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留置針相關性靜脈炎的護理研究進展_第1頁
新生兒留置針相關性靜脈炎的護理研究進展_第2頁
新生兒留置針相關性靜脈炎的護理研究進展_第3頁
新生兒留置針相關性靜脈炎的護理研究進展_第4頁
新生兒留置針相關性靜脈炎的護理研究進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生兒留置針相關性靜脈炎的護理研究進展2出生缺陷與相關婦兒疾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四川成都,610066摘要:通過文獻綜述新生兒靜脈留置針使用相關靜脈炎的研究與護理進展。本研究通過查閱維普、萬方等期刊數據庫,結合新生兒群體靜脈留置針使用現狀及問題對其進行歸納、總結、概括,發現留置針靜脈炎受到留置針穿刺技術、穿刺部位選擇、藥液輸入速度、新生兒自身特點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本文總結概括出通過合理選擇留置針型號、提高護理人員穿刺技術、合理選擇穿刺部位、嚴格控制輸液速度與留置時間防范與減少留置針靜脈炎的發生,同時針對靜脈炎發生后的評估及處理采取水膠體敷料、土豆片外敷穿刺部位、喜遼妥軟膏外涂、中藥外敷等處理方式,能夠有效治療留置針相關靜脈炎,從而指導臨床,更有效地發揮留置針的作用,減輕住院新生兒反復穿刺的痛苦、減少住院時間和費用、提高護理質量和工作效率。關鍵詞:新生兒 護理 留置針 靜脈炎新生兒尤其是新生兒重癥監護室(neonatalintensivecareunit,NICU)住院新生兒通常以早產兒及危重患兒為主,住院期間需要長期腸外營養支持以及輸注各種治療性液體,這些都需要為其建立外周靜脈通道或中心靜脈。由于新生兒無自我約束意識、活動度大、輸液時間長等特點,通常不會選擇鋼針穿刺靜脈輸液。臨床多采用外周靜脈留置針穿刺輸液以及經外周中心靜脈置管等方式。然而外周中心靜脈置管(PICC)穿刺技術要求也高,所以對大部分輸液患兒,留置針穿刺建立外周靜脈通道仍是主要方式。但由于新生兒皮膚嬌嫩、血管纖細、輸注液體滲透壓高、刺激性大、關節活動度大等特點,尤其是早產兒穿刺難度更大,容易出現輸液相關并發癥,包括靜脈炎、導管堵塞、滲血/滲液、淋巴結腫大及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等。有文獻研究對新生兒留置針使用的并發癥進行調查,其發生率為27.52%,按其發生由高到低依次分別為靜脈炎(20.44%)、導管堵塞(3.00%)、滲血/滲液(1.63%)、淋巴結腫大(1.09%)、導管相關血流感染(0.54%)、胸腔積液(0.54)、脫管(0.27%)1,從該研究發現,新生兒留置針使用的并發癥中靜74.27%。新生兒發生靜脈炎后,增加了護理的危及患兒生命。因此,本研究通過文獻綜述新生兒靜脈留置針靜脈炎的研究與護理進展,從留置針靜脈炎相關概念、靜脈炎分度、新生兒靜脈炎誘發因素、預防及處理措施等方面進行論述,從而指導新生兒科的臨床護理工作者重視留置針應用管理,防范和減少留置針靜脈炎的發生,及早識別靜脈炎并積極針對性處理,從而減輕患兒痛苦、節約不必要的住院時間和費用,進而提高臨床護理工作效率及質量。靜脈留置針相關性靜脈炎靜脈留置針相關靜脈炎的概念TheBritishMedicalResearchcouncil1957[2]。當時普遍認為血癥狀。美國靜脈輸液護理協會(INS)指出靜脈炎為可能伴有疼痛/水腫、化膿和/或可觸及的靜脈條索[3]。靜脈留置針相關靜脈炎臨床表現及分類按照靜脈炎產生的因素美國靜脈輸液護理協會(INS)[3]將其劃分為四大類:即化學性靜脈炎、機械性靜脈炎、感染性靜脈炎以及感染后靜脈炎。同時,根據臨床表現,美國靜脈輸液護理協會(INS)將靜脈炎提供了兩種靜脈炎分度量表供參考,以進行有效評估靜脈炎。表1靜脈炎分度量表評分評分臨床觀察1沒有癥狀2出現以下一種癥狀:靜脈輸液部位輕微疼痛或輕微紅斑3出現以下兩種癥狀:靜脈輸液部位疼痛、紅斑、腫脹等級臨床標準等級臨床標準0沒有癥狀1穿刺部位紅斑伴或不伴疼痛2穿刺部位疼痛伴紅斑和/或水腫3穿刺部位疼痛伴紅斑條紋形成,可觸及靜脈條索41寸,排膿44所有下列癥狀都很明顯:沿套管路徑出現疼痛、硬化5出現以下癥狀且范圍較大:沿套管路徑出現疼痛、紅斑、硬化、可觸及靜脈條索6出現以下癥狀且范圍較大:沿套管路徑出現疼痛、紅斑、硬化、可觸及靜脈條索、發熱新生兒靜脈留置針相關性靜脈炎的誘發因素不可控因素由于新生兒皮膚薄嫩,血管壁內皮細胞發育不成熟,血管直徑小,即使穿刺很順利,留置針導管在血管內占比高,活動時對血管壁產生反復摩擦,形成機械血管內皮的損傷也是發生靜脈炎的重要因素。新生兒使用的營養液等刺激性藥物也增加靜脈炎的發生幾率。其次新生兒免疫力較低,因此任何外界因素都有可能破壞新生兒的免疫系統,從而降低對靜脈穿刺引起炎癥的抵抗力,同時降低恢復能力,也容易引起感染導致靜脈炎[5]的發生。因此這就要求護理人員必須具備熟練的穿刺技術,以及及時發現和評估各級靜脈炎,有效采取正確措施。可控因素靜脈留置針的使用技術對于新生兒來說,如果靜脈被留置針多次穿刺或者止血帶包扎得過緊,時間過長,會對新生兒血管內皮造成損傷,穿刺技巧不夠熟練等是靜脈炎[4]產生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其次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時,應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注重穿刺點部位的消毒[5],而不僅僅是穿刺點周圍皮膚的消毒。對穿刺部位消毒使消毒液應有足夠待干時間,否則消毒液容易進入新生兒患兒血管,從而引發靜脈炎。靜脈留置針穿刺部位的選擇對于穿刺部位選擇,當其離心臟越近時發生靜脈炎幾率相對更低,原因是上藥物在局部滯留時間更長,對血管壁的刺激增加,從而容易增加靜脈炎的發生,同時,下肢靜脈輸液也較上肢增加引起血栓的風險,而血栓形成也是增加感染性靜脈炎發生的其中一個危險因素[6]。靜脈留置針的選擇新生兒的血管較細,血管壁脆弱,所以留置針型號的選擇也十分重要。若留置針型號不合適就會很容易因機械摩擦而損傷新生兒的血管,從而導致新生兒發生靜脈炎。有資料[7]24%,料制作的留置針,其中化學物質可能會與血液中的某些物質結合產生刺激血管的有害物質,比如使用聚四氟乙烯為材料制作的留置針就會使靜脈炎產生的概率大大增加。藥液的輸入對新生兒輸注的藥液濃度一定要適合,若藥液濃度過高則增加了對血管的刺激,從而靜脈炎發生概率就會增加。而對于靜脈滴速而言,若靜脈滴速大于新生兒血液流速,藥液對血管壁的壓力也會有所增加,靜脈炎發生幾率也將有所上升。新生兒靜脈留置針靜脈炎的預防與護理措施新生兒靜脈留置針相關性靜脈炎的預防措施合理選擇留置針型號留置針的型號要小于新生兒的血管管徑,這樣留置針在穿刺到患兒血管中時才會處于漂浮狀態,避免與血管內膜產生摩擦從而達到預防機械靜脈炎的目的

。2021INS22~24相關的創傷[3]。在不影響臨床治療情況下,也可選用細且短的淺靜脈留置針,這樣不僅降低了對血管的摩擦,同時也降低了對血管損傷,加長了留置針留置時長。合理選擇穿刺部位新生兒靜脈留置針應選擇較為粗大的靜脈血管進行穿刺,四肢靜脈穿刺操作簡便、穿刺成功率高、損傷小、能夠有效避免反復穿刺,有效防止感染[11]。同時,應盡量避免關節處進行穿刺,防止患兒活動哭鬧反復摩擦血管引發機械靜脈炎。新生兒頭皮淺靜脈較為豐富,雖不易滑動且淺表易見,但頭皮靜脈穿刺一旦發生滲出或外滲,局部可能出現瘢痕,影響頭發生長和美觀應盡量避免。腋靜脈相對較粗直,充盈度較好且暴露充分,易穿刺固定,且腋靜脈血流速度快,能夠快速稀釋藥液,降低藥物的滲透壓及刺激性。經腋靜脈穿刺留置針的并發癥較經頭皮以及四肢靜脈者少,但經腋靜脈穿刺發生腫脹后不易被發現。因此,新生兒靜脈穿刺優先選擇較為粗直的四肢靜脈,避開關節處,其次選擇腋靜脈,頭皮靜脈作為最后手段。提高護理人員穿刺技術首先就要提升護理人員穿刺技術水平,不僅要掌握淺靜脈留置針的操作方法,也要注意操作細節,防止進行反復穿刺。具體方法如下[12]:選擇彈性較好、粗直且充盈血管后,在距離進針點10~15cm處捆扎止血帶,松緊適宜。當血管充盈后,用無菌棉簽沾取消毒液進行常規消毒(使用碘伏消毒時要注意脫碘),注意待干時間足夠,以穿刺點為中心向外環形消毒,消毒范圍>5cm,在后續操作過程中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進針角度以15~30度為佳,見回血后稍微降低角度繼續進針1~2mm,當針尖端全部進入后,一推一進,退出針芯,推進外套管。松開止血再次確認是否通暢,之后再進行無張力粘貼固定。嚴格控制輸液速度與留置時間新生兒輸液快慢的選擇,在臨床上目前尚缺乏明確的依據。但臨床經驗中表明,靜脈液體滴注的流動速度與藥液濃度息息相關。高濃度藥液會增加對血管的刺激,因此應適當降低藥液滴速,準確把握藥液濃度,避免滴注完成后血管內殘留的藥物對血管內壁造成損傷。且留置針使用完畢后須使用生理鹽水將殘留的藥液清理干凈,脈沖式正壓沖封管。美國靜脈輸液護理協會(INS)推薦的外周靜脈留置針留針時間為72~96h[3]。一旦新生兒穿刺部位出現紅腫現象,護理人員必須立即拔掉留置針,以免液體滲漏,加大靜脈炎發生幾率,加重靜脈炎癥狀。發生留置針靜脈炎的護理措施水膠體敷料汪秀琴、賈穎等研究表明,使用水膠體敷料(康惠爾透明貼)2、3脈炎產生的部位[13][14]。由于康惠爾透明貼的主要作用是促進結締組織再生,因此不能采用手指進行敷藥。如果康惠爾透明貼出現褶皺或者膜內膠體有滲漏現象,則需要及時按照如上步驟進行更換[15]。土豆片外敷穿刺部位文獻報道[16][17]新鮮土豆汁具有散瘀解痙、止痛消炎、利尿、促進損傷組織2~4mm2~4h18]。喜遼妥軟膏外涂治療靜脈炎部血液循環、消腫等作用。張瓊燕等研究表明19][202、315min2直持續到靜脈炎痊愈[21]。中藥外敷許雪萍[22]研究表明使用消腫止痛酊、云南白藥、黃金膏和芒硝等外敷都是有效治療靜脈炎的方法。小結減少并發癥,減輕醫護人員工作量,同時相比外周中心靜脈導管置入等方式,費用較低,穿刺技術要求也較低等優點在臨床上被廣泛應用。但留置針應用過程中也會出現相關并發癥,其中最為突出常見的并發癥為靜脈炎。由于新生兒自身皮膚薄嫩,血管發育不成熟,關節活動度大,需要輸注液體滲透壓高、刺激性大、輸注速度過快,護理人員穿刺技術不夠熟練,對于留置針的選擇和穿刺血管選擇不當等問題,加大留置針靜脈炎的發生概率。經研究顯示預防新生兒留置針靜脈炎的主要措施為,選用22~24號留置針進行穿刺,選擇粗直的四肢靜脈,盡量避從而預防留置針靜脈炎的發生。當不可避免發生靜脈炎后,需要及時拔針并有效評估靜脈炎分級,采取康爾惠敷貼、土豆片外敷、喜遼妥軟膏敷等方法,積極有效處理留置針靜脈炎的情況,促進恢復,從而減少患兒痛苦,提高工作效率。參考文獻作者簡介:熊皓嵐(1994-),華西第二醫院,學歷:大專,職稱:護師,研究方向:護理1Meta[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20,28(S2):35-38.2[]LewisGBH,HeckerJF.Infusionthrombophlebitis[J].BrJAnaesth,1985,57(2):220-233.3[3]GorskiLA,HadawayL,HagleME,etal.Infusiontherapystandardsofpractice,8thedition[J].JInfusNurs,2021,44(1SSuppl1):S1-S224.4PICC[D]科大學,2020.DOI:10.27258/ki.gnxyc.2020.000397.5[]趙蘭田,李興霞,祝青.降低新生兒靜脈留置針導致靜脈炎的護理研究[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9,10(12):135-137.6[]勞賢邦.外周靜脈留置針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J].中國實用醫藥,2010,5(22):229-230.DOI:10.14163/ki.11-5547/r.2010.22.037.7[]譚赟.綜合護理干預對降低我國新生兒靜脈留置針致靜脈炎發生率效果的Meta分析[J].武警后勤學院學報(醫學版),2018,27(05):414-420.8[]唐艷.綜合護理對靜脈留置針輸液患兒靜脈炎的預防效果[J].中國現代醫生,2018,56(13):154-156,159.9[]謝圓圓,王婭琴.降低新生兒靜脈留置針導致靜脈炎的護理干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S2):577-578.10[]江嵐,劉利敏,王玲,魏春嬌,李新穎.臨床靜脈輸液治療留置針應用中如何提高留置時間的調查與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17):194-195.11[]徐春梅,傅榮.外周靜脈留置針在新生兒靜脈營養輸注中應用與護理的研究進展[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21):111.12[]胡晨紅.新生兒留置針相關性靜脈炎的護理干預進展[J].臨床護理雜志,2012,11(02):53-56.13[]賈穎,袁英,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