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艾草(外一首)_第1頁
南陽艾草(外一首)_第2頁
南陽艾草(外一首)_第3頁
南陽艾草(外一首)_第4頁
南陽艾草(外一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6—南陽艾草(外一首)

吳浩雨

草,是生命的源頭

一遍又一遍生長

南陽艾草,靜靜

從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里

挖掘嶄新的思想

一種草,勢必成為

中醫的源頭,也勢必成為

南陽人的,另一種光彩

幽蘭的氣息,閃閃發亮

一旦艾草登上了大雅之堂

一旦艾草充滿了南陽人的理想

收割,分揀,碾碎

提防翼翼,不能有雜陳

一種原汁原味的金丹妙方

一種被忽視掉了的南陽人聰慧

重新撿起

盆地,是南陽人的天堂

也是南陽艾草的源頭

也是南陽人對醫圣綿延的崇拜

其中自信,是魂

自古,天與地相敬如賓

彼此坐而論道

從東漢至今

兩千年的驗證

兩千年的品味

盆地女子從南陽仲景醫學院

去了江南,去了杭州

帶去了兩千年的針灸

她說:順便把脈

1000年前的南宋

五年寒窗,她說

只是一劑中藥

熬制的一瞬

她堅持傳統陰陽并行

時光是逐漸品味的湯藥

端午鄰近,西峽的屈原崗

內鄉知縣必然是熱血心腸

刻碑立傳

淅川的岵山那場不該丟失的戰役

讓一個三閭大夫

投水而亡

有楚辭璀璨

有艾香繚繞

香囊,藥枕,艾絨,艾條

行俠仗義

在一個中醫世家里,個個

身手非凡

艾葉,艾蒿,艾根

或美味,或良藥,與民間

同樂,休戚與共

南陽艾草,與人民

同心,先天下之憂

在盆地你我成為一枚一枚艾葉

那些露珠也一定馥郁四溢

在盆地我們都找到了飛行的翅膀

秉性脾氣不變

找準自己的位置

不追求綺麗,而是

沿著古老的藥方,漂泊

逆水行舟

淅川最早和秦巴山脈的

第一枚恐龍蛋一起孵化

然后,脫穎而出

因而,它有龍的品格

堯的兒子,丹朱

在此汲水

在盛灣紅山頭下王崗

在滔河黃楝樹

在上集溝灣、坑南

在倉房下寺

在丹江水吞噬的地層

比仰韶還早,或晚的堆積層

鋒利石器

銘文青銅

三足陶器

足以說明淅川水井的

前生,今世

挖一下是人類滄桑的文明

挖一下是人間煙火的井水

挖一下是秦巴山的汗水

挖一下是淅川人的血性

再挖就是一片土地蘊含的感情

淅川人,直

像水井,清澈,重情

淅川人,傻

像轆轤,把甜送給天下兄弟

淅川人,憨

像汲水的繩,把苦留給自己

請給予

淅川人理解

淅川水井,一滴水

可能,就是75萬百姓的身影

他們,飽滿,不溢出,珍惜每一滴水

淅川水井

就是一卷竹簡,小篆,鳥蟲文

寫下40萬移民的搬遷路

寫下綠水青山的昂揚

請給予

淅川人確定

他們的紅薯長在山上

他們的麥子長在巴掌上

他們的果實長在石頭上

他們的希望寄托在淅川水井上

他們是商圣范蠡的后人,卻

從不斤斤計較

淅川是水命,喜歡

和金木火土做朋友

和淮河,黃河,海河做朋友

和城市,鄉村,平原做朋友

請給予

淅川人信心

淅川水井,面前

可能,是跋涉,奔騰的壓力

背后,是抬升,加高的動力

它在不斷創造第一

連接1432公里長度的民心

連接8000萬人寬廣的大地

連接260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