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朱元思書》中考題大集錦_第1頁
《與朱元思書》中考題大集錦_第2頁
《與朱元思書》中考題大集錦_第3頁
《與朱元思書》中考題大集錦_第4頁
《與朱元思書》中考題大集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與朱元思書》中考題大集錦《與朱元思書》中考題大集錦《與朱元思書》中考題大集錦V:1.0精細整理,僅供參考《與朱元思書》中考題大集錦日期:20xx年X月【廣西百色市】三(一)文言文閱讀(12分)1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天下獨絕群響畢絕B.蟬則千轉不窮轉視積薪后C.好鳥相鳴好為《梁父吟》D.橫柯上蔽重巖疊嶂,隱天蔽日1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A.猿則百叫無絕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B.從流飄蕩求而從者C.鳶飛戾天者念無與為樂者D.與朱元思書借旁近與之12.下面對文章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文生動描寫了富陽、桐廬一帶富春江上優美的景色,抒發了作者愛慕美好自然和避世退隱的情懷。B.第①段的“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既是作者在富春江上所見所感的概括,也是本文所寫山光水色的總體特點。C.第②段主要運用比喻、夸張的修辭手法,突出了富春江清澈、湍急的特點。D.第③段先描寫群山的靜態美,再鋪寫山中的各種聲音,這是以靜寫動,顯示山中熱鬧的景象。13.把第卷文言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⑴(山巒)負勢競上,互相軒邈。(2分)⑵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2分)14.簡要概括下列文段的主要內容。(2分)吳均,字叔庠,吳興故鄣人也,家世寒賤,均好學有俊才。沈約①嘗見均文,頗為稱賞。天監初,柳惲②為吳興太守,召樸主簿,日引③與賦詩。(節選《梁書》,卷四十九)注:①沈約:南朝史學家、文學家。②柳惲:南朝齊時詩人。③引:召引,這里可理解為“請”。【答案】10.D(D項均為“遮蔽”;A項:前面者“少有的,獨一無二的”,后者為“消失,停止”;B項:前者通“囀”,鳥叫聲,后者為“轉身”;C項:前者為“美麗的”,后者為“喜歡”)11.A(A項:前者為連詞,可譯為“就”“便”,也可不譯,后者為表示轉折關系的連詞“卻”;B項:均為動詞“跟隨”;C項:均為“……的人”;D項:均為動詞“給”)12.D(“以靜寫動,顯示山中熱鬧的景象”有誤,應為“以動寫靜,反襯出山林之寂靜”)13.⑴(山巒)憑借(高峻的)地勢,爭著向上,仿佛都在爭著向高處和遠處伸展。(2分,關鍵詞“軒邈”翻譯錯誤扣1分)⑵治理政務的人,看到(這些優美的)山谷,(就)流連忘返。(2分,關鍵詞“反”翻譯錯誤扣1分)14.介紹吳均的生平及才華(文章得到名家的稱贊)(2分)【江蘇省宿遷市】三、閱讀【甲】【乙】兩段文言文,完成7—9題(12分)【甲】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乙】當待春中,草木蔓發,春山可望,輕鯈(tiáo)出水,白鷗矯翼,露濕青皋(gāo),麥隴朝雊(gòu),斯之不遠,倘能從我游乎?非子天機清妙者,豈能以此不急之務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無忽。

(王維《山中與裴迪秀才書》節選)7.解釋下列加點的詞。(4分)⑴負勢競上⑵鳶飛戾天者⑶白鷗矯翼⑷倘能從我游乎8.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4分)⑴橫柯上蔽,在晝猶昏⑵然是中有深趣矣!9.同為書信,【甲】【乙】兩文寫作目的有何不同(4分)【答案】7.⑴憑借(仗恃,依靠,依仗)⑵至(到)⑶舉起(抬起,展開)⑷跟隨(隨從,跟著,隨著)8.⑴橫斜的樹枝在上面遮蔽著,即使在白天也還像黃昏時那樣陰暗。⑵但是這其中(游覽觀賞之中)有很深的意趣啊。9.甲段借景來表達自己對大自然的熱愛向往和自己不熱衷功名利祿的心志;乙段邀請裴迪共賞山中美景,委婉希望他不要熱衷功名利祿。【參考譯文】等到了春天,草木蔓延生長,春天的山景更可觀賞,輕捷的鰷魚躍出水面,白色的鷗鳥張開翅膀,晨露打濕了青草地,麥田里雉鳥在清晨嗚叫,這些景色很快就來了了,(您)能和我一起游玩嗎如果你天性不是與眾不同的話,難道我能把邀請你游山玩水嗎而這當中有很深的旨趣啊!不要忽略。

【江蘇省鹽城市】二(二)閱讀下面文言語段,完成10~13照。(15分)【甲】(節選自《與朱元思書》)【乙】崇楨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潮。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爭挐①一小舟,擁毳②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③,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④,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而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⑤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選自《陶庵夢憶》)【注】①挐:撐(船)。②毳(cuì)衣:毛皮的衣服。③凇:水氣凝成的冰花。沆碭(hàngdàng):天上的白氣。④芥:比喻細微,微小。⑤①白:酒杯。10.解釋選文中加點字的意思。(4分)⑴互相軒邈⑵窺谷忘反⑶上下一白⑷及下船11.下列句中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組是(2分)()A.急湍甚箭/人之所欲莫甚于生B.百叫無絕/以為妙絕C.余強飲三大白/項為之強D.問其姓氏/其真無馬邪12.翻譯下列句子。(4分)⑴橫柯上蔽.在晝猶昏。譯文:⑵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譯文:13.填空和簡答。(5分)⑴甲文通過描寫富春江的山水,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分)

⑵乙文中“霧凇沆碭……舟舯中人兩三粒而已”幾句意境優美。有人依此作了一幅畫,請你為這幅畫加個標題:。(1分)⑶甲乙兩文畫線句都寫環境的幽靜,但藝術手法不同,請簡析。(2分)【答案】10.(4分)⑴比高⑵看到⑶全,部⑷到,等到(每空1分)11.(2分)A12.(4分)(1)橫斜的樹枝在上面遮蔽著,即使在白天也還像黃昏一樣。(2分,每小句1分)(2)潮中怎么還能有這樣的人!(2分)(“焉”1分,解釋為“哪里”也算對;語義連貫1分。)13.(5分)⑴厭棄塵俗,向往自然。(2分)“向往自然”寫成“寄情山水”也算對。⑵示例:湖山夜雪(1分)寫成“湖中賞雪圖”、“雪夜賞西湖”、“湖心亭看雪”等也算對。⑶甲文以聲音襯托幽靜(以鬧寫靜),乙文文字簡練,直接寫靜。(2分)每點l分。甲文寫成“以動襯靜”也算對。【參考譯文】崇禎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大雪接連下了好幾天,湖中行人,各種飛鳥的聲音都消散了。這一天晚上八點左右,我撐著一葉扁舟,穿著細毛皮衣,帶著火爐,獨自前往湖心亭觀賞雪景。湖上冰花一片彌漫,天和云和山和水,渾然一體,白茫茫一片。湖上能(清晰)見到的倒影,只有西湖長堤在雪中隱隱露出的一道痕跡,湖心亭的輪廓,和我的一葉小舟,船上米粒般的兩三個人罷了。我到了湖心亭上,有兩個人鋪著氈相對而坐,一個童子正把酒爐里的酒燒得滾沸。那兩個人看見我,非常高興地說:“在湖中怎么還能碰上(您)這樣(有閑情雅致)的人?”(他們)邀請我一同喝酒。我盡力喝了三大杯后告辭。(我)問他們的姓氏,原來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下船的時候,船夫喃喃自語地說:“不要說相公您癡情(于山水),還有像您一樣(甚至比您更)癡情(于山水)的人呢!”【四川省南充市】二(四)較閱讀甲、乙兩則文言文,完成22—25題(10分)[甲]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與朱元思書》吳均)[乙]仆去月謝病,還覓薜蘿①。梅溪②之西,有石門山者,森壁爭霞,孤峰限日③;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蟬吟鶴唳,水響猿啼,英英相雜,綿綿成韻。既素重⑤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饒竹實⑥。山谷所資,于斯已辦⑦。仁智之樂,豈徒語哉!(《與顧章書》)吳均)注:①還覓薜蘿:意思是正準備隱居。薜蘿,都是植物名。屈原《楚辭》:若有人兮山之阿,披薜荔兮帶女蘿。后以此代指隱士的服飾。②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內。③限日:遮擋陽光。④幽岫:幽深的山穴。⑤重:向往。⑥竹實:又名竹米,狀如小麥。隱士所食之物。22.解釋下面加點的詞在文中的意思。(2分)⑴互相軒邈()⑵窺谷忘反()⑶蟬吟鶴唳()⑷豈徒語哉()23.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⑴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譯:⑵山谷所資,于斯已辦。譯:24.甲乙兩文都運用了“化靜為動”的手法,請找出語句并加以簡要分析。(2分)25.這兩篇山水小品文都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答案】22.⑴向高遠處伸展⑵同“返”,返回⑶叫⑷難道(各0.5分,共2分)23.⑴湍急的流水好像射出的箭一樣快,兇猛的波浪好像馬在奔跑。(2分)⑵山谷中(隱居生活)所需要的物品,在這里已經俱備。((2分)24.甲文: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0.5分)作用:活靈活現地寫出了樹之高,山之奇。(0.5分)乙文:森壁爭霞,孤峰限日③;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0.5分)作用:生動形象地展現了山之高,水之綠。(0.5分)25.抒發了作者喜愛美好的大自然(1分)和避世退隱的高潔情趣(1分)(意近即可,2分)【參考譯文】我上個月因病辭官,回到家鄉尋找隱居的地方。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門山。陰森陡峭的崖壁與天上的云霞爭高下,獨立的山峰遮住了太陽;幽深的洞穴包含著云霧,深谷小溪積聚著翠綠的潭水;蟬鳴鶴叫,水聲清越,猿猴啼叫,和諧動聽的聲音相互混雜,聲調悠長有音韻之美。我既然向來推崇隱居,就在那山上筑了房子。幸好菊花、竹米多。山谷中隱居生活的必需品,這里都已具備。這種地方被仁人智士所喜愛,豈是虛言啊。八.(06百色市))閱讀吳均《與朱元思書》,回答問題。(13分)1.下面加點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2分)A.窺谷忘反(通“返”)

B.在晝猶昏(夜晚)C.負勢競上(向上)

D.從流飄蕩(隨著)2.作者用“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概括富春江的景色。請說說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異”在哪里(2分)答:

3.本文兼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寫景,這樣寫有什么表達效果(2分)答:

4.翻譯下列句子。(4分)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譯文:

②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譯文:

5.看到富春江的奇山異水,作者發出了怎樣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發出的這些感慨(3分)答:

九.(06玉林市、防城港市)

與朱元思書

均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嗚,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1.下列加點的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3分)A、負勢競上/至于負者歌于途

B、猛浪若奔/永之人爭奔走焉C、望峰息心/北山愚公長息曰

D、急湍甚箭/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2.下列句子的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3分)A、爭高直指,千百成峰:群山競爭著高聳,筆直地向上形成無數個山峰。B、夾岸高山,皆生寒樹:夾江兩岸的高山上,都生長著耐寒常綠的樹木。C、泉水激石,泠泠作響:泉水飛濺在山石之上,發出清越的泠泠之聲。D、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千百只蟬兒叫個不停,千百只猿猴叫個不斷。3.下列對選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風煙俱凈,天山共色”一句從大處著筆,勾勒出富春江這幅山水畫卷的整體氣象。B、文中通過寫水的“縹碧”、“直視無礙”、“急湍”這三個特點來表現富春江水之“異”。C、“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表現出富春江山水巨大的誘人魅力,令人陶醉其中,流連不已。D、文章生動而簡練地描寫了富春江山水的優美景色,抒發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

十.(06濰坊)(12分)(甲)(乙)西湖最盛,為春為月。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尤為奇觀。石簣數為余言:傅金吾園中梅,張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觀之。余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湖上由斷橋至蘇堤一帶,綠煙紅霧,彌漫二十余里。歌吹為風,粉汗為雨,羅紈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艷冶極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極其濃媚。月景尤為清絕:花態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游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

(袁宏道《晚游六橋待月記》,有刪節)注:①羅紈(wán):絲織品。②午未申:指午時、未時、申時三個時辰,相當于現在從上午十一時至下午五時的這一段時間。③夕舂:夕陽。1.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奔:

②泉水激石,泠泠作響

作:③梅花為寒所勒

勒:

④山嵐設色之妙

設:2.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2分)A①負勢競上,互相軒邈

②橫柯上蔽,在晝猶昏B①猿則百叫無絕

②月景尤為清絕C①夾岸高山,皆生寒樹

②皆在朝日始出D①梅花為寒所勒

②歌吹為風3.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①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譯文:

②此樂留與山僧游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譯文:

4.甲、乙描寫的對象各不相同,但是兩位作者卻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請從對待風景和對待世俗社會兩個角度寫出作者的思想感情。(4分)答:

十一.(荊州)

山水畫卷(1)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2)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3)于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巒為睛雪所洗,娟然如拭……1.詞的用法、意義相近的一組是()A.之:如鏡之新開

暮寢而思之B.其:不可知其源

其如土石何C.者:似與游者相樂

得道者多助D.為:山巒為睛雪所洗

子墨子解帶為城2.解釋加點的詞的詞義。①負勢競上()②潭中魚可百許頭()③皆若空游無所依()

④于時冰皮始解()3.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急洏甚箭,猛浪若奔。譯文:(2)斗折蛇行,明滅可見。譯文:4.選出下面理解正確的一項()A.泠泠作響:寫泉水發出嘩嘩的很大的聲響。B.波色乍明:寫水波一閃一閃的動態之美。C.往來翕忽:寫游魚往來輕快敏捷的樣子。D.娟然如拭:寫雪水洗過的山巒就像美麗的少女。

十二.(07年安徽省)[三](15分)[甲]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務所依,日光下澈[注],俟然不動,傲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注]澈,又作徹。

(節選自《小石潭記》)[乙]

(節選自《與朱元思書》)1.解釋下面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3分)(1)以其境過清(

(2)乃記之而去(

(3)窺谷忘反(

)2.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1)斗折蛇行,明滅可見。譯文:

(2)游魚細石,直視無礙。譯文:

3.甲文和乙文中畫線的句子都描寫了水,分別突出了水的什么特點各從什么角度描寫的(4分)答:

4.下面的句子分別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1)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答:

(2)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答:

十三.(07年廣州市花都區)1.選出加點詞表示數量詞“一百”的意思的一項是(

)(3分)A、一百許里

B、百千人大呼

C、千百成峰

D、賞賜百千強2.翻譯與理解。(6分)(1)用現代漢語翻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3分)譯文:

(2)簡單賞析文中畫線句子“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的寫法。(3分)答:

十四.(07年濱州市)1.文言文閱讀重在積累。請依據下面卡片中的提示,將“文言文閱讀積累卡片”填寫完整。(5分)文言文閱讀積累卡片字詞意思例句翻譯從順、隨從流飄蕩,任意東西。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湍急的江流比箭還要快,驚濤駭浪勢若奔馬。反

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

2.從聽覺方面描寫景物的對偶句是

。(1分)3.文章情景交融,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情感和志趣(2分)答:

【參考答案】八.1.B

2.寫山的“奇”: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寫水的“異”: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3.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臨其境4.①湍急的江流比箭還要快,那驚濤駭浪,勢若奔馬。②蟬不停地叫著,猿不停地啼著5.第一問:作者發出了“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的感慨。第二問:表現了作者鄙棄名利的思想。

九.1.D

2.D

3.B

十.1.①奔:飛奔的馬。②作:發出。③勒:約束,阻止。④設:著,涂。

2.C3.①(那些)治理政務的人,看到(這些幽深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②這種快樂(只能)留下來給山中的僧人和游覽的客人享受,怎么能夠對那些庸俗的人說呢?

4.寄情山水、熱愛山水,欣賞大自然之美,洗掉內心的塵垢,保持一份內心的清凈和獨立的人格、情操;但又流露出一種避世、避俗的心態。

十一.1.C2.①競:爭②可:大約③若:像④于:在3.①那湍急的江流比箭還快,那奔涌的波浪勢若奔馬。②小溪曲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隱忽現。4.C

十二.(15分)

1.(3分)(1)因為。(2)離開。(3)返回(答“返”、通“返”、同“返”均可)。(各占1分)

2.(4分)(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或:(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見,一段又看不見。或:(泉水)曲曲折折,(望過去)一段看得見,一段又看不見。

(2)(水中)游動的魚和細小的石頭,一直看下去,毫無障礙。

或:(水中)游動的魚和細小的石頭,可以看到底,毫無障礙。

(各占2分。意思對即可)

3.(4分)水的特點:[甲]清澈(或:清);

[乙]清澈(或:清)和湍急(或:急)。

描寫角度:[甲]間接描寫(或:側面描寫);

[乙]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相結合(或: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

(每問2分。意思對即可)

4.(4分)(1)流露出作者內心孤寂、凄涼、憂傷的思想感情。

(2)流露出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淡泊功名利祿的思想感情。(各占2分。意思對即可)十三.1.A(3分)(A的“百”是實指,指數目一百,B、C、D項的“百”是虛指,表“很多”之意)

2.(1)急流比箭還快,兇猛的浪像奔馬。(3分,急湍1分,甚1分,奔1分)(2)該句用了正面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2分),突出了水的清澈透明(1分)。

十四.1.飛奔的馬

通“返”

乘船隨著江流飄蕩,隨心所欲地任船所至觀賞景物。

看到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治理政務的人就會流連忘返。

[評分標準]本題5分。詞語解釋各0.5分,句子翻譯各2分。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或: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

[評分標準]本題1分。必須寫出一個完整的句子,兩句都寫不扣分。

3.流露出作者對追求利祿之徒的蔑視和愛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

[評分標準]本題2分,意思對即可得分。

2014年資陽市中考語文)19.下列句中加點詞語解釋都正確的一項是()A.鳶飛戾天者:叫窺谷忘反:“反”通“返”,返回B.互相軒邈:比長遠任意東西:向東向西C.負勢競上:向上橫柯上蔽:在上面D.猿則百叫無絕:絕妙蟬則千轉不窮:窮盡20.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譯文:21.下面對本文分析不準確的一項是()A.本文是吳均寫給友人的一封信。信中生動描繪了秀美的自然風光,抒發了作者厭棄塵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緒。B.本文用駢文寫成,文字千錘百煉,生動曉暢,句式整齊而有變化,讀來很有韻味。【《與朱元思書》中考C.本文構思精巧,開頭以“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對富春江風光進行高度的概括和贊嘆,作為“文眼”統照全篇。D.“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這句話寫的是作者的所見所感,從而烘托了山水景物的魅力。22.本文在描繪景色時,手法多樣。請你任選一種手法,結合選文具體內容作簡要分析。答:(一)(12分)19.(3分)C20.(3分)湍急的水流比箭還快,兇猛的巨浪就像奔騰的駿馬。(抓住“湍”“甚”“奔”等關鍵詞語,翻譯準確即可。)21.(3分)D22.(3分)答案示例:(1)用原文。如“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采用了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突出了水清的特點;“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采用動靜結合的手法,突出水清和水勢迅猛的特點等。(2)用自己的話概括。如:寫水,采用動靜結合和對照的寫法,既寫出了江水的靜態美,也寫出了江水的動態美,動靜形成鮮明的對照,展示了江水的千姿百態;寫山,作者從視覺上寫出了山的形貌,從聽覺上寫出了群峰中的各種聲響,突出了山的生命活力;作者采用虛實結合的寫法,不僅寫了眼前所見之景,還觸景生情,寫了作者的感慨。這些感慨用大自然的幽靜安閑與世俗社會的喧鬧繁雜作對比,表達了作者厭棄塵俗、熱愛自然的思想情感等。廣安市二○一○年高中階段教育學校招生考試(四)文言文比較閱讀[甲]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三峽》)[乙]書》)(四)閱讀《三峽》和《與朱元思書》(見閱讀卷第6頁),完成28—32題(16分)28.解釋下列加點的詞(4分)(1)沿溯阻絕()(2)猛浪若奔()(3)故漁者歌曰()(4)經綸世務者()29.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1)素湍綠潭,回清倒影譯文:(2)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譯文:30.找出甲、乙兩文中所使用的通假字各1個,并寫出其意思(2分)(1)甲文中通,意思是(2)乙文中通,意思是31.文言文語句中常常省略了一些部分請在下面括號里填入被省略的部分(2分)(1)負勢競上,()互相軒邈(2)急湍甚()箭32.甲、乙兩文都寫了水流的湍急,但描寫的側重點有所不同,甲文側重于寫水流之,乙文側重于寫水流之;甲、乙兩文都描寫了難見天日之景,但著眼點卻不同,甲文以“不見曦月”來突出,乙文以“有時見日”來突出(4分)(四)文言文閱讀(16分)28.(1)逆流而上(2)飛奔的馬(3)所以(4)籌劃(4分,各1分)29.(1)白色的急流,碧綠的潭水,回旋著清波,倒映出各種景物的影子(2分)(2)極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就會平息熱衷于功名利祿的心(2分)30.(1)“闕”通“缺”,中斷(2)“反”通“返”,歸,回去(另有:“轉”通“囀”等,只要找到兩個即可)(2分,每小題1分)31.(1)負勢競上,(山巒)互相軒邈(2)急湍勝(于)箭(2分,各1分)32.疾或快急或猛山之高樹之密(4分,各1分)一、(2006百色課改)閱讀吳均《與朱元思書》,回答21—25題(13分)21.下面加點的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2分)A.窺谷忘反(通“返”)B.在晝猶昏(夜晚)C.負勢競上(向上)D.從流飄蕩(隨著)[來源:21世紀教育網]22.作者用“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概括富春江的景色請說說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異”在哪里(

2分)23.本文兼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寫景,這樣寫有什么表達效果(2分)24.翻譯下列句子(4分)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②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25.看到富春江的奇山異水,作者發出了怎樣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發出的這些感慨(3分)答案:

21.B22.寫山的“奇”: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寫水的“異”: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23.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臨其境24.①湍急的江流比箭還要快,那驚濤駭浪,勢若奔馬②蟬不停地叫著,猿不停地啼著25.第一問:作者發出了“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的感慨第二問:表現了作者鄙棄名利的思想二、(2006濰坊)閱讀下面文章,完成20-23題(12分)(甲)(乙)西湖最盛,為春為月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尤為奇觀石簣數為余言:傅金吾園中梅,張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觀之余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湖上由斷橋至蘇堤一帶,綠煙紅霧,彌漫二十余里歌吹為風,粉汗為雨,羅紈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艷冶極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極其濃媚月景尤為清絕:花態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游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袁宏道《晚游六橋待月記》,有刪節)注:①羅紈(wán):絲織品②午未申:指午時、未時、申時三個時辰,相當于現在從上午十一時至下午五時的這一段時間③夕舂:夕陽20、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②泉水激石,泠泠作響作:③梅花為寒所勒勒:④山嵐設色之妙設:21、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組是()(2分)①負勢競上,互相軒邈A.②橫柯上蔽,在晝猶昏①猿則百叫無絕B.②月景尤為清絕①夾岸高山,皆生寒樹C.②皆在朝日始出①梅花為寒所勒D.②歌吹為風22、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①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譯文:②此樂留與山僧游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譯文:

23、甲、乙描寫的對象各不相同,但是兩位作者卻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請從對待風景和對待世俗社會兩個角度寫出作者的思想感情(4分)答案;20、①奔:飛奔的馬②作:發出③勒:約束,阻止④設:著,涂21、C22、①(那些)治理政務的人,看到(這些幽深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②這種快樂(只能)留下來給山中的僧人和游覽的客人享受,怎么能夠對那些庸俗的人說呢?

23、寄情山水、熱愛山水,欣賞大自然之美,洗掉內心的塵垢,保持一份內心的清凈和獨立的人格、情操;但又流露出一種避世、避俗的心態三、2007廣州市9、選出加點詞表示數量詞“一百”的意思的一項是()(3分)A一百許里B百千人大呼C千百成峰D賞賜百千強10、翻譯與理解(6分)(1)用現代漢語翻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3分)(2)簡單賞析文中畫線句子的寫法(3分)11、閱讀下面的古詩,回答后面的問題(7分)西江月辛棄疾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①明月別枝驚鵲:②路轉溪頭忽見:(2)詞中上、下片分別表現了詞人怎樣的心情?請聯系上、下片內容作分析(5分)參考答案9、A(3分)(A的“百”是實指,指數目一百,B、C、D項的“百”是虛指,表“很多”之意)10、(1)急流比箭還快,兇猛的浪像奔馬(3分,急湍1分,甚1分,奔1分)(2)該句用了正面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2分),突出了水的清澈透明(1分)11、(7分)(1)①另一個樹枝,②出現(2分,每句1分);(2)上片寫詩人在夏夜看到明月高照,山林明亮,聽到鵲聲、蟬聲、蛙聲,聞到稻花芳香,景色清新,在這個時候還聽到出來納涼的人談論著今年的豐收,身處其中,作者感到閑適、快樂下片寫作者夜行遇雨,要找地方避雨,忽然見到了曾經見過的茅店還在老地方,流露了作者的驚喜之情(上下句內容的轉述各1分,上片轉述扣住清新,下片轉述突出“忽見”;上、下片表達的心情各1分;敘述有條理1分)四、(09浙江臺州)(二)(11分)【甲】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陶弘景《答謝中書書》)【乙】夾19、下列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3分)A、四時俱備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B、沉鱗競躍沙鷗翔集,錦鱗游泳C、泠泠作響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D、有時見日胡不見我于王20.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4分)⑴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⑵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21.【甲】文中寫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體描寫高峰“入”的動態的幾個四字短語是:(2分)22.【甲】【乙】兩文都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答:答案:(二)(11分)19.B評分標準:3分20.⑴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景色了⑵治理政務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的山谷(就)流連忘返評分標準:4分每小題2分整句意思正確,語言通順即可21.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評分標準:2分只要答對其中兩處,即可得滿分若多答“千百成峰”,不扣分;多答其他短語,扣分22.答案要點:熱愛自然,娛情山水;避世退隱,鄙棄名利評分標準:2每點1分意對即可五、(2009河北)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題(14分)愛蓮說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也作“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3分)(1)出淤泥而不染而:(2)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反:(3)橫柯上蔽,在晝猶昏蔽: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1)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譯文:(2)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譯文:3.《愛蓮說》中愛菊、愛蓮、愛牡丹代表的人生態度分別是什么答:4.閱讀《與朱元思書》第二段,概括富春江水的兩個特點(2分)答:5.荀子說“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與之俱黑”,而周敦頤則說蓮“出淤泥而不染”圍繞“環境與人”的關系,提煉出這兩句話各自蘊含的觀點(2分)答:1(1)卻(可是,但是)(2)通(同)“返”,返回(3)遮蔽(遮住,遮掩)8、(1)水上、陸地上各種草木的花,可愛的很多(2)蟬接連不斷(不停)地嗚叫(叫著、長鳴),猿(猿猴)不停(長久)地啼著(鳴叫)3、愛菊代表的人生態度是陷居避世;愛蓮代表的人生態度是追求高潔品格、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愛牡丹代表的人生態度是追求功名利祿4、清澈(水清,清);湍急(流急、急)5、環境可以改變人;人可以不受環境的影六、(2009福建泉州)閱讀《與朱元思書》一文,完成5—8題(15分)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5.下列加點詞詞義相同的一組是()(2分)A.自自富陽至桐廬B.從從流飄蕩自非亭午夜分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C.絕猿則百叫無絕D.日有時見日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日光下澈6.解釋下列加點詞詞義(4分)①天山共色()②一百許里()③互相軒邈()④窺谷忘反()7.簡答(不得直接摘抄原文句子)(6分)(1)說說富春江景色的總體特征(2)請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描述富春江水流之急8.根據《與朱元思書》、《小石潭記》、《三峽》三篇文章內容對對子(任選一道作對)(3分)①兩岸連山無闕處,②石潭上竹樹環合,答案:5.(2分)C6.(4分)①同樣②左右、多③往高處伸展(只寫“高”扣0.5分)④同“返”返回7.(6分,每題3分)示例:(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