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A碳循環 B氧循環C氮循環 D水循環解析水循環過程雖然環節很多,但都是通過液態水、氣態水和固態水之間的變化實現的。液態水、氣態水和固態水之間的轉化是物理變化。答案D2早在1898年,英國科學家凱爾文曾憂慮地球上的氧氣將會逐步耗完。后來,瑞士科學家謝尼泊通過實驗證明凱爾文的憂慮是多余的。你估計謝尼泊所做的實驗是()A植物光合作用實驗B植物蒸騰作用實驗C生物呼吸作用實驗DKMnO4受熱分解實驗解析植物的光合作用通過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到大氣中,維持了大氣中的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平衡。答案A3二氧化碳雖然只約占空氣總體積的%,但對動植物的生命活動起著重要的作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環是:氧氣X二
2、氧化碳植物氧氣。下列過程在X處不合理的是()A人和動物的呼吸 B發展利用氫燃料C各種燃料的燃燒 D植物的呼吸作用解析自然界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的途徑:動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和物質的燃燒等。答案B4與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環沒有直接關系的是( )A植物光合作用 B植物蒸騰作用C生物呼吸作用 D礦物質燃料的燃燒解析植物蒸騰作用參與自然界的水循環,與自然界中的碳氧循環沒有直接關系。答案B5如圖表示CO2的循環過程,其中物質X能為人體直接提供能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X中C、H、O的原子個數之比為121B轉化1是自然界中將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的主要途徑CX在人體中氧化產生的CO2如不及時排出,
3、則血液的pH將增大D人呼出的氣體和吸入的空氣的成分相比,CO2和H2O的含量增加解析由圖中可知,轉化1是光合作用,轉化2是呼吸作用,X是葡萄糖,化學式是C6H12O6。葡萄糖分子C、H、O的原子個數之比為121,故A正確。轉化1是自然界中將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的主要途徑,故B正確。X在人體中氧化產生的CO2如不及時排出,則血液的pH將減小,故C不正確。人呼出的氣體和吸入的空氣的成分相比,CO2和H2O的含量增加,故D正確。故選C。答案C6氯氣(Cl2)能與水發生如下反應:Cl2H2O=HClHClO,其中HClO是一種酸。將Cl2通入氫氧化鈉溶液中,反應的生成物有()ANaCl、H2O BNaC
4、lO、H2OCNaCl、NaClO DNaCl、NaClO、H2O解析氯氣通入氫氧化鈉溶液中首先發生反應Cl2H2O=HClHClO;由于HCl和HClO都是酸,可以和堿發生中和反應分別生成NaCl、H2O及NaClO、H2O,所以生成物應該有NaCl、NaClO、H2O。故選D。答案D7鐵、鹽酸、石灰水、硫酸銅是初中化學中常見的物質,四種物質間的反應關系如圖所示,圖中兩圓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質間反應的主要實驗現象,其中描述正確的是()A有氣泡產生 B無明顯現象C有紅色固體析出 D有藍色沉淀生成解析石灰水與稀鹽酸反應無明顯現象,石灰水與硫酸銅反應產生藍色絮狀沉淀,硫酸銅與鐵反應有銅
5、析出,鐵與鹽酸反應產生氣體。答案C8(2023河南)能在pH為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為無色透明的一組物質是()AFeCl3、CuSO4、NaClBBaCI2、Na2SO4、NaOHCCaCl2、Na2CO3、AgNO3DK2SO4、NaNO3、NH4Cl解析溶液為無色透明可以確定不能有帶顏色的物質,選項A中FeCl3是黃色的,CuSO4是藍色的;選項B中BaCI2和Na2SO4可以反應生成白色沉淀,不能共存,NaOH也不能和pH1的酸性物質共存;選項C中CaCl2和Na2CO3可以反應生成白色沉淀,不能共存,CaCl2和AgNO3可以反應生成白色沉淀,不能共存。答案D9一瓶無色氣體,可能是
6、O2、CO、CO2中的一種,確定該氣體的最佳方法是()A聞氣味,看是否具有刺激性B用燃著的小木條伸入集氣瓶中,觀察現象C將該氣體通過灼熱的氧化銅,觀察現象D加入澄清的石灰水觀察是否變渾濁解析三種氣體均是無味氣體,故此方法不可行,A選項錯誤。燃著的木條伸入氣體,燃燒的更旺的是氧氣,熄滅的是二氧化碳,能夠燃燒的是一氧化碳,故B選項正確。三種氣體中只有一氧化碳能還原氧化銅,只能鑒別出一氧化碳,故C選項錯誤。分別將氣體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變渾濁的是二氧化碳,只能鑒別出二氧化碳,故D選項錯誤。答案B10有四瓶失去標簽的溶液,分別是:氯化銅溶液;稀鹽酸;硫酸鈉溶液;氫氧化鈉溶液。不用其他試劑就可以將它們加
7、以鑒別,則鑒別出來的先后順序是()A BC D解析由于氯化銅溶液呈藍色,因此可以用觀察的方法首先確定出氯化銅溶液。由于氯化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能生成藍色沉淀氫氧化銅,因此可以將其它溶液取少量于試管中,分別滴入幾滴氯化銅溶液,能產生藍色沉淀的就是氫氧化鈉溶液。由于稀鹽酸呈酸性可以和堿反應,所以可以將剩余的兩種溶液分別和生成的氫氧化銅反應,鹽酸可使其溶解。因此鑒別出各物質的順序是。故選B。答案B11(2023南昌)下列做法正確的是()A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鋇溶液以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Na2SO4B加入適量的碳酸鈣粉末以除去鹽酸溶液中的少量CaCl2C用點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D用氫氧化
8、鈉溶液處理硫在氧氣中燃燒產生的氣體解析用氫氧化鋇除去氯化鈉中的硫酸鈉會引入新雜質氫氧化鈉。碳酸鈣是難溶于水的物質,可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氣體,不能用于除去鹽酸中的氯化鈣。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太小,不能用點燃方法除去,同時點燃時會引入新的雜質氧氣。硫燃燒生成二氧化硫,可與堿溶液反應,可用氫氧化鈉等堿溶液吸收。答案D12(2023孝感)一定條件下,下列物質的轉化均可一步實現的是()ACaCl2CaCO3Ca(OH)2BAgNO3Fe(NO3)2Zn(NO3)2CNaNO3NaOHNa2CO3DFe2O3FeSO4Fe(OH)3解析氯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根據碳酸鈣的性質,
9、碳酸鈣只能在高溫下發生分解生成氧化鈣或與酸反應生成氯化鈣,碳酸鈣不能一步轉化為氫氧化鈣,故A不正確;硝酸銀與鐵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銀,鋅與硝酸亞鐵反應生成硝酸鋅和鐵,物質的轉化均可一步實現,故B正確;硝酸鈉不能與任何物質發生復分解反應,因此硝酸鈉不能一步轉化為氫氧化鈉,故C不正確;氧化鐵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而非硫酸亞鐵,氧化鐵不能一步轉化為硫酸亞鐵,故D正確。答案B13某同學設計了以下四個實驗方案,理論上正確、操作上可行,經濟上合理的是()ACueq o(,sup7(稀鹽酸)CuCl2eq o(,sup7(NaOH溶液)Cu(OH)2BH2Oeq o(,sup7(通電)O2eq o(,sup7(
10、Mg)MgOCCaCO3eq o(,sup7(高溫)CaOeq o(,sup7(H2O)Ca(OH)2eq o(,sup7(Na2CODMgCl2eq o(,sup7(NaOH溶液)Mg(OH)2eq o(,sup7(Na)Mg解析根據金屬的活動性可得知,銅不能與稀硫酸發生反應,此方案中銅與稀硫酸發生反應在理論上是不正確的,故A不正確;水通電分解可生成氧氣,鎂與氧氣反應可以生成氧化鎂,此方案在理論上正確,但通過空氣獲得氧氣要比電解水更經濟,因此該方案在經濟上不夠合理,故B不正確;碳酸鈣高溫下分解生成的氧化鈣與水反應可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溶液與碳酸鈉溶液通過復分解反應,可以得到氫氧化鈉溶液,此
11、方案理論上正確,操作也較為簡單可行,又可將純堿制得燒堿,經濟上合理,故C正確;氯化鎂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而氫氧化鎂卻不能分解生成金屬單質鎂,此方案理論上不正確,故D不正確。答案C14根據圖中甲、乙、丙三種物質的轉化關系,推測甲為()A銅 B碳酸鈉C氧化銅 D氫氧化鋇解析根據圖示可以看出,丙可以與氧氣反應生成甲,說明甲為氧化物,根據答案則甲為氧化銅,把氧化銅代入圖中,答案合理,故選C。答案C15(2023濟寧)下列實驗方案可行且相應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A用鋁和稀鹽酸反應制氫氣Al2HCl=AlCl2H2B用鋅片和氯化銅溶液驗證金屬鋅比銅活潑CuCl2Zn=ZnCl2CuC用稀硫酸除
12、去氯化鈉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鈉Na2CO3H2SO4=Na2SO4H2OCO2D用滴加氯化鋇試劑產生白色沉淀的方法證明溶液一定是硫酸解析鋁和稀鹽酸反應產物為AlCl3,而不是生成AlCl2;鋅放入氯化銅溶液,鋅表面出現紅色固體,表明鋅比銅活潑,方案可行,化學方程式也是正確的,故B正確;用稀硫酸除去氯化鈉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鈉,會添加新的雜質Na2SO4;滴加氯化鋇試劑產生白色沉淀的溶液還可能是其他可溶性硫酸鹽或硝酸銀溶液,不一定是硫酸。故選B。答案B16(2023麗水)下圖“五連環”中的每一環表示一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相連環物質間能發生反應,不相連環物質間不能發生反應。請回答:(1)A、B、C、D分
13、別是鐵、氧氣、二氧化碳、氯化鋇溶液、氫氧化鈉溶液中的一種物質。若A為氧氣,則D的化學式為_。(2)“五連環”中物質A與物質C發生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答案(1)NaOH(2)3Fe2O2eq o(=,sup7(點燃)Fe3O4(B組)17化學無處不在,如圖是物質間發生反應時的顏色變化,其中X是()A稀鹽酸 B稀硫酸C硫酸鈉溶液 D氫氧化鈉溶液解析所有的硝酸鹽都溶于水,X會和硝酸鋇反應生成白色沉淀,說明無色溶液X中提供碳酸根離子或硫酸根離子,X溶液使石蕊變紅,說明X中存在氫離子,鐵離子在溶液中顯黃色,亞鐵離子在溶液中顯淺綠色,可以知道無色溶液X能夠溶解氧化鐵和鐵,X是一種中強酸或強酸,所以X
14、就只能是硫酸,故選B。答案B18(2023河北)如圖,甲、乙、丙、丁表示相鄰兩物質相互混合過程中溶液酸堿度的變化,其中可能符合圖中所示變化關系的是()A甲 B乙C丙 D丁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出,原來的溶液呈堿性,隨著另外一種溶液的加入pH降低,等于7,然后又小于7,呈酸性了。這樣一個過程是典型的向堿溶液中滴入酸的反應。因此答案選D。答案D19現有甲、乙、丙、丁四瓶失去標簽的無色溶液,只知道它們是稀鹽酸、CaCl2溶液、Na2CO3溶液、AgNO3溶液,按下表中實驗順序兩兩混合進行實驗,現象如下表所述。第5次實驗是把乙和丁混合,將出現的現象是()實驗順序12345溶液編號甲乙甲丙丙丁乙丙乙丁實驗現象
15、有氣體產生有沉淀生成有沉淀生成無明顯現象A有氣體生成 B有沉淀生成C無明顯現象 D不能確定解析根據題干中提供的物質,結合物質間的化學反應,可以知道:HCl溶液和Na2CO3溶液混合生成二氧化碳,故會放出氣體;HCl溶液和CaCl2溶液混合不反應,無現象;HCl溶液與AgNO3溶液混合會生成不溶于水的氯化銀,出現沉淀;Na2CO3溶液和CaCl2溶液混合能生成碳酸鈣沉淀;Na2CO3溶液和AgNO3溶液混合能生成碳酸銀沉淀;CaCl2溶液和AgNO3溶液混合能生成氯化銀沉淀。所以此題的解題突破口在于實驗1、4,由1知甲、乙為碳酸鈉和鹽酸,由4知乙、丙為鹽酸和氯化鈣,綜合得知乙為鹽酸,所以甲為碳酸
16、鈉,丙為氯化鈣,從而得知丁為硝酸銀。第5次實驗是把乙和丁混合,將出現的現象是有沉淀生成。答案B20(2023眉山)下列變化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實現的是()AAgNO3AgCl BCuH2CCuOCuSO4 DCaCO3CO2解析由于AgNO3NaCl(可溶性鹽酸鹽)=AgClNaNO3,故A錯誤;由于金屬銅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氫后面,因此銅和酸不能得到氫氣,故B錯誤;由于金屬氧化物鹽,只能和酸反應才能得到鹽,故C正確;由于CaCO3eq o(=,sup7(高溫)CaOCO2,故D錯誤。答案C21有一混合溶液由鹽酸、碳酸鈉、硫酸、氯化銅中的兩種混合而成,向該混合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的體積
17、與生成沉淀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則該溶液的組成成分為( )A鹽酸、氯化銅 B碳酸鈉、硫酸C硫酸、氯化銅 D鹽酸、碳酸鈉解析原混合溶液中不含硫酸,所以選項B、C都不正確;而D選項鹽酸、碳酸鈉不能共存,所以選項D不正確;判斷原混合溶液為鹽酸和氯化銅。在有鹽酸存在時,氯化銅不能與氫氧化鋇溶液發生反應,與關系圖的開始階段相符;待鹽酸被中和完,繼續滴入的氫氧化鋇開始和氯化銅反應,形成藍色氫氧化銅沉淀直到完全反應沉淀不再產生,與關系圖所示完全一致。故選A。答案A22氧化物、酸、堿、鹽相互之間的關系是初中科學中重要學習內容之一。現有如下所示的轉換關系:請寫出A物質的化學式_,G物質的化學式_。答案HClBaS
18、O423(2023江西)為測定氯化鈉和碳酸鈉固體混合物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有以下兩個實驗方案:(1)方案1:樣品eq o(,sup7(足量水),sdo5(操作1)溶液eq o(,sup7(過量氯化鋇溶液),sdo5(過濾)固體eq o(,sup7(洗滌、烘干)碳酸鋇請問:操作的名稱是_。要計算樣品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實驗中必須測量的數據是:碳酸鋇的質量和_;若過濾所得固體未經洗滌即烘干稱量,測得樣品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將_。(填“偏大”、“偏低”或“不變”)(2)方案2:通過測定樣品和足量硫酸溶液反應產生氣體的質量來計算樣品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若測得各物質的質量(g):樣品質量為a,所用硫酸溶液質量為b,完全反應后混合溶液質量為c,則生成氣體的質量為_g。(用a、b、c表示)答案(1)溶解樣品質量偏低(2)abc24(2023臨沂)一瓶氫氧化鈉固體,因不慎敞口放置了一段時間,已經部分變質。科學課外興趣小組的同學決定測定該瓶試劑變質的程度,他們在知識回顧的基礎上,依次進行了如下的實驗操作:知識回顧:氫氧化鈉必須密封保存;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Na2CO3和H2O;CaCO3不溶于水。第一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力本質安全課件
- 2024模具設計師考試反思與改進策略及試題答案
- 提升體育經紀人考試能力的關鍵因素 試題及答案
- 2024模具設計師考試資料及試題答案
- 2024年模具設計師資格認證考試全書試題及答案
- 模具設計的質量管理體系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體育經紀人考試的思維導圖及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體育經紀人考試亮點試題及答案
- 模具設計師資格考試數據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裁判員考試方法指導試題及答案
- 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江蘇省選拔賽平面設計技術項目技術工作文件
- 2024年網絡與信息安全考試題庫
- 安橋功放機TX-NR3010說明書
- 《畜禽糞肥還田利用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
- GB/T 44309-2024陶瓷巖板
- 小學五年級下學期科學《我們面臨的環境問題》教學課件
- 血透病人低血壓護理查房
- 2024年工程承包合同書范文
- 有限空間作業風險辨識管控臺帳
- JGJT397-2016 公墓和骨灰寄存建筑設計規范
- 拖拉機濕式離合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