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實施項目應急管理方案_第1頁
工程實施項目應急管理方案_第2頁
工程實施項目應急管理方案_第3頁
工程實施項目應急管理方案_第4頁
工程實施項目應急管理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PAGE 1工程實施項目應急管理方案建議書 目 錄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51013865 目 錄 PAGEREF _Toc51013865 h 1 HYPERLINK l _Toc51013866 第一章 工程概況 PAGEREF _Toc51013866 h 3 HYPERLINK l _Toc51013867 一、工程概況 PAGEREF _Toc51013867 h 3 HYPERLINK l _Toc51013868 第二章 應 急 預 案 PAGEREF _Toc51013868 h 4 HYPERLINK l _Toc51013

2、869 第一節 總則 PAGEREF _Toc51013869 h 4 HYPERLINK l _Toc51013870 一、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PAGEREF _Toc51013870 h 4 HYPERLINK l _Toc51013871 二、組織機構及職責 PAGEREF _Toc51013871 h 4 HYPERLINK l _Toc51013872 三、預警系統 PAGEREF _Toc51013872 h 7 HYPERLINK l _Toc51013873 四、信息報告程序 PAGEREF _Toc51013873 h 8 HYPERLINK l _Toc51013874 五、

3、應急處置 PAGEREF _Toc51013874 h 10 HYPERLINK l _Toc51013875 第二節 施工用電 PAGEREF _Toc51013875 h 13 HYPERLINK l _Toc51013876 一、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PAGEREF _Toc51013876 h 13 HYPERLINK l _Toc51013877 二、危險源監控 PAGEREF _Toc51013877 h 13 HYPERLINK l _Toc51013878 三、處置措施 PAGEREF _Toc51013878 h 14 HYPERLINK l _Toc51013879 四、

4、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PAGEREF _Toc51013879 h 15 HYPERLINK l _Toc51013880 第三節 火災事故 PAGEREF _Toc51013880 h 16 HYPERLINK l _Toc51013881 一、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PAGEREF _Toc51013881 h 16 HYPERLINK l _Toc51013882 二、應急處理基本原則 PAGEREF _Toc51013882 h 16 HYPERLINK l _Toc51013883 三、危險源監控 PAGEREF _Toc51013883 h 17 HYPERLINK l _Toc51

5、013884 四、處置措施 PAGEREF _Toc51013884 h 18 HYPERLINK l _Toc51013885 五、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PAGEREF _Toc51013885 h 19 HYPERLINK l _Toc51013886 第四節 高空作業 PAGEREF _Toc51013886 h 22 HYPERLINK l _Toc51013887 一、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PAGEREF _Toc51013887 h 22 HYPERLINK l _Toc51013888 二、危險源監控 PAGEREF _Toc51013888 h 22 HYPERLINK l _

6、Toc51013889 三、處置措施 PAGEREF _Toc51013889 h 23 HYPERLINK l _Toc51013890 四、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PAGEREF _Toc51013890 h 24 HYPERLINK l _Toc51013891 第五節 原有光、電纜線路安全 PAGEREF _Toc51013891 h 24 HYPERLINK l _Toc51013892 一、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PAGEREF _Toc51013892 h 24 HYPERLINK l _Toc51013893 二、危險源監控 PAGEREF _Toc51013893 h 24 HY

7、PERLINK l _Toc51013894 三、處置措施 PAGEREF _Toc51013894 h 25 HYPERLINK l _Toc51013895 第六節 食物中毒 PAGEREF _Toc51013895 h 25 HYPERLINK l _Toc51013896 一、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PAGEREF _Toc51013896 h 25 HYPERLINK l _Toc51013897 二、危險源監控 PAGEREF _Toc51013897 h 25 HYPERLINK l _Toc51013898 三、處置措施 PAGEREF _Toc51013898 h 26 HY

8、PERLINK l _Toc51013899 四、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PAGEREF _Toc51013899 h 27 HYPERLINK l _Toc51013900 第七節 其他類型的安全事故 PAGEREF _Toc51013900 h 28 HYPERLINK l _Toc51013901 一、吸入毒氣 PAGEREF _Toc51013901 h 28 HYPERLINK l _Toc51013902 二、防雷安全 PAGEREF _Toc51013902 h 29 HYPERLINK l _Toc51013903 三、用車安全 PAGEREF _Toc51013903 h 30

9、HYPERLINK l _Toc51013904 四、防暑安全 PAGEREF _Toc51013904 h 31 HYPERLINK l _Toc51013905 五、防洪防汛 PAGEREF _Toc51013905 h 31第 PAGE 23 頁 共 NUMPAGES 204 頁第一章 工程概況一、工程概況1、工程名稱: 2、工程地點: 3、建設單位: 4、工程內容: 第二章 應 急 預 案第一節 總則一、應急處置基本原則1.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的原則;2.堅持“保護人員優先,保護環境優先”的原則;3.堅持“統一領導,緊急處置,快速反應,分級負責,協調一致、消除危險”的原則;4.堅

10、持“常備不懈、統一指揮、高效協調、持續改進”的原則。二、組織機構及職責(一)應急救援組織體系(監理公司內部)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組織體系總指揮總工程師主管生產(安全)副總指揮副總指揮綜 合 辦 公 室工 會財 務 部物 資 設 備 部省外監理管理部*安全質量部項目監理部(二)項目監理部成立應急救援小組,組長由項目總監理工程師擔任,副組長由施工安全、消防安全、文明施工責任人擔任,成員由現場監理人員組成。(三)指揮機構及職責1.應急指揮機構組成總指揮:錢佩榮副總指揮:張延杰、李江項目監理部組長:李憲孟通訊聯絡小組 小組長:尚振明成員:由中標區域人員組成技術處理小組 小組長:劉朝華成員:由中標區域人

11、員組成搶險搶救小組 小組長:王欣欣成員:由中標區域人員組成醫療救護小組 小組長:任鵬成員:由中標區域人員組成后勤保障小組 小組長:賈偉東成員:由中標區域人員組成2.應急指揮機構成員及小組職責(1)總指揮職責:發布或解除啟動項目監理部應急救援預案,指揮應急救援。(2)副總指揮職責:協助總指揮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協調各應急小組及成員的具體行動,并實施決策。3.項目監理部應急救援小組主要職責貫徹落實監理公司“通信工程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要求;審查施工單位編制“應急救援預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并檢查其演練情況;要特別關注、掌握施工單位對重大危險源部位或特殊部位的專項應急預案的編制、演練

12、情況,若發現問題有現場解決不了的,應書面向施工單位、建設單位和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報告;應急救援小組的副組長為“應急救援預案”的日常具體組織和實施者。當發現或存在問題在現場得不到解決時,應及時向組長或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報告;督促施工單位認真落實安全防護措施,監理加強對事故可能發生的部位或地點的巡查,及時消除事故隱患;當事故發生時,要密切配合施工單位進行現場的救援工作;迅速將事故情況報告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并督促施工單位按規定及時報告相關部門;4.各應急救援小組職責(1)通訊聯絡組職責確保與總指揮或副總指揮、監理公司應急指揮中心以及外部聯系暢通、內外信息反饋迅速;保持通訊設施和設備處于良好狀態;

13、負責組織對事發現場的拍照、攝像工作;負責對現場人員的問訊記錄。負責對新聞媒體及當地安全部門等的溝通工作。(2)技術支持組職責提出搶險搶修及避免事故擴大的臨時應急方案和措施;指導搶險搶修組實施應急方案和措施;修補實施中的應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繪制事故現場平面圖,標明重點部位,向外部救援機構提供準確的搶險救援信息資料;負責應急過程的記錄與整理及對外聯絡。(3)搶險搶救組職責實施搶險搶救的應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斷加以改進;尋找受害者并轉移至安全地帶;在事故有可能擴大進行搶險搶救或救援時,高度注意避免意外傷害;搶險搶救或救援結束后,直接報告總指揮或副總指揮,并對結果進行復查和評估;在事故現場周圍建立

14、警戒區域實施交通管制,維護現場治安秩序。(4)醫療救治組職責在外部救援機構未到達前,對受害者進行必要的搶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傷部位受污染等);使重度受害者優先得到外部救援機構的救護;協助外部救援機構轉送受害者至醫療機構,并指定人員護理受害者;在事故現場周圍建立警戒區域實施交通管制,維護現場治安秩序。(5)后勤保障組職責保障系統內各組人員必須的防護、救護用品及生活物質的供給;提供合格的搶險搶救或救援的物質及設備。三、預警系統 1.預警信息的發布施工現場任何人只要發現事故或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險情后,都要立即以最快捷的方式,如運用固定電話、手機或口頭等形式發出警報,通知項目監理部負責人、

15、安質員和現場所有施工作業人員實施避險。2.預警行動項目監理部負責人、安全員接到預警信息后,立即組織現場作業人員避險,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采取辦法切斷“事故危險源”,密切關注事態發展狀態和趨勢,同時由分部負責人上報項目經理部應急救援指揮部,啟動項目經理部應急救援預案,并按照預案做好應急準備工作。在應急救援指揮機構的統一領導下,根據事故險情,編制事故災害防治方案,明確防范的對象、范圍,提出防治措施,確定防治責任人。事故險情有可能涉及傷害到周邊群眾和社區時,經項目監理部或上一級應急救援指揮機構核實后,由項目監理部派專人立即并向當地政府以電話方式報警,以便做好人員疏散避險。對可能引起重特大安全事故

16、的險情,經項目監理部應急救援指揮機構核實后,應當在發現險情后2小時內報告監理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和工程所在地人民政府。 四、信息報告程序1.報警系統及程序事故發生后或有可能發生事故時,目擊者有責任和義務立即報告項目監理部現場負責人;項目監理部現場負責人調查掌握情況后,及時向項目監理部部應急救援指揮機構報告;項目監理部應急救援指揮機構接到事故或預警信息后,向項目監理部部主管領導匯報,并通報項目監理部應急救援指揮部總指揮長、副總指揮長、各成員部門及應急工作組負責人。報警網絡現場人員發現問題分部應急組織現場監理人員組員 應急總指揮指揮部辦公室副總指揮外援組織 現場救援、解決問題2.現場報警方式施工現場

17、發生任何安全生產事故,首先撥打項目監理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值班電話(全天24小時開機)。施工現場發生火災事故時,同時撥打火警電話:119。事故現場如有人員傷亡時,同時撥打急救中心電話:120。施工現場以電話方式報告后,隨后用書面材料以傳真或電子郵件的方式報告項目監理部應急救援中心。3.事故報告內容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事故類別、簡要經過、人員傷亡;事故發生單位名稱,事故現場項目負責人姓名;工程項目和事故險情發展事態、控制情況,緊急搶險救援情況;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分析;事故的報告單位、簽發人和報告時間。4.報告時限事故發生后,1小時之內由事故現場報告給項目監理部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4小時之內由項

18、目監理部報告給監理公司。五、應急處置(一)響應分級1.現場發生三級及以上重大安全事故(死亡3人以上;重傷20人以上;直接經濟損失30萬元以上),啟動監理公司應急預案,項目監理部負責組織應急救援指揮。2.現場發生四級重大安全事故(死亡1-2人;重傷3人以上,19人以下;直接經濟損失1030萬元),啟動本應急預案,項目部監理部負責組織應急救援指揮。3.現場發生四級以下安全生產事故,啟動項目部監理部應急預案,相應小組負責組織應急救援指揮,并報監理公司安質管理部。(二)響應程序1.應急指揮當施工現場發生無法或不易控制的安全生產事故時,啟動項目監理部專項應急預案。項目監理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接到響應級別事

19、故報告后,經對事故嚴重程度核實后,判斷是否有能力組織救援。如有能力組織救援,及時啟動項目監理部專項應急救援預案,否則立即向監理公司報告。項目監理部應急救援指揮中心通知應急指揮人員和工作小組,停止手頭一切工作,立即到位,通報事故情況,按照各職能小組分工組織救援。2.應急行動應急救援小組組長到達現場后,立即了解現場事故情況,劃定安全和危險區域,設立標志,實行現場保護,安全警戒,疏導車流,保障救援道路的暢通,維護好現場秩序。按本預案規定職責明確各應急工作小組救援任務,組織救援。對事故現場進行調查取證,因搶救人員、防止事態擴大、恢復生產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的,應當做好標志,采取拍照、攝像

20、、繪圖等方法詳細記錄事故現場原貌,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3.資源調配組織搶險救援隊伍,調配應急救援物資、裝備、器材、藥品、醫療器械、搶險車輛等物資,為應急行動做好充分準備。4.應急避險搶險車輛趕往事發現場和急救車輛護送傷害人員到達醫院的途中,按交通規則正確駕駛車輛,避免交通事故發生。在疏散人群過程中,要選擇安全通道,合理有序引導撤離,防止相互踐踏受到傷害。在現場搶救傷員的過程中,要根據傷員受傷部位和傷害程度,正確施救,避免盲目抬運拖拉,給后續搶救工作帶來麻煩,防止使受傷人員再次受傷或加重傷害程度。5.擴大應急若項目監理部沒有能力組織救援,及時向監理公司報告,請求啟動監理公司綜合應急救援預

21、案。6、應急領導小組通訊錄應急領導小組通訊錄1總指揮錢佩榮1390311060614險搶救小組2副總指揮張延杰13503316860153李 江15930881010164項目監理部應急救援小組組長李憲孟13833197996175通訊聯絡小組尚振明1393110220218醫療救護小組任鵬150331165216技術處理小組劉朝華139301553771972082192210搶險搶救小組王欣欣1393114871623后勤保障小組賈偉東18630196006112412251326地址:河北省石家莊市槐安東路102號第二節 施工用電一、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一)事故類型施工用電工程可能出

22、現的事故類型主要有:觸電事故,電線電纜破損而導致火災事故。1.在臨時用電中亂搭亂設用電線路,未按規定設漏電保護器等而造成的觸電事故; 2.由于線路破損、超負荷而導致火災事故的發生;3.由于線路交越或加掛發生觸電事故;(二)危害程度分析施工用電發生事故危害程度極大,駐扎現場用電設備多,用電負荷過大,容易發生火災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用電設備若不按規定設置一機一閘一漏一箱,容易引發觸電事故,造成人員傷亡事故。二、危險源監控用電50千瓦以上編制施工臨時用電組織設計,專業工程技術人員進行技術交底,按組織設計實施后,項目負責人員組織檢查驗收。使用過程中,專職安全員負責監督檢查,現場每天進行巡檢維

23、護。危險源預防控制措施序號危險源可能導致的事故預防控制措施1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未做驗收即使用造成觸電、設備損壞、火災檢查施工現場用電的施工是否符合規范、規程要求。所有的電氣設備、線路均應在測試絕緣電阻合格后方可使用。2接地不牢、未按要求施工人員觸電、設備損壞按照施工用電要求,在線路的始端、中間、末端均應做可靠的重復接地,接地電阻應符合要求;各用電設備均應有可靠的接地3無防火措施遇緊急情況很難作出應急響應措施,導致情況惡化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和防火設備,每月檢查消防器材的有效性4對外電未加防護,在線路下施工作業或搭臨時設施容易產生觸電事故施工前對外電進行嚴密防護,警示標志明顯,禁止在線路下方施工作業

24、或搭設臨時設施5手持照明燈、危險潮濕場所未使用安全電壓容易產生漏電、觸電事故手持照明燈、危險潮濕場所應使用24V或36V安全電壓三、處置措施1.應急處置次序人員營救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控制發生危險源 保護、封鎖現場,擴大應急通知項目監理部有關人員,報告當地政府、供電部門協調及時搶險、救援清理現場善后處理恢復施工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必要時擴大應急 2.緊急情況發生后,現場要做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護現場,及時搶救傷員和財產,并由在現場的項目監理部最高級別負責人指揮,采取切斷電源等迅速控制事態發展措施,在3分鐘內電話通報到總監辦公室,主要說明緊急情況性質、地點、發生時間、有無傷亡、是否需要派救護車、消防

25、車或警力支援到現場實施搶救,如需可直接撥打120求救電話。3.值班人員在接到緊急情況報告后必須在2分鐘內將情況報告到應急指揮部總指揮和副總指揮。總指揮組織討論后在最短的時間內發出如何進行現場處置的指令。分派人員車輛等到現場進行搶救、警戒、疏散和保護現場等。4.遇到緊急情況,全體職工應特事特辦、急事急辦,主動積極地投身到緊急情況的處理中去。各種設備、車輛、器材、物資等應統一調遣,各類人員必須堅決無條件服從總指揮或副總指揮的命令和安排,不得拖延、推諉、阻礙緊急情況的處理。5.在通知搶救電話的同時,對受傷人員按現場處置方案在現場采取可行的應急搶救,防止受傷人員延誤搶救時機造成死亡事故發生。預先成立的

26、救援小組要安人員分工,各負其責,有程序的處理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四、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1.應急處置所需的物資與裝備數量醫療器材:擔架、氧氣袋、塑料袋、小藥箱;搶救工具:5m絕緣桿(1根)鋼筋場地備用的短路接地極兩處,用501500鋼筋打入地下1.5m,焊好接電線的螺桿,擰上螺帽M12(不擰緊),兩根70mm2鋁芯線各長 50m,一根20棕繩長 30m,一根12尼龍繩長 30m;符合安全的電工工具由電工自帶;照明器材:手電筒、燈具;通訊器材:電話、手機、對講機、報警器;滅火器材:干粉滅火器若干(符合消防規范);運輸工具:面包車1輛。2.應急物資設備的管理與維護應急預案的物

27、資裝備由施工現場分部統一管理,專人負責維護保養,做好物資設備臺帳。每次安全應急搶救完后,做好統計工作,對損失的物資設備進行及時的維修和更新,為保證搶救人員能夠正確使用應急器材,應急救助和搶險人員事前進行培訓操作。第三節 火災事故一、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火災事故可能發生在倉庫、生活區、辦公區和易燃材料(油品)堆放點。危險性分析:造成現場人員傷害和財產損失,嚴重的危及到周邊建筑物和群眾,造成重大傷亡。二、應急處理基本原則(一)火災事故應急響應按照先保人身安全,再保護財產的優先順序進行,具體基本原則如下:1.救人重于滅火:火場上如果有人受到火勢威脅,首要任務是把被火圍困人員解救出來;2.先控制、后

28、消滅:對于不可能立即撲滅的火災,要首先控制火勢的繼續蔓延,具備了撲滅火災的條件時,展開攻勢,撲滅火災;3.先重點,后一般:全面了解并認真分析整個火場的情況分清重點;4.有爆炸、毒害、倒塌危險的方面和沒有這些危險的方面相比,處置有爆炸、毒害、倒塌危險物體是重點;5.易燃、可燃物集中區域和這類物品較少的區域相比,這類物品集中區是重點;6.貴重物資和一般物資相比,保護和搶救貴重物資是重點;7.火場的下風方向與上風、側風方向相比,要害部位是火場上的重點。三、危險源監控1.對辦公區域和施工現場的危險源,采取定期檢查、日常值班巡邏、作業過程專人盯崗,在辦公樓設置報警監測裝置方式進行監控。2.預防措施(1)

29、建立三級動火審批制度三級動火,由動火單位提出意見,經本單位防火責任人審批;二級動火,由動火單位提出意見,防火負責人加具意見,報項目監理部共同審核,經項目監理部防火責任人審批;一級動火,由項目經理部提出意見,防火責任人加具意見,監理公司防火責任人審批,并報市消防部門備案,如有疑難問題,還須邀請市勞動、公安、消防等有關部門的專業人員共同研究審批。(2)建立臨時設施防火制度辦公、居住、倉庫場所應遠離火災危險性大的場所;辦公、居住、倉庫場所應選在符合消防有關規定的地方,不得選在高壓架空電線下面,并距離高壓架空電線的水平距離不少于6m。(3)建立日常防火教育制度監理人員上崗前必須進行防火知識、防火安全教

30、育,并做好簽證登記;每周根據所負責區域特點對職工進行不少于一次的防火教育;定期組織一次義務消防隊培訓、演練;辦公、居住現場要設立防火宣傳欄和防火標語。(4)建立防火檢查登記制度監理人員認真檢查;每月由項目監理部防火責任人帶隊,組織有關人員,對施工現場進行全面檢查,公司每季進行抽查;認真做好動火后的安全檢查;認證落實整改隱患的跟蹤、復查。四、處置措施1.應急處置次序人員營救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控制發生危險源 保護、封鎖現場,擴大應急通知項目監理部有關人員,報告當地政府協調及時搶險、救援清理現場善后處理恢復生產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必要時擴大應急 2.任何員工一旦發現火情,視火情的嚴重情況進行以下操作:

31、(1)局部輕微著火,不危及人員安全,可以馬上撲滅的立即進行撲滅。(2)局部著火,可以撲滅但可能蔓延擴大的,在不危及人員安全的情況下,應組織周圍人員參與滅火,防止火勢蔓延擴大,并向現場管理者匯報。3.現場施工負責人對火勢蔓延擴大,不可能馬上撲滅的按以下方式處理:(1)立即進行人員的緊急疏散,指定安全疏散地點,由安全員清點人數,發現有缺少人員的情況時,現場最高領導或消防隊員立即向公司領導匯報。(2)撥打消防報警電話“119”,通報火場信息:單位名稱、地址、著火地點、著火物資及火勢大小,聯系電話,回答“119”詢問并派人到路口接應消防車。(3)發現有人員受傷,立即送往醫院或撥打救護電話“120”與醫

32、院聯系。4.根據物質燃燒原理和總結長期救火實踐,可用以下四種方法:(1)窒息滅火法施工現場可采用石棉布,浸濕的棉被、帆布、海草席等不燃或難燃材料覆蓋燃燒物或封閉孔洞;用水蒸汽,惰性氣體或二氧化碳、氮氣沖入燃燒區域內;利用建筑物原有的門、窗以及生產儲運設備上的部件封閉燃燒區,阻止新鮮空氣流入,以降低燃燒區內氧氣含量,窒息燃燒。此外,在萬不得已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可采用水淹沒(灌注)的方法撲滅火災。(2)冷卻滅火法將滅火劑直接噴灑在燃燒物體上,使可燃物質的溫度降低至燃點以下,終止燃燒。在必要的情況下,可用冷卻劑冷卻建筑構件、生產裝置、設備容器等,防止建筑構件變形造成更大損失。(3)隔離滅火法將燃

33、燒區域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質轉移到安全地點;關閉閥門,阻止氣體、液體流入燃燒區;設法阻攔流散的易燃、可燃氣體;拆除與燃燒區相毗鄰的可燃建筑物,形成防止火勢蔓延的間距等。(4)抑制滅火法使滅火劑參與燃燒反應過程,使燃燒過程中產生的游離基消失,從而形成穩定分子或低活性的游離基,便燃燒反應停止,常用的滅火劑有1211、1202、1301滅火劑。(5)電器火災的撲滅撲滅電器火災時,首先應切斷電源,并使用絕緣性能好的滅火劑,如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1211滅火器等。五、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1.應急處置所需物資與裝備數量廚房:面積在100以內,配置泡沫滅火器2個、1211滅火器1個、每增50

34、增配泡沫滅火器1個;材料倉:面積在50以內,配備泡沫滅火器不少于1個,每增50增配泡沫滅火器不少于1個(如倉內存放可燃材料較多,要相應增加);辦公室:面積在100以內,配備泡沫滅火器不少于1個,每增加50增配泡沫滅火器不少于1個;可燃物品堆放場:面積在50以內,配備泡沫滅火器不少于2個;電機房:配備1211滅火器不少于1個;臨時易燃易爆物品倉:面積在50以內,配備1211滅火器不少于2個;宿舍:每25配備泡沫滅火器1個,如占地面積超過1000,應按每500設立一個2的一個消防水池;臨時動火作業場所:配備泡沫滅火器不少于1個和其它消防輔助器材;2.幾種滅火機的性能、用途和使用滅火機的種類二氧化碳

35、滅火機四氯化碳滅火機干粉滅火機規 格 2kg以下23kg57kg2kg以下23kg58kg8kg50kg藥 劑 液態二氧化碳四氯化碳液體,并有一定壓力鉀鹽或鉀鹽干粉并有盛裝壓縮氣體的小鋼瓶用 途 不導電,撲救電氣精密儀器、油類和分類火災;不能撲救鉀、鈉、鎂、等引起的火災不導電,撲救電氣設備火災; 不能撲救鉀、鈉、鎂鋁、二硫化碳引起的火災不導電 撲救電氣設備火災,石油產品、油漆、有機溶劑、天然氣房子,不宜撲救電機火災效 能 射程3m3kg,噴射時30s,射程7m8kg,噴射時間48s,射程4.5m使用方法一手拿喇叭筒對著火源,另一只手打開開關只要打開開關,液體就可噴出提起圓環,干粉就可噴出檢查方

36、法每3月測量一次,當減少原重1/10,應充氣每3月試噴少許,壓力不夠時應充氣每年檢測一次干粉,是否受潮或結塊;小鋼瓶內的氣體壓力;每半年檢查一次,如重量減少1/10,應換氣3.滅火機的使用溫度范圍滅火機類型使用溫度范圍(0)清水滅火機+4+55酸堿滅火機+4+55化學泡沫滅火機+4+55干粉滅火機貯氣瓶式-10+55貯壓式-20+55鹵代烷式滅火機-20+55二氧化碳滅火機-10+554.應急物資設備的管理與維護應急預案所需的物資裝備由現場分項目部統一保管,專人負責維護保養,做好物資設備臺帳。每次安全應急搶救完后,做好統計工作,對損失的物資設備進行及時的維修和更新。第四節 高空作業一、事故類型

37、和危害程度分析(一)事故類型在高空作業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事故類型主要有:施工人員高處墜落造成的傷害事故。(二)危害程度分析 施工人員高處墜落導致的傷害事故,可造成輕傷、重傷,嚴重的能夠造成死亡事故。二、危險源監控高空作業重點監控好防護設施和施工人員的個人防護。施工前要由專業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落實安全防護設施的到位,施工中專職安全員負責監督檢查,現場施工負責人全過程盯崗把關。高空作業安全預防措施(1)凡身體不適合從事高處作業的人員,不得從事高處作業。從事高處作業的人員按規定進行體檢和定期體檢。(2)嚴禁穿硬塑料底等易滑鞋、高跟鞋進入施工現場。(3)作業人員嚴禁互相打鬧,以免失

38、足發生墜落事故。(4)進行懸空作業,應有牢靠的立足點并正確系掛安全帶。(5)高處作業之前,由施工單位工程負責人組織有關人員進行安全防護設施逐項檢查及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高處作業。(6)各類安全警示標志按類別,有針對性地、醒目地張掛于現場各相應部位。在洞口鄰邊等施工現場的危險區域設置醒目標準的安全防護設施、安全標志。三、處置措施1.應急處置次序人員營救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控制發生危險源 保護、封鎖現場,擴大應急通知項目監理部有關人員,報告當地政府協調及時搶險清理現場恢復施工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必要時擴大應急 2.高處墜落應急處置措施當發生高處墜落事故后,搶救的重點放在對休克、骨折和出血上進行處

39、理。(1)發生高處墜落事故,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首先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如傷員發生休克,應先處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并盡快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2)出現顱腦外傷,必須維持呼吸道通暢。有骨折者,應初步固定后再搬運。 (3)發現脊椎受傷者,創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4)發現傷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運傷者。應在骨折部位用夾板把受傷位置臨時固定,使斷端不再移位或刺傷肌肉,神經或血管。(5)遇有創傷性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扎止血,使傷員保持在頭低腳高的臥位,并注意保暖。四、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1.應急處置所需的物資與裝

40、備數量醫療器材:擔架2副、氧氣袋2個、小藥箱2個;搶救工具:20米繩索5根;照明器材:手電筒5個、36V應急燈5套、燈具5套;通訊器材:手機2部;運輸工具:面包車1輛。2.應急物資設備的管理與維護安全應急預案的物資裝備由施工現場分目部統一管理,專人負責維護保養,做好物資設備臺帳。每次安全應急搶救完后,做好統計工作,對損失的物資設備進行及時的維修和更新。第五節 原有光、電纜線路安全一、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事故類型在土建工程施工中,可能發生現有施工操作對原有埋設的光纜、電纜或其他管線產生破壞,造成中斷。2.危害程度分析 影響其他線路的正常使用,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更加嚴重的可能造成長途通信傳

41、輸中斷,造成惡劣影響。二、危險源監控1、需要破土開挖,有可能會有其他管線存在的地區。2、已知有其他管線存在,進行交越施工時。三、處置措施應急處置次序人員營救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控制發生危險源 保護、封鎖現場,擴大應急通知項目監理部有關人員,報告相關建設單位協調及時組織人員搶修清理現場善后處理恢復施工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必要時擴大應急 第六節 食物中毒一、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事故類型員工就餐時,可能發生的事故類型主要有:細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中毒、動物性食物中毒、植物性食物中毒、化學性食物中毒。2.危害程度分析 一旦發生食物中毒事故,給員工的身體健康帶來極大威脅,嚴重影響監理工作、生產工作的

42、正常進行,甚至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二、危險源監控1、就餐的餐廳衛生環境。2、外購食品是否有相關部門的質量認證、是否在有效的保質期內。3、長期儲存的食品是否還可以食用。4、肉類和蔬菜要分開儲存,熟食和生食也要分開儲存。三、處置措施1.應急處置次序人員營救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控制發生危險源 保護、封鎖現場,擴大應急通知項目監理部有關人員,報告當地政府、或衛生管理部門等單位協調及時搶險、救援清理現場善后處理恢復工作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必要時擴大應急 2. 食物中毒處置措施1、食物中毒的臨床表現。食物中毒通常會引起腹痛、惡心、嘔吐、腹瀉等,一般餐后少則半小時、多則 48 小時就可發病。患者除有上述急性胃腸

43、炎癥狀外,還有神經系統癥狀,如頭痛、怕冷、發熱、乏力、瞠孔散大、視力模糊、吞咽及呼吸困難等,中毒嚴重者可因腹瀉造成脫水性休克或因衰竭而死亡。我國對食物中毒制定了詳細診斷標準,主要是以病人的潛伏期和中毒的特有表現為依據。最明顯的特征有: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時間內均食用過某種共同的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中毒:在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后 ,發病很快停止:潛伏期較短,發病急劇,病程亦較短:所有中毒病人的臨床表現基本相似:一般無人與人之間的直接傳染。2、發生食物中毒事件,在場人員報警后,要立即進行自救或互救,可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部幫助催吐,盡快排出毒物,同時制止在場所有人員就餐。3、救援組趕到現場后,負責組織、指揮

44、食物中毒事件的應急處置措施。現場救援組人員應冷靜分析中毒原因,針對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吃下去的時間長短,及時采取如下三點應急措施:(1)催吐。如果進食的時間在 1 至 2 小時前,可使用催吐的方法。立即取食鹽 20克,加開水 200 毫升,冷卻后一次喝下。如果無效,可多喝幾次,迅速促使嘔吐。亦可用鮮生姜 100 克,搗碎取汁用 200 毫升溫水沖服。如果吃下去的是變質的食物,則可服用十滴水來促使迅速嘔吐。(2)導瀉。如果病人進食受污染的食物時間己超過 2 至 3 小時,但精神仍較好,則可服用瀉藥,促使受污染的食物盡快排出體外。一般用大黃 30 克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選用元明粉 20 克,用開水沖

45、服,即可緩瀉。體質較好的老年人,也可采用番瀉葉15 克,一次煎服或用開水沖服,也能達到導瀉的目的。(3)解毒。如果是吃了變質的魚、蝦、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 100 毫升 ,加水 200 毫升,稀釋后一次服下。此外,還可采用紫蘇 30 克、生甘草 10 克一次煎服。若是誤食了變質的防腐劑或飲料,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鮮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質的飲料灌服。救援過程中要給病人以良好的護理,盡量使其安靜,避免精神緊張:注意休息,防止受涼,同時補充足量的淡鹽開水。4、后勤保障組負責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請求、接待社會救援部門幫助,準備好急救藥品等物資。撥打 120 急救電話,應講清楚單位街道、門牌號等詳細地址

46、;事故性質( 最好能講清引起食物中毒原因 );涉及范圍;傷亡人數;前救援情況;撥打電話人姓名、所在單位和電話號碼;然后派專人在路口等候急救車的到來,指引急救車到現場的道路,以便迅速、準確到達事發現場。四、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1.應急處置所需的物資與裝備數量醫療器材:小藥箱1個;搶救工具:擔架兩付 通訊器材:手機5部運輸工具:面包車1輛。2.應急物資設備的管理與維護使用安全應急預案所需的物資裝備由施工現場分項目部統一保管,專人負責維護保養,做好物資設備臺帳。每次安全應急搶救完后,做好統計工作,對損失的物資設備進行及時的維修和更新,所有應急物資必須在到達施工現場前進行有效性確認,所有參與施工的人員必須進行急救器材的正確使用演練。第七節 其他類型的安全事故一、吸入毒氣1、救護措施1)、 如發現有人中毒昏迷后,救護者千萬不要冒然進入現場施救,否則會導致多人中毒的嚴重后果;2)、 遇有此種情況,救護者一定要保護清醒的頭腦,首先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