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古中醫十大名方臨床新用王圣尉中醫古代的中醫十大名方,一般是指:小青龍湯傷寒論、大承氣 湯傷寒論、小柴胡湯傷寒論、五苓散傷寒論、逍遙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血府逐瘀湯醫林改錯、補中益氣湯脾 胃論、歸脾湯濟生方、六味地黃丸小兒藥證直訣、溫膽湯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小青龍湯【概述】本方是治療外感風寒,寒飲內停喘咳的常用方。臨床應 用以惡寒發熱,無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脈浮為辨證要點。 因本方辛散溫化之力較強,應以確屬水寒相搏于肺者,方宜使用,且 視病人體質強弱酌定劑量。【組成】麻黃(去節,10- 15g )、芍藥(10-15g )、細辛(3- 6g )、干姜(10-15g )、甘草炙(10-15g
2、 )、桂枝(去皮, 15g )、五味子(3-6g )、半夏(洗,10-15g )。【出處】傷寒論: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干嘔發熱而咳, 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小青龍湯主之。【功用】解表散寒,溫肺化飲。【主治】外寒里飲證。惡寒發熱,頭身疼痛,無汗,喘咳,痰涎 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嘔,或痰飲喘咳,不得平臥,或身體疼重, 頭面四肢浮腫,舌苔白滑,脈浮。本方常用于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 肺炎、百日咳、肺心病、過敏性鼻炎、卡他性眼炎、卡他性中耳炎等 屬于外寒里飲證者。大承氣湯【出處】傷寒論【分類】
3、瀉下劑-寒下【組成】大黃12g、厚樸15g、枳實12g、芒硝9g。1、十味溫膽湯。【來源】首載于世醫得效方,明證治準繩收錄。【組成】半夏(湯泡)、枳實(款炒)、陳皮(去白)各二錢, 白茯苓(去皮)一錢半,酸棗仁(炒)、遠志(去心,甘草汁煮)、 五味子、熟地黃(酒洗,焙)、人參(去蘆)各一錢、粉草(炙)半 錢。【用法】水二盅,生姜五片,紅棗一枚,煎一盅,不時服。【功用】益氣養血,化痰寧心。主治:心虛害怕,痰濁內擾證。 觸事易驚,驚悸不眠,夜多噩夢,短氣自汗,耳鳴目眩,四肢浮腫, 飲食無味,胸中煩悶,坐臥不安,舌淡苔膩,脈沉緩。2、竹茹溫膽湯。【來源】扶壽精方【組成】柴胡2錢,枳實(款炒)1錢、半
4、夏1錢、竹茹1錢、 陳皮1錢、茯苓1錢、桔梗1錢、香附8分、甘草3分、人參5分、 麥門冬(去心)3分、黃連1錢5分。【主治】傷寒日數過多,其熱不退,夢寐不寧,心驚恍惚,煩躁 多痰。【用法】加生姜3片,大棗1個,煎8分,不拘時候服。3、加味溫膽湯【來源】醫宗金鑒【組成】本方加黃蓮、黃苓、麥冬、蘆根。【功能】清熱生津,止嘔降逆。【主治】妊娠惡阻,嘔吐,胃中有熱,心中煩熱郁悶,喜飲涼漿 者。4、十味溫膽湯【來源】證治準繩【組成】本方去竹茹,加熟地、人參、五味子、遠志、棗仁。【功能】化痰安神。【主治】心膽虛怯,觸事易驚,飲食無味,四肢浮腫,心悸煩悶, 坐臥不寧。5、黃蓮溫膽湯【來源】六因條辨【組成】本
5、方去大棗,加黃蓮。【功能】清熱化痰和中。【主治】疾熱內擾,眩暈,心煩,失眠,口苦,舌苔黃膩。6、清心溫膽湯【來源】雜病源流犀燭)【組成】本方去大棗,加白術、黃蓮、菖蒲、香附、白芍、當歸、 麥冬、川苜、遠志、人參。【功能】滌痰補虛。主治心臟虛損,氣血缺乏而導致的癲證。7、清熱化痰湯【來源】醫宗金鑒【組成】由人參、白術、甘草、茯苓、橘紅、半夏、黃苓、麥冬、 黃蓮、石菖蒲、竹茹、枳實、南星、木香構成。【功能】清熱化痰利竅。【主治】中風痰熱,神志恍惚,舌強難言,或手足麻木無力,頭 眩足軟,筋攣不收,神思恍惚,言語失常。同名溫膽湯方1、嬰童百問溫膽湯,本方陳皮易橘紅,加酸棗仁。功能:化 痰和胃,安心定神
6、。主治:心悸煩悶不得眠。2、世醫得效方溫膽湯,本方加人參。功能:補氣清熱除煩, 祛痰和胃。主治:大病后虛煩難眠,及驚悚自汗,遇事易驚。3、備急千金要方溫膽湯,本方去茯苓、大棗。功能:化痰和 胃,清熱除煩。主治:大病后虛煩難眠。【主治】1、陽明腑實證。大便不通,頻轉矢氣,脫腹痞滿,腹痛拒按,按 之硬,甚或潮熱澹語,手足;戢然汗出。舌苔黃燥起刺,或焦黑燥裂, 脈沉實。2、熱結旁流。下利清水,色純青,其氣臭穢,臍腹疼痛,按之堅 鞭有塊,口舌干燥,脈滑數。3、里熱實證之熱厥、痙病或發狂等。小柴胡湯【來源】傷寒論【組成】柴胡30g、黃苓18g、人參18g、半夏清18g、甘草(炙) 18g、生姜(切)18
7、g、大棗(擘)12枚。【主治】1、少陽病證。邪在半表半里,癥見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 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脈弦者。2、婦人傷寒,熱入血室。經水適斷,寒熱發作有時;或瘧疾,黃 疸等內傷雜病而見以上少陽病證者。【加減】1、嘔逆加生姜、陳皮。2、煩而不嘔,去半夏、人參,加恬簍。3、渴者去半夏,加花粉。4、假設不渴,外有微熱,去人參,加桂枝,覆取微汗。5、咳嗽去參、棗、生姜,加五味子、干姜。6、虛煩加竹葉、粳米。7、齒燥無津加石膏。8、痰多加枯萎、貝母。9、腹痛去黃苓,加芍藥。10、心下痞,去大棗、加牡蠣。11、心下痛,加青皮、芍藥。12、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黃苓,加茯苓
8、。13、本經頭痛加川苜。14、發黃疸加茵陳。五苓散【組成】茯苓18g、澤瀉30g、豬苓18g、肉桂12g、白術(炒) 18g。【炮制】上為細末。【功效】溫陽化氣,利濕行水。用于膀胱化氣不利,水濕內聚引 起的小便不利,水腫腹脹,嘔逆泄瀉,渴不思飲。【服法】一次6-9g,一日2次口服。【臨床應用】1、水逆證:臨床癥見煩渴欲飲,飲入即吐,少腹脹滿,小便不利, 苔白,脈濡。2、小便不利:此因水濕內停,膀胱氣化失常所致小便不利,少腹 脹滿,或短氣而咳,肢體水腫,舌苔白,脈濡。3、水腫:濕邪困脾,脾失健運,水濕泛濫于肌表而見肢體水腫, 身重,小便不利,舌苔白膩,脈沉濡。4、痰飲:水濕內蓄于下,挾氣上攻而出
9、現臍下悸動,頭眩,吐涎 沫,短氣而咳,小便不利,舌苔白膩Z脈濡。5、泄瀉:脾為濕困,清氣不升,濁氣不降而致,癥見泄瀉如水或 稀薄,嘔吐,身重,體倦,或兼煩渴,小便不利,舌苔白膩,脈沉緩。逍遙散【源流】疏肝逍遙之效果一流名字也,很有意境。意思是吃了藥, 肝氣活潑暢通,心情也隨之開朗起來,煩惱拋諸腦后,好似神仙一般 逍遙快活。逍遙散是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名方,脫胎于張仲景 四逆散、當歸芍藥散之法,后人廣泛應用于內、婦、兒、男、五官各 科病證。開展到現代由逍遙散化裁出許多方劑,廣泛運用于臨床各科, 多以柴胡、當歸、白芍、甘草為基礎藥,而靈活配伍。如歸芍丸在基 礎藥上配伍川斷、杜仲、萸肉等以疏肝健脾、
10、補腎利濕。截郁合歡湯 在基礎藥上配伍三七、合歡皮、柏子仁等以疏肝解郁、養心安神。乳 房脹痛方、乳房囊性增生方在基礎藥上著重配伍香附、青皮、牡蠣、 王不留行、連翹、花粉等以疏肝通絡、散結消腫。【組成】柴胡15g、當歸15g、白芍15g、白術15g、茯苓15g、 生姜15g、薄荷6g、炙甘草6g。【功用】疏肝解郁,健脾和營。【主治】肝郁血虛脾弱證。致兩脅作痛,頭痛目眩,口燥咽干, 神疲食少,或月經不調,乳房脹痛,脈弦而虛者。【化裁】加味逍遙散:加丹皮、桅子。功用:養血健脾疏肝清熱。主治: 肝郁血虛內有郁熱;黑逍遙散:加生地或熟地。功用:疏肝健脾養血調經。主治:肝 脾血虛證。臨經腹痛。【加減】1、肝
11、郁氣滯,加香附、郁金、川苜,疏肝解郁。2、肝郁化火,加丹皮、桅子,清熱泄火。【臨床應用】慢性肝炎、肝硬化、更年期綜合證、抑郁癥、經前 期緊張癥、盆腔炎等證屬肝郁血虛脾弱者。血府逐瘀湯【主治】本方為王清任用于治療胸中血府血瘀諸癥之名方。 即由于肝郁氣滯、氣滯血瘀所致頭痛、胸痛、憋悶、急躁、肝氣病及 用歸脾治療無效的心跳心忙、胸不任物或胸任重物、夜睡多夢、失眠 不安、發熱、飲水即嗆、干嘔、呃逆、食從胸后下等癥,均可用本方 治療。【組成】當歸9g、生地9g、桃仁12g、紅花9g、枳殼6g、赤芍 6g、柴胡3g、甘草6g、桔梗4.5g、川莒4.5g )、牛膝9g。【功用】活血祛瘀,行氣止痛。主要適應病
12、癥神經精神系統病癥, 如頭痛、偏頭痛、三叉神經痛、神經衰弱綜合征、腦外傷后遺癥、腦 水腫、腦血管病、癲癇、腦囊蟲、腦積水、腦動脈硬化、眩暈、麻痹 震顫、精神分裂癥等。【特點】本方由桃紅四物湯(桃仁、紅花、當歸、川甘、生地、 赤芍)合四逆散(柴胡、枳殼、甘草、赤芍)加桔梗、牛膝而成。方 中以桃紅四物湯活血化瘀而養血,防純化瘀之傷正;四逆散疏理肝氣, 使氣行那么血行;加桔梗引藥上行達于胸中血府;牛膝引瘀血下行而通 利血脈。諸藥相合,構成理氣活血之劑。本方以活血化瘀而不傷正、 疏肝理氣而不耗氣為特點,到達運氣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臨床應用】1、心血管系統病癥:如冠心病、心絞痛、肺源性心臟病、風濕性
13、 心臟病、無脈癥、血栓性靜脈炎等。2、消化系統病癥:如潰瘍病、慢性肝炎、肝脾腫大、嘔吐、呃逆 等。3、婦產科病癥:如原發性痛經、流產后腰痛或出血、產后身痛、 月經失調、不孕癥、子宮肌瘤、慢性盆腔炎等。補中益氣湯【概述】補中益氣湯目前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脾胃氣虛,少氣懶 言,四肢無力,困倦少食,飲食乏味,不耐勞累,動那么氣短;或氣虛 發熱,氣高而喘,身熱而煩,渴喜熱飲,其脈洪大,按之無力,皮膚 不任風寒,而生寒熱頭痛;或氣虛下陷,久瀉脫肛。現用于治療子宮 下垂;胃下垂或其它內臟下垂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組成】黃茜15g、人參(黨參)15g、白術10g、炙甘草15g、 當歸10g、陳皮6g、升麻6g
14、、柴胡12g、生姜9片、大棗6枚。【加減】1、血缺乏,加當歸。2、精神缺少,加人參、五味子。3、肺熱咳嗽,去人參。4、隘干,加葛根。5、頭痛,加蔓荊子,痛甚加川苜。6、腦痛,加藁本、細辛。7、風濕相搏,一身盡痛,加羌活、防風。8、有痰,加半夏、生姜。9、胃寒氣滯,加青皮、蔻仁、木香、益智仁。10、腹痛,加白芍、甘草。12、熱痛,加黃連。13、能食而心下痞,加黃連。14、咽痛,加桔梗。15、有寒,加肉桂。16、濕勝,加蒼術。17、陰火,加黃柏、加熟地、山藥。18、陰虛,去升麻,加熟地、山茱、山藥。19、大便秘,加酒煨大黃。20、咳嗽:春加旋覆、款冬;夏加麥冬、五味;秋加麻黃、黃苓; 冬加不去根節
15、麻黃;天寒加干姜。21、泄瀉,去當歸,加茯苓、蒼術、益智。【衍化變方】1、調中益氣湯1 :去當歸、白術,加木香、蒼術,治脾胃不調, 胸滿肢倦,食少短氣,口不知味,及食入反出。2、調中益氣湯2 :加白芍、五味子,治氣虛多汗,余治同前。3、參術益胃湯:加蒼術倍分,半夏、黃苓各三分,治內傷勞倦, 燥熱短氣,口渴無味,大便澹黃。4、升陽順氣湯:去白術,加草蔻、神曲、半夏、黃柏,治欲食勞 倦所傷,滿悶短氣,不思食,不知味,時惡寒。5、益胃升陽湯:加炒苓、神曲,治婦人經水不調,或脫血后食少 水瀉。6、補中益氣加黃柏生地湯:加黃柏、生地,治陰火乘陽發熱晝甚, 自汗短氣,口渴無味。7、順氣和中湯:加白芍、細辛
16、、川莒、蔓荊,治清陽不升,頭痛 惡風,脈弦微細。8、加羌活、防風、細辛、川甘,名調榮養?湯,治勞力傷寒,體 熱,惡寒,微渴,汗出,身痛,脈浮無力。【臨床應用】研究資料說明本方之所以能補中益氣,升陽舉陷是 通過補氣升陽,使下陷的中氣得以恢復,從而治療臟器下陷,是因為 它對腸管運動具有雙向調節作用,可增強子宮肌肉張力,抑制子宮運 動,具有抗缺氧、增強體力、改善蛋白質代謝、抗貧血等作用,同時, 還能提高免疫機能,降低腫瘤化療的毒副作用。隨著現代藥理學研究 以及臨床研究的不斷深入,本方在治療虛熱感冒、胃下垂、子宮下垂、 脫肛及氣虛發熱方面,療效已經得到肯定。歸脾湯【組成】白術9g、當歸9g、白茯苓9g
17、、黃黃(炒)9g、遠志9g、 龍眼肉9g、酸棗仁(炒)9g人參18g、木香4.5g、甘草(炙)3g。【主治】思慮傷脾,發熱體倦,失眠少食,怔忡驚悸,自汗盜汗, 吐血下血,婦女月經不調,赤白帶下,以及虛勞、中風、厥逆、癲狂、 眩暈等見有心脾血虛者。現代臨床常用于血小板減少性紫瘢、神經衰 弱、腦外傷綜合征、子宮功能性出血等屬于心脾血虛者。【臨床應用】本方具有激活老齡動物腦內功能低下的膽堿能神經 作用,能改善學習和記憶能力,能增強免疫,調節中樞神經功能,增 進造血功能,有強壯作用。止匕外,還有抗休克、鎮靜、降血壓、改善 脂質代謝等作用。1、心悸怔忡:用心過度,陰血必受損耗,怔忡健忘,皆心血缺乏 之故
18、,生血者心,統血者脾,當握要以圖之。南雅堂醫案2、心痛:診得脈細小,右寸澀,心下悸,痛甚喜按,得食少愈, 大小便俱見清利,系虛痛之候,用歸脾湯加石菖蒲治之。南雅堂醫 案3、失眠:現因工作繁重壓力大,或者思慮過度以致失眠,日益嚴 重,有時夜間只能睡1-2小時,身體疲倦,記憶力減退,食欲不佳, 經常頭痛眩暈。4、月經失調:婦女勞傷心脾,氣血生化之源缺乏,脾虛血失統攝, 月經失調,淋漓不斷,面浮腫,午后潮熱,雙下肢浮腫,面色白黃無 華,舌體胖,苔白中厚,脈象雙寸關大而無力,尺脈沉弱。治當健脾 益氣,養心寧神,用歸脾湯調養。【體會】歸脾湯與補中益氣湯同用參、黃、術、草以益氣補脾。 前者以補氣藥配伍養心
19、安神藥,意在心脾雙補,復二臟生血、統血之 職,主治心脾氣血兩虛之心悸怔忡、健忘失眠、體倦食少,以及脾不 統血之便血、崩漏等。后者是補氣藥配伍升陽舉陷藥,意在補氣升提, 復脾胃升清降濁之能,主治脾胃氣虛、氣陷之少氣懶言、發熱及臟器 下垂等。六味地黃丸【概述】六味地黃丸系出自北宋錢乙小兒藥證直訣,是通補 開合、滋陰補腎的經典名方,方以熟地黃、山茱萸、山藥、茯苓、澤 瀉、牡丹皮六味藥組成,由張仲景金匱腎氣丸中所載八味減去桂、附 而成。根據補瀉同時進行的原那么,配伍上三補三瀉,以補為用。具有 良好的臨床功效,廣泛的應用于治療各種疾病。【組成】熟地15g、山萸肉12g、山藥12g、丹皮10g、澤瀉10g
20、、 茯苓10g。【主治】滋腎養陰,佐以清虛火。主腎水衰憊,虛火上炎。【臨床應用】具有增強免疫、抗衰老、養顏美容、抗疲勞、抗低 溫、耐缺氧、降血脂、降血壓、降血糖、改善腎功能、促進新陳代謝 及較強的強壯作用。【禁忌】畏寒怕冷、痰多濕重之人不宜服用。溫膽湯【概述】溫膽湯首見于唐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王治膽胃 不和,痰熱內擾而致的虛煩不眠、嘔吐呃逆、驚悸不寧、癲癇等癥。 臨床本方的運用,關鍵是先要抓住主癥,再要辨清兼癥,貴在加減靈 活運用。凡病在膽、胃,證見痰熱者,均可使用。【組成】半夏(湯洗七次)、竹茹、枳實(麥款炒去瓢)各100g , 陳皮(去白)150g,甘草(炙)50g ,白茯苓75g。到為散,每服 20g ,加生姜5片、大棗一枚煎七分去渣,食前服。【功效】治療大病后虛煩不得眠,此膽寒故也,此藥主之又治驚 悸。【衍化方】1、柴苓溫膽湯:加柴胡、黃苓,治神經衰弱、神經官能癥痣病;2、桃紅溫膽湯:加桃仁、紅花治神經性頭痛、腦動脈硬化癥;3、桅豉溫膽湯:加山桅、淡豆豉、炒棗仁、合歡皮,治神經官能 癥、植物神經功能紊亂;4、柴前溫膽湯:加柴胡、前胡、炒棗仁、黃連,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教學反思與課堂改革的相互關系試題及答案
- 寶貝課堂幼兒園數學試題及答案分享
- 學習娛樂與學習樂理的平衡2025年樂理考試試題及答案
- 和聲解析與創新演繹的效果試題及答案
- 家具行業對用戶體驗的設計考題試題及答案
- 如何備考2025年安全工程師建筑施工安全的試題及答案
- 安全工程師在施工中的管理理念試題及答案
- 宣城二中月考試卷及答案
- 幼兒園數學基礎運動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大學物理考試物理學原理的歷史與發展試題及答案
- (正式版)CB∕T 4550-2024 船舶行業企業安全設備設施管理規定
- 2024年廣東省中考生物+地理試卷(含答案)
- 2023年7月N2真題及答案解析
- MOOC 商務英語-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勞務派遣勞務外包服務方案(技術方案)
- 集裝箱七點檢查表
- 宏力天揚太陽能熱水器說明書
- 明代文人《西廂記》重寫接受
- 高標準農田建設上圖入庫(技術培訓)
- 中學物理課堂教學評價量表
- 毛澤東思想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