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兒童常見病課件_第1頁
學前兒童常見病課件_第2頁
學前兒童常見病課件_第3頁
學前兒童常見病課件_第4頁
學前兒童常見病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前兒童(értóng)常見病人為什么會發(fā)生疾病?兒童(értóng)和成人容易發(fā)生哪些疾病?兒童生病會產生哪些跡象?常見病和傳染病有哪些區(qū)別?第一頁,共三十二頁。學前兒童常見病你們所了解的幼兒(yòuér)常見疾病有哪些?第二頁,共三十二頁。學前兒童常見病一、佝僂病是什么(shénme)類型的疾病?

一、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1、病因(1)接觸日光不足:(2)生長過快:早產兒、雙胎,先天儲存在體內的鈣少。(3)疾病的影響(yǐngxiǎng):慢性腹瀉,腸道對鈣、磷的吸收減少,膽道疾病或脂肪代謝障礙。(4)鈣的吸收利用障礙:牛奶含磷多,鈣、磷比例不適宜。第三頁,共三十二頁。學前兒童常見病

2、癥狀(1)一般癥狀①神經精神癥狀:小兒易激怒、煩躁、不活潑,對周圍環(huán)境缺乏興趣。睡眠不安,夜間常驚醒哭鬧。由于血鈣降低,致交感神經興奮性提高,患兒明顯(míngxiǎn)多汗,枕禿。②運動功能發(fā)育遲緩:爬行能力遲緩,肌張力下降,甚至出現(xiàn)動作倒退現(xiàn)象。③出牙遲,頭發(fā)稀疏,。(2)骨骼改變顱骨軟化;串珠肋;雞胸、漏斗胸;佝僂病手鐲或腳鐲。3、預防和防治措施第四頁,共三十二頁。學前兒童常見病3、預防(yùfáng)和防治措施倡導母乳喂養(yǎng)增加戶外活動時間,多曬太陽預防性補充鈣和維生素D(魚肝油)第五頁,共三十二頁。學前兒童常見病二、肥胖癥因過量的脂肪儲存使體重超過正常20%以上的營養(yǎng)過剩性疾病稱為肥胖癥。超過標準體重20%—30%者為輕度(qīnɡdù)肥胖癥;超過30%—50%者為中度肥胖癥;超過50%以上者為高度肥胖癥。肥胖癥的危害肥胖除了使人行動笨拙、體型不美觀以外,還會影響健康。兒童期肥胖易致扁平足,即使走路不多也會感到腰疼、腿疼。肥胖繼續(xù)發(fā)展,延續(xù)到成人,更易合并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疾患。肥胖還會帶來種種心理問題。第六頁,共三十二頁。學前兒童常見病肥胖癥的病因:

1、飲食過量、喂養(yǎng)不當

2、缺乏運動

3、遺傳因素的影響(yǐngxiǎng)

4、內分泌失調

5、心理因素:舉例說明如何預防和治療肥胖癥?

第七頁,共三十二頁。學前兒童常見病如何預防和治療肥胖癥?

1、飲食療法(yǐnshíliáofǎ)

2、運動療法

3、其它療法?第八頁,共三十二頁。學前兒童常見病3、藥物療法?4、手術療法?5、針灸(zhēnjiǔ)、按摩療法?6、其他:蒸桑拿、通便減肥法?第九頁,共三十二頁。學前兒童常見病三、貧血(pínxuè)

貧血是指單位容積血液中的紅細胞數(shù)目和血紅蛋白濃度都比正常值顯著減少,或兩者之一有顯著減少。缺鐵性貧血、巨幼紅細胞性貧血(1)貧血的原因①先天儲鐵不足:②飲食中鐵、葉酸、維生素B12的攝入量不足:③生長發(fā)育過快:④疾病的影響:長期腹瀉(fùxiè)引起鐵和葉酸、維生素B12的吸收障礙。第十頁,共三十二頁。學前兒童常見病(2)癥狀貧血可降低(jiàngdī)血液攝氧能力,使機體各器官、組枳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缺氧。出現(xiàn)呼吸急促、心跳過快等現(xiàn)象由于大腦供氧不足,可出現(xiàn)頭暈、耳鳴等癥狀。受大腦直接控制的四肢肌肉變得軟弱無力,內臟活動出發(fā)生障礙。出現(xiàn)面色蒼白等.由于腦組織缺氧,可能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易激動等表現(xiàn)。還有什么癥狀?第十一頁,共三十二頁。學前兒童常見病

食欲不振,怕冷,3、預防1)補鐵(什么食物?)2)補葉酸(yèsuān)(什么食物?)3)補維生素B12(什么食物?)4)運動:為什么有預防貧血的作用?第十二頁,共三十二頁。學前兒童常見病四、感冒(上呼吸道(shànghūxīdào)感染)病因癥狀預防(yùfáng)和治療第十三頁,共三十二頁。學前兒童常見病五、肺炎(fèiyán)(一)病因可由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是3歲以下小兒冬春季節(jié)的常見病。(二)癥狀一般有發(fā)燒、咳嗽、氣喘(呼吸急促)等癥狀。重者面色青灰、呼吸困難、精神極差,甚至會抽風、昏迷。(三)護理及預防(1)居室環(huán)境:房間內要保持空氣新鮮,但要避免對流風。(2)一般護理:穿衣蓋被均不宜太厚,過熱會使小兒煩躁而加重氣喘。(3)飲食:吃雞蛋羹、面片、牛奶等好消化的食物。多喝水,避免痰液粘稠(zhānchóu)不易咳出。(4)?第十四頁,共三十二頁。學前兒童常見病六、腹瀉(fùxiè)

1、病因腹瀉理小兒常見病。可因喂養(yǎng)不當(bùdānɡ),如進食過多、食物不易消化等致消化不良,引起腹瀉。食物或食具被病菌污染,引起胃腸道發(fā)炎,可致腹瀉。因患感冒、中耳炎、肺炎等也可引起消化功能紊亂致腹瀉。氣候變化2、癥狀病情重的,一天腹瀉十幾次或幾十次,大便里水分多,尿量減少,眼窩凹陷,口唇發(fā)干,皮膚彈性差,精神萎靡,甚至會發(fā)生昏迷而危及生命。第十五頁,共三十二頁。學前兒童常見病3、預防和治療:

1)按病因(bìngyīn)預防2)補水、輸液3)飲食的調節(jié):或禁食或進易消化吸收的食物4)腹部保暖5)便后清洗第十六頁,共三十二頁。學前兒童常見病七、齲齒(qǔchǐ)1、病因:1)細菌的破壞,2)食物殘渣的作用(zuòyòng),3)牙齒結構的缺陷。2、癥狀:黑點,黑洞,疼痛第十七頁,共三十二頁。學前兒童常見病3、預防:1)注意口腔衛(wèi)生,2)多曬太陽,3)定期口腔檢查,4)使用(shǐyòng)含氟牙膏,

5)注意飲食結構的改善.第十八頁,共三十二頁。學前兒童常見病八、腎炎(shènyán)一、病因鏈球菌感染(gǎnrǎn)引起的腎小球病變。常見于3-8歲兒童,男孩多發(fā)。一般有上呼吸道癥狀或皮膚感染為前驅癥狀。一般來說,預后良好。第十九頁,共三十二頁。學前兒童常見病二、癥狀浮腫:眼瞼首先開始,1-2天可擴散至全身。尿液減少(濾過功能障礙)血尿:紅細胞滲出血管進入(jìnrù)泌尿系統(tǒng)(只有30%肉眼可見)高血壓:血壓可達120-150/80-110mmHg第二十頁,共三十二頁。學前兒童常見病預防和治療預防感冒和皮膚感染臥床休息(一般為1個月),等癥狀(zhèngzhuàng)消失了開始活動飲食療法:低鹽、低蛋白質、限水、多吃糖抗感染治療:抗菌素(青霉素的使用,80萬單位/天,靜脈注射)激素的使用及對癥治療第二十一頁,共三十二頁。學前兒童常見病九、其他(qítā)中耳炎:近視、弱視、斜視、砂眼、結膜炎:痱子(fèizi)、癤子、濕疹:中暑:寄生蟲病:蛔蟲病,蟯蟲病第二十二頁,共三十二頁。學前兒童常見病中耳炎:120近視(jìnshì)、弱視、斜視:119痱子:124中暑:135第二十三頁,共三十二頁。學前兒童常見病第七章學前兒童(értóng)常見傳染病及預防第一節(jié)傳染病概述一、傳染病的特性1)有病原體感染,各種傳染病都有其特異的病原體。2)有傳染性,病原體自人體排出,通過一定的途徑進入他人體內,傳播疾病。3)有免疫性,傳染病痊愈后,人體對同一種(yīzhǒnɡ)傳染病產生不感受性。4)流行性,在人群中造成流行。5)傳染病是可以預防的。第二十四頁,共三十二頁。學前兒童常見病二、傳染病發(fā)生(fāshēng)發(fā)展的幾個時期每一種傳染病從發(fā)生、發(fā)展以至恢復,大致要經歷以下幾個時期。1、潛伏期:自病原體侵入人體,至出現(xiàn)癥狀的這段時間,叫潛伏期。因病原體的種類、數(shù)量、毒力、人體免疫力的不同,潛伏期的長短不一。2,前驅期:為起病緩慢的傳染病所共有的一般性癥狀。3,癥狀明顯期:逐漸表現(xiàn)出某種傳染病特有的癥狀,有特異性。4、恢復期:體溫、精神、食欲逐漸恢復正常。第二十五頁,共三十二頁。學前兒童常見病三、傳染病流行過程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1、傳染源:是被病原體感染的人或動物。2、傳染途徑:病原體從傳染源體內排出后,經過一定的方式,又侵入他人體內,所經過的途徑自然稱為(chēnɡwéi)傳染途徑。3、易感者:是指體內缺乏對某種傳染病的免疫力或免疫力較弱,病原體侵入后可能發(fā)病的人。第二十六頁,共三十二頁。學前兒童常見病2,傳染途徑:病原體從傳染源體內排出后,經過一定的方式,又侵入(qīnrù)他人體內,所經過的途徑自然稱為傳染途徑。主要的傳染途徑有:空氣飛沫傳播食物傳播水源傳播土壤傳播日常生活接觸傳播蟲媒傳播直接接觸傳播醫(yī)源性傳播母嬰傳播第二十七頁,共三十二頁。學前兒童常見病四、傳染病的預防(一)管理好傳染原,做到“三早”早發(fā)現(xiàn)、早隔離、早治療病人。(二)切斷傳染途徑兒童患傳染病如果(rúguǒ)在家中治療,要做到隔離病人,并對病兒的各種排泄物隨時進行消毒,清洗、蒸煮、熏(醋)、空氣噴霧、晾曬、紫外線照射等,其目的是隨時消滅從病人體內排出的病原體。要按醫(yī)生要求對病兒進行徹底治療。(三)保護易感兒有計劃地進行各種預防接種是保護易感兒童的有效措施(被動措施),加強鍛煉是增強抵抗力的積極措施(主動措施)第二十八頁,共三十二頁。學前兒童常見病五、傳染病的概念:預防接種:是用人工的方法使人體提高對某種傳染病的免疫能力,是為了控制和最后達到消滅傳染病,保護兒童身體健康的重要措施.免疫:是一種生理性保護反應,其主要作用是識別和排除進入人體內的異物(及抗原,如:細菌,病毒)以維持機體內環(huán)境的平衡和穩(wěn)定.特異性免疫:當抗原進入人體后,可激發(fā)人體的免疫細胞,產生一系列反應,并產生抗體.這種抗體對相應的抗原具有特異性免疫作用,這種特性叫特異性免疫.非特異性免疫:人工自動免疫:接種疫苗,類毒素而獲得(huòdé)的免疫能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