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影像學骨肌關系統_第1頁
醫學影像學骨肌關系統_第2頁
醫學影像學骨肌關系統_第3頁
醫學影像學骨肌關系統_第4頁
醫學影像學骨肌關系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于醫學影像學骨肌關系統第一張,PPT共五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 Purpose & Request【掌握】1、骨肌關節系統基本病變的影像學表現。 2、骨肌關節系統常見疾病(如:骨關節 外傷、化膿性感染和結核病、骨關節 腫瘤及常見骨腫瘤樣病變、退行性關 節病、類風濕等)的影像學表現。 3、良、惡性骨腫瘤的影像學鑒別診斷。【熟悉】1、骨肌關節系統的正常影像學解剖。【了解】1、骨肌關節系統的影像檢查技術。 2、骨代謝及營養障礙性疾病的影像診斷。 第二張,PPT共五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第一節 影像檢查技術第三張,PPT共五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X線:透視 攝片 特殊檢查 造影檢查CT(

2、X線計算機體層成像)MSCT ECT (發射體層成像)MRI(磁共振成像)DSA(數字減影血管造影)CR、DR數字技術放射性核素掃描第四張,PPT共五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一、X線檢查 第五張,PPT共五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一) X線透視(fluoroscopy) 1、優點:多個角度動態觀察病變的形態、 位置、范圍及毗鄰關系;可對 病變選擇最佳位置進行點片。 2、缺點:缺乏客觀依據,不便于會診及 復診。第六張,PPT共五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二)X線攝片(radiography) 又稱平片(plain film) 骨肌關節系統最基本的檢查方法。 1、正側位:(antero-p

3、osterior position,lateral position) 攝影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四肢長骨攝片都要包括鄰近或遠端的一個關節; (2)應當包括周圍的軟組織, (3)兩側對稱的骨關節,病變在一側而癥狀與體征較 輕,X線片上一側有改變,但不夠明顯時,應在 同一技術條件下攝照對側以便對照。第七張,PPT共五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 脛腓骨正側位第八張,PPT共五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2、特殊投照位置(1)斜位(oblique position): 用于脊柱、骶髂關節、足部等檢查。(2)切線位(tangential position): 用于輪廓呈弧形彎曲的部位。(3)軸位(ax

4、ial position): 用于顱底、髕骨及跟骨等的檢查。第九張,PPT共五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4)張口位(open-mouth position): 用于顯示正位相寰樞關節的結構、 形態、位置及毗鄰關系。(5)功能位(functional position): 用于觀察前臂骨折后,斷端旋轉情況。(6)點片(spot film): 透視下病變的最佳顯示角度進行點片,(7)放大攝影(magnifing radiography): 利用微焦點X線管,增大物片距離進行 放大攝影。 第十張,PPT共五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雙手正斜位第十一張,PPT共五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寰椎及樞椎

5、張口位第十二張,PPT共五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3、數字成像技術CR、DR:優勢:(1)經過圖像處理,達到最佳視覺效果;(2)投照條件寬容度較大;(3)病人接受的X線量較少;(4)圖像可由光盤或磁盤儲存,并可傳輸;(5)可對骨內鈣鹽含量進行定量分析。第十三張,PPT共五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二、CT檢查(一)優點: 1、密度分辨率高,無影像重疊,對骨內小 病灶和軟組織顯示較佳; 2、骨窗觀察可很好顯示骨皮質、骨小梁; 軟組織窗能清晰顯示中等密度的肌肉、 肌腱、關節軟骨和骺軟骨,明顯優于平片; 第十四張,PPT共五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3、CT顯示骨內與軟骨內鈣化和腫瘤內的骨化 較平

6、片敏感;4、CT能顯示四肢肌肉分隔及大血管與神經結構;5、CT顯示脊柱、椎管和椎間盤明顯優于平片;6、增強掃描有助于區別惡性腫瘤與其鄰近組織, 也有助于區別腫瘤和瘤周水腫,有利于了解 病變與鄰近血管的關系。第十五張,PPT共五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二)方法: 1、 平掃 2、增強掃描 3、造影檢查第十六張,PPT共五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第十七張,PPT共五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三、MRI檢查 1、優點:(1)任意平面和三維成像尤其對軟組織和骨髓病 變的分辨力更具優勢,但對鈣化和細小骨化 的顯示不如X線和CT。(2)MRI對脊柱解剖結構和病變的顯示及了解病變 與椎管內結構的關系優

7、于CT。(3)軟組織病變MRI信號較豐富而明顯。(4)顯示膝關節的半月板損傷和韌帶斷裂、早期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具有特異性和敏感性。 2、方法:平掃:T1WI、T2WI 增強掃描第十八張,PPT共五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頸椎壓縮性骨折第十九張,PPT共五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第二節 正常影像學表現第二十張,PPT共五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一、軟骨的發育(一)透明軟骨(二)纖維軟骨(三)彈性軟骨第二十一張,PPT共五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一、骨(bone)的發育(一)骨的形態: 人體骨約有206塊,分為四類 長管狀骨、短管狀骨、扁骨、異形骨(二)骨的組織學結構: 板層骨(lamel

8、lar bone)和非板層骨第二十二張,PPT共五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三)骨的大體結構: 1、骨膜:位于骨的表面, 分內外兩層。 2、骨內膜:又稱骨髓膜。 3、骨板: 介于骨膜與骨內膜之間, 包括外環骨板、內環骨 板、哈氏系統及骨間板, 構成整個骨皮質。第二十三張,PPT共五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4、骨的結構:包括密質骨和松質骨。 密質骨:主要由多數哈氏系統組成。 包括哈氏管和以哈氏管為中心的 多層環形同心板層骨。 松質骨:由多數骨小梁組成。 骨小梁自骨皮質向髓腔延伸,相 互連接成海綿狀。小梁間充以骨 髓。第二十四張,PPT共五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第二十五張,PPT共五十頁,

9、創作于2022年6月二、關節(joint)的解剖(一)間接連接:即滑膜關節 能自由活動。 如四肢關節, 包括關節面、 關節囊和關節腔。第二十六張,PPT共五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二)直接連接:分為三種 1、纖維連接:不動關節如顱縫 2、軟骨連接:微動關節如恥骨聯合等 3、骨性連接:如骶骨各節之間的融合第二十七張,PPT共五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 三、骨的發育 1、骨的發育:包括骨化與生長。 骨化有兩種形式:膜化骨與軟骨內化骨。 生長:主要以成骨和破骨的形式進行。 2、骨組織生長必須具備的條件 3、影響骨發育的因素 第二十八張,PPT共五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四肢骨關節的 正常表現

10、第二十九張,PPT共五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一)管狀骨的正常表現 1、骨膜:位于骨的表面,分內外兩層。 正常不顯影。 骨內膜:又稱骨髓膜。 2、骨皮質:為密質骨,由哈氏系統組成 3、松質骨:由多數骨小梁組成。 4、骨髓腔:顯示不清。第三十張,PPT共五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二)滑膜關節的正常表現 1、骨性關節面 2、關節間隙 3、關節囊、韌帶、關節盤及關節內脂肪墊第三十一張,PPT共五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第三十二張,PPT共五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 生長發育期骨骼第三十三張,PPT共五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 一、一般有三個以上的骨化中心。 (骨干的為原始或一次骨化中心

11、; 兩端的為繼發或二次骨化中心)二、小兒長骨的主要特點: 骺軟骨且未完全骨化。 三、小兒長骨分為 骨骺、骺線、干骺端、骨干第三十四張,PPT共五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小兒長骨第三十五張,PPT共五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1)骨干 骨皮質 骨髓腔 骨膜(2)骺(3)骺板 第三十六張,PPT共五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成年骨骼特點 第三十七張,PPT共五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一、成人長骨完全骨化,骺與干骺端 融合,骺線消失,只有骨干和由 松質骨構成的骨端兩部分。二、成人管狀骨的X線解剖骨干:骨膜 骨皮質 骨松質 骨髓腔骨端:骨端有一薄層殼狀骨板為骨性關 節面。第三十八張,PPT共五十

12、頁,創作于2022年6月 成人管狀骨的X線解剖骨干:骨膜 骨皮質 骨松質 骨髓腔骨端:骨端有一薄層殼狀 骨板為骨性關節面。第三十九張,PPT共五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三、骨齡(bone age)*定義:骨的原始骨化中心和繼發骨化中心 的出現時間,骨骺與干骺端骨性愈 合的時間及其形態的變化有一定的 規律性,這種規律以時間(月和年) 來表示即為骨齡。* 臨床意義:提示骨的發育; 內分泌疾病和先天畸形綜合征。第四十張,PPT共五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脊 柱 第四十一張,PPT共五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 1、形態與解剖 正位:椎體呈長方形,至上而下依次增大。 側位:椎體也呈長方形,其上、下

13、緣與后 緣成直角。 椎間孔:在相鄰椎弓、椎體、關節突及椎 間盤之間呈半透明影。(頸椎斜 位顯示清楚;胸、腰椎側位清楚)第四十二張,PPT共五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正常椎體第四十三張,PPT共五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 第四十四張,PPT共五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第四十五張,PPT共五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2、CT表現:脊椎的橫斷像 骨窗顯示椎體為薄層骨 皮質包繞的海綿狀松質 骨結構。第四十六張,PPT共五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3、MRI表現 T1WI和T2WI上脊椎各骨性結構呈低信號; 骨髓呈高或等高信號; 椎間盤在T1WI上信號較低且不能區分纖維 環和髓核;在T2WI上纖維環為低信號,髓 核為高信號。 脊髓在T1WI上呈中等信號,信號高于腦脊 液;在T2WI上腦脊液信號高于脊髓。第四十七張,PPT共五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 軟 組 織 第四十八張,PPT共五十頁,創作于2022年6月1、CT表現:(1)骨髓腔因骨髓內的脂肪成分而表現為低密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