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非遺上“云”,留存技與藝6月10日,“年華易老,技憶永存第四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成果展映月暨工作回顧展”(以下簡稱“非遺展映月”)在國家圖書館總館北區二層大廳開展,展覽將持續至7月10日。本次“非遺展映月”首次以圖書館界聯動的形式舉辦,國家圖書館聯合全國182家各級各類圖書館聯合主辦本次展覽展映。同時發布了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優秀成果紀錄片,并開設線上展示專區,方便觀眾了解非遺傳承人的故事。13歲開始學習揚州剪紙的張秀芳、兩次對馬頭琴制作材料進行改革的齊寶力高、使北宋汝瓷生產工藝得到全面恢復的孟玉松在展映中,百余個非遺傳承人的故事徐徐展開。全國1
2、82家圖書館聯展非遺“先民們繪巖畫、燒彩陶、唱民歌、講傳說,為子孫照亮了數千年的前程。非遺,是我們的文化身份,是我們的文化記憶”在國家圖書館的展廳里,展覽通過詳細的圖文向公眾介紹非遺保護工作的內容及意義。本次展覽由“認識非遺”“為什么記錄”“工作回顧”“優秀成果展示”和“展望”等章節構成。展覽介紹,自2001年昆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首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以來,中國非遺保護工作進入全新的時代。截至2020年12月,中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項目共計42項,總數位居世界第一。同時我國建立了國家、省、市、縣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體系,先后公布了5批共1557個
3、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建立和完善了代表性傳承人制度,截至目前,共認定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3063人。從民歌到故事,從節氣到節日,從醫藥到飲食,從建筑造船到釀酒造紙,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一直通過活態傳承和文獻記錄兩種方式留存至今。如今,“非遺”一詞家喻戶曉,非遺保護的理念更是深入人心,這離不開我國多年來持續不斷的傳承保護工作。據了解,“非遺展映月”期間,將有106家圖書館同步舉辦線下展覽,72家圖書館將組織開展線下放映,觀眾可在現場掃描二維碼在線觀看記錄工作優秀成果的綜述紀錄片。中國民俗學會榮譽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培訓授課專家劉魁立說,通過聯展方式讓
4、大家欣賞到一些非遺,當人們接觸到部分非遺成果,就會知道非遺存在的形式和核心創造者、保護者的功勞,這對傳播非遺非常重要,能夠喚醒我們對非遺的尊重,喚醒我們關注和保護非遺的積極性。線上展映115部非遺紀錄片“沒有人就沒有非遺”劉魁立說。非遺傳承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核心,他們承載著非遺的核心技藝與記憶,對傳承人進行記錄是保存非遺的重要方法。自6月10日起,國家圖書館在其官網專區()線上展示非遺傳承人記錄成果,展映115部紀錄片,記錄了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工作優秀成果紀錄片,其中20部為首次發布。公眾還可通過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網站、光明網等平臺觀看展映影片。據了解,文化和旅游部于201
5、3年試點,2015年全面啟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作”,近十年來,對傳承人進行了大量口述訪談、實踐記錄、傳承教學記錄,收集了一批相關文獻,為每一位傳承人構建專題資源庫。據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中心介紹,這115部紀錄片只是記錄工作成果的一小部分,從2015年以來,已有1600多位傳承人得到了記錄,其中872位傳承人的記錄成果已驗收完成。目前在我國五批3063位國家級傳承人中,健在的約有2500位左右,記錄工作已經覆蓋了大半。今年展映的115部紀錄片涉及題材和主體對象豐富多樣、拍攝創意和技術手段新穎特別。展映紀錄片分為“故事故人”“樂舞多情”“匠心致美”“天人和合”四大單
6、元15個主題,通過傳承人項目實踐、傳承教學和口述歷史等內容,立體展示了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人生經歷與技藝水平,呈現了非遺之美和非遺保護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影視人類學研究室主任龐濤說,這些影片是對我國龐大的文化資源系統的資料性記錄,同時使廣大讀者和觀眾有機會看到我國不同地區各個民族的不同生活方式。此外,在“非遺展映月”期間,“2022年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講座月”活動也將在線上與讀者見面。本次將推出四場主題講座,邀請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民俗學與文化人類學研究所教授楊利慧,遼寧省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宋曉冬,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黨總支書記、主任尹家玉,西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普查保護部副主任普布次旦擔任主講人,立足新近研究成果和各地工作的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