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蒜類分類、定義和特點_第1頁
蔥蒜類分類、定義和特點_第2頁
蔥蒜類分類、定義和特點_第3頁
蔥蒜類分類、定義和特點_第4頁
蔥蒜類分類、定義和特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蔥蒜類分類、定義和特點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韭菜第三節 大蔥第四節 大蒜第五節 洋蔥 第一節 概述一、定義及分類二、蔥蒜類蔬菜特點三、蔥蒜類植物學特征共同點定義 蔥蒜類蔬菜是指單子葉綱的百合科蔥屬(Allium)中以嫩葉、假莖、鱗莖或花苔為食用器官的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具有辛辣氣味,多作為調味品,故又稱為香辛類蔬菜 主要包括韭菜、大蔥、大蒜、洋蔥和韭蔥等 韭菜 蔥白類似于大蔥,較短,葉片似韭,扁平帶狀。 別名扁蔥,洋蒜苗。 嫩苗,假莖,花苔皆可炒食。 花苔實心,可多次收割。 遼寧、廣西、河北成片栽培。韭蔥 耐寒性強,適應性廣。在南方可四季生產 在北方:韭菜:耐寒性強,華北至東北、西北、

2、內蒙大部分可越冬大蒜、洋蔥:山西南部以南可露地越冬 大蔥:既耐寒也耐熱,炎夏可正常生長1.栽培方面二、蔥蒜類蔬菜特點周年供應,耐貯藏、運輸2.供應方面3.營養方面醫療保健功能,大蒜能殺菌,開胃消食,增進食欲,去腥調味 很好前茬,根部分泌“植物殺菌素”,和白菜等間作防軟腐?。晃樟θ?,殘余肥料養分多4.耕作方面三、植物學特征共同點根 弦線狀須根,淺根性作物?;旧蠜]有主、側根之分。分根性(產生側根能力)弱。分根力:韭菜蔥洋蔥大蒜。吸收范圍小,所以對水肥要求嚴格,喜歡濕潤土壤,但根系更新能力較強,生產上廣泛采用育苗栽培 真正的莖是扁平狀的短縮“莖盤”,其上著生葉片,其下著生須根。蔥蒜類短縮的莖盤雖

3、小,但生產上不可忽視,不能損傷,要很好地保護、否則不耐貯藏莖 管狀或帶狀葉,葉面積較小,且表面被有蠟粉,葉片氣孔下陷于角質層中,所以表現出耐空氣干燥的特點 這一類的葉都有葉身和葉鞘之分葉 都是傘形花序。 開花期有遲早,大蔥最早,洋蔥次之,韭菜最后,大蒜無花無籽花 除大蒜無種子用無性繁殖外,大部分用種子繁殖。但這幾種種子外觀較難區分 種皮有角質層,蠟質,吸水發芽慢,播前要求底墑充足,有的人提倡浸種催芽,但較難掌握,生產多干籽直播。 種子壽命短,以當年的種子發芽率最高 種子弓形出土種子發芽出土情況較特殊子葉中部先頂出土面,子葉先端仍留在胚乳里吸收營養,吸完后出土,所以叫“弓形出土”或叫“立鼻”。這

4、就要求播種前注意土壤表面疏松,不板結,保持濕潤,不缺水,覆土要均勻。一、韭菜類型與特征二、生物學特性三、栽培技術第二節 韭菜1類型品種2. 分蘗和跳根習性一、韭菜類型與特征有的按食用器官分為根韭、葉韭、花韭和葉花兼用韭等根韭主要在云南、貴州吃1類型品種花用韭菜葉用韭菜 寬葉韭 窄葉韭韭菜主要食葉,按葉片可分為寬葉韭 葉亮而薄、味淡、色淺,易倒伏代表品種漢中冬韭窄葉韭 葉窄而厚、味濃、色深、成熟早,生產上基本不栽培 代表品種有“北京鐵絲苗”、“太原黑韭”等根 韭菜根發達,分根性較強,根也較粗。根的發生與分蘗有關,每分蘗一次,產生一批新根; 根的發生主要在春、秋兩季,相應成為春根、秋根 2. 分蘗

5、和跳根習性 分蘗是指植株由單株形成多株的現象。 首先在靠近生長點的上位葉腋形成腋芽,分蘗初期,腋芽和原來植株被包在同一葉鞘中,后來由于分蘗的增粗脹破葉鞘而發育成新的分蘗株 分蘗由于分蘗特性,所以生產上可“分撮栽”、“倒栽” 生產中應選分蘗力強的品種,這是保證營養器官更新復壯,獲得穩產高產的基礎。分蘗與栽培是由于不斷分蘗所致。韭菜地下部的葫蘆狀小鱗莖在生長的當年,鱗莖盤下部著生須根,到第二年,隨著新生分蘗株有層次的上移,即又形成新的小鱗莖。并且從新小鱗莖基部邊緣長出新根,這樣,新生根的位置就隨每年分蘗而逐級上移,接近地面,就叫“跳根”跳 根從跳根、根莖可大致分析栽培年限由于跳根,往往使韭菜假莖變

6、短,根莖裸露,植株倒伏,產量低,所以栽培上就要采取相應的措施,要逐年客土或培土由于分蘗跳根,隔幾年重新倒栽跳根與栽培對環境條件的要求階段發育二、生物學特性 韭菜屬強耐寒性蔬菜,且適應性廣,也能耐一定程度的高溫,但產品形成時,要求涼爽、溫和的氣候,適宜溫度為1224 溫 度要求不嚴格,適于中等光照貯藏有一定養分的根莖可在黑暗下生長,因此,可軟化栽培(韭黃)光 照韭菜地下部喜歡濕潤,地上部耐干燥,所以栽培中要掌握這些原則,特別是在營養生長旺盛期,水一定不能缺,保證土壤濕度8095水 分韭菜喜肥,在整個生長期,注意養根、用肥。在春季連續生長、收獲。二、三十天一茬,水肥跟不上就不行,要求復合性肥料,喜

7、N肥重,P、K肥也得配合上秋季基本不收獲肥料蔥蒜類蔬菜的生長發育都要求低溫長日照韭菜在階段發育上是綠體春化型,要求植株生長到一定大小2.階段發育三、韭菜栽培方式(一)塑料拱棚栽培1.塑料大棚或中棚越冬栽培臨汾以南、遼南、河北中南都可2.塑料小拱棚春提早各地均可,土壤解凍前20天覆蓋(二)露地栽培1.早春茬(一年一茬) 夏秋播種育苗,翌春收獲,夏中結束2.當年宿根栽培一次播種,多年收獲,春秋播種均可。傳統的栽培方式1.整地做畦2.播種3.苗期管理4.定植5.定植后的管理6.第二年后的管理及收獲四、栽培技術 蔥蒜類根系淺,吸肥水能力弱,要求整地要精細,也要深耕,施基肥 畦大小要求不嚴格,北方一般都

8、用小平畦1整地做畦播期:韭菜播期幅度寬,春解凍秋分都可播種,但以春、秋兩季播種合適,并且在北方以春播為主,秋播為輔。春播:3月下旬或4月上旬5月上、中旬(清明小滿)要把萌芽和幼苗生長置于日均溫15左右條件下,利于培育壯苗。秋播:8月初9月底(立秋秋分),秋播不能過晚,否則幼苗難過冬。2精細播種播種方法條播凡露地直播收青韭的,為便于管理工作,以條播為主。撒播凡育苗和培育韭根的多是全畦撒播。 主要掌握“肥水、除草、防蟲” 春播需10-20天,春播愈早,出苗時間愈長。秋播均一周左右出苗。 春播的不進行蹲苗,秋播的苗期要掌握“前期促(植株18cm高前),后期控(蹲)”的原則,春夏之交最怕地蛆危害 3.

9、苗期管理4定植定植期春播的在7月上旬-8月(或6月底也可)移栽,經70-80天苗齡,秋栽宜早不宜遲,寧可苗小點栽,從苗長相看,秧苗長到4-6片葉、15-18cm高時為最適。秋播的來年清明-谷雨(4月上旬-下旬)定植。窄壟栽:行距12-20cm,穴距10-13cm,每穴栽7-8株,每畝20-30萬株。寬壟栽:行距30-40cm,穴距12-20cm,每穴栽20-30或40株,每畝18-25萬株。合理密度每畝18-20萬株,不應大于30萬株。移栽時,根莖(葫蘆莖)要對齊,掌握深淺一致。移栽須根過長可適當剪短,6-7cm,保護地囤韭則不能剪。移栽苗過大,可剪去一部分葉片,使之在根恢復吸收前減少蒸騰。緩

10、苗期防澇,8月后加強肥水,8月下旬-9月上旬追肥,10月以后不追肥、澆水,保持不旱即可,入冬前澆足“凍水”當年播或栽的韭菜,秋天不能收割,否則來產量很低5.定植后的管理6第二年后的管理及收獲春天生長速度快,肥水必須相應跟上,每收一次追肥1-2次。注意:收割后新長出3-7cm后再追肥澆水,隔10天左右,再緊跟第二次追肥,在收獲前4-5天,再澆第三次水。剛收割后立即澆水,或施除草劑等都不行,刀口未愈合,易腐爛,發生藥害等。 氣溫高,不利生長,蒸發強,品質差,不收產品,度過炎夏 夏季管理主要是除草、排澇(夏天雨水多)、防旱、天太干旱時可澆水,如果不計劃采種,就要及早打掉花薹,或采韭花夏天管理(8月后

11、)溫度下降,適宜生長,要進行一次清潔田園工作。此后要追肥澆水促生長。有的秋天收獲1-2次,有的就不收,處理好當年和來年的關系秋天也要注意防地蛆保護地冬天囤韭的秋天不能收秋天管理 要兼顧不傷根莖(生長點),爭取當茬產量高 收青韭標準“白深、綠淺、黃適中”,即收獲后看刀口位置的顏色 7.收獲一、分類和特性二、栽培技術第二節 大蔥培 土培土是軟化葉鞘、防止倒伏、提高蔥白產量和品質的重要措施。8月中旬開始培土,原則上半月左右培一次土。培土速度要看大蔥的生長速度,培土不要埋住蔥叉,每次約3-7cm。 培土不宜太厚。以“不塌落”為前提,同時要看墑情,太濕、太粘不能培(以土不粘鋤頭),往往培土結合追肥,澆水

12、進行。 晉中在10月中下旬(霜降前后)收獲,外觀大蔥出現較多的蠟粉、斑痕,老葉、外葉干枯,或葉尖變黃,就可收獲,切忌收獲過晚。老農有“到時不起蔥,越長心越空”的說法。過早也不好“起蔥如過早,減產難貯好”收 獲一、大蒜類型二、大蒜的解剖結構與生理特性三、栽培技術第三節 大蒜通常按皮色分為兩大類1.紫皮蒜2.白皮蒜有時也使用大瓣蒜、小瓣蒜的分類一、大蒜類型 蒜瓣少而大,通常4-6-8瓣,最常見的是4-6瓣,且蒜瓣大小均勻,蒜瓣排列近乎對稱,能產蒜薹,辣味濃,蒜皮好剝。 但繁殖指數小,栽培成本高1.紫皮蒜蒜瓣多而小,通常20瓣以上,所以又叫“多瓣蒜”,“狗牙蒜”,并且蒜瓣大小差異大,一般外層蒜瓣大,

13、愈往里愈小,大多數不易抽薹,其蒜味淡,蒜皮難剝優點是繁殖系數大,栽培成本低,保護地栽培蒜黃多用白皮蒜2.白皮蒜大瓣蒜:以紫皮蒜為主,也有一部分白皮蒜品種,如河北楊白蒜小瓣蒜:都是白皮蒜大蒜是無性繁殖,難有性育種,故品種不多,多為傳統地方品種1.蒜瓣及其構成2.蒜瓣(鱗莖)形成條件3.蒜薹形成的條件二、大蒜解剖結構及生理特性 蒜頭由莖盤、蒜薹、蒜瓣和蒜皮組成。 蒜瓣就是由葉鞘內的側芽長成,由鱗芽(側芽)和包被其外的3-4片鱗片組成,最初這幾層鱗片的原基相同,到后期外層鱗片的營養轉入最內層,成為可食用部分,這幾層鱗片從內到外依次叫:肉質鱗片,膜質鱗片,革質鱗片等1.蒜瓣及其構成主要是較高的溫度和較

14、長的日照,此外還有株體的大小等條件較高溫的范圍13-25,以20-25最適宜,較長的日照以12-13小時/日以上大蒜鱗莖形成除滿足高溫長日照條件外還必須在感應高溫長日照前有一段較低溫和較短日的長葉時間2.大蒜鱗莖的形成條件故大蒜及洋蔥遠距離(緯度相差大)引種要注意。 如果把南方短日照品種引種到北方長日照地區,則在早春還沒來得及使大蒜長到一定大小的營養體,積累一定營養,則已滿足11-13小時的條件,就會過早的分瓣,產量低 若把北方長日品種引到南方栽培,則遲遲達不到該品種所要求的長日照,就會遲分瓣甚至不分瓣,不能正常形成產量。抽薹前需要低溫春化,植株在0-4,20-40天或10下1到2個月通過低溫

15、春化階段,在長日13小時/日溫度條件下就可以分化花芽,抽生花苔低溫是花苔形成的主要因素3.蒜薹形成的條件白皮蒜絕大多數品種不產蒜薹1.栽培季節與播期2.春播大蒜3.秋播大蒜三、栽培技術 3637N(北緯)以南的地區一般都是秋播:我省臨汾以南 以北的地區一般都是春播:雁北以北 地處3637N既有春播又有秋播,如晉中、太原地區 當然,緯度也不是絕對的,也應參照海拔高度靈活掌握。一般掌握春播的日平均溫度在3以上1.栽培季節與播期(1)播種 (2)管理 2春播大蒜春播大蒜應盡量早播,一般是在當地土壤剛解凍就頂凌播種。晉中太谷3月上旬3月下旬,3月5日就可播種若播種過晚,形成獨頭蒜形成獨頭蒜的最根本原因

16、,就是在高溫長日照到來之前的低溫生長期短,造成株體營養不足所致,使蒜瓣分化不正常。播 期栽培大蒜有平畦栽和半高壟栽(可地膜覆蓋壟)兩種把蒜瓣大小分級分別栽。搬掉“盤踵”。播種深度以埋住蒜瓣復土1cm厚為宜,密度17231017cm;播種時若土壤濕度大,播種前后可暫不澆水;若土壤干燥,就要在播前半月到十天預澆水播 法播種退母(包括萌芽期、幼 苗期)管理退母后到收蒜薹(鱗芽分化期、蒜薹生長期,及鱗莖膨大期)蒜薹后到收蒜頭 管理 中耕、保墑、松土,促進發根并防止地蛆 一般不澆水,不追肥 播種退母管理大蒜播種后,幼苗的生長主要依靠種瓣貯存的營養來供給,當種瓣內的營養物質逐漸消耗減重直到干縮癟空時,植株

17、由“自養”變為“異養”,這一轉折時期稱為“退母期”,其特征表現為植株由于營養青黃不接而葉尖發黃。晉中地區春播,播后38天退母退母 正常退母,種瓣干縮成膜狀,葉片表現黃尖現象較為緩和; 不正常退母為“爛母”(即糜爛),即種瓣表層成局部糜爛,主要因低溫或地蛆危害造成。爛母消耗營養,加重了株體營養的青黃不接。 不應把“退母”和“爛母”混為一談。退母后,植株進入旺盛生長期,既長苔又長瓣,澆水、施肥要緊跟,把握好三次關鍵肥,即退母結束后、蒜薹未露時、收獲蒜薹時各一次。澆水不斷,經常保持濕潤。退母后到收蒜薹 A.離地面10cm處用竹簽插孔。橫穿假莖葉鞘,一手捏住基部,一手拔苔,此法較好。 B.離地面67c

18、m處用刀縱劃葉鞘1寸口,再用刀在里面橫切,而拔苔 收苔最好在中午,減少斷薹率提高蒜薹質量收蒜薹方法收苔后約2030天收蒜頭當蒜薹2/3收獲時,第三次追肥鱗莖生長量大,溫度也高,澆水要勤。直到收獲前一周停水蒜薹收獲后2030天左右,葉片枯萎,假莖松散,為蒜頭收獲適期蒜薹到收蒜頭一、類型與品種二、洋蔥鱗莖結構三、洋蔥鱗莖形成條件四、階段發育五、栽培技術第四節 洋蔥從植物學分類上1.普通洋蔥2.分蘗洋蔥3.頂生洋蔥一、類型與品種分蘗力弱。每株通常只生一個鱗莖。鱗莖較大,品質較好,有性繁殖,耐寒力較差。鱗莖休眠期短。在貯藏期間易萌芽普通洋蔥紅皮洋蔥黃皮洋蔥白皮洋蔥1.普通洋蔥分為 也叫紫皮洋蔥,鱗莖外

19、皮(干膜鱗片)紫紅色,肉質微紅,含水量多,不耐貯易萌發,辣味濃,品質一般,多為中晚熟種,產量高。如西安紅皮洋蔥,北京紫皮蔥頭等 紅皮洋蔥 外皮為銅黃色或淡黃色,肉質微黃。質地細嫩味甜,品質好,含水量少,耐貯藏,不易發芽,但產量偏低,不及紅皮洋蔥。多為中晚熟種。如東北黃玉蔥,天津荸薺扁等黃皮洋蔥外皮白色,品質特好,宜作脫水蔬菜。但鱗莖較小,產量低,多為早熟種,不耐貯,易抽薹栽培面積較少,北京有少量栽培如“白皮蔥頭”等白皮洋蔥 分蘗洋蔥的莖葉與普通洋蔥相似,略細小。生長期間植株基部分蘗。形成數個小鱗莖,簇生在一起。通常不見結籽。無性繁殖,小鱗莖為繁殖材料。耐貯藏,在東北栽培多2. 分蘗洋蔥與普通洋

20、蔥鱗莖相似,主要特點是采種母球(鱗莖)的花苔上形成氣生鱗莖,即不開花結籽只形成氣生鱗莖。故也叫“頭球蔥頭”。栽培時不需育苗。用氣生鱗莖直接栽培即可。頂生洋蔥耐干旱,耐寒冷,耐貯性強3.頂生洋蔥 洋蔥鱗莖是由開放性鱗片的葉鞘基部、閉合鱗片(原基)、鱗芽和莖盤組成二、洋蔥鱗莖的結構開放性鱗片:包在鱗莖外層,其上部有正常的葉鞘和功能葉;閉和性鱗片:變態幼葉沒有葉身,不能長出管狀葉,粗而短的葉鞘在開放鱗片中加厚生長。 較高溫度 較長日照三、鱗莖形成條件洋蔥與大蒜一樣,遠距離引種要考慮緯度(這里主要是日照長短因素)。洋蔥為幼苗春化型。對低溫春化要求嚴格。一般認為,低溫5-10,50-60天才能徹底通過;

21、幼苗4-5葉,苗高10cm以上。葉子大?。▽挾龋┖投嗌偈歉袘夯闹饕蛩?。葉子越寬對低溫感應愈敏感通過春化后,高溫長日照下抽薹開花四、階段發育 (一)栽培季節 (二)春夏栽培 (三)夏秋栽培五、栽培技術 晉中、晉南秋播育苗,來春平畦定植,在炎夏前收獲。這是絕大多數地區主要栽培季節。 晉北大同、東北等地區氣候條件特殊春季生長季節短,夏季涼爽,故采用春季播種養苗,夏季定植,秋季收獲,故名“秋蔥頭”(一)栽培季節 1.育苗 2.定植 3.肥水管理(二)春夏栽培 秋播要結合當地氣候條件及育苗設施確定適宜播種期。 晉中露地育苗,一般月日至日播為宜;陽畦育苗,可在月上中旬播種,即比露地晚播半個月。1. 秋播育苗 現在多溫室大棚中育苗。1月下旬播種,3月下旬4月上旬定植。 但春天苗較脆弱,耐寒力差。故定植期不能太早 洋蔥播法同大蔥,多用撒播。1.春播育苗晉中地區定植洋蔥在3月下旬4月上旬。秋播苗可早點栽,春播苗栽的稍遲定植前要先把苗分級,淘汰劣苗和抽薹危險苗;栽洋蔥要淺。淺栽深度以形成鱗莖時半露出地面為準2.定植原則:4月上旬定植-5月中旬(前期小促) 5月中旬-6月上中旬(中期小控)6月上中旬-7月中旬(后期大促)7月中旬-7月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