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教案-一年級語文教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靜夜思》教學設計_第1頁
一年級語文教案-一年級語文教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靜夜思》教學設計_第2頁
一年級語文教案-一年級語文教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靜夜思》教學設計_第3頁
一年級語文教案-一年級語文教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靜夜思》教學設計_第4頁
一年級語文教案-一年級語文教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靜夜思》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年級語文教案-一年級語文教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靜夜思教學設計第一篇:一年級語文教案-一年級語文教案 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靜夜思教學設計一年級語文教案-一年級語文教案 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靜夜思教學設計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會讀本課10個生字。理解重點詞:“疑”、“思故鄉”、“舉頭”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意;二、情感目標體會詩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讀,背誦全詩;三、能力目標初步學習運用理解詞義串連句意的方法學習古詩。教學重難點: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意境。教具:錄音機,思鄉曲音樂磁帶,多媒體課件,書中插圖。教學過程:一、音樂引入,感受情境美。生聽音樂思鄉曲,體會樂曲中描述的意境。1、那個人在干什么

2、?或者想什么?2、學生初步感知詩的意境美。簡介思鄉曲,引入課題。1、這首曲子,就是著名作曲家馬思聰先生的思鄉曲,思鄉的情感可以用音樂來表現,也可以用語言來表達。2、引入課題,齊讀課題。3、簡介李白。二、學習全詩,體悟詩境美。初讀課文。1、讀通、讀順全詩;2、檢查勾生字情況;3、指導生讀生字,讀全詩。重點讀好“靜”、“床”、“霜”、“思”等字。4、解題:“靜夜”是怎樣的夜晚?請你用“思”擴詞,從所擴詞中選出詞義串詞義。用自己的話說說題目的意思。一年級語文教案5、小結學習題目的方法:讀;說讀中理解,體悟詩意美。1、學生運用以上方法學習古詩,讀詩、說詞義、句意,并用“。”勾出不懂的詞。2、生提出不懂

3、的詞,師用“。”點出。3、學習第一行讀整行詩。“明月光”是指怎樣的月光?說第一行詩意。多媒體創設情景:4、學習第二行讀整行詩。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理解“疑”的意思;“霜”說說這兩行詩的意思。用上“什么好像是什么”的句式。朗讀,引導。詩人這樣描寫,給了你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師描述:今晚,銀白色的月光灑在地上,像鋪了一層冰冷的霜一樣。環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詩人遠離親人的孤獨,就更感到冷清了。師用冷清的語氣范讀生試著用冷清的語氣讀。5、學習第三行讀整行詩。看多媒體理解“舉頭”想想詩人在干什么?朗讀、引導。師激情:古時候和我們不一樣,沒有電話、電影可以看,在晚上,特別是有明亮月光的晚上,朋友們、親人們會一起

4、坐在月光下,說說話,聊聊天,還會在月光下看風景,游玩。你看,他們玩得多開心哪!可是,今夜,詩人已遠離家鄉,回家的路是那么長,更沒有我們今天的汽車、火車、飛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和親人們團圓。是啊,月亮還是那個月亮,可是,詩人的心情已經不是那種心情了。問:詩人看著掛在天空中的明月,會想到什么呢?反復誦讀。6、學習第四行讀整行詩。說說詩句的意思。將三、四行連起來說說詩意指導朗讀,重點指導學生讀“思故鄉”。7、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全詩的意思。三、反復吟誦,表現詩意美。1、以思鄉曲為背景,體會全詩詩意,并朗誦全詩一遍。2、生在音樂中自己吟誦,劃節奏。一年級語文教案3、指名有感情地朗讀。3、有感情地齊讀,背

5、誦。四、和樂唱詩,感染熏陶美。聽思鄉曲主旋律一遍,進一步感受詩的意境美。以思鄉曲為主旋律,以靜夜思為詞,師先示范唱詩,師生和唱詩兩遍。第二篇:一級語文下冊司馬光砸缸教案 長春司馬光砸缸活動過程:一、情景導入,激發幼兒興趣欣賞前奏,引出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師:很久以前,小朋友很早就起來讀書,司馬光小朋友和他的小伙伴一樣也很早就起來讀書,讀書讀累的時候,他們還會做游戲呢!我們一起聽一聽他們在做什么游戲?二、分段分析和欣賞音樂,嘗試用動作和表情表現音樂情境情節一:快樂游戲1. 圍著水缸嘗試玩游戲。小椅子來當我們的大水缸。2.我們一起捉迷藏。看誰又輕又快藏得好。3.一起表演。情節二:伙伴落水1.不好了,

6、有人掉到大水缸里了,伙伴們快出來吧。2.他該怎么辦呀?3.其他的小朋友都嚇壞了,嚇壞了是什么樣子?情節三:砸缸救人1.司馬光是怎么救小朋友的?2.你是司馬光你會怎么砸缸?3.剛破了,小朋友得救了快點鉆出來吧。4.小朋友得救了,真開心!看來和好朋友玩游戲,可不能做危險的事,你們記住了嗎?情節四:向司馬光學習司馬光可真聰明,我們要向司馬光學習。遇事不慌張動腦筋。三、完整欣賞表演歌曲,并表演游戲1.完整欣賞歌曲,集體表演師:我們來完整地聽一聽歌曲,想一想剛才我們是怎么玩游戲的。2.集體完整表演游戲請把椅子移到教室旁邊,和好朋友找個空地方圍成圈,做一個結實的大水缸。請兩個小朋友當落水的小朋友,老師當司

7、馬光,玩游戲。教師總結:玩了這么久我們也該休息了,回去后,可以把這個游戲帶給你身邊的人,讓更多的人都知道這個故事。設計思路:歌曲選自我國傳統的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音樂也再現了這一故事。通過音樂游戲的方式讓孩子們在說說、聽聽、玩玩的過程中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增強孩子們對故事的了解,同時也讓孩子們知道當遇到意外的時候要冷靜、機智、勇敢。活動目標:1.感受歌曲輕松、活潑的情緒,理解歌詞內容。2.根據歌曲情節大膽想象,嘗試根據不同的角色,用合適的表情和動作變現故事情節,感受音樂游戲的趣味性。活動重點:感受歌曲輕松、活潑的情緒。活動難點:根據歌曲情節大膽想象能用合適的表情和動作變現故事情節。活動準備:司馬

8、光砸缸完整的音樂、自制大石頭等。活動反思:本節課以幼兒自己感受理解音樂和表現音樂為主,通過游戲的情景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再分段欣賞歌曲,讓幼兒充分理解歌曲內容,表現自己的情緒體驗,最后以游戲結束。幼兒能在游戲中表現故事情節,也能增強對故事的理解。在活動中幼兒積極參與,能通過自己的表情和肢體動作表現對歌曲的理解。整節課幼兒都能在老師的引導下表達自己的感受,但在活動時我的一些語言引導不夠明確,還有上升的空間第三篇:一年級語文上冊靜夜思教學反思靜夜思教學反思漚江一完小張萬紅靜夜思這首詩,語言凝練,感情真摯,意境深遠,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靜夜思鄉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見的手,無聲地撥動著作

9、者的心弦;舉頭仰望,低頭沉思,俯仰之間,神馳萬里,表現了詩人對故鄉無盡的思念。背景圖是詩句內容的形象反映,可幫助學生理解古詩,進入詩句所描寫的意境。學習古詩,重在吟誦。教學中應注意引導學生反復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我在教學中是這樣設計的:首先播放靜夜思配樂朗誦錄音,讓學生感受詩歌的韻律節奏的美。然后請愿意讀的同學站起來戰時自己的風采,讓學生都很羨慕他,從而帶動其他同學也愿意站起來讀,還通過小老師領讀、小組比賽讀、男女比賽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練習朗讀,培養他們熱愛讀書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到朗誦、背誦古詩是一種享受,而不是一種負擔。一年級的識字教學也是教學的重點。在教學這一環節,我是這樣

10、設計的:首先讓學生根據拼音自己練習讀,發現自己讀得不正確的可以請同桌幫助。然后通過與“字娃娃”交朋友的游戲來調動認字的積極性。、將生字與音節打亂,“找朋友”、“認朋友”等游戲性的教學環節中,同學們都非常喜歡。學生愿意在玩中學,這樣既補充了豐富的拼讀練習又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意識和探索精神,激發了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在認讀的過程中,我還注重字音的糾正,如:“床”“光”“望”“鄉”都是后鼻音,學生讀起來不容易讀標準,我采取的方法是:注意引導學生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再讀。第四篇:一年語文上冊靜夜思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一年語文上冊靜夜思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靜夜思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教材分析靜夜思語言凝練,感

11、情真摯,意境深遠,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靜夜思鄉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見的手,無聲地撥動著作者的心弦;舉頭仰望,低頭沉思,俯仰之間,神馳萬里,表現了詩人對故鄉無盡的思念。背景圖是詩句內容的形象反映,可幫助學生理解古詩,進入詩句所描寫的意境。 學習古詩,重在吟誦。教學中應注意引導學生反復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朗讀和背誦古詩。 教學目標:1認識10個生字,會寫生字“目、耳、頭、米”,認識新偏旁“攵”。2感受詩歌所描繪的美好意境,激發學生對閱讀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體會詩人的思鄉之情。3正確、有感情地誦讀、背誦這首詩文。 教學重點:1、認讀生字,寫生

12、字。2、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1、感受詩歌所描繪的美好意境,體會詩人思念故鄉的心情。2、培養學生閱讀古詩的興趣。 課前準備:收集并閱讀了解有關李白的事跡、其它詩作等。 教學流程:一、猜謎語導入1小朋友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就給大家帶來了一則: 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 有時像面圓鏡,有時像把鐮刀。 (謎底:月亮)小朋友,你們喜歡月亮嗎?從古至今,許多詩人、作家和你們一樣也很喜歡月亮,望著月亮,詩人、作家會想起許多令他們思念的東西。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有關月亮的古詩靜夜思。 2.板書課題,(教師板書,學生齊書空)認讀生字“靜”“夜”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1自主練讀課文,并用“

13、”劃出不認識的字。2四人小組內學習:說一說有哪幾個字是自己認識的,不認識的的字借助拼音自學,并讀讀自制生字卡片,小組內交流學習成果,互教互學。3指名學生一行一行讀課文。注意正音,指導讀好 “靜 、床、 光、望、鄉”的后鼻音。4同桌互相讀一讀,爭取人人把課文讀準、讀順。三、創設情境,復現生字1.現在月亮姐姐要考考小朋友,把生字藏在星星里,你還認識它們嗎?2游戲鞏固:看到小朋友學得這么認真,月亮姐姐帶著星星妹妹也趕來湊熱鬧了,月亮姐姐說:“星星妹妹后面藏著一個字,我來考考你們,誰能認識,我們就和她交朋友。”(課件出示月亮星星圖,指名一位學生上來點擊鼠標,大家一齊認讀),看到你們玩得這么開心,老師也

14、想參加,行嗎?我來指,你來認,認的時候還可以站起來加上動作演一演這個字的意思。3出示:“靜 、床、光 、望、鄉 ” 5張生字卡片,開火車同桌齊讀后鼻音的字,讀正確后互相說:“合作愉快!” 4教學新偏旁“攵”,出示生字卡片“故”,引導學生觀察:“攵”象你認識的哪個字?它和“文”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怎么記住這個偏旁? 5這些字都會讀了,古詩是不是也能讀正確呢?(1)指名讀古詩,其他學生認真聽,準備給同學正音。 (2)讀后正音。四、感受詩意,再讀古詩。1(課件出示插圖,配上古箏樂曲)談話:小朋友,現在請你們靜靜地欣賞這幅圖,看看在這樣一個安靜的夜晚,李白站在窗前難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過窗又灑

15、落在窗前,那月光明亮如霜。仰望那天上的明月,又低下頭看看地上的月光,一股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情感,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于是他寫下了這千百年來感動著每一個中國人的著名詩篇靜夜思2離開家鄉,離開親人,李白的心里一定非常(生說:難過、傷心、悲哀) 3教師范讀,學生看著畫面,想著教師剛才的講解感受詩中之情。 4小朋友,此時的你們看到月亮你想到了什么?(播放樂曲) (預設)生:“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在上海賺錢的爸爸。”“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在北京賺錢的媽媽、姐姐。”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好朋友。”“看到月亮,我想到了爸爸、媽媽,我很想他們回來,每天可以看到他們。” 師:詩人看著掛在空中的明月,會想到什么呢?

16、他想到了故鄉的什么呢?” 生:“他想到了故鄉的那座小山。” “他想起了家門口的那條小溪。” “他想起了故鄉的親人。”師:是啊,在這樣的夜晚,我們是多么思念親人啊。下面我們就帶著自己及李白的思念讀這首古詩5模仿練讀,想象意境。6角色表演:小朋友,現在請你們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遠離家鄉,遠離親人,在一個靜靜的夜晚,站在窗前望著圓月(生雙手合攏放在背后,深情吟誦) 7指名最佳表演者上臺表演,配以樂曲。 8通過多種方式背誦積累這首古詩。五、寫字練習,學寫4個生字(一)引導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1.你發現了什么?2.你認為哪幾筆該給大家提個醒的?(二)教師范寫。重點指導“目、耳”兩字橫與橫之間的距離

17、,“頭”和“米”的橫應寫在橫中線上。(三)學生獨立描紅、臨寫。注意寫字時的坐姿與執筆姿勢。 展示學生作業,肯定優點,指出不足。六、拓展活動回家和爸爸、媽媽找一找有關寫月亮的詩句,讀一讀,背一背。七、板書設計 靜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一年語文上冊靜夜思教學反思 -沙滸小學 祖榮新1、采用低年級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引導學生感受古詩的意境美。在識字、寫字教學中,引導學生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用于突破識字和寫字的難點,防止平均用力。2、指導方法,重視落實,培養學生的獨立學習意識和合作學習精神。3、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部分學生對詩歌已耳熟能詳,教

18、學中,教師應充分相信學生,放手讓孩子自己識字,互幫互學。同時采用多種教學手段,讓生字多次復現,加以鞏固。在廣泛的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孩子們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4、深入感知課文中的情感,但不是用分析的辦法,而是利用詩意的畫面和故事,用播放音樂和有感情地朗讀的辦法,使學生整體感知,這樣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特別是農村里百分之九十多的留守兒童感受得會更深,這首詩很短,含義又及深,很難讓一年級的學生全面理解,這里只是讓學生有初步的感受,今后每一位學生都會用一生的時間去品讀這首詩第五篇:小學語文一年級教案靜夜思教學設計之一-小學一年級教案_4323小學語文一年級教案靜夜思教學設計之一-小學一年級教案

19、教學目標:1、認識10個生字,會寫“目、耳、頭、米”4個字。認識新偏旁點橫頭、反文旁。2、朗讀古詩,背誦古詩。在誦讀過程中體會古詩意思,感受詩人思念故鄉的心情。教學重點:1、認讀生字,寫生字。2、朗讀、背誦古詩。教學難點:在誦讀古詩過程中體會古詩意思,感受詩人思念故鄉的心情。教學時間:第一課時課前準備:1、編一個李白靜夜思的小故事。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 1:復習背誦詠鵝。2:講一個李白小故事然后倒入新課靜夜思的學習。二、揭題、釋題。1、 “思”:思念,想念。2、 誰在什么地方,思念什么?3、 課前準備情況(有關李白的)交流。三、初讀古詩。1、借助拼音自由讀,要求把每個字音都讀準。2、把詩中

20、的生字單獨拿出讀兩遍,認一認。3、檢查讀的情況。(主要是字音)4、讀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三、細讀古詩。1、朗讀古詩。你喜歡怎樣讀?(讓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讀,多肯定,多鼓勵)2、當堂背誦。四、認記生字。1、說說你認記生字的方法。2、生字卡片認讀。3、“摘蘋果”游戲:把認到的生字摘下,組成詞大聲說出來。五、練習寫字。六、課外作業1、再看夜晚的天空,把新的發現說給同學聽。2、課外繼續收集和閱讀:有關李白及他寫的其他詩,還有描寫夜空或介紹有關星體的科學知識的一些課外讀物。把收集到的和讀過的帶到班里,向同學介紹或互相借閱。 ?第一篇: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回聲教學設計-教學教案課前透視這篇科

21、學童話借小青蛙遇到的“問題”和青蛙媽媽的講解向學生展示了一個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回聲。課文語言淺顯,情節生動,引人入勝,內容充滿童真童趣,讀起來有一種親切感。教學中應從文章內容和學生實際出發,通過多形式的朗讀,理解課文內容,提高閱讀能力,激發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大多數學生對回聲的了解只停留在感性認識的層面,甚至有的同學根本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因此,在課前教師應鼓勵學生到大自然中去體會,豐富學生的感知。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充分閱讀課文,聯系生活經驗,運用圖片或多媒體等手段,揭開回聲的奧秘。教學目標1、認識6個生字。會寫8個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和由熟字組成的新詞。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

22、文,讀出歡快、奇怪、親切的語氣。3、讀懂課文,初步了解回聲形成的原因,激發探索科學的興趣。4、感受語言的美,體會文中展示的奧秘,展開想象,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點讀懂課文,初步了解回聲的成因。信息資料1、生字詞語卡片、圖片或課件。2、課前引導學生去生活中體驗回聲。教學時數 兩課時第一課時切入舉偶1、談話揭題:小時侯,老師很喜歡鉆到空房子里或是到空曠的山谷中,拉長嗓音不停地大叫:“你是誰?誰在學我說話?”然后總能聽到令人興奮而又好奇的回答。課前我也讓大家在生活中去尋找這個感覺,你談談自己的體會吧!(學生談感受)(板題:回聲)(聯系課前實際,拉近課文內容與學生的距離,激發學生表達愿望,自

23、然引入課文學習。)2、揭題激趣:(板書:聲)你們看這是什么字?平時你們聽過什么樣的聲音?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篇課文回聲,看到課題同學們想知道什么?(學生質疑。)好,下面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自己讀課文。(因題質疑,培養了學生思考、提問的能力。同時了解了學生的認知基礎和學習動機及問題取向,有利于設計教學活動,促進教學活動的高效率。)對話平臺自讀引導學生明確學習任務,自讀課文。思考: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注意讀準每一個生字的字音,劃出帶有生字的新詞以及不懂的詞句。記下自己不明白的問題。(培養自讀能力,整體感知課文。)識字1、字卡出示“我會認”中的生字:“呱哩圈紋碰返”。結合課文內容引導學生把識字與讀文聯

24、系起來,強調重點字音。如:呱:讀什么?“呱呱呱”是誰的叫聲?課文里的小青蛙是怎么叫的?(指名讀句子、指導朗讀);圈、紋:課文中“圈”和“紋”可以組成詞語一圈圈波紋。(出示)看看課文的插圖,找找一圈圈波紋是怎么樣的?(指名)你能不能根據課文內容用這個詞語一句話?(出示課文插圖。一圈圈波紋碰到河岸又返回來。)(結合語言環境,進行識字活動,避免了形式枯燥,做到了識用結合,提高了識字效率,訓練了學生語言。)2、組內識字鞏固。組織組間的識字比賽。寫字1、出示我會寫中的8個字,組織學生觀察,分類學習書寫。2、要寫的字中有三個左右結構的字,看看哪些字左窄右寬,哪些字左寬右窄?指名說(洞、紋是前者,影是后者。

25、)范寫。生描紅,臨寫。同桌評一評。3、觀察。兩個大口框的字圓,圍。大口框和口字的寫法不同(口字的左右豎和右邊的折向里收,大口框不向里收。)范寫。生寫。4、范寫“倒、游”提醒各部分應該寫的瘦長,緊湊一些。提醒寫字姿勢。(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抓住漢字的書寫規律和特點,豐富識字寫字經驗,提高書寫能力。)朗讀1、分組自由朗讀課文,互相評議,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幫助讀書有困難的同學共同進步。2、指讀。喜歡讀哪段就讀哪一段,師生共同評議。感悟1、組織學生通過讀文,回答自己課前的問題或是在讀書中弄懂的問題。回答,讀相應的課文。2、啟發思考:小青蛙聽到了什么聲音?把有關句子畫下來。想一想,這些聲音是小青蛙在

26、哪兒聽到?媽媽是怎樣回答小青蛙提出的問題的?把有關的句子畫來。仔細讀一讀。第二課時 &n第二篇:回聲教學設計回聲教學設計一、課程名稱:欣賞無伴奏合唱回聲二、使用教材:人民音樂出版社小學音樂教材三、適用年級:小學六年級四、教學內容:1、進行多種形式的音樂欣賞活動,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2、了解齊唱、合唱以及無伴奏合唱等聲樂演唱形式,并在具體的欣賞過程中加以鞏固和深化;3、結合聽賞體會“回聲”特點,并能通過有力度控制的演唱營造“回聲”效果;4、了解曲作者拉索的簡要生平和創作特點。五、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對合唱、無伴奏合唱相關知識的認識;2、技能目標:感受音樂各要素所傳達的信息,從而通過豐富的聯

27、想和想象獲得與音樂的共鳴,提高欣賞音樂的能力;體驗“回聲”效果并能運用力度的變化制造“回聲”;3、情感目標:通過欣賞,喚起學生對合唱(特別是無伴奏合唱)這種人類音樂精髓的情感共鳴,使其心靈得到美的洗禮和熏陶,加深學生對合唱藝術的熱愛。六、作品分析:無伴奏合唱回聲是十六世紀“尼德蘭樂派”重要作曲家拉索的代表作品,也是迄今仍活躍于國際音樂舞臺的經典無伴奏合唱名曲。作品采用“卡農”等復調手法結合主調音樂和聲技法創作而成。 “回聲”效果的營造主要是由于采用了“雙合唱隊”即大型合唱+小型合唱或重唱進行多次模仿、追逐,再輔以力度的變化而形成的,堪稱妙趣橫生。七、設計理念及思路:1、無伴奏合唱是聲樂演唱登峰

28、造極的藝術形式,其純人聲特點更能體現音樂作品最本質、最核心的東西。第三篇:回聲教學設計回聲教學設計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學生: 小學2,學科:語文 2,課時:2 3,學生課前準備:二、教學目標:1、 學會本課5個生字,理解新詞。2、 理解課文內容3、 能正確完成課后第二題填空。4、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重難點:1、 培養學生好學好問的良好習慣。2、 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熱愛大自然、勇于探索大自然奧秘的熱情。 拓展方面: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三、 教材分析說明教材版本、選取的教學章節、以及教師個人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分析,需要清晰的闡明教學重點、難點以及教學準備。

29、我選取的是小學二年級課文回聲。這篇童話故事借小青蛙遇到的“問題”和青蛙媽媽的講解向同學們展示了一個生活中最常見的物理現象回聲。要理解它的產生原因是重難點,而低年級學生正處于形象思維階段,如何理解這些抽象的文字,讓靜變動化難為易。回聲一課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教學重點是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歡快、奇怪、親切的語氣。教學難點是讀懂課文 ,初步了解回聲形成的原因。教學之前用百度在網上搜索回聲的相關教學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參考,了解到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確定課堂教學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據課堂教學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中小學教程網找到課文的朗讀錄音學習參考,課堂上帶領學生朗讀課文。用百度在網上搜索下載

30、一段回聲的錄音,課堂放給同學們聽,給學生聽覺上的直觀感受。用百度圖片網上搜索下載回聲的示圖,做成PPT課堂給同學們演示,給學生視覺上的直觀感受。用百度在中教網搜索回聲的實驗,然后簡化小學生能直觀理解的實驗,讓同學們對回聲的形成有切身體驗。四、 教學方法為了突出教學重點,在教學中我把讀貫穿全文。我在朗讀教學中采用了齊讀、默讀、師生合作讀、表演讀、賽讀、帶動作讀等等。讓學生經歷了一個自讀、學讀、練讀、美讀的提高過程。我在本課教學中還創設了一定的語言情境,讓學生在語境中邊讀邊悟小青蛙的不同語氣和青蛙媽媽的語氣。讀出青蛙媽媽耐心、親切的語氣。很多學生都能讀出小青蛙的歡快和奇怪的語氣,讀出青蛙媽媽耐心、

31、親切的語氣。學生各個都積極踴躍要參與分角色朗讀,學習氣氛活躍,收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文章的第四自然段,講青蛙媽媽撿起一顆小石子,扔進河里,石子激起一圈圈波紋,又蕩了回來。理解第四自然段是本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我運用小實驗,化靜為動,突破難點,取得較好的效果。小實驗的操作過程如下:先在投影儀上放一個水盆,盆內盛入適量帶色的水(清水中放入一兩滴紅墨水)。通過投影,學生觀察并口述水面靜止的狀態。接著,我隨手撿起一顆小石子扔進圓形水盆里,要求學生觀察、口述水面的變化:盆內的水被小石子激起一圈圈波紋,波紋碰到盆壁,又蕩了回來。隨后,再要求學生朗讀本段,找出動詞,加以體會。演示實驗,口述過程,想象回聲并反

32、復進行。演示小實驗,展示水面波紋活動的景象,使學生直觀、形象地理解了課文內容,教學難點迎刃而解。五、 教學過程 第一節 教學要點:理解課文的內容,通過理解青蛙媽媽的話從而懂得回聲形成的原因。 教學過程:一、 設疑激趣,導入新課。1. 找一段回聲的錄音,課堂放給學生聽。二、 檢查預習提問: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三、 引導細讀,邊讀邊議 1. 學習第一自然段。 1.) 自由讀思考:這段話有幾句話,告訴了我們什么? 2.) 觀看示圖,用導讀的方法回答思考題: 第一句告訴我們:小河上第二句:半圓的和水里的連起來,好像一個3.) 指導感情朗讀:你覺得這里的景色怎樣?誰能把這美的感覺說出來? 過渡:就在

33、這個美麗的地方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請同學們讀第二、三自然段,讀完后用一、兩句話告訴老師。2. 學習二、三自然段。 1.) 小聲自由讀。2.) 在這里發生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看誰能用一句話來告訴老師?(強調“橋洞”) 3.) 默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把小青蛙和“看不見的小青蛙”的話用“”劃出來。 4.) 檢查,示句: “呱呱呱,多好看哪!” “你是誰?你在哪兒?”5.) 指導讀句想一想:小青蛙兩次說話的語氣一樣嗎?從哪里知道的? a. 指導按標點符號讀好句子。b. 分角色朗讀:誰來當小青蛙?誰來當看不見的小青蛙?讓我們聽聽“看不見的小青蛙”怎樣學小青蛙說話的?(提示:學話的小青蛙要比小青蛙聲音要小

34、。) 6.) (讀小青蛙媽媽的問話。)聽到有人在學自己說話,小青蛙心里非常奇怪,書上怎么說。 理解:奇怪極了 板書:奇怪 示句:“橋洞里藏著一只小青蛙吧!他在學我說話哩!” 7.)指導讀好這個句子。出示生字卡讀讀理解:cang藏 過渡:多好向的小青蛙呀,橋洞里真的藏著一只小青蛙嗎?讓我們跟著青蛙媽媽一起去看一看。3. 學習第四自然段。 1.) 自由讀思考:青蛙媽媽是怎樣做的? 2.) 示第四自然段默讀:把寫青蛙媽媽動作的詞用“.”把它點出來。示生字卡讀讀理解:jianreng撿扔 (用做動作的方法學記這兩個生字)3.) 再找出寫河水變化的句子,用“”劃出來。 4.) 做實驗:利用玻璃缸投石演示

35、,觀察水面的變化。 5.) 剛才大家看到了什么?師:剛才老師做的實驗,跟課文所講的現象是一樣的,讓我們一邊讀課文的句子,一邊想象剛才的情景。6.) 讀句“河水蕩回來”,出示生字卡讀讀理解:bodang波紋蕩 7.) 演示動畫“扔石頭”,進行說話訓練。 8.) 齊讀這個自然段。9.) 這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小結板書:碰水的波紋河岸 蕩 過渡:青蛙媽媽為什么要這樣做?回聲到底是什么回事?看第五自然段,聽聽青蛙媽媽是怎樣說的?4. 學習第五自然段 1.) 指名讀思考:青蛙媽媽一共說了幾句話? 2.) 示青蛙媽媽的話:問:有幾句話?第一句說什么?3.) 示2、3句話,引導比較,理解。 先引導學生

36、從句子中找出相同的詞,再引導悟出聲音的波紋與水的波紋相似之處:碰到擋住它們前進的東西,都會回來。 4.) 引導學生板書:碰聲音的波紋石壁返練習說話:青蛙是怎樣聽到回聲的?四、 小結質疑。(略)1、 按板書小結。2、 質疑:學習了課文,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嗎? 第二節 教學要點: 鞏固練習,訓練提高。 教學過程:一、 分角色朗讀課文。二、 練習說話,用“因為所以”說說回聲的形成。三、 完成課后練習題四、 分析生字的字形,指導田字格的書寫,進行擴詞,說話的練習。五、 布置作業:抄寫生字詞。 附板書設計: 17 回聲碰水的波紋河岸蕩奇怪明白碰聲音的波紋石壁返六、 教學反思回聲是一篇科學性很強的文章,通

37、過一個簡單的童話故事,形象地告訴了學生,和回聲有關的知識。網上找了很多教案,都是把重點放在了向學生介紹回聲的形成這一塊上。但是我認為小學二年級的學生,識字朗讀才是我們教學的重點。作為這課的第一課時,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了識字和朗讀上。本課的生字是“呱、哩、圈、紋、碰、返”六個子,相對來說比較簡單。而且很有規律,呱(口+瓜)哩(口+里)圈(口+卷)紋(纟+文)返(辶+反),他們的讀音有類似的地方。而且有三個口字旁的字,識字是很有規律的。我的教案中設計了兩個合作的環節,小組合作識字和小小組合作朗讀課文第13自然段。主要體現合作的是第一個環節小組合作識字。在這節課中我花的時間最多的就是這個環節,總結了

38、一下,覺得原因還是有很多:1、讓學生把方法寫出來比較耗時,可以改成口頭交流,比較省時,效果也應該會不錯。還有個別學生組詞時有錯誤。2、反饋花了大量的時間,是否可以尋找更好的方法。3、學生對這個方法掌握得還是不夠好。4、任務分配還沒有到位。我想通過這堂課,在以后的班級小組合作中,我還要加強這方面的訓練,找一些更為省時的方法,學生之間的配合也需要大量的時間去嘗試琢磨。第四篇:回聲教學設計回聲教學設計周孝珍學習目標:1認識6個生字。會寫8個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歡快、奇怪、親切的語氣。 3讀懂課文,初步了解回聲形成的原因,激發探索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識字

39、寫字。教學難點:初步了解回聲產生的原因。 【課前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第二課時一、激趣引題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回聲這篇課文,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并且認識了生字,下面,就請同學們和這些詞語朋友打聲招呼吧。課件出示詞語同學們的識字本領可真強,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這篇課文講了小青蛙跟著媽媽來到橋洞里聽到回聲的事。那么,回聲是怎樣產生的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二、學習第一段1誰讀第一自然段?其余小朋友邊聽邊想:這段告訴我們什么?(小河上有座石橋。)2出示圖片(一)這就是書上說的那座石橋。書上還告訴我們什么? 3哪位小朋友上臺來指著圖說一說什么像個大月亮? 4你覺得這里的景

40、色怎么樣? 5“多美啊”誰能用贊美的語氣讀這一段?三、學習第二、三段1這么美的景色吸引了一個可愛的小朋友,它是誰呢?(出示圖片)我們跟這個新朋友打個招呼好嗎?小青蛙和它的媽媽一起旅游來到橋洞下,就在這兒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什么事呢?請小朋友自由讀第二、三段。(小青蛙發現有一只小青蛙在學它說話) 2這只小青蛙都學它說什么話了,誰來讀讀? 3我們把當時的情景讀出來好嗎?誰當小青蛙?誰當學話的小青蛙?大家仔細聽他們是怎樣讀的。 請小朋友再來讀,注意語氣的不同。4假如你是小青蛙,這時候心里會怎么想呢?哪里來的一只小青蛙在學我說話?那只小青蛙到底在哪里啊? 5書上用了個什么詞?“奇怪極了”。小青蛙為什么

41、奇怪?那它是怎樣做的呢?6誰讀一下它問媽媽的話?(問的語氣不夠)老師給你一點時間,自己練練,一會比比看誰讀得好!7媽媽是怎樣回答它的?我們也跟著青蛙媽媽去看一看,好嗎?四、默讀,回答問題1出示自學要求:青蛙媽媽是怎樣做的,又是怎樣說的? 要求:(1)想想要讀課文的哪幾段? (2)在書上勾畫有關的句子。 媽媽做的句子用“”畫上;媽媽說的句子用“”畫上。 2青蛙媽媽是怎樣做的?在哪一個自然段?我們一起來找一找寫青蛙媽媽動作的詞,老師先找一個,青蛙媽媽“帶”著小青蛙的“帶”字。大家再找一下,還有表示動作的詞嗎?3小朋友拿起筆,把表示青蛙媽媽動作的字點上黑點。4請小朋友上臺來演示一下扔石擊水的實驗,就

42、這么一扔,河水發生了什么變化?請同學們觀看多媒體課件。5“河水激起一圈圈波紋”,我們就叫它“水波”。注意這個“圈”字是個多音字,它還讀什么?“水波碰到河岸,就要“蕩”回來。“蕩”是什么意思?水波怎么樣?(一上一下,一起一伏,好像蕩秋千) 6同學們想一想,如果離著河岸很遠,會蕩回來嗎? 7學了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見板書)8青蛙媽媽是怎樣說的呢?請小組合作學習。青蛙媽媽一共說了幾句話?每句話告訴了我們什么?出示四句話:小組匯報:讀第一句話,這一句話中,媽媽把小青蛙的叫聲比做什么?9青蛙媽媽為什么說它們像呢?誰來說說它們哪里像?(板書:聲波石壁)(碰到障礙物都要返回來)10青蛙媽媽說水波碰到河岸

43、時的結果,用了哪個表示動作的詞?(蕩) 11青蛙媽媽說聲音的波紋碰到橋洞的石壁上,用了一個“返”,“返”是什么意思?(回來)這兩個詞能互換嗎? 12下面我們加上動作讀讀這幾句話。好嗎?13想一想:小青蛙第二次聽到的聲音,我們叫它什么?(回聲)14、小青蛙是怎樣聽到回聲的?同桌互相分享一下。請一位小朋友上來指著圖(一)說一說。(小青蛙在橋洞里叫,聲音的波紋碰到橋洞的石壁又返回來,小青蛙就聽見自己的聲音了。) 還有誰想說?15看來,小朋友都明白這個道理了,那小青蛙明白了嗎?從哪看出來的? 16“一蹦老高”是什么意思?小青蛙為什么“一蹦老高”?(高興、興奮、獲得了知識)(聽老師讀)誰再來試試?誰讀最

44、后一段,看有沒有新的發現?小青蛙還會說些什么呢?我們回家以后把它寫下來好嗎? 17學到這里,你說我們新認識的朋友是一只什么樣的小青蛙?(好學好問、聰明可愛)是啊,媽媽也笑著點點頭。 五拓展:平時,我們在哪里還可以聽到回聲呢? 六寫字:1出示所寫生字:倒游圓圍2正音。 3組詞。4老師邊指導邊范寫。 5學生描紅臨寫。第五篇:回聲教學設計回聲教學設計松山四小于琪琳教學目標:1、認識呱,哩,圈,紋,碰,返6個生字,指導書寫“倒”“影”兩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歡快、奇怪、親切的語氣。3、讀懂課文,初步了解回聲形成的原因,激發探索科學的興趣。教學重點:生字詞的教學教學難點:回聲形成的原因

45、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生詞卡片。 教學時間:2課時教學流程:第一課時一、電教創景,激情引趣。1、課前談話: 誰來說說你的愛好是什么?我也有一個愛好,就是把生活中有趣的、難忘的事用攝像機記錄下來。今天我就帶來一段錄像,你們想看嗎?、播放課件:(人在山谷中大聲叫的回聲片斷) 看了錄像你想說什么? 引出課題,板書課題,齊讀課題。二、練讀查讀、明確讀課文時要注意做到(課件出示):(1)放聲朗讀課文,盡量達到一要五不的要求。(2)自然段前標上序號。圈出生字,并把圈出的生字讀一讀。2、課文有幾個自然段?3、讀課文。同桌每人一段互查。4、再讀課文,爭取讀流利,一會兒老師查一查。5、檢查讀:每人讀一段。同

46、學們讀得真認真,老師相信,下面這些句子,你也一定能讀好。(一)讀句子(1)小河上有座石橋。半圓的橋洞和水里的倒影連起來,好像一個大月亮。 (2)小青蛙奇怪極了,他問媽媽: “橋洞里藏著一只小青蛙吧?他在學我說話哩。”(3)青蛙媽媽帶著小青蛙跳到岸上。她撿起一顆石子,扔進河里,河水被激起一圈圈波紋。波紋碰到河岸,又一圈圈地蕩回來。這些難讀的句子我們都會了,相信下面的這些詞也一定難不倒你們。(二)識字學詞1、讀詞語(課件) 單個領讀。變序點讀。(出示生詞卡片) 再次齊讀。下邊的字你認識嗎?(課件) (1)帶音節讀。(開火車讀) (2)不帶音節讀。(開火車讀) (3)齊讀生字。三、整體感知內容1 通

47、讀課文,思考:你初步讀懂了什么?產生了哪些問題?四、寫字指導(1)倒“倒”因為是左中右結構,各部分應該寫得瘦長,三個部件緊湊一些 。“倒”中間部分的第二橫要向上斜,一豎要寫在豎中線上,再寫一提。寫好這個字要注意什么?師范寫。 (2)影同學們看看這個字是什么結構呀?你是怎么記住這個字的?這個字的部首是什么呀?這個三撇就是我們今天新學的部首,我們仔細觀察寫這三撇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什么呀?(要注意這三撇起筆在同一條線上。)我們在寫這個字的時候還要注意左邊要寫得比較(生:寬)右邊寫得比較(生:窄),(師:加上手勢)這就叫左寬右窄。 師范寫。教學目標:1、鞏固練習要求會認的6個生字。會寫“倒、圓、游、圍

48、”四個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歡快、奇怪、親切的語氣。3讀懂課文,初步了解回聲形成的原因,激發探索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有感情朗讀課文,讀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語氣。教學難點:讓學生讀懂聲波和水波一樣,碰到障礙物就會返回來產生回聲。 教學準備:課件。第二課時一、復習鞏固識字1、組織上課,齊讀課題:回聲。2、復習生詞,課件出示生詞。開火車來讀一讀,每人讀一詞,讀對了,大家跟讀一遍。 齊讀一遍。二、精讀指導(一)朗讀課文第一段、自由讀第一段,想想:這一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課件出示文中插圖,并理解句子:“半圓的橋洞和水里的倒影連起來,好像一個大月亮。”() 請學生根據插圖說說什么像大

49、月亮?明確多音字“倒”的讀音。() 引導學生用贊美的語氣朗讀表達這美麗的景色。指生讀讀,其他同學認真聽,一會兒給他評一評。引導評價:讀出景色的美麗。 再找幾名同學來讀,讀出景色的美麗。二、 學習第二、三自然段。看,誰來了?就在這兒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是什么事呢?、請大家讀讀第二自然段,把寫小青蛙聽到的聲音的有關句子畫出來,思考并討論:小青蛙在什么地方發現有另外一只小青蛙在學它說話?、課件。呱呱呱,多好看哪!呱呱呱,多好看哪!你是誰?你在哪兒?你是誰?你在哪兒? 指讀、評讀,讀出疑問、感嘆的語氣。、這時候,小青蛙聽到有人在學它,會怎么想呢?理解“奇怪極了”的意思。(課件)三、學習第四六自然段。師

50、:青蛙媽媽聽了小青蛙的話是怎樣做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學習第四自然段 (1)課件。師:同學們,青蛙媽媽撿起一顆石子,扔進河里。這時河水發生了什么變化呢?請同學們先看圖,說觀察到了什么?文中哪個自然段寫了這幅圖。 讀讀第四自然段,指讀,評讀,齊讀。小結:是呀,石子一扔,河水被激起一圈圈波紋。水的波紋板書:水波碰板書:碰到了?板書:河岸又怎么樣?(師邊做動作演示)板書:蕩 2.學習第五自然段(1)師:還有什么波紋也跟河水的波紋一樣呢?讀讀第五自然段,你們就能找到答案了。出示填空:水的()碰到河岸又( )回來,你在()里叫,聲音的()碰到橋洞的(),也要( )回來。這樣,小青蛙就能聽到()啦

51、。這返回來的聲音就是()。師:同學們現在我們來感受下小青蛙的回聲吧!(2)用上“因為所以”的句式來說說小青蛙為什么能聽到自己的回聲嗎。(3)課件。師:是呀,聲音的波紋板書:聲波碰板書:碰到了?(生:橋洞的石壁)板書:石壁,也要返回來板書:返。(手演示)這樣我們的耳朵就聽到回聲了。(一只手指著耳朵)這就是回聲。(手指著板書課題) 3.學習第六自然段(1)指讀、評讀,讀出小青蛙高興的心情。(7)師:是呀,這就是回聲,青蛙媽媽就是想把這個道理告訴小青蛙的,我們把青蛙媽媽說的話讀一讀吧!四、學寫生字師:同學們現在我們也和小青蛙一樣,帶著歡快的心情來學寫兩個生字吧! 學“游”字看看這個字,游的左邊是?(

52、生三點水),中間是?(生方),右邊是?(生撇,橫,子,)老師有個好方法來記這個字:大人帶著孩子到一個方方的池塘里游泳。(師生一起寫,師注意面對學生書空) 注意這三個部件要寫得瘦長一些。四、拓展1、讀讀語文主題學習叢書170頁有趣的發明,思考:讀了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是不是有話要說?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板書設計:31、回聲碰遇水波 ) 蕩河岸) )返回來)障礙物)聲波 )小學語文拼音教案設計1一、教學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1、認識運用知識比記憶知識更重要、更復雜。2、培養探究解困難方法的精神。3、熱愛大自然。識字:1、認識13個字。2、鞏固學過的字。3、運用學過的筆順生字。4、學習“女”的

53、筆順。詞語句:拼音要點1、y、w拼音規則。2、拼讀音節,拼音識字。3、讀準聲母和韻母。口語交際:1、看圖讀故事。2、看圖講只有一個人的故事時,人稱不發生混亂。學法和習慣:在閱讀時聽讀識字和看拼音識字中選擇識字的方法。二、教學重點:1、做拼讀音節的練習。2、樹立自檢意識。3、培養活動能力。三:教具準備:課文插圖,生母表,韻母表,整體認讀音節表及其卡片,小黑板,認字卡片,寫字卡片等。四:教學時間:56課時(機動1課時)第一課時復習內容:23個聲母,6個單韻母,18個復韻母,16個整體認讀音節,練習拼讀y、w打頭的音節。教學過程:一、創設情景,引入復習。老師先把23個聲母卡片,6個單韻母卡片,18個

54、復韻母卡片和16個整體認讀音節卡片分別發給學生,讓他們拿到卡片先自己認讀。二、復習23個聲母。1、讓學生在書上先描寫,再自己讀一遍。2、比一比,記一記。dbdb 剪子尖朝上念d b。q pqp 剪子尖朝下念q p。n m 一個門洞nnn,兩個門洞mmm。f t 笑佛fff,傘把ttt。x叉子x, h椅子hhh。一根棍子lll。、指名認讀個聲母。、讓拿有聲母卡片的學生按順序到講臺前帶全班齊讀。三、復習韻母。、認讀韻母。、自由讀、指名讀。給字母歸類(打頭字母相同的歸在一起),讓拿有卡片的學生上臺。如:a ai ao an ango ou onge ei er en engi i ie in ing

55、u ui un e n、按前鼻韻母、后鼻韻母歸類。如:an en in un nang eng ing ong先自由讀,再讓拿有卡片上臺考別人(可考全班、小組、男女、好朋友等。)四、復習整體認讀音節。、認讀整體認讀音節。、比較認讀。(出示小黑板)zhzhi chchi shshi rrizzi cci ssi iyyiuwwu yuyeie yuee yininyunn yinging yuan、要從讀音和字母的形式進行區別。、讓持有整體認讀音節卡片的學生走上講臺,按順序排列,待個整體認讀音節排齊,舉起來,全班認讀。五、練習拼讀w、y打頭的音節。、老師先示范一個音節一個音節地拼,拼后再連成詞語

56、。、同桌兩人互相練習拼讀。、兩人一組上臺拼讀。、擴展練習,復習學過的w、y打頭的整體認讀音節。如:y y y yw w w wy y y y第二課時教學內容:教科書第43頁的課文。教學重點:學會自己拼音節,自己認字,初步接觸多音字。教學過程: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1師引言:同學們最高興和家人到哪兒玩呢?讓學生各抒己見。2出示課本第43頁圖。(沒有多媒體的可用幻燈出示或掛圖)。二、新授課。1小組討論:你看到了什么?2各小組派代表說一說。3出示課本內容,(小黑板)。4小組間自由拼讀,看拼讀識字。5學生自己拼一拼,請先拼出來的同學帶讀。6全班讀一讀。7小組拼一拼、讀一讀。8出示生字卡:東、西、南、

57、北、前、后、左、右、男、女、老、少、多、少。9進行拼音節,認字比賽。10指名帶讀:dngdng東、東、東三鞏固1小組之間互相考一考,鞏固生字。2開火車鞏固生字。四總結本課。第三課時教學內容:教科書第43頁“寫字”部分。一教學目標:1、復習拼讀音節,拼音識字,鞏固學過的字。2、學寫個漢字,運用學過的筆順寫生字。3、學習筆畫“撇點”及“女”字的筆順。二教學重、難點。1、學寫個漢字。2、“女”、“多”等字的正確書寫。三課前準備:生字卡片、小黑板.課文圖。四教學過程。(一)、復習檢查。1、談話激趣,引入復習。(出示第43頁課文放在圖或看課文圖)指名說說圖意。2、出示小黑板(寫好課文的內容)指名拼讀字詞

58、。3、開火車認讀本課要求認識的13個字。(二)活動過程。指名兩位同學(男女各一名)上臺配合老師演示。讓兩個小朋友站在師的左右兩邊。讓大家分別說一說老師左邊的同學是男或女?(調換位置后)說說男女各在老師的哪邊?臺上老師和小朋友男的多還是少?(在生說出每個字時出示相應的字卡。)(三)學習寫字。1、指名認讀要求寫的個字(注意多音字“少”)口頭組詞。2、讓學生看課本、觀察這些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并想想,議議第一個字的筆順。3、師邊范寫,邊分析字形。(注意“多”字的書寫)4、認識筆畫“撇點”,指導書寫“女”。(讓生書空,描紅再書寫)5、練習書寫每字寫兩遍,師巡視,糾錯。(四)布置作業。1、把課文讀給家里人

59、聽。2、寫字。第四課時教學內容:P44拼一拼1、教學目的拼讀練習:指導學生觀察畫面內容,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觀察動物,喜歡動物。培養學生熱愛動物的感情。2、看圖拼讀音節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老師這兒有十種動物,小馬虎太粗心了,他把小動物的名稱搞錯了,誰能幫他改過來?出示:公雞烏鴉白鵝金魚喜鵲xqubiwywgugngj花鹿刺猬猴子鴿子烏龜huzigzicweihuljny1、看圖自由拼讀音節2、指名到臺上把錯誤的更正過來。3、集體訂正4、給幫助小馬虎改對的同學每人發一朵小紅花。二、學習P44拼讀練習1、看看圖上動物的名稱是什么,再拼讀音節。2、自由拼讀,教師行間巡視,個別指導。3、同桌同學互相幫助

60、檢查。4、集體訂正三、游戲(給動物掛牌,讓學生扮演角色)激發學生興趣告訴學生動物園的管理員叔叔聽說小朋友都非常細心,愿意請細心的小朋友去動物園把寫好的動物名稱給每個動物掛上。1、自由拼讀音節,指名拼讀。2、你喜歡哪種動物,請掛上相應的牌子。3、集體訂正,對了的給予獎勵。四、擴展活動。讓學生自由說出所喜歡的動物,以及生活習性。第五課時教學內容:9字與拼音(三)中P4546的看圖講故事教學準備:相關掛圖、兒童歌曲磁帶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前一節課,老師帶小朋友們認識了很多的動物,大家還認得嗎,出示圖片讓學生認看來小朋友們學得很好,今天我們要來看圖講故事,是關于小猴子的,大家喜歡嗎?二、新授1、教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