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跟師心得(3篇)_第1頁
中醫跟師心得(3篇)_第2頁
中醫跟師心得(3篇)_第3頁
中醫跟師心得(3篇)_第4頁
中醫跟師心得(3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10頁 共10頁中醫跟師心得3篇中醫跟師心得怎么寫?以下是我們給你的范文格式參考。中醫臨床學習是理論與理論相結合的過程,如何把自己所學的理 論知識運用到臨床理論中并很好的掌握,是每個進入臨床階段的學生 期盼到達的。但是學生進入臨床后發現臨床學習與理論學習有很大的差異,一時很難掌握,總有每天看病抄方匆匆忙忙但收獲甚微的感覺。跟師學習這么多天,下面結合我的學習經歷談談在臨床中如何跟師。一、要注意培養動手才能。中醫的動手才能,即中醫的望、聞、問、切四診的鍛煉。中醫的四診絕對不是簡單地一照、一查,就可以取代的“高級技術”。必須把過去的知識,與當下的病癥結合起來;與患者即時、隨機地進展交流才能獲得。同

2、時,可以被準確表達,記載于書本上的“明知識”只是一小部分,人類更多的知識,是那些只可意會而難于言傳的東西。俗語說:“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通過跟師學習,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才會掌握中醫的精華。在望診上尤其重視望舌,臨床理論證明,在疾病的開展過程中,舌的變化迅速而又鮮明,它猶如內臟的一面鏡子,凡臟腑的虛實、氣血的盛衰、津液的盈虧、病情的淺深、預后的好壞,都能較為客觀地從舌象上反映出來,成為醫生診病的重要根據。假設見淡白舌,多是氣血兩虛或者陽虛。假設見紅舌,多是熱證。假設見紫舌多是血行不暢。臨床需仔細觀察,以便獲取準確信息。再如“治小兒外感熱病,看舌之后必察咽喉”,咽喉為“至陰之地”,對于鑒別

3、寒熱虛實有重要意義,如咽喉紅腫,為有實火;紅而干,為陰虛;不紅不腫,為陽虛;咽喉劇痛而不紅不腫,為真寒假熱,咽喉紅腫疼痛卻全身表現為寒證,那么為真熱假寒等等。問診應講究技巧,跟師學習就要學會教師問診的方法和技巧,這是一個長期的訓練過程。初上臨床時往往按西醫詢問病史的方法求全求細,可是問過之后頭腦中卻一片茫然,后來不斷地模擬教師問診才有所體會。中醫問診有主有次,有取有舍,全憑醫生的理論程度和臨床功底。問診主要是確診某病某證或排除某病某證。至于脈診,首先要掌握脈象特征。如浮脈的脈象特征是脈位表淺,輕取即得,重按稍減而不空,如水漂木。反映的是疾病的病位在表。沉脈的脈象特征是脈位較深,輕取不應,重按使

4、得,如石沉水底。反映的是疾病的病位在里。掌握了脈象特征之后再在臨床中細細體會,最好在切脈經歷比擬豐富的教師指導下進展,先從浮、沉、遲、數、弦、細、洪脈等幾種常見的、簡單的脈象入手。其次要經常體會。學習切脈好比打球,強調“手感”,必須持之以恒,經常有意識地訓練,久而久之,必有所悟。我第一次跟著教師上門診時,教師指著一位高血壓的老人要我診脈,看是什么脈象,書本上的二十幾種病理脈象的脈象特征我都能脫口而出,瀕湖脈學我也熟讀過,可是一旦上臨床就“心中了了,指下難明”,怯怯地說“脈好硬,像繃緊的繩子一樣”,教師笑著說“像繃緊的繩子不就是弦緊脈嗎?”我才恍然大悟,弦脈不就是“端直以長,如按琴弦”嗎?從此以

5、后對于弦脈就不生疏了,而且體會到見到中老年人弦脈,特別是左關脈弦勁有力,直上寸口,多半是肝陽上亢,甚至肝風欲動的前兆,必須大劑量平肝潛陽、鎮肝熄風之品方可防患于未然。二、要做好病案記錄。每天跟師出門診都做好病案記錄,記錄的原那么是能詳那么詳,包括舌脈,以備以后查閱。一些常見病可以簡單記錄,對于疑難病、罕見病那么要詳細記錄,包括教師藥物用法都要詳細記錄。認真做好病案記錄是搜集原始資料最好的途徑,每當我臨床遇到棘手的疾病時,總把以前記錄的病案重溫幾遍,往往茅塞頓開,找到一些好的解決方法。三、要勤于考慮。跟師門診要用心去問病史,用心切脈,用心記錄及考慮教師的處方。我在四診之后考慮這個病是什么證型,該

6、用什么主方,怎樣加減。然后看和教師的辨證思路是否一致,選方用藥是否一樣。假如一樣,那么知道自己的辨證思維和教師的根本一致,假如不一樣那么要考慮自己的差距在哪里,甚至請教師指點迷津,我的思路錯在哪里,我的哪些藥用得欠妥,哪些藥用得得當,教師為什么要這樣用等等。有時候教師特殊的用方用藥,或者特殊劑量那么更要仔細揣摩。四、要學會與患者相處,視患者如親人,體貼患者,這樣患者才會更好的配合你,讓你做檢查,答復你提出的問題。最后,要“用心讀書,用心看病,用心總結,用心做人”。這些讀書、臨證、做人的經歷是我們在課堂以及書本上很難學到的。猜你正在找中醫跟師心得的怎么寫?那么就給你這篇范文參考。我作為一名護理人

7、員,跟隨朱寶醫師從事了幾年中醫中藥和針灸的臨床診治工作,耳濡目染中醫中藥的神奇療效,正如黃帝內經中記載“一針甫下,沉苛立起”,不由地深深迷戀上了這門古老的醫術。在幾年的理論中,我院三名護理人員通過自己的學習和臨床醫師的指導,初步掌握了針灸、拔罐、蠟療、熏蒸、按摩等幾項中醫適宜技術,并在臨床工作中獲得了一定的療效,如今根據我們的學習經歷談一下幾點針灸療法的體會。一、遵從中醫整體觀念,強化針灸療效中醫學非常重視人體本身的統一性、完好性及其與自然界的互相關系,它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構成人體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在構造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互相協調、互相為用的,在病理上是互相影響的。同時也認識到

8、人體與自然環境有親密關系,人類在能動地適應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爭中,維持著機體的正常生命活動。這種內外環境的統一性,機體自身整體性的思想,稱之為整體觀念。在臨床針灸治療中,整體觀念顯得尤為重要,不僅在要考慮患者的生理、心理因素,還要注意季節氣候、晝夜晨昏、地區方域對患者的影響。平衡針灸創始人平衡針灸專家王文遠教授認為:人體本身就是一個自我平衡系統,具有自身的調節修復功能。因此,在針灸的過程中要使患者去舒適的體位,積極與患者溝通,使患者充分理解針灸療法和療效,解除患者心理上的顧忌和怕痛的心理,積極配合醫生,以期通過人體自身的調節與平衡獲得更好的療效。此外,還要注意患者的狀態和體質,饑餓患者不宜針刺

9、,假設需針刺,應取穴少,輕刺為宜;過飽者不宜針刺,假設需針刺,上腹部不宜深刺、直刺;出大汗、大出血及年老體弱者,針刺手法宜輕;劇烈運動后不宜馬上扎針。再次,人體在不同的季節影響下,也以不同的生理功能來適應。如春夏陽氣升發在外,氣血容易浮于體表,故皮膚松馳,腠理開泄,人體就以出汗散熱來調節。秋冬陽氣收斂內藏,氣血閉于內,故皮膚致密,出汗減少,體內必須排出的水液就從小便排出。因此在春夏季節針灸后的患者皮膚松馳,腠理開泄,易至風邪入侵,務必叮囑患者不要急于洗澡和吹風,以免加重病情。二、掌握配穴原那么,靈敏取穴1、先后次序的靈敏應用由于人體每一個穴位的主治功用不同,因此取穴時有主穴和配穴之分。在我院朱

10、寶醫師的指導下,我們掌握了針灸學的普遍應用的“八要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心胸取內關,小腹三陰謀,坐骨刺環跳,腿痛陽陵透。這八句話,共四十個字。每一句講了一個穴位,一句五個字,即講了一穴位,又講了它治療的部位。對于初學針灸的我們在配穴方面有很大的啟示。朱寶醫師還特別強調取穴的先后次序,在臨床應用時,應根據病人分清主次,靈敏掌握取穴的先后順序。如發作性痛癥,易先刺遠隔穴位,運用導氣手法,通過經絡的遠隔誘導作用,使疼痛改善后,在刺痛處穴位,就可防止病變部位因疼痛過敏引起的肌肉緊張,造成進針困難,加重疼痛。又如胃痛時常先刺遠端足三里穴,再刺中脘;三叉神經痛先瀉合谷,再

11、取頭面部穴位??梢?,取穴的先后順序的不同直接影響著臨床療效。2、循經選穴的原那么臨癥選穴配伍,朱寶醫師倡導按照“循經選穴”的原那么,以臟腑經絡理論為指導,根據病機和癥候,在其所屬或相關的經脈上選穴配方。在明確辯證的前提下,直接選取與病情相關經脈上的穴位進展治療,臨床上常取經脈循行遠隔部位的經穴作為主穴,這些穴位是經絡之上下、出入的處所,具有遠近聯絡的功能,對本經頭面、軀干、臟器等疾病,有直接的治療作用。前面所提到的“八要穴歌”正是臨床循經取穴法的高度概括。在臨床應用中以本經取穴和他經取穴多見。如手厥陰經病變出現的心絞痛、心悸取內關,手太陰經病變的咳嗽取尺澤,咯血取孔最等。此外還有中病旁取,遠近

12、取穴法等多種取穴法,臨床上根據病情酌情應用。3、疼痛選穴以“以痛為愉”的原那么在循經選穴的根底上,直接選取患部經脈循行所達的穴位,以部分選穴為主。如眼病取晴明,耳疾取聽宮,膝痛刺犢鼻等。4、靈敏補瀉,辨證施治在補瀉手法的應用上,朱寶醫師重視針刺手法,認為恰如其分的運用補瀉手法是針灸療效的關鍵,認為進針得氣后,應根據個體生理、病理狀態的不同和氣血盛衰辨證施治,采用不同的用針強度、頻率和持續時間,將補針和瀉針分為輕、平、大三類,即輕補、大補、平補、輕瀉、大瀉、平瀉、平補平瀉等七法。對不同的病人甚至同一病人,都不應該是一成不變的,應根據病情變化辨證施治。如一例膽絞痛患者的治療,初期采用大瀉法針刺陽陵

13、泉止痛后,改用平瀉法刺其他穴位,使經氣保持暢通,從而到達治療目的。通過理論與理論相結合的學習,我們初步掌握了針灸理療的方法,獲得了一定的經歷,但是在如大海般浩瀚渺茫的中醫世界里,這些都只是皮毛。我如今還明晰的記得,在跟師的第一天,陳明教師和藹地問我在學習中的困難以及更多的想理解哪方面知識。由于陳明教師是中醫科班出身,因此推薦我們背誦醫學三字經,教導我們一定要多背多記,在中醫的學習過程中記憶是根底,而且是最重要的,即使還不能完全理解書中所講的內容精華,但一定要靠死記硬背,這樣在臨床實習中才能更充分的體會到書中的旨意。在制定了學習方案后,教師又帶著我游覽了整個醫院,耐心的給我們講述了關于醫院的一些

14、事跡。在跟師過程中,能學到很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在和教師的交談中,能理解到她在讀經典學習中有什么好的方法,在自己淺層的理解上能更深層的理解,也能糾正自己理解有偏向的方面。在學習任何一門學科時,最珍貴的就是能得到前人的指導和教導,在堅決自己學習目的的同時,也能加深自己的理解層面,擴展自己的知識領域。世界上大多數偉人都是站在別人的肩膀上成功的,之所以有了前人失敗的經歷,才能從更多其他的方面著手研究;也是因為有了前人成功的經歷,才能讓更多的人有信心堅決自己的目的,繼而獲得更多更好的成功。就是因為有了前人的經歷,才能幫助我們更快更好的獲得成功,從而在成功的根底上繼續向更高更深的層面研究,正是這樣社會才能進步。在我的人生軌跡當中,跟師是一項重大的收獲,讓我對中醫學習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讓我明白了理論與理論的間隔 ,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重要性。在學習中醫的過程中,往往能感受到理論知識的抽象性,讓我們無法真正的理解其含義,而假如沒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在實際臨床中也無法充分理解其理論的含義。因此在跟師的學習過程中,必需要打下堅實的理論功底,必需要記憶更多的理論知識,這一切都是為了更好的結合臨床,更好的融入臨床,在實習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