。母親覺得羞辱,但她幾乎什么都不講,盡力保持著鎮靜。河邊的行人和兩岸附近的居民說,無論白天黑夜都沒見父親踏上陸地一步。他像一條被遺棄的船,孤獨地、毫無目的地在河上漂流。人們一致認為,對于父親而言,食物是一個大問題,他一定會離開大河,回到家中。他們可是大錯特錯了。父親有一個秘密的補給來源,那就是我。我每天偷了食物帶給他。后來我驚異地發現,母親知道我做的一切,而且總是把食物放在我輕易就能偷到的地方。她懷有很多不曾流露的情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父親從不踏上泥土、草地或河岸一步。從沒生過火,他沒有一絲光亮。他的身體怎樣?不停搖槳要消耗他多少精力?河水泛濫時,他又怎么能幸免于難?我常常這樣問自己。姐姐生了一個男孩。她堅持要讓父親看看外孫。那天天氣好極了,我們全家來到河邊。姐姐穿著白色的新婚紗裙,高高地舉起嬰兒,姐夫為他們撐著傘。我們呼喊,等待。但父親始終沒有出現。姐姐哭了,我們都哭了,大家彼此攜扶著。后來,姐姐搬走了,哥哥也到城里去了。母親最后也走了,和女兒一起生活去了。只剩下我一個人留了下來。我從未考慮過結婚。我留下來獨自面對一生中的困境。父親,孤獨地在河上漂流的父親需要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天津石油職業技術學院《測試技術與信號處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長春電子科技學院《高級日語聽力I》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省宜春市四校2025年高三下期中考試(物理試題文)試題含解析
- 銀川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總復習階段測試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
- 2024北京五中分校初二(下)期中數學試題及答案
- 韶關市高三月模擬測試理綜化學試題
- 公司植樹節活動總結(3篇)
- 小學總務后勤工作總結范文(11篇)
- 監理個人年終工作總結報告(6篇)
- 財務管理人員個人工作總結(6篇)
-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 電氣設備維護與安全使用
- 2024年中國海上綠色氫醇氨行業市場發展前景研究報告-智研咨詢發布
- DB33T 2216-2019 人民調解工作規范
- 2023園林養護施肥計劃表
- 2025年度板材模板產品認證與質量保證協議3篇
-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24年修訂版)解讀-合并心腦血管疾病的高血壓
- 2025上海奉賢區南橋鎮大學生村官招聘20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防大風應急預案及措施
- 廣西限制類醫療技術臨床應用自我評估報告
- 2024年安徽省公務員考試申論(A卷)真題及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