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滄海說課稿_第1頁
觀滄海說課稿_第2頁
觀滄海說課稿_第3頁
觀滄海說課稿_第4頁
觀滄海說課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今泰學院推薦文檔觀滄海說課稿Viewingtheseaandexplainingthelessondraft第1 頁共7 頁今泰學院推薦文檔觀滄海說課稿前言:小泰溫馨提醒,說課稿是為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教師在吃透教材、簡析教材內容、教學目的、教學重點、難點的基礎上,遵循整體構思、融為一體、綜合論述的原則,分塊寫清,分步闡述教學內容,以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本教案根據幼兒園說課稿標準的要求和針對教學對象是小學生群體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便于學習和使用,本文下載后內容可隨意修改調整及打印。說課首先要說明自己對教材的理解。下面是由小泰為大家帶來的關于觀滄海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到您!第一方面:說教材《觀滄海》是省編教材九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的第三篇課文,該單元展現的是幾位作者對生命的不同體驗。《觀滄海》是一首古體詩,主要寫了曹操登上東邊的碣石山上去觀看大海。表達了曹操的雄心壯志、博大的胸懷、遠大的抱負。第二方面:說目標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程標準中所提出的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如下三項:一、.知識和能力目標:1.品味詩句,感悟詩歌的意境,培養賞讀詩歌的能力。了解詩歌情境交融的特點,培養學生讀古代詩歌的節奏感。第2 頁共7 頁今泰學院推薦文檔揣摩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二、過程和方法目標體會詩人廣闊的胸襟、豪邁的氣慨。體會宏偉壯麗的景象。寫實與想象。3、教學方法:朗讀法 ;聯想、想象法;討論、點撥法。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在反復朗讀中領會詩歌的意境美、語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啟發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培養學生的遠大的志向教學重點:誦讀詩歌,引導學生領會詩歌的意境美,感受詩歌的語言美。教學難點:揣摩詩歌中所表達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三方面:說學法學法上,我貫徹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的指導思想,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具體采用的學習方法是以朗讀為主‘讓學生在閱讀中養成動手動腦的良好閱讀習慣。第3 頁共7 頁今泰學院推薦文檔★此外我準備用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第四方面:說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七個環節展開。)環節1導入新課,預計用時 3分鐘。我設計的導語是 當你面對大海時,你想干什么呢 ?此導語以師生對話的方式展開,消除了學生上課的緊張感,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環節2作者簡介預計用時 2分鐘。地——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人。字——孟德,小名阿瞞。封號——魏武帝。成就——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著有《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軍事著作和《蒿里行》、《觀滄海》、、《短歌行》、《碣石篇》、《龜雖壽》等不朽詩篇。環節3朗讀預計用時15分鐘。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為引導學生開展獨立的閱讀實踐,教師以多媒體展示名家范讀,之后學生齊讀、自由讀等多種讀書形式。以讀代講,進一步加深對文章中心的理解,從而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的啟迪,解決本課的教學難點。第4 頁共7 頁今泰學院推薦文檔環節4背景介紹預計用時 3分鐘。在公元22019年,曹操在北征烏桓勝利后。凱旋而歸的路上,帶著豪邁的情懷,登上了碣石山,以歌言志,抒發了博大的情懷想象:請學生閉上眼睛想:此時你就是曹操,你剛打敗了袁紹的殘余部落,打敗了烏桓,在回來的途中你經過了碣石山,面對波瀾壯闊的渤海,你想做些什么?明確:認為大海就是我的,我已經統一了北方,面對波瀾壯闊的大海,我的心里也很不平靜,大海這種(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概正是自己此刻的真實寫照。環節5研討分析預計用時15分鐘1.“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滄海,即大海。也就是觀看寬闊無比的大海。詩人登上東邊的碣石山上去觀看大海。教師:此時的曹操所向披靡,得勝而歸躊躇滿志,意氣昂揚,雄心勃勃,氣吞山河,一副得志的形象。哪個同學能從神態方面來扮演一下曹操在觀看大海這種“得志”的形象。(學生扮演,教師引導學生注意“意氣昂揚、氣吞山河”的氣勢)2.從剛才的扮演來看可知,此時此刻的詩人在觀看大海 ?我們從詩歌中那個字可以知道 ?(觀)他看到了哪些景物 ?學生可能回答:海水、山島、樹木、百草(可能還有日月、星漢)第5 頁共7 頁今泰學院推薦文檔教師:同學們你能把展現在詩人眼前的景物畫下來嗎?(兩個學生完成,一個描繪,一個畫;肯定學生的個性發言,表揚學生的多才多藝)從剛才同學們描繪的畫面我們知道:海水、山島、樹木、百草是詩人所看見的;而日月、星漢是詩人所想象的。在詩歌中的那個詞語我們能看出來?學生:若教師:“若”仿佛、好像的意思,是詩人想象出來的,不是真實的圖景,是虛景。卻寫出了一副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氣派。那種天連水、水連天,浩浩蕩蕩無邊無際的壯觀景象。教師:這里使用了什么樣的修辭手法?為什么?(想象、夸張)請同學們在讀詩歌,看看那些是寫景的句子;那些是抒情的句子;抒發了詩人怎樣的一種情感?教師明確:寫景的句子: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抒情的句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環節6課堂總結,預計用時 3分鐘。通過教師的梳理總結,使本課知識要點化,系統化,給學生以強化記憶。幫學生確立遠大的志向第6 頁共7 頁今泰學院推薦文檔環節7布置作業 ,預計用時 2分鐘。1、背誦并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