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行業專題研究:醫療信息化景氣向上政策或驅動百億增量需求_第1頁
計算機行業專題研究:醫療信息化景氣向上政策或驅動百億增量需求_第2頁
計算機行業專題研究:醫療信息化景氣向上政策或驅動百億增量需求_第3頁
計算機行業專題研究:醫療信息化景氣向上政策或驅動百億增量需求_第4頁
計算機行業專題研究:醫療信息化景氣向上政策或驅動百億增量需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 錄 HYPERLINK l _TOC_250018 老齡化來襲,醫保支付壓力大1 HYPERLINK l _TOC_250017 65 周歲以上人口持續增長1 HYPERLINK l _TOC_250016 醫?;鹈媾R越發嚴重的財政壓力2 HYPERLINK l _TOC_250015 醫??刭M成主旋律,新機構醫保局成立3 HYPERLINK l _TOC_250014 醫療信息化成政策推進重點,軟件及服務占比提升3 HYPERLINK l _TOC_250013 醫療信息化政策密集出臺3 HYPERLINK l _TOC_250012 醫療信息化市場穩健增長,軟件及服務比重提升4 HY

2、PERLINK l _TOC_250011 醫院信息化發展現狀5 HYPERLINK l _TOC_250010 政策推進或帶來百億的醫療信息化增量市場7 HYPERLINK l _TOC_250009 電子病歷建設要求明確,未來兩年迎建設高峰7 HYPERLINK l _TOC_250008 按 DRGs 付費試點工作展開,信息化支持能力需加強9 HYPERLINK l _TOC_250007 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出臺,行業進入規范發展期10 HYPERLINK l _TOC_250006 百億新增需求可期,帶動市場規模擴張12 HYPERLINK l _TOC_250005 醫療信息化上市公

3、司比較13 HYPERLINK l _TOC_250004 醫療信息化業務基本情況比較13 HYPERLINK l _TOC_250003 主要財務數據比較18 HYPERLINK l _TOC_250002 市場表現比較19 HYPERLINK l _TOC_250001 投資建議20 HYPERLINK l _TOC_250000 風險因素21表 目 錄表 1:近年來城鎮基本醫療保險收支情況(億元)2表 2:國家醫保局關于醫療保障基金相關職責3表 3:2018 年以來醫療信息化相關政策梳理4表 4:各級醫院至 2020 年的電子病歷建設需求測算9表 5:遠期 DRGs 所能帶來醫療信息化投

4、入規模10表 6: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等文件主要內容10表 7:未來兩年電子病歷、DRGs、互聯網醫院平臺建設帶來的新增醫療信息化需求測算13表 8:主要醫療信息化公司產品及客戶覆蓋情況14表 9:主要醫療信息化公司前沿技術研發以及互聯網+領域的業務布局17表 10:醫療信息化上市公司估值及漲跌幅比較20圖 目 錄圖 1:我國 65 周歲以上人口數量及占總人口比重1圖 2: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億人)1圖 3:全國衛生總費用、同比增速、占 GDP 比重2圖 4:全國衛生總費用中三項支出來源占比2圖 5:我國醫療 IT 市場規模及同比增速5圖 6:我國歷年醫療 IT 投入占衛生總費用比重5圖

5、7:歷年醫院數字化投入占比情況6圖 8:醫院信息化系統主要構成市場規模(百萬元)6圖 9:醫院集中存儲應用相關系統使用情況6圖 10:2017-2018 年最受醫院重視的信息系統6圖 11:醫院患者 APP 中服務項目實施占比情況7圖 12:上年度醫院信息化建設投入區間比重7圖 13:北京醫院互聯網醫院及青島大學附屬醫院互聯網醫院11圖 14:微醫互聯網醫院11圖 15:互聯網醫院上線數量變化12圖 16:截止 2018 年 11 月互聯網醫院分類數量12圖 17:衛寧健康智慧醫院系列產品14圖 18:創業惠康產品與解決方案14圖 19:2017 年醫療信息化相關收入(醫院)18圖 20:20

6、17 及 2018 上半年醫療信息化相關業務營收增速(%)18圖 21:2017 年醫療信息化業務毛利率(%)19圖 22:2017 年公司研發支出占總營收的比重(%)19老齡化來襲,醫保支付壓力大65 周歲以上人口持續增長近幾年來,中國人口的老齡化問題正在逐漸加劇。根據統計局的人口數據,截止 2017 年末,中國 65 周歲以上的人口為 1.58億人,相較 2016 年末增長約 828 萬人。2017 年末 65 周歲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 11.39%,相較 2016 年的 10.85%提升約0.54 個百分點。根據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介紹,到 2018 年末我國 65 周歲及以上人口達到

7、 1.67 億人,占總人口的 11.9%。不管是從絕對數量還是相對比重來看,老齡人口的持續提升已經成為了近些年的重要趨勢。根據“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預計到 2020 年,全國 60 歲以上老年人口將增加到 2.55 億人,占總人口比重提升到 17.8%左右。隨著預期壽命的增長和人口出生率的走低,未來老齡人口的比重有望持續上升。老齡人口的持續增長疊加上其他諸如慢性病發病率走高、全民醫保政策的落地等因素,使得全國衛生總費用保持著較快增長。2017 年,全國衛生總費用約為 51598.8 億元,人均 3712.2 元,衛生總費用占GDP 百分比為 6.2%。自 2013 年到

8、 2017 年全國衛生總費用的年均增速為 12.99%,總費用占 GDP 的比重也從 5.57%提升到了 6.62%。伴隨著衛生總費用的快速增長,社會衛生支出的占比得到較快提升,從 2013 年的 36.0%提升到 2017 年的 41.1%。與之相對應的是個人衛生現金支出比重的下降,從 2013 年的 33.9%下降到 2017 年的 28.8%。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65周歲以上人口(萬人)65周歲以上人口比重4.00%2.00%0.00%5000014.00%12.00%10.00%8.00%6.00%2000015000

9、10000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4.002.000.004.334.015.715.364.736.006.665.977.4410.008.0011.7714.0012.00圖 1:我國 65 周歲以上人口數量及占總人口比重圖 2: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億人)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 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1000000.00%20132014201520162017全國衛生總費用(億元)衛生總費用占GDP比重衛生總費用同比增速6.20% 5.00%6.20%6%5.56%5.57%2000011.34%10.

10、00%3000011.74%14.18%14.72%4000015.00%5000020.00%60000圖 3:全國衛生總費用、同比增速、占 GDP 比重資料來源:國家衛健委,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圖 4:全國衛生總費用中三項支出來源占比33.933.229.9728.828.839.1541.241.13636.930.129.930.883030.1100%80%60%40%20%0%2013政府衛生支出(%)2014201520162017社會衛生支出(%)個人衛生現金支出(%)資料來源: 國家衛健委,信達證券研發中心醫?;鹈媾R越發嚴重的財政壓力近年來,在扣除財政補貼情況下的城鎮醫保基金的

11、缺口正呈現逐步擴大的趨勢,其中以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更為顯著。2017 年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個人繳費收入僅為 1812.72 億元,同期的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支出為 6094.91 億元,收支缺口達到4282.19 億元,而這部分缺口主要由財政補貼來解決。2017 年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和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合計的收支缺口為 2250.49 億元,相較 2013 年度的 1895.40 億元增長約 355 億元,不包括財政補貼下的收支缺口擴大趨勢明顯。表 1:近年來城鎮基本醫療保險收支情況(億元)年份年度總收入基本醫療保險費收入年度總支出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支出基金收支結余(不包括財政補貼)城

12、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20136,873.296,529.615,666.885,561.63967.9720147,854.287,463.926,531.706,422.201,041.7220158,926.118,496.637,385.567,257.961,238.67201610,082.009,670.008,088.008,013.001,657.00201712,134.6511,224.439,298.369,192.732,031.7020144,477.35843.194,242.984,075.46-3,232.2720133,926.74738.323,688.3

13、83,601.69-2,863.37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20166,095.001,406.005,472.005,156.00-3,750.0020155,404.721,114.284,784.854,539.52-3,425.2420176,838.331,812.726,121.166,094.91-4,282.19資料來源:財政部網站,信達證券研發中心醫保控費成主旋律,新機構醫保局成立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醫??刭M成為了近幾年醫?;鸬闹餍?。去年,在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中新成立的國家醫療保障局肩負起了關于醫保基金的政策制定和監督管理等職責。醫保局的成立解決了此前醫保管理領域多方共同參與

14、的局面,在整合城鎮職工和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的基礎上,推動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一個強有力的統一的醫?;鸸芾頇C構的設立對于解決當前醫保基金存在的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從藥品帶量采購試點落地,到擬啟動按 DRGs 付費試點,到全國范圍內開展打擊欺詐騙取醫?;饘m椥袆?,再到擬制定全國輔助用藥目錄等,都顯現出醫??刭M的進一步趨嚴,醫保控費也將會是當前以及未來政策制定的重要出發點。表 2:國家醫保局關于醫療保障基金相關職責相關職責描述(一)擬訂醫療保險、生育保險、醫療救助等醫療保障制度的法律法規草案、政策、規劃和標準,制定部門規章并組織實施。 (二)組織制定并實施醫療保障基金

15、監督管理辦法,建立健全醫療保障基金安全防控機制,推進醫療保障基金支付方式改革。(十)職能轉變。國家醫療保障局應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大病保險制度,建立健全覆蓋全民、城鄉統籌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不斷提高醫療保障水平,確保醫保資金合理使用、安全可控,推進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改革,更好保障人民群眾就醫需求、減輕醫藥費用負擔。(三)組織制定醫療保障籌資和待遇政策,完善動態調整和區域調劑平衡機制,統籌城鄉醫療保障待遇標準,建立健全與籌資水平相適應的待遇調整機制。資料來源:中國機構編制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醫療信息化成政策推進重點,軟件及服務占比提升醫療信息化政策密集出臺我們認為,醫

16、療信息化有望成為未來政策推動的一個重要方向。一方面,醫療信息化有助于推動醫保控費的實施。以擬啟動的按 DRGs 付費試點為例,其需要優質的臨床醫療數據作為支撐,還需要實現醫院和各地醫保局的數據對接,這都需要醫院端和醫保局端信息化方面支持。另一方面,醫療信息化可以提升醫療服務效率,從而起到節省醫療資源、推進醫療公平、提升醫療體驗等作用,有助于緩解醫療資源緊張、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等長期問題。自 2018 年以來,醫療信息化領域的政策密集出臺。2018 年 4 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確定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措施, 緩解看病就醫難題,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會議提出提高醫療服務效率,讓患者少跑腿、更便

17、利,使更多群眾能分享優質醫療資源。隨后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就促進互聯網與醫療健康深度融合發展作出部署,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8 月,國家衛健委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通知, 明確提出以電子病歷信息化建設為核心,以提高醫療服務效率、改善群眾就醫體驗、促進智慧醫院發展。9 月,國家衛健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和遠程醫療服務管理規范(試行)三份互聯網醫療領域文件,對基于互聯網提供的醫療服務提出了具體的規范和要求。12 月,國家醫保局發布關于申報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國家試點

18、的通知,將組織開展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s)付費國家試點申報工作。目標通過 DRGs 付費試點城市深度參與,制定并完善全國統一的 DRGs 付費政策、流程和技術標準規范,形成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試點效果。表 3:2018 年以來醫療信息化相關政策梳理時間事件核心內容及解讀一要加快二級以上醫院普遍提供預約診療、檢驗檢查結果查詢等線上服務。允許醫療機構開展部分2018.42018.42018.82018.92018.12國常會確定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措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國家衛健委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通 知

19、。國家衛健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三份互聯網醫療領域文件。國家醫保局發布關于申報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國家試點的通知。常見病、慢性病復診等互聯網醫療服務。二要推進遠程醫療覆蓋全國所有醫聯體和縣級醫院,推動東部優質醫療資源對接中西部需求。三是探索醫療機構處方與藥品零售信息共享。一是健全“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體系。從發展“互聯網+”醫療服務,創新“互聯網+”公共衛生服務,優化“互聯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完善“互聯網+”藥品供應保障服務,推進“互聯網+”醫療保障結算服務,加強“互聯網+”醫學教育和科普服務,推進“互聯網+”人工智能應用服務等七個方面,推動互聯網與醫療健康服務融合發展。二是完善“互

20、聯網+醫療健康”支撐體系。加快實現醫療健康信息互通共享,健全“互聯網+醫療健康”標準體系,提高醫院管理和便民服務水平,提升醫療機構基礎設施保障能力,及時制訂完善相關配套政策。三是加強行業監管和安全保障。強化醫療質量監管,保障數據安全。提出到 2020 年,三級醫院要實現電子病歷信息化診療服務環節全覆蓋;鼓勵將臨床路徑、臨床診療指南、技術規范和用藥指南等嵌入信息系統;到 2020 年,三級醫院要實現院內各診療環節信息互聯互通,達到醫院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 4 級水平;建立緊密型醫聯體的,應當實現醫聯體內各醫療機構電子病歷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對基于互聯網提供的醫療服務提出了具體的規范和要求。

21、明確了互聯網診療、互聯網醫院、遠程醫療服務的內涵。其中,互聯網診療指通過互聯網等信息技術開展部分常見病、慢性病復診和“互聯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互聯網診療的服務范圍得到明確?;ヂ摼W醫院包括作為實體醫療機構第二名稱的互聯網醫院,以及依托實體醫療機構獨立設臵的互聯網醫院,即必須依托實體醫療機構開展業務。組織開展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s)付費國家試點申報工作。目標通過 DRGs 付費試點城市深度參與,制定并完善全國統一的 DRGs 付費政策、流程和技術標準規范,形成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試點效果。有利于管理部門對不同的醫療機構進行較為客觀的醫療服務績效評價,還可以進行醫保付費的管理工作。資料

22、來源:信達證券研發中心整理醫療信息化市場穩健增長,軟件及服務比重提升醫療信息化市場主要包括醫療衛生信息化應用軟件、相關硬件以及基于信息技術的系統集成服務。其中硬件以通用硬件為主, 醫療信息化應用軟件以及相應的集成服務為醫療信息化企業的主要業務范圍。2017 年,硬件類(服務器設備、終端設備、網絡設備)在醫院數字化升級投入中的占比為約為 44%,軟件+服務的整體占比接近 56%。且近兩年硬件投入占比已經呈現一定的下降趨勢,未來軟件和服務領域的投入增長潛力更大。根據 IDC 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 年我國醫療行業 IT 投入規模達到 427.5 億元人民幣,根據易觀的預測,到 2022 年市場規

23、模有望達到 657.2 億元,年均復合增速達到 9.0%。照此估算,2017 年我國醫療行業 IT 投入占全國衛生機構衛生總費用的 0.83%,雖然相對 2012 年的 0.63%有著明顯提升,但與發達國家 3%-5%的占比相比還是存在明顯差距。國內醫療 IT 領域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未來或將達到千億市場規模。同比增速0.00%醫療IT市場規模(億元)10.00%8.31%8.17%7.95%5.00%13.61%10.67%9.83%264.62218.3176.631815.00%376.320.00%184.2373.%5 473.1562.8519.621.22%20.17%20.71

24、%657.2 25.00%608.823.61%70060050040030020010000.75%0.75%0.70% 0.69%0.65% 0.63%0.6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0.78%0.80%0.85%0.83% 0.81%圖 5:我國醫療 IT 市場規模及同比增速圖 6:我國歷年醫療 IT 投入占衛生總費用比重資料來源: IDC,易觀,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 IDC,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應用軟件服務是指將信息技術應用到醫院與公共衛生的管理系統和各項業務功能系統中,通過對醫院、公共衛生系統進行流程化管理,實現特定的業務功能,從而提高醫療衛生機

25、構的工作效率和醫療服務質量。應用軟件提供商通常需要針對客戶的需求提供專業化、個性化的軟件定制服務,具體還可以區分為醫院信息化應用軟件和公共衛生信息化應用軟件兩大類。在醫院信息化應用中,全國約 2460 家三級醫院是醫院 IT 市場的主要購買客戶,大約 8714 家的二級醫院的 IT 花費比較小但是增長較為迅速,一級醫院通常規模比較小,只有基礎的信息化應用。公共衛生信息化應用則包括服務于特定區域的區域衛生信息系統以及服務于公共衛生管理部門的信息系統,兩者均由國家或地方財政負擔建設費用。根據 IDC2015 年的數據,醫院信息化投入大約是公共衛生信息化投入的 4 倍左右,但后者的發展增速略快于前者

26、。醫院信息化發展現狀我國目前在醫院信息化方面已經建立起了較為完備的多種信息系統,主要包括 HIS(醫院信息系統)、醫院核心管理系統、EMR(電子病歷)、PACS(醫學影像系統)、LIS(檢驗科信息系統)、MIS(運營管理系統)、CIS(臨床信息系統)等。其中醫院核心管理系統、PACS、HIS、EMR 規模相對而言較大。100%80%60%40%20%0%2015年2016年2017年軟件硬件服務圖 7:歷年醫院數字化投入占比情況10.14%11.66%13.59%48.10%49.81%43.94%41.76%38.53%42.47%資料來源: 易觀,中國醫院協會,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圖 8:醫院

27、信息化系統主要構成市場規模(百萬元)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2014年2015年資料來源: IDC,信達證券研發中心根據2017-2018 年度中國醫院信息化狀況調查報告顯示,雖然醫院眾多的信息系統在醫院中的建設程度不盡相同,但是已經有約 95.13%的醫院建設完成并開始應用包含 PACS、HMIS、EMR、LIS、CIS 中的一項或多項。其中,PACS、HMIS 系統在醫院中的應用比例較高,均達到 70%以上使用率。目前,醫院對于未來各信息系統建設的重視程度也有所差異,EMR 系統獲得了約 90%醫院的重視,其后依次是CIS、PACS、CPOE、HMIS 等

28、。且對比往年的調查數據,排在前三位的系統始終是EMR、CIS 和PACS。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HMISCPOEPACSCISEMR100.00%90.00%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圖 9:醫院集中存儲應用相關系統使用情況圖 10:2017-2018 年最受醫院重視的信息系統資料來源: CHIMA,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 CHIMA,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對醫院患者 APP 的實施狀況數據分析顯示,醫院 APP 中的服務項目實施占比

29、都比較低,各具體功能實施占比均低于 10%, 其中掛號的實施比例相對最高,為 8.06%,其后依次為就醫指導、在線支付、檢查結果/檢查報告查詢、費用查詢等項目。醫院對于微信公眾號的使用比率也較低,各項目也均低于 10%。根據對醫院信息化建設年度投入金額的統計分析,年度信息化投入金額在 200-500 萬之間的醫院占比最高,為 23.97%,在 500-1000 萬和 100-200 萬區間的比重分別為 10.95%和 12.60%。同時,若以區間中值進行估算,醫院年度信息化建設投入的均值為 527 萬元。2.07%2.69%3.93%3.93%5.17%4.75%5.79%7.23%7.23%

30、6.61%6.4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0.00%9.00% 8.06%0.00%0.62%3.72%5.00%6.20%10.00%12.40%12.60% 12.40%10.95%15.00%30.00%25.00% 23.97%20.00%17.15%圖 11:醫院患者 APP 中服務項目實施占比情況圖 12:上年度醫院信息化建設投入區間比重資料來源: CHIMA,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 CHIMA,信達證券研發中心我們認為,從醫院這一側的需求來看,對于主要信息系統的重視程度是較高的,大部分醫院也有了一定的信息化建設基礎。信

31、息系統的應用也已經在保障醫療安全、提高臨床業務效率、降低醫院運營成本、提高病人滿意度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受制于缺乏充分的信息化資金支持、缺乏人力資源支持等因素,使得醫院的信息化建設面臨一定的發展阻力。未來政府對于醫院信息化要求的提高以及醫療信息化系統的升級換代和功能提升有望成為醫院信息化投入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政策推進或帶來百億的醫療信息化增量市場相關政策的出臺對醫療信息化領域投入起到明顯的提升左右,以下我們根據相應的政策要求對其影響進行測算。電子病歷建設要求明確,未來兩年迎建設高峰根據關于進一步推進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通知的要求,醫療機構加強電子病歷信息化建設與管

32、理將是未來兩年信息化建設的重點之一。根據目標要求,到 2019 年,所有三級醫院要達到分級評價 3 級以上;到 2020 年,所有三級醫院要達到分級評價 4 級以上,二級醫院要達到分級評價 3 級以上。其中 3 級要求醫院各部門間可通過網絡傳送數據,并可獲得部門外數字化數據信息。4 級要求通過數據接口方式實現所有系統(如HIS、LIS 等系統)的數據交換。從 2016 年我國 3630 家醫院關于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的填報信息來看,未形成電子病歷的有 1821 家,占比 50%,1127 家三級醫院平均評級僅為 2.11 級,2459 家二級醫院評級僅為 0.83 級。其中也有 6%左右的醫院

33、達到了四級級別。而且在信息化水平最高的上海、江蘇、浙江,醫院電子病歷的平均等級也才分別為 2.01、1.88 和 1.64 級??梢?,整體而言,我國電子病歷應用水平尚處在初級狀態。此前對于國家衛生行政部門的電子病歷的分級評價以2011 年制定的電子病歷系統功能應用水平分級評價方法及標準(試行)為標準。其中對電子病歷應用水平設臵了 07 級共 8 個等級。相對于該 2011 版的老標準,2018 版的新標準總共劃分了 9 個等級,同時評價方面更為細致,主要增添了數據質量這一重要維度對電子病歷進行評價。數據質量重點突出了數據標準化與一致性、數據完整性、數據整合性能、數據及時性等多個方面。這有利于避

34、免此前存在的雖然有電子病歷,但數據質量較差, 難以進行有效分析和研究,也無法支撐醫療業務效率提升等問題。新標準體現了對于醫療數據的高度重視,為基于數據的應用打下基礎。新標準評價體系主要可以劃分為局部應用以及整體應用水平這兩個層次。局部應用情況:確定了醫療工作流程中的 10 個角色,39 個評價項目。就 39 個評價項目分別對電子病歷系統功能、有效應用、數據質量三個方面進行評分,將三個得分相乘,得到此評價項目的綜合評分。即:單個項目綜合評分=功能評分有效應用評分數據質量評分。整體應用水平評價:主要根據局部功能評價的 39 個項目評價結果匯總產生醫院的整體電子病歷應用水平評價,具體方法是按照總分、

35、基本項目完成情況、選擇項目完成情況獲得對醫療機構整體的電子病歷應用水平評價結果。基本項目是電子病歷系統中的關鍵功能,“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分級評分標準”中列出的各個級別的基本項是醫療機構整體達到該級別所必須實現的功能,且每個基本項目的有效應用范圍必須達到 80%以上,數據質量指數在 0.5 以上。選擇項目的有效應用范圍不應低于 50%,數據質量指數在 0.5 以上。我們基于當前醫院電子病歷應用現狀以及對未來兩年的發展目標,對電子病歷建設的市場空間進行了測算。根據政府采購網上的電子病歷系統的建造及升級改造項目的中標情況對電子病歷系統的投入進行估算。通過對近三個月的中標情況進行統計, 其中三級醫院

36、的電子病歷系統的平均中標價格為 354 萬元,二級醫院的平均中標價格為 205 萬元。我們以三級醫院電子病歷升級投入平均 350 萬,二級醫院電子病歷升級需求平均 200 萬進行估算。整個中國市場的需求規模達到 260 億元。若要求在今明兩年全部完成電力病歷升級和建設,平均一年投入達到 130 億元。相較當前的電子病歷市場而言是一個較大的增量。考慮到一般而言醫院信息化系統的實施周期在半年到一年左右,電子病歷評級周期一般也在半年到一年左右。這意味著,如果以 2020 年底為電子病歷評級的時間節點來看,近期有望迎來電子病歷建設的需求高峰,且可以認為近期的電子病歷建設項目是以達到 2020 年醫院所

37、需要的等級為標準而建設的。另外,我們注意到,對于同樣等級的醫院而言,其電子病歷建設及升級的投入差距顯著。這一方面與不同醫院信息化等級的基礎存在明顯差異有關,另一方面與醫院對于電子病歷建設的需求有關,部分醫院對電子病歷建設提出更高等級的要求。例如,莆田學院附屬醫院的電子病歷六級項目服務類采購項目,其預算金額是 1906.98 萬元;蘇州市中醫醫院的醫院信息平臺及五級電子病歷改造項目的中標價格為 500 萬元。表 4:各級醫院至 2020 年的電子病歷建設需求測算平均電子病歷投入需求(萬)三級醫院24603502086.1二級醫院87142008174.28醫院數量樣本數量合計需求(億元)資料來源

38、:政府采購網,Wind,信達證券研發中心按 DRGs 付費試點工作展開,信息化支持能力需加強DRGs 是目前市場上關注度較高的一個醫療信息化的細分方向。12 月份,國家醫保局發布了關于申報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國家試點的通知文件,提出將組織開展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或者簡稱為 DRGs)付費國家試點申報工作。原則上各省可推薦 1-2 個城市作為國家試點候選城市,通過 DRGs 付費試點城市深度參與,共同確定試點方案,探索推進路徑,制定并完善全國基本統一的 DRGs 付費政策、流程和技術標準規范。DRGs 是以出院病歷為依據,綜合考慮了患者的主要診斷和主要治療方式,結合年齡、并發癥、伴隨病等特征,

39、根據疾病的復雜程度和費用將相似的病例分到同一個組中?;谶@樣的分組以及歷史醫院診療數據,可以知道發生類似診療行為的合理費用支出是多少,從而為醫保支付提供了標準。在按照 DRGs 進行付費的模式下,管理部門(主要是各地醫保局)不僅可以對不同的醫療機構進行較為客觀的醫療服務績效評價,還可以進行醫保付費的管理工作,可以起到醫保控費的作用。在醫院內部也可以幫助進行醫療服務評價。目前 DRGs 已經在美澳德法等國家都得到廣泛應用,對于醫療服務的提效控費取得了不錯的使用效果,但在國內推進尚處在初級階段,應用 DRGs 的醫院數量還很少,未來發展空間還很大。DRGs 的應用也會催生新的醫療信息化需求,一方面

40、需要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醫院和各地醫保局的病例信息互通,另一方面基于 DRGs 標準的相關醫療服務評價、醫保付費管理等應用也需要軟件層面的支持。但是,DRGs 的推動也面臨著一定困難,主要體現在國內尚未形成一個統一的分組標準,以及各級醫療機構缺少優質臨床數據的支撐,國內大部分醫院的數據質量還有待提高。這也與上述的國家積極推動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療信息化建設存在緊密聯系。由于我國目前醫院的信息化基礎還比較薄弱,DRGs 的推進不會很快,更可能僅僅是在部分區域和醫院試點。我們假設全國 30 個左右城市開展 DRGs 付費試點工作,每個城市有 3 家的醫療機構開展具體試點工作,一家醫院平均 100 萬

41、的新增信息化規模,一個城市醫保局則需投入 500 萬左右以對接醫院數據以及基于 DRGs 提供醫保付費支持??偣驳男畔⒒枨蠹s將達到 2.4 億元。遠期來看,在 DRGs 能夠在地級市以及三級醫院逐步推廣的前提下,所能帶來的信息化投入規模大約能有 40 億元(這里僅考慮醫院端醫保數據接口帶來的新增投入規模,未考慮可能帶來的醫院全流程信息系統升級)。和每年超過 400 億元的我國醫療信息化投入相比,DRGs 所能直接帶來的信息化投入增長有限。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對于基于 DRGs 付費模式的推進能對醫院信息化程度的提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DRGs 所需要更高質量的醫療數據的積累,客觀上對醫院的信

42、息化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估計,要滿足 DRGs 的需要所對應的電子病歷等級至少要達到 4 級及以上, 這為醫院電子病歷等級的持續提升帶來了更多推動力量。表 5:遠期 DRGs 所能帶來醫療信息化投入規模數量單體信息化投入規模(萬元)總投入規模(億元)直轄市410000.4地級市29450014.7三級醫院246010024.6合計-39.7資料來源:信達證券研發中心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出臺,行業進入規范發展期對于互聯網醫院,在 2018 年 9 月互聯網醫療領域的多份文件正式出臺以后,互聯網醫院擺脫了此前粗放式發展的局面,開始進入規范發展的局面。一方面,此次明確了互聯網診療、互聯網醫院、遠

43、程醫療服務的內涵。其中,互聯網診療指通過互聯網等信息技術開展部分常見病、慢性病復診和“互聯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互聯網診療的服務范圍得到明確。互聯網醫院包括作為實體醫療機構第二名稱的互聯網醫院,以及依托實體醫療機構獨立設臵的互聯網醫院,即必須依托實體醫療機構開展業務。此舉在加強國家對互聯網醫療領域的管理的同時,也為行業發展指明了道路,有利于進一步規范行業亂象。另一方面,與此前文件中聚焦的醫療機構信息化不同,此次側重在互聯網和醫療服務的結合,但兩者相輔相成,信息化是實現互聯網醫療服務的基礎。表 6: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等文件主要內容發布文件名稱主要內容1)互聯網診療是指醫療機構利用在本機構注冊的

44、醫師,通過互聯網等信息技術開展部分常見病、慢性病復診和“互聯網+”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2)明確了可以與第三方機構合作建立互聯網診療服務信息系統。3)醫療機構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應當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與其診療科目相一致。4)不得對首診患者開展互聯網診療活動。5)醫師掌握患者病歷資料后,可以為部分常見病、慢性病患者在線開具處方。在線開具的處方必須有醫師電子簽名,經藥師審核后,醫療機構、藥品經營企業可委托符合條件的第 三方機構配送。6)鼓勵三級醫院在醫聯體內通過互聯網診療信息系統向下轉診患者。1)互聯網醫院包括作為實體醫療機構第二名稱的互聯網醫院,以及依托實體醫療機構

45、獨立設臵的互聯網醫院。2)實施互聯網醫院準入前,省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應當建立省級互聯網醫療服務監管平臺,與互聯網醫院信息平臺對接,實現實時監 管。3)患者在實體醫療機構就診,由接診的醫師通過互聯網醫院邀請其他醫師進行會診時,會診醫師可以出具診斷意見并開具處方;患者未在實體醫療機構就診,醫師只能通過互聯網醫院為部分常見病、慢性病患者提供復診服務?;ヂ摼W醫院 可以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4)鼓勵城市三級醫院通過互聯網醫院與偏遠地區醫療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生與??漆t生的數據資源共享和業務協同,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遠程醫療服務管理規范(試行)1)遠程醫療服務包括 a)某醫療機構(以下簡稱邀請

46、方)直接向其他醫療機構(以下簡稱受邀方)發出邀請,受邀方運用通訊、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等信息化技術,為邀請方患者診療提供技術支持的醫療活動。以及 b)邀請方或第三方機構搭建遠程醫療服務平臺,受邀方以機構身份在該平臺注冊,邀請方通過該平臺發布需求,由平臺匹配受邀方或其他醫療機構主動 對需求做出應答,運用通訊、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等信息化技術,為邀請方患者診療提供技術支持的醫療活動。2)醫療機構之間通過遠程進行會診,受邀方提供診斷治療意見,邀請方明確診斷治療方案。資料來源:國家衛健委,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對于互聯網醫療領域未來的發展,我們認為此領域有國家的大力推進,也能夠緩解目前存在的醫療機構容納患者有限、醫

47、療資源地域分布不均衡、看病就醫過程效率較低等問題,具有長期發展潛力。隨著行業發展的逐步規范,有利于吸引更多的資本投入到互聯網醫療領域中來,與實體醫療機構的合作將顯得更加重要。其實在這三份文件發布之前已經有了許多關于互聯網醫院的實踐。其中一種模式是大型公立醫院建設的互聯網醫院,將醫院的全部或者部分業務流程向互聯網延伸,使得患者通過網絡獲取智能導診、預約掛號、網絡門診、藥品配送、檢查檢驗預約、繳費等全流程服務。互聯網醫院對于醫院而言具有重要意義,可以幫助提升醫院優質醫療資源的使用效率,擴大醫生和醫院的社會影響力,同時也與國家分級診療的相關政策導向相一致。另外一種模式是以平安好醫生、微醫互聯網醫院為

48、代表的可以整合多家醫療機構的在線醫療服務平臺。通過互聯網渠道實現在線問診、預約掛號、提供健康資訊等服務。我們認為,兩種互聯網醫院的建設模式本質上沒有差異。對于實體公立醫院建立的互聯網醫院,其更多作為醫院覆蓋范圍的延伸,在幫助提升實體醫療服務的同時以在線服務的方式更多的獲取病人,從而擴寬診療服務收入。對于以互聯網公司為主導的互聯網醫院平臺可以聚合多家醫療機構的資源,可以滿足病人更多層次的醫療服務需要。同時互聯網平臺在基于互聯網的業務運營層面相對而言更為擅長。圖 13:北京醫院互聯網醫院及青島大學附屬醫院互聯網醫院圖 14:微醫互聯網醫院資料來源: 掌上北京醫院,青大附院互聯網醫院,信達證券研發中

49、心資料來源: 微醫互聯網醫院官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在對于醫療信息化投入的貢獻上,以每家三級醫院進行互聯網醫院平臺建設需要 500 萬元信息化投入進行估算,遠期所有三級醫院建設完互聯網醫院所需要的總投入為 123 億元。據不完全統計,截止 2018 年 11 月,全國落地運營的互聯網醫院已經大約有 119 家,帶有“互聯網醫院”字樣的企業正以每周兩家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長。其中,以實體醫院為主導的互聯網醫院大約有浙大一院、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河南理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解放軍 117 醫院、福州總醫院、靖江市人民醫院、克拉瑪依市中心醫院、南京市第一醫院、青島大學附屬醫院、河南科

50、技大學一附院、奉節縣人民醫院、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新疆精神衛生中心、南沙區第六人民醫院、駐馬店市中心醫院、綿陽市中心醫院、深圳醫院、柳州市工人醫院、荊門市第二人民醫院、佛山市中醫院三水醫院、渭南市中心醫院、陜西省森工醫院、江蘇省中醫院、青海省人民醫院、百色市婦幼保健院、圖木舒克市人民醫院、河北省中醫院、深圳市婦幼保健院、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赤峰學院附屬醫院、山東省立三院、北京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山東省立醫院等不超過 40 家,其中大部分都是三級醫院,且在整個三級醫院體系中的占比還比較低。我們注意到上述多家互聯網醫院其實在新政策發布之前就已經設立,后續依然存在信息系統升級換代的需求。140

51、1191201008060402002016.112017.32018.11其他類型的互聯網醫院實體醫院為主導的互聯網醫院8435圖 15:互聯網醫院上線數量變化圖 16:截止 2018 年 11 月互聯網醫院分類數量4825資料來源: 動脈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 動脈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由于新政策規定了互聯網醫院準入前需要省級互聯網醫療服務監管平臺,今年各省份的互聯網醫療監管平臺有望陸續上線, 為后續互聯網醫院的快速建設發展打下基礎。我們判斷,在政策鼓勵之下,今明兩年有望成為互聯網醫院建設及升級的高峰期。假設未來兩年每年互聯網醫院在三級醫院中的滲透率能夠提升 20%,則近兩年每年相關

52、的信息化投入需求為 25 億元左右。百億新增需求可期,帶動市場規模擴張綜合來看,電子病歷的信息化建設投入將是未來兩年確定性較高的投入方向。DRGs 的建設會帶動醫療信息化需求,但其本身由于尚處試點發展的初期階段,給醫療信息化市場帶來的增量有限。互聯網醫院的建設由于政策方面的明確,很可能成為未來醫院投入的重點方向,基于互聯網醫院不同的滲透率假設,每年所帶來的信息化建設投入規模在 20 億元左右。我們預計, 三者合計帶來的每年新增信息化投入規模在百億級別,以 2017 年醫療 IT 超過 400 億元的總規模來看,將顯著帶來目前醫療信息化市場規模的擴大。遠期信息化總投入(億2019 年信息化規模(

53、億2020 年信息化規模(億元)元)元)電子病歷26050%100%130130DRGs405%10%22互聯網醫院平臺12310%/15%/20%20%/30%/40%12.3/18.45/24.612.3/18.45/24.6合計413-144/150/157144/150/157表 7:未來兩年電子病歷、DRGs、互聯網醫院平臺建設帶來的新增醫療信息化需求測算2019 年預期滲透率2020 年預期滲透率資料來源:信達證券研發中心醫療信息化上市公司比較目前,在 A 股上市的醫療信息化行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 10 家左右。雖然醫療信息化市場的整體增長將會給大部分公司帶來利好,但隨著市場規模的擴

54、大,現有的市場格局面臨著重新建立的可能。通過對上市公司產品、客戶、新業務開展、經營業績等幾方面的比較,我們更容易看清楚公司各自未來的競爭力以及發展空間。醫療信息化業務基本情況比較在產品類別層面,各公司的同質性較高。以覆蓋醫院、區域衛生、基層衛生、醫療保險等領域的醫療信息化解決方案為主。大部分公司都擁有電子病歷、醫院管理系統等基礎醫院信息化系統以及區域衛生管理系統等面向政府管理部門的產品。公司的競爭力體現在產品覆蓋廣度、產品功能、客戶覆蓋面等方面。在所有上市公司中,衛寧健康、創業惠康、東軟集團、東華軟件的產品布局最為全面。以衛寧健康為例,公司擁有面向醫院和衛生行政機構的較為完整的業務覆蓋。面向醫

55、院有包括門診、住院、急診、電子病歷等級評審、醫院等級評審在內的解決方案,面向衛生行政機構有包括區域公共衛生、區域醫療、基層醫療在內的解決方案。創業惠康擁有八大系列 200 多個自主研發產品,基本涵蓋了整個醫療結構的所有業務系統,省市區縣鄉鎮各級衛計委、局、醫院、疾控、衛生監督、血站、婦幼保健、牙防所等醫療機構,能夠滿足不同客戶的個性化需求。東軟集團提供以患者為中心的全面數字化醫院解決方案,包括HIS、CIS、LIS、EMR、PACS、RIS、CAD、遠程會診服務等,在區域衛生、智能 DRGs、醫療保險管理等領域也有多年的實踐經驗。東華軟件產品包括智慧醫院解決方案群、區域醫療解決方案群、互聯網醫

56、療解決方案群、醫保支付與控費解決方案群等。其他廠商在業務布局上基于各自的優勢各有側重。萬達信息更側重于區域衛生管理信息化軟件以及醫療保障領域信息化,但同時也擁有電子病歷、心電信息系統、DRGs 績效分析等軟件產品。思創醫惠除了以醫院智能開放平臺為核心的產品體系和基于“智能開放平臺+微小化應用”的智慧醫院解決方案外,基于自身在物聯網領域的技術能力,還為醫院提供針對物品、人員管理的信息系統。和仁科技的主要產品包括以電子病歷、醫療信息集成平臺為核心的臨床醫療管理信息系統以及是在不同醫療服務場景下業務延伸的數字化場景應用系統,其在軍隊醫療信息化市場有著較強優勢。久遠銀海側重于以醫療保險為核心提供面向政

57、府部門的管理信息系統以及面向醫保醫院的管理軟件、支付系統等。麥迪科技側重于提供臨床醫療管理信息系統系列應用軟件和臨床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主要包括在麻醉臨床、重癥監護、院前急救、血液凈化和臨床路徑信息系統等產品。圖 17:衛寧健康智慧醫院系列產品圖 18:創業惠康產品與解決方案資料來源: 衛寧健康官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資料來源: 創業惠康官網,信達證券研發中心在客戶覆蓋方面,根據公開數據,衛寧健康、創業惠康覆蓋的醫療機構數量較多,均在 5000 家以上。萬達信息覆蓋全國醫療機構約 4000 家。東軟集團累計服務的醫院客戶超過 2000 家。思創醫惠、麥迪科技的醫院客戶數均超過 1000 家。在三

58、級醫院覆蓋中,東軟集團、麥迪科技覆蓋余 400 家,東華軟件約覆蓋 300 家,衛寧健康則超過 200 家。其中,萬達信息在上海市擁有較高占有率,覆蓋了全部 38 家三甲醫院基本覆蓋其他各等級醫院和基層衛生醫療機構。和仁科技在軍隊醫院信息化市場中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思創醫惠具備給境外機構提供國際標準化信息服務能力,覆蓋了 6 家港澳醫院。表 8:主要醫療信息化公司產品及客戶覆蓋情況公司主要醫療信息化產品客戶覆蓋情況公司成立時間智慧醫院:門診、住院、醫技、急診、門診輸液、費用控制、HRP、臨床數據中心、臨床質控管理、電子病歷等級評審、醫院等級評審等解決方 案,面向衛生行政機構有包括區域公共衛生、

59、區域醫療、基層醫療在內的衛寧健康創業惠康解決方案。具體包括:電子病歷軟件、醫聯體管理信息系統軟件、網景醫院管理信息系統、衛寧 DRGS 管理系統、臨床信息系統、衛寧醫院影像數字化平臺系統、衛寧醫院實驗管理系統等。擁有八大系列 200 多個自主研發產品,基本涵蓋了整個醫療結構的所有業務系統,省市區縣鄉鎮各級衛計委、局、醫院、疾控、衛生監督、血站、婦幼保健、牙防所等醫療機構,能夠滿足不同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具體包括:創業急診臨床信息系統軟件、服務的醫療機構數量超過 5,000 家,其中三級醫院超過 200 家。營銷網絡已遍及全國30 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用戶數量達到 6,000 多家,公共衛生項

60、目遍及全國 200 多個區縣。2004.41997.12萬達信息東軟集團東華軟件思創醫惠在智慧健康領域提供醫療衛生閉環服務,實現全過程健康管理。產品具體包括醫院信息系統、區域衛生、基層衛生、公共衛生、智慧醫藥等。在智慧社保領域,圍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各業務領域,從服務決策層、業務管理層、業務支撐層、基礎支撐層提供了全面的解決方案。產品具體包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整體解決方案、陽光醫保解決方案、人力資源醫療保險公共服務解決方案等。提供以患者為中心的全面數字化醫院解決方案,包括 HIS、CIS、LIS、EMR、PACS、RIS、CAD、遠程會診服務等。面向個人健康服務,東軟與大型醫院聯合提供熙康健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