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醫學專題-病例討論(肖光雄)_第1頁
2022年醫學專題-病例討論(肖光雄)_第2頁
2022年醫學專題-病例討論(肖光雄)_第3頁
2022年醫學專題-病例討論(肖光雄)_第4頁
2022年醫學專題-病例討論(肖光雄)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1-12-03病例討論荊門市第一(dìyī)人民醫院甲乳科第一頁,共二十九頁。病歷(bìnglì)匯報

●患者:熊XX,女,40歲,漢族,籍貫(jíguàn)荊門,家庭婦女。于2011年11月04日入院。

●主訴:左乳癌術后17月,發現左頸包塊及胸前、胸背疼痛1月。第二頁,共二十九頁。現病史(bìnɡshǐ)

患者2010.06.22行左乳癌改良根治術,術后病理為淋巴結3/17轉移,免疫組化為ER(-),PR(-).C-erbB(-)。隨后行化療6個療程化療(多西他賽+表阿霉素4個療程,因為經濟原因,后兩個療程用FAC),1療程放療。隨后口服中藥(具體藥物及劑量不詳)。2011年10月中旬前發現(fāxiàn)左頸有一豌豆大小腫塊,時伴胸背部疼痛,無發熱,腫塊漸增大。未特殊處理。病程中,患者精神、食欲、睡眠不佳,大小便正常,體力正常,體重稍有下降第三頁,共二十九頁。既往(jìwǎnɡ)史:既往健康;否認肝炎結核病史,否認食物藥物過敏病史既往(jìwǎnɡ)史第四頁,共二十九頁。生于原籍,久居沙洋,否認疫區旅居史;無煙酒(yānjiǔ)病史;適齡結婚,均為順產,無流產,育有1子1女,母乳喂養,均體健;配偶健康。月經史:初潮年齡:15歲,經期:3-5天,周期:28-30天,末次月經:2011.10.15家族中否認遺傳病史記載個人(gèrén)及家族史第五頁,共二十九頁。

生命體征正常,皮膚鞏膜未見黃染,左鎖骨上窩有一直徑約2.5cm淋巴結,質韌,固定。左側乳房缺如,有25厘米長的手術瘢痕。胸骨柄隆起,有明顯觸痛。心肺聽診正常,無腹脹,無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腎區無叩擊痛。雙下肢無水腫,生理反射存在,病理(bìnglǐ)反射未引出入院(rùyuàn)體格檢查第六頁,共二十九頁。其它(qítā)化驗檢查頸部超聲(11.04):雙側鎖骨上窩可探及稍低回聲團,右側單個,大小約1.3cmx0.6cm,左側多發(duōfā),相互融合,大小約2.9cmx1.8cm,邊界清晰,形態規則,內回聲不均勻。CDFI:團塊內可見血流信號顯示頸部腫塊芯針穿刺病檢:見惡性腫瘤細胞。組織量少未做免疫組化腫瘤因子(11.04):CA125:142.8U/mL,CA153:77.5U/mL,CA199:394.4U/mL血常規及肝腎功均正常心電圖未見異常第七頁,共二十九頁。胸部(xiōnɡbù)CT1

入院(rùyuàn)2天(11.05)骨質破壞(pòhuài)T9L2第八頁,共二十九頁。肝膽(gāndǎn)脾CT

入院(rùyuàn)2天(11.05)第九頁,共二十九頁。頸椎(jǐngzhuī)磁共振

入院(rùyuàn)第7天(11.11)頸椎(jǐngzhuī)退行性病變:頸椎骨質增生諸頸椎間盤變性C4/5椎間盤膨出第十頁,共二十九頁。胸椎(xiōngzhuī)磁共振1

入院(rùyuàn)第7天(11.11)第十一頁,共二十九頁。胸椎(xiōngzhuī)磁共振2

入院(rùyuàn)第7天(11.11)Th9、11、12、椎體(zhuītǐ)異常信號影,考慮為骨轉移性腫瘤第十二頁,共二十九頁。腰椎(yāozhuī)磁共振1

入院(rùyuàn)第7天(11.11)第十三頁,共二十九頁。腰椎(yāozhuī)磁共振2L2、4、S1-3椎體(zhuītǐ)異常信號影,考慮為骨轉移性腫瘤

入院(rùyuàn)第7天(11.11)第十四頁,共二十九頁。頭部磁共振雙側大腦(dànǎo)半球腔梗

入院(rùyuàn)第7天(11.11)第十五頁,共二十九頁。肺部多排CT2011.11.29.化療后23天復查,胸骨病灶明顯(míngxiǎn)縮小。第十六頁,共二十九頁。討論患者的診斷(zhěnduàn)與治療第十七頁,共二十九頁。1.左乳癌(pT2N1M0)術后,6程化療、1程放療后,分子分型:三陰性乳腺癌2.左鎖骨上窩淋巴結轉移癌3.多發骨轉移癌4.多發大腦腔梗5.頸椎(jǐngzhuī)骨質增生伴椎間盤突出臨床(línchuánɡ)診斷第十八頁,共二十九頁。治療(zhìliáo)經過1.多西他賽75毫克/每平方,洛鉑30毫克每平方2.唑唻磷酸鹽4毫克一次/月3.給予(jǐyǔ)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支持,并給予(jǐyǔ)護肝止吐對癥治療第十九頁,共二十九頁。治療(zhìliáo)12天后1.患者主訴疼痛明顯減輕,不用口服止痛藥疼痛仍不明顯2.查體:左鎖骨上窩有一直徑約1.5cm淋巴結,質韌,可活動。胸骨觸痛消失,胸骨體下段仍有壓痛3.腫瘤(zhǒngliú)因子:CA125:80.6U/mL,CA153:57.3U/mL,CA199:255.4U/mL第二十頁,共二十九頁。三陰性乳腺癌,是否(shìfǒu)有標準治療?標準(biāozhǔn)?第二十一頁,共二十九頁。第二十二頁,共二十九頁。第二十三頁,共二十九頁。三陰性(yīnxìng)乳腺癌(TNBC)是指雌激素受體(ER)、孕激素受體(PR)和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均陰性的一種特殊類型乳腺癌。TNBC約占所有乳腺癌的15%,其許多生物學特性和基底細胞樣型乳腺癌相似,但兩者之間存在某些基因表達譜和免疫表型上的差異,因此亦不能完全等同。TNBC因缺乏內分泌及抗HER2治療的靶點,目前尚無針對性的標準治療方案定義第二十四頁,共二十九頁。TNBC的治療(zhìliáo)現狀TNBC的內科治療仍以化療為主。多年來,研究主要集中于化療藥物的選擇,如蒽環類藥、紫杉類藥、伊沙匹隆、鉑類藥等。TNBC對DNA雙鏈斷裂劑,

如鉑類、拓撲(tuòpū)異構酶Ⅰ和Ⅱ抑制劑等較敏感。新輔助化療的臨床研究結果表明,單藥順鉑即可取得較高的病理完全緩解率然而,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尚未批準任何專門針對TNBC的藥物。晚期TNBC的治療選擇有限。多數患者早已接受蒽環類、紫杉類和環磷酰胺治療,一旦復發轉移,可選擇的藥物很少,患者的預后極差第二十五頁,共二十九頁。

TNBC治療(zhìliáo)研究方向

近5年,TNBC治療研究的焦點逐漸集中在分子靶向藥物上,包括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抗體類、小分子單靶點及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類、抗血管生成[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抗體]類以及作用于細胞增殖和DNA修復的關鍵(guānjiàn)酶[如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1(PARP1)]的藥物等(表3)。這些藥物研究的進展,有望給TNBC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療選擇,以提高治愈率,改善預后第二十六頁,共二十九頁。討論(tǎolùn)的問題1.目前的化療藥物的選擇?2.化療的療程?TNBC多在術后3年復發,可否維持治療?3.抗骨轉移藥物是否(shìfǒu)繼續應用?療程如何?是否(shìfǒu)需要更換?4.是否可以試用內分泌藥物?5.根據目前病人的情況(身體和經濟承受)是否能有分子靶向藥物應用?第二十七頁,共二十九頁。請各位老師給予(jǐyǔ)寶貴的意見!謝謝!第二十八頁,共二十九頁。內容(nèiróng)總結2011-12-03。●主訴:左乳癌術后17月,發現左頸包塊及胸前、胸背疼痛1月。既往史:既往健康。否認肝炎結核病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