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藥學課件溫里藥第 十 四 章主要內容:附子、干姜、肉桂: 吳茱萸、丁香、小茴香:花椒、高良姜、溫里藥概 述 含義凡以溫里祛寒、治療里寒證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為溫里藥,又叫祛寒藥。 性能功效本類藥物多味辛而性溫熱,以其辛散溫通、偏走臟腑而能溫里散寒、溫經止痛,個別藥物還能助陽、回陽。 本類藥物因其主要歸經之不同而奏多種效用。 溫里藥概 述適應范圍本類藥物主治里寒證。包括: 1脾胃受寒或脾胃虛寒證,癥見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舌淡苔白等; 2肺寒痰飲證,癥見痰鳴咳喘、痰白清稀、舌淡苔白滑等; 3肝經受寒,少腹冷痛、寒疝作痛或厥陰頭痛等; 溫里藥概 述適應范圍4腎陽不足證,癥見陽萎宮冷、腰膝冷痛、夜尿
2、頻多、滑精遺尿等; 5心腎陽虛證,癥見心悸怔忡、畏寒肢冷、小便不利、肢體浮腫等; 6亡陽厥逆證,癥見畏寒踡臥、汗出神疲、四肢厥逆、脈微欲絕等。溫里藥概 述 配伍方法配伍方法:使用本類藥物應根據不同證候作適當配伍。 使用注意 本類藥物性多辛熱燥烈,易耗陰助火,凡實熱證、陰虛火旺、津血虧虛者忌用;孕婦及氣候炎熱時慎用。 溫里藥附子源于本經 為毛茛科植物烏頭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的子根的加工品。主產于四川、湖北、湖南等省。夏至至小暑間采挖,去母根、須根及泥沙,洗凈,稱“泥附子”,再按不同規格要求加工成鹽附子、黑順片(黑附片)、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等。藥物基原附子鹽附
3、子黑順片白附片附子【性味歸經】 辛、甘,大熱。有毒。歸心、腎、脾經。【藥性說明】 本品辛熱燥烈,補火散寒,上助心陽,中溫脾陽,下暖腎陽,可達表入里,溫通周身之陽氣。故凡上下內外,果有真寒,無所不用。尤以回陽救逆見長。【功效】 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藥性功效附子1.亡陽證。 本品能上助心陽、中溫脾陽、下補腎陽,為“回陽救逆第一品藥”。 常與干姜、甘草同用,治療亡陽證,如四逆湯;本品能回陽救逆,人參能大補元氣,二者同用,可治亡陽兼氣脫者,如參附湯。應 用附子2.陽虛證。 本品辛甘溫煦,有峻補元陽、益火消陰之效,凡腎、脾、心諸臟陽氣衰弱者均可應用。3.寒痹證。 本品氣雄性悍,走而不收,能溫經
4、通絡,逐經絡中風寒濕邪,有較強的散寒止痛作用。凡風寒濕痹周身骨節疼痛者,每多用之,尤善治寒痹痛劇者,多與桂枝、白術、甘草同用。應 用附子【用法用量】 煎服,315g,宜先煎0.51小時,至口嘗無麻辣感為度。【使用注意】 本品辛熱燥烈,凡陰虛陽亢及孕婦忌用。反半夏、瓜蔞、貝母、白蘞、白及。因有毒,內服須經炮制。若內服過量,或炮制、煎煮方法不當,可引起中毒。應 用附子1搶救休克:用30%參附注射液1020ml加于510%葡萄糖液或生理鹽水或林格氏液20ml中靜注,必要時每隔0.51小時重復一次;或用50100ml本品加入250500ml上述液體中靜滴。2治療虛證病竇綜合征:每日用附子注射液8g(每
5、2ml含生藥4g)加5%葡萄糖500ml靜滴,并每晚肌注本品4g,2周為1療程,治12療程。現代研究附子不良反應: 附子中含多種烏頭堿類化合物,具有較強的毒性,能阻斷神經肌肉接頭傳導,還具有烏頭堿樣作用,表現為心律紊亂、血壓下降、體溫降低、呼吸抑制,肌肉麻痹和中樞神經功能紊亂等。附子中毒原因:附子中毒救治的一般療法為:早期催吐,洗胃;有呼吸麻痹癥狀時,及時使用呼吸興奮劑,給氧;心跳緩慢而弱時可皮下注射阿托品;出現室性心律紊亂可用利多卡因。 現代研究干姜藥物基原源于本經 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 的干燥根莖。主產于四川、湖北、廣東、廣西、福建、貴州
6、等地。均系栽培。冬季采收,除去須根及泥沙,洗凈曬干或低溫烘干。切片或切塊生用。干姜干姜干姜藥性功效【性味歸經】 辛,熱。歸脾、胃、腎、心、肺經。【藥性說明】 干姜辛熱,守中上二焦,長于溫暖脾肺而散寒化飲,兼有回陽之功。故為中焦虛寒,肺寒痰飲之要藥;其回陽力緩,多作輔藥使用。【功效】 溫中散寒,回陽通脈,溫肺化飲。干姜應 用1.腹痛,嘔吐,泄瀉。 本品辛熱燥烈,主入脾胃而長于溫中散寒、健運脾陽,為溫暖中焦之主藥。多與黨參、白術等同用,治脾胃虛寒,脘腹冷痛等,如理中丸;治療胃寒嘔吐,可與高良姜同用,如二姜丸。2.亡陽證。 本品性味辛熱,能回陽通脈。故可用治心腎陽虛,陰寒內盛所致之亡陽厥逆,脈微欲絕
7、者,每與附子相須為用,如四逆湯。干姜應 用3.寒飲咳喘。本品辛熱,善能溫肺化飲,常與細辛、五味子、麻黃等同用,如小青龍湯。【用法用量】 煎服,310g。【使用注意】 本品辛熱燥烈,凡陰虛內熱、血熱妄行者忌用。干姜現代研究本品含揮發油。油中主要成分為姜烯、姜醇、水芹烯、茨烯、檸檬醛、芳樟醇、姜辣素等。姜的乙醇提取液能直接興奮心臟,對血管運動中樞有興奮作用;干姜有鎮嘔、鎮靜、鎮痛、驅風健胃、止咳等作用。 治療遺尿:用干姜15g,加入200ml水,煎至100ml濾渣取液和面粉調成糊狀,攤于3塊2寸見方布上,曬干即成,選中極、三陰交將此姜餅置于穴上,艾灸,每日23次,每次30分鐘,3天為1療程。(陜西
8、中醫1987;8(11):35)肉桂源于本經 為樟科常綠喬木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皮和粗枝皮。干皮去表皮者稱肉桂心, 采自粗枝條或幼樹干皮 者稱官桂。主產于廣東、廣西等地。大暑節前將樹皮割裂,立秋后剝離,刮去栓皮,陰干。 因剝取部位及品質的不同而加工成多種規格,常見的有企邊桂、板桂、油板桂、桂通等。切片或研末,生用。 藥物基原肉桂肉桂肉桂【性味歸經】 辛、甘,大熱。歸腎、脾、心、肝經。【藥性說明】 本品辛甘大熱,純陽燥烈,善暖中下二焦而散寒止痛,色赤入血又能鼓舞氣血生長。故為脾腎陽虛,寒凝諸痛,氣血虛寒等證之要藥。【功效】 補火助陽,散寒止痛,溫經通脈,引火
9、歸原。藥性功效肉桂1.陽痿,宮冷。 本品甘熱助陽補火,為治命門火衰之要藥。常配附子、熟地、山茱萸等,用治療腎陽不足、命門火衰所致的陽痿宮冷,腰膝冷痛,夜尿頻多,滑精遺尿等,如腎氣丸、右歸飲。2.腹痛,寒疝。 本品甘熱助陽以補虛,辛熱散寒以止痛,善去痼冷沉寒。治療寒邪內侵或脾胃虛寒的脘腹冷痛,可單用研末,酒煎服;或與干姜、高良姜、篳撥等同用;治療寒疝腹痛,多與吳茱萸、小茴香等同用。應 用肉桂3.腰痛,胸痹,陰疽,閉經,痛經。 本品辛行溫通力強,溫經通脈功勝,故可用治沖任虛寒,寒凝血滯的閉經、痛經等證。4.虛陽上浮。 本品大熱入肝腎,能使因下元虛衰所致上浮之虛陽回歸故里。 此外,久病體虛氣血不足者
10、,在補氣益血方中,適加肉桂,能鼓舞氣血生長。 應 用肉桂【用法用量】g,宜后下或焗服;研末沖服,每次12g。【使用注意】 陰虛火旺,里有實熱,血熱妄行出血及孕婦忌用。畏赤石脂。應 用肉桂肉桂、附子、干姜性味均辛熱,能溫中散寒止痛,用治脾胃虛寒之脘腹冷痛、大便溏泄等。干姜主入脾胃,長于溫中散寒、健運脾陽而止嘔;附子、干姜能回陽救逆,用治亡陽證。此功附子力強,干姜力弱,常相須為用。干姜尚能溫肺化飲,用治肺寒痰飲咳喘。鑒別用藥肉桂肉桂、附子味甘而大熱,散寒止痛力強,善治脘腹冷痛甚者及寒濕痹痛證,二者又能補火助陽,用治腎陽虛證及脾腎陽虛證。肉桂還能引火歸源、溫經通脈、用治虛陽上浮及胸痹、陰疽、閉經、痛
11、經等。鑒別用藥肉桂與桂枝肉桂、桂枝性味均辛甘溫,能散寒止痛、溫經通脈,用治寒凝血滯之胸痹、閉經、痛經、風寒濕痹證。肉桂長于溫里寒,用治里寒證;又能補火助陽,引火歸源,用治腎陽不足、命門火衰之陽痿宮冷,下元虛衰、虛陽上浮之虛喘、心悸等。桂枝長于散表寒,用治風寒表證;又能助陽化氣,用治痰飲、蓄水證。鑒別用藥吳茱萸藥物基原源于本經 為蕓香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植物吳茱萸、石虎或疏毛吳茱萸的近成熟果實。主產于廣西、貴州、湖南、浙江、四川等地。 811月果實尚未開裂時采收。曬干或低溫烘干。生用或制用。吳茱萸石虎吳茱萸吳茱萸吳茱萸藥性功效【性味歸經】 辛、苦,熱。有小毒。歸肝、脾、胃、腎經。【藥性說明】 本品
12、辛散苦泄,性熱燥烈,長于疏肝和胃,降逆止嘔。凡肝胃虛寒氣逆及下焦寒濕腳氣等證均為要藥。【功效】 散寒止痛,降逆止嘔,助陽止瀉。吳茱萸應 用1.寒凝疼痛。 本品辛散苦泄,性熱祛寒,既散肝經之寒邪,又解肝氣之郁滯,為治肝寒氣滯諸痛之要藥。2.胃寒嘔吐。 本品辛散苦泄,性熱祛寒,善能散寒止痛,還能疏肝解郁,降逆止嘔,兼能制酸止痛。吳茱萸應 用3.虛寒泄瀉。本品能溫脾益腎、助陽止瀉,為治脾腎陽虛,五更泄瀉之常用藥。 此外,以本品用米醋調敷足心(涌泉穴),可治口瘡,現代臨床并用以治療高血壓病。【用法用量】g。外用適量。【使用注意】 本品辛熱燥烈,易耗氣動火,故不宜多用、久服。陰虛有熱者忌用。小茴香藥物基
13、原源于新修本草 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的成熟果實。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秋季果實成熟時采割植株,曬干,打下果實,除去雜質。生用或鹽水炙用。本品又名谷茴香。小茴香小茴香小茴香藥性功效【性味歸經】辛,溫。歸肝、腎、脾、胃經。【藥性說明】 小茴香辛散溫通,善暖中下二焦,尤以疏肝散寒止痛見長,為治寒疝要藥。【功效】 散寒止痛,理氣和胃。小茴香應 用1.寒疝腹痛,睪丸偏墜脹痛,少腹冷痛,痛經。本品能溫腎暖肝、散寒止痛。常與烏藥、青皮、高良姜等配伍,治療寒疝腹痛,如天臺烏藥散。2.中焦虛寒氣滯證。本品能溫中散寒、行氣止痛。丁香藥物基原源于雷公炮炙論 為桃
14、金娘科常綠喬木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 Thunb. 的花蕾。習稱公丁香。多系栽培。主產于坦桑尼亞、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我國海南省亦有栽培。生用。【處方用名】 丁香、公丁香、大花丁香、紫丁香。丁香丁香丁香藥性功效【性味歸經】 辛,溫。歸脾、胃、肺、腎經。【藥性說明】 本品辛溫,善暖中下二焦而降逆止呃,為中焦虛寒呃逆,下元虛冷陽痿所常用。【功效】 溫中降逆,散寒止痛,溫腎助陽。丁香應 用1.胃寒嘔吐,呃逆。本品功能溫中散寒、降逆止嘔止呃,為治胃寒嘔逆之要藥。 2.脘腹冷痛。可與延胡索、五靈脂、橘紅等同用。3.陽痿,宮冷。本品有溫腎助陽起痿之功,可與附子、肉桂、淫羊
15、藿等同用。高良姜藥物基原源于別錄 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 的根莖。 又名良姜。主產于廣東、廣西、臺灣等地。夏末秋初采挖生長46年的根莖,除去地上莖、須根及殘留鱗片,洗凈,切段,曬干。生用。高良姜高良姜高良姜藥性功效【性味歸經】 辛,熱。歸脾、胃經。【藥性說明】 本品辛熱,主入脾胃,善除中焦實寒而止痛功良,適于外寒直中,胃痛嘔逆之證。【功效】 散寒止痛,溫中止嘔。高良姜應 用1.胃寒冷痛。 本品辛散溫通,善散寒止痛,為治胃寒脘腹冷痛之常用藥,每與炮姜相須為用,如二姜丸。2.胃寒嘔吐。 本品有溫散寒邪、和胃止嘔之功,可與半夏、生姜等同用。若治虛寒嘔吐,則可與黨參、茯苓、白術等同用。 胡椒胡椒科植物胡椒的干燥近成熟果實。溫中散寒,下氣消痰。胡椒科植物胡椒的干燥近成熟果實。溫中散寒,下氣消痰。(黑胡椒、白胡椒)花椒藥物基原源于本經 為蕓香科灌木或小喬木植物青椒Z. schinifolium Sieb.et Zucc. 或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 的果皮。主產于四川、河南、陜西、山東等地。秋季果實開裂時收采,曬干。【處方用名】 花椒、川椒、蜀椒。 花椒花椒花椒花椒藥性功效【性味歸經】 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青霉素生產流程詳解
- 推動社區勞動教育的有效策略與實踐路徑
- 提升特殊教育質量的創新策略與實踐路徑
- 綠色出行推動未來公交新能源服務綜合體建設
- 工業旅游崛起與市場潛力深度解析
- 辦公樓改造提升方案與可行性分析
- 如何演講培訓
- 燃氣客服工作表現評語
- 情境教學與案例分析設計計劃
- 第三課 發現自己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
- 軟件開發環境配置說明文檔
- 環保培訓管理制度
- 動物園安全檢查匯報
- 中醫護理病歷書寫基本規范
- 《基于污水處理的斜生柵藻生長及其固碳性能研究》
- 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課件講義
- 門式起重機操作證理論考試測試練習題(含答案)
- 2024年入團積極分子考試題庫及答案
- 鋼結構工程質量保證體系及措施
- 【MOOC】軟件安全之惡意代碼機理與防護-武漢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低空經濟的技術發展趨勢:飛行器技術創新與發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