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統編版高中歷史選擇性必修二:工業革命與工廠制度課件_第1頁
人教統編版高中歷史選擇性必修二:工業革命與工廠制度課件_第2頁
人教統編版高中歷史選擇性必修二:工業革命與工廠制度課件_第3頁
人教統編版高中歷史選擇性必修二:工業革命與工廠制度課件_第4頁
人教統編版高中歷史選擇性必修二:工業革命與工廠制度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5課工業革命與工廠制度第5課工業革命與工廠制度人教統編版高中歷史選擇性必修二:工業革命與工廠制度課件【點撥】從畫線部分信息“機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廠代替作坊”進行歸納。交通運輸的發展加快人口流動(3)階級關系變化,近代工業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形成,成為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醫療技術水平下降,缺乏史實依據,A錯誤;化學工業污染出現于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B錯誤;人口與食物問題,也不屬于主要原因,C錯誤。(2)發展:張謇、范旭東等一批民族資本家主張實業救國,開辦工廠并借鑒西方工廠的管理經驗,中國民族工業初步發展起來。思考:漫畫反映了什么現象?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史料實證)史料一16世紀至19世紀前期

2、英國城鄉人口統計表現代工廠制是在工業革命時期產生的,其早期呈現出的顯著特色是大機器生產,故選B。19世紀早期,為緩解環境污染問題,英國政府陸續頒布了控制公害法公共衛生法等法律。在工業革命時代,工廠主不能自由解雇工人1851年,英國的英格蘭和威爾士的城市人口總和已經超過農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達到50.醫療技術水平下降,缺乏史實依據,A錯誤;化學工業污染出現于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B錯誤;人口與食物問題,也不屬于主要原因,C錯誤。(6)帶動社會生活方式的變化,競爭激烈,生活節奏加快,時間觀念增強。(3)影響:工廠制度帶來生產組織和管理形式的巨變,有利于_、提高原因:工業革命的進行。提示:出現了新的生

3、產組織形式工廠。【點撥】背景依據、中的信息進行歸納。19世紀早期工業革命促使煤炭工業發展,導致環境污染,為此英國政府頒布一系列法律文件來控制環境污染,故選B。7億英鎊英國的棉布消費量是美國的兩倍、法國的四倍,它生產的生鐵占世界發達地區生鐵總產量的一半以上英國實際上已成為“世界工廠”。(要求:觀點明確,史實正確,角度任選,條理清晰,表述明確。它將生產資料和工人集中在一起, 通過使用機器進行大規模生產材料一英國控制著100萬匹馬力的蒸汽機,依靠1 700多萬枚機械化紡錘,每年生產出200萬碼棉布,挖掘了數量5 000萬噸的原煤,每年進出口貨物價值達1.信息革命D.史料漫畫“資本主義下的血汗工廠”特

4、點依據、中的信息進行分析。促進交通運輸業發展,便利了人們的出行。(1)出現:隨著工廠的出現,工廠制度逐漸形成。1831-1841年處于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工業革命導致城市環境惡化,使工業城市的人口死亡率明顯上升,故選D。必備知識素養奠基一、機器大生產與工廠制度1.機器大生產:(1)背景:工業革命前,英國分散的手工工場向集中的手工工場發展,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生產_。(2)標志:18世紀60年代以來,以改良蒸汽機為代表的一系列技術革命,引發了從手工勞動到機器大生產的巨大變革。(3)特點:大批產業工人被工廠主_起來,在專門化的廠房中勞作,徹底改變了手工作坊零碎分散的生產狀態。專業化聚集【點撥】從畫線部

5、分信息“機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廠代替作坊”2.工廠制度:(1)出現:隨著工廠的出現,工廠制度逐漸形成。 2.工廠制度:(3)影響:工廠制度帶來生產組織和管理形式的巨變,有利于_、提高生產效率、挖掘工人的勞動潛質,從而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科學管理(3)影響:工廠制度帶來生產組織和管理形式的巨變,有利于_3.近代中國的機器生產和工廠制度:(1)產生:19世紀中后期,清朝洋務派創辦江南制造總局、福州船政局等一系列近代企業,引進了西方的工廠制度,進行機器大生產。(2)發展:張謇、范旭東等一批民族資本家主張實業救國,開辦工廠并借鑒西方工廠的管理經驗,中國民族工業初步發展起來。3.近代中國的機器生產和工

6、廠制度:【情境在線】下圖是工業革命后紡織工廠的圖片 思考:圖片反映了工業革命后生產組織形式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提示:出現了新的生產組織形式工廠。【情境在線】下圖是工業革命后紡織工廠的圖片【點撥】背景依據、中的信息進行歸納。8%,導致上述情況發生的重要原因是()恩格斯【點撥】從畫線部分信息“機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廠代替作坊”進行歸納。19世紀早期工業革命促使煤炭工業發展,導致環境污染,為此英國政府頒布一系列法律文件來控制環境污染,故選B。思考:圖片體現了工業革命對社會發展的消極影響是什么?初等教育不斷推廣,人們文化素質逐漸提升:史料一16世紀至19世紀前期英國城鄉人口統計表(1)社會發展帶來貧富

7、分化的差距加大。19世紀早期,為緩解環境污染問題,英國政府陸續頒布了控制公害法公共衛生法等法律。作坊式集中勞動是工場手工業的特色,A錯誤;大企業聚合生產和為壟斷資本生產是公司和現代企業的特點,C、D錯誤。信息革命D.【情境在線】下圖是工業革命后紡織工廠的圖片(6)帶動社會生活方式的變化,競爭激烈,生活節奏加快,時間觀念增強。工業革命加快英國的城市化進程現代工廠制是在工業革命時期產生的,其早期呈現出的顯著特色是大機器生產,故選B。材料一英國控制著100萬匹馬力的蒸汽機,依靠1 700多萬枚機械化紡錘,每年生產出200萬碼棉布,挖掘了數量5 000萬噸的原煤,每年進出口貨物價值達1.(要求:觀點明

8、確,史實正確,角度任選,條理清晰,表述明確。恩格斯影響:工業革命后城市化進程加快。備注:漫畫描繪了19世紀一位貴婦看到放大的泰晤士河水滴后的驚恐。(1)出現:隨著工廠的出現,工廠制度逐漸形成。(2)表現:準時準點成為現代生活的準則;戴表成為生活習慣;促進鐘表業發展。思考:漫畫反映了什么現象?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史料實證)(7)家庭規模縮小,生活內容豐富。特點依據、中的信息進行分析。(要求:觀點明確,史實正確,角度任選,條理清晰,表述明確。下圖是17701821年英國農業和工業在國民總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圖,由此可知英國()二、工業革命后生活方式的變化 【點撥】背景依據、中的信息進行歸納。二、工業革

9、命后生活方2.促進交通運輸業發展,便利了人們的出行。其表現有:_(填寫正確序號)對礦石的需求刺激了運河的開鑿鐵路運輸業迅速發展歐美國家形成水陸運輸網促進城際間、國際間的人口交流與貿易往來2.促進交通運輸業發展,便利了人們的出行。其表現有:_4.人們的時間觀念增強:(1)原因:工廠制度及蒸汽機車等交通工具的出現。(2)表現:準時準點成為現代生活的準則;戴表成為生活習慣;促進鐘表業發展。5.初等教育不斷推廣,人們文化素質逐漸提升:(1)原因: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城市化迅猛發展等現實因素,對民眾的文化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表現:西方國家通過立法推行初等教育,并加大政府對教育的經費支持。4.人

10、們的時間觀念增強:(3)中國:20世紀初,中國出現了大量小學堂和中學堂,這對普及初等教育起到重要作用。(3)中國:20世紀初,中國出現了大量小學堂和中學堂,這對普【情境在線】下圖是工業革命后英國工廠的圖片 思考:圖片體現了工業革命對社會發展的消極影響是什么?提示:出現環境惡化的情況。【情境在線】下圖是工業革命后英國工廠的圖片關鍵能力素養形成主題一機器大生產與工廠制度【素養探究】1.機器大生產史料新生的工業能夠這樣成長起來,只是因為它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廠代替作坊,從而把中等階級的勞動分子變為了工人無產者,并把居民間的一切差別轉化為工人和資本家之間的對立。 恩格斯思考:史料說明工業革命時期

11、經濟領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歷史解釋)關鍵能力素養形成主題一機器大生產與工廠制度【點撥】從畫線部分信息“機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廠代替作坊”進行歸納。提示:機器大生產代替了手工生產;工廠生產代替作坊生產。【點撥】從畫線部分信息“機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廠代替作坊”2.工廠制度史料漫畫“資本主義下的血汗工廠” 思考:漫畫反映了當時生產組織形式是什么?有何特點?(史料實證)【點撥】從漫畫中生產線上密集的人員和舉著鞭子的工廠主結合所學分析。提示:形式:工廠制度。特點:在流水線上進行集中生產;工廠主制定了嚴格的規章制度,對工人進行嚴格的管理。2.工廠制度【史論闡釋】一、機器大生產的特點1.建立在高度的

12、科學技術基礎之上,并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不斷更新自己的技術基礎。2.高度的社會化大生產,表現為生產資料的使用、生產工藝過程和產品的市場實現過程的社會化程度日益提高。機器大工業是在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發展的基礎上產生的,是產業革命的產物。【史論闡釋】二、工廠制的特點和作用1.特點:(1)機械動力替代了人工勞動,生產效率大大提高。(2)形成規模化生產,生產、銷售實行專業化分工,市場范圍迅速擴大。(3)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管理系統,按產品或工藝分成了生產車間、工段和班組,出現了職能化組織結構。二、工廠制的特點和作用2.作用:(1)促進了經濟發展,使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顯著變化,人類由農業社會邁向工業社會。(

13、2)企業組織發生了重大變化,企業從業主制轉向合伙制,合伙制得到迅速發展,并成為主要的組織形式。2.作用:主題二工業革命后生活方式的變化【素養探究】1.工業革命的積極影響史料一16世紀至19世紀前期英國城鄉人口統計表英國經濟史時期農村人口數城市人口數16世紀337.5萬112.5萬19世紀前期400萬左右800萬左右主題二工業革命后生活方式的變化時期農村人口數城市人口數16思考:(1)史料一反映了英國城鄉人口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說明工業革命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史料實證)【點撥】從表格中農村人口和城市人口的變化結合所學分析。提示:變化:農村人口增長緩慢,城市人口增長迅速。影響:工業革命后城市化進程加

14、快。思考:(1)史料一反映了英國城鄉人口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說明工史料二19世紀下半葉,英國基本完成了工業革命,技術革新要求工人受到更多的教育,其他資本主義國家逐漸與英國開展經濟競爭,工人運動也日益激烈。1870年,英國政府出臺了初等教育法(又稱福斯特法案),強迫進行初等教育,標志著國民初等教育制度正式形成。(2)據史料二指出19世紀英國初等教育發展的背景和特點。(歷史解釋)【點撥】背景依據、中的信息進行歸納。特點依據、中的信息進行分析。提示:背景:工業革命技術革新的要求;工人運動的發展。特點:通過立法方式發展教育;政府干預。史料二19世紀下半葉,英國基本完成了工業革命,技術革新要求2.工業革命

15、的消極影響史料英國藝術家威廉希斯的漫畫怪物湯 備注:漫畫描繪了19世紀一位貴婦看到放大的泰晤士河水滴后的驚恐。思考:漫畫反映了什么現象?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史料實證)2.工業革命的消極影響【點撥】從漫畫水滴中的各種微生物和時間“19世紀”結合所學分析。提示:現象:水(環境)污染嚴重。原因:工業革命的進行。【點撥】從漫畫水滴中的各種微生物和時間“19世紀”結合所學分【史論闡釋】工業革命對社會生活的影響1.積極影響:(1)極大地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2)產業結構發生重大變化,農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例縮小,第二產業(工業)和第三產業(服務業)的比重增大。(3)階級關系變化,近代工業資產階級和工人階

16、級形成,成為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4)工業城市興起,加速城市化的進程。(5)促進農業生產的現代化,縮小城鄉差距。【史論闡釋】(6)帶動社會生活方式的變化,競爭激烈,生活節奏加快,時間觀念增強。(7)家庭規模縮小,生活內容豐富。(8)教育普及,勞動者的文化素質提高。(9)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生活質量提高。(6)帶動社會生活方式的變化,競爭激烈,生活節奏加快,時間觀(6)帶動社會生活方式的變化,競爭激烈,生活節奏加快,時間觀念增強。高度的社會化大生產,表現為生產資料的使用、生產工藝過程和產品的市場實現過程的社會化程度日益提高。當時產生環境污染的原因是()【點撥】背景依據、中的信息進行歸納。19世紀六

17、七十年代,法國完成了工業革命,生產力的提高使巴黎成為“奢靡之城”,但同時,由于資產階級的貪婪本性,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嚴酷剝削工人,工人階級的生產生活條件惡劣,報酬微薄,生活悲慘,使巴黎同時成為“悲慘之城”,故選B;波旁王朝在法國大革命期間就已經滅亡,排除A;歐洲貿易中心的轉移是16世紀前后新航路開辟的結果,不符合時間限制,排除C;經歷16世紀的宗教改革、1718世紀的啟蒙運動等思想解放運動,教會統治已經衰落,排除D。(7)家庭規模縮小,生活內容豐富。思考:圖片體現了工業革命對社會發展的消極影響是什么?19世紀早期工業革命促使煤炭工業發展,導致環境污染,為此英國政府頒布一系列法律文件來控制環

18、境污染,故選B。(要求:觀點明確,史實正確,角度任選,條理清晰,表述明確。【點撥】從畫線部分信息“機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廠代替作坊”進行歸納。形成了完整的工業化體系特點依據、中的信息進行分析。作坊式集中勞動是工場手工業的特色,A錯誤;大企業聚合生產和為壟斷資本生產是公司和現代企業的特點,C、D錯誤。19世紀早期工業革命促使煤炭工業發展,導致環境污染,為此英國政府頒布一系列法律文件來控制環境污染,故選B。【點撥】從漫畫中生產線上密集的人員和舉著鞭子的工廠主結合所學分析。(要求:觀點明確,史實正確,角度任選,條理清晰,表述明確。【深化點撥】洋務企業的興辦,是中國從手工生產向機器生產過渡的標志,是

19、中國經濟近代化的開端。依據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請從經濟成長歷程出發,談談你對工業革命的看法。(2)產業結構發生重大變化,農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例縮小,第二產業(工業)和第三產業(服務業)的比重增大。(要求:觀點明確,史實正確,角度任選,條理清晰,表述明確。工廠制度的建立適應了機器大生產的要求(1)機械動力替代了人工勞動,生產效率大大提高。特點依據、中的信息進行分析。思考:漫畫反映了當時生產組織形式是什么?有何特點?(史料實證)現代工廠制生產在早期呈現的顯著特色是()(3)中國:20世紀初,中國出現了大量小學堂和中學堂,這對普及初等教育起到重要作用。【點撥】從漫畫水滴中的各種微生物和時間“1

20、9世紀”結合所學分析。【情境在線】下圖是工業革命后紡織工廠的圖片2.消極影響:(1)社會發展帶來貧富分化的差距加大。(2)資源的過度開發,導致環境污染等問題。(3)城市發展帶來犯罪等新的社會問題。(6)帶動社會生活方式的變化,競爭激烈,生活節奏加快,時間觀課堂檢測素養達標1.現代工廠制生產在早期呈現的顯著特色是()A.作坊式集中勞動 B.大機器集中生產C.大企業聚合生產 D.為壟斷資本生產【解析】選B。現代工廠制是在工業革命時期產生的,其早期呈現出的顯著特色是大機器生產,故選B。作坊式集中勞動是工場手工業的特色,A錯誤;大企業聚合生產和為壟斷資本生產是公司和現代企業的特點,C、D錯誤。課堂檢測

21、素養達標1.現代工廠制生產在早期呈現的顯著特色是2.19世紀資本主義的工廠制度確立,有關“工廠”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工廠制度的建立適應了機器大生產的要求B.在工業革命時代,工廠主不能自由解雇工人C.它將生產資料和工人集中在一起, 通過使用機器進行大規模生產D.工廠成為工業化生產最主要的組織形式開始于工業革命【解析】選B。在工業革命時代,工廠主制定了嚴格的規章制度,以罰款、體罰和解雇等方式,迫使工人服從管理。B說法錯誤,故選B。2.19世紀資本主義的工廠制度確立,有關“工廠”的說法,不正【拓展延伸】工場和工廠。工場是以手工勞動為主,以分散的家庭生產為組織形式;工廠是采用機器,集中生產,分工

22、細致,人成為機器的附庸。【拓展延伸】工場和工廠。工場是以手工勞動為主,以分散的家庭生3.洋務運動對中國近代工業化發展所產生的積極影響是()A.形成了完整的工業化體系B.阻止了外國工業品傾銷C.形成了近代企業管理模式D.引進了西方的工廠制度【解析】選D。洋務運動引進了西方先進的工廠制度,培養了一批科技人員和技術工人,有利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故選D。A不符合史實,排除;洋務運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強的經濟侵略,B表述太絕對,錯誤;洋務運動中創辦的軍事工業是封建衙門式管理,洋務運動中創辦的民用工業多采用官督商辦的方式,官方控制管理大權,不屬于近代企業管理模式,C錯誤。3.洋務運動對中國近代工業化

23、發展所產生的積極影響是()【深化點撥】洋務企業的興辦,是中國從手工生產向機器生產過渡的標志,是中國經濟近代化的開端。【深化點撥】洋務企業的興辦,是中國從手工生產向機器生產過渡的4.下圖是17701821年英國農業和工業在國民總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圖,由此可知英國()A.產業結構發生了變化B.世界霸主地位確立C.已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D.已完成了工業化4.下圖是17701821年英國農業和工業在國民總收入中的【解析】選A。由題干數據可知,1770年農業在國民總收入中的比重遠遠高于工業,說明此時英國產業結構以農業為主;而到了1821年,工業在國民總收入中的比重明顯高于農業,說明此時英國的產業機構以工業為

24、主,故選A。英國在18世紀后半期就已經確立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B錯誤;1840年前后,英國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C錯誤;英國工業革命的完成標志著工業化的完成,D錯誤。【解析】選A。由題干數據可知,1770年農業在國民總收入中的【補償訓練】19世紀早期,為緩解環境污染問題,英國政府陸續頒布了控制公害法公共衛生法等法律。當時產生環境污染的原因是()A.光榮革命B.工業革命C.信息革命D.殖民擴張【補償訓練】【解析】選B。注意題干時間“19世紀早期”。19世紀早期工業革命促使煤炭工業發展,導致環境污染,為此英國政府頒布一系列法律文件來控制環境污染,故選B。A、C時間與題干時間不符;D與題干現象關系不大

25、。【解析】選B。注意題干時間“19世紀早期”。19世紀早期工業5.1760年,英國510萬人的城市只有1個,1851年達到13個。1851年,英國的英格蘭和威爾士的城市人口總和已經超過農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達到50.2%。對材料理解最準確的是()A.工業革命加快英國的城市化進程B.圈地運動使農村人口急劇減少C.農業快速發展解放了農村生產力D.交通運輸的發展加快人口流動5.1760年,英國510萬人的城市只有1個,1851年達【解析】選A。材料反映了工業革命之后,英國城市數目在增加,城市人口比重在提高,可見城市化進程加快,故選A。圈地運動不是城市化的主要原因,B錯誤;農村人口走向城市主要原因是工

26、業化和城市化,不是農業的發展,C錯誤;材料與交通運輸無關,D錯誤。【解析】選A。材料反映了工業革命之后,英國城市數目在增加,城6.(2020全國卷)有人描寫19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巴黎:人們在巴黎內部建立了兩座截然不同、彼此敵對的城市,一座是“奢靡之城”,另一座是“悲慘之城”,前者被后者包圍。當時“悲慘之城”的形成,主要是因為() A.波旁王朝的苛政B.資產階級的貪婪C.貿易中心的轉移D.教會統治的腐朽6.(2020全國卷)有人描寫19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巴黎:【解析】選B。19世紀六七十年代,法國完成了工業革命,生產力的提高使巴黎成為“奢靡之城”,但同時,由于資產階級的貪婪本性,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27、,嚴酷剝削工人,工人階級的生產生活條件惡劣,報酬微薄,生活悲慘,使巴黎同時成為“悲慘之城”,故選B;波旁王朝在法國大革命期間就已經滅亡,排除A;歐洲貿易中心的轉移是16世紀前后新航路開辟的結果,不符合時間限制,排除C;經歷16世紀的宗教改革、1718世紀的啟蒙運動等思想解放運動,教會統治已經衰落,排除D。【解析】選B。19世紀六七十年代,法國完成了工業革命,生產力【補償訓練】英國18世紀人口死亡率明顯下降,但1816年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廠集中的伯明翰每年人口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導致上述情況發生的重要原因是()A.醫療技術水平下降B.化學工業污染嚴重C.人口膨脹食物短缺D.城市環境極其惡化【補償訓練】【解析】選D。1831-1841年處于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工業革命導致城市環境惡化,使工業城市的人口死亡率明顯上升,故選D。醫療技術水平下降,缺乏史實依據,A錯誤;化學工業污染出現于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B錯誤;人口與食物問題,也不屬于主要原因,C錯誤。【解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