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Word文檔,下載后可任意編輯 .4常見的堿 同步練習(2課時,答案)第4節常見的堿(第2課時)A基礎1下列有關熟石灰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熟石灰又稱為消石灰 B熟石灰可由生石灰與水反應制得C熟石灰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D熟石灰可以用來改良酸性土壤2下列敘述不符合事實的是()A在空氣中久置的NaOH固體表面變潮濕B氫氧化鈉固體加入水中會放出大量的熱C向滴有酚酞試液的蒸餾水中加入氫氧化銅,溶液顯紅色D久置于空氣中的熟石灰,加入稀鹽酸會有氣體產生3堿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堿表現出一些共同的性質。下列關于Ba(OH)2性質的描述中,不屬于堿溶液的共同性質的是()A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
2、 B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水C能與Na2SO4溶液反應生成BaSO4沉淀 D能與CO2反應生成水4“苛性鈉”“燒堿”“消石灰”“火堿”四種俗稱中所代表的物質有()A1種 B2種 C3種 D4種5將濃鹽酸、氫氧化鈉溶液和石灰水三種溶液長期存放在空氣中,溶液質量因發生化學變化而減小的是 ,因發生化學變化溶液質量增大的是 。6用如圖裝置研究CO2與NaOH溶液的反應。關閉止水夾K,將足量NaOH溶液擠進燒瓶,振蕩,打開止水夾K,水倒吸入燒瓶中,形成紅色噴泉。第6題圖(1)CO2與NaOH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打開止水夾后,水倒吸入燒瓶中的原因是 。(3)實驗結束后,取下燒瓶,打開橡膠塞,向其中加
3、入足量的稀鹽酸,可能觀察到的現象是 。7小黎同學為了進一步加深對“堿的化學性質”的理解,特邀你協助完成下列實驗探究:第7題圖(1)如圖所示,在白色點滴板上進行實驗,請將實驗現象填入表中。溶液種類 氫氧化鈉溶液 氫氧化鈣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試液(2)回憶檢驗二氧化碳氣體的反應,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二氧化硫(SO2)與氫氧化鈉發生的反應與(2)的反應類似,寫出這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8如圖所示是Ca(OH)2的部分性質實驗,回答下列有關問題。第8題圖(1)甲中的實驗現象是 。(2)丙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將這三個實驗后的所有物質倒入同一潔凈的燒杯中,靜置,觀察到上層溶液為無色
4、,底部有白色沉淀。取少量上層溶液與足量稀鹽酸混合,無明顯現象。綜合分析可知:上層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酚酞和NaCl,可能含有的溶質是 。B提升9t 時,加熱燒杯中的澄清石灰水,發現溶液變渾濁,測得此時溶液的pH7。關于溶液變渾濁的原因,同學們有兩種觀點:Ca(OH)2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 Ca(OH)2與空氣中CO2反應。他們設計以下方案進行探究,其中沒有意義的是()A將裝有濁液的燒杯,用冰水冷卻,恢復到t ,觀察渾濁是否消失B取適量濁液,過濾,往濾渣中加入鹽酸,觀察是否有氣泡產生C取適量濁液,過濾,往濾液中加入無色酚酞試液,觀察是否變紅色D其他條件不變,隔絕空氣,再做一個加熱石灰水的
5、對比實驗10氫氧化鈉、氫氧化鈣都是實驗室常用的堿。.要鑒別氫氧化鈉稀溶液和飽和氫氧化鈣溶液,下列方法不能夠達到目的的是_(填字母)。A分別滴加碳酸鈉溶液 B分別通入二氧化碳C分別滴加稀鹽酸 D分別加熱原溶液至80.同學們將飽和氫氧化鈣溶液與碳酸鈉溶液混合,過濾得到濾渣和濾液。同時對濾液中溶質的成分進行了進一步探究:【猜想與假設】甲同學認為:可能是NaOH、Na2CO3、Ca(OH)2;乙同學認為:可能是NaOH、Na2CO3; 丙同學認為:可能是NaOH、Ca(OH)2;丁同學認為:可能是 (填化學式)。【交流與評價】經過討論,大家一致認為_同學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 。【實驗與探究】(1)乙同
6、學取原濾液,向其中傾倒足量的稀鹽酸,觀察到有大量氣泡產生,于是得出該濾液中溶質是NaOH、Na2CO3的結論,證實了自己的猜想。(2)丙同學取原濾液,向其中通入足量的CO2,溶液_現象(選填“有”或“沒有”),據此否定了自己的猜想。C拓展11初中科學課上,同學們利用下列實驗探究堿的化學性質:第11題圖(1)實驗乙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實驗丙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3)實驗結束后,同學們將廢液倒入同一只廢液缸中,最后發現廢液渾濁并顯紅色。【提出問題】廢液中含有什么物質?【假設猜想】通過分析上述實驗,同學們猜想:廢液中除酚酞和水外,一定含有_ _。老師問:廢液中還可能有什么物質?某同學脫口而
7、出:廢液中含有氫氧化鈉,他的說法正確嗎?其他同學們認為不準確,理由是 。【查閱資料】碳酸鈉水溶液呈堿性,CaCl2Na2CO3=CaCO32NaCl。【實驗驗證】同學們對可能含有的物質進行確定,取一定量的廢液過濾,向濾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鈣溶液,根據反應現象繪制了如圖所示的示意圖。第11題圖【結論解釋】分析圖像數據得出可能含有的物質中,一定含有_ _,一定沒有_。【拓展提高】那么是否含有氫氧化鈉呢?請你幫他繼續完成實驗,寫出探究的實驗方法: 。第4節常見的堿(第2課時)A基礎1下列有關熟石灰的說法中,錯誤的是(C)A熟石灰又稱為消石灰B熟石灰可由生石灰與水反應制得C熟石灰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8、D熟石灰可以用來改良酸性土壤2下列敘述不符合事實的是(C)A在空氣中久置的NaOH固體表面變潮濕B氫氧化鈉固體加入水中會放出大量的熱C向滴有酚酞試液的蒸餾水中加入氫氧化銅,溶液顯紅色D久置于空氣中的熟石灰,加入稀鹽酸會有氣體產生3堿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堿表現出一些共同的性質。下列關于Ba(OH)2性質的描述中,不屬于堿溶液的共同性質的是(C)A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B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水C能與Na2SO4溶液反應生成BaSO4沉淀D能與CO2反應生成水4“苛性鈉”“燒堿”“消石灰”“火堿”四種俗稱中所代表的物質有(B)A1種 B2種C3種 D4種5將濃鹽酸、氫氧化鈉溶液和石灰水三種溶液長
9、期存放在空氣中,溶液質量因發生化學變化而減小的是_石灰水_,因發生化學變化溶液質量增大的是_氫氧化鈉溶液_。6用如圖裝置研究CO2與NaOH溶液的反應。關閉止水夾K,將足量NaOH溶液擠進燒瓶,振蕩,打開止水夾K,水倒吸入燒瓶中,形成紅色噴泉。第6題圖(1)CO2與NaOH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2NaOHCO2=Na2CO3H2O_。(2)打開止水夾后,水倒吸入燒瓶中的原因是_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使瓶內壓強降低,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燒杯內的水倒吸入燒瓶中_。(3)實驗結束后,取下燒瓶,打開橡膠塞,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可能觀察到的現象是_產生氣泡,溶液由紅色變成無色_。7小黎同學
10、為了進一步加深對“堿的化學性質”的理解,特邀你協助完成下列實驗探究:第7題圖(1)如圖所示,在白色點滴板上進行實驗,請將實驗現象填入表中。溶液種類 氫氧化鈉溶液 氫氧化鈣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試液 _溶液變藍_ _溶液變藍_(2)回憶檢驗二氧化碳氣體的反應,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CO2Ca(OH)2=CaCO3H2O_。(3)二氧化硫(SO2)與氫氧化鈉發生的反應與(2)的反應類似,寫出這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SO22NaOH=Na2SO3H2O_。8如圖所示是Ca(OH)2的部分性質實驗,回答下列有關問題。第8題圖(1)甲中的實驗現象是_澄清石灰水變渾濁_。(2)丙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Ca
11、(OH)2Na2CO3=CaCO32NaOH_。(3)將這三個實驗后的所有物質倒入同一潔凈的燒杯中,靜置,觀察到上層溶液為無色,底部有白色沉淀。取少量上層溶液與足量稀鹽酸混合,無明顯現象。綜合分析可知:上層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酚酞和NaCl,可能含有的溶質是_CaCl2_。9t 時,加熱燒杯中的澄清石灰水,發現溶液變渾濁,測得此時溶液的pH7。關于溶液變渾濁的原因,同學們有兩種觀點:Ca(OH)2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Ca(OH)2與空氣中CO2反應。他們設計以下方案進行探究,其中沒有意義的是(C)A將裝有濁液的燒杯,用冰水冷卻,恢復到t ,觀察渾濁是否消失B取適量濁液,過濾,往濾渣中加
12、入鹽酸,觀察是否有氣泡產生C取適量濁液,過濾,往濾液中加入無色酚酞試液,觀察是否變紅色D其他條件不變,隔絕空氣,再做一個加熱石灰水的對比實驗【解析】 將裝有濁液的燒杯,用冰水冷卻,恢復至t ,觀察渾濁是否消失,如果消失,則溶液變渾濁可能是Ca(OH)2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導致的;取適量濁液,過濾,往濾渣中加入鹽酸,觀察是否有氣泡產生,如果產生氣泡,則溶液變渾濁是Ca(OH)2與空氣中的CO2反應生成了碳酸鈣導致的;由于氫氧化鈣溶液呈堿性,肯定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其他條件不變,隔絕空氣,再做一個加熱澄清石灰水的對比實驗,如果產生沉淀,則溶液變渾濁是Ca(OH)2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導致
13、的。B提升10氫氧化鈉、氫氧化鈣都是實驗室常用的堿。.要鑒別氫氧化鈉稀溶液和飽和氫氧化鈣溶液,下列方法不能夠達到目的的是_C_(填字母)。A分別滴加碳酸鈉溶液B分別通入二氧化碳C分別滴加稀鹽酸D分別加熱原溶液至80.同學們將飽和氫氧化鈣溶液與碳酸鈉溶液混合,過濾得到濾渣和濾液。同時對濾液中溶質的成分進行了進一步探究:【猜想與假設】甲同學認為:可能是NaOH、Na2CO3、Ca(OH)2;乙同學認為:可能是NaOH、Na2CO3;丙同學認為:可能是NaOH、Ca(OH)2;丁同學認為:可能是_NaOH_(填化學式)。【交流與評價】經過討論,大家一致認為_甲_同學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_碳酸鈉與氫氧
14、化鈣在溶液中會繼續反應不能共存_。【實驗與探究】(1)乙同學取原濾液,向其中傾倒足量的稀鹽酸,觀察到有大量氣泡產生,于是得出該濾液中溶質是NaOH、Na2CO3的結論,證實了自己的猜想。(2)丙同學取原濾液,向其中通入足量的CO2,溶液_沒有_現象(選填“有”或“沒有”),據此否定了自己的猜想。C拓展11初中科學課上,同學們利用下列實驗探究堿的化學性質:第11題圖(1)實驗乙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2NaOHCO2=Na2CO3H2O_。(2)實驗丙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出現白色沉淀_。(3)實驗結束后,同學們將廢液倒入同一只廢液缸中,最后發現廢液渾濁并顯紅色。【提出問題】廢液中含有什么物質?【假設
15、猜想】通過分析上述實驗,同學們猜想:廢液中除酚酞和水外,一定含有_NaCl_。老師問:廢液中還可能有什么物質?某同學脫口而出:廢液中含有氫氧化鈉,他的說法正確嗎?其他同學們認為不準確,理由是_Ca(OH)2、Na2CO3溶液也可以使酚酞試液變紅_。【查閱資料】碳酸鈉水溶液呈堿性,CaCl2Na2CO3=CaCO32NaCl。【實驗驗證】同學們對可能含有的物質進行確定,取一定量的廢液過濾,向濾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鈣溶液,根據反應現象繪制了如圖所示的示意圖。第11題圖【結論解釋】分析圖像數據得出可能含有的物質中,一定含有_Na2CO3_,一定沒有_Ca(OH)2、CaCl2_。【拓展提高】那么是否含有
16、氫氧化鈉呢?請你幫他繼續完成實驗,寫出探究的實驗方法:_由于本身混有酚酞,所以可以觀察沉淀后溶液的顏色,若溶液仍為紅色,則含有NaOH,若溶液紅色褪去,則不含有NaOH_。第4節常見的堿(第1課時)A基礎1下列性質中,可以確定某物質屬于堿的是()A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 B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C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 D能與酸發生反應2下列氣體不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的是()AHCl BCO CCO2 DSO23氫氧化鈉的俗稱是(D)A純堿 B小蘇打 C熟石灰 D燒堿4下列有關氫氧化鈉的說法,錯誤的是()A氫氧化鈉俗稱苛性鈉B氫氧化鈉有強烈的腐蝕性C氫氧化鈉固體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氣體D
17、氫氧化鈉可用于制肥皂、洗滌劑、造紙、紡織工業等5物質的性質決定其用途。固體氫氧化鈉可用作干燥劑,是利用了它的哪種性質()A白色固體 B吸水性C腐蝕性 D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6如圖所示,將密閉的相互連通的裝置放在天平上,調節天平使之平衡。經過一段時間后,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第6題圖A指針偏左,食鹽溶液一定變稀,燒堿潮解 B指針偏右,食鹽溶液一定飽和,燒堿潮解C指針偏左,食鹽溶液一定變濃,燒堿潮解 D指針偏右,食鹽溶液一定變濃,燒堿潮解7畫知識結構圖有助于我們認清知識間的聯系。某同學在學習了氫氧化鈉的性質后,畫出了如圖所示的化學性質關系圖(“”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能發生反應)。第7題圖(1)
18、已知X是一種指示劑,則X可以是 。(寫出一種即可)(2)若Y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請寫出氫氧化鈉與Y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8如圖所示為某同學總結出的NaOH的四種化學性質(即NaOH能夠與四類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第8題圖(1)為驗證性質,該同學將無色酚酞試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顏色由無色變成 。(2)性質的反應為中和反應,試寫出NaOH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9氫氧化鈉、氫氧化鈣是兩種常見的堿。(1)它們有一些相似的化學性質,其原因是它們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都是 。(2)可作某些氣體干燥劑的是 。(3)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用7.4kg氫氧化鈣能中和多少硫酸廠排放的污水中的硫酸?10圖中廣口
19、瓶中分別裝有下列各組中的氣體,膠頭滴管分別滴入各組中的液體。第10題圖氫氣、濃硫酸氮氣、氫氧化鈣溶液二氧化碳、氫氧化鈉溶液二氧化硫、氫氧化鈉溶液(1)玻璃管下端所系氣球能鼓起來的是_(填序號)。(2)請寫出有關的化學方程式: (寫出一個即可)。B提升11下列對露置在空氣中已部分變質的氫氧化鈉溶液樣品進行的相關實驗中,實驗現象及結論不合理的是()A向溶液樣品中加入適量的澄清石灰水至充分反應,過濾,可除去樣品中的雜質B取一定量溶液樣品,滴入稀鹽酸,開始沒有氣泡,加入一定量鹽酸后會出現氣泡C取少量溶液樣品,滴入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D取一定量溶液樣品,滴入適量的澄清石灰水,過濾,向濾液中滴加無色
20、酚酞試液,溶液變紅,證明原樣品中含有氫氧化鈉12為驗證Ba(OH)2的化學性質,某同學做了如圖所示的四個實驗:第12題圖(1)圖甲中能夠觀察到的明顯現象是 。(2)圖丁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拓展13如圖所示,“燒堿同學”要穿過迷宮,從進口順利地走到出口,途中遇到不反應的物質才能通過。第13題圖(1)請用“連續線”畫出“燒堿同學”應走的路線。(2)“燒堿同學”在剛進迷宮時,碰到了兩種阻止他前進的物質,請分別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14用圖甲裝置進行實驗,先后將溶液快速全部推入,測得一段時間內壓強變化如圖乙所示。第14題圖(1)先推入的溶液是 。(2)bc段壓強不變,原因是 。(3)
21、cd段壓強變大,用化學方程式解釋: 。第4節常見的堿(1)A基礎1下列性質中,可以確定某物質屬于堿的是(B)A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B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C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D能與酸發生反應2下列氣體不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的是(B)AHCl BCOCCO2 DSO23氫氧化鈉的俗稱是(D)A純堿 B小蘇打C熟石灰 D燒堿4下列有關氫氧化鈉的說法,錯誤的是(C)A氫氧化鈉俗稱苛性鈉B氫氧化鈉有強烈的腐蝕性C氫氧化鈉固體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氣體D氫氧化鈉可用于制肥皂、洗滌劑、造紙、紡織工業等5物質的性質決定其用途。固體氫氧化鈉可用作干燥劑,是利用了它的哪種性質(B)A白色固體B吸水性C
22、腐蝕性D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6如圖所示,將密閉的相互連通的裝置放在天平上,調節天平使之平衡。經過一段時間后,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D)第6題圖A指針偏左,食鹽溶液一定變稀,燒堿潮解B指針偏右,食鹽溶液一定飽和,燒堿潮解C指針偏左,食鹽溶液一定變濃,燒堿潮解D指針偏右,食鹽溶液一定變濃,燒堿潮解7畫知識結構圖有助于我們認清知識間的聯系。某同學在學習了氫氧化鈉的性質后,畫出了如圖所示的化學性質關系圖(“”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能發生反應)。第7題圖(1)已知X是一種指示劑,則X可以是_無色酚酞試液(或紫色石蕊試液)_。(寫出一種即可)(2)若Y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請寫出氫氧化鈉與Y反應的化學方程
23、式:_CO22NaOH=Na2CO3H2O_。8如圖所示為某同學總結出的NaOH的四種化學性質(即NaOH能夠與四類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第8題圖(1)為驗證性質,該同學將無色酚酞試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顏色由無色變成_紅色_。(2)性質的反應為中和反應,試寫出NaOH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NaOHHCl=NaClH2O_。9氫氧化鈉、氫氧化鈣是兩種常見的堿。(1)它們有一些相似的化學性質,其原因是它們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都是_氫氧根離子(OH)_。(2)可作某些氣體干燥劑的是_氫氧化鈉固體_。(3)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用7.4kg氫氧化鈣能中和多少硫酸廠排放的污水中的硫酸?【答案】 (3)設用7.4kg氫氧化鈣能中和硫酸廠排放的污水中硫酸的質量為x。Ca(OH)2H2SO4=CaSO42H2O749874kgx,x9.8kg,則能中和硫酸的質量為9.8kg。【解析】 (2)氫氧化鈉固體可用于干燥中性或堿性氣體。10圖中廣口瓶中分別裝有下列各組中的氣體,膠頭滴管分別滴入各組中的液體。第10題圖氫氣、濃硫酸氮氣、氫氧化鈣溶液二氧化碳、氫氧化鈉溶液二氧化硫、氫氧化鈉溶液(1)玻璃管下端所系氣球能鼓起來的是_(填序號)。(2)請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礦石浮選工藝優化-石墨滑石選礦考核試卷
- 畜禽繁殖力與遺傳改良研究考核試卷
- 紡織材料與纖維的研究與發展考核試卷
- 電腦系統優化與提速技巧考核試卷
- 筆的制造生產計劃編制與執行考核試卷
- 嘉興南湖學院《Python數據分析與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CAD制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咸陽市2025年三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學業水平測試試題含解析
- 日照職業技術學院《國際商務創業策劃案例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寧德市周寧縣2024-2025學年數學四年級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
- “皖南八校”2024-2025學年高一第二學期期中考試-生物(乙)及答案
- 血站安全與衛生培訓課件
-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期中期中測試卷(提優卷)(含答案)
- 巖土真實考試題及答案
- 高考前的“加速度”高三下學期期中家長會
- 畢業設計(論文)-板材碼垛機器人機械結構設計
- 銷售人員合同范文
- 網絡安全教育主題班會
- 品牌管理塑造、傳播與維護案例教學課件 品牌定位:元氣森林
- 福建省泉州市2023年第29屆WMO競賽六年級數學下學期競賽試卷
- 各國貨幣知識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