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下數學教案_第1頁
人教版五下數學教案_第2頁
人教版五下數學教案_第3頁
人教版五下數學教案_第4頁
人教版五下數學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 人教版五下數學教案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課 題 從不同角度查看一個物體(1) 備課教師 課 型 新授課 總第 1 課時 目標:X|k |B| 1 . c|O |m 1、學識目標:讓學生體驗查看的過程,熟悉到從不同的位置查看物體,所看到的外形是不同的。能鑒別從正面、左面、上面查看到的簡樸物體的外形。 2、才能目標: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查看,分析事物的才能。培養學生構建簡樸的空間想象 教學重點: 扶助學生構建初步的空間想象力。 教學難點: 扶助學生構建初步的空間想象力。 教學方法: 三疑三探教學模式新 課 標 第 一 網 教具學具:長方體、正方體、盒子等。 教學

2、過程: 一、設疑自探 1、謎語導入 請同學們猜謎語:“左一片、右一片,摸得著,看不見,是什么呢?”(耳朵)為什么能望見別人的耳朵,卻看不見自己的耳朵呢?由于我們查看的角度不一樣,那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進一步研究查看物體(板書) 從不同角度查看一個物體 2、讓學生根據課題提問題。 看到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 (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舉行評價、模范、整理后說明:老師根據同學們提出的問題,結合例1歸納、整理、補充成為下面的自探提示,只要同學們能根據自探提示專心探究例1,就能弄明白這些問題) 3、出示自探提示,組織學生自探。 自探提示: 教師將一個對面涂有一致顏色的長方體舉起靜止不動,新課 標 第 一網

3、1、你查看到的長方體是什么樣的? 2、在你的位置上查看,你看到了哪幾個面?你能找個位置看完全體的面嗎?最多能看到長方體的幾個面? 3、我們分別從幾個不同的方向去查看這個長方體,看看它的正面、左面以及上面分別是什么外形的圖形,把它們分別劃出來。 4、怎樣用用剛學到的學識解釋一下長方體為什么這樣畫? 二、解疑合探 檢查自探效果。 1、檢查自探效果。(提問考慮不同層次的學生,差生回復,中等生補充,優等生評價。) 2、遇到疑難問題要組織學生舉行議論。 強調: 通過查看,我們察覺了至少能看到長方體的一個面,也可能看到兩個面,最多一次能望見三個不同的面。 從不同的方向查看,所看到的外形是不一樣的。 三、質

4、疑再探 1、學生質疑。 教師:通過本節的學習,你還有什么疑問,提出來大家共同探討。 2、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先由其他學生釋疑,學生解決不了的,可根據處境或組織學生議論或教師釋疑。) 預設: 學習本節學識在日常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四、運用拓展 (一)我當小老師,學生自編題。 1、讓學生根據本節所學學識,編一道習題,。 2、表示學生高質量的自編習題,交流解答。 (二)補充練習。(根據學生自編習題的練習處境,有選擇的出示下面習題供學生練習。) 1、做教科書例2和 “連一連” 2、鑒別 小嬉戲:比一比誰的回響快。教師點擊展現長方體不同方向的圖形,學生根據自己所在的位置,相應地站起來。 3、智力嬉戲

5、:兩個同學為一組做嬉戲,一個同學畫,另一個同學猜,負責猜的同學要想手段通過你提問的問題確定這個物體是什么,猜完后,在把物體拿出來驗證一下,看是否猜對了。 學生玩嬉戲,教師指導。 (三)全課總結: 1、學生談學習收獲。 教師:學習了本節內容你有什么收獲? 2、教師總結強調。 學生充分發表觀法后,教師強調重點內容,并引導學生對本節內容舉行歸納整理,形成系統的學識。 二次修改: 板書設計 從不同角度查看一個物體 至少能看到長方體的一個面,也可能看到兩個面,最多一次能望見三個不同的面。 從不同的方向查看,所看到的外形是不一樣的。 實踐反思: 課 題 從不同角度查看兩個物體(2) 備課教師 課 型 新授

6、課 總 第 2 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鑒別從不同方向查看到的兩個物體的外形和相對位置。 2、培養學生從不同角查看分析事物的才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才能。 教學重難點:使學生從形象構建抽象的想象才能。 教具學具: 一個球體、一個圓柱體、正方體等。 教學過程: 一、設疑自探:(8分鐘)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對一個物體從不同角度舉行了查看,也察覺了從中的奧秘和樂趣,今天我們將兩上物體從不同角度舉行查看,體驗從不同角度看世界。 板書課題:從不同角度查看兩個物體 (二)根據課題提問題 教師:看到這個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 (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舉行評價、模范、整理后說明:為了更好的學習本節新學

7、識老師根據同學們提出的問題,結合學習內容歸納、整理、補充成為下面的自探提示,只要同學們能根據自探提示專心探究,就能弄明白大家方才提出的問題。大家有信仰嗎?) (三)出示自探提示,組織學生自探。 自探提示: 請同學們自學課本第2頁內容,斟酌以下問題。 1、從不同角度查看例2的兩個物體,你察覺了什么? 2、試著把從正面上面左面右面四個方向查看到的外形畫出來。 二、解疑合探(15分鐘) 1、學生自探后,在小組內交流自探結果,然后師生互動,解疑答難。 2、多媒體演示驗證。 3、教師將一個球體和一個圓柱體按例2擺放在講臺上,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上臺查看,從正面上面左面右面四個方向查看,再回到位置上把從四個

8、面查看到的畫出來,并舉行交流。 教師把學生畫出的圖形表示出來,集體評議。 三、質疑再探(5分鐘) 1、學生質疑。 教師:通過本節的學習,誰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請提出來,大家共同探討。 2、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先由其他學生釋疑,學生解決不了的,可根據處境或組織學生議論或教師釋疑。) 四、運用拓展(12分鐘) (一)學生自編習題。 1、讓學生根據本節所學學識,編一道習題,。 2、表示學生高質量的自編習題,交流解答。 (二)根據學生自編題的練習處境,有選擇的出示下面習題供學生練習。 1、將兩個完全一樣的正方體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畫出以不同角度看到的樣子(強調左右面是重合,故只能望見一個正方形)。 2

9、、將一個正方體和圓柱體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畫出從不同角度看到的樣子。 (三)全課總結: 1、學生談學習收獲。 教師:學習了本節內容你有什么收獲? 2、教師總結強調。 學生充分發表觀法后,教師強調重點內容,并引導學生對本節內容舉行歸納整理,形成系統的學識。 二次修改: 板書設計: 從不同角度查看兩個物體 課 題 從不同角度查看多個物體(3) 備課教師 課 型 新授課 總第 3 課時 教學目標:1、進一步培養學生從多角度查看事物物體。 能辨識較繁雜物體不同角度所查看的處境。 2、根據圖形揣測拼搭的方式,引導學生簡化過程, 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思維才能。 教學重難點:1、變形象思維為抽象思維。 2、明晰

10、物體組合擺放的一致點與不同點。 教學難點:通過上兩節的學習,學生已經能夠從不同角度查看一個和兩個物體, 在此根基上持續學習查看較繁雜的物體時,已經能夠掌管方法,但是空間想象才能還不是很強,因此仍需要給與足夠的動手操作機遇。 教學方法:三疑三探 教具學具:小正方體若干。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導入 談話:同學們,還記得題西林壁這首古詩嗎?一座廬山,為什么世人看到的卻是“遠近上下各不同”的風景呢? 透露課題:由于查看的角度不同,廬山呈現出千姿百態的風景。這里,詩人是從不同角度對實物舉行查看。假設用若干個一致的小正方體拼擺成立體圖形,在查看中又會存在哪些特點?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板書課題:

11、查看物體 一:設疑自探: 教師:看到這個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 (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舉行評價、模范、整理后說明:為了更好的學習本節新學識老師根據同學們提出的問題,結合學習內容歸納、整理、補充成為下面的自探提示,只要同 學們能根據自探提示專心探究,就能弄明白大家方才提出的問題。大家有信仰嗎?) 出示自探提示,組織學生自探。 自探提示: 1、 教學例1 (1)學生根據教師提示用小正方體獨立拼搭物體。 面對自己橫向連續擺3個正方體,接著,在第一排左邊第一個后面再擺一個。你察覺了什么? (2)同組4名學生,圍著拼搭成的物體走一圈,分別從物體的正面、上面和左面舉行查看。分別看到什么圖形? (3)各自用小正方

12、形卡片擺出從三個角度查看到的平面圖。有什么不同? (4) 同一個物體,從不同的角度查看,查看的結果是怎樣的? 二、解疑合探(15分鐘) 1、學生自探后,在小組內交流自探結果,然后師生互動,解疑答難。 2、多媒體演示驗證。 3、歸納概括,得出結論: 學生概括:同一個物體,從不同的角度查看,查看的結果各不一致。 2、 完成做一做。 (1) 出示做一做,學生在教科書上完成。 (2) 交流反應 三、質疑再探(5分鐘) 1、學生質疑。 教師:通過本節的學習,誰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請提出來,大家共同探討。 2、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先由其他學生釋疑,學生解決不了的,可根據處境或組織學生議論或教師釋疑。)

13、四、運用拓展(12分鐘) (一)學生自編習題。 1、讓學生根據本節所學學識,編一道習題,。 2、表示學生高質量的自編習題,交流解答。 (二)根據學生自編題的練習處境,有選擇的出示下面習題供學生練習。 提問:假設從物體的右面查看,看到的會和從左面看到的完全一致嗎?為什么? 學生回復后,強調兩個物體間的遮擋關系所引起的查看結果不同。 3、 探索規律 (1) 用4個正方體擺出不同的立體圖形。 提出要求:先獨立操作拼擺,并用正方形卡片擺出從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平面圖,在與同組伙伴交流,相互看看擺得對不對,結果,對小組中的各個作品舉行整體查看,說一說看到的各個平面圖形有什么一致點和不同點? (2) 學

14、生按要求操作。 (3) 表示作品,探索規律。 通過交流,引導學生察覺:同一個物體,從不同的角度查看,查看的結果不一致,有時也可能一致。不同的物體,從不同的角度查看,看到的結果不一致,有時也可能一致。 三、 穩定練習 1、教科書第2題 個案補充 2、學生按老師要求擺小正方體。 (1)用5個小正方體擺從正面看到的圖形(你能擺出幾種不同的方法)。 (2)用四個小正方體擺出從正面看是 ,從左邊看也是 的處境。 (3)根據下面從不同方向看到的圖形擺一擺,從正面看從左面看也是 (有多少種不同擺法,最少要用多少個小正方體,最多只能用多少個小正方體。) 四、課堂小結。 1、學生談學習收獲。 教師:學習了本節內

15、容你有什么收獲? 2、教師總結強調。 學生充分發表觀法后,教師強調重點內容,并引導學生對本節內容舉行歸納整理,形成系統的學識。 二次修改: 板書設計: 從不同角度查看多個物體 實踐反思: 課 題 因數和倍數的意義 備課教師 課 型 新授課 總第 4 課時 教學目標 1、掌管整除、因數、倍數的概念。 2、知道因數和倍數以整除為前提,及因數和倍數相互依存的關系。 教學重點 1、建立整除、因數、倍數的概念。 2、理解因數、倍數相互依存的關系。 3、應用概念正確作出判斷。 教學難點 理解因數、倍數相互依存的關系。 教學方法: 三疑三探教學模式 教學過程 一、設疑自探(7分鐘) (一)打定練習。(課件出

16、示) 1、口算 65153237 1.20.3242313 2、查看算式和結果并將算式分類。 除 盡 除 不 盡 651.2 15315 1.20.34 24212 23732 313101 3、什么叫整除?在什么處境下,才可以說“一個數能被另一個數整除? 4、分類 除 盡 除 不 盡 不能整除 整 除 651.2 1.20.34 15315 24212 23732 313101 (二)引入新課:假設 一個數 能被 另一個數 整除(除數不為零),前一個數就叫做另一個數的倍數,另一個數就叫做這個數的因數。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因數和倍數(出示題目:因數和倍數的意義) (三)讓學生根據課題質疑。 教師

17、:看到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以下問題: 1、什么叫倍數?什么叫因數?倍數和因數有什么關系? 2、整除和除盡一樣嗎?為什么? (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舉行評價、模范、整理后說明:為了更好的學習本節新學識老師根據同學們提出的問題,結合學習內容歸納、整理、補充成為下面的自探提示,只要同學們能根據自探提示專心探究,就能弄明白大家方才提出的問題。) (四)出示自探提示,組織學生自探。 自探提示: 自學12頁內容,解決以下問題:1、假設用字母表示兩個整數,整除可以怎樣說? 2、整除和除盡一樣嗎?為什么? 3、什么叫倍數?什么叫因數?倍數和因數有什么關系? 4、兩個數在什么處境下才有

18、因數和倍數關系? 二、解疑合探:(18分鐘) 1、自探反應。后進生回復,中等生評價、優等生補充。 2、合探疑難。 教師說明:以后在研究因數和倍數時,我們所說的數一般不包括零。 三、質疑再探:(5分鐘) 1、學生質疑。 對本節課所學內容你有還有什么疑問請提出來,大家一起探討。 學生可能提出以下問題: (1)一個數只有一個因數嗎? (2)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有限嗎? (3)0有因數和倍數嗎? 2、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先由其他學生釋疑,學生解決不了的,可根據處境或組織學生議論或教師釋疑。) 四、運用拓展(10分鐘) (一)學生自編習題。 1、讓學生根據本節所學學識,編一道習題,。 2、表示學生高質量

19、的自編習題,交流解答。 (二)根據學生自編題的練習處境,有選擇的出示下面習題供學生練習。 學識樂園 (1)下面每一組數中,哪個數是哪個數的倍數,哪個數是哪個數的因數?說出為什么。 16和2 4和24 (2)下面的數,哪一組的第一個數能被其次個數整除? 29和 3 36和12 1.2和 0.4 (3)下面的數,哪些是60的因數,哪些是6的倍數? 3 4 12 16 24 60 (4)判斷下面的說法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36能被12整除。( ) 29能整除29。( ) 3.2是0.4的倍數。( ) 由于3694,所以36是倍數,9是因數( ) 1是1、2、3、4、5,的因數。( ) 若 ab10

20、,(a、b是不為0的自然數)那么: a確定是b的倍數()a能被b整除()b可能是a的因數()a能被b除盡() (三)全課總結。 1、學生談學習收獲。 教師: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請說出來與大家共同共享。 2、教師歸納總結。 學生充分發表觀法后,教師對重點內容舉行強調,并引導學生對本節內容舉行歸納整理,形成系統的熟悉。 二次備課 板書設計 因數和倍數的意義 整除 因數 倍數 15能被3整除 15是3的倍數,3是15的因數 實踐反思: 課 題 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的求法 備課教師 課 型 新授課 總第 5課時 教學目的 1、通過教學,使學生進一步熟悉因數和倍數的意義。 2、使學生學會求一個

21、數的因數和倍數的方法,知道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一個數的倍數是無限的。 3、培養學生查看、探索、抽象、概括的才能。 教學重點:學會求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 弄清為什么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 教學方法: 三疑三探教學模式 教學過程 一、設疑自探(10分鐘) (一)打定練習 1、說出因數和倍數的意義。 2、下面的數中,哪些是12的因數,哪些是2的倍數? 1、2、3、4、5、6、7、8、9、10、11、12、13 (二)透露課題 上面我們找出了12的因數和2的倍數,假設不給你這些數,你能求出12的因數和2的倍數嗎?下面我們來學習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

22、的求法。(板書課題: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的求法) (三)根據課題提出問題。 教師:看到這個課題你想知道哪些學識? 學生可能提出以下問題: 1、怎樣求一個數的因數? 2、怎樣求一個數的倍數? 3、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的求法有什么不同? 4、求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時應留神什么? (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舉行評價、模范、整理后說明:為了更好的學習本節新學識,老師根據同學們提出的問題,結合學習內容歸納、整理、補充成為下面的自探提示,只要同學們能根據自探提示專心探究,就能弄明白大家方才提出的問題。) (四)出示自探提示,組織學生自探。 自探提示: 自學課本1314頁內容,斟酌以下問題:1、什么樣的數是12的因數

23、? 2、找一找15的因數有哪幾個?說一說怎樣找一個數的因數? 3、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怎樣的?最小的因數是誰?最大的是誰? 4、什么樣的數是2的倍數? 5、找一找5的倍數有哪些?說一說怎樣找一個數的倍數? 6、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怎樣的?最小的倍數是誰?有沒有最大的倍數? 二、解疑合探(15分鐘) 1、檢查自探效果。 按照學困生回復,中等生補充,優等生評價的原那么舉行提問,遇到中等生解決不了的問題,組織學生合探解決。根據學生回復隨機板書主要內容。 2、歸納、總結得出以下結論: (1)全體能整除一個數的數都是這個數的因數。 (2)找出能整除一個數的數就可以求出這個數的因數。 (3)一個數與非零自

24、然數的積都是這個數的倍數。 (4)用非零自然數和一個數相乘就可以求出這個數的倍數。 (5)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數是1,最大的因數是它本身。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沒有最大的倍數。 三、質疑再探(5分鐘) 1、學生質疑。課前大家提出的問題都解決了嗎?對本節課所學內容你有還有什么疑問請提出來,大家一起探討。 學生可能提出以下問題: (1)求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還有沒有另外方法? (2)學習求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的方法對今后的學習有什么扶助? 2、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先由其他學生釋疑,學生解決不了的,可根據處境或組織學生議論或教師釋疑。) 四、運用拓展(

25、10分鐘) (一)學生自編習題。 1、讓學生根據本節所學學識,編一道習題,。 2、表示學生高質量的自編習題,交流解答。 (二)根據學生自編題的練習處境,有選擇的出示下面習題供學生練習。 1、在( )里填上適當的數。 54的因數有:( ) 50以內9的倍數有:( ) 35以內既是2的倍數又是3的倍數的數有:( ) 2、判斷: (1)18的全部因數是2、3、6、9。 ( ) (2)一個數的倍數確定比它的因數多。( ) (3)有兩個數a和b,假設a是b的倍數,那么b確定是a的因數。 ( ) 3、選擇: (1)以下描述正確的是( ) 2的倍數的特征是個位上是0、2、4、6、8. 一個數的因數確定比它的

26、倍數小。 93是13的倍數。 (2)81的因數有( )個。 3 5 6 (3)20以內6的全體倍數是( ) 6和12 12和18 6、12和18 (4)既是3的倍數,又是18的因數的數有( )個。 3 2 4 (三)全課總結。 1、學生談學習收獲。 教師: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請說出來與大家共同共享。 2、教師歸納總結。 學生充分發表觀法后,教師對重點內容舉行強調,并引導學生對本節內容舉行歸納整理,形成系統的熟悉。 二次備課 板書設計 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的求法 例2 12的因數有哪幾個? 例3 2的倍數有哪些? 1212=1 121=12 21=2 122 =6 126=2 22=4

27、 123 =4 124=3 23=6 12的因數有:1、2、3、 2的倍數有:2、4、6 4、6、12. 實踐反思: 課 題 能被2、5整除的數的特征 備課教師 課 型 新授課 總第 6 課時 教學目標 1、掌管能被2、5整除的數的特征,并能正確判斷一個數是否能被2、5整除。 2、初步理解偶數、奇數的意義,能正確鑒別偶數和奇數。 3、通過查看、推測、探索、議論,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才能和合作精神。 重點 掌管能被2、5整除的數的特征,并正確判斷。 難點 能同時被2和5整除的數有什么特征。 流程設計 一、設疑自探:( 10 分鐘)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看過李詠叔叔主持的“幸運52”

28、嗎?現在李詠叔叔想給現場觀眾抽獎派送禮物。現場觀眾每人有一個編號,假設抽到的編號是2的倍數獎品是帶耳機的電話機,是5的倍數的獎品是羅西尼手表,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的獎品是筆記本電腦。 師指號碼讓學生判斷得什么獎品。(速度較慢) 學生說編號讓老師判斷。(速度較快) 導入:你們想知道老師為什么不用算就能判斷這么快呢?其實能被2、5整除的數是有特征的,知道了這些特征就能快速判斷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一下,出示課題:能被2、5整除的數的特征 (生齊讀) (二)根據課題,提出問題 看到這個課題(閱讀了本篇文章),你想知道什么?請提出來。 教師預設: 1、能被2整除的數的具有什么特征? 2、能被5整

29、除的數的具有什么特征? 3、能同時被2、5整除的數有什么特征? 4、掌管能被2、5整除的數的特征有什么作用? 同學們提的問題都很好(很有針對性),大多都是我們本節理應學習的學識,老師對大家提出的問題歸納為( 、 、 、 、 )方面的內容,并據此提出自探提示,夢想能為大家本節的學習供給扶助。請看:(三)出示自探提示,組織學生自探。( 8 分鐘) 自學課本17-18頁上面四行內容,斟酌以下問題:(1)能被2整除的數的特征是什么?請你任意寫幾個具有這樣特征的數驗證一下。 (2)什么是偶數?什么是奇數? (3)能被5整除的數的特征是什么?請你任意寫幾個具有這樣特征的數驗證一下。 (4)能同時被2、5整除的數的特征是什么? 二、解疑合探:( 15 分鐘) (一)小組合探。 1.小組內議論解決自探中未解決的問題(預設): 能同時被2、5整除的數的特征是什么? 2.教師出示表示與評價分工。 問題 1 2 3 4 表示 3 5 7 9 評價 4 6 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