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專心---專注---專業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天后宮導游詞
天后宮坐落在古文化街中心處三岔口西岸,坐西朝東,面向海河,是天津市區最古老的建筑,也是我國現存年代最早的天妃、媽祖廟之一。天后宮原名天妃宮,在民間俗稱娘娘宮,據元史記載:泰定三年(1326年)八月,作天妃宮于海津鎮。元代建有兩座天妃宮,一為原大直沽海河東岸的天妃靈慈宮,早年稱東廟,建于元延佑年間,于庚子之戰被焚毀,現僅有遺址。另一為天津市現存影響最大的、保存最好的而且是僅存的早年稱西廟的天后宮,天后宮的建立與天津自古以來就處于重要的政治經濟地位密切相關。天津東臨渤海,北倚盤山,背負九水,海河直流入海,大運河南下,自古就是舟車匯集的水陸交通樞紐,特別是運河與海上漕運的發展,奠定了天津的重要經濟地位。金代在此建立直沽寨,自元代建都于大都(今北京),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72年)開始海運漕糧,后來海運漕糧連年猛增,漕糧運量從數萬石增至350余萬石,大直沽至海河上游三岔河口就成為漕糧轉運京師的中轉碼頭。元代在大直沽設立了接運廳,并于延佑三年(1316年)將直沽寨改為海津鎮。從此天津進一步興旺起來,元人王懋德所寫東吳轉海輸粳稻,一夕潮來集萬船的詩句描述了當時的景象。
這座海神廟與中國沿海一些城市的媽祖廟相同,都是供奉一位傳說中的神女。天后宮內供奉的天后是一位保護海上航行的神,在歷史上實有其人,被眾人崇拜而附會為神的。古代航海技術很低,不少海員、船夫死于船覆,葬于大海。人們恐懼大海的兇險,乞求航行平安,把得以生存、平安渡海寄托于海神的保佑。天后原是福建蒲田湄州島一位姓林名默的女子,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年),卒于雍熙四年(987年)只活了27歲,據記載林默自幼生而神異,聰明伶俐,習水性,能乘席渡海,云游島嶼間,曾多次救助遇難船只,被眾人稱道,贊她為龍女。她逝世后,當地百姓十分懷念,每當在航海中遇到風險時,就幻想一種超人的力量來拯救,祈禱林默的保佑,逐漸成為人們的精神寄托。當人們航行闖過風險而平安渡海之后,就越加附會于神女林默的靈驗。起初只是在民間廣為流傳,后被官方承認并啟奏當朝,在南宋紹熙元年開始封林默為順濟夫人,元代至元十八年(1272年)晉封為天妃,經歷代多次晉封至清代康熙二十三年又晉封為天后。民間尊稱娘娘、圣母娘娘,南方新昵地稱媽祖、娘媽。
明永樂二年在天津衛設城,城廓范圍日益擴大,南糧北運,南北物資交流進一步發展。天津鹽業、漁業、航運業、手工業、商業日益發達,天津城東的天后宮香火越來越興旺。到清代對于天后宮的信仰從保護航海擴大到成為保護天津地方的神靈,譽天后宮為天津福主,燒香膜拜的已不僅僅是船工、漁戶、航海船家,而更多的是乞求子嗣的老媼少婦。隨著天后宮道士(天后宮原屬道教的寺觀)為適應人們的迷信心理,不斷在宮內增添各類神像及神殿,諸如天后宮圣母身旁的子孫娘娘、痘疹娘娘、眼光娘娘、乳母娘娘以及王三奶奶等;正殿兩側設財神殿、龍王殿、河伯殿、關帝殿、火神殿、灶君殿等等,供奉大小100多位各類神像,適應了天津舊社會各個層次,各個方面的人們的迷信需要,所以香火極盛。在民間流傳最廣影響很深的一種迷信習俗,就是為求子嗣去天后宮內拴娃娃。此外渴望發財的商賈,祈靈武運的軍閥官兵,乞求消災除病的婦孺,求福求順的妓女等等都跪在天后圣母諸神面前虔心祈禱,燒香許愿。這光怪陸離的現象反映了舊社會落后的一個側面,但是天后宮畢竟是天津地區的開發與變遷的歷史見證。
天后宮建成后,明代永樂、正統和萬歷年間先后重修,清代順治、乾隆、道光和同治年間及民國年間都有局部重修和擴建、改建。解放后,1954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將天后宮定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7年對宮內主要建筑進行了維修、油飾。文革中天后宮作為四舊被掃劫,前殿、牌樓和戲樓被拆毀,加之唐山大地震的損壞,宮內千瘡百孔,變成破爛不堪的大雜院。1982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又再次頒布天后宮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天津市人民政府決定在修建天津古文化街的同時修復四座古建筑,天后宮是重點之一。修復工程以保證天后宮中軸線上各殿建筑原有的面貌為主,重修了戲樓、牌坊、前殿,調整和重建了原來參差不齊、擁擠零亂的兩側配殿,最后重建了二層結構的皇經堂。修復后的天后宮,從東頭的戲樓面向西與面向東的山門之間是能容千人的廣場,戲樓上樂奏均天的匾額與山門門額整磚上鐫刻敕建天后宮五個字遙遙相對。山門前兩座號稱九丈九高的幡桿(實際測量南桿米,北桿米)加固并保持原貌,兩大幡桿每逢節日即將旗幡懸上,兩面旗幡上繡著:津門藝萃百肆迎春,溟波浴日濟運通航。
天津導游詞天津海河外灘公園導游詞清真大寺導游詞
天后宮山門外北側是過街的張仙閣,進山門即牌樓,是木結構二柱一樓式,正面斗拱下是海門慈筏四字橫額,北面橫額是百谷朝宗。兩側是重新整修的鐘鼓樓,前殿是面闊三間的過堂殿,殿內重塑了王靈官和高大雄偉的加惡、加善、千里眼、順風耳的全身像,前殿門前屹立兩尊修建工程中出土的石獅。前殿后面通過甬路是坐落在高大臺基上的大殿,亦稱正殿,這是天后宮的主體,正殿平面為凸字形,前接卷棚抱廈,后凸出部分稱鳳尾殿,構成大殿整體。大殿正中佛龕中重塑天后坐像,四名侍女站立兩旁,面前是供桌、供器,殿內兩側陳列鑾駕一套,十分肅穆莊重。大殿門前兩側一對石獅,也是這次修建中出土的。大殿臺基周圍均系花崗巖條石包砌,臺基東南角的條石上仍保留道光二十三年刻字。
您可以訪問(京ICP備號-1)查看更多與《天后宮導游詞》相關的文章。
大殿后是面闊五間上下兩層磚木結構的藏經閣,在閣內,分別鑲在下層南北山墻上的壁碑,可見重修天后宮后樓牌記,是民國12年重修的記錄。藏經閣前臺基兩側也立有兩座高大的石獅,其中一為1985年修建時出土,一為復制。藏經閣后是啟圣殿,系供奉天后父母的面闊三間的小殿。在這次修葺時,在小殿南墻內側發現壁畫,內容是道教的四值功曹。正殿和藏經閣兩側重建共20間配殿,最后在啟圣殿西北角重建面闊四間、上下兩層外廓式的皇經堂。修復后的天后宮,是一座雄偉、壯觀的古建筑群,保留了明代重修后的風格。現辟為天津民俗博物館,為天津城市發展的歷史見證,也是天津民俗文化的民祥地。在前殿與正殿呈復原陳列,各配殿舉辦了天津歷史民俗陳列,于1986年元旦隆重開幕,同時在宮內和宮前廣場舉行了有20道各種花會參加的表演,受到各界廣大群眾熱烈歡迎。天后宮是古文化街的中心,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汽車租賃協議合同書
- 廣告標識制作合同
- 保溫施工協議合同
- 對外勞務輸出合同
- 印刷廠全員勞動合同書
- 三方建筑工程施工合同
- 拆遷合同終止協議
- 外協維修協議合同
- 解除托管合同協議
- 合伙協議經營合同
- 放療皮膚反應分級護理
- 2025年03月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東勝區事業單位引進高層次人才和緊缺專業人才50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小學消防知識教育
- 深入貫徹學習2025年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教育測試題及答案
- 安徽2025年03月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公開招考60名工作人員筆試歷年參考題庫考點剖析附解題思路及答案詳解
- 2025年第三屆天揚杯建筑業財稅知識競賽題庫附答案(601-700題)
- 2025年四川綿陽市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二調)棗莊市2025屆高三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答案)
- 上海市普陀區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二模地理試題(含答案)
- 【初中語文】第11課《山地回憶》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 2025年公務員遴選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必考題庫170題及答案(四)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