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故事_第1頁
李清照的故事_第2頁
李清照的故事_第3頁
李清照的故事_第4頁
李清照的故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李清照的故事篇一:李清照的悲慘故事作為一種獨立的文學樣式,“詞 ”在宋代終于推翻“詩莊詞媚 ”的傳統(tǒng)藩籬登上了當時文壇的霸主地位。“詞 ”分為婉約、豪放兩派。婉約派從文學發(fā)展的歷史淵源看又被稱為“詞之正宗 ”。 在婉約派詞人中李清照可謂獨樹一幟,引人注目。她的一生跨了北宋、南宋兩個時期,社會由平靜祥和到動蕩不安,豐富而坎坷的社會生活,使得李清照的詞內容廣泛, 風格獨特。通過她的詞,人們不僅可以欣賞到“詞 ”作為一種文學體裁的無窮魅力,而且可以了解到社會歷史的滄桑劇變,人民在歷史長河的奔流中所演繹出的悲歡離合。李清照的詞既有伉儷情深的愉悅,更有國破家亡的悲嘆,縱觀其一生及其詞作內容,所蘊涵的悲劇

2、情結頗耐人尋味。可以說, 李清照詞中的悲劇情結,不僅把 “詞 ”的文學功能發(fā)揮得淋漓盡致,而且為奠定其詞人地位立下了汗馬功勞。悲劇情結使得李清照成為一個真正的“不讓巾幗,直欲壓倒須眉”, 在文學史上光彩照人的女詞人。一、悲劇情結的體現(xiàn)我們這里所說的“悲劇情結”是指長久隱藏于李清照內心深處的悲劇情感、 因素、 意識對她的詞作及對人生觀、創(chuàng)作動機等方面的影響。有些是作者清醒地意識到的,有些則是作者無意識中表現(xiàn)出來的。無論何種情況,后人都可通過詞作及作者的人生經歷分析判斷出來。李詞中的悲劇情結最突出的表現(xiàn)之一就是詞作中對“愁 ”字的運用和詠物李清照詞中的“愁”字盡管每次含義都不盡相同,但讓讀者看來隱

3、藏在 “愁 ”字后的悲劇情結則是顯而易見的。首先是作者的“閑愁 ”。這具體體現(xiàn)在李清照早期的作品中。李清照早期的生活還算幸福,所以詞中所表現(xiàn)的就是如相思之愁、離別愁、由相思而孤獨之愁等。李清照 (1084 1155?), 號易安居士,濟南人,其父李格非官至禮部員外郎,母親為元豐宰相王珪早卒之長女。少年時期的李清照生活在一個很溫馨的大家庭里,時常沐浴著親人們的無限關愛,生活無拘無束。在及笄之初就四處游賞,家鄉(xiāng)的風景名勝、齊魯大地的壯麗山川,她都飽覽無余。及笄之后,一個待字出嫁的問題就擺在了眼前,而父母對東床的遴選又舉棋不定。李清照的心里話又難以啟齒對父母親表白,于是她便選擇了善傳心曲的詞來表達她

4、作 TOC o 1-5 h z 為待字少女的特有情愫。如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就是一首“口氣宛然 ”的青春易逝之嘆。一夜的 “疏雨驟風 ”使得詞人對侍女的回答“海棠依舊 ”非常吃驚、生氣, 不禁大聲呵斥“知否, 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對 “花事 ”的關心正是對青春的感嘆和珍惜。“逝者如斯 ”、 “青春易逝 ”,作者生氣的話語中蘊涵著一種無奈的凄傷之情。少女時期,李清照對自己婚姻的隱隱愁緒正是情理中事。后來的事實證明她的擔心是多余的。她找到了當朝重臣趙挺之的公子趙明誠。趙明誠出身名門,還是太學生,文化素質也很高。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 1101 年) , 21 歲的趙明誠與18 歲的李清照喜

5、結良緣。這一對天作之合的少男少女是幸運的。趙明誠好夢得圓,李清照擇婿如愿,有情人終成眷屬。二人締結了一段令當代和后世人不勝艷羨的“夫婦擅朋友之勝 ”的理想姻緣。美滿幸福的婚姻生活理應是充滿歡聲笑語的,沐浴在愛河中的李清照在初婚時的詞作幾乎是清一色的閨房昵意,伉儷相娛。但好景不長,婚后第二年舊黨失勢,黨爭加劇的政治斗爭就開始了。李清照本來想借著公公趙挺之的大權援救自己的父親李格非,但落了一個“炙手可熱心可寒”的結局。事已至此,李清照被迫回鄉(xiāng)暫居。此時詞人的作品可謂 “悲從中來 ”,悲不能已,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和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在一剪梅中“紅藕香殘玉簟秋”“ 花自飄

6、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 說明詞人相思甚苦,難以入睡,聽到雁聲,見到月光滿樓,更增添了秋夜孤寂之感。醉花陰中更有 “薄霧濃云愁永晝”、 “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之句。 “愁 ”是百遣難解,人則因 “愁 ”而 “瘦 ”, 并且 “人比黃花瘦”, 作者的相思之愁、之苦、之悲,躍然紙上,歷歷在目。后來,李清照的人生之路隨著政治斗爭的風雨而飄搖不定。無論是重返汴京,還是屏居青州,生活的不幸逐漸加大,詞人心中的愁緒越來越濃。在此期間的詞如小重山(春到長門春草青)抒發(fā)了作者逐漸被棄的“婕妤之嘆 ”。 滿廷芳中也有“更誰家橫笛,吹動濃愁。莫恨香消雪減,須信道

7、, 掃跡情留 ”之句。 鳳凰臺上憶吹簫中 “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其中臨別心神不定,難以為別,別后又孤寂難訴的描寫更可見李清照為情所困、為情所苦的情形,令人悲嘆。而一首點絳唇(閨思)寥寥數語:“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倚遍闌干,只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芳草,望斷歸來路。”“ 愁千縷 ”的愁緒,惜春的無奈,讓人感到一股悲涼之氣油然而生。其次是濃愁。北宋的靖康之變(1126)使得李清照的生活發(fā)生了突然的變故,生活的不幸、打擊接踵而至。萊州尋夫,丈夫“人老健康城 ”,詞人失去了至愛的親人,國家又正處于風雨飄搖之中,真是到了國破家亡的境地

8、。然而生活的不幸還遠不止這些,此后的玉壺通敵的政治迫害,再嫁張汝舟的舉世誹謗等,使得詞人像一葉失去方向的小舟在驚濤駭浪中飄搖不定,搖搖欲墜。后期生活的不幸?guī)淼摹俺?”緒反映在詞作中遠非前期之“閑愁 ”可比, 有過之而無不及。此種 “濃愁 ”的悲劇意味范圍更廣,意義更深,情感更濃。最有代表性的當數聲聲慢(尋尋覓覓)。該詞一開始連下十四個疊字的運用讓人稱奇,讓人扼腕而嘆。詞人的國破、家敗、人亡的凄慘景況如決堤的洪水奔騰而出,一瀉千里,內心痛楚的煎熬使詞人度日如年。“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滿地堆砌的黃花、質地低劣的淡酒、飛天而過的大雁、失去光彩的梧桐、黃昏時節(jié)的點滴細雨,這一切的一切都向女詞

9、人襲來,使人把痛苦的往事連一起,悲上加悲,最后由衷地發(fā)出“這次第,怎一個愁 字了得 ”的悲嘆。讀李清照的這首詞,只覺得一股寒氣撲面而來,給人一種不忍卒讀之感。此間詞人的很多詞都“悲味 ”十足,讓人頓生憐意。如臨江仙(庭院深深深幾許)中:“誰憐憔悴更凋零,試燈無意識,踏雪沒心情。”訴衷情(夜來沉醉卸妝遲)中:“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憶瑞腦香。秋已盡,日猶長,仲室懷遠更凄涼。”憶秦娥 (臨高閣) 中: “梧桐落,又還秋色,又還寂寞”等,尤其是武陵春春晚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詞人形象地把自己的一腔哀怨,一肚悲苦抒發(fā)出來,成為傳誦千古的名句。還有永遇樂

10、元宵中:“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而底下,聽人笑語。”作者的失魂落魄,形容枯槁,心中的凄苦躍然紙上。總之,李清照后期詞中的悲劇成分大大增加。“愁 ”、 “淚 ”、 “酒 ”、“殘 ”“ 憔悴 ”等凄涼字眼的運用更加頻繁。較之前期詞“愁 ”的濃度更大,力度更甚,所蘊藏的悲劇情結達到了高潮,同時詞作的藝術境界也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二、悲劇情結的原因毛澤東說過: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凡事都事出有因,李清照也不例外。在她的詞作中之所以有那么濃重的悲劇情結,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幾個。第一,封建社會對女權漠視的傳統(tǒng)。從歷史的角度看,中國封建社會一個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對女

11、性的歧視和迫害。第二, 李清照對人生世事的敏感度較高。李清照出身于官宦之家,本身聰明伶俐,才華出眾,各方面的素養(yǎng)尤其是藝術修養(yǎng)之高自不待言。第三,大宋王朝的歷史現(xiàn)實為李清照的悲劇情結提供了厚實的社會背景。當然,李清照詩詞中也有一些歡快愉悅或金剛怒目式的作品,如眾所周知的烏江(生當作人杰)、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漁家傲 (天接云濤連曉霧)等。我們這里關注的悲劇情結只是李清照詞作中的一個方面,目的是做到“知人論世 ”, 為了更好地研究、欣賞詞人的人生經歷和作品的藝術價值。篇二:李清照的故事1李清照的故事李清照 (公元1084年 -約1151 年) , 自號易安居士,宋朝濟南 (在現(xiàn)在山東省濟

12、南市)人,四十三歲以前,她的生活比較安定,后來飽嘗了國破家亡憂患,晚年生活非常清苦。她一生寫了許多詩詞,尤其是詞,感情真摯,思想清新,還有很多充滿愛國情調的佳作。李清照是我國歷史上首屈一指的女詞人。童年趣事李清照的童年,大部分時間是在家鄉(xiāng)故土度過的。濟南是一座歷史悠久、風景秀麗的古城。明鏡般的大明湖,雄偉的千佛山,還有七十二處噴珠吐玉似的泉水,把古城裝扮得分外嬌美。傳說,他家就在城西南著名的柳絮泉畔。平時,她除了和姐姐弟弟一起寫字作畫、吟詩填詞以外,最愛到柳絮泉邊游玩。有一年夏天,氣候非常炎熱。一天下午,李清照做完母親布置的功課,就向姐弟建議到外面去玩。“姐姐,捉迷藏去!看我一下子就能把你抓住

13、。”弟弟李 h ng高興得大聲嚷嚷。李清照聽后,笑著搖了搖頭。“那就到后花園蕩秋千去!比一比誰蕩得又快又高。”姐姐知道李清照愛玩秋千,又出了這個主意。李清照聽后,還是笑著搖了搖頭。“那你說玩什么好呢?”姐姐和弟弟同時眨巴著眼睛問道。李清照并不立即回答,只見她隨手提起筆來。在紙上寫了“劃船游湖 ”四個字。姐弟一看,樂得拍手大叫:“好主意!好主意!”經過母親同意,姐弟三人像出籠的小鳥,手拉著手跑出屋去,登上了停靠在柳絮泉邊的游船。“開船嘍! ”弟弟一聲吶喊,李清照立即奮力劃漿,船就沿著堤岸向前駛去。這柳絮泉原是個天然池塘,和大明湖相連,周圍有著形狀不同的怪石, 池水非常清澈明凈。李清照劃著劃著,不

14、顧岸邊丫頭們的勸告,慢慢地把船劃進了水池中央。姐弟三人一面呼吸著清新芬芳的空氣,一面欣賞著四周美麗的景色。過了不一會兒,太陽落山了,整個湖面變得暗淡起來。姐姐正想催促李清照趕快回去,忽然發(fā)現(xiàn)妹妹正對著池邊的怪石出神,忙問道: TOC o 1-5 h z “喂,你怎么啦!”“姐姐,我在給它們起名字呢。”李清照說著,忽然興奮起來,“你們看,那塊怪石像不像天上的仙女?我看就叫它?怪女石?吧!”“噯, 那邊的一塊真像一只大鐘,該給它取個什么名字呢?”弟弟大聲問道。“就叫它?金鐘石?好啦!”李清照隨口回答。姐弟三人給岸邊怪石,逐個取著名字,什么“老壽星 ”啦, “小駱駝 ”啦,真是看不完的怪石,取不盡的

15、名字。忽然,姐姐大聲驚叫起來:“不好,天黑啦,再不回去,我們可要分不清東南西北,回不了家啦! ”“哎呀,回不了家,我們怎么辦哪!姐姐,快走吧!”弟弟帶著哭聲對李清照說道。眼看天色越來越昏暗,李清照也著急起來,連忙用力劃動雙槳。誰知因為心慌意亂,小船竟闖進了荷花叢中,把躲在里面的水鳥嚇得大聲驚叫,一齊 “撲愣愣 ”地飛向夜空。姐姐和弟弟嚇得變了臉色,李清照卻樂得大笑起來。后來,李清照還專門寫了一首如夢令小詞,記下了這次游湖趣事。初露才華李清照的父母都精通古代詩文,在他們的影響下,李清照從小就喜愛文學,閱讀了大量的文學書籍,尤其在寫詩填詞方面,基本功很扎實。 到了十五六歲,她更是整天不離詩文書畫,

16、把古今名家的詩詞,讀了一遍又一遍,抄了一本又一本。有一年,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在京城做官。為了教育女兒,他經常把李清照帶在身邊。一天,李格非和幾位朋友一起到匡山去游覽,回家以后拿出一首詩對李清照說:“這是我的好朋友張文潛寫的詩,他是當今有名的詩人,大家都說這首詩寫得很好,你拿去好好讀讀。”李清照接過詩稿,認真讀了起來,發(fā)現(xiàn)這首詩歌頌了唐朝的繁榮昌盛,寫得很有氣派,值得自己好好學習。但是,當她反復讀了幾遍以后,對它的內容卻產生了不同的想法。她以為不能光是歌頌唐朝的繁榮昌盛,也應該指出唐朝君臣腐敗的一面。于是,她按照詩的原來格式,接連寫了兩首和詩,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不久,李格非在家里和朋友聚會,大家

17、邊喝酒邊談論詩文,氣氛十分熱烈。李清照也坐在一邊,抓緊時機向長輩們學習。這時候,一個賓客對李格非說道:“格非兄是當今有名的才子,您的女兒一定也是位能詩善文的女才子,今天何不讓她顯露一下才華呀!”李格非聽了,就吩咐女兒把她最近寫的詩文拿來,請客人們評閱。李清照猶豫了一會兒,拿出了那兩首和張文潛的詩。客人們爭著傳閱“一個年輕姑娘,敢對當今大才子的詩,提出不同看法,說得很有道理,真令人敬佩!”“詩里用詞造句都很精妙。不知底細的人,粗粗一看,一定以為是大才子寫的呢!”聽著客人對女兒的贊揚,李格非也著實高興。從此以后,他更加重視對女兒的培養(yǎng)了。一張畫李清照十八歲那年,同丞相趙挺之的兒子趙明誠結了婚。趙明

18、誠不但詩文寫得好,還特別喜愛收藏文物。剛結婚的時候,他正在京城太學讀書,沒有固定的經濟收入,就時常把自己的衣服換了錢,去買喜愛的碑文和字畫。李清照為了幫助丈夫收藏文物,也盡量節(jié)約家庭開支,吃穿都很儉樸。夫妻倆情趣相投,感情很好。有一次,兩個人把三個月積蓄下來的一千五百錢,用來買了一張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字跡。不久,又有一人拿了一幅古畫找上門來說:“這是大畫家徐熙畫的牡丹圖,聽說你們很喜歡收藏名畫,是個行家,今天我特意送上門來。”李清照和趙明誠展開古畫,共同仔細地辨認,斷定確實是徐熙親手畫的珍品。畫上的牡丹形態(tài)不一,花瓣艷麗逼真,莖葉嫩綠可愛。特別是花朵上的粒粒露珠,畫得晶瑩閃亮,像是在滾動似的

19、,而空中也和真的一般。倆人越看越喜愛,忙把那人迎進客廳,問道: TOC o 1-5 h z “這畫確是真品,不知你要多大的價,才肯賣呢?”“二十萬錢。”那人回答。“這么多?少一些不行嗎?”“不行。少一文也不賣。”趙明誠和李清照對看了一下,就請那個人先在家里住下。晚上,夫妻倆商議起來,李清照說:“畫是好畫,只是錢太多了。”“是啊,我們哪有這二十萬錢呢?”“讓我來算一算。”李清照把家里能賣的物品核算了一下,可仍然湊不起那筆錢,只得嘆了口氣。“那就不要買了。”趙明誠泄氣地說。第二天,他們把畫還給了那個人,讓他走了。兩個人為這件事惋惜了好幾天。志同道合李清照和趙明誠經常在一起討論學問,互相鼓勵和促進。

20、每當飯后飲茶, 他們愛做一種有助記憶的智力游戲,取名 “賭茶 ”。 就是由一方說出某件事,另一方要很快指出這件事記載在哪部書、哪一卷、哪一頁、哪一行,說對了,可以先喝一杯茶;說錯了,要承認自己讀書還不夠專心致志。李清照經常在“賭茶 ”中取勝。趙明誠對妻子的學問很敬佩,但是有時候也并不完全服氣,總覺得自己的詩詞并不比她差。有一年,趙明誠在青州(在現(xiàn)在山東省益都)做官,李清照沒有同去。不久,她寫了一首詞托人捎給丈夫,表達對他的思念。趙明誠接到這首詞后,很受感動,也寫了幾首詞回送給她。當他提筆寫的時候,忽然想起來:“我是宰相的兒子,又是當了官的人,一定要比她寫得好才行。于是,他花了好幾天的時間,終于

21、苦心寫成了五十首詞,還把李清照寫的也重抄了一遍,和自己的混在一起,想先請人評論一下,看哪一首寫得好。恰巧他的詩友陸德夫來了,趙明誠忙把這些詞全拿給陸德夫看。等陸德夫看完以后,趙明誠問: TOC o 1-5 h z “您看,我寫的這些詞哪一首最好?”“很難分出高低,寫得都很見功力。”好友夸贊說。“那總有幾句寫得最好的吧?”“依我看其中三句寫得最好。”“哪三句? ”趙明誠忙問。陸德夫隨口念道:“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三句恰恰是李清照寫的。這么一來,趙明誠對妻子真是打心眼兒里佩服了。李清照的詞,用詞自然巧妙,感情細膩真切,確實高人一頭。災禍臨頭公元 1126 年,趙明誠在淄州(在現(xiàn)在

22、山東省)做官,李清照已經有四十三歲了。在這以前,他們的生活比較安定,李清照寫了許多著名的詩詞,還幫助丈夫收藏了許多文物,編寫了一部有關古代歷史文物的著作 金石錄。不料,這時候北方的金王朝舉兵南侵,爆發(fā)了一場災難深重的民族戰(zhàn)爭,打破了李清照的寧靜生活。一天,趙明誠從外面急匆匆趕回家來,李清照感到情況不妙,忙問: TOC o 1-5 h z “看你的神色,一定又得到了什么壞消息了?”“是呀,仗越打越糟。”趙明誠氣喘吁吁地說,“兩個皇帝都成了金兵俘虜,大宋王朝危急萬分!”“怎么無人抵抗?那些文官武將都是干什么的?”李清照焦急地說。趙明誠長長嘆了一口氣:“事到如今,還有什么好說的。聽說康王趙構早帶人往

23、南逃走了。“那我們怎么辦?”“這里待不下去了,得趕快到南方去。”“可這些國寶怎么辦?”李清照指了指滿屋的珍貴文物,心情十分沉重。當時他們已經收藏了二十多間屋子的古代珍貴文物。“只有一個辦法,趕快包裝起來,設法轉移!”趙明誠果斷地決定。這一年,李清照是在惶恐不安中度過的。她和丈夫一起,天天整理文物,并且小心地一件件包裝起來。第二年,趙明誠得到母親病故的消息,急急忙忙地動身到南京奔喪,李清照則回到青州,照看余下沒多久, 金兵攻克了青州,她帶著幾十車文物逃離了青州城,到了南京。剩下的文物全讓戰(zhàn)火燒毀了。篇三:論李清照的人生經歷論李清照的人生經歷對其詞風的影響摘要: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人生離奇曲折,頗具故事色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