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檔案資料管理制度_第1頁
設備檔案資料管理制度_第2頁
設備檔案資料管理制度_第3頁
設備檔案資料管理制度_第4頁
設備檔案資料管理制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設備檔案資料管理制度1.目的作用 設備檔案資料是設備制造、使用、管理、修理的重要依據,為保證設備修理工作質量、使設備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提高使用、修理水平,充分發揮設備檔案資料為日常設備管、修、用服務的職能,特制定本制度。 2.管理職責 2.1 設備檔案資料對公司的資產管理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其管理的主要負責部門是公司設備動力科,主要應做好的工作是:資料來源的組織工作;歸集記錄工作;資料加工分析工作;歸檔審定工作以及資料使用過程的管理工作。 2.2 設備的檔案資料應統一存放于公司檔案室。除了設備動力科可保留部分常用設備資料(主要應為復制件),凡是需用資料的部門均應到檔案室借用。公司檔案室管

2、理員應嚴格按公司制定的檔案管理條例,加強對設備檔案的管理包括資料借閱和審批手續等。 3.主題釋意與說明 3.1 有關設備資料是指從設備規劃、設計、制造(購置)、安裝、使用、修理改造、更新、直至報廢等全過程中形成并經整理應當歸檔保存的圖紙、圖表、文字說明、計算資料、照片、錄像、錄音帶等科技文件資料,設備管理部門負責將全公司生產設備逐臺建立設備資料袋及設備資料的管理工作。 3.2 設備檔案資料應包括如下內容: 3.2.1 制造廠的技術檢驗文件、合格證、技術說明書、裝箱單。 3.2.2 設備安裝驗收移交書。 3.2.3 設備附件及工具清單。 3.2.4 設備大、中修理施工記錄,竣工驗收單,修理檢測記

3、錄。 3.2.5 精度校驗及檢驗記錄。 3.2.6 設備改裝、更新技術。 3.2.7 設備缺陷記錄及事故報告單(緣由分析處理結果)。 3.2.8 設備技術狀況鑒定表。 3.2.9 安裝基礎圖及土建圖。 3.2.10 設備結構及易損件、主要配件圖紙。 3.2.11 設備操作規程(包括:崗位職責、主要技術條件、操作程序、維護保養項目等)。 3.2.12 設備檢修規程(包括:檢修周期、工期、項目、質量標準及驗收規范等)。 3.2.13 其他資料。 3.3 設備檔案資料管理的范圍包括公司內機械、電氣、動力設備及土建設施的有關圖紙說明書、技術文件、設備制造圖、備件圖冊、設備檔案袋、設備改裝圖紙、修理工具

4、圖冊及設備修理、使用原始等。 4.設備檔案資料的收集 4.1 設備管理部門負責圖紙資料的收集工作,將設計通用標準、檢驗標準、設備說明書以及各種型號的設備制造圖、裝配圖,重要易損零件圖配置完整。 4.2 新設備進公司,開箱應通知資料員及有關人員收集隨機帶來的圖紙資料,假如是進口設備需提請主管生產(設備)的領導組織翻譯工作。隨機說明書上的電器圖,在新設備安裝前必需復制,以指導安裝施工,原圖分級妥當保管。 4.3 設備檢修與修理期間,由設備管理部門組織車間技術人員及有關人員對設備的易損件、傳動件等進行測繪,經校對后將測繪圖紙匯總成冊存檔管理。 4.4 隨機帶來的圖紙資料及外購圖紙和測繪圖紙由設備管理

5、部門組織審核校對,發覺圖紙與實物不符,必需做好記錄,并在圖紙上修改。設備管理部門組織將全公司設備常用圖紙如裝配圖、傳動系統圖、電器原理圖、潤滑系統圖等,進行描曬制后供生產車間修理使用,原圖未經批準一律不外借或帶出資料室。 5.設備檔案資料的整理 全部進人資料室保管的藍圖,資料員必需經過整理、清點編號、裝訂(指藍圖),登賬后上架妥當保管。 5.1 圖紙人資料室后必需按總圖、零件、標準件、外購件名目、部件總圖、零件的圖號挨次整理成套,并填寫圖紙名目和清單,詳細記明實有張數,圖面必需符合國家制圖標準,出名稱、圖號,有設計、校對、審核人簽字。 5.2 底圖的保管 5.2.1 全部底圖按設備類別清點、編

6、號、記賬以保證抽曬、歸還精確無誤。 5.2.2 底圖的修改應由設備管理部門有關負責人員簽名(蓋章)批準,注明修改日期。 5.2.3 底圖作廢、銷毀,應由資料員提出交設備管理部門組織技術員分別核實,確定無保存價值者,列出清單,經設備管理部門負責人批準后方可銷毀。 5.3 動力傳導設備技術檔案資料的保管 5.3.1 動力傳導設備技術檔案資料是指蒸氣管系、壓縮空氣管系、,乙炔管系、氧氣管系、凹凸壓電力電纜、電力架空線路、電話電纜等的平面附設布置圖。 5.3.2 動力傳導設備檔案資料由設備管理部門組織有關技術人員依據各種電纜、管道的實際附設走向進行測繪,底圖交公司資料室作密級資料保管。 5.3.3 檔

7、案資料必需保持與實物或實際狀況相符,依據公司管線布置變動的狀況,檔案資料必需作相應的變動,修改后歸檔。 6.設備檔案資料管理的具體要求 6.1 技術文件應力求齊全、完整、精確 6.2 檢驗(檢測)、檢修、驗收記錄等資料由設備動力科分管人員作分類整理后交資料員作集中統一管理。 6.3 全部圖紙要有統一的編號 6.4 圖紙上的各項技術要求標注齊全,圖紙清晰。 6.5 型號相同的設備,因制造廠和出廠年份不同,零件尺寸可能不同,應與實物核對,并在圖紙索引中加以注明。 6.6 設備經改裝或改造后,圖紙應準時修改。 6.7 圖紙的修改應表示在底圖上,并在修改索引上注明。 6.8 凡原制造廠的圖紙,一律沿用

8、原制造廠的編號。 6.9 訂制設備、年久設備和無制造廠設備圖紙的編號,按下列方法進行,即第一節為設備型號,其次節為部件號,第三節為零件號,每節用短橫線連接。每個部件的零件號都從001開頭,以便書寫整齊和查閱清楚。 6.10 嚴禁將圖冊中的圖紙拆下作為加工和外協等用。 7.圖紙資料的借閱管理規定 7.1 資料管理員認真按圖紙資料借閱登記表填寫名稱、圖號、張數、借閱時間、借閱期限等項。 7.2 借閱人在圖紙資料借閱登記表簽字欄簽字。 7.3 絕密文件資料借閱,資料管理員需報請設備管理部門負責人批準后方可借閱。 7.4 資料借閱時間規定為10天內,借閱期滿,資料管理員應催收。需連續借閱者,應辦順延手

9、續,該歸還不歸還或遺失、損失者,由設備管理部按其損失作估價賠償。 7.5 非為我公司服務的外單位人員不得借閱公司的設備檔案資料。為我公司服務的人員,經設備部允許,可在資料室查閱有關的檔案資料,但不得將檔案資料帶出資料室。外單位人員因工作需要,需將檔案資料帶出資料室,應經公司領導批準。 7.6 原圖原件或無備件的技術檔案資料一律不得外借,只能在資料室查閱。 7.7 本單位人員調出我公司或辦理離、退休手續前,有借閱設備檔案資料未歸還者,須到資料室辦理歸還手續。否則,辦公室不得辦理調動或退休手續。 8.附件 篇2:主要危險源監控管理制度 第一條為了加強項目對主要危險源的監督管理,預防事故發生,保障施

10、工人員生命平安和項目財產平安,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平安生 產法結合本項目實際狀況,制定本制度。 其次條本方法所稱主要危險源,是指在危險源明白卡上所規定的危險源。 第三條存在主要危險源的部門,其部門平安負責人全面負責本單位主要危險源的平安管理與監控工作。 第四條對主要危險源存在的事故隱患以及在平安生產方面的違法行為,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均有權向平安協調辦公室及負有平安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相關部門舉報。 第五條主要危險源平安管理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主要危險源平安管理與監把握度; (二)主要危險源明白卡; (三)主要危險源應急救援預案和演練方案; 第六條項目在施工前應填寫主要危險源明白卡,報送平安協調

11、辦公室備案。 第七條對新產生的主要危險源,現場平安負責人應當準時報送平安協調辦公室備案; 第八條項目平安協調辦公室應建立健全主要危險源平安管理規章制度,落實主要危險源平安管理與監控責任制度,明確所屬各部門和有關人員對主要危險源日常平安管理與監控職責,制定主要危險源平安管理與監把握度。 第九條平安協調辦公室對從業人員進行平安教育,現場平安員或現場負責人對從業人員應當技術培訓,使其全面把握本崗位的平安操作技能和在緊急狀況下應當實行的應急措施(可依據新員工培訓方案進行實施)。 第十條平安協調辦公室或現場負責人應當將主要危險源可能發生事故的應急措施,特別是避險方法書面告知相關單位和人員。 第十一條各施

12、工單位應當在主要危險源現場設置明顯的平安警示標志,并加強對主要危險源的監控和對有關設備、設施的平安管理。 第十二條各施工單位應當對主要危險源中的工藝參數、危險物質進行監控,對重要的設備、設施定期進行保養維護,并記錄在案上報機械部和平安協調辦公室進行備案。 第十三條各施工單位應當對主要危險源的平安狀況和防護措施落實狀況進行定期檢查,做好檢查記錄,并將檢查狀況報送平安協調辦公室。 第十四條對存在事故隱患的主要危險源,各施工單位必需立刻整改;對不能立刻整改的,必需實行切實可行的平安措施,防止事故發生,并準時報告平安協調辦公室或有相關監督平安職責的部門。 第十五條平安生產協調辦公室應當制定主要危險源應

13、急救援預案。應急救援預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主要危險源基本狀況; (二)應急機構人員及其職責; (三)應急設備與設施; (四)應急報警、通訊聯絡方式; (五)事故應急程序與行動方案; (六)事故后的恢復與程序; (七)培訓與演練。 第十六條平安協調辦公室應當依據應急救援預案制定演練方案進行一次實戰演練或模擬演練。 第十七條平安協調辦公室應當建立主要危險源監控和管理系統,對主要危險源實施分級監控,并對各類信息實施動態管理。 第十八條平安協調辦公室應當定期對主要危險源進行專項監督檢查。監督檢查的內容包括: (一)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狀況; (二)預防生產平安事故措施落實狀況

14、; (三)主要危險源的登記建檔狀況; (四)主要危險源的平安檢測、監控狀況; (五)主要危險源設備維護、保養和定期檢測狀況; (六)主要危險源現場平安警示標志設置狀況; (七)從業人員的平安培訓教育狀況; (八)應急救援組織建設和人員配備狀況; (九)應急救援預案和演練工作狀況; (十)應急救援器材、設備的配備及維護、保養狀況; (十一)主要危險源日常管理狀況; (十二)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事項。 第十九條平安協調辦在監督檢查中,發覺主要危險源存在事故隱患的,應當責令相關單位立刻排解。 其次十條平安協調辦公室及負有平安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相關部門在監督檢查中,應當相互協作、互通狀況,并關懷

15、生產經營單位對主要危險源實施有效的管理與監控。 救助制度 搶救制度 教務處制度 教務制度 教學制度 教育處制度 篇3:請銷假制度(附表)范本 請銷假制度 一、事假:職工請事假,一天以內由各科室、部門負責人批準,超過一天由分管領導批準,超過三天由總經理批準,并報辦公室備案。各科室、部門負責人請事假,一天以內由分管領導批準,超過一天由總經理批準,并報辦公室備案。一年以內請事假不得超過12天者,違反此規定者,每超過一天扣發一天的工資,并扣除當月的獎金和出差費。 二、病假:以醫院證明為依據,由總經理批準,按允許天數休息。如需住院治療的人員,須持縣級以上醫院出具的證明或衛生防疫部門出具的介紹信,由總經理

16、批準。到專科、省立醫院或跨省就醫者,需經中心領導班子批準,并報市局領導同意。就醫期間藥費按醫療保險規定執行,其它各項費用自理工傷除外。 三、休假:依據辦公室支配的時間填寫休假申請表,交總經理審批后,按規定天數休假。 四、婚、喪假:按規定天數寫出請假條,交總經理審批,超過規定時間以事假論。 五、銷假:上述各項請假期滿上班后應準時向中心領導匯報,到辦公室銷假,超假部分領導同意后按事假論。無中心領導和各科室、部門負責人批準的事、病、休、婚、喪假,均視為無故曠工,曠工一天扣發當天工資、當月獎金,曠工3天以上及3天扣全日工資、全年獎金,超過3天按違反管理制度建議市局予以停薪離崗處理。 附: 1、年休假待

17、遇表 2、探親假待遇表 3、婚喪假待遇表 年休假待遇表 項目 內容 文件依據 適用范圍 黨政機關、人民團體和事業單位在確保完成工作任務,不另增加人員編制和定員的前提下,可以支配工作人員含合同制工人的年休假。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電19912號 省委、省政府魯發電199142號 各級各類學校和其他享受寒暑假待遇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仍按原法定的寒暑假待遇執行,不享受本通知規定的休假待遇。 休假期限 工作年限滿5年不滿15年的,每年休假10天。工作年限滿15年以上的,每年休假14天。 休假期包括公休日,但不包括法定的節假日和國家規定的探親假、產假等。 休假期間 待遇 工作人員在規定的休假期內休假,工資

18、保險福利待遇不變。 未經批準超過規定休假時間的,按曠工對待。 休假方式 工作人員休假時間要留意合理支配,休假方式一般以就地休假為主,一律不準搞公費旅游,不得以不休假為由向工作人員發放或變相發放錢物。 其他事項 工作人員當前在其他單位已享受寒假、暑假和休假待遇的,本年度內均不得再享受休假待遇。 各地各部門可恢復離休干部健康療養制度,療養時間和經費開支標準等,仍按原勞動人事部勞人字198317號文件規定執行。 企業單位工作人員休假,由企業依據具體條件和實際狀況,參照上述精神,自行確定。 注:按規定享受探親假、婚假、產假的,經領導指導,同休假可合并使用。 探親假待遇表 項目 內容 文件依據 適用范圍

19、 凡在國家機關、人民團體和全民全部制企業、事業單位工作滿一年的固定職工和合同制工人與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團聚的,可享受探望配偶的待遇。 國發 1981 36號 勞總檢字8112號 國發 1986 77號 職工與父母親不包括岳父母、公婆都不能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日團聚的,可享受探望父母的待遇,但職工與父或母一方能在公休假日團聚的,不能享受探望父母的待遇。 學徒、見習生、實習生在學習、見習期間不能享受探望規定的待遇。 休假 期間 待遇 探望配偶 每年賜予一方一次,假期30天。 國發 1981 36號 未婚職工 探望父母 原則上每年一次,假期20天,如因工作需要,當年不給假,或職工自愿兩年探親一次的,可兩年給假一次,假期45天。 已婚職工 探望父母 每四年給假一次,假期20天。 另外,依據實際需要賜予路程假。上述假期包括公休假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