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件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_第1頁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件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_第2頁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件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_第3頁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件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_第4頁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件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前我國水土流失面積為每年流失土壤占世界流失總量(600億噸)相當于毀壞耕地150~160萬km250多億噸1/12100萬畝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是黃土高原地區問題引領此材料說明什么問題?我國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及治理區域可持續發展黃土高原位置和范圍太行山脈長城秦嶺日月山黃土高原技巧:黃土高原的范圍像一只皮靴,以太行山為靴筒,以長城為靴帶,踢著日月山,踩著秦嶺。知識梳理知識梳理千溝萬壑支離破碎的自然景觀怎么形成的?材料一黃土高原不同時期土地利用圖(下圖)活動探究一材料二明清以來,黃土高原地區人口有了很大增加。大量人口向長城以北的鄂爾多斯高原遷移,有一部分人口向黃土高原的山地移民。據記載,明清時期黃土高原北部長城沿線植被為草原和荒漠草原。(1)根據黃土高原地區土地利用的變化,推測秦漢到明清時期黃土高原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有哪些變化?(2)結合圖乙,解釋該區域生態環境脆弱的主要原因。活動探究1、地下水位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大。2、降水量減少,氣溫變化增大。3、植被覆蓋率降低,生物多樣性減少。4、土壤變得貧瘠,土壤侵蝕加劇5、自然災害頻發400毫米400毫米等降水量線是半濕潤區與半干旱區的分界,森林與草原的分界。平原山地高原黃土高原的過渡性思考:黃土高原環境惡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人口增長生態環境惡化自然災害頻繁A人均耕地少,燃料需求增加B擴大荒地開墾面積C農作物產量下降D破壞植被,開墾荒地,砍伐森林人口增長人類活動影響修路陡坡毀林開墾采礦水土流失的原因知識小結如何治理黃土高原地區的水土流失?(2020·山東等級考)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西柳溝是黃河內蒙古段的一級支流,流域面積1356平方千米(圖1),是黃河粗泥沙的重要來源區之一。2019年5月,某中學地理研學小組在水土保持專家許教授指導下,對西柳溝開展了以“黃河上游流域治理與生態文明建設”為主題的考察活動。他們來到西柳溝上游,放眼望去,溝壑縱橫,植被稀疏。活動探究二當地農民說這里“遇水成泥、遇風成沙”,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溝壑地表越來越破碎,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越來越嚴重。兩天后,他們到達中游的風沙區,只見河流兩岸有新月形沙丘分布。許教授說這里每年冬春季節常有大風和沙塵暴出現。穿過沙漠繼續北行,研學小組發現地勢變得低平,河流蜿蜒,河岸兩側遍布綠油油的農田。龍頭拐水文站工作人員介紹,每逢汛期,這里會泛濫成災,入黃河口處常形成沙壩,造成黃河干流嚴重淤堵。活動探究活動探究通過本次研學活動,研學小組對西柳溝流域的自然地理概況、水土流失狀況等有了深入了解,對西柳溝流域治理有了一定認識。為減少西柳溝入黃泥沙,從黃土丘陵溝壑區、風沙區和沖積平原區中,任選一區提出針對性的治理措施。活動探究通過本次研學活動,研學小組對西柳溝流域的自然地理概況、水土流失狀況等有了深入了解,對西柳溝流域治理有了一定認識。為減少西柳溝入黃泥沙,從黃土丘陵溝壑區、風沙區和沖積平原區中,任選一區提出針對性的治理措施。活動探究黃土丘陵溝壑區:加強溝道壩系建設(淤地壩、谷坊等);緩坡修梯田,挖魚鱗坑;實施退耕還林還草、植樹造林等水土保持措施,蓄水攔沙。

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工程措施

地段效果固溝工程______營造防護林

地段攔泥蓄水防止溝谷繼續擴展護坡工程修筑____封坡育林育草

地段攔截、涵蓄坡面徑流,發展林果業生產保塬工程___

營造護林網

合理利用水土提高勞動生產效率溝谷水平梯田緩坡平整土地打壩建庫塬面知識小結工程措施(打壩淤地)淤地壩

壩地玉米打壩淤地有何作用?1.攔蓄泥沙,防止泥沙流入下游河。2.壩上泥沙淤積成“壩地”,土層深厚,土質良好。工程措施(修建水平梯田)修建水平梯田為什么能減少水土流失?改變坡面水流路線、降低水流速度;促進泥沙就地沉積。坡面水流坡面水流滴灌農業技術措施噴灌在溝頭植樹造林在田埂栽種灌木植樹種草退耕還林還草生物措施(2)農業技術措施:開展平整土地、栽培種植、田間管理、增施肥料、

等農耕農業,同時精心選育良種、發展

和__技術、

等。(3)生物措施。提高

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一。植被覆蓋率輪作套種地膜噴灌滴灌科學施肥知識小結課堂總結(2021年湖南省模擬)廣東省水系發達,表現為“大山大江大海”的自然地理環境格局特征,工業化、城鎮化水平高。下圖示意廣東省某典型流域生態單元的劃分。鞏固訓練(1)分別指出該流域上游與下游可能存在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

(2)提出統籌推進該流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的管理措施。鞏固訓練上游:水土流失、植被破壞下游:濕地破壞、海水倒灌、河流污染(2020·全國新課標Ⅰ·高考真題)治溝造地是陜西省延安市對黃土高原的丘陵溝壑區,在傳統打壩淤地的基礎上,集耕地營造、壩系修復、生態建設和新農村發展為一體的“田水路林村”綜合整治模式,實現了鄉村生產、生活、生態協調發展(下圖)。據此完成下面1-3題。能力提升1.與傳統的打壩淤地工程相比,治溝造地更加關注(

)A.增加耕地面積 B.防治水土流失 C.改善人居環境 D.提高作物產量2.治溝造地對當地生產條件的改善主要體現在(

)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