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93.080.01CCSP51DB11北京市地方DB11/T1988—2022城市軌道交通線路設施檢測技術規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inspectionofurbanrailtransitlinefacilities2022-06-21發布2022-10-01實施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DB11/T1988—2022目次前言............................................................................III1范圍................................................................................12規范性引用文件......................................................................13術語和定義..........................................................................14通則................................................................................3基本要求........................................................................3檢測方案的制定..................................................................6檢測方法和設備要求..............................................................6檢測成果要求....................................................................65線路測量............................................................................6通用要求........................................................................6鋪軌控制網檢測..................................................................6線路平面及縱斷面檢測............................................................6線路標志位置檢測................................................................76限界檢測............................................................................7通用要求........................................................................7設備限界檢測....................................................................7建筑限界檢測....................................................................87軌道靜態檢測........................................................................8通用要求........................................................................8軌道靜態幾何狀態檢測............................................................8無縫線路檢測...................................................................14鋼軌及聯結零件檢測.............................................................14道岔部件檢測...................................................................17鋼軌伸縮調節器部件檢測.........................................................19軌道加強設備檢測...............................................................20碎石道床檢測...................................................................21整體道床檢測...................................................................228接觸軌及感應板系統檢測.............................................................24通用要求.......................................................................24接觸軌系統檢測.................................................................24感應板系統檢測.................................................................259道口、護欄及聲屏障檢測.............................................................27通用要求.......................................................................27道口檢測.......................................................................27護欄及聲屏障檢查...............................................................2810軌道線路設備系統動態檢測..........................................................29通用要求......................................................................29IDB11/T1988—2022軌道動態幾何狀態檢測...........................................................29軌道結構動力學檢測.............................................................3011檢測成果管理.......................................................................31通用要求.......................................................................31成果整理.......................................................................31檢測報告.......................................................................31信息化管理.....................................................................31附錄A(資料性)線路平面及縱斷面檢測記錄樣表...................................32A.1線路平面及縱斷面檢測記錄樣表見表A.1。...........................................32附錄B(資料性)限界檢測記錄樣表...............................................33B.1限界檢測記錄樣表見表B.1。......................................................33附錄C(資料性)軌道靜態幾何尺寸檢測記錄樣表...................................34C.1軌道靜態幾何尺寸檢測記錄樣表見表C.1。...........................................34附錄D(資料性)道岔檢測記錄樣表...............................................35D.1單開道岔檢測記錄樣表見表D.1。..................................................35D.260kg/m鋼軌9號可動心軌轍叉道岔檢測記錄樣表見表D.2。...........................36D.360kg/m鋼軌18號可動心軌轍叉道岔檢測記錄樣表見表D.3。..........................37D.4復式交分道岔檢測記錄樣表見表D.4。..............................................38D.5交叉渡線(菱形交叉部分)檢測記錄樣表見表D.5。...................................39附錄E(資料性)無縫線路長鋼軌檢測記錄樣表.....................................40E.1無縫線路長鋼軌檢測記錄樣表見表E.1。............................................40附錄F(資料性)鋼軌磨耗檢測記錄樣表...........................................41F.1鋼軌磨耗檢測記錄樣表見表F.1。..................................................41附錄G(資料性)道床檢測記錄樣表...............................................42G.1整體道床檢測記錄樣表見表G.1。..................................................42G.2碎石道床檢測記錄樣表見表G.2。..................................................43G.3浮置板道床檢測記錄樣表見表G.3。................................................44附錄H(資料性)接觸軌和感應板檢測記錄樣表.....................................45H.1接觸軌檢測記錄樣表見表H.1。....................................................45H.2感應板檢測記錄樣表見表H.2。....................................................46參考文獻........................................................................47IIDB11/T1988—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本文件由北京市交通委員會提出并歸口。本文件由北京市交通委員會組織實施。本文件起草單位:北京城建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北京京港地鐵有限公司、北京市軌道交通運營有限公司、北京京城地鐵有限公司、北京東方維平軌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建設工程質量第三檢測所有限責任公司、中航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兵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中天路通智控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聯環建設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城建科技促進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張建全、王思鍇、任干、呂杰、楚柏青、孫壯志、張偉、黃偉、時光明、舒俊杰、徐棟、鄒策、陳林、李芳凝、李建光、魏英華、王罡、高利宏、李強、張清利、華福才、文菲菲、宋冉曄、王志京、王彪、譚磊、劉爾亮、劉兵、龐雷、方樹薇、侯巧省、侯玨、張悅、邢韞、馬建良、張巖鋼、張恒、黃亞、李東海、劉敏、陳萬里、屈文彬、韓玉珍、李江舟、肖珣。IIIDB11/T1988—2022城市軌道交通線路設施檢測技術規范1范圍本文件規定了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設施的線路測量、限界檢測、軌道靜態檢測、接觸軌及感應板系統檢測、道口、護欄及聲屏障檢測、軌道線路設備系統動態檢測及檢測成果管理的技術要求及方法。本文件適用于設計最高時速不超過160公里的城市軌道交通(不含磁懸浮、有軌電車)運營線路設施檢測工作。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25021軌道檢查車GB/T39559.3城市軌道交通設施運營監測技術規范第3部分隧道GB/T39559.4城市軌道交通設施運營監測技術規范第4部分軌道和路基GB50157地鐵設計規范GB/T50308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測量規范GB/T50344建筑結構檢測技術GB/T50621鋼結構現場檢測技術CJJ/T96地鐵限界JGJ8建筑變形測量規范TB/T1924軌距鐵路軌距尺TB/T2340鋼軌超聲波探傷儀TB/T2658.21工務作業第21部分:鋼軌焊縫超聲波探傷作業TB/T3147鐵路軌道檢查儀TB/T3355軌道幾何狀態動態檢測及評定DB11/T718城市軌道交通設施養護維修技術規范DB11/T1714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動態驗收技術規范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線路設施檢測inspectionofurbanrailtransitlinefacilities采用人工檢查、儀器工具檢測、集成綜合檢測設備智能檢測分析等方法對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線路中的軌道及相關設施的幾何狀態、物理力學參數、傷損病害等進行量測、檢查、分析及評定的活動。1DB11/T1988—2022限界gauge保障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運行、限制車輛斷面尺寸、限制沿線設備安裝尺寸及確定建筑結構有效凈空尺寸的圖形及相應定位坐標參數稱為限界。分為車輛限界、設備限界和建筑限界三類。[來源:GB/T50833—2012,6.2.1]軌道track路基、橋梁、隧道等線下結構物以上的線路部分,由鋼軌及配件、軌枕及扣件、道床(有砟或無砟)、道岔及鋼軌伸縮條件器等組成。[來源:GB/T39559.4—2020,3.1]鋼軌rail直接支撐列車荷載和引導車輪行駛的型鋼。[來源:GB/T50833—2012,6.3.7]扣件trackfastening將鋼軌固定在軌枕或其他軌下基礎部件的連接部件。[來源:GB/T50833—2012,6.3.8]道床ballastbed/trackbed支持和固定軌枕,并將列車荷載傳向路基面或橋梁、隧道等其他下部建筑結構的軌道組成部分。[來源:GB/T50833—2012,6.3.10]無縫線路continuouslyweldedrailtrack鋼軌連接方式采用連續焊接的軌道結構。[來源:GB/T50833—2012,6.3.16]軌溫railtemperature鋼軌的溫度。[來源:GB/T50833—2012,6.3.17]鋼軌伸縮調節器railexpansionjoint由可以相對滑動的基本軌和尖軌組成的用以調節鋼軌伸縮的裝置。道岔turnout/switch車輛從一股軌道轉入或越過另一股道的線路連接設備。[來源:GB/T50833—2012,6.3.15]靜態檢測statictesting采用軌道檢查儀及相關檢測設備,對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在非運行條件下的軌道靜態幾何狀態、無縫線路、鋼軌及聯結零件、道岔、鋼軌伸縮調節器、道床等進行的檢測活動。2DB11/T1988—2022動態檢測dynamictesting采用軌道檢查車及相關檢測設備,對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在正常運行條件下的軌道動態幾何狀態和軌道結構動力學參數等進行的檢測活動。[來源:DB11/T1714—2020,3.2,有修改]4通則基本要求4.1.1城市軌道交通線路設施在運營期間,應開展線路測量、限界檢測、軌道靜態檢測、接觸軌及感應板系統檢測、道口、護欄及聲屏障檢測,以及軌道線路設備系統動態檢測工作。4.1.2線路設施檢測工作分為日常檢查、定期檢查和專項檢查,并應符合GB/T39559.4、DB11/T718中的要求和表1、表2及表3的要求。表1線路設施日常檢查工作要求檢查工具和方法檢查對象檢查內容檢查頻率線路中心線明顯變形情況線路線路標志完整性、清晰度及缺損情況限界軌行區異物侵入限界情況鋼軌外觀鋼軌表面掉塊、擦傷、裂紋、銹蝕等傷損情況鋼軌折斷情況鋼軌標記的傷損變化情況聯結零件道岔聯結零件缺失、折斷、裂紋、松動等情況道岔尖軌與基本軌的密貼性,尖軌軋傷和異常磨損情況滑床板斷裂、脫焊等異常情況日常檢查不應少于1次/2天,對隧道進出口段、高架段、不良地質及復雜環境等特殊區段,根據設備狀態、季節變化應適當增加檢查頻次轍叉及其他零件的作用狀態軌枕偏斜、腐蝕、破損、開裂、松動等異常情況聯結套管失效情況軌枕道床目測、簡單工具、綜合巡檢設備、視頻檢測道床臟污、裂縫、積水、變形、翻漿冒泥等異常情況減振道床位移情況、周圍的縫隙、板縫和檢查孔的密封措施道床側溝排水情況軌道鋼軌伸縮調節器的鋼軌和基本軌密貼性,尖軌或基本軌頂面壓潰肥邊情況無縫線路軌條不正常伸縮情況,固定區或無縫道岔的不均勻位移情況軌距拉桿、防爬器、防爬支撐、防脫護軌和阻尼鋼軌等加強設備狀態加熱條卡具翹起,與基本軌磨卡情況,加熱條燒毀情況正常工作情況軌道加強設備道岔融雪設備鋼軌涂油器、軌頂摩擦控制裝置道床堆積油脂情況軌面油脂情況部件損壞或缺失情況擋車器損壞或缺失情況擋車器安裝擋車器位置處的軌道清潔情況擋車器滑行方向軌面上的障礙物情況3DB11/T1988—2022檢查對象表1線路設施日常檢查工作要求(續)檢查工具和方法檢查內容檢查頻率異物侵入限界情況接觸軌護罩脫落情況接觸軌系統各零部件等有無燒傷和損壞絕緣部件有無破損和閃絡其它危及行車和供電安全的現象感應板異常傷損感應板系統其它危及行車和供電安全的現象道口輪緣槽內的雜物情況道口板平整度及異物侵限情況道口護軌連接部件緊固情況護欄和聲屏障缺失、松動情況道口、護欄及聲屏障表2線路設施定期檢查工作要求檢查對象檢查內容檢查工具和方法全站儀、水準儀、集成綜合檢測設備等檢查頻率鋪軌控制網檢測宜3年~10年檢查1次,并根據觀測結果進行調整,不良地質等特殊區域應加密檢測頻率不應少于1次/年,并根據觀測結果進行調整,不良地質等特殊區域應加密檢測頻率線路限界線路平面及縱斷面檢測全站儀、限界檢測車、集成綜合檢測設備等軌距尺、軌道檢查儀、弦線、鋼直尺等建筑限界、設備限界軌道靜態幾何尺寸不應少于1次/季度1.正線、試車線、出入段線和聯絡線:50kg/m鋼軌不應少于1次/30天,60kg/m鋼軌不應少于1次/36天;2.車場線:不應少于2次/年;鋼軌探傷車、鋼軌探傷儀3.道岔(含調節器):50kg/m鋼軌不應少于1鋼軌傷損等次/30天,60kg/m鋼軌不應少于1次/36天;4.對于冬季的地面線、橋梁及隧道過渡段、小半徑曲線、大坡道及鋼軌狀態不良地段、傷軌數量出現異常地段及超過或接近大修周期地段等,應加密檢測頻率鋼軌1.正線:閃光焊不應少于1次/2年,氣壓焊和鋁熱焊不應少于1次/半年;2.車場線:不應少于1次/2年焊接接頭傷損焊縫探傷儀鋼軌、道岔、調節器等磨耗檢測不應少于4次/年。對磨耗接近重傷的鋼軌、磨耗接近輕傷的道岔和調節器或磨耗速度過快的地段應提高檢測頻率軌道磨耗檢查尺、磨耗測量儀、軌頭輪廓儀等鋼軌垂直磨耗和側面磨耗鋼軌波浪磨耗基尺、塞尺、波磨檢測車、鋼軌平直度測量儀等不應少于1次/季度正線:軌縫、錯牙檢測不應少于1次/季度:車場線:軌縫檢測不應低于1次/半年、錯牙檢測不應低于1次/季度;鋼軌接頭的軌縫與錯牙軌縫尺、鋼直尺其他線:軌縫、錯牙檢測不應低于1次/半年扣件、螺栓、聯結零件缺失、松動、折斷、裂紋等傷損情況聯結零件人工檢查、綜合集成檢測設備不應少于1次/季度軌距尺、支距尺、鋼直尺等折返道岔不應少于1次/兩周,其它道岔不應少于1次/季度各部位幾何尺寸道岔軌枕各部件傷損或病害情況傷損、失效情況空吊情況探傷儀結合人工檢查人工檢查、綜合集成檢測設備等同本表中“鋼軌傷損”項的檢查頻率不應少于1次/季度4DB11/T1988—2022表2線路設施定期檢查工作要求(續)檢查對象道床檢查內容檢查工具和方法檢查頻率變形、裂紋、臟污、翻漿冒泥等情況浮置板道床面高程出現異常時檢查隔振器及剪力鉸失效情況排水情況人工檢查、水準儀、綜合集成檢測設備等不應少于1次/年地上線不應少于1次/月;地下線不應少于1次/季度軌長軌條爬行量全站儀、準直儀、鋼尺等軌距尺、軌道檢查儀等道無縫線路鋼軌伸縮調節器的靜態幾何尺寸不應少于1次/季度不應少于1次/2年鋼軌伸縮調節器伸縮量擋車器狀態,包括螺栓失效、斷開情況擋車器人工檢查擋車器開焊、銹蝕情況以及潤滑狀態接觸軌系統幾何尺寸,鋼鋁復合接觸軌不銹鋼帶磨耗情況,螺栓和接觸軌防護罩松動情況接觸軌系統感應板系統接觸軌檢查尺、測厚儀感應板檢查尺不應少于1次/季度不應少于1次/季度感應板系統幾何尺寸,感應板完整情況和各螺栓松動情況道口通視情況道口標志缺失情況道口鋪面板寬度和平整度護軌聯結部件及輪緣槽寬度道口、護欄及聲屏障人工檢查、水準儀、鋼尺、卡尺、水平尺等不應少于1次/年護欄、聲屏障缺失、松動情況軌道動態幾何尺寸車體垂直和橫向振動加速度軌道檢查車軌道線路設備動態檢查不應少于1次/2月,允許速度大于120km/h線路不少于2次/月軌道檢查車、車載式線或便攜式添乘儀等表3線路設施專項檢查工作要求檢查對象線路檢查內容線路軌道平面及縱斷面建筑限界檢查工具和方法全站儀、水準儀、集成綜合檢測設備檢查時機或條件限界1.出現日常檢查和定期檢查難以判明的病害;軌距尺、弦繩、軌道檢查儀軌道靜態幾何尺寸2.特殊氣候條件或溫度變化較快影響線路設施安全的情況;鋼軌全面檢查地面線及高架線的鋼軌接頭的軌縫和螺栓扭力矩地面線及高架線道岔基本軌探傷扭力扳手3.不良地質或特殊性巖土對線路結構的安全可能帶來不利影響的區段;4.地震、堆載、卸載、凍融、列車振動等外力作用對線路結構或路基產生較大影響的區段;軌道道岔道床探傷儀結合人工檢查混凝土強度、碳化深度道床脫空、剝離、裂縫等病害長軌條爬行量回彈儀、裂縫測深儀地質雷達、取芯全站儀5.線路保護區范圍內工程施工期間;6.超出設計使用年限,需要延長使用的;無縫線路鋼軌伸縮調節器人工檢查接觸軌系統幾何尺寸,鋼鋁復合接觸軌不銹鋼帶磨耗情況,各螺栓和接觸軌防護罩松動情況感應板系統幾何尺寸,感應板完整情況和各螺栓松動情況7.采用新的施工技術、基礎形式或設計方法對線路結構的安全可能帶來不利影響的情況接觸軌系統接觸軌檢查尺、卡尺等感應板檢查尺、扭矩扳手、水準儀等感應板系統5DB11/T1988—20224.1.3線路設施檢測宜采用自動化程度高的綜合檢測方法。檢測方案的制定日常檢查、定期檢查和專項檢查應編制檢測方案。檢測方案應根據線路現狀、使用情況、基礎結構形式、地質與環境條件,并結合運營安全管理的有關要求進行編制。檢測方法和設備要求線路設施檢測所用方法和設備技術指標應符合相關的要求,所用儀器、儀表應狀態良好,并在計量檢定有效期內。檢測成果要求4.4.1檢測數據應全面、準確,結果評定應實事求是、客觀公正。4.4.2檢測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報告相關部門及時處理。5線路測量通用要求測量內容5.1.1線路測量內容應包括鋪軌控制網、線路平面及縱斷面、線路標志(公里標、百米標、坡度標、曲線標、圓曲線和緩和曲線始終點標、豎曲線始終點標、道岔號標、限速標等)。5.1.2測量原則線路檢測工作應保證鋪軌控制網點完整,成果精度滿足檢測工作起算要求;線路平面及縱斷面的測量成果能夠準確反映線路線形和變化情況;各類線路標志應完整,位置準確。線路檢測的頻率應符合表2的有關規定。鋪軌控制網檢測5.2.1檢測方法鋪軌控制網檢測應符合下列要求:a)b)鋪軌控制點檢測方法和技術指標應執行GB/T50308中軌道施工測量的有關技術要求;當鋪軌控制網點損壞時,應按原技術要求進行補設,在埋設穩定后進行恢復測量。5.2.2評定鋪軌控制網應保持控制點完好,精度應符合GB/T50308中的有關技術要求。線路平面及縱斷面檢測5.3.1檢測方法線路平面及縱斷面檢測方法應符合下列要求:a)使用全站儀、水準儀解析法幾何測量方法測量線路特征點,或使用集成三維激光掃描儀、全景相機的綜合檢測設備,進行移動連續掃描獲取結構面信息;檢測記錄樣表見附錄A;6DB11/T1988—2022b)c)線路平面及縱斷面特征點應按直線段6m,曲線段5m等間距采集,在平面曲線的直緩、緩圓、曲中、圓緩、緩直等線路要素點、豎曲線的變坡點等處應增設測點;檢測成果的平面坐標中誤差和高程中誤差應符合GB/T50308的有關技術要求。5.3.2評定線路平面及縱斷面的技術條件應符合GB50157及設計文件規定的有關線路線形的技術要求。線路縱向曲率變化應符合GB/T39554.3行車影響評價的有關技術要求。線路標志位置檢測5.4.1檢測方法線路標志位置檢測使用全站儀,按GB/T50308的有關測量技術要求進行檢測。5.4.2評定線路標志位置在邊墻上的標志里程中誤差不應大于±100mm,在軌腰上標志里程中誤差不應大于±5mm。6限界檢測通用要求6.1.1檢測內容限界檢測包括設備限界及建筑限界檢測,檢測內容應符合下列要求:a)設備限界檢測范圍為車輛行駛的所有區域,應沿線路走向連續進行檢測。檢測對象應包括接觸軌、架空接觸網、站臺門、隔斷門、疏散平臺、行車信號與線路設備標志、廣告標志、管線、支架、天線、軌旁設備、各類監測設備等;b)建筑限界檢測范圍為車輛行駛的所有區域,應沿線路走向連續進行檢測。檢測內容為線路結構內凈空斷面尺寸,包括結構特征點的平面位置、高程、結構尺寸等。6.1.2檢測原則限界檢測的頻率應符合表1、表2和表3的相關要求。限界檢測的坐標系統應與建設時的坐標系統一致,并應使用最新的鋪軌控制網點坐標及高程成果。限界檢測的結果應符合線路安全運營的要求。設備限界檢測6.2.1檢測方法設備限界檢測可使用全站儀、限界檢測車、集成綜合檢測設備等進行檢測,并應符合下列要求:a)b)c)設備限界檢測普通部位的檢測成果中誤差不應大于±5mm,站臺、站臺門及縱向疏散平臺等重點部位的檢測成果中誤差不應大于±2mm;采用解析法測量設備限界時,應按GB/T50308設備竣工測量的有關技術要求,沿線路走向全面采集設備最靠近線路中心方向的特征點坐標及高程,計算線路里程及與線路中心的關系;采用三維激光掃描法測量設備限界時,應按5.3.1中的技術要求進行測量,取得設備的三維模型及實際空間位置,計算設備限界。7DB11/T1988—20226.2.2評定除站臺、站臺門及接觸網或接觸軌帶電部分外,沿線安裝的任何設備,包括安裝誤差值、測量誤差值及維護周期內的變形量均不得侵入設備限界。安全間距取值應符合GB50157、CJJ/T96及設計文件的有關要求。建筑限界檢測6.3.1檢測方法建筑限界檢測可使用全站儀、限界檢測車、集成綜合檢測設備進行檢測,限界檢測記錄樣表見附錄B。檢測方法應符合下列要求:a)采用解析法測量建筑限界時,檢測結構斷面測點數量、位置、測量方法和精度應符合GB/T50308中的要求;b)采用三維激光掃描方法測量建筑限界時,應按5.3.1的技術要求進行測量,取得結構的三維模型及實際空間位置,提取結構軸線、斷面特征點與線路中心關系。6.3.2評定建筑限界應符合GB50157、CJJ/T96及設計文件的相關要求。7軌道靜態檢測通用要求7.1.1檢測內容軌道靜態檢測包括軌道靜態幾何狀態檢測、無縫線路檢測、鋼軌及聯結零件檢測、道岔部件檢測、鋼軌伸縮調節器部件檢測、軌道加強設備檢測、碎石道床檢測以及整體道床檢測等。7.1.2檢測原則軌道靜態檢測頻率應按表1、表2及表3的相關要求執行。軌道靜態檢測使用專門的工具或集成的綜合檢測設備。對軌道靜態檢測結果進行單項檢測評定后,還應結合其他相關的檢測結果進行綜合分析。軌道靜態幾何狀態檢測7.2.1直線軌距和水平檢測7.2.1.1檢測方法使用軌距尺或軌道檢查儀等進行檢測,記錄格式見附錄C,檢測應符合下列要求。a)使用軌距尺檢測:1)2)3)4)軌距尺應符合TB/T1924中相關的使用和檢定要求;軌距、水平檢測點間距宜為5m;檢測時軌距尺應與鋼軌保持垂直,記錄軌距最小讀數即為該測點軌距值;水平檢測與軌距檢測同時進行,在同一測點處讀取水平讀數。b)使用軌道檢查儀檢測:1)軌道檢查儀應符合TB/T3147中相關的使用和檢定要求;8DB11/T1988—20222)軌道檢查儀拼裝和上軌后應檢查系統的連接是否正確、電路系統、信號系統及走行輪與導向輪是否正常工作;3)4)5)應對軌距傳感器、水平傳感器、陀螺儀進行標定,標定精度應滿足測量精度要求;應檢查導入儀器的線路設計參數的正確性;設置儀器采集參數,前進方向、左右軌,采樣間距不應小于1m,輸入檢測的起始里程,里程定位應依據鋪軌控制點進行測量定位,里程偏差不應大于0.02m;采樣檢測前應檢查確認采集系統是否正常;6)7)8)9)采用人工推行或步進電機驅動方式進行檢測,自動記錄軌距、水平等數據;對于曲線部位的檢測應在距離曲線20m之外的直線地段開始檢測;軌道檢查作業如遇來車下道避車時應設置下道標記,暫停測量,避車完畢后按下道時標記位置放置軌道檢查儀重新恢復測量;10)檢測完成后導出測量始數據,利用數據分析處理軟件對測量數據進行分析計算,提取軌距、水平檢測成果。7.2.1.2評定軌道靜態幾何尺寸容許偏差管理值應符合表4和表5的要求。表4整體道床線路軌道靜態幾何尺寸容許偏差管理值綜合維修(mm)經常保養(mm)臨時補修(mm)項目正線其他線正線其他線軌距水平+4、-2+5、-2+7、-4+9、-4+9、-444444555557777710101081010107高低軌向(直線)三角坑緩和曲線(扭曲)直線和圓曲線99注1:軌距偏差不含曲線上按規定設置的軌距加寬值,但最大軌距(含加寬值和偏差)不得超過1456mm。注2:軌向偏差和高低偏差為10m弦測量的最大矢度值。注3:三角坑偏差不含曲線超高順坡造成的扭曲量,檢查三角坑時基長為5m,但在延長18m的距離內無超過表列的三角坑。表5碎石道床線路軌道靜態幾何尺寸容許偏差管理值綜合維修(mm)經常保養(mm)臨時補修(mm)項目正線其他線正線其他線軌距水平+5、-2+6、-2+9、-4+10、-4+9、-44444455555101010811111191010107高低軌向(直線)三角坑(扭曲)緩和曲線直線和圓曲線9109注1:軌距偏差不含曲線上按規定設置的軌距加寬值,但最大軌距(含加寬值和偏差)不得超過1456mm。注2:軌向偏差和高低偏差為10m弦測量的最大矢度值。注3:三角坑偏差不含曲線超高順坡造成的扭曲量,檢查三角坑時基長為5m,但在延長18m的距離內無超過表列的三角坑。9DB11/T1988—20227.2.2直線軌向和高低檢測7.2.2.1檢測方法使用軌道檢查儀或10m弦線和鋼直尺對線路左右兩股鋼軌軌向和高低進行檢測,記錄格式見附錄C。使用軌道檢查儀檢測方法應符合7.2.1中的相關規定,使用10m弦線和鋼直尺檢測應符合下列要求:a)軌向檢測,先目測軌道不平順點作為測點,安置點為軌頭內側面的軌面向下16mm處,使用鋼直尺量取鋼軌頭部內側與弦線之間的矢度;b)高低檢測,先目測軌面平順情況,在有坑洼處采用10m弦線在軌面測量矢度。7.2.2.2評定軌向和高低的檢測結果應符合表4和表5的相關要求。7.2.3曲線軌距檢測檢測方法7.2.3.1使用軌距尺、軌道檢查儀檢測或集成綜合檢測設備采集提取。記錄格式見附錄C。7.2.3.2評定曲線軌距在直線軌距基礎上根據線路設計的要求進行加寬,曲線軌距加寬值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要求。7.2.4曲線超高檢測7.2.4.1檢測方法使用軌距尺或軌道檢查儀檢測。記錄格式見附錄C。7.2.4.2評定曲線超高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要求和下列要求:a)未被平衡超高不應大于61mm;欠超高允許值一般情況下取61mm,困難情況下取75mm;過超高不應大于50mm;正線曲線的最大超高值不應大120mm,其他線的最大超高值不應大于150mm;b)曲線超高值在緩和曲線內遞減順接,無緩和曲線時,在圓曲線兩端的直線段內遞減順接。超高順坡遞減率一般不應大于2‰,在困難條件下,可適當加大順坡坡度,但順坡坡度不應大于3‰。7.2.5曲線正矢(軌向)檢測7.2.5.1檢測方法使用軌道檢查儀或20m弦線和鋼直尺對曲線段鋼軌圓順度進行檢測。記錄格式見附錄C。使用軌道檢查儀檢測方法應符合7.2.1中的相關要求,使用20m弦線和鋼直尺檢測應符合下列要求:a)b)c)將曲線段按每10m分段處作為檢測點,安置點為軌頭內側面的軌面向下16mm處;使用鋼直尺量取鋼軌頭部內側與弦線之間的矢度;對于長大曲線當發現圓順度有疑點時,應及時進行任意點的正矢測量。7.2.5.2評定曲線正矢日常保持容許偏差管理值應符合表6的要求。10
DB11/T1988—2022表6曲線正矢日常保持容許偏差管理值緩和曲線的正矢與計算正矢差(mm)圓曲線正矢連續差(mm)圓曲線正矢最大最小值差(mm)曲線半徑R(m)正線及到發線其他站線正線及到發線其他站線正線及到發線其他站線R≤250250<R≤350350<R≤450450<R≤800R>80076543876541412108161412108211815129242118151267.2.6三角坑(扭曲)檢測檢測方法7.2.6.1使用軌道檢查儀、弦線和鋼直尺檢測,檢查三角坑時靜態基長為6m。記錄格式見附錄C。7.2.6.2評定軌道三角坑評定應符合表4和表5的相關要求。7.2.7道岔軌距和水平檢測檢測方法7.2.7.1使用軌距尺或軌道檢查儀進行檢測,檢測方法應符合7.2.1的相關規定。記錄格式見附錄D。使用軌距尺檢測時同時應符合下列要求:a)b)c)先測量直股,后測量曲股;直股各檢測點位置為基本軌接頭、尖軌尖端、尖軌中部、尖軌跟端;曲股檢測點位置與直股對應,除導曲線軌距不同之外,其余各測點軌距與直股相同。檢測點位置為:基本軌接頭,尖軌尖端、尖軌中部,尖軌跟端,導曲線前部、導曲線中部、導曲線后部、導曲線終點、轍叉前、轍叉中,轍叉后。7.2.7.2評定道岔軌距和水平、軌距加寬遞減應符合GB50157、DB11/T718和設計文件的要求。7.2.8道岔軌向和高低檢測7.2.8.1檢測方法交替使用10m弦5m弦和鋼直尺對道岔軌向、高低進行檢測,檢測方法應符合7.2.2中的相關規定。7.2.8.2評定道岔軌向和高低應符合GB50157、DB11/T718和設計文件的相關要求。7.2.9道岔支距和超高檢測7.2.9.1檢測方法使用支距尺檢測,自尖軌跟端開始,每2m設一個點,分段至終點處,測量導曲線上股作用邊到直股上股作用邊的垂直距離。檢測記錄樣表見附錄D。11DB11/T1988—20227.2.9.2評定導曲線支距、超高值應符合道岔圖或設計圖的要求。7.2.10道岔查照間隔檢測檢測方法7.2.10.1使用軌距尺讀取轍叉心作用面至護軌頭部外側的距離,檢測位置按設計圖紙確定。檢測記錄樣表見附錄D。7.2.10.2評定查照間隔(轍叉心作用面至護軌頭部外側的距離)不應小于1391mm。7.2.11道岔護背距離檢測檢測方法7.2.11.1使用軌距尺讀取轍叉翼作用面至護軌頭部外側的距離。檢測記錄樣表見附錄D。7.2.11.2評定護背距離(轍叉翼作用面至護軌頭部外側的距離)不應大于1348mm。7.2.12道岔輪緣槽寬度檢測7.2.12.1檢測方法采用卡鉗、鋼直尺、卡尺等對道岔尖軌跟端的輪緣槽寬度進行檢測。在尖軌跟端處,檢測基本軌作用邊與尖軌非作用邊之間最小距離。輪緣槽寬度的量取位置與軌距量取位置相同。檢測記錄樣表見附錄D。7.2.12.2評定道岔輪緣槽寬度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要求。7.2.13岔后連接曲線半徑檢測7.2.13.1檢測方法岔后連接曲線半徑可采用量取曲線弦長的方法檢測。檢測記錄樣表見附錄D。7.2.13.2評定岔后連接曲線半徑不應小于該道岔導曲線半徑。連接曲線超高不應大于15mm,順坡不應大于2‰;連接曲線至轍叉跟間的直線長度不應小于6m。7.2.14道岔尖軌動程檢測7.2.14.1檢測方法使用鋼直尺在尖軌牽引點處量取尖軌尖端非工作邊與基本軌工作邊的距離。檢測記錄樣表見附錄D。12
DB11/T1988—20227.2.14.2評定普通道岔牽引點動程、可動心軌道岔牽引點動程執行設計圖紙要求。7.2.15道岔尖軌與基本軌密貼檢測檢測方法7.2.15.1使用厚度合適的塞尺測量尖軌與基本軌密貼程度。檢測記錄樣表見附錄D。7.2.15.2評定尖軌與基本軌密貼度應符合設計圖紙的要求。7.2.16道岔各部尺寸檢測7.2.16.1檢測方法復式交分道岔、交叉渡線及其他類型道岔的各部尺寸檢測使用鋼卷尺、卡尺、鋼直尺等工具量取檢測。檢測記錄樣表見附錄D。7.2.16.2評定道岔各部尺寸應符合圖或設計圖的要求,道岔護軌墊片不應大于10mm。7.2.17伸縮調節器軌距及方向檢測7.2.17.1檢測方法使用軌距尺、弦線和鋼直尺進行檢測,測量時應每隔1m測量1處。7.2.17.2評定在尖軌尖端至l100mm處軌距較差不應大于+6mm、不應小于-2mm,方向較差不應大于4mm。其余部位與直線軌距和方向的相同。7.2.18空吊板檢測7.2.18.1檢測方法用塞尺測量鋼軌軌底與軌枕墊板(道砟)之間空隙,連續檢查一百個軌枕頭,并計算空吊板數占總數的百分比。7.2.18.2評定整體道床鋼軌軌底與軌枕墊板之間空隙,大于2mm時為吊板。碎石道床軌枕底與道砟之間空隙,大于2mm為空板。空吊板比例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要求。7.2.19軌底坡檢測7.2.19.1檢測方法目測軌頂面的光帶位置或使用軌底坡測量儀、集成綜合檢測設備檢測。13
DB11/T1988—20227.2.19.2評定軌底坡數值應符合設計文件規定的偏差要求。無縫線路檢測7.3.1無縫線路位移檢測7.3.1.1檢測方法埋設位移觀測樁使用全站儀測量。記錄樣表見附錄E。觀測樁埋設應符合下列要求:a)無縫線路以一次鋪設鎖定的軌條長度為管理單元,每段設位移觀測樁5對~7對,固定區較長時,可適當增加對數(其中固定區中點1對,伸縮區始、終點各1對,其余設置在固定區);無縫道岔設3對觀測樁,在間隔鐵或限位器處設1對,在岔頭、岔尾處各設1對;位移觀測樁應預先埋設牢固,在長軌條就位后或拉伸到位后應立即進行標記,標記應明顯、耐久、可靠。b)c)7.3.1.2評定無縫線路爬行量應符合設計鎖定軌溫的范圍要求。7.3.2鎖定軌溫放散和調整檢測檢測方法7.3.2.1鎖定軌溫檢測可采用應變法,通過測量觀測樁變化計算各個觀測截面位移計算實際鎖定軌溫。7.3.2.2評定出現以下情況應進行無縫線路放散和調整:a)b)c)實際鎖定軌溫不在設計鎖定軌溫范圍以內,或左右股長軌條的實際鎖定軌溫相差超過5℃;鎖定軌溫不清楚或不準確;無縫線路的兩相鄰單元軌條的鎖定軌溫差超過5℃,同一區間內單元軌條的最低、最高鎖定軌溫相差超過10℃;d)e)f)g)h)i)鋪設或維修作業方法不當,使長軌條產生不正常的伸縮;固定區和無縫道岔出現嚴重的不均勻位移;線路軌向嚴重不良,碎彎多;通過測試,發現溫度力分布嚴重不勻;因處理線路故障或施工改變了原鎖定軌溫;低溫鋪設長軌條時,拉伸不到位或拉伸不均勻。鋼軌及聯結零件檢測鋼軌磨耗檢測7.4.17.4.1.1檢測方法鋼軌、道岔磨耗檢測分為側面磨耗(側磨)、波磨、垂直磨耗(垂磨)檢測,使用磨耗檢查尺、磨耗測量儀、軌頭輪廓儀等進行檢測。檢測結果記錄樣表見附錄F。檢測應符合下列要求。a)目視鋼軌有明顯磨耗時,采用機械接觸式或光學非接觸式鋼軌磨耗儀對線路軌道的鋼軌磨耗進行檢測;14DB11/T1988—2022b)鋼軌垂直磨耗在鋼軌頂面寬1/3處(距工作邊)測量,側面磨耗在鋼軌頂下16mm處測量,測量位置在里程上與軌向(正矢)、高低測點對應一致。7.4.1.2評定鋼軌、道岔磨耗評定應符合表7、表8的要求。表7鋼軌頭部磨耗輕傷總磨耗(mm)160km/h≥υmax≤120υmax>120km/h正線及垂直磨耗(mm)側面磨耗(mm)160km/h≥υmax≤120υmax>120km/h正線及160km/h≥υmax≤120υmax>120km/h正線及鋼軌(kg/m)其他站線其他站線其他站線km/h正線到發線km/h正線到發線km/h正線到發線75以下~6060以下~5050以下~4343以下12———1412109161412109987710912———141210916141211———87注1:總磨耗=垂直磨耗+1/2側面磨耗。注2:垂直磨耗在鋼軌頂面寬1/3處(距工作邊)測量,側面磨耗在鋼軌踏面(按斷面)下16mm處測量。表8鋼軌頭部磨耗重傷垂直磨耗(mm)側面磨耗(mm)鋼軌160km/h≥υmax>120km/h正線υmax≤120km/h正線、到發線及其他站線160km/h≥υmax>120km/h正線υmax≤120km/h正線、到發線及其他站線(kg/m)75以下~6060以下~5050以下~4343以下11———1110916———1917151387.4.2鋼軌損傷檢測7.4.2.1檢測方法使用設備探傷檢測和人工檢查的方法。檢測應符合下列要求:a)鋼軌探傷設備超聲探頭及保護膜應符合TB/T2340的要求;鋼軌焊縫探傷儀應符合TB/T2658.21的要求;b)c)d)探頭配置應能保證從鋼軌踏面上掃查時,聲束所能射及部位的危害性缺陷都能被有效探測;推行速度普通線路地段一般不應大于2km/h,無縫線路地段一般不大應于3km/h;采用人工檢查方式對鋼軌外觀進行檢查,發現鋼軌擦傷、魚鱗裂紋、磨耗、銹蝕及其他傷損時,應進行復核;e)對正線鋼軌現場焊焊縫平直度應使用鋼軌平直度測量儀檢查。7.4.2.2評定鋼軌傷損分為輕傷、重傷和折斷三類,判別應符合下列要求:a)b)鋼軌輕傷和重傷應符合表7、表8及表9的要求。鋼軌折斷是指發生下列情況之一者:1)2)3)4)鋼軌全截面至少斷成兩部分;裂紋已經貫通整個軌頭截面;/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遼寧師附中2025年高三第一次教學質量檢測試題卷數學試題含解析
- 江蘇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文學概論Ⅰ》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商場員工內部偷盜培訓
- 化療局部毒副反應的護理
- 搶救病人護理工作流程
- 2025短期合同工的勞動合同示例
- 2025標準城鎮住宅裝修合同范本
- 【8物(粵)期中】蕪湖市無為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測試物理試題
- 期中試題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英語四年級下冊(含答案)
- 勞務合作協議書(個人咨詢版)
- GB/T 34571-2024軌道交通機車車輛布線規則
- 2025年上海楊浦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上海市閔行區區管國企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甘肅省甘南州第二批引進急需緊缺人才93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中國盲盒行業研究報告:市場規模、供需態勢、發展前景預測
- 2025年臨床醫師定期考核必考復習題庫及答案(970題)
- 2025年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小學三年級下冊全冊教案(含教學計劃)
- 危廢班組級安全教育
- 2024年工業廢氣治理工(技師)職業技能鑒定理論試題庫(含答案)
- 《材料科學基礎》課程教學大綱
- 電網公司主要輸變電設備狀態檢修導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