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諸子散文(一)專題備課延慶一中
朱桂英2014.3黃仁宇《孔孟》在儒家的傳統中,孔孟總是形影相隨,既有大成至圣,則有亞圣。既有《論語》,則有《孟子》。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他們的宗旨也始終相配合。《史記》說:“孟子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今人馮友蘭,也把孔子比作蘇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圖。專題教學目標1.文言方面:積累、整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齊桓晉文之事》兩篇的文言知識,加強誦讀,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2.文學方面:研讀文本,結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的言談、神態、行動,理解他們各自的特點;賞析孟子的論證方式和語言特點。3.文化方面:豐富對儒家經典語錄的閱讀與積累,思考儒家思想文化在當代生活中的影響及在時下的發展,吸收優秀文化的營養,參與先進文化的傳播。課程實施設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3課時)教學內容:第一課時:讀課文,積累文言,整體感知,理清思路。第二課時:深入細節,研讀四子志向,及各自特點,體會孔子的教育思想。第三課時:
探析孔子的人生理想,結合淺談《論語》和補充的閱讀篇目,加深對“仁”與“禮”思想的認識。學生任務:第一課時:1.初步了解孔子及《論語》。2.熟讀并背誦課文。3.疏通文言障礙,積累整合文言知識。4.理清課文思路:問志——言志——評志。第二課時:1.解讀四子的志向。2.研讀四子各自的特點。3.結合孔子的詢問及評價,體會孔子啟發式的教育方法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第三課時:1.研讀最后一段話,體會孔子的治國理想。2.泛讀《淺談<論語>》。3.補充《論語》其它篇目,理解“仁”與“禮”思想對當代生活的影響。小論文選題(1)聯系《論語》中有關教育的論述,就孔子教育思想(如“因材施教”、“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循循善誘”等)中的一點談談自己的認識,寫一篇小論文。(2)對于孔子的“禮”和“仁”,你有什么看法?任選其一,寫一篇小論文。(3)就孔子弟子中的一位(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等),談談自己的認識和看法。(7)孔子聽完曾皙的話,為何嘆氣,他嘆什么?他說:“吾與點也”。是真贊同?還是“口予心不予”?(8)課文中孔子說“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請結合孔子其它有關“知”的名言,談談孔子對“知”的看法。(9)《侍坐》篇記述了孔子和四個弟子一次融洽的談話,體現出平等而寬松的環境氛圍,對此,你有什么看法,寫一篇小論文。(10)如何理解《侍坐》篇中最后一段孔子的“評志”?從中可以看出孔子怎樣的思想?學生任務:第一課時:1.初步了解孟子及《孟子》。2.熟讀課文,結合學案,疏通文言。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2)引入話題,說王道。
(3—33)循循善誘,勸宣王。
(34—35)明以教王,話理想。第二課時:1.細讀文本,結合上下文句,理解“霸道”的危害。2.細讀文本,結合上下文句,理解“王道”實施的基本條件。(1)孟子設喻淺顯、生動而又貼切,層層論辯,詞鋒犀利,請結合課文談談你的看法,題目自擬,寫一篇小論文。(2)孟子擅長設喻(如《齊桓晉文之事》),莊子亦然(如《逍遙游》),兩人設喻有何異同?聯系作品,談談你的看法。(3)孟子的人格內涵給你的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結合你的閱讀體驗和生活感受,寫一篇文章。小論文選題(4)有人欣賞孟子飛揚的文采,有人欣賞他嚴密的邏輯,有人欣賞他對人物心理準確的把握,你喜歡他什么?結合相關作品,談談體會。(5)共建繁榮復興的中國,你覺得我們在哪些方面已經實現了孟子兩千年前的社會理想?我們還可以在哪些方面超越孟子?孟子思想的當代體現①老者衣帛食肉凡年滿60周歲以上的城鄉無社會保障的老年人,每月可領福利養老金。②鰥寡孤獨廢疾皆有所養低保戶、新農村建設③薄賦斂2006年國家全面取消在中國有2600年歷史的農業稅,種地還有各種補貼。④謹庠序之教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事業。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邊遠貧困地區學生有免費午餐。⑤樂民之樂,憂民之憂傳統佳節,普天同慶。調查消費指數,調查民意。《孔孟》及孔孟思想(2課時)教學內容:第一課時:以表格的形式梳理《孔孟》一文中孔子與孟子的區別,理解體會。第二課時:整體理解儒家思想由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的一脈相承及發展創新。孔孟(比較)黃仁宇基本信息孔子孟子尊稱大成至圣亞圣有關作品論語孟子核心思想仁義關系類比蘇格拉底柏拉圖基本表現為人風格及典型言論輕松愉快君子坦蕩蕩凡事緊張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人性論及典型言論性惡-學習-糾錯觀過,斯知仁矣性善-自信-養氣我善養吾浩然之氣行為準則克己復禮全出己意時代背景所處時代春秋末戰國中時代特點禮半崩樂半壞禮崩樂壞、動亂貴族式戰爭,局部大備戰、備大戰,全面救世思路復古改弦更張“孔孟荀”比較研讀孔子——至圣(第一位私人教師)孔子思想:孔子思想的中心是“仁”。“仁”的實質是“愛人”,它是被統治階級要求人與人平等的觀念,也是孔子的新人類觀。孔子提出“仁”的思想的社會歷史根據是堯舜之世“原始社會的民主自由”和西周社會“裕國強民的治理形式”。孔子提倡的“禮”是為“仁”服務的,是要“寓仁的教化于禮”。“仁”在政治上的要求是“要為大眾謀幸福”,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施行教育,培養“為仁一以貫之的政治家”。孔子的人格魅力:孜孜不倦的學者、知人論世的智者、兼善天下的仁者、樂觀堅毅的通者比較:孔孟的人格與風格孔子:風和日麗,溫潤圓融《論語》克己復禮,平和質樸孟子:風狂雨驟,剛直挺拔
真誠熾熱,悲天憫人《孟子》正氣浩然,文采斐然荀子——清醒的現實主義者荀子的性惡說,與孟子的性善說正相反。表面上看,似乎荀子低估了人,實際上恰好相反。荀子哲學是教養的哲學。他的總論點是,凡是善的、有價值的東西都是人努力的產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