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課件_第1頁
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課件_第2頁
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課件_第3頁
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課件_第4頁
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輻射防護(fngh)安全所 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yngdu)措施第一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內容(nirng) 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類型 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特點核恐怖事件與放射事故的危害應急狀態(zhungti)分級與應急計劃區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第二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一、核與放射(fngsh)突發事件的類型第三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幾個(j )基本概念放射突發事件放射事故(shg)放射事件第四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什么(shn me)是核與放射突發事件 由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

2、急條例 確定的突發公衛生共事件的含義,對于“放射突發事件”,可以理解為: 核與放射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的由于放射性物質或其他輻射源造成或可能造成公眾健康嚴重影響(yngxing)或嚴重損害的突發事件。 第五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什么(shn me)是放射事故衛生部、公安部令第16號,2001年放射事故管理規定 :放射事故:放射性同位素丟失、被盜或者射線裝置(zhungzh)、放射性同位素失控而導致工作人員或者公眾受到意外的、非自愿的異常照射。 第六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什么是放射(fngsh)事件 放射事件,是指因操作失誤、設備缺陷或其他原因導致或有

3、可能(knng)導致的與正常實踐所受照射明顯不同的照射。醫學上宜用放射事件第七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核與放射(fngsh)突發事件類型核 事 故: 核武器事故 核反應堆事故 核材料臨界事故輻射事故: 輻射裝置事故 放射源丟失事故 放射性廢物(fiw)儲存事故 醫療照射事故核恐怖襲擊: 核裝置或核武器爆炸事件 放射性物質散布事件 攻擊破壞核電站或核設施事件核武器爆炸:第八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 指核設施(如核電廠、核反應堆、核燃料處理廠等)發生的事故(shg) 核事故可造成大量人員輻射損傷,甚至導致重大人員傷亡和放射性污染。 例:1986年,蘇聯切爾諾

4、貝利核電站爆炸事故 1.核事故第九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放射源意外(ywi)照射或丟失造成的放射事故。包括:人員受到的超劑量照射事故 放射性污染事故 放射源丟失事故。2.放射(fngsh)事故第十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3. 核和輻射(fsh)恐怖襲擊事件核和輻射恐怖襲擊事件: 是指恐怖主義分子為了達到其政治、經濟、宗教、民族(mnz)等罪惡目的,通過威懾(恐嚇)使用或實際使用能釋放放射性物質的裝置 襲擊核設施(包括重大的放射源輻照設施)引起放射性物質的釋放,導致顯著數量人群的心理影響、社會影響或一定數量人員傷亡,從而破壞國家公務、民眾生活、社會安定與

5、經濟發展等的恐怖事件。第十一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國際形勢: “目前全世界各國的安全和穩定(wndng)受到國際恐怖主義、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地區危機、貧窮、氣象變化和流行病的威脅和挑戰” _德國總理施羅德祝賀布什連任賀電.04-11-03第十二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主要耒自: 恐怖主義、分裂主義、極端主義的威脅 近幾年耒,全球范圍(fnwi)內恐怖活動頻繁發生,造成大量傷亡,危害極其嚴重。 據全球不完全統計, 1995年440起,死165人,傷6291人; 1996年296起,死314人,傷2912人; 1997年304起,死221人,傷693人;

6、在中亞地區,三種勢力“三位一體”不斷制造恐怖破壞活動;據2001年不究全統計,境內外“東突”勢力在我國新疆境內制造了200余起恐怖事件,致162人死亡,440人受傷。第十三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主要的核恐怖事件類型: 核裝置或臟彈 釋放(shfng)放射源或放射性物質 襲擊核電站或其它核設施 3.核恐怖事件 主要表現(bioxin)為恐怖分子引發的核與放射性突發事件。第十四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 核裝置或臟彈 恐怖分子將放射物質與常規炸藥混合制成“臟彈”,爆炸后引起區域性放射性污染,造成人員傷、?。毙苑派洳。?、亡。釋放放射源或放射性物質 恐怖分子將

7、偷盜(tudo)的放射源丟棄至人員密集處、食品飲料、河水井水自來水中,造成人員受照,食品水污染。襲擊核電站或其它核設施 襲擊核電站后,即可產生高強度的貫穿輻射,釋放出的大量放射性物質,短期內造成地區大面積放射性污染。隨后放射性氣溶膠隨大氣擴散到臨近國家或地區,引起全球性放射性污染。3.核恐怖事件第十五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Radiological Dispersal Device RDD (“Dirty Bomb”)“臟彈”第十六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9.11事件后,核材料并沒有處于安全狀態。面臨三個問題:1.恐怖分子盜竊核武器;2.恐怖分子盜竊核武

8、器部件(bjin),組裝核武器;3.恐怖分子盜竊放射性材料做成“臟彈”3.核恐怖事件 第十七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 最直接的危險是:來自前蘇聯的核武器失竊(sh qi)。前蘇聯有17000 22000件核武器,分別儲存在123個地點 3.核恐怖事件第十八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 俄羅斯核武器的安全: 18000個俄羅斯軍官有犯罪,其中,26個將軍,100個校級軍官腐化,對恐怖分子以可乘之機。 俄羅斯負責保管 核武器的將軍認為: 最大的危險(wixin)來自保 管核武器的人員。General Colonel Igor Volynkin, 12th Mai

9、n Directorate, Ministry of Defense, 19993.核恐怖事件第十九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另外的危險是:核燃料的非法運輸核材料(cilio)被盜 9394年,全球50余起核材料被盜,992000年,70多起被盜?,F在,幾乎每一個星期發生一次。3.核恐怖事件第二十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Illicit Trafficking Cases Worldwide: 1991-2002第二十一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 我們關心的是: 恐怖分子是否(sh fu)能制造核武器?基地組織的一份材料顯示: 恐怖分子具備

10、這方面的知識。 3.核恐怖事件第二十二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導致(dozh)突發事件或用于制造恐怖事件的放射源具備的兩個條件: 放射源的活度較大,足以給人造成嚴重的輻射損傷。 放射源中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較長,能使輻射損傷長期或在一段時期(shq)持續發生作用。 重點關注的放射源: 60Co、137Cs、90Sr和192Ir等放射性核素制成的放射源镅一鈹中子源(半衰期長)第二十三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需要(xyo)多少核材料可制成核裝置? 50公斤(n jn)濃縮鈾(可口可樂罐大?。┛芍瞥珊宋淦?。6公斤Pu可制成爆炸裝置。 核恐怖事件:第二十四頁,共一

11、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 預測(yc)模型:1kt的核裝置投入曼哈頓,在半徑1400米范圍內,即受到射線(shxin)照射;1小時后,落下灰致死劑量可達半徑為6000米的范圍。 核恐怖事件:第二十五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There is no little nuclear bomb第二十六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核恐怖事件的特征(tzhng)和后果第二十七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1爆炸核裝置或臟彈(1)特征“臟彈”: 指常規炸藥與密封(mfng)或非密封(mfng)放射源混合制成, 烈性普通炸藥與固體或液體放射性材料混合

12、制成。 威力: 爆炸時放出高貫穿輻射的放射性物質(伽瑪、中子)難以防護,運輸、攜帶、操作過程中易被探測儀器測量到,恐怖分子自身也將受到輻射,因此這類放射性物質被采用的可能性較小。 而具有低貫穿輻射的放射性物質,容易逃過監管部門的監視,只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在并不太嚴格的條件下就可以制造爆炸裝置并實施恐怖襲擊。核恐怖事件的特征(tzhng)和后果第二十八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 (2) 危害后果:爆炸后引起區域的放射性污染(街道(jido)、建筑物、地面污染)放射性損傷,嚴重者死亡。 造成建筑物倒塌,產生的金屬碎片等物體可造成人員傷亡。 低貫穿輻射的放射性物質污染,導致社會

13、心理上的影響。第二十九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 2釋放放射源或放射性物質 (1) 特征(tzhng): 密封源易被恐怖分子用來實施恐怖事件,其中,工業探傷和放射治療用的60Co、 192Ir 、137Cs放射源是易被選用的放射性核素。 第三十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危害后果:恐怖分子釋放的放射源可致人群受到大劑量照射,導致急性放射病乃至死亡。如無放射病常識(chngsh),易造成誤診,貽誤治療。引起地區恐慌、影響地區性社會安寧。食品、飲料、水源的放射性污染后果與投放的核素種類、性質、數量有關。一般情況下導致放射性污染,對人體造成隨機性效應,即患癌癥幾率增

14、大 。第三十一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 3襲擊核電站或其他(qt)核設施 (1)特征: 恐怖襲擊手段: 潛入反應堆用常規爆炸裝置實施爆炸。 劫持民用航空器撞擊核電站的關鍵部位。 直接對放射性物質儲存、應用場所或運輸車輛 實施恐怖襲擊。如核設施、高放廢物貯存場、 大型輻照裝置以及廢放射源儲存庫。 第三十二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 (2)危害后果:襲擊后產生高強度的貫穿輻射,并釋放出大量放射性物質,造成大面積放射性污染甚至引起全球性放射性污染。高強度的貫穿輻射和釋放的大量的放射性物質可使人員受到大劑量照射(zhosh),患急性放射病甚至死亡。 襲擊爆炸和著火

15、,導致人員傷亡。 核電站所在地區、臨近地區和周邊國家的甲狀腺癌的發生率增加。 造成重大財產損失。 對發生國的能源政策乃至政治、經濟均有不容忽視的影響。 對人員救治和污染的清除等處理措施難度大、時間長。第三十三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核與放射(fngsh)突發事件的類型 4.核武器爆炸(bozh) 爆炸核武器的主要特征是沖擊波、熱輻射和核輻射。第三十四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 4 爆炸(bozh)核武器(1) 特征: 沖擊波及其伴隨的強風使樓房等建筑物瞬間倒塌或物體崩射,造成大量人員傷亡。熱輻射是指核武器爆炸后產生的一個(y )溫度高達幾千萬攝氏度的熱球。

16、熱球產生的熱輻射足以點燃各種物質,發出的強光使人暫時或永久失明。第三十五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 原子彈爆炸 核輻射: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的兩顆原子彈造成30余萬人員傷亡中,其中有是由輻射損傷造成 第三十六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 (2)危害后果 小威力核武器造成的危害大小取決于核武器的威力,主要危害是核輻射殺傷,威力稍大的核武器造成的危害是多種類型的復合(fh)傷害。 4 爆炸(bozh)核武器第三十七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對核恐怖事件的認識(rn shi)核恐怖事件有可能發生,幾率很小,不應過分渲染制造

17、者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人員傷亡數量有限主要是社會影響(yngxing)和政治影響(yngxing)對公眾普及放射衛生知識第三十八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核與放射(fngsh)突發事件考慮的重點對象 核電站 核設施 部分(b fen)民用放射源第三十九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核恐怖事件與放射(fngsh)事故的危害直接造成人員傷亡;患癌癥的可能性增大;后代畸形;影響社會安定,甚至(shnzh)造成社會動蕩;破壞經濟發展。第四十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二、核與放射(fngsh)突發事件的特點第四十一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

18、施二、核與發生突發事故(shg)特點 事故發生突然, 發展迅速, 全過程呈階段性 多種照射來源(liyun)和途徑 釋放出多種放射性核素, 各種核素以不同的照射方式, 引起不同的組織器官損傷 影響范圍廣, 涉及人數多, 作用時間長 造成較大的社會和心理影響 應急處理的專業技術性強, 需要的救援力量較大 第四十二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1. 事故(shg)發生突然, 發展迅速, 呈階段性 一般可將核事故全程分為早期(zoq)、中期和晚期三個相繼的階段。 這種劃分對于制定應急計劃及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有實際意義,因為各階段的特點和主要輻射來源及照射途徑不同,需采取的對策也不全相同

19、。 第四十三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2. 多種照射來源(liyun)和照射途徑事故產生的輻射照射,可有多種來源和途徑(tjng),大型核設施事故中: 早期:煙羽中放射性核素的外照射 吸人煙羽中放射性核素的內照射 中期:地面沉積放射性核素的外照射 食品和水放射性核素的內照射 后期:受污染的食品及水引起的內照射 第四十四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3. 多種放射性核素, 以不同的照射方式, 引起不同的組織(zzh)器官損傷 核反應堆發生事故,放射性物質向大氣 釋放, 放射性核素: 短壽命(shumng)核素:如 125I 、 131I 長壽命核素:如 90Sr、

20、137Cs 對人員的照射方式和主要組織器官: 外照射 : 全身損傷 內照射 : 甲狀腺等器官的損傷 皮膚照射 :皮膚損傷第四十五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4.影響(yngxing)范圍廣,涉及人數多,作用時間長 核反應堆發生事故,大量放射性物質釋放情況下,由于煙羽漂移,輻射影響的范圍廣,受照的人數(rn sh)多,因而需采取防護措施的地區也大。 核事故影響時間較長,因為: 某些放射性核素 (如90Sr, 137Cs, 239Pu等) 壽命長 輻射的遠期效應,特別是致癌和遺傳效應, 要進行數十年甚至終生觀察才能做出科學評價。 第四十六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

21、5. 造成較大(jio d)的社會和心理影響 發生任何重大災害,均可引起公眾 不同程度的社會心理(xnl)反應,其后果可波及整個社會。 國外幾次重大核事故的經驗證明,核事故也可造成很大社會心理影響,引起人群心理紊亂、焦慮、恐慌和長期慢性心理應激。這種不良的社會心理效應,其危害可能比輻射本身導致的后果更嚴重。 第四十七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6.應急處理的專業技術性強,需要的救援力量(l ling)較大 核反應堆發生嚴重事故時: 由于影響范圍廣、涉及人數多、社會和心理影響大,加之輻射對人體的照射必須借助于特殊儀器才能發現,對輻射損傷的防、診、治、遠期危害評價,以及處理發生事故

22、的反應堆和消除放射性污染等工作均需要一定專門技術和設備。 因此 救援及善后處理往往(wngwng)需要投入較大力量,有時要動員各方面的人力物力,甚至全國范圍或國際的合作。 第四十八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 動員了全蘇必要的科學、技術及經濟方面的 應變力量。 動員了7000多個輻射實驗室、防疫站以及許多輻射安全專家。 動用了1964個醫療隊,22000余名各類醫務人員,1200多名大學生及1600余名科技與工程技術人員 動用人力共60萬,其中,34萬現役軍人。方圓30公里(n l)10萬居民遠離家園。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shg)救援力量第四十九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

23、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三、核與放射(fngsh)突發事件應急狀態 分級與應急計劃區第五十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對放射突發事件,往往需根據突發事件的應急狀態和應急計劃區進行應急準備和應急響應。(一)應急狀態分級(以核電站為例) 1、應急待命 2、廠房(chngfng)應急 3、場區應急 4、場外應急(總體應急) 第五十一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二)應急計劃區劃分應急計劃區,是指為在事故時能及時、有效地采取保護公眾的防護行動,事先在核設施周圍建立的、制定有應急計劃并作好(zu ho)應急準備的區域。1、煙羽應急計劃區:216km.。2、食入應急計劃區:25

24、100km.。第五十二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四、核與輻射(fsh)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第五十三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一)放射(fngsh)突發事件的應急準備 1.制定相關法規和標準2.建立(jinl)應急組織3.制定應急計劃及實施程序4.做好必要的技術和物資準備 (監測儀,救治方案,藥品等)5.宣傳教育及培訓、演習6.開展必要的研究工作 第五十四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現場調查人員組成:由輻射檢測與臨床救治專業人員組成,分為4組:醫療救護組:進行受照人員放射病的判斷與救治。碘片管理組:發現(fxin)有放射性碘釋放時,負責管理并發

25、 放碘片。食品與水監測組:提供水、食品污染水平輻射防護組:進行內、外照射監測,并估算受照劑量 根據獲取的資料,確定事故性質,估算受照劑量,判斷事故類型級別,提出控制措施及救治方案。 (二)現場(xinchng)調查與監測第五十五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 (三)輻射監測與劑量(jling)估算監測內容:煙羽特性、地面輻射水平、空氣中放射性氣體和微塵的濃度等。監測方式:固定監測網、空中監測、車載監測、船載監測、外照射個人劑量監測、實驗室分析(熱釋光測劑量、電子自旋共振(ESR)波譜測劑量、感生放射性測中子劑量、生物劑量計染色體、微核分析)等。 劑量估算:根據監測結果,盡快精確估

26、算劑量水平,以盡早確定是否采取(ciq)防護措施。 第五十六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 事件(shjin)現場的分區(1)控制區:輻射劑量大于7.5Gy/hour。是事故污染 現場中心地域,用紅線將其與其外的區域 分隔開來,在此區域救援人員必須裝備 防護裝置以避免被污染或受到照射;(2)監督區:輻射劑量為2.57.5Gy/hour??刂茀^以 外的區域,以黃色線將其與其外的區域分隔開 來,此線也稱為洗消線,所有出此區域的人 必須在此線上進行洗消處理;在此區域的人 員要穿戴適當的防護裝置避免污染。外邊界 處設立輻射警示標志 (3)非限制區:輻射劑量小于2.5Gy/hour。監督區

27、以外 的區域,患者的現場搶救治療、支持指揮機 構設在此區。第五十七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 (四)事故受照人員(rnyun)的分級救治第五十八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核應急醫學(yxu)救治的主要任務核應急醫學救治是整個核應急工作(gngzu)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任務是:對受照射人員進行及時、有效的醫學處理,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遠期危害,保護公眾的安全與健康第五十九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在發生核與放射突發事件后,及時地對廣大居民采取適當的醫學防護措施,對受照射人員(rnyun)進行妥善的醫學救治處理,可以限制或減輕事件造成的后果為

28、解決核與放射突發事件后的醫學救援問題,IAEA推薦了有關放射傷員的醫學應急處理原則和一般程序我國也已經建立了比較完整的核應急醫學救援體系,開展了一系列核應急醫學救援準備工作核應急(yng j)醫學救治的主要任務第六十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 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后果(hugu)和出現的醫學問題,主要決定于事件的性質和嚴重程度最嚴重的核與放射突發事件可發生放射損傷:全身外照射損傷、體表放射損傷和體內放射性污染損傷非放射傷:如燒傷、創傷、沖擊傷放射性復合傷(五)事故受照人員的分級(fn j)救治(四)分級救治(jizh)的原則和任務第六十一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

29、措施 根據事件損傷嚴重程度不同,給予不同層次的醫學幫助,即分級救治. 目前,各國都采用三級救治體系,主要依據切爾諾貝利事故的經驗。 現場救護:事故單位醫療機構; 當地救治:地區醫療單位,最好為綜合醫院(yyun); ??漆t治:??漆t院或較大的綜合醫院。(四)事故受照人員(rnyun)的分級救治第六十二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現場救護(jih)原則快速有效邊發現邊搶救先重后輕對危重傷員先搶救后除污染保護搶救者1.現場(xinchng)救護(四)事故受照人員的分級(fn j)救治第六十三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主要任務:發現需緊急處理的傷員。撤離傷員,緊急處

30、理危重傷員(止血、固定骨折、包扎、去污染(wrn)、抗休克、必要的手術)初估劑量,初步分類,及早使用穩定碘、抗放藥物污染檢查,初步去污處理判斷內污染,及早阻吸收和促排對癥支持治療:鎮靜、止吐、止痛、輸液收集生物樣品和劑量物品填寫登記表,分類處理1.現場(xinchng)救護(四)事故受照人員(rnyun)的分級救治第六十四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分類處理各種急性放射病、放射復合傷、內污染人員、現場醫療救治單位不能處理的非放射損傷人員送地區醫療救治單位必要時重度以上急性放射病、放射復合傷、嚴重(ynzhng)內污染人員直接送??漆t院傷情危重不宜后送的就地搶救,傷情穩定后及時后

31、送懷疑受到照射或內污染人員也應后送1.現場(xinchng)救護(四)事故(shg)受照人員的分級救治第六十五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設備條件:根據核設施規模、可能事故危害程度配備相應設備條件現場醫療防護設施隔離、清除放射性污染設備現場醫院救護(jih)設備輻射監測儀器1.現場(xinchng)救護(四)事故受照人員的分級(fn j)救治第六十六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2.當地(dngd)救治實施單位(dnwi)當地應急醫療救治單位地區醫院救治機構應掌握多學科、可隨時召集的專家組名單,包括外科、血液學、輻射防護、內照射劑量學專家等(四)事故受照人員的分級

32、(fn j)救治第六十七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2.當地(dngd)救治 基本任務: 主要救治輕度和中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人及放射復合傷病人,有放射性核素內污染傷員以及各種非放射性損傷人員;體表(t bio)殘留放射性核素污染人員去污處理,污染傷口處理內污染治療,嚴重的轉送??漆t院救治二次分類,重度以上急性放射病、放射復合傷病人送??漆t院救治,暫不宜后送的就地觀察、治療,專家會診支援、指導一級救治(四)事故受照人員(rnyun)的分級救治第六十八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2.當地(dngd)救治設備條件放射性污染病人專門通道無菌手術室,可開展常規手術放射性污

33、染處理(chl)室處理體表放射性污染防止放射性擴散(四)事故受照人員的分級(fn j)救治第六十九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3.???zhun k)醫治實施單位:設有放射損傷治療??频木C合醫院 能處理外照射事故和放射性物質污染事故具有專業實驗室、層流病房(無菌隔離(gl)間)有多方面專業人員,包括劑量學家(四)事故受照人員(rnyun)的分級救治第七十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主要任務:??浦委熤饕獙χ卸裙撬? su)型以上的急性放射病人、放射復合傷、嚴重放射性核素內污染人員進行??浦委熞部稍趯<抑笇?,在大型綜合醫院進行治療支援和指導一、二級救治 衛生部核

34、事故醫學應急中心臨床部、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醫學研究所和307醫院)進行??浦委?。3.???zhun k)醫治(四)事故受照人員的分級(fn j)救治第七十一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放射(fngsh)應急人員: 消防人員 醫務人員 警察 運輸司機及乘務員。(五)應急(yng j)救援人員的防護第七十二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1.應急照射的劑量控制(kngzh) IAEA 115號安全叢書(1997年)建議(a)一般情況不超過50mSv(b)搶救財產、防止大的集體劑量或防演變成災難性情況100 mSv(c)搶救生命(0.5Sv)(五)應急(yng j)救援

35、人員的防護第七十三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b. ICRP 96號出版物(2004年)建議(jiny) 職業照射(zhosh)指南應急工作類型 劑量指南值 搶救工作搶救生命、防止嚴重損傷或防止發展成災難性條件 其他立即的和緊急的行動 原則上不推薦劑量限值,如果有,則僅是只有對其他人的好處明顯大于搶救者自身的危險。另一方面,應當作出各種努力,以防止發生確定性健康效應,(即把有效劑量保持在1Sv以下可避免發生嚴重的確定性健康效應,使劑量低于下面給出的最大單一年份劑量限值的10倍會避免其他確定性健康效應)。應作出各種合理的努力,使劑量保持在最大單一年份劑量限值的2倍以下(見下),以

36、防止發生何其他的確定性效應發生其他工作包括恢復和重建工作采用正常劑量限值,即: 5年平均每年有效劑量20mSv(5年100 mSv)進一步規定:任何一年 有效劑量不超過50mSv和 當量劑量應當不超過對于眼晶體,150mSv對于皮膚(受最高照射的1cm2 皮膚面積上的平均劑量),500 mSv手和足,500 mSv注:(a)在可能導致劑量超過正常職業照射限值的劑量條件下,工作人員應當是自愿的,而且應當向他們說明可能的輻射(fsh)危害,以使他們做出有根據的決策??赡軕言谢虿溉榈呐ぷ魅藛T不應參加這些工作。 第七十四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2.參加應急(yng j)的人員必須

37、是受過專門培訓或熟悉情況的專職人員,一生中只限于一次。3.應急人員應采取安全可靠的防護措施。盡可 能減少內、外照射和表面污染。4.接受應急照射前,可事先使用抗放射藥物。5.對接受應急照射的人員給以醫學觀察,并將 其受照劑量和觀察結果詳細記入健康檔案。(五)應急救援(jiyun)人員的防護第七十五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包括:1.對一般公眾的具體防護措施2.確定干預水平和導出干預水平減輕對公眾的社會心里影響和不良(bling)社會效應 (六) 對公眾的防護(fngh)措施第七十六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 緊急防護措施: 隱蔽,撤離,服穩定性碘,控制 道路(

38、dol),呼吸道、體表防護等 較長期防護措施: 臨時避遷,永久重新定居,去污 染,對食物、飲水、飼料的干預等 1. 對一般公眾的具體防護(fngh)措施第七十七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隱 蔽 大多數建筑物可使人員 吸入劑量 減少 隱蔽在室內(sh ni)也可以減少 外照射劑量 第七十八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 個人(grn)防護主要是對人員 呼吸道 和 體表的防護: 當空氣被放射性物質污染時,用手帕、毛巾 等捂住口、鼻, 可使 吸入放射性物質的量減少 90% 對人體表面的防護可用帽子、頭巾、雨衣、 手套(shuto)和靴子等進行防護, 減少放射性沾染 另

39、外,對已受到或可疑受到放射性污染的人員 應進行 除污染 第七十九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 服用(f yn)穩定性碘 服用穩定性碘以減少甲狀腺對吸入和食入的放射性碘的吸收。服用穩定性碘的時間對防護(fngh)效果有明顯影響: 若在攝入放射性碘以前6h內服用穩定 性碘, 防護效果幾乎是完全的 如果在吸入放射性碘的同時服用穩定 性碘,防護效率約為 90%第八十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 控制(kngzh)進出口通道 采取控制進出口通道措施,以防止或減少(jinsho)放射性物質由污染區向外的擴散。第八十一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撤 離 人員從

40、住所(zh su)、工作地點 緊急撤走一段時間,以避免或減少照射, 在大多數情況下將允許撤離者再返回。 第八十二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 臨時(ln sh)避遷 實施此措施是為了避免在幾個月內接受不必要的高劑量(jling)照射。 第八十三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 永久性重建(zhn jin)新定居 如某些污染區受到長壽命核素污染時,當其剩余劑量(jling)高到需要進行 永久性重建新定居時,可采取此措施。 第八十四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 其目的是: 減少來自地面沉積放射性物質的外照射 減少放射性物質向人體及食物的轉移 降低放射性物

41、質再懸浮和擴散 通常,去污措施開始(kish)的越早效率越高 消除(xioch)放射性污染第八十五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 對食物(shw)的干預可采用降低食品污染水平的多種方案。如: 受污染的水可用混凝、沉淀、過濾及 離子交換等方除污染。 禁止銷售和食用受污染食品等相應措施 以減少放射性核素食入所致(su zh) 內照射。第八十六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 對人員的醫學(yxu)處理 醫療救治 對受到超過劑量限值照射的人員, 及受 不同程度放射損傷的人員,需在不同 水平的醫療單位分級(fn j)處理 去污: 皮膚污染時要及時去污, 減輕皮膚損傷 促排:

42、對體內污染者要進行放射性核素促排, 減輕放射性核素由內照射第八十七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 對公眾(gngzhng)可能采取的防護措施 措 施利 益困難、風險、代價a.隱蔽b.服穩定性碘c.撤離d.個人呼吸道及體表防護e.控制通路f.臨時避遷g.永久重新定居h.人員去污染i.地區去污染j.對食物和飲水的干預可使煙羽外劑量降到1/2-1/10,可減少吸入所致內劑量提前或同時服效果很好,6h后服可使甲狀腺劑量降約50%可減少或避免來自各種途徑的照射簡單防護可減少吸入量約10倍避免污染擴散,防入污染區受照可避免在幾個月內接受不必要的高劑量照射可避免長時間受較高劑量照射去除體表和衣

43、物上的放射性污染降低進入者的內、外照射減少內照射劑量超過12h可引起社會、醫學及其他問題24h后服已無效;短期內分發困難;極少數人過敏易引起混亂和不良后果,認真分析后再確定用否困難、代價小,一般公眾不需專用防護服時間久可使生活及生產困難有時間準備,風險比撤離稍小,但也應慎重要考慮可避免劑量、經濟及社會等因素風險、代價小,不影響其他措施面積、建筑物量大,困難、風險大;措施本身對健康影響不大要等監測結果判定;有供應來源時困難、風險不大第八十八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 不同照射途徑可采取的防護(fngh)措施照射途徑可采取的措施 來自煙羽中放射性核素的外照射由煙羽中放射性核素所致

44、內污染來自表面沉積的放射性污染及活化產物引起的外照射再懸浮引起的內污染因自身污染引起的內污染攝入受污染的水和食品造成的內污染 隱蔽,撤離,控制出入通道隱蔽,呼吸道防護(a),服用穩定性碘,撤離,控制出入通道隱蔽,撤離,控制出入通道,去污撤離,避遷,控制出入通道,去污控制出入通道,去污控制食品和水,使用貯存的飼料 注:(a)呼吸道防護包括用干或濕毛巾(mojn)或浴巾遮蓋住鼻子等行動。 第八十九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干預的基本原則:避免發生確定性效應干預的劑量(jling)水平應做利益代價分析,不是越嚴越好干預或取消干預要最優化 2.確定(qudng)干預水平和導出干預水平

45、第九十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干預水平(急性照射和慢性照射)在任何情況下預期要進行(jnxng)干預的急性照射劑量水平(a) 器官、組織器官、組織2天內所受的預期吸收劑量(Gy)全身(骨髓)肺皮膚甲狀腺眼晶體生殖腺 1(b)63523(a)在考慮緊急防護行動的實際干預水平時,應該考慮胎兒受到大于0.1Gy劑量(2天內所受劑量)時引起確定性效應的可能性;(b)對敏感的個體(gt),大于0.5Gy照射后第一天可能出現嘔吐。 第九十一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 緊急防護行動(xngdng)的通用干預水平在任何情況下預期要進行干預的慢性照射(zhosh)劑量率水平

46、器官、組織 當量劑量率(Gy.a-1) 生殖腺 眼晶體 骨 髓 0.20.10.4 防護行動干預水平(可避免劑量) 隱 蔽 撤 離 碘預防 10mSv(受照期不超過2天)50mSv(受照期不超過1周)100mGy(待積吸收劑量) 第九十二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 臨時避遷及永久性重新定居(dng j)的干預水平防護行動干預水平(可避免劑量) 臨時避遷開始終止永久重新定居 30mSv(受照期1個月)10mSv(受照期1個月)10mSv30mSv(預計在12年內1個月的累積劑量不低于此值)1Sv(終身累積劑量) 第九十三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放射性核素 一

47、般消費用食品(kBq/kg) 牛奶,嬰兒食品和飲水(kBq/kg) 134,137Cs,103,106Ru,89Sr131I90Sr241Am, 238,239Pu 110.10.01 10.10.10.001 食物(shw)的通用行動水平對表11所列食物的通用行動(xngdng)水平,食品法典委員會(CAC)的食品添加劑和污染物委員會(CFAC)對其作了修正(見表12)。第九十四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 食物中放射性核素 指導水平/(Bq/kg) 238pu,239pu,240pu,241Am 90Sr,106Ru,129I,131I,235U 35S,60Co,89Sr

48、,103Ru,134Cs,137Cs,144Ce,192Ir 3H(a),14C,99Tc 11001,00010,000 食物(shw)添加劑和污染物委員會修正后的食物(shw)中放射性核素指導水平注:(a)這表示了3H(有機結合(jih))的最保守值第九十五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ICRP在96號出版物中,推薦(tujin)了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的飲用水中放射性核素的指導水平(見表13)。 第九十六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的應對措施 飲用水中放射性核素的指導(zhdo)水平放 射 性核 素指導水平/(Bq/L)(a)放 射 性核 素指導水平/(Bq/L)

49、(a)放 射 性核 素指導水平/(Bq/L)(a)3H10 00093 Mo 100140La 1007Be10 00099 Mo 100139Ce 1 00014C 10096Te 100141Ce 10022Na 10097 Tc 1 000143 Ce 10032P 10097 mTc 100144 Ce 1033P 100099 Tc 100143Pr 10035S 100 97Ru 1 000147Nd 10036Cl 100103Ru 100147Pm 1 00045Ca 100106Ru 10149Pm 10047Ca 100105Rh 1 000151Sm 1 00046Sc

50、100103Pd 1 000153Sm 10047Sc 100105Ag 100152Eu 10048Sc 100110Ag 100154Eu 10048V 100111Ag 100155Eu 1 00051Cr10 000109Cd 100153Cd 1 00052Mn 100115Cd 100160Tb 10053 Mn 10 000115mCd 100169Er 1 00054 Mn 100111In 1 000171Tm 1 00055Fe 1 000114mIn 100175Yb 1 00059Fe 100113Sn 100182Ta 100第九十七頁,共一百零五頁。核與放射突發事件

51、的應對措施 飲用水中放射性核素的指導(zhdo)水平(續一)56Co 100125Sn 100181W 1 00057 Co 1 000125Sb 100185W 1 00058 Co 100124Sb 100186Re 10060 Co 100125Cb 100185Os 10059Ni 1 000123mTe 100191Os 10063 Ni 1 000127Te 1 000193Os 10065Zn 100127mTe 100190Ir 10071Ge 10 000129Te 1 000 192 Ir 10073As 1 000129mTe 100191Pt 1 00074 As 100131Te 1 000193mPt 1 00075 As 100131m Te 100198Au 10077As 1 000132 Te 100199Au 1 00075Se 100125I 10197Hg 1 00082Br 100126I 10203Hg 10086Rb 100129I 1 000200Tl 1 00085Sr 100131I 10201Tl 1 00089Sr 100129Cs 1 000202 Tl 1 00090Sr 10131Cs 1 000204 Tl 10090 Y 100132Cs 10020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