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6.1.1 化學反應與熱能 (學案)1.理解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2.了解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的概念,熟知常見的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重點:理解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難點:理解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1、指出在下列實驗事實或實驗現象中,硫酸所表現的性質:(1)工業上用鐵槽車或鋁槽車運輸濃硫酸:_。(2)濃硫酸露置在空氣中濃度變小:_。(3)濃硫酸與銅反應制取硫酸銅:_。(4)濃硫酸使蔗糖炭化變黑:_。2、在濃硝酸中放入銅片:(1)開始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實驗現象為_。(2)若銅有剩余,則反應將要結束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_。(3)待反應停止后,再加入少量25%的稀硫酸,這時銅片上又有氣泡產生,其原因是_。1、生活中哪些事實說明了化學反應伴隨著能量變化? 2、根據【實驗6-1】【實驗6-2】這兩個實驗總結一下生活中哪些反應屬于放熱反應,哪些反應屬于吸熱反應? 3、化學反應過程中為什么會有能量變化? 4、在化學反應中,隨著物質的變化,既有反應物中化學鍵的斷裂,又有生成物中化學鍵的形成,化學能也隨之而改變。那么,一個化學反應吸收能量還是放出能量是由什么決定的呢? 5、在25 和101 kPa的條件下,斷裂1 mol H-H需要吸收436 kJ能量,斷裂1 mol Cl-Cl鍵需要吸收242 kJ能量,形成1 mol
3、 H-Cl會放出431 kJ能量,通過計算說明化學反應H2+Cl2 = 2HCl是吸熱反應還是放熱反應。 1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化學反應過程中不一定都有能量變化()(2)鎂帶燃燒時,化學能全部轉化為熱能()(3)有能量放出的變化都是放熱反應,吸收能量的變化都是吸熱反應()(4)對于放熱反應2H2O2eq o(=,sup7(點燃)2H2O來說,斷裂1個HH鍵和1個O=O鍵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1個HO鍵所放出的能量()(5)由OOO2(放出能量493 kJ)和NNN2(放出能量946 kJ)可得在常溫下氮氣比氧氣穩定()2化學反應的發生必然伴隨能量的轉化,其最根本的原因是()A化學反應中一定有新物質生成B化學反應中舊的化學鍵的斷裂需要吸收能量,新的化學鍵的形成需要放出能量C化學反應通常需要加熱等條件才能發生D能量變化是化學反應的基本特征之一3下列關于圖示說法正確的是()A該圖表明催化劑可以改變反應的熱效應B該圖表示某反應能量的變化與生成物狀態無關C該圖表示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從銀行到供應鏈探索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場景
- 聚焦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四線”聯動課堂研究
- 2025年中國彈簧底閥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Module 5 Unit 3(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外研版英語八年級下冊
- 機械行業創新設計的案例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中國平吸等真空膜片柱塞式化油器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巴利粉紅石材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智能交通領域的市場分析考試題目及答案
- 2025年中國尼龍拉絨布數據監測報告
- 機械操作過程中的常識問答題及答案
- 2025年中國尼龍注塑件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智慧能源體系》課程教學大綱
- 大象版五年級下冊《科學》全套教學課件
- DBJ04-T 241-2024 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 1.2區域整體性和關聯性-以青田縣稻魚共生為例課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
- 特殊人群安全用藥指導
- 工業物聯網安全風險評估-深度研究
- 2024年機場廣告行業投資分析及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 《洗地機培訓方案》課件
- 手術室護理新進展
- 鄭州市2025年高中畢業年級第一次質量預測(一模) 化學試卷(含標準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