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2021年初中科學畢業升學文化考試二模試卷_第1頁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2021年初中科學畢業升學文化考試二模試卷_第2頁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2021年初中科學畢業升學文化考試二模試卷_第3頁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2021年初中科學畢業升學文化考試二模試卷_第4頁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2021年初中科學畢業升學文化考試二模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ord文檔,下載后可任意編輯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2021年初中科學畢業升學文化考試二模試卷(外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內裝訂線)登陸在線組卷平臺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2020年初中科學畢業升學文化考試二模試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60分,每小題3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共20題;共60分)1.瑞德西韋一度被認為是治療新冠肺炎較為有效的藥物,其主要成分的化學式是C27H35N6O8P,對此分析可得出的信息是(?)A.?相對分子質量為602克?B.?一個C27H35N6O8P,分子中有35個氫原子C.?該分子由五種元素組成?D.?該物質是氧化物【答案】B【考點

2、】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相對原子質量,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常見物質的分類【解析】【分析】(1)相對分子質量是所有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和個數的乘積之和,沒有單位;(2)在化學式中,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就是該種原子的個數;(3)在化學式中,有幾種不同的符號,就有幾種不同的元素;(4)只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解答】A.相對分子質量沒有單位,因此602后面應該沒有克,故A錯誤;B.一個C27H35N6O8P分子中有35個氫原子,故B正確;C.該物質由C、H、N、O和P五種元素組成,該分子由C、H、N、O和P五種原子構成,故C錯誤;D.該物質由五種元素組成,肯定不是氧化物,

3、故D錯誤。故選B。2.二甲醚(C2H6O)在制藥、燃料、農藥等化學工業中有許多用途。如圖是利用CO和H2制取二甲醚的反應示意圖。對該反應的正確判斷是(?)A.?參加反應的CO和H2的質量比是1:2?B.?生成物X為H2OC.?無需進行尾氣處理?D.?屬于置換反應【答案】B【考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置換反應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注意配平,然后確定CO和H2的質量之比;(2)根據(1)中的分析判斷;(3)一氧化碳和氫氣很容易燃燒或發生爆炸,且一氧化碳有毒性;(4)單質和化合物反應,生成新的單質和化合物的反應叫置換反應?!窘獯稹緼.根據質量守恒定律

4、和示意圖得到反應的方程式為:可知,參加反應的CO和H2的質量之比:(16+12)2:4(12)=7:1,故A錯誤;B.根據上面的分析可知,X為H2O,故B正確;C.氧化碳和氫氣很容易燃燒或發生爆炸,且一氧化碳有毒性,因此必須進行尾氣處理,故C錯誤;D.反應物為單質和化合物,而生成物為兩種化合物,因此不是置換反應,故D錯誤。故選B。3.網購鮮花在運輸過程中會少量脫水,購買者要做“醒花”處理:去掉莖基部包著的蓄水棉,保留葉子,用剪刀斜45度剪去莖35cm,把花頭以外部分全部浸到清水里4個小時以上。醒好以后,插花瓶即可。對鮮花運輸過程和醒花處理說法不正確的是(?)A.?蓄水棉在運輸過程中可提供少量水

5、分?B.?保留葉子,利于吸水C.?莖部斜剪45度,可增大吸水面積?D.?用清水浸泡,有利水由篩管向上運輸【答案】D【考點】莖的運輸作用,蒸騰作用【解析】【分析】(1)導管位于木質部,功能是把從根部吸收的水和無機鹽輸送到全身各器官,運輸方向自下而上;篩管位于韌皮部,功能是把葉片進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通過篩管自上而下運輸到其它器官。(2)植物生存需要水分,運輸植物需要給植物提供水分?!窘獯稹緼、植物需要水分,而蓄水棉中有水分,因此蓄水棉在運輸過程中可提供少量水分,A不符合題意。?B、去除部分葉,可以減弱蒸騰作用,有利于鮮花保鮮保留2-3片葉子,保持一定的蒸騰作用,有利于水分在莖中的運輸,B不符合

6、題意。?C、45斜剪莖底部插入水中,增大莖底部與水的接觸面積,有利于莖對水分的吸收,C不符合題意。?D、篩管輸導的物質和輸送的方向是有機物從上向下,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4.如圖是生活在高山上的鷹、鼬、鼠、小麥,有關圖示敘述正確的是(?)A.?該圖可以表示生物生命活動的能量流動B.?該食物鏈的起點是鼠C.?流經該食物網的總能量是照射在小麥上的太陽能D.?該圖只需增加非生物的物質即可表示完整的生態系統A【答案】A【考點】生態系統的成分,生物之間的食物聯系【解析】【分析】(1)生態系統中生物所需的能量來源于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陽能,并且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和能量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向下流動

7、的。(2)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是生態系統的重要功能,生態系統的物質和能量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的;在生態系統中,植物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因為植物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并將光能儲存在有機物中,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3)食物鏈的起點是生產者?!窘獯稹緼、該圖的食物網為:?,該食物網的能量的流動特點是單向的、逐級遞減,且不循環的,A符合題意。?B、該食物鏈的起點是小麥,B不符合題意。?C、流經該食物網的總能量是照射在小麥上的光合作用,C不符合題意。?D、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組成圖中小麥是生產者,動物是消費者,因此,除圖中

8、所示的成分外,還缺少了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5.一男生參加1000m耐力測驗,該過程中各個物理量的估計值與真實值最接近的是(?)A.?平均速度約為10m/s?B.?對跑道的壓力約為50NC.?對跑道的壓強約為25000Pa?D.?每步跨出的平均長度約為3m【答案】C【考點】長度的測量,質量及其特性,速度與物體運動,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解析】【分析】(1)百米賽跑的成績大約為10m/s;(2)人對地面的壓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即F=G;(3)估測腳掌的面積,根據計算壓強;(4)跑步時,一步的長度大約為1m?!窘獯稹緼.1000m是100m的10倍,因此平均速度肯定小于10m

9、/s,故A錯誤;B.初中生的體重大約50kg,那么他對跑道的壓力為:F=G=mg=50kg10N/kg=500N,故B錯誤;C.腳掌的面積大約200cm2,那么跑步時對地面的壓強大約:,故C正確;D.每步跨出的平均長度約為3m,比1m大很多,故D錯誤。故選C。6.疫情期間某新冠肺炎患者突發并發癥急需大量用血,經鑒定其血型為AB型,則此患者(?)A.?紅細胞上不含A凝集原?B.?是屬于萬能輸血型一類C.?輸血時一般采用動脈輸血?D.?緊急狀態下可以輸入O或A或B型血【答案】D【考點】血型與輸血【解析】【分析】人類的紅細胞含有兩種凝集原,分別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類血清中則含有與它們相對抗的兩

10、種凝集素,分別叫做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按照紅細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類血液分為四型:凡紅細胞只含有A凝集原的,就叫做A型;只含B凝集原的,叫做B型;A、B兩種凝集原都含有的,叫做AB型;A、B兩種凝集原都不含有的,叫做O型?!窘獯稹?A、AB型血的特點是血清中不含A、B凝集素,紅細胞上含A、B凝集原,A不符合題意。?B、如果異血型者之間輸血輸得太快太多,輸進來的凝集素來不及稀釋,也可能引起凝集反應因此,輸血時應該以輸入同型血為原則。異血型者之間輸血,要少而慢,只有在緊急情況下,不得已才采用,所以被稱為“萬能輸血者”的血型是O型,B不符合題意。?C、輸血有靜脈輸血和動脈輸血兩條途徑,其

11、中最常用和最方便的途徑是靜脈輸血。動脈輸血有發生肢體缺血和動脈栓塞等并發癥的危險,C不符合題意。?D、輸血以輸同型血為原則,但在緊急情況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輸給任何血型的人,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7.生物體的諸多生命活動因為具有方向性而顯得有條不紊,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有機物在植物體內的運輸:根莖葉B.?神經沖動在神經細胞中的傳遞:軸突細胞體樹突C.?血液流經腎臟的路徑:動脈腎小囊靜脈D.?氧氣在人體內的擴散:肺泡一血管一組織細胞【答案】D【考點】莖的運輸作用,人體呼吸系統的結構和氣體交換,水鹽平衡,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解析】【分析】?本題通過流程圖用來表示

12、連續發生的一系列活動。【解答】A、植物體內運輸有機物的通道是篩管,運輸方向是由上而下,A不符合題意。?B、神經元傳導神經沖動是沿一定的方向傳導的,每個神經元可能有很多樹突,但只有一個軸突,樹突將神經元傳向細胞體,軸突則將神經沖動從細胞體傳出,所以神經沖動的傳導方向是:樹突細胞體軸突,B不符合題意。血液流經腎單位時,經過過濾和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的過程中,依次經過的結構是入球小動脈腎小球腎小囊腎小管,C不符合題意。D、外界氧氣沿呼吸道進入人體,在肺泡處擴散到血液,即:外界氣管肺泡血液(肺泡周圍的毛細血管)組織細胞,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8.市售光照塑形培育的富貴竹造型多樣,觀賞價值高,深受

13、花友的喜愛。如圖所示的造型是如何獲得的(?)A.?放在單側光的環境下,利用莖的感性運動B.?放在單側光的環境下,生長素在向光的一側分布多C.?培育過程需定期改變單側光照方向D.?通過繁殖將此彎曲性狀遺傳給下一代【答案】C【考點】植物的感應性,遺傳物質的傳遞【解析】【分析】植物的感應性是指植物對外界刺激所作出的反應。按照刺激的方向可分感性運動和向性運動。向性運動是指植物體受到單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運動,如向光性,向地性等。感性運動是指植物體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部運動?!窘獯稹恳嘤鋈鐖D所示的植物富貴竹,可將植物放在單側光的壞境下,在單側光的刺激下,使向光側的生長素向背光側轉移

14、,從而使向光側生長素濃度少生長慢,背光側生長索濃度多生長快,從而使莖彎向光源生長。改變單側光照射的位罝(使單側光反復位于植物的左右兩側一段時間),即可出現如圖的植物。故答案為:C9.2019年12月26日(農歷十二月初),在我國全境都能觀察到日偏食現象。這天的月相(?)A.?B.?C.?D.?【答案】A【考點】陰歷與月相的關系【解析】【分析】月相變化歌:初一新月不可見,只緣身陷日地中,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輪圓月面朝西。滿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東下半夜。【解答】農歷每月初一,月球位于太陽和地球之間。地球上的人們正好看到月球背離太陽的暗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見月亮(相當于

15、“黑月亮”),稱為新月或朔,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10.小陳為確認易拉罐的主要成分是鋁還是鐵,剪取一小片金屬,打磨除去表面氧化膜,設計以下方案進行檢驗,放入以下溶液中,觀察現象判斷正確的是(?)A.?鹽酸溶液,有氣泡生成,為鋁?B.?氯化鋁溶液,有白色金屬生成,為鐵C.?硝酸鋅溶液,有金屬生成,為鋁?D.?硫酸銅溶液,有白色金屬生成,為鐵【答案】C【考點】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鋁、鐵和鋅都是白色金屬,而銅為紅色金屬;(2)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屬能將后面的金屬從它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解答】A.鐵和鋁都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氫氣,故A錯誤;B.鐵不能與氯化鋁反應

16、,故B錯誤;C.鋁能夠和硝酸鋅反應,而鐵不能和硝酸鋅反應,故C正確;D.鋁和鐵都能和硫酸銅溶液反應,故D錯誤。故選C。11.2020年5月5日,我國長征五號B火箭將新一代載人飛船送入預定軌道,實現空間站的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有關各個階段描述不正確的是(?)A.?加速升空時,火箭和飛船是相對靜止的B.?加速升空時,火箭和飛船的重力勢能不斷增大C.?火箭完成發射任務,在大氣層下墜過程中機械能不斷減小D.?飛船進入軌道后,由于慣性做勻速圓周運動【答案】D【考點】參照物及其選擇,勢能的影響因素【解析】【分析】(1)如果兩個物體的相對位置不發生改變,那么它們保持相對靜止;(2)重力勢能與物體的質量和高

17、度有關;(3)根據機械能和內能的轉化分析;(4)根據軌道的形狀進行分析?!窘獯稹緼.加速升空時,火箭和飛船的相對位置保持不變,因此是相對靜止的,故A正確不合題意;B.加速升空時,火箭和飛船的質量不變,高度增大,因此它們的重力勢能增大,故B正確不合題意;C.火箭完成發射任務,在大氣層下墜過程中。與空氣摩擦,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因此機械能不斷減少,故C正確不合題意;D.飛船進入軌道后,由于它的軌道是橢圓的,所以運行速度不斷發生改變,做的不是勻速圓周運動,故D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12.日、地、月是人類最熟悉的三個星球,關于三個星球認識正確的是(?)A.?我們肉眼看到的太陽主要是色球層B.?地球從內

18、到外的結構為地核、地幔、地殼C.?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是形成晝夜交替的原因D.?月球是圍繞地球運動的行星【答案】B【考點】地球內部的結構,月球的概況,地球自轉,太陽的結構與概況【解析】【分析】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也是唯一繞地球轉動的天體。地球公轉產生四季交替現象,地球自轉產生晝夜交替現象?!窘獯稹緼、太陽大氣由里向外分成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而平時肉眼能看到的只有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層只有在日全食時才能看到,A不符合題意。?B、地球由內到外:地核-外核(地核)-地幔-地殼,B符合題意。?C、地球自轉是形成晝夜交替的原因,C不符合題意。?D、月球是圍繞地球運動的衛星,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

19、:B?13.一杯40C100g硫酸銅飽和溶液,加入16g無水硫酸銅粉末,若不考慮溶劑的蒸發與溶解過程中吸放熱的影響,則該溶液與原溶液相比(硫酸銅溶解度隨溫度變化如表)(?)溫度/010203040506070CuSO4溶解度/g14.817.620.524.228.539.653.673.0A.?由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B.?將會析出2.5g藍色晶體C.?溶質質量變小?D.?溶質的質量分數仍為28.5%【答案】C【考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解析】【分析】(1)當溫度不變時,物質的溶解度保持不變;當溶液中有未溶的物質出現時,它肯定是飽和溶液;(2)首先根據五水硫酸銅

20、的分子式計算出溶液中溶劑水的減少量,然后再根據同一溫度下,同種物質的溶質質量分數不變列式計算出析出的硫酸銅的質量即可;(3)根據上面的分析判斷;(4)物質的溶解度不變,那么它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變。【解答】A.無水硫酸銅粉末會結合溶液中的水形成五水硫酸銅晶體,從而使溶劑減少,導致溶質硫酸銅析出,但是溶液仍然飽和,故A錯誤;B.根據化學式CuSO4?5H2O可知,16g硫酸銅粉末需要結合水的質量為:;那么設9g水中硫酸銅粉末的質量為x,得到:,那么x=2.565g。由于它也會結合水形成五水硫酸銅晶體,所以析出的藍色晶體肯定大于2.5g,故B錯誤;C.根據上面的分析可知,溶質在質量會減少,故

21、C正確;D.由于溶液依然是40時的飽和溶液,那么它的溶質質量分數為:,故D錯誤。故選C。14.水平地面上疊放著A、B兩個物體,在水平方向力F1和F2的作用下保持靜止,已知F1=4N,F2=6N,則物體A、B及地面之間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A與B之間不存在摩擦力的作用?B.?A對B的摩擦力為4N,水平向左C.?地面對B的摩擦力為6N,水平向右?D.?B對地面的摩擦力為2N,水平向左【答案】D【考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對A進行受力分析,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確定是否受摩擦力;(2)根據(1)中的分析判斷;(3)將兩個物體看作一個整體,根據二力平衡的知識

22、分析;(4)根據(3)中的分析判斷?!窘獯稹緼在水平方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那么它肯定受到平衡力,即拉力F1與B對A的摩擦力相互平衡,那么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為F1=4N,所以B對A的摩擦力f=F1=4N;因為F1向右,所以B對A的摩擦力向左,故A錯誤;因為A對B的摩擦力與B對A的摩擦力為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它為4N,方向向右,故B錯誤;將AB看做一個整體,它們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那么受到平衡力。因為F2-F1=6N-4N=2N,且方向向左,所以地面對B的摩擦力與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f地=2N,方向向右,故C錯誤;B對地面的摩擦力與地面對B的摩擦力為相互作用力,二者大

23、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它等于2N,方向向左,故D正確。故選D。15.跳板跳水的第一階段:運動員發力下壓踏板,人隨踏板一同向下運動到最低點;第二階段:踏板反彈將運動員送至空中;第三階段:運動員在空中做出動作并落入水中若不計空氣阻力,有關運動員在各階段運動過程中敘述正確的是(?)A.?第一階段,始終受到平衡力的作用?B.?第二階段,所受彈力一直增大C.?第三階段,始終受2個力作用?D.?整個跳水過程中,運動狀態不斷在改變【答案】D【考點】力與運動的關系,勢能的影響因素【解析】【分析】(1)如果合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一致,那么物體做加速運動;如果合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那么物體做減速運動;(2)彈力的

24、大小與物體彈性形變的程度有關;(3)根據運動員的受力情況分析;(4)運動狀態的改變包括:靜止變運動;運動變靜止;運動方向改變和速度大小改變?!窘獯稹緼.第一階段,人隨踏板一同向下運動到最低點,隨著踏板形變程度增大,那么人受到的彈力不斷增大。由于彈力大于重力,所以合力向上,與運動反向相反,做減速運動,因此不受平衡力的作用,故A錯誤;B.在第二階段,踏板反彈,它的形變程度逐漸減小,因此運動員受到的彈力在不斷減小,故B錯誤;C.在第三階段,運動員離開踏板,不再受到彈力,這時只有重力,故C錯誤;D.整個跳水過程中,運動員的運動速度在不斷改變,即運動狀態不斷改變,故D正確。故選D。16.為了研究稀硫酸的

25、性質,教材中設計了如圖所示實驗。分別將過量的稀硫酸滴入盛有鋅粒,氧化鐵粉末,氧化銅粉末,氫氧化銅和氯化鋇溶液的5支試管中。關于實驗過程和結論正確的是(?)A.?所有的反應均體現了酸的通性B.?把稀硫酸改成稀鹽酸現象都相同C.?氧化鐵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D.?反應后的溶液全部倒進廢液缸不再發生新的反應【答案】D【考點】酸的化學性質【解析】【分析】(1)根據酸的通性進行分析;(2)注意氯化鋇和二者的反應是否相同;(3)在復分解反應中,元素的化合價保持不變;(4)根據各個反應的生成物進行分析?!窘獯稹緼.在這五種反應中,缺少酸和酸堿指示劑的顏色變化,故A錯誤;B.稀硫酸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

26、和稀鹽酸;稀鹽酸和氯化鋇不發生反應,故B錯誤;C.氧化鐵中鐵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那么生成的鐵的硫酸鹽中也應該是+3價,即生成硫酸鐵而不是硫酸亞鐵,故C錯誤;D.反應的產物:硫酸鋅、硫酸鐵和硫酸銅、稀鹽酸,它們之間不能發生反應,故D正確。故選D。17.生活中常見熱水瓶的軟木塞跳起現象,如圖甲。這與圖中四沖程(ABCD)汽油機具有同樣的能量轉化的沖程是(?)A.?B.?C.?D.?【答案】C【考點】熱機【解析】【分析】熱機的壓縮沖程,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做功沖程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據此判斷?!窘獯稹繜崴恐械能浤救饋?,將水蒸氣的內能轉化為塞子的機械能。A中有氣體進入,為吸氣沖程;C中火花塞打

27、火為做功沖程;D中有廢氣排出為排氣沖程,那么B肯定就是壓縮沖程。因為熱機的做功沖程將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所以和軟木塞具有相同能量變化的沖程是做功沖程。故選C。18.如圖桌面上有一高度為10cm,底面積為50cm2,重5N的容器,現將密度為0.5g/cm3、高度為10cm、底面積為20cm2的圓柱體放入容器,再逐漸向容器內加水。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還未放入圓柱體時,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為5NB.?僅放入圓柱體后,圓柱體對容器底的壓力為1NC.?當圓柱體對容器的壓力為0N時,浸入水中的體積為100cm3D.?將容器內加滿水,則需要水的體積為300cm3【答案】D【考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阿

28、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1)水平面上的物體對地面的壓力,等于上面物體的重力;(2)根據(1)中的分析計算;(2)當圓柱體對容器的壓力為零時,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根據阿基米德原理計算出浸入水中的體積;(4)該圓柱體的密度小于水,最終會在水面漂浮。當容器加滿水時,加入水的體積等于容器的容積與它排開水的體積之差?!窘獯稹緼.還未放入圓柱體時,容器對桌面的壓力等于容器的重力,即F=G=5N,故A正確不合題意;B.僅放入圓柱體后,圓柱體對容器底的壓力等于它的重力,即F=G物=gV=0.5103kg/m310N/kg(0.1m0.02m2)=1N,故B正確不合題意;C.當圓柱體對容器的壓力為零時,它

29、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G=1N;水gV排=1N;1103kg/m310N/kgV排=1N;解得:V排=10-4m3=100cm3;故C正確不合題意;D.該圓柱體的密度小于水,最終會在水面漂浮。容器的容積為:V容=S容h容=50cm210cm=500cm3;那么將容器裝滿水,需要水的體積為:V水=V容-V排=500cm3-100cm3=400cm3,19.關于以下四個科學教材中的實驗,說法錯誤的是(?)A.?圖甲可根據紅色恰好消失判斷反應剛好完成B.?圖乙根據反應前后天平平衡可得出質量守恒定律C.?圖丙要趁熱打開止水夾,否則會影響實驗精確度D.?圖丁集氣瓶底部加少量水是防止瓶在實驗中破裂【

30、答案】C【考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溶液的酸堿性與pH值的關系【解析】【分析】(1)無色酚酞試液與堿變紅色,遇到酸或中性溶液不變色;(2)根據反應前后天平是否保持平衡分析;(3)分析瓶內溫度較高時,流入燒杯內水的體積的大小變化即可;(4)根據鐵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分析。【解答】A.稀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無色酚酞試液后呈紅色,滴入稀鹽酸后,二者發生反應。由于二者發生中和反應,紅色會逐漸褪去。當二者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呈中性,因此紅色剛好消失,故A正確不合題意;B.在封閉的錐形瓶中,紅磷燃燒,消耗氧氣生成五氧化二磷,反應前后天平依然平衡,說明反

31、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沒有變化,故B正確不合題意;C.在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時,如果集氣瓶內的溫度沒有恢復室溫,那么瓶內壓強較大,從燒杯中被吸入的水的體積會偏小,導致測量出氧氣的體積分數偏小,故C錯誤符合題意;D.鐵在氧氣中劇烈燃燒,會生成四氧化三鐵,并放出大量的熱,如果直接接觸瓶底,那么可能造成瓶子炸裂,故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C。20.科學實驗中,有許多涉及操作上的“先”與“后”的問題,如果把“先”與“后”順序顛倒,就會影響實驗效果或導致事故的發生。下列描述的實驗操作中“先”“后”順序正確的是(?)A.?用伏安法測電阻時,先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處,再閉合開關B.?稀釋濃硫酸時,先將

32、濃硫酸倒燒杯中,后將水沿著燒杯壁慢慢倒入濃硫酸中C.?使用顯微鏡觀察細胞時,先調節細準焦螺旋,后調節粗準焦螺旋D.?實驗室制取氧氣結束時,應先熄滅酒精燈,再把導管移出水面【答案】A【考點】顯微鏡的使用,伏安法測電阻的探究實驗,制取氧氣的裝置、步驟、收集與注意事項,濃硫酸的稀釋【解析】【分析】(1)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中,連接電路時,先將滑片移到阻值最大處,閉合開關后,移動滑片減小阻值。(2)根據濃硫酸稀釋的操作分析。(3)根據顯微鏡觀察細胞的操作分析。(4)根據氫氣還原氧化銅的步驟、注意事項分析判斷?!窘獯稹緼、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中,連接電路時,先將滑片移到阻值最大處,閉合開關后,移動滑片減小阻

33、值,A符合題意。?B、稀釋濃硫酸時,濃硫酸的密度比水大,易溶于水,溶于水時放出大量的熱,如果把水倒入濃硫酸中,水會浮在上面,放出的熱足以使水沸騰,從而造成液滴飛濺,導致事故發生,所以稀釋濃硫酸時要把濃硫酸注入水中,并不斷攪拌,B不符合題意。?C、使用顯微鏡觀察細胞時,先調節粗準焦螺旋,后調節細準焦螺旋,C不符合題意。?D、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結束時,應先停止加熱,再停止通氫氣,以防止生成的銅再次被氧化,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二、填空題(本大題共26分)(共6題;共26分)21.洋蔥被稱為“蔬菜皇后”,其營養成分豐富,對癌癥、心血管等疾病有預防作用。圖甲是小徐利用洋蔥表皮制作臨時裝片過程的示意

34、圖,圖乙是顯微鏡下的觀察到的洋蔥表皮細胞結構圖。請據圖回答:(1)圖甲中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制作的正確順序是_(填序號)(2)圖甲中小徐同學在操作步驟(時誤將生理鹽水溶液當作蒸餾水滴加,小徐在顯微鏡下觀察到洋蔥表皮細胞失水現象如圖乙,發生此現象的原因是_(3)小徐想進一步觀察圖乙中的A細胞,其正確的實驗操作是將玻片向_移動,直到像呈現在視野中央:(4)人體的血管壁細胞與圖乙中的洋蔥表皮細胞比較,在結構上明顯不同的是:沒有_【答案】(1)(2)生理鹽水濃度大于洋蔥表皮細胞液濃度(3)左(4)液泡或細胞壁【考點】細胞的結構,觀察細胞【解析】【分析】(1)回答此題要明確洋蔥表皮臨時裝片的制作過程。(

35、2)制作洋蔥表皮細胞需要維持細胞正常形態。(3)?顯微鏡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轉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故顯微鏡下的像為倒像,物像的移動方向與玻片的移動方向相反。(4)人體細胞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線粒體,動物細胞有細胞壁、葉綠體、線粒體、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液泡。【解答】(1)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制作的正確順序是“擦”,用干凈的紗布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滴”,把載玻片放在實驗臺上,用滴管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撕”,把洋蔥鱗片葉向外折斷,用鑷子從洋蔥鱗片葉的內表面撕取一塊薄膜;“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載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針輕輕的把水滴中的

36、薄膜展開;“蓋:,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緩緩放平;“染”,在蓋玻片的一側滴加碘液“吸”,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重復23次,使染液浸潤到標本的全部。所以該操作的正確順序是。(2)在制作洋蔥細胞的臨時裝片時,洋蔥細胞液的濃度要小于0.9%的生理鹽水,如果滴0.9%的生理鹽水,就會因濃度過大而失水,造成細胞皺縮,所以不能滴0.9%的生理鹽水,也不能滴加1.0%的碘液,更不能不加水,為維持細胞正常形態,在制作洋蔥表皮細胞的臨時裝片時,載玻片的中央滴加清水。(3)小徐想進一步觀察圖乙中的A細胞,由于A細胞在左邊,在顯微鏡中成的像是倒像,我們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顛

37、倒的物像,所以我們移動玻片標本時,標本移動的方向正好與物像移動的方向相反,其正確的實驗操作是將玻片向左移動,直到像呈現在視野中央。(4)人體的血管壁細胞與圖乙中的洋蔥表皮細胞比較,在結構上明顯不同的是:沒有液泡和細胞壁。故答案為:(1)(2)生理鹽水濃度大于洋蔥表皮細胞液濃度(3)左(4)液泡或細胞壁?22.?2020年5月27日,由8名專家組成的中國團隊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珠峰常年積雪不化,經常刮七八級大風,峰頂最低氣溫常年在-30C至-40C,這為登頂珠峰帶來了巨大的挑戰。(1)積雪和大風嚴重阻礙了隊員們的步伐,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這些能量由_作用產生(2)在登山過程中,隊員們手腳并用,心

38、跳和呼吸頻率都會加快,這是人體_和激素共同調節的過程(3)峰頂氣溫低,隊員們的皮膚血管_,通過打寒顫來增加產熱。同時寒冷刺激產生的興奮可以使胰島素分泌_,使血糖水平升高,以對抗寒冷刺激。【答案】(1)呼吸(2)神經(3)收縮;減少【考點】動物的呼吸作用,體溫的控制【解析】【分析】(1)在生物體的一生中,各種生命活動需要消耗許多能量,才能使生物體不斷地生長發育,維持生命;人或者奔跑時消耗的能量主要來自呼吸作用。?(2)人的生命活動需要神經系統和激素的共同協調。(3)人運動時處于極度興奮狀態,這是神經和激素共同調節的結果,其中維持動作協調和身體平衡的是小腦。【解答】(1)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39、在進行呼吸作用的過程中釋放出能量,其中的一部分以熱能的形式散發出去,大部分的能量用于生物的生命活動的需要。(2)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各項生命活動要在神經系統和激素的共同協調、配合下才能完成,使人體成為統一的整體。(3)在寒冷的環境里,人體內的產熱量會明顯增加,受寒冷刺激,皮膚毛細血管收縮,這是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的調節作用,屬于非條件反射,所以峰頂氣溫低,隊員們的皮膚血管收縮,通過打寒顫來增加產熱。?同時寒冷刺激產生的興奮可以使胰島素分泌減少,使血糖水平升高,以對抗寒冷刺激。?故答案為:(1)呼吸(2)神經(3)收縮;減少?23.目前許多國家都在大力進行氚氘熱核聚變自持反應堆的研究開發,并已取

40、得了重要進展。氚和氘原子在一定條件下發生以下反應:(1)氦核中質子數是_,圖中屬于同種元素的微粒是_和_(2)該核反應不是化學變化,下列原因解釋正確的是?A.原子種類發生變化B.元素種類發生變化C.有能量的變化【答案】(1)2;氚;氘(2)A,B【考點】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判別,原子的構成與探索過程,元素的概念【解析】【分析】(1)根據氦核的結構圖判斷質子數;元素是具有相同的質子數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2)化學變化的本質是有新物質生成,即分子分解為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分子的過程;在發生化學變化的過程中,原子的種類和數量都保持不變?!窘獯稹浚?)根據氦核的結構圖可知,它的原子核由2個中子和2個質

41、子組成;氚和氘的原子核都具有2個質子,所以它們是同種元素的微粒。(2)該核反應不是化學變化,原因是:原子種類發生改變;元素種類發生變化,故選AB。24.現在年輕人喜歡一種速食產品自熱火鍋。小徐對自熱火鍋的原理產生了興趣。于是上網查到發熱包主要成分是焙燒硅藻土、鐵粉、鋁粉、焦炭粉、活性炭、鹽、生石灰、碳酸鈉等。請你據此推斷,發熱包加水后自動發熱的原理是什么,請寫出相關的化學方程式_(1個即可)。雖然自熱火鍋很方便,但是請從安全隱患或環境的影響等方面,分析此類產品的弊端_.【答案】CaO+H2O=Ca(OH)2或4Fe+3O2=2Fe2O3或4Al+3O2=2Al2O3;生石灰變成熟石灰,強腐蝕性

42、依然很強。或發熱后熱量難以控制,容易造成燙傷?!究键c】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解析】【分析】(1)氧化鈣和水、鐵和氧氣、鋁和氧氣反應都會放出熱量,據此寫出反應的方程式;(2)生石灰和熟石灰都具有較強的腐蝕性,很容易造成燙傷,據此分析。【解答】(1)發熱包加水后自動發熱的原理: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方程式為:CaO+H2O=Ca(OH)2;鐵盒氧氣反應生成三氧化二鐵,方程式為:4Fe+3O2=2Fe2O3;鋁和氧氣反應生成三氧化二鋁,方程式為:4Al+3O2=2Al2O3。(2)從安全隱患或環境的影響等方面,此類產品的弊端為:生石灰變成熟石灰,腐蝕性依然很強;或發熱后熱量難以控制,容

43、易造成燙傷。25.小徐洗完澡后,發現浴室的瓷磚墻面有很多小水珠如圖所示,請根據所學知識判斷此現象包含的物態變化是_(選填“熔化”或“液化”或“汽化”),這是一個_(選填“吸熱”或“放熱”)過程?!敬鸢浮恳夯?;放熱【考點】液化及液化現象【解析】【分析】物質由氣態變成液態叫液化,液化向外放熱,據此分析解答?!窘獯稹啃⌒煜赐暝韬?,發現浴室的瓷磚墻面有很多小水珠,這是里面高溫的水蒸氣遇到低溫的墻面后由氣態變成液態的水,這個物態變化較液化,這是一個放熱過程。26.姐姐拿不動一大箱快遞,喊弟弟一起用一根桿子把快遞抬回家。姐姐和弟弟身高相仿,兩人體重均約為50kg,雙腳與地面接觸面積均約為400cm2,肩膀

44、對桿子作用點分別在桿子的兩個端點,桿子重力忽略不計??爝f箱總重為200N,懸掛點O恰在輕桿中點,問:(1)靜止不動時,姐姐肩膀受到的壓力約為_N,弟弟對地面的壓強約為_Pa(2)走了一段路后,弟弟喊肩膀痛,為了減輕弟弟的壓力,姐姐應把懸掛點O點_(選填“靠近”或“遠離”或“不變”)自己的肩膀。【答案】(1)100;15000(2)靠近【考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壓強的大小及其計算,杠桿的平衡條件【解析】【分析】(1)將弟弟的肩膀看作杠桿的支點,阻力為快遞的重力G,阻力臂為桿子長度的一半;動力F為姐姐肩膀的支持力,動力臂為桿子的長度,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計算即可;弟弟對桿子的支持力等于快遞的重

45、力與姐姐對快遞的支持力的差,而弟弟對地面的壓力等于它的自重和肩膀對快遞支持力的和,最后根據壓強公式計算即可;(2)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分析判斷?!窘獯稹浚?)將弟弟的肩膀看作支點,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得到:GL2=F姐L1;200NL1=F姐L1;解得:F姐=100N;弟弟對桿子的支持力為:F弟=G-F姐=200N-100N=100N。弟弟對地面的壓力為:F=G弟+F弟=50kg10N/kg+100N=600N;弟弟對地面的壓強為:。(2)快遞的重力不變,要減小弟弟的壓力,就要增大姐姐的壓力。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GL2=F姐L1可知,當G和L1不變時,增大F姐就要增大L2,即增大快遞到弟弟肩膀的距離

46、,將懸掛點O靠近姐姐的肩膀。三、實驗探究題(本大題共42分)(共6題;共42分)27.小徐發現市面上的洗衣粉有的不含酶,有的含酶,且建議在溫水中洗滌,決定探究溫度和酶對洗衣粉洗滌效果的影響。取2份等量甲(不含酶)和乙(含脂肪酶)洗衣粉,在不同溫度下清洗化纖布上的油漬,其他條件均相同,結果如表。溫度/清除時間/min組別2030405060甲(不含酶)8782756964乙(含脂肪酶)654525106(1)在直角坐標系中作出乙組清除油漬所需時間隨水溫變化曲線(2)甲、乙兩組在60C的去污能力基本相同,其原因可能是_(3)小徐用乙洗衣粉清洗衣服上的血漬(主要成分為蛋白質),效果不佳,原因是_(4

47、)除上表所示因素外,影響酶催化速率的因素還有_【答案】(1)(2)溫度過高,酶失去活性(3)酶有專一性(4)pH值【考點】酶及其催化作用【解析】【分析】(1)在方格紙上,橫軸表示水溫,縱軸表示時間,在對應的位置描點,然后將相鄰的點用線連接起來即可;(2)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溫度越高,酶的活性越強;但是溫度過高,酶的活性會受到破壞;(3)一種酶只能對一種物質產生影響,而對其它物質沒有影響,這就是酶的專一性;(4)溫度、溶液的pH值和底物的濃度等,都會影響酶的催化效果?!窘獯稹浚?)選取表格中第三行的數據,首先從橫軸上找到水溫,然后在縱軸上找到時間,接下來在兩條線的交點描點,最后將相鄰的點連接起來

48、即可,如下圖所示:?(2)甲、乙兩組在60C的去污能力基本相同,其原因可能是:溫度過高,酶失去活性;(3)小徐用乙洗衣粉清洗衣服上的血漬(主要成分為蛋白質),效果不佳,原因是:酶有專一性;(4)除上表所示因素外,影響酶催化速率的因素還pH值。28.小金探究金屬活動性順序實驗時,發現一個意外的現象:“將鈉放入硫酸銅溶液沉淀產生(如圖甲,濾液B非現象,為了進一步探究產生的物質,小金查閱資料得:鈉的化學性質非?;顫?,能與水迅速反應生成一種堿和氣體。(1)如圖乙,小金重新做實驗,聽到輕微爆鳴聲,則說明生成的氣泡中的氣體是_(2)小金認為藍色沉淀A只有氫氧化銅,小徐認為可能生成紅色的單質銅,只是藍色的C

49、u(OH)2掩蓋了紅色的銅。假設小金的說法是正確的,請設計實驗證明_(3)經檢驗藍色沉淀A中只有氫氧化銅,濾液B中含有硫酸鈉和氫氧化鈉。可得岀結論是:意外現象的產生是由于_【答案】(1)H2(2)取沉淀A少許于試管中,滴加過量的稀鹽酸,若沉淀全部消失則無銅(3)鈉先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硫酸銅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考點】金屬活動性順序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氫氣在純氧中會安靜的燃燒,但是在混有空氣的氫氣中燃燒會發生爆炸;(2)氫氧化銅能夠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銅和水,而銅單質不能與稀鹽酸反應;(3)根據鈉和水的反應,以及氫氧化鈉和硫酸銅的反應解答?!窘獯稹浚?)如圖乙,小金

50、重新做實驗,聽到輕微爆鳴聲,則說明生成的氣泡中的氣體H2;(2)小金認為藍色沉淀A只有氫氧化銅,小徐認為可能生成紅色的單質銅,只是藍色的Cu(OH)2掩蓋了紅色的銅。假設小金的說法是正確的,那么證明實驗可以為:取沉淀A少許于試管中,滴加過量的稀鹽酸,若沉淀全部消失則無銅;(3)經檢驗藍色沉淀A中只有氫氧化銅,濾液B中含有硫酸鈉和氫氧化鈉,可得岀結論是:意外現象的產生是由于:鈉先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硫酸銅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29.堿式碳酸鋁鎂Mg5Al(OH)a(CO3)bxH2O是常用的塑料阻燃劑。其化學反應表達式為Mg5Al(OH)a(CO3)bxH2O一一MgO+Al

51、2O3+H2O+CO2。小金利用如圖甲裝置進行堿式碳酸鋁鎂組成測定。裝置質量變化量裝置B1.035g裝置C1.100g裝置D0g(1)小金初步觀察Mg5Al(OH)a(CO3)bxH2O化學式,寫出a的表達式(用b來表示)_(2)其中一步實驗操作步驟為:“待B中長導管口不再產生氣體,打開A裝置左端止水夾,緩緩通入N2.”。該步驟的目的是_(3)在熱分解裝置A中殘留固體成分只有MgO和Al2O3時,根據圖乙推測此時溫度約為_(4)小金取3.390g堿式碳酸鋁鎂樣品(不含雜質),其中含有結晶水的質量為0.900g,放置于熱分解裝置內,完全反應后測得各裝置的增重情況如表。則a,b的值分別_【答案】(

52、1)a=13-2b(2)將裝置中水蒸氣和二氧化碳,被B、C裝置充分吸收(3)550左右(500-600都可)(4)a=3,b=5【考點】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1)在化學式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據此計算a和b的關系式;(2)在本實驗中,要通過B和C中測得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質量對堿式碳酸鋁鎂的組成進行判斷,那么要求產生的水和二氧化碳被全部吸收。通入氮氣的目的就是將裝置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完全排出,被充分吸收;(3)當固體成分中只有MgO和Al2O3時,那么顧騰達殘留率最低,據此確定對應的溫度范圍即可;(4)首先用裝置B中質量的變化量減去結晶水的質量計算

53、出Mg5Al(OH)a(CO3)b中生成水的質量,然后用水的質量氫的質量分數計算出其中氫元素的質量;裝置C中的質量變化就是Mg5Al(OH)a(CO3)b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用二氧化碳的質量碳元素的質量分數計算出碳元素的質量,接下來根據元素質量之比等于相對原子質量和個數的乘積之比列式,丙與(1)中得到的關系式聯立,計算出a和b的值即可?!窘獯稹浚?)在化學式Mg5Al(OH)a(CO3)bxH2O中,Mg5Al(OH)a(CO3)b的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那么得到:(+2)5+(+3)+(-1)a+(-2)b=0,解得:a=13-2b;(2)、其中一步實驗操作步驟為:“待B中長導管口不再產

54、生氣體,打開A裝置左端止水夾,緩緩通入N2.”。該步驟的目的是:將裝置中水蒸氣和二氧化碳,被B、C裝置充分吸收。(3)在熱分解裝置A中殘留固體成分只有MgO和Al2O3時,固體殘留率最低,此時對應的溫度是550左右。(4)在Mg5Al(OH)a(CO3)b中,生成水的質量為:1.035g-0.9g=0.135g;那么其中氫元素的質量為:;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1.1g;那么其中碳元素的質量為:;因此其中氫元素和碳元素的質量之比:0.015g:0.3g=(1a):(12b);即:?;根據(1)中得到:a=13-2b?;聯立得得:a=3,b=5。30.小金做“測量小燈泡電功率”的實驗,準備了如下器

55、材:電壓為6V的電源,額定電壓為2.5V的小燈泡L(電阻約為10),電流表A1和A2,阻值已知的定值電阻R、開關S1、規格分別為“101A”、“500.5A”的滑動變阻器R1和R2,導線若干。(1)為了順利完成實驗,小金應選用規格為_?(選填“R1”或“R2”)的滑動變阻器.(2)請在方框內畫出實驗的電路圖根據你設計的電路圖寫出小燈泡電功率的表達式P=_(A1和A2所測電流分別用I1和I2表示)。【答案】(1)R2(2)【考點】測定小燈泡的功率【解析】【分析】(1)燈泡與變阻器串聯,首先根據U變=U總-UL計算出燈泡正常發光時變阻器兩端的電壓,然后根據串聯電路電壓與電阻成正比計算出此時變阻器的

56、阻值,然后與變阻器的最大阻值進行比較即可;(2)根據P=UI可知,要測量燈泡的額定功率就必須測定燈泡在額定電壓下的電流。因為沒有電壓表,所以可以用一個定值電阻與燈泡并聯。根據并聯電路的電壓特點可知,當定值電阻的電壓等于2.5V時,燈泡正常發光,那么此時通過定值電阻的電流應該是,據此設計電路即可?!窘獯稹浚?)當燈泡正常發光時,變阻器兩端的電壓為:U變=U總-UL=6V-2.5V=3.5V;根據串聯電路電壓與電阻成正比得到:;解得:R變=1410;那么應該選擇變阻器R2;(2)方法一:如下圖所示,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直到電流表A2的示數等于I2=,記下這時電流表A1的示數為I1。那么燈泡功

57、率的表達式為:P=UI=(I2R0)I1;方法二:如下圖所示,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直到電流表A2的示數I2與A1示數I1的差等于,記下這時電流表A1的示數為I1。那么燈泡功率的表達式為:P=UI=I1R0(I2-I1);方法三:如下圖所示,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直到電流表A1示數I1的差等于I1=,記下這時電流表A2的示數為I2。那么燈泡功率的表達式為:P=UI=I1(I2-I1)R0;31.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1)蠟燭、凸透鏡、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圖所示,恰能在光屏上得到個清晰的實像,則凸透鏡的焦距時為_cm;(2)保持蠟燭與凸透鏡位置不變,換用一個不同焦距的凸透

58、鏡,將光屏向右移動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此時像變大,換用的凸透鏡焦距可能為(?)A.12.0cmB.18.0cmC.30.0cmD.34.0cm(3)將圖中的凸透鏡換成平面鏡后,光屏上還能接收到像嗎?請說明理由_【答案】(1)15.0(或15)(2)B(3)不能蠟燭在平面鏡中成的是虛像無法呈在光屏上【考點】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解析】【分析】(1)在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當物距等于像距時,此時滿足u=v=2f,據此計算凸透鏡的焦距;(2)當物體在凸透鏡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以內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據此確定凸透鏡焦距的范圍;(3)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解答?!窘獯稹浚?)根據圖片可知,此時物

59、距為:50cm-20cm=30cm,像距:v=80cm-50cm=30cm,那么u=f=2f=30cm,因此該凸透鏡的焦距是:f=15cm。(2)保持蠟燭與凸透鏡位置不變,換用一個不同焦距的凸透鏡,將光屏向右移動才能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此時像變大,那么f10;那么應該選擇變阻器R2;(2)方法一:如下圖所示,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直到電流表A2的示數等于I2=,記下這時電流表A1的示數為I1。那么燈泡功率的表達式為:P=UI=(I2R0)I1;方法二:如下圖所示,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直到電流表A2的示數I2與A1示數I1的差等于,記下這時電流表A1的示數為I1。那么燈泡功率的表達式為:

60、P=UI=I1R0(I2-I1);方法三:如下圖所示,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直到電流表A1示數I1的差等于I1=,記下這時電流表A2的示數為I2。那么燈泡功率的表達式為:P=UI=I1(I2-I1)R0;31.【答案】(1)15.0(或15)(2)B(3)不能蠟燭在平面鏡中成的是虛像無法呈在光屏上【考點】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解析】【分析】(1)在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當物距等于像距時,此時滿足u=v=2f,據此計算凸透鏡的焦距;(2)當物體在凸透鏡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以內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據此確定凸透鏡焦距的范圍;(3)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解答。【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此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