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概說多選及答案_第1頁
中華文化概說多選及答案_第2頁
中華文化概說多選及答案_第3頁
中華文化概說多選及答案_第4頁
中華文化概說多選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華文化概說需要掌握的多項選擇題: TOC o 1-5 h z 文化的實質含義是()。(1)自然界的“人類化” (2)哲學 (3)語言文字(4)人類活動及其結果的人化性質(5)人類世界區別于自在世界的本質特征 文明與文化既有緊密聯系,又有區別,主要區別是指()。先有文化,后有文明(2)文化是社會進步的客觀標志和尺度(3)文明是文化的積極方面(4)文明是文化的結果和表現(5)文明的外延大于文化 構成文化基本形式結構的一些必要成分,稱之為文化要素,它們是()。器物體系(2)認知體系(3)符號體系(4)關系體系(5)規范體系學者們對中國文化進行分類,一般依據的最主要因素是()。(1)社會群體(2)時

2、空(3)要素結構(4)功能(5)心態按文化圈的特征分類,中國文化可劃分為()。(1)中國中原地域文化(2)中國周邊地域的文化(3)中國大陸文化(4)中國民間文化(5)中國下層的歷史文化 “中國” 一詞在古文獻中不是一個專有名詞,它的含義還有()。(1)中原的諸侯國(2)中華(3) “居四方之中(4)國號(5)天子的畿輔7.中國文化又可稱為()。(1)中華文化(2)華夏文化(3)炎黃文化(4)中原文化(5)中州文化8.中國傳統文化實際是指()。(1)中國歷史文化(2)與中國當代文化相對而言的文化(3)中國文化傳統(4)對中國文化不同時代的一種劃分 TOC o 1-5 h z (5)中國歷史上的文

3、化存在下列說法中哪些是正確的?()文化傳統與傳統文化的含義有所不同文化傳統不如傳統文化廣泛文化傳統貫穿于傳統文化之中文化傳統是傳統文化的核心傳統文化不如文化傳統廣泛 關于中華大地的整體地勢,下列說法中哪些是正確的?()西高東低(2)分三級階梯式逐級下降盆地和平原約1/3(4)大多的河流都由西往東流(5)大多的河流都由北往南流 中國歷史文化地理環境形成的主要特征有()。降雨量由東南往西北遞減農業與牧業的明顯分野人口分布的總格局是東南稠密、西北稀疏中國文化是一種大陸文化漫長的海岸線決定中國文化是一種海洋文化 TOC o 1-5 h z 中國萬里長城在歷史上所發揮的作用是()。以防游牧者的進攻(2)

4、保護農耕文明(3)阻止了文化交流(4)激化了民族矛盾(5)從中華文化發展史來看是進步的 古代對自然環境利用的成就主要體現在()。(1)逐水草而居(2)興修水利(3)開運河(4)人口的遷徙(5)丘陵和山地的開荒造田 西周宗法制度的基本特點是()。(1)哥死弟及(2)嫡長子繼承制分封制(4)宗權與政權緊密結合(5)嫡庶均分財產在世界歷史發展中,下列的哪些文明古國文化是因外族入侵而中絕的()。(1)古埃及(2)古中國古印度(4)古希臘(5)古羅馬中國農業經濟文化孕育出的古代政治思想有()。“重農”(2) “重民”(3) “民主主義”(4) “民本主義”(5) “新民主主義” 世界上出現的國家政權組織

5、形式,五彩繽紛,豐富多樣,但是最基本的兩種形態是()。君主制(3)君主立憲制(5)民主集中制共和制民主共和制歷史上出現的“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四世三公”等現象,證明了在以古代農業自然經濟為基礎的宗法社會里的()。(1)任人唯親原則(2)以家族為本的宗法思想(3)考試選拔原則(4)血緣觀念原則(5)親親原則中國“崇古敬宗”的倫理文化既是中國傳統社會具有持久凝聚力的精神保障,也對中華文化產生了負面的影響,其主要的消極表現是()。(1)迷戀守成,“厚古薄今”(2)循規蹈矩、因襲保守(3)限制了創新與發展的力度(4)唯古、唯書(5)循環往復和“故土難移”的文化心態 中國傳統文化的整體特質是()

6、。(1)源遠流長,綿延不絕(2)博大精深,包羅萬象(3)大放異彩,獨具一格(4) 王朝更替,脈絡斷裂(5)單一直線,多源多體 在中國思想史上,對宗教迷信、淫祀虛妄給予了尖銳的揭露和批判的無神論思想家有()。(1)先秦時的荀子(2)漢代的王充(3)東晉時的范縝(4)宋代的謝應芳(5)明代的王廷相和清代的熊伯龍中國傳統精神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靈魂,其基本特征歸納為()。(1)人文精神(2)經世致用(3)中庸之道(4)和諧精神(5)民主自由 歷史上中華民族對待宗教所持的基本態度是()。(1)無神論立場(2)化神道為人道的立場(3)有神論立場(4)宗教蒙昧主義(5)非理性主義態度 傳統知識分子的強烈社

7、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深切地表現為()。(1)出世精神(2)入世精神(3)經世精神(4)憂患意識(5)救世意識哲學是對宇宙人生知識的反思,是對宇宙人生的終極性問題的追尋,屬于()。抽象性思維(2)思辨性思維(3)形下學理論(4) “追求智慧”的精神活動(5)形上學理論 孔子創立儒家學派,孔子身后,儒家先后分化為八個學派,其中最著名的是()。(1)子張之儒(2)顏氏之儒(3)孟子學派(4)荀子學派(5)孫氏之儒老子的道德哲學,不是追求自然哲學的真理,是要解決()。人生意義(2)價值問題(3)倫理關系(4)道德規范(5)宗法制度墨家提出“兼相愛、交相利之法”,就是主張()。愛天下所有的人(2)平等

8、地愛每一個人(3)互惠互利(4)自愛自利(5)損人而利己先秦法家代表人物的政治哲學各有自己的特點()。荀子重“禮”(2)商鞅重“法”(3)申不害重“術”(4)慎到重“勢”(5)韓非集大成 TOC o 1-5 h z 宋明時期興盛不衰的理學,又被稱為()。(1)新儒學(2)性理之學(3)心性之學(4)程朱理學(5)陸王心學中國傳統思維方式主要是()。(1)意象思維(2)邏輯思維(3)直覺思維(4)抽象思維(5)辨證思維直覺思維的本質和規律是知、情、意的高度統一,在思維和認知方式意義上,儒家所講的直覺所具有的內涵為()。靜觀(4)順觀(1)反觀統觀頓悟 在下列提法中哪些是辯證思維最有積極意義的成果

9、()。(1) “反者道之動”(2) “得魚忘筌”(3) “物極必反”(4) “虛明照鑒”(5) “否極泰來”中國傳統價值觀的精神實質是道德至上主義,它的范疇主要包括()。(1)善惡之辨(2)義利之辨(3)理欲之辨(4)公私之辨(5)群己之辨 TOC o 1-5 h z 圍繞著人性問題中國古代哲學家給出的不同回答是()。(1)性善論(2)無性論(3)性惡論(4)無善惡論(5)性善惡混論儒家孟子提出“四德”作為傳統倫理道德規范,是指()。(1)仁(2)義(3)禮(4)智(5)信漢代儒學領袖董仲舒提出的“三綱”思想是指()。(1)君為臣綱(2)父為子綱(3)夫為妻綱(4)兄為弟綱(5)男為女綱 作為

10、道德范疇的智,它包括()。(1)辨別是非(2)知人與自知(3)反映機敏(4)對福禍安危的認識與判斷能力(5)朋友有信 作為傳統道德信條的“忠”包括哪些方面()。盡心竭力對待他人處事公正,沒有私心待人真誠無欺、實心實意表里如一、始終如一、一心一意以道事君中國傳統倫理道德中的積極因素主要可歸結為(2)道義追求(4)誠信品格(1)仁愛精神(3)禮讓風范(5)追求個人幸福中國歷史文化傳媒的發展大致經過的兩個階段是()。(2)文字創立階段印刷傳播階段漢字用于書刻的載體主要是()(2)石料、紡織品(4)紙張(1)書寫傳播階段(3)文字發展階段(5)文字更新階段在唐代文字印刷品出現前(1)甲骨、青銅器(3)

11、竹簡、木牘(5)磁盤唐代的印刷品值得注意的主要兩類是()。(1)上諭(2)廣告(3)書籍(4)報紙(5)新聞中國古代的書籍刻印分為三大系統是()。(1)私家刻書(2 )坊間刻書官方刻書(4)雕版印刷系統和活字印刷系統(5)鉛字印刷系統 TOC o 1-5 h z 清代出現了官方的和民間的報紙是()。(1)京報(2)宮門鈔(3)塘報轅門鈔(5)開元雜報 中國古代書面語的兩大系統是()。(1) 口語(2)古白話(3)體態語(4)手語(5)古文言 在文字產生之前,人們傳遞和保存重要信息使用最多的方式是()。(1) “結繩”(2) “契刻”(4)打手語(3)畫圖(5)喊和唱8.世界上最古老的三種文字是

12、()。(3)漢字(2)圣書字(1)楔形文字美洲字(5)日耳曼字9.春秋戰國時期,筆的多種名稱為()。不律(3)中書君管城子10.字寫得是否漂亮,與毛筆的質量有直接的關系,毛筆的質量主要看()。硬尖圓齊健11.毛筆生產的歷史悠久曾出現的三大筆派是()。(1)宣州筆派湖州筆派北京筆派廣州筆派南京筆派12.明代制墨形成的兩大派別是()。(1)歙縣墨易水墨(4)休寧墨油煙墨漆煙墨13.清代被稱作“四大墨王”的是()。(2)曹素功(1)程君房(4)胡開文(3)汪近圣(5)汪節庵14.從古至今,硯的種類繁多,著名的五大名硯是(1)端硯歙硯(3)紅絲石硯(4)澄泥硯(5)洮河硯 TOC o 1-5 h z

13、西晉荀勖晉中經簿所創的四部分類法以甲乙丙丁四部分別代表()。經史子集(5)詩 古籍版本的名稱很多,從制作方法上劃分主要有()。手寫本刻本活字本(4)影印本(5)元刻本下列史學著作屬于編年體史書是()。(1)通典(2)左傳(3)春秋(4)四庫全書(5)資治通鑒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古代書籍收藏逐漸形成的四大系統是()。(1)軍隊藏書(2 )寺觀藏書(3 )書院藏書(4)私人藏書(5)官府藏書下列史學著作屬于紀傳體史書是()。(1)史記(2)后漢書(3)史通(4)清史稿(5)資治通鑒 中國古代典章制度體史書系列的三通是()。(1)通典(2)續會要(3)會要通志(5)文獻通考隋唐五代時,下列哪三大技

14、術快速發展()。(1)采掘(2)紡織(3)陶瓷(4)建筑(5)鑄造古代稱為顯學的是()。(1)儒家(2)墨家(3)道家(5)名家3.原始農業時期,農耕類的農具大體有()。(1)鏟(2)耒(3)耙(4)鐮(5)鋤4.夏、商、周時期的青銅生產,多用于()。(1)武器(2)農具(3)食器(4)禮器(5)祭祀器皿5.都江堰工程具有下列哪些作用()。(1)蓄水(2)防洪(3)灌溉(4)航運(5)泄洪6.最早的農書是戰國時期的()。(1)神農(2)野老(3)上農(4)任地(5)辯土7.東漢時期在煉鋼時,根據加熱鍛打的次數分為()。(1)二十煉(2)三十煉(3)五十煉(4)八十煉(5)百煉8.商朝時期的銅礦

15、開米已米用下列開米方式()。(1)豎井(2)斜井(3)平巷(4)斜巷(5)坑采9.農政全書共六十卷,包括哪些方面內容()。(1)農本(2)田制(3)水利(4)栽培(5)牧養10.中國古代四大科技名著是指()。(1)齊民要術(2)天工開物(3)農政全書(4)本草綱目(5)徐霞客游記11.我國古代的“四大名錦”是指()。(1)蜀錦(2)宋錦(3)云錦(4)壯錦(2)牛(4)鴨)。(2)升華法(4)沐浴法)。(2)序(4)辟庸)。(2)岳麓書院(4)應天書院一般分為哪三級()(2)縣試(4)省試)。(5)苗錦 TOC o 1-5 h z 醫學上的金元四大家是指()。(1)唐慎微(2)劉完素(3)張從

16、正(4)李東垣(5)朱震亨 我國古代天文學的成就主要表現在()。(1)星象占卜(2)天象觀察(3)儀器制作(4)編訂歷法(5)宇宙觀描述 夢溪筆談中記述了四種指南針的裝置方法()。(1)水浮(2)置釘尖上(3)置指甲上(4)置碗唇上(5)懸絲中國是最早飼養下列哪些牲畜的國家之一()。(1)豬(3)雞(5)馬中國古代煉丹所用方法大致有(1)加熱法(3)蒸餾法(5)溶液法中國古代最早的學校稱(1)庠(3)校(5)矩宮北宋時期的四大書院是指(1)石鼓書院(3)白鹿洞書院(5)嵩陽書院宋朝進士、明經等科的考試(1)鄉試(3)州試(5)殿試八股文是明清科舉考試的一種文體,也稱(1)制藝(2)制義(3)時

17、藝(4)時文唐代詩歌呈現出全面繁榮的局面,“初唐四杰”是()。(1)王勃(3)陳師道(5)盧照鄰楊炯駱賓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論著作非常多,傾心于探討文學的內部規律,注重研究文學的審美特征,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文學理論概念、范疇和命題,主要有()。(1)文賦(2)詩品(3)文心雕龍(4)過秦論(5)六國論3.下列小說中,哪些屬于清代的作品()。(1)儒林外史(2)金瓶梅(3)紅樓夢(4)水滸傳(5)西游記4.代表了先秦歷史散文最高成就的是()。(1)左傳(2)桃花源記(3)國語(4)戰國策(5)獄中雜記5.下列作品中屬于章回小說的有()。(1)三國演義(2)金瓶梅(3)儒林外史(4)聊齋志異(5)

18、柳毅傳6.卜列作家中屬于“兀曲四大家”的有()。(1)關漢卿(2)馬致遠(3)白樸(4)鄭光祖(5)湯顯祖7.下列中國儒家經典的書籍中哪些屬于“四書五經”()。(1)論語(2)春秋(3)大學(4)中庸(5)周易8.卜列京劇表演藝術家中屬于“四大名旦的有()。(1)高慶奎(2)梅蘭芳(3)楊寶森(4)尚小云(5)程硯秋9.元雜劇的特點有()。基本結構形式是一本四折每一折用同一宮調的一套曲子組成以唱為主,以說白為賓其角色可分為旦、末、凈、外、雜五大類采用南曲、北曲合套的形式 TOC o 1-5 h z 中國的人物畫大體分為哪幾類()。(1)道釋畫(2)仕女畫肖像畫(4)風俗畫歷史故事畫 下列書法作

19、品中屬于王羲之的有()。(1)樂毅論(2)快雪時晴帖(3)中秋帖(4)鴨頭丸帖(5)黃庭經下列作品中屬于顧愷之的有()。(1)女史箴圖(2)歷代帝王圖(3)千里江山圖(4)芙蓉錦雞圖(5)洛神賦圖 下列古代著名的書法家哪些是唐代人()。(1)柳公權(2)歐陽詢(3)張旭(4)顏真卿(5)趙孟下列畫家中被稱為“南宋四家”的有()。(1)范寬(2)李唐(3)劉松年(4)馬遠(5)夏珪下列畫家中被稱為明末“四大名僧”的有()。(1)朱耷(2)石濤(3)尚弘仁(4)髡殘(5)巨然 下列古代著名的書法家哪些是唐代人()。(1)柳公權(2)歐陽詢(3)張旭(4)顏真卿(5)趙孟下列碑刻中屬于隸書的有()。

20、(1)乙瑛碑(2)史晨碑(3)禮器碑(4)石門頌(5)龍藏寺碑 唐代達到了狂草書法的高峰的兩位書法家是()。(1)史游(2)張芝(3)陸機(4)張旭(5)懷素標志明代文人篆刻興起的代表性人物是()。(1)文彭(2)何震(3) 丁敬(4)鄧石如(5)趙之謙堪稱漢代工藝雕塑的典范之作是()。(1)長信宮燈(2)馬踏飛燕(3)晉祠侍女像(4)三星堆銅像(5)龍門造像)。(2)古墓葬、石窟寺(4)古園林中國歷史文化遺跡包括(1)古建筑、古遺址(3)古長城(5)古字畫 漢朝先后修建的兩大規模宏偉的都城是()。(1)咸陽(2)鄴城(3)長安(4)洛陽(5)鎬京 TOC o 1-5 h z 中國古代歷史文化

21、遺存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1)器物體系(2)歷史價值(3)藝術價值(4)科學價值(5)規范體系 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中國帝王陵墓建筑有()。(1)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2)南京明孝陵(3)北京明十三陵(4)清陵(5)漢墓群下列中國歷史文化遺存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中的有()。(1)萬里長城(2)周口店“北京人”(3)孔府與孔廟(4)布達拉宮及附屬項目(5)武當山古建筑群以下哪個城市被列入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南京(2)大同(3)唐山(4)開封(5)安陽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中國古村落是()(1)喬家大院(2)西遞村(3)喬家堡村(4)宏村(5)王家大院中國古建筑以木構架結構為主要的結構方

22、式,其木構架主要有三種不同的結構方式是)(1)井干(2)十字脊(3)穿斗(4) 丁字脊(5)抬梁(附斗棋) TOC o 1-5 h z 使用木構架的優點是()。(1)承重與圍護結構分工明確(2)隔熱、防震作用(3)防腐作用(4)透明作用(5)木構的彈性可減緩震動和防止斷裂下列說法中,哪些與“胡同”一詞的來由有關()。(1) “胡人大同”之意(2) “浩特”,諧音“胡同”(3)胡服騎射(4)蒙古語“井”的意思(5)胡漢同一 中國古代的宮殿建筑至今保存完整的有()。(1)東漢都城洛陽(2)明清紫禁城(3)宋都開封城(4)盛京(5)隋唐的長安城 中國古代園林按建設的占有者身份區分有()。(1)皇家園

23、林(2)官員園林(3)私家園林(4)將軍園林(5)寺院園林 中國古代園林藝術的特點有()。(1)山水相依(2)本于自然而高于自然(3)氣候涼爽宜人(4)建筑美與自然美相融合(5)詩情畫意般的情趣(1)頤和園(2)留園(3)避暑山莊(4)羅布林卡(5)拙政園以下遺址哪些屬于五代宋元明清時期文化遺址()(1)元上都遺址(3)北宋東京城遺址(5)大明宮遺址中國的三大石窟是(1)云岡石窟(3)莫高窟(5)伯孜克里克石窟金上京會寧府遺址鄴城遺址)。龍門石窟大足石窟從墓葬發展史上可以看出,古帝王陵墓的封頂主要有哪幾種方式()(1) “方上”(2) “以山為陵”(3) “寶城寶頂”(4) “石棚”“不封不樹

24、” 中國的石窟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區()(1)新疆地區(2)中原北方地區(3)中國南方地區(4)西藏地區內蒙古地區 以下遺址哪些屬于秦漢文化遺址()。(1)秦兵馬俑坑(2)新疆樓蘭古城遺址(3)殷墟遺址(4) “阿房宮”遺址(5)周原遺址 陵園建筑的地上建筑部分由哪三部分組成()。(1)神道(2)祭祀用的殿堂(3) “黃腸題湊”(4)護陵監(5) “石棚”對歷史文化遺物的分類,國家文物管理部門和學術界首先是根據其存在形態分為()。(1)可移動文物價值分類質地分類器物排隊2.不可移動文物我國新石器時代文化遺物的基本特征是()。(1)磨制石器(2)制陶(3)紡織骨器青銅中國古代玉的產地很普遍,主要產

25、地有()。(1)新疆的“和田玉(2)南陽的“獨山玉”(3)廣東的“佛山玉” (4)遼寧的“岫巖玉”(5)云南的“大麗玉” 乾隆時期精心雕琢的三大巨型玉器是()。(1) “瀆山大玉海”(2) “丹臺春曉玉山“云龍玉甕”(4) “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圖”(5) “鏤空壽字玉”我國新石器時代陶器制作達到頂峰的代表性器物是()。(1)貼金鎧馬騎俑(2)磨光黑陶蛋殼黑陶(4)暈染彩陶(5)人頭像彩陶壺 TOC o 1-5 h z 制陶業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在用途上形成了不同的種類主要有()。(1)日用器皿(2)隨葬明器(3)藝術制品(4)建筑材料(5)農具 魏晉南北朝時以越窯青瓷質量最高,同期還出現了()

26、。(1)早期白瓷(2)黑瓷(3)秘色瓷(4)白釉黑花瓷(5)白瓷唐代新出現的瓷器品種有()。(1)青花瓷(2)秘色瓷(3)絞胎瓷(4)黃釉瓷(5)白瓷 宋代燒造瓷器的主要窯系有()。(1)定窯(2)鈞窯(3)磁州窯(4)耀州窯(5)景德鎮窯 明清時期,織造貢品技藝最高的地方是()。(1)江寧(2)蘇州(3)杭州(4)廈門 TOC o 1-5 h z “金”是人類發現的第一種金屬,制作的金器所具有的優點是()。(1)質地柔軟(2)延展性強(3)不易氧化(4)鮮艷奪目(5)價格昂貴 金銀制品多為統治階級上層所占有,主要用于()。(1)賞賜(2)貢奉(3)施舍寺觀(4)穿戴(5)展銷中國青銅器時代所

27、包含的時期有()。(1)夏(2)商(3)西周(4)春秋(5)戰國下列哪些器物屬于青銅禮器()。(1)鼎(2)鬲(3)觚(4)鉞(5)編鐘 青銅器繁多,下列青銅器中哪些屬于飪食器()。(1)尊(2)觥(3)鼎(4)簋(5)豆春秋晚期鑄造的精美青銅器,得益于此時開始使用的先進工藝技術()。(1)分鑄法(2)失蠟法(3)壓印法(4)輪制法(5)捏塑法 在戰國時期,中國已經使用鐵器的領域是()。(1)軍工生產(2)農業生產(3)機械制造(4)手工業生產(5)造船業絳絲的編織方法不同于織棉和刺繡,絳是織緯的意思,“絳絲”又稱()。(1)克絲(2)刻絲(3)絲錦(4)妝花絲(5)緯絲 漆器是在胎骨上涂單層

28、或多層漆并加繪、雕刻紋飾圖案的器物,漆器技術主要有()。(1) “脫胎”(2) “剔紅”(3) “雕紅”(4) “戧金”(5) “澆鑄” 明清時期著名的刺繡品類有()。魯繡粵繡(1)蘇繡(3)湘繡(5)蜀繡按照民俗的表現形式可以分為()。(1)社會民俗(2)語言民俗(3)精神民俗(4)物態民俗(5)非物態民俗傳統民族服飾起著族徽的作用,與服飾民俗文化有一定聯系的因素包括()。(1)自然環境(2)地理環境(3)上層建筑(4)經濟基礎(5)民族習俗中國完整的服裝服飾制度是漢朝時確立的,從而推動了服裝裝飾的變化,當時漢代發展較快的是()。(1)紡織工藝(2)金屬工藝(3)蠟染工藝(4)剌繡工藝(5)

29、染織工藝唐朝的男服綜合歷代及西北和南方少數民族服裝的特點,下擺長至膝或足,袍衫多為()。(1)圓領(2)窄袖(3)半袖短襦(4)長裙(5)披帛 古代的五服制是指()。(1)斬缞(2)小功(3)麻(4)大功(5)齊缞 頭飾習俗是回族服飾習俗發展變化的重要特征,回族男子和婦女服飾中,最富有典型特征的有()。(1)蓋頭(2)白帽(3)戴斯達爾(4)方帽(5)氈帽地方菜系是在地方菜的基礎上逐步發展形成的,每個菜系都融合了很多不同地方菜肴特色,其中公認的有四大菜系是( )。(1)粵菜(2)湘菜(3)蘇菜(4)魯菜(5)川菜 飲酒行令是中國人助興的一種特有方式,古人的酒令有()。(1)燕射(3)鄉酒投壺笄

30、禮觴政體現中國哲學思想的傳統民居一般很講究房屋的朝向與方位,它包括()。(1)南北軸線(2)房屋圍成院落(3)民房高度低于官府(4)城鎮附近有長亭(5)聚族而居10.十闌式任宅王要分布任中國西南部的云南、貴州、廣東、廣西等地區,米用這類任宅形式的民族王要有()。(1)回族壯族(3)哈薩克族(4)景頗族(5)傣族11.最具人生階段特征和象征性禮儀特征的民俗事象是()。(1)誕生禮(2)成年禮(3)婚禮(4)壽禮(5)葬禮12.漁民和船家把“帆”叫“蓬”,主要忌諱的字和詞是()。(1)“ 翻”(2) “沉”(3) “滯”(4) “擱淺”(5)“ 撞”13.嬰兒出生三天后的重要的禮儀,稱之為()。(

31、1)三朝(2)洗三朝(3)洗三(4)三朝飯(5)彌月飯14.中國古代男女成年要實行成年禮,稱之為()。(1)婚禮(2)成丁禮(3)笄禮(4)冠禮(5) 丁禮15.中國傳統婚禮分為幾個階段,包括有()。(1)婚前禮(2)婚中禮(3)婚后禮(4)正婚禮(5)訂婚禮16.中國傳統端午節的標志性習俗主要有()。(1)飲雄黃酒(2)吃五毒餅(3)猜燈謎(4)吃西瓜(5)包粽子17.中國傳統重陽節的傳統習俗主要有()。(1)登高(2)吃月餅(3)敬老(4)賞菊、飲菊花酒(5)插茱萸下列民俗活動中,屬于我國少數民族歌會節的是()。(2)那達慕(4)三月街(1)歌墟花兒會(5)開齋節)。農歷二月初二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龍頭節”,又稱“青龍節”,最主要的忌諱習俗有(1)動針線(2)送東西(3)推磨(4)走親戚(5)挑水 TOC o 1-5 h z 我國傳統禁忌習俗中來自科學經驗積累的有()。(1)破五忌串門(2)產婦忌外出(3)產房忌生人進入(4)忌給死者穿黑色壽衣(5)衣服忌反穿 宗教的四個構成要素是()。(1)宗教意識(2)宗教情感(3)宗教行為(4)宗教制度(5)宗教經典下面關于宗教正確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