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全感的四個象限心理學家研究打破社交不安全感悲慘循
環心理學家榮格指出“安全感是人的第一愿望”,因為降生并非我們自己的選擇,所以產生了天生的被動感,決定了心靈上與生俱來的“不安”,也使“安全感”成為最重要的愿望。從本質上說,安全感就是可以掌控一切的感覺,而“不可控制”就成為奪走我們安全感的罪魁禍首。在日常生活里,當利益發生沖突,就可能出現攻擊行為——攻擊的雙方看似在爭奪利益,實則在競爭控制權。戰國時代,群雄逐鹿,瓜分天下,究其實質,僅僅是為了得到自在一方的控制權,能夠擁有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安全島”。似乎占有的越多,打敗的人越多,征服的版圖越遼闊,自己就越強大,就越具有控制力,也就意味著更安全。因為如果可以控制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那就可以預防來自他人的傷害。所以,攻擊性越強的人,往往也是越需要安全感的人。權力、地位、金錢之所以如此令人迷戀,是因為在追逐它們的過程中,自我被擴張得很大,隨著占有的東西愈多,掌控愈發有力,自己就愈發安全。因此,人類的攻擊行為并非是動物本能的劣根,而是我們用以驅趕不安的最基本的方法。但是攻擊行為的風險極大,通過攻擊的擴張,很可能獲得的和失去的一樣多,反而會遭受因攻擊而引發的下一輪不安。所以,比起攻擊,還有一種更高明的“擴張”方法——強大認知。當周遭缺乏信息,將直接導致無法預知災禍,所以我們必須知道的更多——認知越強大,就越能掌握“先機”??茖W就是人類實現控制世界的擴張行為的成果,它保護了人類的安全島:了解到地震的規律,讓我們可以住到更安全的地面上;了解了氣候變暖的威脅,讓我們可以預防冰山融化的危險……人類從未間斷過尋找外星人,就是希望在他們成為傷害我們的隱患前,能夠掌控他們。因此知識不僅僅是力量,更是完美的安全擴張。很顯然,比起攻擊行為,強大認知是更巧妙的一種擴張。如果你可以掌握肢體語言的判斷能力,就可以找出上司心情最好的時刻,遞上容易惹惱他的材料,在防止一場攻擊的同時,安全的完成任務。安全感的四個象限〔或“當我們談安全感的時候我們談些什么”pongba知名博客作者,《暗時間》一書作者2“安全感”是育兒中時常被提起的話題,但是,當我們談孩子的安全感的時候,絕大多數仍然是在說孩子兩三歲之前跟父母建立的穩定的依戀關系〔參見wikipedia"AttachmentTheory"條目〕,但其實,跟安全感相關的遠遠不止是依戀類型。這里我把安全感分為兩個維度:家庭安全感,世界安全感;我們也可以把它們稱為“后方”安全感,“前方”安全感。因為家庭是我們每個人的“大后方”,疲勞和沮喪的時候的棲息和恢復之所;而我們同時也總是希望能夠“向前”去探索世界,去創造生活。這兩個維度把安全感分為了四個象限:家庭安全感〔高/低,世界安全感〔高/低,先說家庭安全感高,世界安全感低的孩子:這類孩子的父母知道依戀的重要性,所以孩子跟父母形成穩定依戀關系。然而家庭安全感高不代表孩子的世界安全感就一定高,典型的例子就是如今很常見的過分寵愛和保護孩子的父母,雖然孩子感受到父母的保護,但父母的擔憂焦慮和對孩子在探索世界中受到挫折時的情緒反應會無形中讓孩子對“世界是不安全的/我會受到傷害的”形成一個情感認知,導致孩子膽小畏縮。這種孩子因為感受到外面不安全,而家里安全,會一直縮在安全港當中。這種類型當下比較常見,是因為一方面很多人接受現代育兒理念影響,知道依戀的重要性,但另一方面又因為很寶貝自己的孩子,所以總是擔驚受怕大驚小怪的,搞得孩子很怕事,放不開,一有風浪就往回縮。再說家庭安全感高,世界安全感也高的孩子:這類孩子的父母不僅懂的依戀的重要性,但更重要的,還懂得依戀和呵護的區別,依戀是給孩子提供一個大后方,不代表總拽著孩子往后方跑,那叫拖孩子后腿。這類父母往往對孩子的內在生命力有充分的信任和信心,至于這種信任和信心從哪里來,可能有多方面,例如可能父母自己從小就是“野蠻生長”的,對其有第一手體驗,也可以通過學習發展心理學相關的知識來了解這方面的重要性〔我之前微博說過:情感不足,知識可以來補〕。但總之這類孩子的發展是最好的,良好的依戀關系讓他們無后顧之憂,可以放心大膽地往前走,另外父母的信心以及父母本身在環境中的風雨挫折方面表現出來的淡定和強大讓孩子也受到感染,感受到這些事情都沒什么大不了的。所以這類孩子探索的時候非常自由自在心無焦慮,是真正自然美好的成長。第三類就是家庭安全感低,世界安全感高的孩子。這類孩子我認為在當下可能不是很多見,也許在解放后到計劃生育前比較多見?〔純猜測,沒有數據〕是什么情況呢?就是父母不見得給孩子什么穩定的依戀和情感交互,因為父母忙于自己的生計,加上孩子多,也管不過來,另一方面父母大抵也不善于親密表達。但是另一方面父母也沒有用什么大驚小怪來讓孩子感到不安全,父母該怎么生活工作就怎么生活工作。這類孩子當然會去探索,會從父母對生活工作的態度當中習得很多東西,但因為沒有堅定溫暖的后方支持,在挫折面前內心會有很多痛苦,但會沒處表達,所以內心積累的負面情感會可能多一點,也容易形成對負面情感的回避和抗拒,內心的情感往往不是流動和通透的。第四類就是雙低的了。這種類型的孩子,從小依戀關系就不佳,進而使得孩子在從小的時候探索受到挫折感到沒處依靠,所以會退縮起來,而又沒有后方可以退縮,因為弄不好還會被呵斥,屬于前不著村后不著店,內心很苦楚憂郁的孩子,這類孩子會很孤立,不社交,不活潑,不探索。很可憐。這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從第一類到第四類的轉變。即本來是家庭安全感還不錯,世界安全感低〔孩子膽小〕,這個時候孩子遇到挫折往回退的時候,有些父母為了“鼓勵”孩子,或者自己感到內心焦慮,就會不接受孩子的回退,呵斥或責備乃至恫嚇,尤其是對于上了幼兒園以后的孩子可能會如此。一個典型情況是在上學之前過于呵護孩子,使得孩子膽小怕事和謹小慎微,然后當孩子進入小社會受挫的時候父母又對此感到焦慮和不滿,于是責怪孩子怎么這么害羞膽小。如此一來,就完成了向第四類的轉變,孩子就腹背受敵,在幼兒園變成一個內心憂郁,孤僻的孩子。這里當然合理的做法是轉變成第二類〔雙高〕的孩子,怎么轉變,首先是不能撤走家庭安全感,要讓孩子感受到不管怎樣父母的愛和支持都在,另一方面改變自身的心態,不要總對孩子的探索和嘗試各種評價或者焦慮,讓孩子自主慢慢拓展自己的發展區間,父母也必須改變自己的性格,讓孩子看到父母對外界事情所擁有的強大內心,提供榜樣,并適當帶領孩子慢慢做一些活動和嘗試,增強自我效能感,這一切不宜著急,都得慢慢來,孩子一旦感覺到父母的焦慮和評判立即會退縮,但如果你真心相信孩子相信自己,孩子也同樣會感受到力量。好在因為依戀感還建立的不錯,所以父母擁有充足的時間,只要不急于求成,慢就慢點。最怕帶著焦慮硬來,結果肯定沒有好結果。第三類〔家庭安全感低,世界安全感高〕我認為當今不是很多見,也不是最差的情況。不過如果希望孩子內心世界有柔韌性、通透、寬容,也可以轉變為第二類〔雙高〕,前提仍然是父母自己改變,因為之所以跟孩子沒有良好的依戀關系,根本原因還在父母的內心〔沒有哪個孩子不希望跟父母建立依戀〕。最后轉一下我之前發的一條微博,關于家庭安全感的,我們談家庭安全感往往局限于依戀關系,但隨著孩子的成長,依戀關系逐漸會退到幕后,更重要的是“理性安全感”:如今提到安全感絕大多數都會強調兩三歲前穩定的依戀關系,這很好,只不過這只說出了拼圖當中容易的那一塊,難的那一塊是孩子逐漸長大之后對父母的“理性安全感”的需求,即你是不是有成熟的心智、足夠的知識、寬厚的心態來支持孩子,讓孩子能夠安心無后顧之憂地經歷、試錯,活在可能性而不是局限中??吹揭缿訇P系,首先想到的是attachmenttheory〔對不住,第一反應啊〕所以我的理解是,安全型的孩子不僅僅是對家庭有安全感〔對自己和父母的關系feelsecure,對父母的愛有信心等這些吧〕而且他的世界安全感也應該是高的〔對外部事物適應性高,對和他人的關系有信心,等等〕。在我看來,這樣的孩子才算是安全依戀型的孩子。那么,家庭安全感高而世界安全感低的孩子是怎么回事呢?他對自己和父母的關系有信心,但是,對外部世界的適應性差,和他人的關系沒有信心。如果這一點是受父母的影響,那我覺得父母對他的引導不夠〔也就是沒有幫助他建立真正的安全感,只對自己的父母有安全感,我覺得叫依賴,但實際上并不是confident的那種安全感〕如果這一點不是受父母的影響,我覺得這也是可能的。本身這個孩子比較內向,本身這個孩子適應性慢,也可能產生對父母有安全感,對外部世界比較謹慎。這一部分孩子,我覺得象pongba說的,要父母多耐心,引導轉向“家庭安全感高且外部世界安全感高”。我這樣想是從依戀理論的角度出發,因為一開始提到依戀理論了嘛,而依戀理論是說,建立和父母的穩固關系能幫助孩子在和父母別離的時候仍能保持安全感。所以我這根筋轉不過來,如果孩子和父母別離時不能保持安全感(retainfeelingsofsecurity),我覺得這不能說孩子和父母建立了真正的安全感〔這樣說只是partiallycorrect嗎?因為我上面提到還有孩子自身的因素?此刻我很糾結!!我可不可以說,如果在和父母別離的時候不能保持安全感,這個孩子就不算是建立真正的安全依戀感?〕我先把這個糾結放一下,接下去寫啊,依戀理論通常是適用于幼兒,所以才說真正的安全依戀讓幼兒和父母分開的時候仍有安全感。哦,那么此處我所指的實際上可以說是pongba說的家庭安全感,恩,這樣說就比較清楚了。確實是,從這個意義上說,依戀理論不能涵蓋bothof“家庭安全感”和“世界安全感”。父母對外部世界的評估確實會影響到孩子自己對外部的評估,但是只是一個影響因素,還有其他因素也會影響孩子自己對外部世界的評估〔等下再說〕。這個早期建立的依戀感或者說“家庭安全感”,究竟對孩子的世界安全感或者將來的和他人的關系等等有什么影響呢?依戀理論的研究說,早期建立的依戀關系或者說幼兒對他人、世界、關系的認識,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步整合到新的psychologicalsystem里面去了。也就是說,孩子的發展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是一個多因素互相交織的過程,這個過程甚至不是線性的。1,2歲時候獲得的經驗或者模式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理解能力的變化,隨著經驗的改變,一直在進行過濾和整合,不斷形成新的模式。〔很多理論都提到了成長中的多種可能性,各種因素的互相交織作用〕?,F在回到“世界安全感”,可能在早期,1,2歲,父母的影響,或者說“家庭安全感”對“世界安全感”的影響比較大,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活動范圍,環境的變化,家庭安全感對“世界安全感”的作用不再是決定性的了。孩子對外部世界的評估,其他關系的評估,都是多種因素的互相作用。〔我剛剛還想到其他,孩子們一回家,把我思路打斷了,先寫到這里吧〕對于pongba最后一段我很同意,事實上,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2,3歲之前形成的安全依戀的作用會逐步減弱,不同的階段,需要父母相應的引導和不同的關系。這一點,很多書里都有提到,我覺得就是一個ageappropriate的原則?!耙缿倮碚撏ǔJ沁m用于幼兒,所以才說真正的安全依戀讓幼兒和父母分開的時候仍有安全感?!边@還是涵蓋了“世界安全感”了呀//撓頭~~幼兒和父母分開時,幼兒對周圍的事物和人有安全感,這是“世界安全感”吧?這么說的話,早期,父母培養孩子的安全感,應該是雙管齊下,既培養幼兒對父母的安全依戀,也培養幼兒對外部世界的安全感。出現第二種類型的情況,如果是父母把孩子當溫室里的話,那么我們是不是可以說,父母并沒有培養孩子對外部世界的安全感?這一點作為補充吧,下面關于兒童發展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對于這兩種安全感的形成或者影響,我還是覺得是多因素,內因外因一起作用的結果,而且這個結果并不是3歲看到老,而是一個持續的發展的過程。:〃 guokr /post/458414/心理學家研究打破社交不安全感悲慘循環湯姆喜歡蘇珊但是擔憂蘇珊不喜歡他。預計自己會遭到拒絕,因此他對蘇珊很冷淡。猜猜將會發生什么?蘇珊反過來對湯姆也很冷漠。湯姆的預言是自我應驗的,他的社交不安全感增強了。這個悲慘的循環持續進行。但是,如果湯姆得到幫助以克服恐懼,熱情地對待蘇珊,那情況又會怎樣呢?幸好,他可以這么做,維多利亞大學的心理學家DanuAnthonyStinson認為,“自我肯定”——在這個任務中,人們深度思考與其個性直接相關的個人價值——看來是為有不安全感的人提供了心理上的緩沖,讓他們把社交恐懼、焦慮放在一旁,行為舉止上更加熱情、有吸引力?!奔幽么蠡F盧大學Stinson等人的一項最新研究證實了自我肯定給現實的社交活動帶來的益處,并發現這些益處可以持續兩個月之久。這項研究發表在《心理科學》上。在這項實驗中,117位參與者通過調查問卷評估了他們與朋友、家庭、當前或者潛在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骨科病房護理要點與實踐
- 牽引術護理要點
- 生產管理:運作戰略管理
- 2025屆廣東汕尾甲子鎮瀛江學校八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聯考模擬試題含解析
- 血液臭氧治療
- 重癥護理核心理念與實務
- 手寫護理文書標準化管理
- 高一新生住宿管理規范與實施策略
- 與法律有關的職業考試題及答案
- 經典誦讀活動總結模版
- 個性化旅游定制服務設計與運營策略制定
- 《CMOS反相器的設計》課件
- 《中學生入學協議書》
- 機械制圖-形成性任務4-國開(ZJ)-參考資料
- 頭暈課件完整版本
- 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
- 2024年5月26日河南省事業單位聯考《職業能力測試》試題
- 酒店安全生產培訓教育
- 土建質量員課件
- 食品安全科普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50題)
- 2025年高考作文專練(25道真題+審題立意+范文)- 2025年高考語文作文備考總復習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