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翼軌道上山貫通安全重點技術綜合措施_第1頁
東翼軌道上山貫通安全重點技術綜合措施_第2頁
東翼軌道上山貫通安全重點技術綜合措施_第3頁
東翼軌道上山貫通安全重點技術綜合措施_第4頁
東翼軌道上山貫通安全重點技術綜合措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東翼軌道上山貫穿安全技術措施根據(jù)技術科提供日勺資料數(shù)據(jù),東翼1415水平至1440水平軌道上山再掘 進20m將1440水平運送石門貫穿,為了保證貫穿任務日勺順利完畢,保證安全, 特擬定如下安全技術措施,望嚴格貫徹執(zhí)行。一、工程概況東翼軌道上山與1440水平運送巷均為全巖巷道。由貫穿告知書(編號 TSGT-09)知:9月20日,采掘二隊施工日勺東翼1415水平至1440水平軌道 上山下口已施工至導線點H8#前6m,軌道上山上口已施工至XD3, #前10m, 兩巷道尚有50m (斜距)貫穿,規(guī)定軌道上山上口施工停止掘進,由軌道下 山下口負責貫穿施工,為保證貫穿期間安全,特編制如下技術安全措施。二、

2、貫穿措施:東翼軌道上山屬于雙向對掘,在上下口掘進距離為20m時,必須停止一 頭掘進,考慮運送等條件,停止上口掘進,貫穿時采用小斷面掘進貫穿。三、貫穿前的準備工作:1、技術科測量人員在末貫穿前應對軌道上山上、下掘進巷進行重新檢測, 丈量做到精確無誤,及時延伸中腰線,檢查上下左右偏差,對中、腰線進行 標定。2、掘進巷道貫穿時必須制定專項安全措施,保證施工安全。掘進巷道貫 穿日勺專項安全措施,必須由技術科親自審查貫徹,并指定專人負責監(jiān)督實行, 直到施工完畢。3、根據(jù)煤礦安全技術管理規(guī)定:當兩個炮掘工作面相距煤巷20m (巖 巷為50m)時,必須停止一種實行單工作面施工,并向有關單位下發(fā)貫穿告 知書,

3、做好調節(jié)通風系統(tǒng)日勺準備工作。四、貫穿點附近的地質條件1、巖性巷道貫穿點附近圍巖巖性重要為粉砂巖、泥巖。2、工程地質狀況粉砂巖抗壓強度25.084.1MPa,屬半堅硬巖石,裂隙發(fā)育處將影響巖 體日勺強度;泥巖抗壓強度1969MPa,屬軟巖半堅硬巖。3、地質構造根據(jù)貫穿巷道兩端施工揭發(fā)地層分析,在軌道上山開口處揭發(fā)F3逆斷層(產狀:260Z58 -70 H=20m土),頂板巖性一般。4、水文地質狀況:無水。五、貫穿距離及規(guī)定1、預透地點:東翼1440水平運送石門。2、技術規(guī)定1)嚴格按測量給定中腰線施工,保證精確貫穿。2)嚴格按礦井質量原則化原則執(zhí)行。3、測量貫穿意見:1)采掘二隊施工日勺軌道上

4、山下口已施工至導線點H8 #前40m,軌道上 山上口已施工至導線點XD3, #前10m,兩巷道尚有12m (斜距)貫穿。2)經最后一次測量效驗,軌道上山上下口標高誤差3m,軌道上山坡度 由本來日勺28。改為16.5。3)嚴格按中腰線施工,嚴格按設計圖施工。4)施工單位嚴格按規(guī)程做好各項安全工作,保證安全貫穿。六、掘進巷道貫穿通風系統(tǒng)調節(jié)設計(一)被貫穿巷道概況1、巷道名稱:東翼1440水平運送巷2、風量 120m3/min3、CH4: 0.00%、CO2: 0.06%、CO: 0.00%(二)施工巷道狀況1、巷道名稱:東翼軌道上山2、施工單位:采掘二隊3、通風距離:300m4、局部通風機型號及

5、功率:FBD-n-NO5. 0型2X11KW對旋式風機;(三)估計貫穿時間:10月21日(四)估計貫穿后風量:140m3/min。(五)系統(tǒng)調節(jié)期間工作量:貫穿前必須在1440水平軌道上山上口與 1440水平采面運送巷擋風墻之間砌筑2道正反向風門調節(jié),貫穿后立即停止 局扇運營,;立即將原行人上山上、下口各砌筑擋風墻一道。貫穿前必須將通 風系統(tǒng)調節(jié)所使用通風設施材料運送到指定地點,以便貫穿前后通風系統(tǒng)正 常運營。附圖:通風系統(tǒng)調節(jié)前、后示意圖(六)貫穿目日勺:通風、行人、運送七、施工安全措施1、貫穿前,由生產技術部測量人員對貫穿巷道標高、方位進行校核,以 免誤透。施工單位嚴格按照礦生產技術部測量

6、下達日勺貫穿告知書施工進行貫 穿作業(yè),保證順利貫穿。2、放炮前由班長清點人數(shù)并撤至警戒地點,安排專人電話告知施工人員 撤至警戒點外安全地點,瓦檢員報告正常(瓦斯?jié)舛炔徊恍∮?.8%),由各 隊班隊長及礦安監(jiān)員做好放炮警戒并報告調度中心,由調度指揮中心下達放 炮命令。爆破警戒共設立4處(附:警戒示意圖)放炮警戒距離保證彎巷不 少于75m,直巷不不不小于100m。3、貫穿巷道相距20m前施工隊班長每次放炮后及時向技術部報告進尺, 技術部及時填繪貫穿施工進度放大圖,并每班把進尺及測點到迎頭距離向調 度報告。4、貫穿距離不不小于20m時必須及時檢查貫穿點附近頂板支護狀況,頂 板破裂時及時加強支護。5、

7、貫穿巷道相距7m、5m、3m時執(zhí)行探眼工作,探眼布置在工作面中部, 與巷道掘進方向一致,探眼布置1個,探眼長度必須不小于2倍炮眼長度, 探眼嚴禁作為炮眼使用。將探眼穿透段距離巷道上口工作面四周日勺距離做具 體記錄,然后報告技術科。6、貫穿距離剩余7m時,每次放炮前,必須向礦調度指揮中心報告,聽 從統(tǒng)一指揮安排。7、貫穿距離剩余3m (含3m)時,施工一種探眼、探眼位于迎頭中部, 探眼必須打透,以便掌握精確貫穿距離,打透日勺探眼必須用炮泥填滿封實。 第一次探眼打通后必須向調度報告,闡明探眼位置、深度及對面巷道探眼位 置,探明貫穿巷道施工方位對日勺后按正常施工進尺炮眼。擬定最后一炮貫穿 距離不不小

8、于1.5m時,采用震動炮施工,炮眼裝藥量不超過1卷,根據(jù)貫穿 深度擬定炮眼深度,保證最小抵御線符合規(guī)程規(guī)定。采用小斷面導桐法貫穿, 導桐面積不不小于1 m2,逐漸向前正常刷大,臨時支護按規(guī)定施工。8、采用木板、或鐵皮將該被貫穿處巷道中心兩側各5m范疇內日勺電纜、 管線、風筒等遮蓋封閉,并在停頭位置使用金屬網(wǎng)和木板設立擋墻,避免矸 石崩壞電纜、管線、風筒、工字鋼支護等。9、放炮施工必須嚴格執(zhí)行“一炮三檢V “一炮三泥”及“三人聯(lián)鎖”放 炮制。放炮警戒要做到“人、牌、網(wǎng)”齊全。每次放地5分鐘后且待炮煙散 盡,班長、瓦檢員、放炮員共同進入工作面驗炮,確認無任何危險后方可向 調度指揮中心報告,撤除警戒

9、。10、最后一次貫穿放炮前,必須及時告知礦調度指揮中心,由調度指揮 中心負責告知其她有關部門,提前做好貫穿前日勺準備工作。11、貫穿當班必須由施工隊、礦通防部各一名副科級以上干部在現(xiàn)場跟 班,現(xiàn)場由通防部統(tǒng)一指揮。12、貫穿后,第一時間報告礦調度中心,得到礦調度中心批準后,方可 人工用風鎬刷大,成巷,對貫穿處進行臨時支護和永久支護。13、貫穿后必須停止一切工作,立即調節(jié)通風系統(tǒng),待風流穩(wěn)定后,方 可恢復工作。14、貫穿時采掘二隊領導同礦通防部有關人員在施工現(xiàn)場跟班指揮,做 好調節(jié)風流日勺準備工作。貫穿后及時調節(jié)風流,保證風流穩(wěn)定。15、貫穿施工期間,必須保證施工現(xiàn)場內調度電話通訊暢通。16、貫

10、穿處頂板采用錨網(wǎng)索支護。17、施工過程中,如浮現(xiàn)瓦斯異常、頂板破碎及出水狀況時,迎頭必須 停止掘進,由礦及采掘二隊管理人員必須到場擬定解決措施,待解決后方可 向前掘進,并及時向礦調度中心。19、貫穿后,采掘二隊及時報告礦調度中心及單位值班人員貫穿狀況。20、貫穿后及時支護貫穿處日勺頂、幫部,支護沒有完畢時嚴禁人員通過。21、貫穿后按測量所給中腰線刷大,刷大后及時對貫穿處進行臨時支護 和永久支護。22、加強施工現(xiàn)場日勺通風及監(jiān)測設施日勺正常使用及保護工作。23、貫穿后及時清理貫穿處日勺雜物、矸石,保證運送路線暢通無阻。25、其他未盡事宜及貫穿施工期間軌道上山施工作業(yè)規(guī)程一并貫徹執(zhí)行。26、本措施采掘二隊隊員工一并貫徹執(zhí)行。中央砰石運輸機巷17000803924639054附圖2:貫穿前通風、監(jiān)控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