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資源回收站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_第1頁
再生資源回收站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_第2頁
再生資源回收站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_第3頁
再生資源回收站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_第4頁
再生資源回收站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再生資源回收站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目 錄 TOC o 1-3 u 第一章 總則 PAGEREF _Toc7690 41.1編制目的 PAGEREF _Toc14024 41.2編制依據 PAGEREF _Toc14432 41.3適用范圍 PAGEREF _Toc30928 51.4應急預案體系 PAGEREF _Toc11717 51.5工作原則 PAGEREF _Toc6726 61.6事件及預案分級 PAGEREF _Toc10264 61.6.1內部分級 PAGEREF _Toc25684 61.6.2外部分級 PAGEREF _Toc8054 7第二章 XX再生資源回收站基本情況

2、PAGEREF _Toc31680 82.1XX再生資源回收站概況 PAGEREF _Toc26178 82.1.2地理位置 PAGEREF _Toc28487 102.1.3地形、地貌、地質 PAGEREF _Toc26250 102.1.4氣候、氣象 PAGEREF _Toc17918 112.1.5水XX系 PAGEREF _Toc9052 112.1.6土壤 PAGEREF _Toc30143 122.1.7區域生態 PAGEREF _Toc26128 122.1.8環境功能區劃和環境質量現狀 PAGEREF _Toc10721 122.2環境風險受體情況 PAGEREF _Toc17

3、615 132.3XX再生資源回收站總平面布置 PAGEREF _Toc30494 142.4XX再生資源回收站工藝流程基本情況 PAGEREF _Toc6972 142.4.1經營的廢礦物油 PAGEREF _Toc24373 142.4.2經營的廢鉛蓄電池 PAGEREF _Toc7678 162.4.3經營的廢電路板、廢機油桶、廢濾芯、報廢通信電子設備和電子產品等 PAGEREF _Toc11888 182.4.4主要生產設施及環保設施 PAGEREF _Toc4068 192.4.5污染物排放情況 PAGEREF _Toc1945 20第三章 環境風險源識別與評價 PAGEREF _T

4、oc3832 213.1環境風險識別 PAGEREF _Toc9555 213.1.1環境風險定義 PAGEREF _Toc13579 213.1.2環境風險物質 PAGEREF _Toc17662 223.1.3生產設施風險識別 PAGEREF _Toc29060 243.1.4環境風險源識別 PAGEREF _Toc18881 253.1.5環境風險事件匯總 PAGEREF _Toc3785 263.2突發環境事件影響分析 PAGEREF _Toc24802 263.2.1泄漏事件影響分析 PAGEREF _Toc10166 263.2.2火災、爆炸事故影響分析 PAGEREF _Toc3

5、1182 273.3風險等級評估結論 PAGEREF _Toc13820 27第四章 應急救援組織體系與職責 PAGEREF _Toc14212 284.1應急組織體系 PAGEREF _Toc26726 284.2應急組織職責 PAGEREF _Toc28227 284.2.1應急指揮部 PAGEREF _Toc10322 284.2.2應急搶險組 PAGEREF _Toc6051 294.2.3 環保組 PAGEREF _Toc12257 294.2.4 應急保障組 PAGEREF _Toc14472 30第五章 預防與預警 PAGEREF _Toc24228 305.1環境危險源預防和監

6、控 PAGEREF _Toc20361 315.1.1風險預防措施 PAGEREF _Toc10461 315.1.2管理措施 PAGEREF _Toc22471 345.2預警行動 PAGEREF _Toc7558 355.2.1預警分級 PAGEREF _Toc2888 355.2.2預警程序 PAGEREF _Toc8627 355.2.3預警方法 PAGEREF _Toc10574 365.2.4預警級別調整和解除 PAGEREF _Toc13340 36第六章 信息報告與通報 PAGEREF _Toc26692 366.1內部報告 PAGEREF _Toc25032 366.1.1事

7、故信息報告 PAGEREF _Toc14389 366.1.2事故信息通報 PAGEREF _Toc7471 386.1.3電話通報及聯系詞內容 PAGEREF _Toc25073 396.2信息上報 PAGEREF _Toc29516 396.3事故報告內容 PAGEREF _Toc12353 39第七章 應急響應與救援措施 PAGEREF _Toc13951 397.1分級響應 PAGEREF _Toc31710 397.2響應程序 PAGEREF _Toc13608 407.3應急措施 PAGEREF _Toc30729 417.3.1廢礦物油儲油罐跑、冒、滴、漏應急處理 PAGEREF

8、 _Toc603 417.3.2廢礦物油收集運輸跑、冒、滴、漏應急處理 PAGEREF _Toc19699 437.3.4廢鉛蓄電池儲存過程中應急處置措施 PAGEREF _Toc18737 437.3.4廢鉛蓄電池運輸過程中泄漏應急處理 PAGEREF _Toc13911 457.3.3火災、爆炸應急處理 PAGEREF _Toc10096 457.3.4環境應急事件現場處置措施 PAGEREF _Toc20471 467.3.5危險區隔離與交通疏導 PAGEREF _Toc12962 477.4 應急監測 PAGEREF _Toc18129 477.5應急終止 PAGEREF _Toc89

9、27 507.5.1應急終止前的行動 PAGEREF _Toc7508 507.5.2應急終止條件 PAGEREF _Toc14537 507.5.3應急終止程序 PAGEREF _Toc25049 507.5.4后期工作 PAGEREF _Toc24722 51第八章 后期處置 PAGEREF _Toc29215 518.1現場保護與洗消 PAGEREF _Toc25088 518.1.1現場保護 PAGEREF _Toc31665 518.1.2現場洗消 PAGEREF _Toc11727 518.2善后處置 PAGEREF _Toc10323 528.3保險 PAGEREF _Toc79

10、07 528.4工作總結與評估 PAGEREF _Toc14861 52第九章 保障措施 PAGEREF _Toc1117 529.1應急隊伍保障 PAGEREF _Toc23984 529.2物資與資金保障 PAGEREF _Toc17888 529.2.1經費保障 PAGEREF _Toc6663 529.2.2應急物資保障 PAGEREF _Toc28195 539.3通信、交通與運輸保障 PAGEREF _Toc30695 539.4技術保障 PAGEREF _Toc272 539.5救援醫療保障 PAGEREF _Toc22956 539.6治安保障 PAGEREF _Toc3206

11、8 5310.1培訓 PAGEREF _Toc11560 5410.1.1應急指揮人員培訓 PAGEREF _Toc9382 5410.1.2應急人員培訓 PAGEREF _Toc25370 5410.1.3員工培訓 PAGEREF _Toc18857 5410.1.4外部公眾的環境應急知識宣傳 PAGEREF _Toc15914 5410.2演練 PAGEREF _Toc32329 5410.2.1演練內容 PAGEREF _Toc25209 5410.2.2演練方式 PAGEREF _Toc4080 5510.3記錄與考核 PAGEREF _Toc25194 55第十一章 獎勵及責任追究

12、PAGEREF _Toc24462 5511.1獎勵 PAGEREF _Toc15070 5511.2責任追究 PAGEREF _Toc24425 55第十二章 預案的評審、發布、備案和更新 PAGEREF _Toc581 5612.1預案的評審、發布實施 PAGEREF _Toc3183 5612.2應急預案備案 PAGEREF _Toc26918 5612.3維護與更新 PAGEREF _Toc9999 5612.4管理與解釋 PAGEREF _Toc24599 57第十三章 預案的實施和生效時間 PAGEREF _Toc20453 57第十四章 術語和定義 PAGEREF _Toc568

13、8 57第一章 總則1.1編制目的根據 HYPERLINK ://gkml/hbb/bwj/201501/t20150113_294131.htm 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管理辦法(試行)(環發20154號),XX再生資源回收站收集、儲存廢礦物油、廢鉛蓄電池,需要制定企業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并進行備案。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是針對可能發生的環境事件,保證迅速、有效、有序地開展應急救援行動,預防、降低事故損失而預先制定的有關方案,是XX再生資源回收站開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救援的行動指南。編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是貫徹環境安全預防為主的方針,是針對可能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事

14、先主動制定、采取防范措施,以杜絕突發環境事件的發生。而事件一旦發生時,能夠確保迅速做出響應,有領導、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的按事先制定的搶險救援工作方案,有條不紊地進行搶險救援工作,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將事故影響降到最低限度,增強突發環境事件的防范能力,減少風險,盡可能把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環境污染和經濟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以保障公司員工和周圍居民的人身安全與健康,使國家、集體和個人利益免受侵害。1.2編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9號,2015年1月1日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31號,2018年10月26日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水

15、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87號,2018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31號,2016年11月7日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9號,2007年1月1日實施);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國辦函2014119號);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91號,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突發環境事件信息報告辦法(環境保護部令第17號);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辦法(環境保護部令第34號);危險化學品目錄(2018版);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16版);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 18218)

16、;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HJ/T169-2018);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地下水質量標準(GB/T 14848-2017);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 一般工業固體廢棄物貯存、處置場污染物控制標準(GB18599-2001)及2013修改單;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 (國辦發2013101號);XX省環保廳關于進

17、一步加強全省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的通知(云環應發201312號);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環發20154號);關于轉發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管理辦法的通知(云環通201539號);企業突發環境事件風險分級方法(HJ941-2018)。XX再生資源回收站擴建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1.3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XX再生資源回收站發生或可能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準備和響應。1.4應急預案體系應急預案體系包含突發環境事件綜合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現場處置方預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文件,環發20154號,附件: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

18、件應急預案備案管理辦法(實行)第九條,XX再生資源回收站經評估確定突發環境事件風險級別為一般,因此XX再生資源回收站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體系主要為突發環境事件綜合預案,主要包括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環境事件風險評估報告、現場處置預案、環境應急資源調查報告。與本公司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相銜接的預案為XX市政府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當突發環境事件超出XX再生資源回收站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響應能力時上報XX市人民政府辦公室、XX市生態環境局XX分局及相關部門。應急預案銜接情況見圖1-1。應急預案體系應急預案體系外部相應應急預案公司內部應急預案外部相應應急預案公司內部應急預案與政府應急預案協調與政府應急預

19、案協調相互支持安全事件應急預案政府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相互支持安全事件應急預案政府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政府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突發環境事件專項應急預案突發環境事件專項應急預案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資源調查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安全事件專項應急預案安全事件綜合應急預案突發環境事件綜合應急預案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資源調查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安全事件專項應急預案安全事件綜合應急預案突發環境事件綜合應急預案圖1-1 各級應急預案銜接示意圖1.5工作原則(1)以人為本,環境優先。切實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加強對環境事件危險源的監測、監控并實施監督管理,建立環境事件風

20、險防范體系,積極預防、及時控制、消除隱患,提高突發環境事件防范和處理能力,盡可能地避免或減少突發環境事件的發生,消除或減輕突發環境事件造成的中長期影響,最大程度地保障公眾健康,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2)居安思危,常抓不懈。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防患于未然。增強憂患意識,堅持預防與應急相結合,常態與非常態相結合,積極做好應對突發環境事件的各項準備工作,加強培訓演練,利用現有專業環境應急救援力量,努力實現一專多能,充分發揮經過專門培訓的環境應急救援力量的作用。(3)統一領導,分類管理。在各級地方政府領導下,實行由XX再生資源回收站總經理負責,各級人員協調作戰為主的應急管理體制。針對不同污染源

21、所造成的環境污染、生態污染的特點,實行分類管理,充分發揮應急指揮機構和應急救援隊伍的作用,加強人員之間的協同與合作,提高快速反應能力。(4)屬地為主,分級響應。接受并切實履行政府環保部門的領導和指示,確定突發環境事件級別并及時啟動相應的應急方案,充分發揮各應急部門的專業優勢。1.6事件及預案分級突發環境事件分級按外部分級和內部分級。內部分級按照突發環境事件的可控范圍和嚴重程度,分為可控和不可控2個等級。外部分級分為3個等級:特別重大(級)、重大(級)、較大(級)和一般(級),均屬于項目不可控的突發環境事件,需項目以外的應急資源和社會力量。1.6.1內部分級指對XX再生資源回收站正常運行影響較小

22、,如發生較小規模的火災或者泄漏,人員輕微受傷等事件,會對公眾生命財產造成損害,但可以通過自身的應急救援機構及時處理的事件。立即停止運營,并及時向相關部門匯報,應按照事前的演練調動相關人員,用消防器材撲滅火情,封堵雨水排口,使用吸水棉吸收雨水管中的污水,防止污水外流污染環境。1.6.2外部分級均屬于項目不可控的突發環境事件,需要動用項目以外的應急資源。(1)特別重大突發環境事件(級)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特別重大突發環境事件:因環境污染直接導致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或重傷的;因環境污染需疏散、轉移群眾5萬人以上的;因環境污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億元以上的;因環境污染造成區域生態功能喪失

23、或國家重點保護物種滅絕的;因環境污染造成地市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斷的;造成重大跨國境影響的境內突發環境事件。(2)重大突發環境事件(級)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重大突發環境事件:因環境污染直接導致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或重傷的;因環境污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的;因環境污染造成區域生態功能部分喪失或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群大批死亡的;因環境污染造XX級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斷的;重金屬污染或危險化學品生產、貯運、使用過程中發生爆炸、泄漏等事件,或因傾倒、堆放、丟棄、遺撒危險廢物等造成的突發環境事件發生在國家重點流域、國家級

24、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或居民聚集區、醫院、學校等敏感區域的;造成跨省級行政區域影響的突發環境事件。(3)較大突發環境事件(級)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為較大突發環境事件:因環境污染直接導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或重傷的;因環境污染需疏散、轉移群眾5000人以上1萬人以下的;因環境污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上2000萬元以下的;因環境污染造成國家重點保護的動植物物種受到破壞的;因環境污染造成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斷的;造成跨設區的市級行政區域影響的突發環境事件。(4)一般突發環境事件(級)除特別重大突發環境事件、重大突發環境事件、較大突發環境事件以外的突發環境事件,包括

25、:因環境污染直接導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中毒或重傷的;因環境污染疏散、轉移人員5000人以下的;因環境污染造成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以下的;因環境污染造成跨縣級行政區域糾紛,引起一般性群體影響的;對環境造成一定影響,尚未達到較大突發環境事件級別的。事件分級所稱的“以上”包括本數,所稱的“以下”不包括本數。第二章 XX再生資源回收站基本情況2.1XX再生資源回收站概況XX再生資源回收站位于XX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XX市嘎灑鎮曼戈播村小組旁,始建于2017年,現主要業務包括收集暫存廢舊鉛酸蓄電池、廢礦物油、廢電路板、廢機油桶、廢濾芯、報廢通信電子設備和電子產品等。XX再生資源回收站占地2000

26、m2,分為三個區域,分別為倉庫儲存車間、廢棄摩托車車架堆放區和辦公生活區。倉庫儲存車間位于項目東側,分別設有裝卸作業區、完整廢舊鉛酸蓄電池儲存區、破損廢舊鉛酸蓄電池儲存區、廢礦物油儲存區、廢電路板、廢機油桶、廢濾芯、報廢通信電子設備和電子產品等儲存區,以及應急救援物資存放點,并配套設有危廢暫存間;廢礦物油儲存區位于鉛酸蓄電池儲存車間內;廢棄摩托車車架堆放區位于南側;辦公生活區位于倉庫儲存車間西側。事故應急池位于項目區南側,通過導流溝連接;化糞池設置在水沖廁旁,項目北面臨G214國設置進口和出口。XX再生資源回收站基本信息見表2-1,現有工程內容見表2-2。表2-1 XX再生資源回收站基本信息表

27、單位名稱XX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單位所在地中心經緯度東經1004016.7,北緯215954.7聯系人主要聯系電話行業分類其它危險品倉儲行業分類代碼G5949總占地面積2000m2職工人數勞動定員5人表2-2 XX再生資源回收站工程概況一覽表工程內容名稱工程內容主體工程儲存車間位于回收站東側,占地面積150m2,50m2作為完整廢舊鉛酸蓄電池儲存區,35m2作為破損廢舊鉛酸蓄電池儲存區;50m2作為廢電路板、廢機油桶、廢濾芯、報廢通信電子設備和電子產品等儲存區,15m2作為應急救援物資存放點。采用15公分混凝土+聚乙烯丙綸復合防水卷材的防滲方法。地面涂覆環氧樹脂漆進行防腐,儲存車間裙角涂覆環氧

28、樹脂漆。完整的廢舊鉛酸蓄電池采用鋼制料斗和塑料墊;破損的廢舊鉛酸蓄電池采用PVC桶存放。裝卸作業區位于儲存車間卷簾門進門處,占地面積約60m2,采用15公分混凝土+聚乙烯丙綸復合防水卷材的防滲方法,地面涂覆環氧樹脂漆進行防腐,儲存車間裙角涂覆環氧樹脂漆。廢礦物油儲存區位于鉛酸蓄電池儲存車間內,設置有1個容積50m3的儲油罐,1個容積50m3的應急罐,地面均做防滲處理,并設置有圍堰。輔助工程辦公生活區位于儲存車間西側,共2層,建筑面積80m2,1層設廚房、辦公室,2層設員工宿舍,磚混結構。廢棄摩托車車架堆放區位于項目區南側,地面均做水泥硬化、防滲處理,并設有圍擋,防風防雨。消防系統設置干粉滅火器

29、、消防砂池,干粉滅火器放置在于項目西側,消防砂池放置在項目南側,容積約2m3。水沖廁位于儲存車間南側,占地面積約為10m2。交通道路回收站北側設1個出入口,與G214道路相連接。公用工程供電工程由當地農村電網供給,供電電壓為220。供水工程由當地農村供水管網供給。排水工程回收站排水系統采用雨污分流制。 = 1 * GB3 雨水經雨水溝收集后自然排放; = 2 * GB3 回收站無生產廢水,生活廢水經化糞池處理后,委托農戶定期清抽,用作周邊田地農家肥,不外排。環保工程廢氣儲存車間、裝卸區和危廢暫存間設置1套微負壓排氣系統+填料塔(噴淋堿液)處理后呈無組織排放。廢水生活區1個化糞池,容積為3m3。

30、雨污分流系統項目區內排水采取雨、污分流制。固廢生活區3個垃圾桶危廢暫存間設置1間危廢暫存間,建筑面積約5m2,防滲(滲透系數10-10cm/s)防腐,配置危廢收集桶,用于儲存泄漏液等危險廢物。風險防范措施事故應急池回收站南側由一個容積約50m3的事故應急池,防滲(滲透系數10-10cm/s),與危廢暫存間的事故應急池連通,主要用于收集儲存車間內廢舊鉛酸蓄電池破損泄露的電解液和事故狀態下的電解液和消防廢水,以及廢礦物油儲存區事故狀態下的消防廢水。導流溝在廢舊鉛酸蓄電池儲存區、廢礦物油儲存區和事故應急池之間地面設置導流溝,防滲(滲透系數10-10cm/s)廢礦物油儲存區在50m3的儲油罐旁,配備1

31、個容積為50m3的應急罐,并設置圍堰,地面進行防滲,至少等效2mm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滲透系數1.010-10cm/s。XX再生資源回收站收集暫存廢舊鉛酸蓄電池、廢礦物油、廢電路板、廢機油桶、廢濾芯、報廢通信電子設備和電子產品等,之后交由有資質的公司清運和處置,故本應急預案包含的內容包括收集暫存廢舊鉛酸蓄電池、廢礦物油、廢電路板、廢機油桶、廢濾芯、報廢通信電子設備和電子產品等,之后交由有資質的公司清運和處置不在應急預案編制范圍內。2.1.1環保手續及環保工作情況XX再生資源回收站已于2019年編制了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于2019年03月04日在XX市環境監察大隊進行了備案。于2020年05月委

32、托XX陽光恒業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編制完成了XX再生資源回收站擴建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報批稿),并于2019年06月23日取得XX市生態環境局關于XX再生資源回收站擴建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的批復(西環審202068號)。目前建設單位正在開展竣工環保驗收工作,正在辦理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重新備案工作。XX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待完善相應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備案工作以及環保驗收等前期手續后及時辦理更換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2.1.2地理位置XX市是XX省西雙版納傣族 HYPERLINK s:/baike.so/doc/6140581-6353747.html 自治州的首府,位于XX省南端,西雙版納傣族

33、自治州中部,XX北接 HYPERLINK s:/baike.so/doc/5386466-5622927.html 普洱市,XX接普洱市江城縣,東接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HYPERLINK s:/baike.so/doc/6454735-6668421.html XX縣,西接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HYPERLINK s:/baike.so/doc/2906584-3067247.html XX縣,南與緬甸國接壤,國境線長112.39公里。嘎灑鎮位于XX市XX部,距XX市政府駐地7千米,東接XX市城區,XX接 HYPERLINK s:/baike.so/doc/7594746-7868841.htm

34、l t _blank 景哈哈尼族鄉,南連 HYPERLINK s:/baike.so/doc/6455069-6668755.html t _blank 勐龍鎮,西接 HYPERLINK s:/baike.so/doc/2906584-3067247.html t _blank XX縣 HYPERLINK s:/baike.so/doc/2386027-2522896.html t _blank 格朗和哈尼族鄉、 HYPERLINK s:/baike.so/doc/6454040-6667725.html t _blank 勐宋鄉,北與 HYPERLINK s:/baike.so/doc/67

35、05570-6919554.html t _blank 允XX街道毗鄰,XX與 HYPERLINK s:/baike.so/doc/6445426-6659107.html t _blank 勐養鎮隔江相望。XX再生資源回收站建設地點位于XX市嘎灑鎮曼戈播村小組旁,地理坐標為經度1004016.7,緯度215954.7。根據現場踏勘情況,項目北側鄰近G214國道,交通便利,XX側40m處有一混凝土攪拌站正在建設中,XX側104m處有2戶散戶,東側115m處為曼戈播村,南側240m處為建設高速公路辦公樓。地理位置詳見附圖,周邊關系詳見附圖。2.1.3地形、地貌、地質XX市地處橫斷山脈縱谷區南延末

36、端,東部屬無量山余脈山地,西部為怒山余脈山地。地勢北高南低,東西兩側高,中部低。自北向南群山逶迤,蜿蜒南下,谷壩鑲嵌,江河相間。境內地貌復XX樣,以山地為主,XX、低山丘陵、山間盆地相間。按其成因分為侵蝕地貌、剝蝕地貌、溶蝕地貌、堆積地貌等類型。境內地形破碎,高差懸殊,按地質構造與地貌形態組合為以下地貌單元:XX區、低XX低山丘陵區、低XX巖溶區、山間盆地河谷區。最高海拔2196.8米,最低海拔485米。市府所在地海拔552.7米。瀾滄江深斷裂自北向南,將XX市切割為東西兩部,西部屬XX、瀾滄復背斜的XX,東部屬蘭坪普洱中拗陷的XX。全境地層出露較全,巖漿活動頻繁,地層構造較復雜。按區域地質調

37、查報告(1/20萬一XX、XX幅)的構造單元劃分,該區級構造單元屬滇藏地槽褶皺區,二級構造單元屬三江地槽褶皺系,三級構造單元屬瀾滄江深斷裂帶橄橫壩復向(III3),四級構造單元屬曼法褶斷束(IV2)。以瀾滄江深大斷裂帶為主體的“歹”字型構造形跡,XX盆地以北構造線為320340,向南以弧形彎曲轉為1030,以動阿巖基為砥柱,呈向東凸出的弧形構造,瀾滄江深大斷裂帶向北延入XX,向南延入緬甸境內。嘎灑鎮地形由北向南延伸,最高海拔路南山2143.3m,最低海拔瀾滄江邊525m,平均海波1334m,XX再生資源回收站位于XX市嘎灑鎮曼戈播村小組旁,根據現場踏勘,該地塊現已平整,地形結構單一,地勢較為平

38、坦。2.1.4氣候、氣象XX是全國少有的濕熱地帶,地處東西季風區,地凸凹,南面開闊。北有無量山為天然屏障,擋住了寒流的侵襲;南面受印度洋的XX季風和太平洋XX季風的影響,造成了高溫多雨只有干濕季之分而四季不明顯的氣候和海洋性氣候的特點。氣候屬熱帶和南亞熱帶氣候,兼有大陸性氣候和海洋性氣候的優點。靜風少寒,基本無霜,一年內分干季和濕季,從當年11月至翌年4月為干季,5月至10月為濕季。最冷月份1月,平均氣溫12.6至15;最熱月份6月,平均氣溫22至28。極端最高氣溫41.1,極端最低氣溫-0.7,歷年最大溫差28.6。年降雨量1200至1700毫米,年平均XX1800至2300小時,風向多為X

39、X風和XX風,年平均風速0.5至1.5米/秒。2.1.5水XX系 1、地表水XX境內河網密布,溝壑縱橫,共有江河71條,屬瀾滄江水系。瀾滄江發源于XX高原唐古拉山北麓,由XX東部流入XX,流經迪慶、怒江、XX、XX、XX、普洱等州市,自普洱市小橄欖壩入XX,從市境XX方向流出境。市內流程158公里。瀾滄江流經XX這一段,史稱“九XX”,境外則稱湄公河。XX再生資源回收站所在區域的涉及的主要地表水體為南面48m處的流XX,屬于瀾滄江一級支流,瀾滄江經緬甸、 HYPERLINK s:/baike.so/doc/2786309-2940918.html t s:/baike.so/doc/_blan

40、k 老撾、泰國、 HYPERLINK s:/baike.so/doc/2803212-2958744.html t s:/baike.so/doc/_blank 柬埔寨、越南,在越南XX HYPERLINK s:/baike.so/doc/3641637-3827858.html t s:/baike.so/doc/_blank 胡志明市南面入太平洋的XX,總流域面積81萬平方千米,是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被稱為“XX HYPERLINK s:/baike.so/doc/945324-999240.html t s:/baike.so/doc/_blank 多瑙河”。瀾滄江流域年徑流深為450

41、.2毫米,其中:XX區年徑流深為304.4毫米,XX區283.3毫米,XX區583.8毫米,國界處多年平均流量2180立方米/秒,允XX水文站,實測最大流量128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395立方米/秒,最大最小比值為32.4。地表水系圖詳見附圖。2、地下水XX再生資源回收站場地內地下水類型主要賦存于第四系松散層中的上層滯水及孔隙型潛水。場地內主要含水層為素填土(類型為上層滯水),富水性較差;圓礫(類型為孔隙型潛水),富水性好;強風化粉砂巖中基巖裂隙水(類型為孔隙型潛水),富水性較差。粘土、粉質粘土為相對隔水層。孔隙水受補給條件影響大,多屬季節性潛水,主要接受大氣降水、流XX側向補給和地表水直

42、接滲入補給,場地內大氣降水絕大部分迅速滲入地下,順地勢逕流向低洼處排泄,少量以蒸發方式排,地下水總體從地勢高處向低凹處徑流排泄。2.1.6土壤XX市土壤多樣,成土母質復雜。壩區土壤以近代河流沖積砂泥土為主,山區土壤以紫色砂頁巖和少部分千枚巖、石灰巖發育而成,土壤母質風化強烈,生物循環旺盛,有機質分解迅速,具有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豐富的特征。海拔1000m以下丘陵及盆地邊緣或溝谷以磚紅壤為主;海拔800-1500m山地分布著赤紅壤;海拔1500m以上的山地分布著紅壤;地域性紫色土分布在8001700m的中低山地和丘陵。XX磚紅土,屬磚紅壤亞類泥砂磚紅土土屬。集中分布在XX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低谷

43、盆地邊緣海拔600左右的河谷階地,面積5.1萬畝。該土種母質為古紅土,經墾耕植膠而成的園地土壤。剖面為A-Bs型。通體呈紅棕色至紅色,質地均一,為粘土。Bs層土壤PH5.0左右,酸性反應,粉粘比0.1-0.15,陽離子交換量11me/100g土,鹽基飽和度在10%左右。粘粒硅鋁鐵率1.5-1.8。在森林覆被下,每畝一年有865kg凋落物歸土壤,表層有3cm左右的殘落物,腐殖質淋溶浸染達1m以上。土壤養分除磷偏低外,其他均中等偏上。通過現場查勘,XX再生資源回收站沿線土壤類型主要有磚紅壤、赤紅壤、紅壤、沖積土等。2.1.7區域生態XX市的森林植被隨地形的不同、海拔的變化呈明顯的垂直分布狀。境內森

44、林茂密,種類繁多,根據地域變化,森林植被分為熱帶雨林、熱帶季雨林、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南亞熱帶針闊葉混交林、竹木混交林、灌木林、草叢幾個類型。XX再生資源回收站廠址及周圍無國家級和省級珍稀瀕危保護動植物,區域受人為活動影響較大,生物物種較少,生物多樣性差。現狀為混凝土澆筑地面,已無植被覆蓋。生態環境自身調控能力較差。2.1.8環境功能區劃和環境質量現狀(1)環境空氣XX再生資源回收站位于XX市嘎灑鎮曼戈播村小組旁,周邊為道路和居民,根據環境功能區劃分原則,項目區域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劃為二類區,環境空氣質量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通過查閱2018年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45、生態環境狀況公報,XX市江南、XX兩個空氣自動監測站,有效監測天數365天,其中有228天空氣質量為優,占62.5;有134天空氣質量為良,占36.7;有3天空氣質量為輕度污染,占0.8%;全年污染天數由2017年的17天下降到3天,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362天,優良率為99.2%,比2017的95.3%上升了3.9%,PM2.5年均值25g/m3,因此項目所在地環境空氣質量可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二級標準要求,屬于環境量空氣質量達標區。地表水環境XX再生資源回收站所在區域最近地表水體為流XX。流XX為瀾滄江的一級支流,屬于瀾滄江流域。根據XX省地表水水環境功能區劃(

46、22020),流XX,源頭入瀾滄江,水環境功能為一般魚類保護、農業用水,水質類別為類水體。根據現場踏勘及查閱2018年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流XX水質為良,其中XX水文站斷面水質為類,優于XX省地表水水環境功能區劃(20102020年)類水質要求,與2017年相比,水質由類變為類;民族風情園大橋斷面水質為類,則流XX現狀水質指標能達到XX省地表水水環境功能區劃(20102020 年)類水質要求。(3)地下水環境XX再生資源回收站所在區域地下水資源因溝谷切割較深,大部分地下水以天然露頭泉水排泄為主要方式。項目區及周圍無地下水出露點,區域供水來源于農村自來水管網,無取用地下水的水井,

47、周圍無工業企業向地下水排放廢水。地下水水質與流XX最為接近。(4)土壤環境按照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土壤環境(試行)(HJ964-2018)要求,布設土壤采樣點、檢測項目。XX再生資源回收站屬于污染影響型的三級評價,土壤采樣點取3個表層樣點。根據區域土壤特點和土地功能,檢測點確定檢測項目為土壤環境質量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表1所列45項基本因子和表2的1項特征因子石油烴。根據XX市九升檢測技術有限公司的檢測報告“九升(檢)字2020第WT1554號”,檢測結果均達到標準要求。2.2環境風險受體情況2.2.1大氣環境風險受體XX再生資源回收站周邊5km

48、范圍內,周邊環境關系見表2-4。表2-4 周邊環境關系一覽表環境風險受體名稱方位和距離戶數、人口(保護標準)散戶XX,104m6人曼戈播村東,115m160人建設高速公路辦公樓南,240m120人曼回龍XX,905m180人總人數466人2.2.2水環境風險受體XX再生資源回收站排水系統采用雨污分流制。 = 1 * GB3 雨水經雨水溝收集,排入廠外排水溝,最終流入流XX; = 2 * GB3 運營期無生產廢水,生活廢水經化糞池處理后,委托農戶定期清抽,用作周邊田地農家肥,不外排。表2-5 XX再生資源回收站下游10km范圍內水環境關系表性質敏感目標方位距離保護級別地表水體流XX南面120m地

49、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III類標準2.3XX再生資源回收站總平面布置XX再生資源回收站占地2000m2,分為三個區域,分別為倉庫儲存車間、廢棄摩托車車架堆放區和辦公生活區。倉庫儲存車間位于項目東側,分別設有裝卸作業區、完整廢舊鉛酸蓄電池儲存區、破損廢舊鉛酸蓄電池儲存區、廢礦物油儲存區、廢電路板、廢機油桶、廢濾芯、報廢通信電子設備和電子產品等儲存區,以及應急救援物資存放點,并配套設有危廢暫存間;廢礦物油儲存區位于鉛酸蓄電池儲存車間內;廢棄摩托車車架堆放區位于南側;辦公生活區位于倉庫儲存車間西側。事故應急池位于項目區南側,通過導流溝連接;化糞池設置在水沖廁旁,項目北面臨G214

50、國設置進口和出口。2.4XX再生資源回收站工藝流程基本情況2.4.1經營的廢礦物油1、收集情況XX再生資源回收站收集的廢礦物油,主要為工業企業、汽車修理廠和4S店產生的廢礦物油,收集量約3000t/a,收集到儲油罐內暫存,之后由有資質單位清運和處置。表2-6 XX再生資源回收站收集的廢礦物油收集種類一覽表廢物類別行業來源廢物代碼危險廢物HW08廢礦物油與含礦物油廢物精煉石油產品制造251-001-08清洗礦物油儲存、輸送設施過程中產生的油/水和烴/水混合物251-002-08石油初煉過程中儲存設施、油-水-固態物質分離器、積水槽、溝渠及其他輸送管道、污水池、雨水收集管道產生的含油污泥251-0

51、03-08石油煉制過程中隔油池產生的含油污泥,以及汽油提煉工藝廢水和冷卻廢水處理污泥(不包括廢水生化處理污泥)251-004-08石油煉制過程中溶氣浮選工藝產生的浮渣251-005-08石油煉制過程中產生的溢出廢油或乳劑251-006-08石油煉制換熱器管束清洗過程中產生的含油污泥251-010-08石油煉制過程中澄清油漿槽底沉積物251-011-08石油煉制過程中進油管路過濾或分離裝置產生的殘渣非特定行業900-199-08內燃機、汽車、輪船等集中拆解過程產生的廢礦物油及油泥900-200-08珩磨、研磨、打磨過程產生的廢礦物油及油泥900-201-08清洗金屬零部件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煤油、柴

52、油、汽油及其他石油和煤煉制生產的溶劑油900-203-08使用淬火油進行表面硬化處理產生的廢礦物油900-204-08使用軋制油、冷卻劑及酸進行金屬軋制產生的廢礦物油900-205-08鍍錫及焊錫回收工藝產生的廢礦物油900-209-08金屬、塑料的定型和物理機械表面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廢石蠟和潤滑油900-210-08油/水分離設施產生的廢油、油泥及廢水處理產生的浮渣和污泥(不包括廢水生化處理污泥)900-211-08橡膠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溶劑油900-212-08鋰電池隔膜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白油900-213-08廢礦物油再生凈化過程中產生的沉淀殘渣、過濾殘渣、廢過濾吸附介質900-214-0

53、8車輛、機械維修和拆解過程中產生的廢發動機油、制動器油、自動變速器油、齒輪油等廢潤滑油900-217-08使用工業齒輪油進行機械設備潤滑過程中產生的廢潤滑油900-218-08液壓設備維護、更換和拆解過程中產生的廢液壓油900-219-08冷凍壓縮設備維護、更換和拆解過程中產生的廢冷凍機油900-220-08變壓器維護、更換和拆解過程中產生的廢變壓器油900-221-08廢燃料油及燃料油儲存過程中產生的油泥900-222-08石油煉制廢水氣浮、隔油、絮凝沉淀等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浮油和污泥900-249-08其他生產、銷售、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廢礦物油及含礦物油廢物2、工藝流程危貨運輸車輛到達廢礦物油

54、產生點,使用輸油泵將廢礦物油收集到危貨運輸車輛內的收集罐,危貨運輸車輛將廢礦物油送至收集存儲點,使用輸油泵將廢礦物油從危貨運輸車輛內的收集罐轉移到存儲點內的儲油罐。根據廢礦物油收集暫存量,委托有資質單位進行運輸、接收處置。具體工藝流程及產污節點見圖2-1。廢礦物油產生單位廢礦物油產生單位噪聲噪聲廢礦物油輸油泵危廢運輸車內的收集罐項目區廢礦物油儲罐廢礦物油廢礦物油輸油泵非甲烷總烴、噪聲輸油泵廢礦物油噪聲廢礦物油運輸車內的收集罐廢礦物油廢礦物油接收單位圖2-1 廢礦物油收集儲存工藝流程及產污節點圖2.4.2經營的廢鉛蓄電池1、收集情況XX再生資源回收站回收和暫存的廢舊鉛酸蓄電池主要有汽車、摩托車啟

55、動類蓄電池、電動自行車類蓄電池、工業生產用蓄電池,主要來自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及周邊城市和鄉鎮的汽車4S店、電動車、摩托車銷售和維修點以及蓄電池銷售門市部。各類蓄電池常見型號如下:汽車啟動類蓄電池型號主要有:VARTA86-610MF、VARTA8055-20、VARTAH6-72-L-T2-H、6-QAW-54a等;摩托車啟動類蓄電池型號主要為:12N7-4A、12N7-4B、KMT4-12、KMT7-12C等;電動車啟動類蓄電池型號主要為:36V12AH、48V12AH、36V14AH、48V14AH、36V17AH等;工業類生產用蓄電池主要為牽引類蓄電池,如:1240Ah/5h、VS系列(

56、如:VSIL370、VSDX450M、VSFL390等)、XTHF17D、LXWFF9等。2、工藝流程本公司僅為廢舊鉛酸蓄電池的臨時儲存場所,不涉及運輸外運等環節,不進行拆解、破碎等加工內容。運營期整體流程為電池的收集、運輸、人工分揀、暫存,最終由有資質單位運輸至最終再生處置單位處置。本公司涉及的流程包括電池的裝卸、人工分揀、暫存。廠外運輸、最終處置由有資質單位負責,不在本次評價范圍內。偶爾發生的電池破損、泄漏等,屬于非正常工況。具體工藝流程及產污節點見圖2-2。圖2-2 廢舊鉛酸蓄電池收儲工藝流程圖2.4.3經營的廢電路板、廢機油桶、廢濾芯、報廢通信電子設備和電子產品等1、收集情況 XX再生

57、資源回收站收集的廢電路板、廢機油桶、廢濾芯、報廢通信電子設備和電子產品等主要來自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及周邊城市和鄉鎮的汽車4S店、電子產品使用、銷售單位和維修點,收集量約2000t/a,收集到回收站內暫存,之后由有資質單位清運和處置。2、工藝流程危貨運輸車輛到達廢電路板、廢機油桶、廢濾芯、報廢通信電子設備和電子產品等產生點,將該危廢收集到專用運輸車輛內。運輸到項目區內儲存車間暫存到一定量后委托有資質的單位運輸到有資質的接受單位處置。具體工藝流程及產污節點見圖2-3。收集點(廢電路板、收集點(廢電路板、廢機油桶、廢濾芯、報廢通信電子設備和電子產品等)噪聲、粉塵噪聲、粉塵裝車噪聲、粉塵噪聲、粉塵運輸

58、叉車叉車噪聲、粉塵噪聲、粉塵卸車噪聲、粉塵噪聲、粉塵分揀儲存車間暫存儲存車間暫存噪聲、粉塵裝車噪聲、粉塵裝車接收單位接收單位圖2-3 廢電路板、廢濾芯、報廢通信設備等收集儲存工藝流程及產污節點圖2.4.4主要生產設施及環保設施(1)主要生產設施表2-7 主要設備一覽表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1叉車臺22耐酸、耐腐蝕的PVC桶只103廢礦物油收集罐臺24輸油泵臺25運輸車輛輛26移動式滅火器具3(2)主要環保設施表2-8 主要環保設施一覽表環保工程廢氣儲存車間、裝卸區和危廢暫存間設置1套微負壓排氣系統+填料塔(噴淋堿液)處理后呈無組織排放。廢水生活區1個化糞池,容積為3m3。雨污分流系統項目

59、區內排水采取雨、污分流制。固廢生活區3個垃圾桶危廢暫存間設置1間危廢暫存間,建筑面積約5m2,防滲(滲透系數10-10cm/s)防腐,配置危廢收集桶,用于儲存泄漏液等危險廢物。風險防范措施事故應急池項目南側由一個容積約50m3的事故應急池,防滲(滲透系數10-10cm/s),與危廢暫存間的事故應急池連通,主要用于收集儲存車間內廢舊鉛酸蓄電池破損泄露的電解液和事故狀態下的電解液和消防廢水,以及廢礦物油儲存區事故狀態下的消防廢水。導流溝在廢舊鉛酸蓄電池儲存區、廢礦物油儲存區和事故應急池之間地面設置導流溝,防滲(滲透系數10-10cm/s)廢礦物油儲存區在50m3的儲油罐旁,配備1個容積為50m3的

60、應急罐,并設置圍堰,地面進行防滲,至少等效2mm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滲透系數1.010-10cm/s。(3)消防根據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50140-2005),XX再生資源回收站在車間內設置/配置種類和數量足夠的干粉滅火器、消防沙等消防器材和應急照明等應急器材。2.4.5污染物排放情況1、廢氣(1)非甲烷總烴危貨運輸車輛將廢礦物油送至收集存儲點,使用輸油泵將廢礦物油從危貨運輸車輛內的收集罐轉移到存儲點內的儲油罐,儲油罐收發及儲存廢礦物油的過程中,由于儲罐的大小呼吸,會揮發少量的非甲烷總烴到周圍大氣環境中。回收站無組織排放的非甲烷總烴能達到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