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考研政治馬原沖刺講義_第1頁
2021年考研政治馬原沖刺講義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9/92021年考研政治馬原沖刺講義2014考研政治馬原沖刺講義

目錄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沖刺總述(2)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命題規律、習題類型、應對策略(2)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基本類型題的記憶方法(4)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各題型解題方法(5)

專題一馬克思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10)

專題二馬克思主義哲學(12)

第一章哲學和馬克思主義哲學(12)

第二章唯物論(14)

第三章辯證法(18)

第四章認識論(26)

第五章唯物史觀(33)

專題三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40)

第一章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實質(40)

第二章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壟斷理論(50)

專題四科學社會主義(53)

第一章社會主義社會及其發展(53)

第二章共產主義是人類最崇高的社會理想(58)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沖刺總述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命題規律、習題類型、應對策略

一、總分24分

二、命題規律、習題類型及應對策略

1.科學社會主義

命題規律、習題類型:只考1道選擇題

應對策略:點睛課程上依照老師的押題背背即可。

2.政治經濟學

命題規律、習題類型:一般只考選擇題,3-4道,4-6分,基本規律是主要考四大經濟理論——商品經濟理論、剩余價值理論、資本理論、壟斷理論,重要的是前三個理論,偶爾會考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

應對策略:只復習選擇題,重點關注四大經濟理論,尤其是前三個理論。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只要明確它們都是維護資產階級的統治和利益即可。

例如:

2012-2013年科社、政經真題

2012年真題

20.關于共產主義理想實現的必然性,馬克思主義除了從社會形態更替規律上作了一般性的歷史觀論證外還通過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深入實證的剖析,科學地論證了

A.資本主義的歷史暫時性

B.資本主義發展的自我否定的趨勢

C.資本主義的具體途徑和方式

D.工人階級推翻舊世界建設新世界的歷史使命(2012年多選題)

3.在資本主義社會里,資本家雇傭工人進行勞動并支付相應的工資。資本主義工資的本質是

A.工人所獲得的資本家的預付資本

B.工人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

C.工人所創造的剩余價值的一部分

D.工人全部勞動的報酬(2012年單選題)

4.2011年9月以來美國爆發的“占領華爾街”抗議活動中,示威者打出“我們是99%”的標語,向極富階級表示不滿。漫畫所顯示的美國社會財富占有的兩極分化,是資本主義制度下

A.勞資沖突的集中體現

B.生產社會化的必然產物

C.資本積累的必然結果

D.虛擬資本泡沫化的惡果(2012年單選題)

19.人們往往將漢語中的“價”、“值”二字與金銀財寶等聯系起來,而這兩字的偏旁卻都是“人”,示意價值在“人”。馬克思勞動價值論透過商品交換的物與物的關系,揭示了商品價值的科學內涵,其主要觀點有

A.勞動是社會財富的唯一源泉

B.具體勞動是商品價值的實體

C.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人類勞動

D.價值在本質上體現了生產者之間的社會關系(2012年多選題)

2013年真題

21.自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建立以來,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并不是一帆風順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多樣性以及發展過程中的前進性和曲折性的實踐告訴我們

A.堅持社會主義,不等于照搬某種單一的社會主義模式

B.發展社會主義,不等于不借鑒西方資本主義的文明成果

C.改掉拋棄某種社會主義模式,不等于改掉拋棄社會主義

D.某種社會主義模式的失敗,不等于整個社會主義事業的成敗(2013年多選題)

3.《資本論》中有這樣的表述:“對上衣來說,無論是裁縫自己穿還是他的顧客穿,都是一樣的。”這主要是因為無論誰穿

A.上衣都是抽象勞動的結果

B.上衣都起著價值的作用

C.上衣都起著使用價值的作用

D.上衣都是社會勞動的結果(2013年單選題)

4.某資本家投資100萬元,每次投資所得的利潤是15萬元,假定其預付資本的有機構成是4:1,那么該資本家每次投資所實現的剩余價值率為

A.15%

B.75%

C.100%

D.125%(2013年單選題)

19.美國導演邁克爾?穆爾在他的最新記錄片《資本主義:一個愛情故事》問世以來,一直頗受關注。“資本主義”為何與“愛情故事”聯系起來呢?穆爾解釋說,這是一種“貪欲之愛”,喜愛財富的人不僅愛他們自己的錢,也愛你口袋中的錢……很多人不敢說出它的名字,真見鬼,就說出來吧。這就是“資本主義”。對金錢的“貪欲”與資本主義連為一體,是因為

A.資本家就是人格化的資本

B.賺錢體現了人的天然本性

C.資本的生命在于不斷運動和不斷增殖

D.追逐剩余價值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絕對規律(2013年多選題)

20.伴隨著生產力發展,科技進步及階級關系調整,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勞資關系和分配關系發生了很大變化。其中資本家及其代理人為緩和勞資關系所采取的激勵制度有

A.職工參與決策制度

B.職工終身雇傭制度

C.職工選舉管理制度

D.職工持股制度(2013年多選題)

3.哲學

命題規律、習題類型:第1、2道單選題,第1、2道多選題,第1道大題。

應對策略:2013年復習哲學

(1)唯物論部分——把握五大觀:物質觀、運動觀、時空觀、意識觀、實踐觀,重點是意識觀和實踐觀,尤其是意識觀,只復習選擇題,偶爾了解一下五大原理。

(2)辯證法部分——重點是把握原理:17個原理。

(3)認識論部分——重點是選擇題:三大核心選擇題

①認識和實踐的關系;

②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關系;

③真理的特性——尤為重要。

偶爾了解一下九大問題(也叫原理)。

(4)唯物史觀部分——著重把握選擇題,這部分時政性很強,重點把握例如:

地理環境、人口因素的作用原理——論述環境問題

科技問題(雙重作用)

社會意識形態的相對獨立性原理——論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思想文化道德建設、加強意識形態的斗爭

社會主義基本矛盾原理——論述如何認識改革

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狀況規律——論述經濟體制改革

上層建筑一定要適應經濟基礎狀況規律——論述政治體制改革

人民群眾的歷史創造作用(群眾史觀)——論述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

人的本質理論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基本類型題的記憶方法

一、關系題(哲學基本類型題——占據哲學題量的30%)

關系題的萬能模式——矛盾關系

甲和乙的關系

1)相互區別

①定義不同(相對)

②特點不同(相對)

2)相互聯系

三大模式:

①決定作用和反作用——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反作用

②相互包含——動中有靜,靜中有動

③互為前提——要遵循客觀規律,必須發揮主觀能動性;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必須遵循客觀規律

3)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換

4)注意傾向:割裂兩者的相互聯系

①只強調甲而否定乙

②只強調乙而否定甲

特別關注關系題中最易出錯的三句話:

第一句: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任何物質的存在都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變中有不變,不變中有變,所以任何物質的存在都是既變又不變。如果只強調變——相對主義、詭辯論,如果只強調不變——形而上學。)

第二句:肯定中有否定,否定中有肯定,所以在一定條件下,肯定就是否定,否定就是肯定。

(是中有不是,不是中有是,所以一定條件下,是也是不是,不是也是是。例如判斷: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話——是否正確?)

第三句:必然中有偶然,偶然中有必然,所以必然的也是偶然的,偶然的也是必然的。

二、怎么熟記概念、特點、原理、做選擇題——相對的方法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各題型解題方法

一、單選題解題方法

1.單選題考核的目的

考核基本概念,每個選擇項都是對不同概念的考核,所以概念一定要理解、明確。

2.單選題選擇的基本方法

排除法——一般由后先前排除,也叫逆向排除法。

3.單選題解題的基本思路

第一步:審查題干,重點的不是搞清楚意思,重點是要抓住關鍵詞搞清楚問題;

第二步:依據問題找到相應的概念;

第三步:依據概念來一一逆向邏輯排除,最終找到正確項。

例題——2013年真題單選

1.有一副對聯,上聯是“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聯是“天心閣,閣中鴿,鴿飛閣不飛。”這形象地說明了運動和靜止是相互聯系的。靜止是

A.運動的普遍狀態

B.運動的內在原因

C.運動的衡量尺度

D.運動的存在方式

2.一位機械工程專家講過這樣一件事:“文革”中,他在農場勞動,有一天領導要他去割羊草,他沒養過羊,怎么認得羊草呢?但腦子一轉辦法就來了,他把羊都趕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這位專家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意識到“羊吃草”與“割羊草”兩者之間存在著

A.主觀聯系

B.必然聯系

C.因果聯系

D.本質聯系

二、多選題解題方法

1.多選題考核的目的

考核基本原理,每個原理一定要遵循它的內在邏輯,條理為相應的邏輯知識點。

2.多選題選擇的基本方法

邏輯選擇法。

3.多選題解題的基本思路

第一步:審查題干,重點的不是搞清楚意思,重點是要抓住關鍵詞搞清楚問題;

第二步:依據問題找到相應的原理,并遵循它的內在邏輯,條理為相應的邏輯知識點;

第三步:依據原理的邏輯知識點來——找到相對應的選擇項,最終找到正確項。

例題——2013年真題多選

17.馬克思主義是關于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實現共產主義是全人類解放的根本體現。人類解放包括

A.從自然的壓迫下解放出來

B.從客觀規律的制約下解放出來

C.從舊的社會關系的束縛下解放出來

D.從舊的傳統觀念的禁錮下解放出來

18.唯物史觀第一次科學地解決了歷史創造者的問題,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

A.從量上說是指社會人的絕大多數

B.從質上說是一切對社會歷史發展起推動作用的人們

C.在任何歷史時期都不包括剝削階級

D.最穩定的主體部分始終是從事物質資料生產的勞動群眾及其知識分子

三、分析題解題方法

(一)論述題形式的分析題解題方法——這一類型的分析題基本上可以忽略材料,直接看問題,把它當作論述題來解答

1.分析題考核的目的

考核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也就是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邏輯——立場、觀點、方法,來分析現實熱點問題的能力。重點考核的是對原理的理解、邏輯思路的把握,考的不是背功,考核的是邏輯判斷、邏輯概括、邏輯分析、邏輯推理的能力。

2.分析題的基本方法

關鍵是找到原理,理解內在的邏輯思路,以此分析。

3.分析題解題的基本思路

第一步:審查題干,重點的不是搞清楚意思,重點是要抓住關鍵詞搞清楚問題;

第二步:依據問題找到相應的原理,并理解它的內在邏輯思路,以此來分析。

找到原理的方法:

(1)邏輯排除法

哲學有總論、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唯物史觀五個部分,相對應的就是選擇題4道,大題1道。把選擇題考過的4個部分排除掉,剩下的未考的部分就是大題的原理部分。

例如2013年的試卷:

單選第1題考查的是靜止——唯物論,第2題考查的是因果關系、規律——辯證法;

多選第17題考查的是共產主義——總論,第18題考查的是人民群眾——唯物史觀。

那么結論很明確,未考的部分是認識論,因而今年大題考查的是認識論。

(2)團團糊糊法

找到原理的相應部分,當不能明確具體是哪一點時,就把相應的這部分相關的原理(稱之為團)統統寫上(依次有條理、有層次的寫上)——俗稱為團團糊糊法。它體現的是政治得高分的原則,多多益善,多了不會扣分,少了要扣分。

第三步:分析

(1)先套原理;

(2)一定要從原理中概括出它的邏輯思路;

(3)依據思路有條理的層層進行分析。

例題——2011年真題第34題

34.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人類每天都在產生垃圾,垃圾總量一天比一天多,由此帶來的問題非常棘手。不產生垃圾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那就退而求其次,倡導大家減少垃圾。然而,減到多少才是少?這里并沒有一個標準。而且從總體上看,生產和消費必然產生垃圾,減少垃圾很可能抑制生產和消費。接著往后退,把垃圾收集起來填埋或者焚燒。但填埋只是把垃圾從地上轉移到地下,既與人爭地,也有再次污染土壤和水源的隱患。焚燒不過是把污染從地上移到空中,產生二惡英等有害物質。

于是,人們進一步追問:還有沒有比填埋、焚燒更好的出路?這時候,一句“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讓人茅塞頓開,垃圾可以回收利用,乃再生資源。但變廢為“寶”前提是垃圾的分類投放——別把垃圾放錯了地方。何謂放錯?到處亂扔是放錯,收集時攪混在一起也是放錯。不同的垃圾只有往不同的地方放,才能實現資源的價值。即使還免不了要填埋、焚燒那些沒有利用價值的垃圾,也得把它們分出來。

垃圾分類舉手之勞換出綠色,好處多多不言而喻,但如何讓人們樂而為之?2009年5月起,上海開始普遍推廣新的垃圾分類概念,開展以“換出更綠色的上海”為名義的“綠色帳戶”活動。何為綠色帳戶?就是居民對垃圾進行分類回收,積分換取環保小禮品:再生紙筆記本、綠色小植物、環保手電筒……上海推出“綠色帳戶”的實踐說明,辦法是可以想出來的,關鍵是愿不愿意琢磨。中國的垃圾問題不比哪個國家小,我們只能“沒有退路就多想出路”。

摘編自《人民日報》

(1)從實踐是人和自然關系的基礎的角度說明為什么“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5分)

(2)運用矛盾分析方法說明“沒有退路就多想出路”。(5分)

(二)閱讀題形式的分析題解題方法——這一類型的分析題與材料緊密相關,要從材料中找到主題句、關鍵詞,然后概括問題,找到答案

1.議論文本類型

這一類型它的主題句、關鍵詞就在文本材料的前或后。

例題——1999年真題

1997年,我國經濟在總體上出現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轉變。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某鞋廠實行一些新的生產和營銷策略,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其材料如下:

材料1

在有效供給上做文章。他們認為:現在的市場不能僅僅用供大于求四個字來概括,不適應市場需求的無效供給過多,而適銷對路的有效供給不足,才是對當前市場供給狀況的準確把握。在供過于求的大市場里也有供不應求的產品,明智的企業家就在于創造出這種產品。于是他們著力在有效供給上做文章,實行產品分流策略:一是男女鞋分流;二是風格分流;三是檔次分流;四是市場零售與團體消費分流;五是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分流。五大分流,大大提高了該廠產品的市場應變能力,常年保持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材料2

在市場開拓上下功夫。他們認為,生產出好產品是開拓市場的基礎,沒有好產品就沒有好市場,但是光有好產品,還不一定有好市場,有了好產品以后,還要加強企業產品的市場建設。他們從柜臺形象的樹立、戶外廣告的設置和強化服務功能等三個方面大力進行市場建設,使生產(產品)與銷售(市場)比翼齊飛,鵬程萬里。

材料3

實行一區一策。他們認為,統一的大市場也有區域的差異,市場的共同規律是以各地區不同的特點表現出來的。他們把銷售總公司分為南方總公司和北方總公司,同時把分公司化小,由原來的5家公司裂變為28家分公司,一個公司只管一個省份的銷售,每個公司都提出了自己的銷售策略。這種小公司大市場和一區一策戰略大大增強了產品的市場滲透力。

請回答:

(1)在上述三個材料中,某鞋廠分別處理的主要矛盾關系是什么?

(2)用矛盾同一性原理分析材料1中所講到的無效供給和有效供給的關系。

(3)通過材料3,說明該企業是怎樣運用辯證法分析、解決矛盾,來增強產品的市場滲透力的?

2.敘述文本類型

這一類型的特點是在敘述事件中、層層深入中達到高潮,然后在高潮中找到主題句、關鍵詞,特別要注意把文本中表述主題句、關鍵詞的通俗說法轉換成為哲學術語。

例題——2003年真題

秦穆公見伯樂年事已高,請伯樂推薦繼任者,伯樂說九方皋可堪此任,九方皋奉穆公之命外出找馬,三月后復命說,馬已找到。穆公問:何馬也?九方皋答道:是一匹黃色的公馬。穆公派人去取馬,取馬人回報說是一匹黑色的母馬。穆公不悅,責備伯樂道:你推薦的那位相馬者連馬的黃黑公母都分辨不清,怎能鑒別馬的好壞呢?伯樂答道:“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神,而遺其所不視。若皋之相者,乃有貴乎馬者也。”馬至,果千里之馬。

伯樂之子把伯樂寫的《相馬經》讀得爛熟。《相馬經》上說,千里馬是額頭隆起,雙眼突出,蹄如摞起的酒曲塊。他按照書上繪出的各種圖形,與他所見到的一一加以對照。結果,他找到一只癩蛤蟆。

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九方皋相馬方法的高明之處何在?

(2)伯樂之子“相馬”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為什么說九方皋相馬的思維方法比找到千里馬具有更重要的意義?(2003年)

總結

現在材料分析題主要是論述題類型的,所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