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公共行政的精神第六小組出品第一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公共行政的精神第六小組出品第一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目錄第一部分作者簡介第二部分內容簡介第三部分作者理論介紹第四部分理論產生背景第五部分理論評價: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第六部分啟示第二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目錄第一部分作者簡介第二部分內容簡介第三部分作者理論介紹第四第一部分作者簡介主講人:易慧穎H·喬治·弗雷德里克森(H·GeorgeFrederickson)/index.jsp?url=/commonlist/display_page.jsp?firstid%3D5%26id%3D100%26secondid%3D6第三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第一部分作者簡介主講人:易慧穎H·喬治·弗雷德里克森httpCopyright?2012AndyGuo.Allrightsreserved。/9ippt個人簡介:美國當代著名公共行政學家、西方新公共行政學派領軍人物,堪薩斯大學埃德溫·斯滕尼公共行政專業特聘教授,以公共行政價值和行政精神研究而著稱曾擔任美國公共行政學會會長、東華盛頓大學校長、密蘇里大學公共與社區服務學院院長和印第安納大學公共與環境事務學院副院長曾任教于密蘇里大學、雪城大學、南加州大學、錫拉丘茲大學、北卡羅來納大學和馬里蘭大學美國著名公共行政學術期刊《公共行政理論與實踐》主編4第四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Copyright?2012AndyGuo.AllCopyright?2012AndyGuo.Allrightsreserved。/9ippt經歷與成就1959年,在楊百翰(BrighamYoungUniversity)獲得學士學位,專業主攻政治學、會計1961年,在加利福尼亞大學獲得公共行政學碩士學位1967年,在南加州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主攻公共行政學、公共財政學、政治學以及研究方法1968年,發表《走向公共行政》一文,首次將社會公平的價值引入公共行政;1977年,當選為美國公共行政學會主席1980年,出版被譽為新公共行政扛鼎之作的《公共行政》一書1987年,出任堪薩斯大學埃德溫·斯滕尼特聘教授之職1990年榮獲美國公共行政學會和全美公共行政與公共事務學院聯合會頒發的特別研究獎1992年榮獲美國公共行政學會頒發的德懷特·沃爾多獎1999年獲得美國政治學會頒發的約翰·高斯獎5第五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Copyright?2012AndyGuo.AllCopyright?2012AndyGuo.Allrightsreserved。/9ippt主要作品1980年,《公共行政》1989年,《公共行政與社會公平》1989年,《走向公共行政的公共理論》1997年,《新公共行政與政府再造運動之比較》1997年,《公共行政的精神》2003年,《公共行政理論入門》2005年,《公共管理的倫理》其中,1997年出版的《公共行政的精神》深入探討公共行政核心價值與現實行政實踐問題,集中反應了他的研究取向。6第六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Copyright?2012AndyGuo.All第二部分內容簡介主講人:易慧穎篇章結構具體內容摘要第七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第二部分內容簡介主講人:易慧穎篇章結構具體內容摘要第七頁,編Copyright?2012AndyGuo.Allrightsreserved。/9ippt第一部分治理、政治和公共第一章公共行政的公共第二章公共行政的政治背景第三章作為治理的公共行政第二部分公正的問題第四章行政自由裁量權問題第五章公共行政中的公正與社會公平第六章公共行政的代際概念第三部分公共行政中的倫理、公民精神的樂善好施第七章倫理與公共行政第八章距離悖論和角色差異問題第九章愛國主義、樂善好施和公共行政第十章作為代表性公民的公共管理者第十一章公共行政的首要原理1、篇章結構8第八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Copyright?2012AndyGuo.AllCopyright?2012AndyGuo.Allrightsreserved。/9ippt問題一:公共行政的公共性如何界定傳統觀點:
公共是利益集團:多元主義理論;公共是理性的選擇者:公共選擇的觀點;公共是被代表者:立法的觀點;公共是顧客:服務提供的觀點;公共是公民的觀點。
2、具體內容摘要弗翁的公共理論:它應該包括以下四個概念:陌生人之間的交往、解決公共空間和公共關系的問題、非人情化關系的有效性、發展當代相互依存的公共關系。9第九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Copyright?2012AndyGuo.AllCopyright?2012AndyGuo.Allrightsreserved。/9ippt問題二:如何在民主政治背景下實現有效率的公共行政
漢密爾頓的政治理論,政治背景下的公共管理機構必須具備以下特征:立法機關中缺乏統一而權威的命令規則;立法要求延伸性授權;專家和專業人員是有效行政政治的基礎;在政府代理政治中,選人官員和公共行政管理者應該“互相結盟”;政黨中立是職業化公共行政這股那與政府工作理念的一部分;公共行政管理者常常是處于公眾可能會需要先發加以保證的政府管理體制的某個環節上;公共行政管理者能使聯邦體制順利運作。10第十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Copyright?2012AndyGuo.AllCopyright?2012AndyGuo.Allrightsreserved。/9ippt問題三:如何理解作為治理的公共行政
治理含義:它包括了參與公共活動的各種類型的組織和機構,它包含了所有有利害關系的利益主體。
優點:更具有政治性,要承擔更大的風險,更具有創造性,而更少具有組織性,更少受到層級的控制,更少具有管理性。
缺點和不足:忽視了秩序、預見力、穩定性、責任和公正;言過其實與過于夸張;模糊了政治與管理應有的差異等。11第十一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Copyright?2012AndyGuo.AllCopyright?2012AndyGuo.Allrightsreserved。/9ippt問題四:如何平衡效率、經濟和公平
弗翁將公正視為公共行政的根本目的,他突出強調了社會公平在公共理論與實踐中的核心地位,這也是新公共行政的最大理論特征。將公平與效率、經濟平衡起來,為美國公共行政提供完整的理論支持。12第十二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Copyright?2012AndyGuo.AllCopyright?2012AndyGuo.Allrightsreserved。/9ippt問題五:如何實現符合倫理要求的公共行政
公共行政倫理中四個常見的議題,即:人性善惡、決策對錯、責任問題和政策倫理。在反思政府民營化過程時,弗翁得出的結論是:政府企業化運作的改革讓我們付出了相當大的道德代價。弗翁從距離悖論和角色差異的缺乏兩個方面分析了公眾對于政府道德的感覺,提出了公共服務的新模式——愛國主義和行動上的樂善好施的結合體。13第十三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Copyright?2012AndyGuo.AllCopyright?2012AndyGuo.Allrightsreserved。/9ippt問題六:公共管理者為什么要代表公民
古雅典的高公民精神——低行政管理模式古羅馬的高公民精神——高行政管理模式古埃及的低公民——高行政管理模式美國的低公民精神——低行政管理模式作為代表性公民,公共管理者必須尋找用于治理國家和遵守法度的合法的個人權威以及制度權威,真正超越自私自利而實現樂善好施的愛國主義。14第十四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Copyright?2012AndyGuo.All
第三部分作者理論介紹
講解人:楊全良社會公平理論社會公平復合理論距離悖論與角色差異
公共行政的新原理
第十五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第三部分
“公共行政是建立在價值和信念基礎之上的,用‘精神’這個概念描述這些價值和信念最合適不過了。”——弗雷德里克森
以弗雷德里克森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學派明確指出要以社會性效率來取代經濟性效率,提倡要揚棄政治與行政的二分。最核心的價值理念就是對社會公平價值觀的提倡。
1、社會公平理論第十六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公共行政是建立在價值和信念基礎之上的,用‘精神’“社會正義”是公共行政學的第三支柱
弗雷德里克森認為“社會正義”是除了效率和經濟之外的公共行政學的第三個規范性支柱,實踐“社會正義”的目標是為了達到“社會公平”,要促使“社會公平成為公共行政的精神”。
社會公平強調政府服務的平等性、公共決策和組織推行中的責任和義務、對公眾要求積極的回應、鼓勵公民參與到公共事物的治理等,追問公共行政的價值和精神,表達和塑造了一種完全不同于一般的行政文化。
第十七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社會正義”是公共行政學的第三支柱第十七頁,編輯于星期五:一
2、社會公平復合理論
該理論認為,公平的類型包括:單純的個人公平、分部化的公平、集團公平、機會的公平和代際公平。對公平的領域(即什么應該公平的分配)的界定可大可小,受分配(以公共機構的資源為基礎)和訴求(以申請人對平等的要求為基礎)的制約。并且公平的領域總是在不斷地轉移、聚合或分散。具體來講:第十八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2、社會公平復合理論該理論認為,單純的個人公平>定義應用
指一對一的個人公平關系
在公共行政中,單純的個人公平事例非常少見第十九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單純的個人公平>定義應用第十九頁,編輯于星期五:分部化的公平>主張同種類的人同等對待,不同種類的人不同對待即在不平等面前人人平等。
事實上,公共服務都是在分布話的基礎上提供的,而且都通過分布的組織層級體系來進行定義應用第二十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分部化的公平>主張同種類的人同等對待,不同種類集團公平>
單純的個人公平和分布公平實際上都是個人層次的公平,而集團公平則要求群體或次級群體之間的公平
婦女與男人同工同酬的要求,是集團公平和分部公平的雙重例證。定義應用第二十一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集團公平>單純的個人公平和分布公平實際上都是個人機會公平>A、預期的機會公平:如果兩個人獲得某項工作的可能性相同,他們的到工作的機會是平等的。B、手段的機會公平:如果兩個人擁有同樣的天賦和資格,那么他們得到的工作機會就是平等的。定義定義第二十二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機會公平>A、預期的機會公平:如果兩個人獲得某項工作的可能性代際公平>
弗翁認為把后代的公平作為社會公平的一個領域擁有充足的理由,因為無論是最古老的的道德和理論宣言,還是當代思想家都倡導要關注后代人的利益;他發展了社會公平的復合理論,將公平、正義和平等概念整合到一起,主張后代作為一個集團,是現世資源分配的一個合適的領域,人們應該關心集團之間的公平,而不是單純每一集團內部的公平。定義第二十三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代際公平>弗翁認為把后代的公平作為社會公平的一
3、距離悖論與角色差異
距離悖論:公眾傾向于在抽象意義上對政府和政府事務持負面看法,而在政府項目中或與具體官員交往過程總又傾向于持正面評價。距離悖論給公共管理提出一個巨大的挑戰。在缺乏經濟市場作為測量需求和績效機制的情況下,公共官員和公共組織就要同公眾偏好進行艱難的斗爭。第二十四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3、距離悖論與角色差異距離悖論:公眾
缺乏對差異角色的認識:大多數公民并不了解政府官員之間的區別。公眾對各種類型的公共官員的態度沒有重大的差異。在理解政府績效上的較色差異的確實可能是由于公眾與政府接觸不多造成的。而且,民選官員或政治人民官員的道德敗壞往往牽連到常人文官的道德形象。第二十五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缺乏對差異角色的認識:大多數公
4、公共行政的新原理
《公共行政的精神》一書的微言大義,核心體現在作者所闡述的公共行政八原則:
(1)公共行政的前輩們明智地選擇“公共行政”而非“政府行政”一詞來表明這一領域的性質。公共行政包括國家的活動,的確也根植于國家。但是,其范圍更廣,并且應該更廣,還包括集體的公共行為的行政或執行層面的各種形式及表現。
(2)公共行政的任務在于高效、經濟及公平地組織和管理所有具有公共性質的(包括政府、準政府的及非政府)機構。
(3)公共行政的范圍是執行公共政策,有效地組織與管理公共機構,不帶任何黨派偏私地支持公共機構,為了全體公民的利益而維護政體的價值。
(4)公共行政,無論在學術研究方面,還是在實踐的領域,均應公平地把關注的焦點放在美國聯邦體制下的聯邦、州及地方政府層級上。第二十六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4、公共行政的新原理《公共行政的精
(5)我們應當以這種方式,即以增強變革的前瞻性、回應性及公民參與的方式,管理公共組織和機構。
(6)在民主政治環境下,公共管理者最終應向公民負責。正是因為這種責任,我們的工作才顯得崇高神圣。
(7)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公共行政對公平與平等的承諾,都應該與對效率、經濟和效能的承諾同等重要。遵循公平與平等原則能夠把我們時代的人民緊緊聯系在一起,同時也使我們與未來一代的聯系更加緊密。
(8)公共行政的精神是建立在對所有公民的樂善好施的道德基礎之上的。第二十七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5)我們應當以這種方式,即以增強變革的前瞻性
第四部分理論產生背景
講解人:楊全良第二十八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第四部分弗雷德里克森的社會公平正義的行政理論產生的時代背景
二戰后,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不僅不斷提高著經濟發展水平(經濟基礎),也導致了全球文化的日益西方化,導致了人的思考和學科建設的理性化(思想基礎)。所有這些促進著人類社會的進步,但其不良影響也非常明顯,如科學研究的異化是人類原有的終極信仰轉變為對客觀知識、工具理性的信仰,意義淪喪,隨之而來的是人的內在空虛,人類社會的功利化、世俗化(道德基礎)。
而以傳統公共行政理論為指導原則的現代政府,在社會出現的種種變化面前,無法再用過去的管理模式來控制局勢和解決問題(管理基礎)。時代的變遷與傳統理論的虛弱無力之間的矛盾,引發了一批年輕學者的深深思考(人才基礎)。
1968年,沃爾多教授組織了一次以年輕學者為主的會議——明諾布魯克會議(組織基礎)。另外,弗雷德里克森直接從美國當代著名政治哲學家和倫理學家約翰·羅爾斯的“作為公平的正義”思想體系中獲取堅定的理論依據(理論基礎)。第二十九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弗雷德里克森的社會公平正義的行政理論產生的時代背景第二十九頁第五部分:理論評價: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
主講人:郭翩翩該書的評價積極影響消極影響第三十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第五部分:理論評價: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
主講人:郭翩翩這是一部由該領域的著名大師探索公共行政之靈魂與心臟的著作,它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個高度關注公共利益價值取向的、充滿嶄新觀點的理論框架,而這正是這個領域需要重新思考與求索的重大問題。弗雷德里克森關于公共行政理論與實踐的重要洞見,充滿著廣博的經驗智慧,閃耀著高屋建瓴的思想光輝。這是糾正當前有關治理的狹隘認識的一劑不可多得的良方。在《公共行政的精神》一書中,弗雷德里克森成為公共行政的社會公正、公共服務的倫理道德選擇及相關重要問題的研究先導,他關于這些問題的真知灼見為該領域提供了最有價值的資源。
勞倫斯·E·賴恩,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唐納德·F·凱特爾,馬里蘭大學公共政策學院教授霍爾·G·雷尼,佐治亞大學公共與國際事務學院教授書的評價
一。第三十一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這是一部由該領域的著名大師探索公共行政之靈魂與心臟的著作,它一。積極影響1、把效率、經濟和社會公平作為公共行政的三大理論支柱,使公共行政能夠回應公民的需要。追求公正,允許行政機關具有廣泛的自由裁量權,有利于促使在公共行政的過程中更加考慮政策實施的分配效果,遵循社會公平的理念,重視全體公民的合法利益。第三十二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一。積極影響1、把效率、經濟和社會公平作為公共行政的三大理論一。積極影響2、指出“治理”的弊端
治理也就是當今所提的“善治”的前身。弗翁在肯定作為治理的公共行政有很多優勢,更是真知灼見地指出“治理”存在的問題治理VS管理行政治理:掌舵授權競爭使命驅動結果導向顧客驅動盈利預防團隊/參與市場官僚行政:劃槳服務壟斷角色驅動投入導向官僚驅動支出矯正層級控制組織第三十三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一。積極影響2、指出“治理”的弊端治理VS治理:官僚行政:第一。積極影響3、公民精神與公共行政倫理有密切關系,公共行政倫理要求公共管理者關注公共利益和社會公正,這進一步要求公共管理者持有公民精神傾向。公民精神有助于行政倫理的實現,進而有助于公共行政的實踐。
第三十四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一。積極影響3、公民精神與公共行政倫理有密切關系,公共行政倫一。積極影響4、構建新型的政府組織形態。
以弗雷德里克森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學派認為,傳統的官僚主義組織結構已經造就了一種超穩定的能力,政府因此失去了必要的敏感性和同情心,正在遠離社會公眾。這就需要尋求不斷的靈活性,使變革成為經常的組織形式。要構建新型的公共組織,賦予現代公共行政以倫理的內容,以增強行政人員的責任感,而實現社會公平。第三十五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一。積極影響4、構建新型的政府組織形態。第三十五頁,編輯于星一。積極影響5、以弗雷德里克森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學派主張民主行政,并以此作為新公共行政學的"學術識別系統。
以公眾意愿、公共利益為導向,發展以社會公眾為中心的政府組織和公共政策。新公共行政學派提出應減少層級節制,分權、放權,廣泛吸收公眾參與。
公共行政組織設計應遵循兩個目標:顧客導向;應變靈活。第三十六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一。積極影響5、以弗雷德里克森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學派主張民主
在美國不被廣泛認同。在美國,以弗雷德里克森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學派從未真正被廣大學者和實踐者們當成是該領域合法化的學派而接受。新公共行政被一些人看成是進行范式轉換的偉大嘗試:一次失敗的嘗試。此外,以弗雷德里克森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提出的“社會公平”觀念,在美國公共行政實踐界并沒有太大的影響,而在大西洋彼岸的歐陸各國的行政改革中,卻得到了高度的回響。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注意的現象,也說明了弗氏理論的一些缺陷。作者從美國的公共行政的理論界和實踐中總結出此結論,而沒有在美國發揮出最大效果,因此其理論的適用性還需要研究與完善。一。消極影響第三十七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在美國不被廣泛認同。在美國,以弗雷德里克森為第六部分:啟示
主講人:郭翩翩社會公平的啟示距離悖論的啟示代際公平的啟示公民精神的啟示第三十八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第六部分:啟示主講人:郭翩翩社會公平的啟示距離悖論的啟一。社會公平的啟示
縱觀我國社會公平的情況,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公共行政是以提高效率為坐高價值的,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社會公平的問題: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就說明了我們的效率取向。
到了今天,公平問題日益突顯出來,市場經濟必然導致貧富分化:不公平的起點,這妨礙了效率,導致了諸多社會問題。如果一如既往的效率優先,將無法使這些問題得到很好的解決。
在公民社會里,公平問題是不容回避的,我國公共行政的發展必須正視公平問題。第三十九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一。社會公平的啟示縱觀我國社會公平的情況,自改革一。公民精神的啟示弗翁在書中提到,公共行政倫理要求公共管理者關注公共利益和社會公正,這進一步要求公共管理者持有公民精神的傾向。我們政府應該賦予人們充分、平等的權利,引導他們學法、懂法、用法,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公共事務管理,培養一批諳熟憲法、熱心公共事務、見多識廣的公民,改變他們原有根深蒂固的觀念,植入“公平”觀念。第四十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一。公民精神的啟示弗翁在書中提到,公共行政倫理要一。代際公平的啟示讀罷弗翁的大作,我對他的"代際公平"理論印象很深刻。書中寫到:“我們要尋求更高層次的道德或倫理原則,用以指導我們對后代的公共責任。我們如何在現世中代表未來?我們怎樣才能引導人類,使之超越時空的限制,面向道德的共同體”。
這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提出的重要理論依據。
第四十一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一。代際公平的啟示讀罷弗翁的大作,我對他的"代一。距離悖論的啟示
距離悖論:人們相信或崇敬離他們近的政府官員,而認為離他們遠的政府官員卻是懶惰的、不稱職的和不誠實的。距離悖論是公民脫離公共生活的一種表現。
距離悖論所衍生出來的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其原因就是公眾對公共部門的具體運作過程缺乏足夠的認識和信息,而組織又沒有完備的信息交換機制,這種不對稱的感覺便顯現出來。最突出的表現就是政府“作秀”事件,就如我們前天做的江蘇省公務員考試中的一篇材料,某市環保局推出的“當一天環衛工人”的活動被指作秀。第四十二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一。距離悖論的啟示距離悖論:人們相信或崇敬離他結語:領悟公共行政精神公共行政的精神意味著對于公共服務的召喚以及有效管理公共組織的一種深厚、持久的承諾。公共行政的精神是從事公共行政這領域的行為人所必需樹立的信念和習慣問題,是一種倫理規范、政治價值和社會制度的價值判斷,在行政實踐的過程中起到了約束和規范的效用。第四十三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結語:領悟公共行政精神第四十三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團隊任務分配情況易慧穎:作者簡介&內容簡介沈慶鵬:作者理論介紹楊全良:理論產生背景曾琴霞、劉志莉:理論評價郭翩翩:啟示第四十四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團隊任務分配情況易慧穎: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第四十四頁,編輯于謝謝觀賞謝謝觀賞第四十五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謝謝觀賞謝謝觀賞第四十五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公共行政的精神第六小組出品第一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公共行政的精神第六小組出品第一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目錄第一部分作者簡介第二部分內容簡介第三部分作者理論介紹第四部分理論產生背景第五部分理論評價: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第六部分啟示第二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目錄第一部分作者簡介第二部分內容簡介第三部分作者理論介紹第四第一部分作者簡介主講人:易慧穎H·喬治·弗雷德里克森(H·GeorgeFrederickson)/index.jsp?url=/commonlist/display_page.jsp?firstid%3D5%26id%3D100%26secondid%3D6第三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第一部分作者簡介主講人:易慧穎H·喬治·弗雷德里克森httpCopyright?2012AndyGuo.Allrightsreserved。/9ippt個人簡介:美國當代著名公共行政學家、西方新公共行政學派領軍人物,堪薩斯大學埃德溫·斯滕尼公共行政專業特聘教授,以公共行政價值和行政精神研究而著稱曾擔任美國公共行政學會會長、東華盛頓大學校長、密蘇里大學公共與社區服務學院院長和印第安納大學公共與環境事務學院副院長曾任教于密蘇里大學、雪城大學、南加州大學、錫拉丘茲大學、北卡羅來納大學和馬里蘭大學美國著名公共行政學術期刊《公共行政理論與實踐》主編49第四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Copyright?2012AndyGuo.AllCopyright?2012AndyGuo.Allrightsreserved。/9ippt經歷與成就1959年,在楊百翰(BrighamYoungUniversity)獲得學士學位,專業主攻政治學、會計1961年,在加利福尼亞大學獲得公共行政學碩士學位1967年,在南加州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主攻公共行政學、公共財政學、政治學以及研究方法1968年,發表《走向公共行政》一文,首次將社會公平的價值引入公共行政;1977年,當選為美國公共行政學會主席1980年,出版被譽為新公共行政扛鼎之作的《公共行政》一書1987年,出任堪薩斯大學埃德溫·斯滕尼特聘教授之職1990年榮獲美國公共行政學會和全美公共行政與公共事務學院聯合會頒發的特別研究獎1992年榮獲美國公共行政學會頒發的德懷特·沃爾多獎1999年獲得美國政治學會頒發的約翰·高斯獎50第五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Copyright?2012AndyGuo.AllCopyright?2012AndyGuo.Allrightsreserved。/9ippt主要作品1980年,《公共行政》1989年,《公共行政與社會公平》1989年,《走向公共行政的公共理論》1997年,《新公共行政與政府再造運動之比較》1997年,《公共行政的精神》2003年,《公共行政理論入門》2005年,《公共管理的倫理》其中,1997年出版的《公共行政的精神》深入探討公共行政核心價值與現實行政實踐問題,集中反應了他的研究取向。51第六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Copyright?2012AndyGuo.All第二部分內容簡介主講人:易慧穎篇章結構具體內容摘要第七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第二部分內容簡介主講人:易慧穎篇章結構具體內容摘要第七頁,編Copyright?2012AndyGuo.Allrightsreserved。/9ippt第一部分治理、政治和公共第一章公共行政的公共第二章公共行政的政治背景第三章作為治理的公共行政第二部分公正的問題第四章行政自由裁量權問題第五章公共行政中的公正與社會公平第六章公共行政的代際概念第三部分公共行政中的倫理、公民精神的樂善好施第七章倫理與公共行政第八章距離悖論和角色差異問題第九章愛國主義、樂善好施和公共行政第十章作為代表性公民的公共管理者第十一章公共行政的首要原理1、篇章結構53第八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Copyright?2012AndyGuo.AllCopyright?2012AndyGuo.Allrightsreserved。/9ippt問題一:公共行政的公共性如何界定傳統觀點:
公共是利益集團:多元主義理論;公共是理性的選擇者:公共選擇的觀點;公共是被代表者:立法的觀點;公共是顧客:服務提供的觀點;公共是公民的觀點。
2、具體內容摘要弗翁的公共理論:它應該包括以下四個概念:陌生人之間的交往、解決公共空間和公共關系的問題、非人情化關系的有效性、發展當代相互依存的公共關系。54第九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Copyright?2012AndyGuo.AllCopyright?2012AndyGuo.Allrightsreserved。/9ippt問題二:如何在民主政治背景下實現有效率的公共行政
漢密爾頓的政治理論,政治背景下的公共管理機構必須具備以下特征:立法機關中缺乏統一而權威的命令規則;立法要求延伸性授權;專家和專業人員是有效行政政治的基礎;在政府代理政治中,選人官員和公共行政管理者應該“互相結盟”;政黨中立是職業化公共行政這股那與政府工作理念的一部分;公共行政管理者常常是處于公眾可能會需要先發加以保證的政府管理體制的某個環節上;公共行政管理者能使聯邦體制順利運作。55第十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Copyright?2012AndyGuo.AllCopyright?2012AndyGuo.Allrightsreserved。/9ippt問題三:如何理解作為治理的公共行政
治理含義:它包括了參與公共活動的各種類型的組織和機構,它包含了所有有利害關系的利益主體。
優點:更具有政治性,要承擔更大的風險,更具有創造性,而更少具有組織性,更少受到層級的控制,更少具有管理性。
缺點和不足:忽視了秩序、預見力、穩定性、責任和公正;言過其實與過于夸張;模糊了政治與管理應有的差異等。56第十一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Copyright?2012AndyGuo.AllCopyright?2012AndyGuo.Allrightsreserved。/9ippt問題四:如何平衡效率、經濟和公平
弗翁將公正視為公共行政的根本目的,他突出強調了社會公平在公共理論與實踐中的核心地位,這也是新公共行政的最大理論特征。將公平與效率、經濟平衡起來,為美國公共行政提供完整的理論支持。57第十二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Copyright?2012AndyGuo.AllCopyright?2012AndyGuo.Allrightsreserved。/9ippt問題五:如何實現符合倫理要求的公共行政
公共行政倫理中四個常見的議題,即:人性善惡、決策對錯、責任問題和政策倫理。在反思政府民營化過程時,弗翁得出的結論是:政府企業化運作的改革讓我們付出了相當大的道德代價。弗翁從距離悖論和角色差異的缺乏兩個方面分析了公眾對于政府道德的感覺,提出了公共服務的新模式——愛國主義和行動上的樂善好施的結合體。58第十三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Copyright?2012AndyGuo.AllCopyright?2012AndyGuo.Allrightsreserved。/9ippt問題六:公共管理者為什么要代表公民
古雅典的高公民精神——低行政管理模式古羅馬的高公民精神——高行政管理模式古埃及的低公民——高行政管理模式美國的低公民精神——低行政管理模式作為代表性公民,公共管理者必須尋找用于治理國家和遵守法度的合法的個人權威以及制度權威,真正超越自私自利而實現樂善好施的愛國主義。59第十四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Copyright?2012AndyGuo.All
第三部分作者理論介紹
講解人:楊全良社會公平理論社會公平復合理論距離悖論與角色差異
公共行政的新原理
第十五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第三部分
“公共行政是建立在價值和信念基礎之上的,用‘精神’這個概念描述這些價值和信念最合適不過了。”——弗雷德里克森
以弗雷德里克森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學派明確指出要以社會性效率來取代經濟性效率,提倡要揚棄政治與行政的二分。最核心的價值理念就是對社會公平價值觀的提倡。
1、社會公平理論第十六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公共行政是建立在價值和信念基礎之上的,用‘精神’“社會正義”是公共行政學的第三支柱
弗雷德里克森認為“社會正義”是除了效率和經濟之外的公共行政學的第三個規范性支柱,實踐“社會正義”的目標是為了達到“社會公平”,要促使“社會公平成為公共行政的精神”。
社會公平強調政府服務的平等性、公共決策和組織推行中的責任和義務、對公眾要求積極的回應、鼓勵公民參與到公共事物的治理等,追問公共行政的價值和精神,表達和塑造了一種完全不同于一般的行政文化。
第十七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社會正義”是公共行政學的第三支柱第十七頁,編輯于星期五:一
2、社會公平復合理論
該理論認為,公平的類型包括:單純的個人公平、分部化的公平、集團公平、機會的公平和代際公平。對公平的領域(即什么應該公平的分配)的界定可大可小,受分配(以公共機構的資源為基礎)和訴求(以申請人對平等的要求為基礎)的制約。并且公平的領域總是在不斷地轉移、聚合或分散。具體來講:第十八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2、社會公平復合理論該理論認為,單純的個人公平>定義應用
指一對一的個人公平關系
在公共行政中,單純的個人公平事例非常少見第十九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單純的個人公平>定義應用第十九頁,編輯于星期五:分部化的公平>主張同種類的人同等對待,不同種類的人不同對待即在不平等面前人人平等。
事實上,公共服務都是在分布話的基礎上提供的,而且都通過分布的組織層級體系來進行定義應用第二十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分部化的公平>主張同種類的人同等對待,不同種類集團公平>
單純的個人公平和分布公平實際上都是個人層次的公平,而集團公平則要求群體或次級群體之間的公平
婦女與男人同工同酬的要求,是集團公平和分部公平的雙重例證。定義應用第二十一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集團公平>單純的個人公平和分布公平實際上都是個人機會公平>A、預期的機會公平:如果兩個人獲得某項工作的可能性相同,他們的到工作的機會是平等的。B、手段的機會公平:如果兩個人擁有同樣的天賦和資格,那么他們得到的工作機會就是平等的。定義定義第二十二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機會公平>A、預期的機會公平:如果兩個人獲得某項工作的可能性代際公平>
弗翁認為把后代的公平作為社會公平的一個領域擁有充足的理由,因為無論是最古老的的道德和理論宣言,還是當代思想家都倡導要關注后代人的利益;他發展了社會公平的復合理論,將公平、正義和平等概念整合到一起,主張后代作為一個集團,是現世資源分配的一個合適的領域,人們應該關心集團之間的公平,而不是單純每一集團內部的公平。定義第二十三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代際公平>弗翁認為把后代的公平作為社會公平的一
3、距離悖論與角色差異
距離悖論:公眾傾向于在抽象意義上對政府和政府事務持負面看法,而在政府項目中或與具體官員交往過程總又傾向于持正面評價。距離悖論給公共管理提出一個巨大的挑戰。在缺乏經濟市場作為測量需求和績效機制的情況下,公共官員和公共組織就要同公眾偏好進行艱難的斗爭。第二十四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3、距離悖論與角色差異距離悖論:公眾
缺乏對差異角色的認識:大多數公民并不了解政府官員之間的區別。公眾對各種類型的公共官員的態度沒有重大的差異。在理解政府績效上的較色差異的確實可能是由于公眾與政府接觸不多造成的。而且,民選官員或政治人民官員的道德敗壞往往牽連到常人文官的道德形象。第二十五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缺乏對差異角色的認識:大多數公
4、公共行政的新原理
《公共行政的精神》一書的微言大義,核心體現在作者所闡述的公共行政八原則:
(1)公共行政的前輩們明智地選擇“公共行政”而非“政府行政”一詞來表明這一領域的性質。公共行政包括國家的活動,的確也根植于國家。但是,其范圍更廣,并且應該更廣,還包括集體的公共行為的行政或執行層面的各種形式及表現。
(2)公共行政的任務在于高效、經濟及公平地組織和管理所有具有公共性質的(包括政府、準政府的及非政府)機構。
(3)公共行政的范圍是執行公共政策,有效地組織與管理公共機構,不帶任何黨派偏私地支持公共機構,為了全體公民的利益而維護政體的價值。
(4)公共行政,無論在學術研究方面,還是在實踐的領域,均應公平地把關注的焦點放在美國聯邦體制下的聯邦、州及地方政府層級上。第二十六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4、公共行政的新原理《公共行政的精
(5)我們應當以這種方式,即以增強變革的前瞻性、回應性及公民參與的方式,管理公共組織和機構。
(6)在民主政治環境下,公共管理者最終應向公民負責。正是因為這種責任,我們的工作才顯得崇高神圣。
(7)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公共行政對公平與平等的承諾,都應該與對效率、經濟和效能的承諾同等重要。遵循公平與平等原則能夠把我們時代的人民緊緊聯系在一起,同時也使我們與未來一代的聯系更加緊密。
(8)公共行政的精神是建立在對所有公民的樂善好施的道德基礎之上的。第二十七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5)我們應當以這種方式,即以增強變革的前瞻性
第四部分理論產生背景
講解人:楊全良第二十八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第四部分弗雷德里克森的社會公平正義的行政理論產生的時代背景
二戰后,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不僅不斷提高著經濟發展水平(經濟基礎),也導致了全球文化的日益西方化,導致了人的思考和學科建設的理性化(思想基礎)。所有這些促進著人類社會的進步,但其不良影響也非常明顯,如科學研究的異化是人類原有的終極信仰轉變為對客觀知識、工具理性的信仰,意義淪喪,隨之而來的是人的內在空虛,人類社會的功利化、世俗化(道德基礎)。
而以傳統公共行政理論為指導原則的現代政府,在社會出現的種種變化面前,無法再用過去的管理模式來控制局勢和解決問題(管理基礎)。時代的變遷與傳統理論的虛弱無力之間的矛盾,引發了一批年輕學者的深深思考(人才基礎)。
1968年,沃爾多教授組織了一次以年輕學者為主的會議——明諾布魯克會議(組織基礎)。另外,弗雷德里克森直接從美國當代著名政治哲學家和倫理學家約翰·羅爾斯的“作為公平的正義”思想體系中獲取堅定的理論依據(理論基礎)。第二十九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弗雷德里克森的社會公平正義的行政理論產生的時代背景第二十九頁第五部分:理論評價: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
主講人:郭翩翩該書的評價積極影響消極影響第三十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第五部分:理論評價: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
主講人:郭翩翩這是一部由該領域的著名大師探索公共行政之靈魂與心臟的著作,它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個高度關注公共利益價值取向的、充滿嶄新觀點的理論框架,而這正是這個領域需要重新思考與求索的重大問題。弗雷德里克森關于公共行政理論與實踐的重要洞見,充滿著廣博的經驗智慧,閃耀著高屋建瓴的思想光輝。這是糾正當前有關治理的狹隘認識的一劑不可多得的良方。在《公共行政的精神》一書中,弗雷德里克森成為公共行政的社會公正、公共服務的倫理道德選擇及相關重要問題的研究先導,他關于這些問題的真知灼見為該領域提供了最有價值的資源。
勞倫斯·E·賴恩,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唐納德·F·凱特爾,馬里蘭大學公共政策學院教授霍爾·G·雷尼,佐治亞大學公共與國際事務學院教授書的評價
一。第三十一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這是一部由該領域的著名大師探索公共行政之靈魂與心臟的著作,它一。積極影響1、把效率、經濟和社會公平作為公共行政的三大理論支柱,使公共行政能夠回應公民的需要。追求公正,允許行政機關具有廣泛的自由裁量權,有利于促使在公共行政的過程中更加考慮政策實施的分配效果,遵循社會公平的理念,重視全體公民的合法利益。第三十二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一。積極影響1、把效率、經濟和社會公平作為公共行政的三大理論一。積極影響2、指出“治理”的弊端
治理也就是當今所提的“善治”的前身。弗翁在肯定作為治理的公共行政有很多優勢,更是真知灼見地指出“治理”存在的問題治理VS管理行政治理:掌舵授權競爭使命驅動結果導向顧客驅動盈利預防團隊/參與市場官僚行政:劃槳服務壟斷角色驅動投入導向官僚驅動支出矯正層級控制組織第三十三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一。積極影響2、指出“治理”的弊端治理VS治理:官僚行政:第一。積極影響3、公民精神與公共行政倫理有密切關系,公共行政倫理要求公共管理者關注公共利益和社會公正,這進一步要求公共管理者持有公民精神傾向。公民精神有助于行政倫理的實現,進而有助于公共行政的實踐。
第三十四頁,編輯于星期五:一點四十七分。一。積極影響3、公民精神與公共行政倫理有密切關系,公共行政倫一。積極影響4、構建新型的政府組織形態。
以弗雷德里克森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學派認為,傳統的官僚主義組織結構已經造就了一種超穩定的能力,政府因此失去了必要的敏感性和同情心,正在遠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畜禽智能飼喂與管理系統考核試卷
- 衛浴零售商風險管理與業務連續性規劃考核試卷
- 管理團隊建設考核試卷
- 化學礦產業與現代農業的協同發展考核試卷
- 筆的故障分析與品質改進考核試卷
- 礦物加工自動化與信息化考核試卷
- 稻谷加工與國際貿易實務考核試卷
- 遼寧省撫順市六校協作體2025屆高三九月份統一聯考英語試題含解析
- 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中醫經典導讀》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市紅橋區名校2024-2025學年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質量監測考試(1月)生物試題含解析
- 中國古典文獻學(全套)
- 面試真題華中科技
- 自身免疫性腦炎
- 醫院質控科工作質量考核指標
- CRPS電源設計向導 CRPS Design Guide r-2017
- GB/T 9345.1-2008塑料灰分的測定第1部分:通用方法
- GB/T 4937.22-2018半導體器件機械和氣候試驗方法第22部分:鍵合強度
- GB/T 3452.2-2007液壓氣動用O形橡膠密封圈第2部分:外觀質量檢驗規范
- 煤礦從業人員安全培訓考試題庫(附答案)
- 第十章-國際政治與世界格局-(《政治學概論》課件)
- 2023年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歷年真題精選合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