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洛中訪袁拾遺不遇》唐詩原文賞析_第1頁
孟浩然《洛中訪袁拾遺不遇》唐詩原文賞析_第2頁
孟浩然《洛中訪袁拾遺不遇》唐詩原文賞析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相關孟浩然的文章,感謝您的閱讀!孟浩然洛中訪袁拾遺不遇唐詩原文賞析本文是對于孟浩然的文學文章,僅供參照,假如感覺很不錯,歡迎評論和分享。洛中訪袁拾遺不遇孟浩然洛陽訪才子,江嶺作流人。聞說梅花早,何如北地春。【序言】洛中訪袁拾遺不遇是唐朝詩人孟浩然的作品。詩人去洛陽尋訪故人,不料好友已經被貶江嶺。詩人的思緒很是復雜,不平、感慨、交叉在一同,但表此刻詩里的卻委婉深邃,甚至很俊逸灑脫。用“才子”二字,表達對袁拾遺的仰慕。同時“才子”與“流人”的對比,暗喻詩人的不平之氣。固然說江嶺梅花開得早,風光美好,也不如北地家鄉之春好。詩有收放自如、委婉不露的美感。這首詩固然短短二十個字,但其境地特別大,于感情上

2、雖未著一字,但那種寄托的深情卻在相隔千山萬水的南北之間彌散開來,雖不得不淡,卻至死不滅。【說明】洛中:指洛陽。拾遺:古代官職的名稱。才子:指袁拾遺。江嶺:江南嶺外之地。嶺,這里指大庾嶺。唐朝時期的罪人常被流放到嶺外。流人:被流放的人,這里指袁拾遺。文學分享相關孟浩然的文章,感謝您的閱讀!梅花早:梅花早開。北:一作“此”。【翻譯】到洛陽是為了和才子袁拾遺相聚,沒想到他已成為江嶺的流放者。聽聞那邊的梅花開得早,但是怎么能比得上洛陽的春季更美好呢。【鑒賞】這首詩里包括了相當復雜的情緒,既有不平,也有傷感;感情深邃,卻含而不露,是一首精華而委婉的小詩。前兩句完整點出題目。“洛陽”指明地址,緊扣題目的“

3、洛中”,“才子”即指袁拾遺;“江嶺作流人”,暗點“不遇”,已經作了“流人”,自然沒法相遇了。這兩句是對偶句。孟浩然是襄陽人,到了洛陽此后,特地來拜見袁拾遺,足見二人感情之厚。稱之為“才子”,暗用潘岳西征賦“賈誼洛陽之才子”的典故,以袁拾遺與賈誼對比,說明作者對袁拾遺仰慕之深。“江嶺”指大庚嶺,過此即是嶺南地域,唐朝罪人常常流放于此。用“江嶺”與“洛陽”相對,用“才子”與“流人”相對,揭穿了當時政治的黑暗、君主的昏庸。“才子”是難得的,原來應當重用,但是卻作了“流人”,由“洛陽”而遠放“江嶺”,這是極不合理的社會現實,況且這個“流人”又是他的好友。這兩句對照激烈,突現出作者心中的不平。“聞說梅花

4、早,何如北地春”兩句,寫得灑脫俊逸,聯想自然。大庚嶺古時多梅,又因天氣暖和,梅花早開。從上句“早”字,見出文學分享相關孟浩然的文章,感謝您的閱讀!下句“北地春”中藏一“遲”字。早開的梅花,是特別引人喜歡的。但是流放嶺外,比不上留居北地的故土。此詩由“江嶺”而想到早梅,進而表現了對友人的深邃。而這類之情,并無付諸平直的表達,而是借用嶺外早開的梅花娓娓道出。詩人極言嶺上早梅之好,而仍不如北地花開之遲,便有波濤,更見感情的深厚。全詩四句,貫衣著兩個對照。用人對照,進而顯示不平;用地對照,進而顯示傷感。從寫法上看,“聞說梅花早”是縱筆,是一揚,進而逗出洛陽之春。那江嶺上的早梅,誠然逗人喜歡,但洛陽春日的旖旎風光,更令人迷戀,由于它是這位好友的故土。這就達到了由縱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