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專心-專注-專業精選優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專心-專注-專業前言當前,醫學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廣大群眾對醫療衛生服務的需求不斷提高,給醫療衛生管理工作和臨床醫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我院醫療技術隊伍整體素質,規范各臨床科室醫務人員執業行為已經成為一件刻不容緩的大事,勢在必行,而醫療事故處理條約、侵權責任法、執業醫師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的頒布實施又為臨床診療指南與技術操作規范的編寫賦予了新的內容。臨床診療指南與技術操作規范的編寫和面世旨在對臨床醫務人員的醫療行為提出具體要求,使臨床診斷與治療做到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使醫務
2、人員的臨床診療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據可依。此舉,將有利于提高我院廣大醫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有利于提高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有利于加強對醫療衛生工作的管理;有利于為廣大群眾與患者提供同質化服務。該書內容豐富,涵蓋了相關專業眾多疾病的診療與技術操作規范,以科學性、權威性、指導性、可操作性為主旨,供我院各級醫務人員在臨床實踐中遵循。為了高質量完成該書的編寫,我院各科室質量與安全管理小組在20RR年版的基礎上,積極查閱國內相關疾病指南及規范,結合院、科工作實際,積極討論,反復修改,力求使該書既能反映目前國內外醫療技術發展的水平,又能符合我院具體情況,具有可操作性。由于編寫時間有限,問題和不足在所
3、難免,希望各級衛生管理部門和廣大臨床醫務人員對臨床診療指南與技術操作規范(20RR年版)在實施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給我們,以便再版時修訂,讓該書籍能夠更好的指導臨床工作,促進我院醫療工作的更快更好發展。本臨床診療指南與技術操作規范(20RR年版)自20RR年10月1日起執行,同時20RR年版廢止。20RR年9月臨床診療指南物理醫學與康復分冊編著者名單主編:鄭遵成副主編:李剛王勤編委:(按姓氏筆畫順序)王曉玉醫師王琰醫師王凱醫師孫文玲副主任醫師陰濤主治醫師陳義乾醫師楊曉紅主治醫師宋時榮主治醫師陸寅主任醫師單磊主治醫師趙大鵬醫師原曉晶主治醫師袁淑華主治醫師徐華主治醫師姜韞赟醫師高強醫師目錄第一章
4、 神經系統疾病的康復1一、腦血管意外1二、閉合性腦外傷12三、小兒腦性癱瘓21四、脊髓損傷30五、臂叢神經損傷49六、面神經炎52七、坐骨神經痛55八、急性炎癥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56第二章 骨科疾病的康復63一、頸椎病63二、腰椎間盤突出癥72三、骨折77四、手外傷84五、肩關節周圍炎91六、軟組織扭傷、挫傷、勞損94七、落枕98八、腰背肌筋膜炎100九、骨關節炎102第三章 外科疾病的康復108一、傷口感染108二、靜脈炎109三、甲溝炎110四、丹 毒110五、乳腺炎111六、燒 傷112七、膀胱炎116八、前列腺炎117九、前列腺增生癥119十、附睪炎120十一、痔121十二、直腸肛
5、管周圍膿腫.122十三、血管閉塞性脈管炎123十四、急性淋巴管炎125附錄一 大手術后深靜脈血栓及肺栓塞預防127附錄二 壓瘡診療與護理規范133附錄三 心肺復蘇診療規范135第一章神經系統疾病的康復一、腦血管意外【概述】腦血管意外(CVA)又稱腦卒中,是一組由各種不同病因引起的腦部血管性疾病的總稱,分為出血性(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和缺血(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腦血栓形成和腦栓塞性)兩大類,臨床上以起病急驟與出現局灶性神經功能缺失為特征,無論是腦出血或腦缺血,其臨床表現與病變的腦血管部位密切相關。【診斷要點】1.臨床表現運動障礙:最常見的是病變半球對側肢體的中樞性偏癱,包括肌張力降低或增高,腱
6、反射減弱或亢進,病理反射陽性及可能的陣攣;肢體運動時出現病理模式或協同運動,表現為上肢以屈肌張力增高為主,下肢以伸肌張力增高為主。感知覺障礙:包括偏身感覺障礙、一側偏盲和感知覺障礙;實體感缺失;失認癥;失用癥等。認知障礙:主要表現在記憶、注意、定向、思維、解決問題等能力方面的功能障礙。言語障礙:失語癥:常見有運動性失語、感覺性失語、命名性失語、傳導性失語、皮質性失語等。構音障礙:表現為發音異常和構音不清楚,早期常伴有吞咽功能障礙。吞咽障礙:屬于功能性吞咽障礙或神經性吞咽障礙。心理情緒障礙:主要為抑郁癥或焦慮癥。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障礙:表現在穿衣、梳洗、進食、洗澡及大小便處理等方面的能力減退。腦神
7、經麻痹:包括:1)面神經麻痹:眶以下的面肌癱瘓,常伴有偏癱及舌肌癱瘓。2)假性延髓(球)麻痹:為雙側運動皮質及其發出的皮質腦干束受損引起,屬于上運動神經元病變。2.影像學檢查CT、MRI等影像學檢查可發現相應的腦部病變。【康復評定】1.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定表1-1-1是我國第四屆腦血管學術會議推薦應用的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定標準,最高分得分45分,輕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1-11995)評價內容得分評價內容得分一、意識(最大刺激、最佳反應)五、上肢肌力提問:年齡;現在是幾月份級正常0(相差歲或個月都箅正確)級不能抵抗外力1都正確0級抬臂高于肩2一項正確1級
8、平肩或以下3都不正確進行以下檢査級上肢與軀干夾角兩項指令:握拳、伸掌;睜眼、級上肢與軀干夾角閉眼(可示范)06均完成3六、手肌力完成一項4級正常0均不能完成,進行以下檢査級不能緊握挙1強烈局部刺激健側肢體級握空拳,能伸幵2定向退讓6級能屈指,不能伸3定向肢體回縮7級能屈指,不能及舉4肢體伸直8級指微動5無反應906二、水平凝視功能七、下肢肌力正常0級正常0側方凝視功能受限2級不能抵抗外力1眼球側方凝視4級抬腿以上,踝或趾可動2三、面癱級抬腿左右,踝或趾不能動3正常0級抬腿離床不足輕癱,可動1級水平移動,不能抬高5全癱206四、語言八、步行能力正常0正常行走0交談有一定困難,需借助表情動作表2獨
9、立行走以上,跛行1達;或流利但不易聽權,錯語多獨立行走,需拐杖2可簡單交流,但復述困難,語言多迂5他人扶持下可以行走3回,有命名障礙能自己站立,不能走4詞不達意6坐不需支持,但不能站立5臥床62.軀體功能評定運動功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可根據患者身體情況加以選擇。肌張力及痙攣:可采用臨床肌張力分級和改良Ashworth痙攣量表(表1-1-2)評定。肌力:可采用徒手肌力檢查法,有條件也可以作等速肌力測定。平衡:可采用平衡量表(如Berg平衡量表、Tirmetti能力量表)評定,有條件可以用平衡測試儀檢測。步行能力:主要通過臨床觀察患者在步態周期中不同時相的表現進行分析,也可以用“站起-走”計時測
10、試、6min或lOmin步行測試評定;有條件可以采用步態分析系統測試。整體運動功能:如Brunnstrom肢體功能恢復分期(1-3)、FuglMeRer運動功能評定(1-4)。感知功能:可根據患者存在的情況采用相應的評定方法予以評定,如Alben劃杠測驗、刪字測驗(Diller測驗)等。3.認知功能常用簡易精神狀態檢查量表(MMSE),也可選用韋氏智力量表(WAIS)和韋氏記憶量表(WMS)。4.言語功能評定失語癥:可用漢語失語癥檢查法、波士頓失語癥檢查法或西方失語癥檢查法評定構音障礙:一般采用弗朗蔡構音器官功能性檢查法評定。吞咽障礙:可以采用臨床吞咽檢查法、透視錄像吞咽檢查法以及內鏡下吞咽檢
11、查法評定。5.心理精神評定多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或癥狀自評量表(SCL-90)。6.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常用巴氏指數(BarthelIndeR,表1-1-5)評定,有條件也可以采用功能獨立性測量(HM)。7.生活質量評定采用SF-36(中文版)。一般急性期不作生活質量評定,多在出院前或隨訪中進行。表1-1-2改良Ashworth肌痙攣評估表現分級0+50%50%1-3Brunnstrom運動功能評估量表階段上肢手下肢無任何運動無任何運動無任何運動僅出現協同運動模式僅有極細屈伸僅有極少的隨意運動可隨意發起協同運動可作鉤狀抓握,但不能伸指在坐和站位上,有髖、
12、膝、踝協同性屈曲出現脫離協同運動的活動:肩0,肘屈90,前臂可旋前旋后;肘伸直肩可屈90;手背可觸及腰骶部。能側捏及松開拇指;手指有半隨意的小范圍伸展活動。坐位屈膝90以上,足可向后滑;在足跟不離地的情況下能使踝背屈。出現相對獨立的分離運動活動:肘伸直,肩外展90;肘伸直,肩前屈3090時,前臂可旋前旋后;肘伸直,前臂中立位,上肢可舉過頭。可作球狀和圓柱狀抓握;手指同時伸展,但不能單獨伸展。健腿站,病腿可先屈膝后伸髖;站立位,重心落在健腿上,在伸膝下作踝背屈。運動協調近于正常:手指指鼻無明顯辨距不良,但速度比健側慢(5s)所有抓握均能完成,但速度和準確性比健側差在站立位可使髖外展到超出抬起該側
13、骨盆所能達到的范圍;坐位下伸直膝可內外旋下肢,能同時完成足的內外翻表1-1-4簡化Fugl-MeRer運動功能評定0分1分2分1有無反射活動(1)肱二頭肌不引起反射活動能引起反射活動(2)肱三頭肌同上同上(3)肩上提完全不能進行部分完成無停頓地充分完成(4)肩后縮同上同上同上(5)肩外展90度同上同上同上(6)肩外旋同上同上同上(7)肘屈曲同上同上同上(8)前臂旋后同上同上同上(9)肩內收、內旋同上同上同上(10)肘伸展同上同上同上(11)前臂旋前同上同上同上(12)手觸腰椎沒有明顯活動手僅可向后越過髂前上棘能順利進行(13)肩關節屈曲90度,肘關節伸直開始時手臂立即外展或肘關節屈曲在接近規定
14、位置時肩關節外展或肘關節屈曲能順利充分完成(14)肩0度,肘屈90度,前臂旋前、旋后不能屈肘或前臂不能旋前肩、肘位正確,基本上能旋前、旋后順利完成(15)肩關節外展90度,肘伸直,前臂旋前開始時肘就屈曲,前臂偏離方向,不能旋前可部分完成此動作或在活動時肘關節屈曲或前臂不能旋前順利完成(16)肩關節前屈舉臂過頭,肘伸直,前臂中立位開始時肘關節屈曲或肩關節發生外展肩屈曲中途、肘關節屈曲、肩關節外展順利完成(17)肩屈曲30度90度,肘伸直,前臂旋前旋后前臂旋前旋后完全不能進行或肩肘位不正確肩、肘位置正確,基本上能完成旋前旋后順利完成表1-1-5ADL巴氏指數評定表項目評分標準得分1.大便0=失禁或
15、昏迷5=偶爾失禁(每周1次)10=能控制2.小便0=失禁或昏迷或需由他人導尿5=偶爾失禁(每24小時1次)10=能控制3.修飾0=需幫助5=獨立洗臉、梳頭、刷牙、剃須4.用廁0=依賴別人5=需部分幫助10=自理5.吃飯0=依賴別人5=需部分幫助(夾飯、盛飯、切面包)10=全面自理6.轉移(床椅)0=完全依賴別人,不能坐5=需大量幫助(2人),能坐10=需少量幫助(1人)或指導15=自理7.活動(步行)(在病房及其周圍,不包括走遠路)0=不能動5=在輪椅上獨立行動10=需1人幫助步行(體力或語言指導)15=獨立步行(可用輔助器)8.穿衣0=依賴5=需一半幫助10=自理(系開鈕扣、關、開拉鎖和穿鞋
16、)9.上樓梯(上下一段樓梯,用手杖也算獨立)0=不能5=需幫助(體力或語言指導)10=自理10.洗澡0=依賴5=自理總分評定者評定標準:100分,獨立;75-95分,輕度依賴;50-70分,中度依賴;25-45分,重度依賴;0-20分,完全依賴。【康復治療】1.適應證和禁忌證適應證:無特殊禁忌的腦血管意外患者。禁忌證:生命體征不穩定,如發熱(體溫38C)、血壓波動大、癥狀繼續進展的患者,可以延遲開始康復或暫停康復治療。2.康復目的和原則(1)治療目的急性期的治療目的:主要是誘發肢體的隨意運動,預防繼發性損害(如壓瘡、呼吸道感染等),防止出現異常運動模式。恢復期的治療目的:促進運動功能恢復,改善
17、肢體的選擇性運動,抑制不正常的聯合反應,改善步行能力,提高手的精細功能和預防可能出現的肩關節半脫位、肩手綜合征(復合性區域性疼痛綜合征)、關節僵硬等合并癥。具體包括:改善功能,最大限度地恢復或改善患者的運動、認知、言語等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盡可能恢復或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使患者重返社會。(2)治療原則早期開始:對生命體征穩定、癥狀無進展、神志清醒的患者,即可開始治療。對昏迷患者或住在重癥監護病房的患者,只要沒有發熱、癱瘓沒有進展、血壓穩定,也可以開始肢體的被動活動或通過物理因子干預。綜合治療:除了藥物治療之外,主要采取物理治療、作業治療、
18、言語治療、心理治療、康復護理、康復生物工程,以及中醫治療(包括針灸、中藥)。循序漸進:治療項目由少到多,治療時間逐漸增加,治療強度逐漸加大;治療中外界給予患者的幫助逐漸減少,患者的主動參與逐漸增多。持之以恒:從發病開始,康復即介人,直至患者的功能達到最大程度的恢復。3.臨床治療主要為控制血壓、穩定生命體征、改善腦循環、支持療法以及預防并發癥。對缺血性腦血管意外可以采取針對性的溶栓、抗凝、降纖、抗血小板治療等;對出血性腦血管意外治療的重點是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必要時外科手術治療。(1)腦缺血的治療溶栓治療:發病56h內可以選用尿激酶或其他溶栓藥物靜脈給藥。抗血小板治療:可以口服阿司匹林。抗凝
19、治療:使用低分子肝素或常規肝素可能對穩定進行性腦缺血有效,并嚴密監測凝血酶原時間。中藥治療:丹參注射液、三七注射液等可作為輔助治療藥物。(2)腦出血的治療降低血壓:可選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和受體阻斷劑等降壓藥。控制顱內壓:20%甘露醇脫水治療,嚴重者可行手術減壓治療。(3)并發癥的治療對沒有嚴重禁忌證的嚴重偏癱患者,建議使用小劑量低分子肝素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密切觀察呼吸道是否通暢,有無吞咽困難、呼吸道感染等癥狀。有繼發癲癇發作的患者可以給予抗癲癇治療。出現應激性潰瘍的患者可以使用制酸藥。4.不同病期的康復治療(1)急性期:病后數日,以急診搶救為主。如果患者神志清醒
20、,病情無進展,應盡早康復治療。預防并發癥:可采取定時翻身(一般每2h翻身一次)或使用翻身床、交替充氣氣床墊等措施來預防壓瘡;保持呼吸道通暢,預防呼吸道感染;經常活動肢體,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等。預防關節攣縮、變形:按摩可促進血液淋巴回流,減輕肢體水腫;被動活動癱瘓的肢體可以維持肌張力和關節活動范圍;抗痙攣體位的擺放可預防異常模式的發展。例如,仰臥位時的抗痙攣體位:上肢肩稍上抬前挺,上臂外旋稍外展,肘腕伸展,掌心向上,手指伸展并分開;下肢骨盆和髖前挺,大腿稍向內收并稍內旋,患側大腿外側放置墊物以防下肢外旋,膝關節稍墊起微屈,踝關節90,足尖向上。(2)恢復期:急性期后,患者生命體征穩定,意識清楚,
21、即可進行功能訓練,恢復期一般可分為遲緩性癱瘓期、痙攣期和改善期。遲緩性癱瘓期:即Brunnstrom期,治療重點是恢復或提高肌張力,誘發肢體的主動運動。痙攣性癱瘓期:即Brunnstrom、期,治療重點是緩解肌痙攣、控制異常的運動模式,促進分離運動的出現。運動控制改善期:即Brunnstrom、期,治療重點是進一步降低肌痙攣,恢復正常的肌張力,促進肢體的選擇性運動,改善運動的協調和運動的控制。運動控制的訓練根據正常的運動發育規律,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的順序進行,從翻身坐坐位平衡雙膝立位平衡單膝立位平衡坐到站站位平衡步行的順序循序漸進進行。5.康復措施與方法(1)早期或遲緩性癱瘓期正確體位的放置:
22、采取抗痙攣體位,定時翻身。保持關節活動范圍:對有肢體癱瘓的患者,四肢關節應由被動運動、主動-輔助運動逐漸過渡到主動運動。早期肢體的被動運動可以1015min/次,23次/d。意識清醒的患者可以用健側手握住患側手來帶動患側肢體完成主動-輔助運動;完成主動運動時應避免誘發肢體的病理模式或利用協同運動來完成。誘發肢體的隨意運動:可采用Brunnstrom技術、Bobath技術、Rood技術、PNF技術以及運動再學習技術中具有誘發肢體隨意運動的方法。床上運動:如果病情容許,可以進行橋式運動(由雙橋到單橋)、床上翻身訓練(健側向患側,患側向健側)、床上坐起及坐位平衡訓練(由靜態平衡至動態平衡)。體位轉移
23、訓練:如果病情容許并已經掌握了床上坐起及坐位平衡能力,可以進行床-椅轉移、坐-站轉移及站立訓練(由靠斜床站立、扶持站立到獨自站立)。其他的物理因子治療:直流電碘離子導人療法:一般采用眼-枕或額-枕法,電流強度15mA,20min/次,12次/d,10d個療程。功能性電刺激療法:電極放在癱瘓肢體的運動點上,頻率為2030Hz,電流強度為患者最大耐受量,2030min/次,12次/d,10d個療程。經顱電刺激療法:主電極放在雙側乳突,輔電極放在雙側合谷穴。45min/次,1次/d,10次一個療程。高壓氧治療:病情穩定后,無高壓氧治療禁忌癥者,可行高壓氧艙治療。中醫治療:可采用針灸、按摩等方法。(2
24、)恢復期或痙攣期:除了繼續遲緩性癱瘓期的治療之外,重點實施以下治療:抑制痙攣肌群的肌張力:采用抗痙攣體位、系列夾板、Bobath技術、治療球等。增強患肢運動功能的訓練:可以采用Rood技術、PNF和運動再學習技術。訓練的重點軀干是屈伸和旋轉功能,上肢是肩胛帶和肩關節的活動、肘的屈伸控制;下肢是屈伸膝活動、踝背伸控制、伸髖屈膝活動以及伸髖屈膝踝背伸的控制。平衡控制訓練:包括坐位靜態和動態平衡、坐位到站立位的動態平衡、站立位的靜態和動態平衡能力控制訓練。具體方法可以使用平衡訓練板、治療球(Bobath球)、平行杠內訓練。有條件的還可以借助于平衡訓練儀訓練。步態訓練:包括原地單腿支撐、交替單腿支撐、
25、原地邁步,平行杠內行走、室內、室外行走、上、下樓梯訓練。有條件時可利用減重步行訓練系統。其他的物理因子治療:包括水療法、溫熱療法、痙攣肌電刺激等,應用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適當選擇。作業治療:重點在上肢功能的訓練、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訓練以及感知和認知功能的訓練。上肢功能的訓練法包括肩、肘關節活動的控制,前臂旋前旋后的訓練,手的精細動作和協調性、靈巧性訓練。日常生活活動的訓練包括訓練穿脫衣服、如廁及沐浴的指導和訓練,以及自助具的應用(如餐具、梳洗修飾、穿著、洗澡等自助具)。對某些患者經積極的康復治療,腕手、踝足的功能仍沒有完全恢復,可佩戴適當的支具,如固定式休息位低溫熱塑腕手夾板、功能位低溫熱塑腕手
26、夾板、休息位低溫熱塑踝足夾板和活動式前臂夾板等。對有偏盲的患者,先讓患者了解自己的缺陷,然后進行雙側活動的訓練,例如,將物體放在兩側,讓患者通過轉頭,將有效部分的視野作水平掃描,以補其不足,或用拼板拼排左右結構的圖案,用文字刪去法多次訓練患者,使患者認識到因視野缺損而漏刪的部分文字。言語治療:包括失語癥和構音障礙的治療。個性化訓練:由治療師對患者進行一對一的訓練。集體治療:把有類似言語障礙的患者分為一組,由治療師進行訓練。自主訓練:患者接受一段時間的治療并掌握了一些交流技巧后,布置任務讓患者自己訓練。家庭治療:由治療師設計治療方案,指導家屬對患者進行治療,定期復查。交流輔助工具:對于嚴重言語障
27、礙患者,經過系統的言語訓練仍無法改善言語功能,可以通過輔助交流工具,如交流板進行交流。心理治療:有抑郁或焦慮癥的患者,給予針對性的心理輔導或咨詢。傳統中醫康復:包括中藥、針灸、中醫按摩等方法。(3)后遺癥期:發病2年以后進入后遺癥期。繼續進行恢復期的各項康復訓練,以進一步改善功能或防止功能的減退。充分利用殘余功能,盡可能改善患者的周圍環境條件以適應殘疾,爭取日常生活在最大限度內自理。對功能恢復很差者,重點是發揮健側肢體的代償功能。對有工作潛力的、尚未退休的患者,酌情進行職業康復訓練,使患者盡可能回歸社會。適時使用必要的輔助器具(如手杖、步行器、輪椅、支具)以補償患肢功能。如果有可能,對家庭和居
28、住的小區環境做必要的改造。重視職業、社會、心理康復。(4)其他癥狀的處理面肌運動障礙:中樞性面癱是一側皮質腦干束受損的病損,對側眼眶以下的面肌癱瘓,一般經過面肌按摩、主動運動訓練、電療法或針灸等處理可望得到恢復。吞咽困難:由真性或假性延髓麻痹所致,以后者多見。表現為吞咽肌麻痹引起的飲水或進食誤入氣管而發生嗆咳。患者宜采取坐位進食,并進行吞咽動作訓練,亦可配合針灸治療。嚴重者鼻飼管進食。6.注意事項腦卒中患者在康復訓練中的主要危險因素有腦血管意外復發、心血管并發癥、跌倒致軟組織損傷或骨折、繼發肺栓塞、手法不當引起肩關節半脫位等,在康復中要予以監護和防范。同時要患者保持平穩的情緒,訓練過程中要適當
29、休息,避免過度疲勞。二、閉合性腦外傷【概述】腦外傷是指由于創傷所致的腦部損傷(traumaticbraininjurR,TBI),是因創傷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致傷原因為交通事故、墜落、頭部直接暴力傷等。損傷可以引起顱骨骨折,導致額部或頂部的硬膜外血腫、硬膜下血腫、腦內血腫等。意識障礙常是額部或頂部血腫的唯一癥狀。腦內血腫可引起顱內壓增高,甚至發生腦疝。根據腦外傷的病理機制可以分為原發性損傷和繼發性損傷。前者指在頭部受到撞擊后即刻發生的損傷,如腦震蕩、腦挫裂傷;后者是在原發性損傷的基礎上而出現的一系列病變,如腦缺血、缺氧等。根據腦外傷損傷的方式可以分為閉合性損傷(指頭皮可有破裂,顱骨可有骨折
30、,但腦組織不與外界相通)和開放性損傷(指頭皮、顱骨、硬腦膜、腦組織均有損傷,腦組織與外界相通)。本內容主要討論閉合性腦外傷。【診斷要點】1.外傷史有明確的頭顱或全身復合傷病史,對嗜睡或昏迷患者應注意詢問可靠證人。2.神經學檢查(1)昏迷外傷后立即昏迷:腦震蕩昏迷不超過20min,傷后遺忘小于lh,無神經體征。腦挫裂傷昏迷在20min以上,傷后遺忘大于lh,有神經體征,腦水腫,肉眼可見解剖性的破壞。腦血腫昏迷在20miri以上,傷后遺忘大于lh,有神經體征,腦水腫,顱內壓升高,腦穿刺液呈血性。外傷后先有短暫意識障礙,以后清醒,繼之又出現昏迷多為硬膜外血腫,同時有顱內壓升高,腦穿刺液呈血性。數日或
31、數月后出現昏迷,多為硬膜下血腫,有顱內壓升高,腦部癥狀,瞳孔一側散大。(2)腦干反射角膜反射;睫脊反射(ciliospinalR):刺激頸部皮膚,瞳孔放大;瞳孔對光反射;前庭眼反射:昏迷患者轉動頭部眼睛始終向上凝視,表明腦干無損。(3)頸強直。(4)去腦僵直。(5)癱瘓:根據損傷的部位不同,患者可表現偏癱、四肢癱或交叉癱。3.鑒別診斷腦挫裂傷、腦干損傷和顱內血腫的鑒別診斷見表1-2-1。-1檢査頂目腦挫裂傷腦干損傷顱內血腫昏迷深度以損傷程度而定多較深多較淺瞳孔改變無有,縮小或散大血腫側先散大去腦僵直無早期可出現腦疝晩期出現頸項僵直多有不定多無癱瘓偏癱交叉性癱或四肢癱偏癱腦干反射正常異常正常顱神
32、經損傷多見多見多見錐體束征不定單側或雙側單側血壓稍升高正常或偏低明顯升高呼吸正常或稍快病理呼吸多深而慢脈搏稍快多加快多減慢體溫輕度升高升高或降低無變化腰椎穿刺壓力輕度升高多無改變明顯升高腰椎穿刺紅細胞較多不定較少4.輔助檢查CT檢查:可鑒別硬膜外血腫、硬膜下血腫、顱內血腫,還可了解腦挫裂傷、腦水腫、腦腫脹、腦室、腦池系統的變化以及中線結構有無移位等。MR1檢查:對慢性硬腦膜下血腫及臨近中線部位的病變較CT有著明顯的優越性。對腦水腫、腦出血、腦腫脹等均表現為高信號,圖像不如CT直觀易辨,因此,對急性顱腦損傷的診斷價值不如CT。R線平片:所有顱腦損傷患者,尤其是開放性損傷,應常規攝頭顱正位與側位片
33、。腰椎穿刺:了解顱內壓及腦脊液含血情況,是否并發顱內感染。神經電生理檢查:腦電圖檢查對腦挫裂傷、腦水腫、顱內血腫、硬腦膜下積液等有一定的診斷意義,并可作為監測、了解腦的恢復情況的參數。視覺誘發電位、聽覺誘發電位、體感誘發電位等腦誘發電位適用于顱腦損傷的康復期。【康復評定】1.腦外傷嚴重程度評定(1)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ComaScale,GCS):是國際上普遍采用的評定方法(表1-2-2),該方法可用于判斷腦外傷的嚴重程度,并對預測預后有一定的意義。GCS總分為15分。臨床上根據GCS計分和昏迷時間長短將腦外傷的嚴重程度分為:輕度:1315分,昏迷時間20min以內;中度:912分
34、,傷后昏迷時間20min至6h;重度:8分,傷后昏迷時間在6h以上,或在傷后24h內出現意識惡化并昏迷在6h以上。2-2GCS)項目試驗患者反應評分睜眼反應自發自己睜眼言語刺激大聲向患者提問時患者睜眼疼痛刺激捏患者時能睜眼疼痛刺激捏患者時不睜眼運動反應口令能執行簡單命令痛刺激捏痛時患者抜開醫生的手疼痛刺激捏痛時患者撤出被捏的手疼痛刺激捏痛時患者身體呈去皮質強直(上肢屈曲、內收內旋;下肢伸直,內收內旋,踝跖屈)疼痛刺激捏痛時患者身體呈小腦去皮質強直(上肢伸直、內收內旋;腕指屈曲;下肢去皮質強直同)疼痛刺激捏痛時患者毫無反應言語反應言語能正確會話,并回答醫生他在哪、他是誰及年和月言語言語錯亂,定向
35、障礙言語說話能被理解,但無意義言語發出聲音但不能被理解言語不發聲重度腦損傷的患者中,大約10%有出現持續性植物狀態(persistentvegetativestate,PVS)。PVS是大腦廣泛性缺血性損害而腦干功能仍然保留的結果,其診斷標準如下:1)認知功能喪失,無意識活動,不能執行指令;2)保持自主呼吸和血壓;3)有睡眠-覺醒周期;4)不能理解和表達言語;5)能自動睜眼或刺痛睜眼;6)可有無目的性眼球跟蹤活動;7)丘腦下部及腦功能基本正常。以上7個條件持續一個月以上。(2)Galveston定向力、遺忘檢查:主要檢查受傷后記憶喪失至恢復記憶所需時間及情況,可作為受傷嚴重性的參考,對結果作出
36、重要的預測,是評定外傷后遺忘(PTA)的客觀可靠方法。恢復時間1周為很重。根據回答10個問題的正確與否評分。75100為正常;6674為邊緣;38C,癥狀繼續進展的患者,可以延遲開始康復或暫停康復治療。2.臨床處理主要為穩定生命體征、改善腦循環、支持療法以及預防并發癥。(1)一般處理:床頭抬高1530,以利于頭部靜脈回流。昏迷者側臥,保持呼吸道通暢,注意吸痰,必要時氣管切開。存在疼痛癥狀的患者,可給以鎮靜止痛藥。高熱時給以物理降溫或藥物降溫。昏迷者或嘔吐者,可靜脈補充液體能量。(2)減輕腦水腫脫水:通過滲透性藥物或利尿藥物進行脫水治療,以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防止腦疝的發生。常用脫水劑有人體
37、白蛋白、甘露醇、呋塞米等。皮質激素:常用地塞米松或氫化可的松。肌肉或靜脈給予地塞米松、口服強的松均可預防和治療腦水腫,并能增強機體對創傷的耐受能力。但應嚴格掌握指征,以防大量、長期應用激素,造成多種副作用。低溫療法:應用冬眠藥物結合頭部物理降溫,能降低腦組織代謝,減少耗氧量,并能提高神經細胞及身體其他重要臟器對缺氧的耐受能力,減輕腦組織對創傷的反應,防止腦水腫的發生、發展。早期應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預防感染。(3)改善腦功能神經營養藥物。常用藥物有胞磷膽堿、甲氯芬酯、吡拉西坦和都可喜等。高壓氧治療。(4)手術治療:嚴重腦挫裂傷、腦水腫、上述治療病情繼續惡化或有發生腦疝的體征時,施行手術減壓治療。
38、3.康復治療目的(1)姿勢控制:增加肌力,控制肌張力,維持正常姿勢控制。(2)維持關節活動范圍:維持和增加關節活動范圍,防止關節攣縮。(3)呼吸護理: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呼吸道感染,增強呼吸功能。(4)發揮身體殘留能力,提高日常生活獨立能力。(5)改善可能存在的言語、認知、心理障礙問題。4.急性期康復此期為昏迷和無意識期,康復主要為對于有恢復意識潛力的患者排除恢復意識的障礙。包括保持良好的體位,通過各種感覺刺激,促進腦功能的恢復,常用方法有音樂刺激、穴位刺激、光電刺激、生活護理刺激等,同時宜不斷改變刺激形式,如改變聲音、燈光的強弱、節律等。同時,防止攣縮、壓瘡、肺炎、尿路感染、營養不良等各種并
39、發癥的發生。5.急性期后康復(1)物理治療運動療法:主要采用神經發育療法,包括Bnmnstrom技術、Rood技術、Bobath技術、神經肌肉本體促進技術以及運動再學習技術(參見本節“腦血管意外”部分)。電療法、光療法、磁療法、冷療法等:減輕患者的疼痛,促進肌肉及運動功能,預防和控制感染。(2)輔助器具的應用輪椅的使用:患者不能獨立步行時,學會輪椅的使用可以增加患者的活動能力,同時也可提高患者對康復訓練的自信心。要學會掌握輪椅的前進、后退、輪椅至床的轉移、輪椅到坐廁的轉移、輪椅過障礙物的技術等。其他輔助器具:如果患者的運動功能不同完全恢復,為了防止畸形和便于日常生活,需采用其他輔助器具,如矯形
40、器(包括足踝矯形器、分指板等)、手杖、幫助日常生活的輔助器具(如拾物器、勺柄、提鞋輔助具等)。(3)言語治療:采取綜合的治療手段,具體包括:視、聽覺的應用;多途徑的言語刺激方法;替代方式(手勢、交流板等);促進言語理解、口語表達;恢復或改善構音功能;提高言語的清晰度、流暢性等。(4)作業治療失認癥的訓練單側忽視:治療師不斷提醒患者集中注意其忽略的一側;站在忽略側與患者談話和訓練;對忽略側提供觸摸、拍打、擠壓、擦刷、冰刺激等感覺刺激;將患者所需物品放置在忽略側,要求其用健手越過中線去拿取;鼓勵患側上下肢主動參與翻身,必要時可用健手幫助患手向健側翻身;在忽略側放置色彩鮮艷的物品或燈光提醒其對患側的
41、注意;閱讀文章時,在忽略側一端放上色彩鮮艷的規尺,或讓患者用手摸著書的邊緣,從邊緣處開始閱讀,避免漏讀。視覺空間失認:顏色失認:用各種顏色的圖片和拼版,先讓患者進行辨認、學習,然后進行顏色匹配和拼出不同顏色的圖案,反復訓練。面容失認:先用親人的照片,讓患者反復看,然后把親人的照片混放在幾張無關的照片中,讓患者辨認出親人的照片。讓患者自己畫鐘面、房屋,或在市區路線圖上畫出回家路線等。如畫一張地圖,讓患者用手指從某處出發到某處停止,讓患者手放停止處,要求其能原路找回出發點,如此反復訓練。連續兩次無誤可再增加難度。讓患者按治療師要求用火柴、積木、拼版等構成不同圖案。如用彩色積木拼圖,治療師向患者演示
42、拼積木圖案,然后要求患者按其排列順序拼積木,如正確后再加大難度進行。Gerstmann綜合征:左、右失認:反復辨認身體的左方或右方,接著辨認左方或右方的物體。左右辨認訓練可貫穿于運動訓練、作業訓練及日常生活活動中。手指失認:給患者手指以觸覺刺激,讓其呼出相應手指的名稱,反復在不同的手指上進行。失讀:讓患者按自動語序,辨認和讀出數字,讓患者閱讀短句、短文,給予提示,讓患者理解其意義。失寫:輔助患者書寫并告知寫出材料的意義,著重訓練健手書寫。觸覺失認(失實體覺):觸覺失認也稱為體覺障礙,包括實體覺和體像覺。實體覺訓練方法與身體失認訓練相同。體像覺訓練可采用人體圖形或模型讓患者學習人體各個部分及名稱
43、,再用人體拼圖版讓患者拼配;或可以刺激患者身體某一部分,讓其說出其名稱;或治療者先說出患者身體某一部分的名稱,讓其刺激自己身體的這一部分。也可以看圖說明,讓患者按要求指出身體的各部分和呼出身體各部位名稱。失用癥的訓練結構性失用:如訓練患者對家庭常用物品的排列、堆放等,先由治療師示范,然后再讓患者模仿訓練,開始訓練時一步一步給予較多的暗示、提醒,有進步后再逐步減少暗示和提醒,并逐漸增加難度。運動失用:如訓練患者完成刷牙動作,可把刷牙動作分解,示范給患者看,然后提示患者一步一步完成或手把手地教患者。也可以將牙刷放在患者手中,通過觸覺提示完成一系列刷牙動作。反復訓練,改善后可減少暗示、提醒等,并加人
44、復雜的動作。穿衣失用:訓練穿衣時,治療師可用暗示、提醒指導患者穿衣,甚至可一步一步地用言語指示并手把手地教患者穿衣。最好在上下衣和衣服的左右作上明顯的記號以引起注意。意念性失用:當患者不能按指令要求完成系列動作,如泡茶后喝茶、洗菜后切菜、擺放餐具后吃飯等動作時,可通過視覺暗示幫助患者。如令其倒一杯茶,患者常常會出現順序上的錯誤,即不知道先要打開杯子蓋子,再打開熱水塞然后倒水這一順序等,那么就必須把一個個動作分解開來,演示給患者看,然后分步進行訓練,上一個動作要結束時,提醒下一個動作,啟發患者有意識的活動,或用手幫助患者進行下一個運動,直到有改善或基本正常為止。意念運動性失用:患者不能按訓練者命
45、令進行有意識的運動,但過去曾學習過的無意識運動常能自發地發生。治療時要設法觸動其無意識的自發運動。如要讓患者刷牙,患者不能完成;讓患者假裝刷牙也不成;令其模仿刷牙也不一定能成,當其不能完成這項動作時,可以將牙刷放在患者手中,通過觸覺提示完成一系列刷牙動作。如患者劃火柴后不能吹滅它,假裝或模仿也不成,但治療師把火柴和火柴盒放到患者手中或許能成;把點燃的火柴放到患者面前他常能自動吹滅。因此要常啟發患者的無意識活動以達到恢復功能目的。注意力訓練:猜測游戲:取兩個透明玻璃杯和一個彈球,在患者注視下,治療師將一杯扣在彈球上,讓患者指出有彈球的杯子,反復數次,無誤后就改用不透明的杯子,重復上述過程。刪除作
46、業:在紙上寫幾個大寫的漢語拼音字母如KBLZBOR,讓患者指出指定的字母如B,成功之后改變字母的順序再刪除規定的字母,成功之后將字母寫小些或改為三行,或更多的字母再進行刪除。時間感:給患者一只秒表,按口令啟動秒表,并于10s停止;然后不讓患者看表,啟動秒表后10s停止;以后將時間由10s逐漸延長到2min停止。思維訓練:指出報紙中的消息:取一張當地的報紙,首先提問患者關于報紙首頁的信息,如大標題、日期、報紙的名稱等。如回答無誤,再讓患者指出報紙中的專欄,如體育、商業分類廣告等,回答無誤后再訓練患者尋找特殊的消息,可提問兩個球隊比賽的比分結果、當日的氣象預報等,回答無誤后再訓練患者尋找一些需要作
47、出決定的消息,如患者想購物,取出購物廣告的報紙,讓患者從報上找出接近其想購物品條件的廣告,再問其是否打算去購買。排列數字:給患者三張數字卡,讓患者將數字由低到髙順序排列好,然后每次給患者一張數字卡,讓其根據數字的大小插進已排好的三張卡間,正確無誤后再給其幾個數字卡,詢問患者其中有什么共同之處,如有些都是奇數、偶數,有些可以互為倍數。分類:給患者一張列有30項物品名稱的清單,并告知這30項物品都分別屬三類(如食品、字典、衣服)物品中的一類,要求患者給予分類,如不能進行,可予以幫助。訓練成功后,進而要求對上述清單中的某類物品進行更細的分類,如初步分為食品后,再細分是植物、肉、奶品等;成功后另外給患
48、者一張清單,列有成對的,有某些共同之處物品的名稱,如椅子一床、牛排一豬肉、書一報紙等,讓患者分別回答出每一對中的共同之處。答案允許多于一個,必須有共同之處。還可以進行從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和作開支預算等思維方面的訓練。記憶訓練:進行記憶訓練時,要遵循因人而異、循序漸進的原則。每次訓練的時間要短,開始要求患者記住的信息量要少,信息出現的時間要長,以后逐步增加。患者成功時應及時強化,給予鼓勵,增強信心。如此反復刺激,反復訓練,提高記憶能力。常用方法有:PQRST法:P(preview)是先預習要記住的內容;Q(question)是向自己提問與內容有關的問題;R(read)是為了回答問題而仔細閱讀資料;
49、S(state)是反復陳述閱讀過的資料;T(test)是用回答問題的方式來檢驗自己的記憶。編故事法:把要記住的內容按照自己的習慣和愛好編成一個小故事,有助于記憶,亦可利用輔助記憶物來幫助記憶,如帶記事本,本中記有家庭地址、常用電話號碼、生日等,并讓患者經常作記錄和查閱。記憶訓練也可以采用計算機輔助技術、圖形的視覺記憶、聲音的聽覺記憶等訓練方法,可以根據患者情況增加或減輕訓練難度。安排環境:將房間貼上清晰的標簽,在地板上貼上方向標記以便患者較少依賴記憶。也應鼓勵運用筆記本、日記本和微型收錄機。特別重要的是鼓勵記憶障礙患者運用。6.后遺癥期康復治療TBI患者經過臨床處理和正規的早期和急性期后的康復
50、治療后,各種功能已有不同程度改善,大多可回到社區或家庭。但部分患者仍遺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1)康復目標:除了繼續上述急性期后康復訓練的內容,進一步改善和提高運動、言語、認知功能外,還要使患者學會用新的方法來代償損傷或不能恢復的功能,增強患者在各種環境中的獨立和適應能力,回歸社會。(2)康復治療繼續急性期后康復訓練的內容。強化作業治療:利用家庭或社區環境繼續加強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訓練,強化患者自我照料生活的能力;逐步與外界社會直接接觸。學習乘坐交通工具、購物、看電影等。加強就業前的作業訓練,TBI患者中大部分是青壯年,其中不少在功能康復后尚需重返工作崗位,部分可能要轉變工作,應盡可能對患者
51、進行有關工作技能的訓練。矯形器和輔助器具的應用:有些患者需要應用矯形器改善功能;對運動障礙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各種助行工具、輪椅;自理生活困難時,可能需要各種自助具等。三、小兒腦性癱瘓【概述】小兒腦性癱瘓是指出生前到生后一個月以內各種原因所致的非進行性腦損傷。主要表現為中樞性運動障礙和姿勢異常,可伴有精神發育遲滯、癲癇、視覺、聽覺、言語、攝食等障礙。【診斷要點】1.臨床表現(1)運動異常和姿勢異常:痙攣型腦癱患兒肌張力增高,出現病理性原始反射;手足徐動型腦癱患兒四肢軀干不自主運動,面部肌肉不規則局部收縮,全身肌群共同收縮不協調;肌張力低下型腦癱患兒對各類刺激的反應微弱,姿勢原始;共濟失調型腦癱患兒
52、不能保持一個固定的姿勢,運動協調困難,辨距障礙,平衡困難。(2)反射異常:常表現為原始反射延緩消失、保護性反射減弱或延緩出現。痙攣型腦癱患兒深反射(膝反射、二頭肌反射、跟腱反射等)活躍或亢進,有時還可引出踝陣攣及Babinski征。(3)肌張力異常:腦癱患兒在不同年(月)齡時肌張力表現有所不同。痙攣型腦癱患兒肌張力逐漸增高;手足徐動型腦癱患兒在1歲以內往往無肌張力增高,隨著年齡增長而肌張力增髙;肌張力低下型腦癱患兒往往是其他類型腦癱在某年齡階段的一種過渡形式,表現為肌張力低下,但腱反射活躍或亢進。2.診斷標準根據臨床主要表現,并符合以下2個條件,即可診斷。(1)嬰兒期出現癥狀(如運動發育落后或
53、各種運動障礙);(2)除外進行性疾病(如各種代謝病或變性疾病)所致的中樞性癱瘓及正常小兒一過性發育落后。腦癱小兒有時可伴有智力低下、癲癇、行為異常、感知覺障礙等其他異常。3.在診斷及鑒別診斷時的相關輔助檢查(1)生化檢查:血液肌酸磷酸激酶、醛縮酶、乳酸脫氫酶、乳酸、丙酮酸、血糖、肝功能檢查;尿生化檢查和腦脊液生化檢査。(2)影像學檢查:包括頭顱CT、MRI等檢查、骨R線檢查、肌肉CT檢查。(3)神經電生理學檢查:腦電圖、肌電圖、誘發電位(短潛伏期軀體感覺誘發電位、腦干聽覺誘發電位)測定。【康復評定】-1腦性癱瘓的嚴重程度分級評價內容輕度中度重度能獨立生活在輔助下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能獨立行走,可能
54、能自己驅動輪椅,能由他人推動輪椅需要輔助物極不穩定的走和爬手功能不受限受限無有目的的活動4.智商7070-50505.言語能說出完整句子只能說短語、單詞無可聽認的言語6.教育能進普通學校在輔助下能進普通學校特殊教育設施7.工作能充分受雇在庇護或支持下受雇不能受雇2.原始反射和自動反應的評定常見反射的出現與消退時間見表1-3-2。-2常見反射出現和消退的意義反射類型存在時間/月持續陽性意義過早陰性意義0-6大腦損傷早產兒陰性0-6痙攣型癱重度腦、脊髓損傷皮質功能障礙標志側彎反射0-2腦損害會走路以前腦損傷交叉性伸展反應1-4脊髓高位非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2-4錐體束、錐體外系病變腦癱對稱性緊張性頸
55、反射5-8錐體束、錐體外系病變腦癱足底反射(Babinski)0-16錐體束損害放置反應0-2腦癱左右有差別傾斜反應6個月以后正常異常(腦損傷)坐位平衡反應7個月以后正常異常(腦損傷)立位平衡反應12-21個月以后正常異常(腦損傷)Landau反應6個月-2年發育遲滯降落傘反應6個月以后正常自動步行反應3個月痙攣型腦癱腦癱低肌張力3.綜合發育能力評定-3兒童不同年齡階段各種能力發育綜合評定(一)身體發育頭與軀干控制翻身坐爬行和步行上肢和手部控制看聽1個月頭能部分抬起將手指置于其手中時有抓握動作出現在有大的聲響時會出現動作或哭鬧2個月短時間保持頭部抬起在有完全支撐時可坐著雙眼能追蹤近距離物體3個
56、月頭能抬得高且保持此體位能從俯臥位翻身至仰臥位需要一些支撐可端坐喜歡鮮艷的色彩/形狀頭轉向聲音發出的地方4個月保持頭和肩抬起開始爬行開始伸手取物對媽媽的聲音出現反應5-6個月轉頭并轉移重心能從仰臥位翻身至俯臥位7-8個月開始不需支撐可端坐能爬行伸手并抓握物體能識別不同的面孔喜歡節律性音樂9-10個月在拉起時能保持頭抬起游戲時能輕易地翻身能抓著家具站起來會將物體從一手放至另一手中雙眼可注視遠方的物體11-12個月不需支撐而端坐得很好理解簡單的指令12個月-2歲頭可向各個方向自如地活動坐位時能自如地扭轉身體并作運動會邁步-行走會用拇指和食指抓握觀看小的事物和圖片2-3歲跑步-能踮著腳尖和以腳后跟行
57、走能自如地以手反映交替指點物體和鼻子能清楚地看到6m以外的物體形狀3-4歲自如地后退能清楚聽到和理解大部分簡單語言4-5歲單腳起跳拋擲和接球-4兒童不同年齡階段各種能力發育綜合評定(二)身體發育交流與語言社交行為自我照料注意力興趣游戲智力與學習1個月尿濕或饑餓時會哭鬧會吸奶饑餓時或不適時會哭鬧2個月會對微笑報以微笑會對微笑報以微笑會抓握置于手中的物體3個月感到舒適時會發出愉快的聲音會把手中的物體均送到口中認識自己的媽媽4個月會對玩具和聲響產生短暫的興趣玩弄自己的身體5-6個月會發出簡單的聲音會以簡單物體做游戲能識別幾個人7-8個月開始理解“不”的含義并作出相應反應會咀嚼固體食物對照料者產生強烈
58、的依附感9-10個月能對不同的事物使用不同的聲音開始自己進食開始喜歡做社交性游戲(捉迷藏)會尋找掉出視線的玩具11-12個月獨自用杯子喝水對玩具和活動能保持較長時間興趣12個月-2歲開始使用簡單的詞開始按要求做簡單的事情體并作運動能模仿他人會照著做簡單的動作2-3歲開始將3個或3個以上的詞同時使用喜歡在做完簡單的事情后得到表揚會脫簡單的衣服開始與其他孩子一道游戲能按要求進行指點3-4歲能使用簡單的句子能與成人交往能自己解手能將不同物體分類擺設獨立地與孩子和玩具做游戲能遵從簡單的指令4-5歲洗澡和穿衣,能幫助做簡單的事情會拼裝玩具能遵從多個指令-5內收角腘窩角足背屈角足跟耳試驗13月40-808
59、0-10060-708010046月70-11090-12060-709013079月100-140110-16060-701201501012月130-150150-17060-701401505.康復結果預測。(1)步行能力的預后:在12月內或更大時檢查以下7項;非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頸翻正反射、擁抱反射、對稱性緊張性頸反射、伸肌挺伸反應、緊張性迷路反射、足放置反應。以上7項每一項有反應記1分。在2分或2分以上步行預后不良,0分預后良好,1分預后需慎重考慮。(2)上肢功能的預后:3歲前上肢仍不能超過軀干中線活動時,上肢功能預后不良,以上評估每6-9個月進行復查。【康復治療】1.物理治療(1
60、)運動療法:是腦性癱瘓康復治療的主要手段。目前,在國際上有不同學派的腦性癱瘓運動治療方法,如Bobath法、Vojta法、TempleFaR法、DomanDelacato法、Peto法(引導式教育法)等,治療師可根據患者的情況選用不同的方法。一般常用的方法如下:頭部控制功能訓練:痙攣型:患兒仰臥位,治療師將兩手放在患兒頭部的兩側,把頸部向上方拉長,并用前臂將患兒的肩膀往下壓,以增加壓力;然后治療師用手抓住患兒的前臂,將患兒的手抬高且往外轉,拉坐起來,即可使患兒的頭抬高而保持正位。徐動型:患兒仰臥位,治療師將患兒的手臂拉直往內轉稍往下壓,慢慢將患兒拉坐起來,促進患兒的頭部保持抬高而向前。肌張力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少兒音樂培訓體系與運營
- 海上油氣平臺抗地震設計考核試卷
- 電纜分接箱測試設備考核試卷
- 電機在精密定位系統中的精度控制考核試卷
- 稀土選礦試驗設計與優化考核試卷
- 雜糧加工產品國際競爭力分析考核試卷
- 木材提取物在防蚊蟲產品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石油產品市場渠道拓展策略考核試卷
- 小學數學人教版六年級上冊1 圓的認識教學設計及反思
- 幼兒園辦公室主任述職報告范文
- JJF 1101-2019《環境試驗設備溫度、濕度校準規范》規程
- GB/T 6451-2023油浸式電力變壓器技術參數和要求
- 幼兒園中班繪本《城市里最漂亮的巨人》課件
- 醫院廉潔行醫廉政教育專題課件
- 醫務人員職業健康安全健康-課件
- 安全組織機構圖
- 舊石器時代考古-基礎知識課件
- 江蘇省建設工程現場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費計價管理辦法
- 病區藥品規范化管理與問題對策黃池桃
- 螺紋塞規操作規程
- 2023年北京天文館招聘筆試備考題庫及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