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三章 第四節 全球氣候變化_第1頁
高考地理三章 第四節 全球氣候變化_第2頁
高考地理三章 第四節 全球氣候變化_第3頁
高考地理三章 第四節 全球氣候變化_第4頁
高考地理三章 第四節 全球氣候變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全球氣候變化考綱呈現目標導航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1.閱讀圖表材料,了解不同時期的氣候變化,并分析近百年來全球變暖的原因2.根據有關材料,說明全球氣候變暖對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的可能影響,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一、全球氣候在不斷變化之中1氣候變化:(1)概念:長期平均狀態變化的一種反映。(2)主要表現:不同時間尺度的_變化和降水變化。2近現代氣候變化:氣溫變暖CO2(1)變化特征:雖有波動,但總的趨勢是在_。(2)主要原因:人類活動向大氣中排放_的數量增加,而且增加的速度呈_的趨勢。越來越快二、全球氣候變化的可能影響海平面1最明顯的后果之一是_上升。(1)原因:_和海水膨脹。(2)影響:改變_,

2、海拔較低的_地沿海區面臨被淹沒的危險。2影響農業生產:積溫生長期(1)有利:_增加,_延長,可以提高農作物產量,對高緯度國家有利。干旱供水(2) 不利 : 溫度升高往往伴隨 _ 加 重 , 造成_不足,可使農作物減產。冰川融化海陸分布3影響水循環:可能使_加大,改變區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_的發生,以及地表徑流發生變化,加劇水資源的不穩定性和_。三、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蒸發極端異常事件1多使用_。供需矛盾2_。清潔能源植樹種草3防止森林火災。公共交通工具4減少消費,減少廢棄物排放,盡可能使用_。考點全球氣候變化的原因、帶來的影響及對策1全球氣候變化的原因:圖 3-4-12全球氣候變化帶

3、來的影響:(1)對海平面和海岸帶的影響:圖 3-4-2(2)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有利影響:圖3-4-3不利影響:圖3-4-4(3)影響水循環過程:圖 3-4-53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措施:圖 3-4-6【典例】圖 3-4-7 是 1992 年和 2003 年格陵蘭冰原面積對比圖。讀圖,回答(1)(2)題。圖 3-4-7(1)19922003 年,格陵蘭冰原面積不斷縮小,反映了()A地殼活動加劇C黃赤交角增大B日地距離縮短D全球氣候變暖)(2)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縮會導致(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蝕加劇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C海洋面積增大,海岸線長度增加D熱量消耗增多,全球溫度下降思路整理:第(1

4、)題,2003 年格陵蘭島冰原面積比 1992 年明顯減小,這是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冰川大量融化的結果。第(2)題,由于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大量的冰川融水匯入海洋,海平面上升,海洋、陸地間的作用增強,海水對海岸的侵蝕作用加劇。答案:(1)D (2)A圖3-4-8 表示19622007 年安徽省年平均氣溫變化。讀圖,完成 12 題。圖 3-4-8119622007 年,安徽省年平均氣溫變化的總體趨勢是()A降幅超過升幅C升高約 2.1 B逐年上升D波動上升2針對當前全球氣候變暖趨勢,人類應該()植樹造林,提高森林覆蓋率推廣節能技術,提高能源利用率開發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優化能源消費結構關停高耗能產業,減

5、小礦物能源消耗總量ABCD思路整理:針對全球氣候變暖,人類的應對措施可從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和增加溫室氣體的消耗兩方面分析。植樹造林可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關停高耗能產業,不現實。答案:1.D 2.A因為西方復活節的緣故,2013 年的“地球一小時”活動提前到 2013 年3 月23 日,中國內地共有127 個城市加入到活動中。據此完成 12 題。1該活動主要是引起人們對下列哪個方面的關注?()B酸雨危害D森林破壞A臭氧層破壞C全球變暖答案:C2下列行為方式與“地球一小時”活動所起作用相同的是()A退耕還林還牧B大力發展汽車工業C推廣水電等綠色能源D減少氟氯烴化合物的排放答案:

6、C2013 年中國正式成為北極理事會永久觀察員國。開展對北極地區的科學考察對促進中國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讀北極地區冰雪覆蓋范圍及變化預測示意圖(圖3-4-9),完成 34題。圖 3-4-93影響北極地區冰雪覆蓋范圍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沿岸暖流加強C極晝天數增多B全球氣候變暖D太陽輻射增強答案:B4北極地區冰雪覆蓋范圍的變化會給中國帶來的直接影響是()A森林生態系統得以改善B極端天氣事件明顯減少C通往歐洲的北部航線開通D人口大量向北極地區遷移答案:C5(2013 年廣東惠州模擬)研究發現,我國可供水稻生長的安全生長期延長了 610 天,而水稻實際生長期卻在縮短,這種變化主要是因為()A全球

7、變暖,積溫上升B科技進步,品種改良C市場需求擴大D運輸條件改善答案:A6(2013 年廣東茂名月考)專家認為,由于人類的生產活動等原因,預計到 2100 年全球的平均氣溫增加 45,這對全球環境將產生重大影響。對全球變暖的環境響應,敘述正確的是()A北半球熱帶地區降水減少;海平面上升B北歐影響最大;北半球亞熱帶地區降水增多C災害性天氣頻繁;中國自然帶北移D洋流發生變化;大部分動物棲息地發生根本性改變答案:C7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據領導研究的靜岡大學教授增澤武弘介紹,1976年的時候,富士山南側海拔3200米附近地下50 厘米就有永久凍土存在;到1998 年,要到海拔3300 米附近,才能在地下約50 厘米處發現永久凍土;而在2008 年至2010 年的最新調查中,研究人員首次沒能找到存在永久凍土的海拔下限。材料二:根據日本氣象廳的數據,富士山山頂的年平均氣溫 1976 年時為零下7.2 攝氏度,2009年上升到零下5.9 攝氏度。(1)材料中的現象是由_問題引起的。(2)該問題帶來的影響還有哪些?(3)針對該問題應采取哪些措施?答案:(1)全球氣候變暖(2)導致海平面上升,從而改變海岸線,沿海低地被淹;影響農業生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