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基因的本質_第1頁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基因的本質_第2頁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基因的本質_第3頁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基因的本質_第4頁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基因的本質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3章基因的本質第1節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1.闡述格里菲思、艾弗里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的過程。2.闡述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方法、過程。3.舉例說明證明遺傳物質的實驗思路。1.生命觀念:理解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認知生命的共性及差異。2.科學思維:感悟科學技術在生命科學探索過程中的作用。課標要求素養要求內容索引一、肺炎鏈球菌的轉化實驗二、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隨堂演練 知識落實三、生物的遺傳物質01一、肺炎鏈球菌的轉化實驗FEI YAN LIAN QIU JUN DE ZHUAN HUA SHI YAN基礎梳理 夯實教材基礎1.對遺傳物質的早期推測20世紀20年代,大多數科學家認為 是生物體的

2、遺傳物質。20世紀30年代,人們認識到組成DNA分子的脫氧核苷酸有4種,每一種有一個特定的堿基。這一認識本可以使人們意識到 的重要性,但是認為 是遺傳物質的觀點仍占主導地位。蛋白質DNA蛋白質2.肺炎鏈球菌的類型項目S型細菌R型細菌菌落表面_表面_菌體有無毒性_光滑粗糙有無3.格里菲思的體內轉化實驗實驗過程結果分析結論R型活細菌小鼠_R型細菌無毒性加熱致死的S型細菌,含有某種促使R型活細菌轉化為S型活細菌的活性物質_S型活細菌小鼠 S型活細菌S型細菌有毒性加熱致死的S型細菌小鼠_加熱致死的S型細菌已失活,毒性消失R型細菌轉化為_細菌,且性狀可以遺傳注射注射分離注射R型活細菌加熱致死的S型細菌小

3、鼠 活細菌混合后注射分離不死亡死亡不死亡死亡S型S型轉化因子4.艾弗里的體外轉化實驗(1)實驗過程及結果(2)結論: 才是使R型細菌產生穩定遺傳變化的物質。(3)減法原理:在對照實驗中,與常態比較,人為去除某種影響因素的稱為“減法原理”。例如,在艾弗里的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中,每個實驗組特異性地去除了一種物質,從而鑒定出DNA是遺傳物質。DNA(1)S型細菌的DNA可使小鼠死亡()(2)格里菲思的實驗結果沒有具體證明哪一種物質是遺傳物質()(3)艾弗里的實驗證明轉化因子是DNA()正誤判斷 矯正易混易錯深化探究 解決問題疑難格里菲思將加熱致死的S型細菌與R型活細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體內,小鼠死亡

4、,并從死亡小鼠體內分離到了活的S型細菌,請分析:1.已知在80100 溫度范圍內,蛋白質將失去活性,DNA的結構也會被破壞,但當溫度降低到55 左右時,DNA的結構會恢復,但蛋白質卻不能恢復。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在格里菲思的實驗中,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中的“轉化因子”應該是哪種物質?提示是DNA。2.研究表明,小鼠體內的兩種細菌含量變化如圖所示:(1)S型活細菌是怎樣產生的?提示加熱致死的S型細菌的DNA將R型細菌轉化為S型活細菌。(2)S型細菌是有毒性的,據此推測曲線bc段上升的原因是什么?提示有毒的S型細菌在小鼠體內增殖,導致小鼠的免疫力降低,R型細菌、S型細菌數量都增加。02二、噬菌體侵染細

5、菌的實驗SHI JUN TI QIN RAN XI JUN ED SHI YAN基礎梳理 夯實教材基礎1.實驗者: 。2.實驗方法: 技術。3.實驗材料:T2噬菌體(如圖所示)。赫爾希和蔡斯放射性同位素標記DNA蛋白質4.實驗過程(1)標記T2噬菌體大腸桿菌大腸桿菌噬菌體噬菌體(2)侵染細菌高低低高5.實驗分析(1)T2噬菌體侵染細菌時, 進入細菌的細胞中,而 仍留在細胞外。(2)子代T2噬菌體的各種性狀是通過 遺傳的。6.實驗結論: 才是真正的遺傳物質。DNA蛋白質外殼親代的DNADNA(1)1952年,赫爾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別標記T2噬菌體,證明T2噬菌體的遺傳物質是DNA()(2

6、)用含35S的噬菌體侵染細菌,經離心后,可在沉淀物中發現大量的放射性物質()(3)可用含32P的培養基培養T2噬菌體,以使其DNA帶上放射性()正誤判斷 矯正易混易錯深化探究 解決問題疑難1.能否用14C和18O標記噬菌體?能否用32P和35S同時標記噬菌體?提示不能,因為DNA和蛋白質都含C和O;不能用32P和35S同時標記噬菌體,因為若用32P和35S同時標記噬菌體,則上清液和沉淀物中均會具有放射性,無法判斷遺傳物質的成分。2.用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時,發現沉淀物中放射性也較高,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提示攪拌不充分,有少量含35S的噬菌體蛋白質外殼吸附在細菌表面,隨細菌離心到沉淀

7、物中。3.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時,發現上清液中放射性也較高,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提示(1)保溫時間過短,部分噬菌體沒有侵染到大腸桿菌細胞內,經離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2)保溫時間過長,噬菌體在大腸桿菌內增殖后釋放出子代,經離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03三、生物的遺傳物質SHENG WU DE YI CHUAN WU ZHI基礎梳理 夯實教材基礎1.RNA是遺傳物質的實驗證據(1)實驗材料:煙草花葉病毒(只由 和 組成)。(2)實驗過程蛋白質RNA不感染病毒RNA感染病毒(3)結論:煙草花葉病毒的遺傳物質是 ,不是 。RNA蛋白質2.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絕大多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 ,

8、只有極少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 。因此, 是主要的遺傳物質。DNARNADNA不同生物的遺傳物質歸納總結項目細胞生物非細胞生物真核生物原核生物DNA病毒RNA病毒核酸種類DNA和RNADNA和RNADNARNA遺傳物質DNADNADNARNA(1)DNA是所有生物的遺傳物質()(2)酵母菌的遺傳物質主要是DNA()(3)病毒的遺傳物質是DNA或RNA()(4)艾滋病病毒的遺傳物質是DNA或RNA()正誤判斷 矯正易混易錯深化探究 解決問題疑難1.人、噬菌體、煙草花葉病毒及大腸桿菌的遺傳物質分別是什么?提示分別是DNA、DNA、RNA、DNA。2.煙草花葉病毒的核酸徹底水解可以得到幾種小分子物質?分

9、別是什么?提示6種;分別是A、G、C、U、核糖、磷酸。學習小結04隨堂演練 知識落實SUI TANG YAN LIAN ZHI SHI LUO SHI解析不同生物的蛋白質在結構上存在差異,蛋白質的不同結構可能對應不同的遺傳信息,A項正確;作為遺傳物質,要能控制生物的性狀,而蛋白質與生物的性狀密切相關,B項正確;作為遺傳物質要能儲存大量的遺傳信息,而蛋白質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順序可能蘊含大量遺傳信息,D項正確。1.探索遺傳物質的過程是漫長的,直到20世紀初期,人們仍普遍認為蛋白質是遺傳物質。當時人們作出判斷的理由不包括A.不同生物的蛋白質在結構上存在差異B.蛋白質與生物的性狀密切相關C.蛋白質比D

10、NA具有更高的熱穩定性,并且能夠自我復制D.蛋白質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順序可能蘊含大量遺傳信息1234562.在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中,將R型活細菌與加熱致死的S型細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體內,下列能在死亡小鼠體內出現的細菌類型有有毒的R型活細菌無毒的R型活細菌有毒的S型活細菌無毒的S型活細菌A. B. C. D.1234563.(2018河南鄭州一中期末)下列有關赫爾希和蔡斯的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該實驗的設計思路是單獨觀察蛋白質和DNA的作用B.檢測離心后試管中上清液和沉淀物中放射性的強弱可推測侵入細菌中的物質C.35S標記蛋白質的實驗組,離心后的試管中上清液有較高的放射性D

11、.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和格里菲思的肺炎鏈球菌的轉化實驗同時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123456解析在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實驗設計思路為S是蛋白質的特征元素,P為DNA的特征元素,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別標記DNA和蛋白質,直接地、單獨地去觀察它們的作用,A項正確;離心后35S標記蛋白質的一組放射性主要集中在上清液中,32P標記DNA的一組放射性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則可推測T2噬菌體侵入大腸桿菌中的物質是DNA,T2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留在大腸桿菌的外面,B項正確;35S標記蛋白質的實驗組,由于蛋白質外殼沒有進入大腸桿菌體內,所以離心后的試管中上清液有較高的放射性,C項正確;

12、格里菲思的肺炎鏈球菌轉化實驗證明了存在轉化因子,但沒有證明DNA是轉化因子,D項錯誤。123456A.水和苯酚的作用是分離病毒的蛋白質和RNAB.TMV的蛋白質沒有進入煙草細胞中C.侵入煙草細胞的RNA由A、T、G、C四種核苷酸組成D.RNA是TMV的主要遺傳物質4.下圖表示科研人員探究煙草花葉病毒(TMV)遺傳物質的實驗過程,由此可以判斷123456解析水和苯酚的作用是將TMV的RNA與蛋白質分離開,A正確;能將TMV的蛋白質接種到正常煙草葉片細胞內,即TMV的蛋白質進入了煙草細胞中,B錯誤;RNA由A、U、G、C四種核苷酸組成,C錯誤;本實驗證明RNA是TMV的遺傳物質,而不能證明RNA是

13、TMV的主要遺傳物質,D錯誤。1234565.下列生物的遺傳物質都是DNA的是A.酵母菌、大腸桿菌和肺炎鏈球菌B.禽流感病毒、SARS病毒C.HIV、藍細菌、綠藻和黑藻D.煙草、煙草花葉病毒解析所有細胞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都是DNA,絕大多數病毒的遺傳物質是DNA,只有極少數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如煙草花葉病毒、HIV、SARS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等。1234566.根據下列材料,分析回答問題:材料1某科學家做“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時,用同位素31P、32P和32S、35S分別作如下標記:123456項目噬菌體大腸桿菌脫氧核苷酸32P31P氨基酸32S35S材料2(1)用32P標記噬菌體的大致操作過程:_;_。解析由于噬菌體是病毒,必須寄生在活細胞中,所以需先用培養基培養大腸桿菌,再用細菌培養噬菌體。123456在含有放射性32P的培養基中培養大腸桿菌再用上述大腸桿菌培養噬菌體(2)若材料1中的噬菌體和大腸桿菌分別換成煙草花葉病毒和煙草葉細胞,則能說明_。解析煙草花葉病毒的核酸是RNA,它可以侵染煙草的葉肉細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