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云南省大理州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_第1頁
2021-2022學年云南省大理州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_第2頁
2021-2022學年云南省大理州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_第3頁
2021-2022學年云南省大理州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_第4頁
2021-2022學年云南省大理州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試卷第 =page 1 1頁,共 =sectionpages 3 3頁云南省大理州2021-2022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考試歷史試題一、單選題1距今至少有4300年的良渚古城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瓶窯鎮內,是長江下游地區發現的石器時代的城址,曾長時間被譽為“中華第一城”。這是繼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三星堆遺址等之后的又一重要發現。良渚古城的發現可以實證( )A中國有4300年的文明史B中華文明起源的多元化C浙江就是中華文明的搖籃D舊石器時代的發展狀況2周王室通過分封將土地劃分給諸侯,諸侯擁有分封土地的資源和收益,也需向周王室進貢。分封后周天子具有至尊權威,國家政權也逐漸由松散趨向嚴密。這說明分封制( )A

2、實現了王權的至高無上B確立了“家天下”的統治C對地方直接行使管理權D形成了“天下共主”的格局3某一皇帝在位時,為增加政府財政收入,打擊工商業者,實行鹽鐵由國家壟斷經營,并設置行政機構具體管理。這一皇帝是( )A秦始皇B秦二世C漢文帝D漢武帝4北魏時期,孝文帝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戶調制、變革官制和律令、遷都洛陽、分明姓族、改易漢俗等。北魏孝文帝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符合時代發展潮流B改革的措施得當有力C加速了封建化進程D孝文帝改革決心堅定5貞觀八年,朝廷要在長安修建大明宮,按照唐朝制度(見如圖)規定其運作程序是( )A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工部B門下省中書省+尚書省一

3、工部C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工部D尚書省-+門下省+中書省工部6宋太祖開寶年間,北宋軍隊人數為三十七萬八千,到宋仁宗慶歷年間,北宋軍隊猛增到一百四一萬人。軍隊人數的增長( )A增加了北宋政府的財政開支B加劇了社會貧富分化C導致“三冗兩積”局面產生D提升了軍隊的戰斗力7以下材料為中國古代思想家的言論,按時代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天理就是人心;心外無事,心外無物克已復禮為仁。曰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觀天人相與之際,甚可畏也;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ABCD8明清時期江南的一些地區和部門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下列現象最能證明這一觀點的是( )

4、A江蘇震澤鎮“盡逐絲綢之利B杭州“機杼之聲,比戶相聞”C蘇州“機戶出資,機工出力”D太湖地區“以機為田,以梭為來”9“臣等伏思該夷所請各條,雖系貪利無厭,而其意不過求賞碼頭,貿易通商而止,尚非潛蓄異謀。與其兵連禍結,流毒愈深,不若姑允所請,以保江南大局。”與此相關的是( )A南京條約B中法條約C馬關條約D辛丑條約10中國近代史上某部法律規定:“中華民國的主權屬于國民全體”“政府的組織形式實行三權分立原則”。該法律( )A得到了人民的廣泛支持B確立了民主共和的政體C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務D宣告了封建社會的終結11十送紅軍的歌詞以敘事為基礎,并借此來表達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人民對紅軍的深厚感情以及對革命

5、勝利的強烈期盼。十送紅軍的時代背景是( )A進行土地革命,開展“工農武裝割據”B倡導國共合作,國民革命運動興起C突破重重阻撓,劉鄧千里挺進大別山D組織武裝起義,組建抗日統一戰線12“這是八路軍在華北地區發動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充分表現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戰斗精神,鼓舞和增強了全國人民奪取抗戰勝利的信心。”上述材料評價的軍事行動是( )A平型關大捷B淞滬會戰C臺兒莊戰役D百團大戰131953年,人民日報發表社論:“這是我國人民百年來夢寐以求的理想,這是我國人民不再受帝國主義欺侮、不再過窮困生活的基本保證,這是全國人民的最高利益。”為實現“理想”,我國在1953年開始( )A優先發

6、展重工業,實行“一五”計劃B推行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實行公私合營形式C在農村推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D進行農業社會主義改造,推進農業合作化運動14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1949年,蔣介石退守臺灣,海峽兩岸形成對峙局面,在祖國大陸的積極推動下,在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相信祖國必然會實現完全統一。下列關于海峽兩岸關系的進展排序正確的是( )兩岸實現“三通” “九二共識”的達成“一國兩制”的提出 告臺灣同胞書的發表ABCD15如圖所示會議揭示的共同主題是( )A社會主義市場經濟B改革開放的深入C馬克思主義中國化D工作重心的轉移16古代埃及人創立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太陽歷。以尼羅河開始泛濫定為一年之

7、始,一年三季共12個月,每月30天,加上年終5天節日全年共365天,成為今天世界通用公歷的原始基礎。其天文學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教育體系的完備B宗教思想的大流行C完善的法老制度D農業生產力的發展17兩河流城是世界文化發展最早的地區,有悠久的文明。這些悠久的文明成就有( )發明了楔形文字 采用20進位制頒布了漢謨拉比法典 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史詩一吉爾伽美什ABCD18為了加強統治,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采取的共同措施是( )A實行行省制B推廣希臘文化C制定羅馬法D強化貨幣制度19從15世紀開始,達.伽馬、哥倫布等航海家們開辟了多條通往歐洲以外世界的海上通道,史稱“新航路開辟”。

8、下列屬于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直接影響是( )A改變了西歐的經濟格局B實行殖民擴張,給美洲人民帶來災難C證明了地圓學說的正確D世界結束孤立,已經成為一個整體20大衛(如圖)是米開朗琪羅的雕塑作品,他充滿自信地站立著,英姿颯爽,左手抓住投石帶,右手下垂,頭向左側轉動著,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雙眼凝視著遠方,仿佛正在向地平線的遠處搜索著敵人,隨時準備投人一場新的戰斗。該作品表明作者意在( )A歌頌真實自然的人性B刻畫大衛的英雄形象C宣揚理想主義的思想D體現作者的藝術思路21談及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歷史學家基佐認為“光榮革命”沒有流血和犧牲,但卻達到了革命的目的,趕走了詹姆斯二世,所以比1640年的革命要優

9、越得多。“光榮革命”的優越性體現在( )A革命方式的非暴力性B實現了“王在法下”C形成“雙王共治”局面D終結了國王暴政2219世紀三四十年代,標志著歐洲工人階級已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的是( )法國里昂工人起義 俄國二月革命德意志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 英國憲章運動ABCD23下列選項屬于第二次工業革命成就的是( )ABCD24帝國主義列強在早期殖民擴張時期進行侵略的方式是( )A瓜分世界B資本輸出C商品輸出D暴力掠奪2519世紀,在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中獲得獨立的國家是( )A埃及B海地C伊朗D印度26第一次世界大戰造成了難以估計的死傷及經濟損失,有識之士希望建立一個國際組織,以國際合

10、作的形式,共同處理糾紛,以避免戰爭、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國際聯盟于1920年正式成立。國際聯盟能夠成立的主要原因是( )A一戰的教訓B和平主義思潮的盛行C美國的提倡D歐洲各國生產力下降27我們已處在被包圍的要案中,我們從農民手中拿來的糧食為的是供給軍隊和養活工人。”列寧的這番話中涉及的是( )A農業集體化的實行B固定糧食稅的實行C國家工業化的發展D余糧收集制的推行28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認為:“經濟衰退的主要原因是對商品總需求的減少,主張國家采用擴張性的經濟政策,通過增加需求促進經濟增長,即擴大政府開支,實行赤字財政,刺激經濟,維持繁榮。”其意在強調( )A批評原有經濟體制的弊端B回歸自由放任傳

11、統C政府應該加強對經濟干預D實行國家自由貿易291955年3月,蘇聯與東歐七個社會主義國家就締結集體友好互助條約的原則、組建聯合武裝力量及其統帥部等問題進行了協商,并取得一致意見。5月14日,八國在華沙簽署了華沙條約。華沙條約簽署的背景是( )A社會主義陣營確立B雅爾塔體系的建立C美國積極發動冷戰D美蘇對峙局面形成30下列選項中,史實與結論相符的是( )選項史實結論A設立四百人會議,作為公民大會的常設機構,并作為最高行政機關雅典民主進入“黃金時代”B牛頓認為,物體運動的加速度與它受的力成正比,加速度的方向與力的方向相同科學地揭示了自然界的奧秘C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發表獨立宣言標志著美國

12、實現了獨立D2006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13060億美元,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占90%跨國公司阻礙了國際貿易發展AABBCCDD二、材料分析題3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民族政策。我覺早在長征期間就實行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政策,贏得了廣大少數民族群眾的擁護。解放戰爭時期,我黨將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同中國民族問題具體實際相結合,創造性建立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新中國成立前夕,將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等一并寫入共同綱領。新中國成立后,我黨制定和完善了尊重少數民族習俗等民族政策,開辟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路線。摘編自陳國玲黨的民族工作

13、的百年實踐材料二 德國納粹黨在上臺之前就提出了實現他們種族主義政策的設想,對所視為“劣等民族”進行種族滅絕的計劃書。為保持德意志血統的純潔性,希特勒實行的種族滅絕的大屠殺是由殺害德國本國的殘疾人開始的,德國殘疾人被納粹視為“劣等人”,后來納粹將“劣等人”的范圍擴展到吉卜賽人、猶太人以及其他非“雅利安”人,納粹設置集中營,被殺害的無辜平民達600萬人以上。摘編自戴妍雨德國納粹黨的宣傳研究(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我國重視民族政策的原因,并說明其與德國解決民族問題的不同之處。(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我國民族政策的優越性。(3)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影響民族關系的主要因素。3

14、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卡爾.馬克思(1818年1883年),是馬克思主義的主要創始人之一,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中學畢業寫的論文青年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中寫道:“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萬人。”擔任萊茵報主編時,寫了一系列文章,從革命民主主義者轉向共產主義者。1847年領導成立了第一個國際組織“共產主義者同盟”,1848年發表了共產黨宣言。1867年出版資本論。1864年他成為“第一國際”的靈魂。1871年,他組織各國工人舉行聲勢浩大的支持巴黎公社的群眾運動,同年5月30日書寫法蘭西內戰,總結巴黎公社經驗教訓,發展了無產階級專政學說。摘編

15、自魏峙馬克思生平大事紀要(1)根據材料,概括馬克思的主要貢獻。(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評馬克思。(可從地位、理論、實踐等方面人手)三、論述題3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明代史學家陳邦瞻認為中國歷史出現了三次歷史大轉變。從遠古至戰國時代是第一次大轉變,由漢代至唐代是第二次大轉變,從唐代至宋三次大轉變。三次大轉變開啟了此后中國歷史發展的新路向,政治制度、經濟政策、思想變遷、風尚習俗等內容進行新舊交替,成為中國歷史巨大的改革時期。摘編自郭學信唐宋變革觀的研究和審視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中國古代史知識,請選擇-次歷史大轉變,談談你對這次大轉變的認識。(要求:史實明確,表達清晰,邏輯合理)。答

16、案第 = page 1 1頁,共 = sectionpages 2 2頁參考答案:1B【解析】根據材料“良渚古城位于浙江杭州瓶窯鎮,是長江下游地區發現的石器時代的城址”及所學知識,得出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都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B項正確;良渚古城是良渚文化的代表,但不能得出中國文明只有這么悠久,排除A項;浙江就是中華文明的搖籃,表述太絕對,排除C項;良渚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排除D項。故選B項。2D【解析】根據材料“分封后周天子具有至尊權威,國家政權也逐漸由松散趨向嚴密”,D項正確;根據所學知識,先秦制度尚未實現中央集權,排除A項;大禹的兒子啟奪得王位,確立“家天下”的統治,排除B項;秦朝郡縣制的普遍

17、推行,對地方直接行使管理權,排除C項。故選D項。3D【解析】根據材料“實行鹽鐵由國家壟斷經營,并設置行政機構具體管理。”并結合所學,漢武帝時期,為加強中央集權,漢武帝實行鹽鐵專營專賣制度,D項正確;秦始皇在商業方面統一了貨幣和度量衡,排除A項;秦二世沒有實行眼貼專營,排除B項;漢文帝時期實行的是無為而治,排除C項。故選D項。4A【解析】注意限定信息“根本原因”,結合所學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順應了當時時代發展潮流,這是其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A項正確;改革的措施得當有力、孝文帝改革決心堅定是孝文帝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不是根本原因,排除BD兩項;加速了封建化進程是孝文帝改革的作用,不是成功的

18、原因,排除C項。故選A項。5C【解析】根據知識,中書省草擬,門下省審核,尚書省執行,工部負責工程等具體事項,C項正確;尚書省負責執行,排除A項;先由中書省草擬,門下省審核,排除B項;尚書省負責執行,排除D項。故選C項。6A【解析】軍隊數量增加,增加了政府的財政開支,A項正確;軍隊數量和社會貧富無關,排除B項;“三冗兩積”即冗官、冗兵、冗費、積貧、積弱,排除C項;軍隊人數增加不等于戰斗力增強,排除D項。故選A項。7D【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天理就是人心;心外無事,心外無物”是明朝王陽明的主張;“克己復禮為仁。曰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是春秋時期孔子的主張;“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

19、窮其理也”是南宋朱熹的主張;“觀天人相與之際,甚可畏也;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是西漢董仲舒的主張,因此正確排序是。故選D項。8C【解析】根據所學知識,資本主義萌芽的標志出現雇傭關系,“機戶出資,機工出力”體現了雇傭關系,C項正確;“盡逐絲綢之利體現的是商品經濟的發展,排除A項;“機杼之聲,比戶相聞”體現的是手工業的發展,排除B項;“以機為田,以梭為來”體現的是家庭手工業的發展,排除D項。故選C項。9A【解析】根據材料“求賞碼頭,貿易通商,保江南大局”,結合所學知識,南京條約西方列強打開中國大門,要求與中國通商,A項正確;中法條約簽訂時西方列強已經打開了中國的大門,排除B項;

20、馬關條約中,日本要求在中國投資設廠,排除C項;辛丑條約西方列強侵略中國的方式是控制清政府,使其成為侵略中國的工具,排除D項。故選A項。10B【解析】根據材料“中華民國的主權屬于國民全體”、“政府的組織形式實行三權分立原則”并結合所學可知,該法律是辛亥革命時期頒布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中華民國的主權屬于國民全體,實行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確立了民主共和的政體,B項正確;辛亥革命沒有得到人民的廣泛支持,也沒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務,排除AC兩項;辛亥革命只是結束了封建帝制,并沒有結束封建社會,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廢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標志著封建社會的終結,排除D項。故選B項。1

21、1A【解析】根據材料“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和所學知識,得出十送紅軍的時代背景是土地革命時期,A項正確;國民革命運動時期還沒有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排除B項;劉鄧千里挺進大別山拉開了反戰的序幕,這一時期處于解放戰爭時期,排除C項;組建抗日統一戰線是抗日戰爭時期,排除D項。故選A項。12D【解析】根據所學知識,1940年8月20日夜,晉察冀軍區、129師、120師在八路軍總部統一指揮下,發動了以破襲正太鐵路為重點的戰役。戰役發起第三天,參戰部隊已達105個團,故稱百團大戰”,百團大戰是抗戰期間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一次最大規模的戰役,它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堅定了全國人民抗戰勝利的信心,D

22、項正確;平型關大捷是八路軍在平型關為了配合第二戰區的友軍而進行的一場戰役,排除A項;淞滬會信息不符,排除B項;臺兒莊戰役由滕縣戰斗、臨沂附近戰斗、臺兒莊戰斗和日軍的潰退,中國軍隊的追擊作戰等部分組成,與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13A【解析】根據材料“1953年”“不再受帝國主義欺侮”“不再過窮困生活的基本保證”和所學知識,得出既能改善人民生活,又能鞏固國防只能是工業化,A項正確;材料未涉及工商業改造,排除B項;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改革開放后,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措施,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排除D項。故選A項。14C【解析】結合所學可知,兩岸實現“三通”是2008

23、年,“九二共識”的達成是1992年,“一國兩制”的提出是20世紀80年代初,告臺灣同胞書的發表是1979年,因此正確排序是,C項正確,排除ABD三項。故選C項。15C【解析】根據三次會議的內容,我黨根據馬克思主義精髓,結合時代特征提出每個時期的具體應對措施,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C項正確;根據所學知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1992年正式提出,排除A項;十一屆三中全會是1978年,此時改革開放剛開始,排除B項;十一屆三中全會將工作重心由階級斗爭轉到經濟建設上來,之后工作重心都未轉移,排除D項。故選C項。16D【解析】依據材料可知,反映了古埃及創立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太陽歷,成為今天世界通用公歷

24、的原始基礎。結合所學可知,太陽歷創立主要是服務于農業生產,因此產生的主要原因是農業生產力的發展,D項正確;材料與教育體系無關,而且“完備”的說法錯誤,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宗教思想,排除B項;太陽歷創立的主要原因是農業生產力的發展,不是法老制度,排除C項。故選D項。17C【解析】依據題干結合所學可知,兩河流域的文明成就包括發明了楔形文字,頒布了漢謨拉比法典,創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史詩一吉爾伽美什,C項正確;公元前3000年中葉,兩河流域最早的居民蘇美爾人創造了60進制計數法,排除ABD項。故選C項。18A【解析】結合所學可知,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為了加強統治,都推行行省制,A項正確;亞

25、歷山大帝國推廣希臘文化,排除B項;羅馬帝國制定羅馬法,排除C項;波斯帝國強化貨幣制度,排除D項。故選A項。19B【解析】注意限定信息“直接影響”,結合所學可知,新航路開辟的同時,西方殖民者也走上了殖民擴張的道路,哥倫布發現美洲后,對美洲進行殖民擴張,被美洲人民帶來災難,B項正確;A項是間接影響,排除;麥哲倫全球航行證明了地圓學說的正確,排除C項;D項是新航路開辟的最大歷史影響,屬于間接影響,不是直接影響,排除。故選B項。20A【解析】米開朗琪羅是文藝復興的重要代表之一,大衛既是米開朗琪羅的代表作,也是文藝復興的代表作,充分體現了人文主義,A項正確;刻畫大衛的英雄形象不是作者的主要目的,排除B項

26、;材料體現不出宣揚理想主義,排除C項;體現藝術思路不是作者作品的思想,排除D項。故選A項。21A【解析】依據材料“歷史學家基佐認為光榮革命沒有流血和犧牲,但卻達到了革命的目的,趕走了詹姆斯二世,所以比1640年的革命要優越得多”可知,歷史學家基佐認為“光榮革命”是一場沒有流血和犧牲的宮廷政變,即革命方式的非暴力性,這是其優越性的體現,A項正確;1689年,權利法案的頒布實現了“王在法下”,排除B項;“光榮革命”推動了君主專制政體,形成“雙王共治”局面,但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CD兩項。故選A項。22C【解析】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19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歐洲三大工人運動,即法國里昂工人起義、德意志

27、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和英國憲章運動,標志著歐洲工人階級已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正確;俄國二月革命是俄國推翻沙皇專制統治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錯誤。因此C項正確,排除ABD三項。故選C項。23B【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屬于第二次工業革命成就的是無線電報,B項正確;蒸汽輪船和珍妮紡紗機屬于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排除AC項;大疆無人機是21世紀的成就,排除D項。故選B項。24D【解析】根據所學知識,早期殖民擴張時期進行侵略的方式是暴力掠奪,D項正確;第一次工業革命后的侵略方式是瓜分世界,與材料早期殖民擴張信息不符,排除A項;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侵略方式是資本輸出為主,排除B項;商品輸出是工業革命

28、后的侵略方式,排除C項。故選D項。25B【解析】結合所學可知,19世紀,在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中,海地于1801年取得獨立,B項正確;19世紀,在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中,埃及、伊朗和印度都沒有獲得獨立,埃及獨立是在1922年,伊朗獨立的時間是1979年,印度獨立是在1947年,排除ACD三項。故選B項。26A【解析】根據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戰造成了難以估計的死傷及經濟損失,有識之士希望避免戰爭、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A項正確;和平主義思潮的盛行材料未體現,排除B項;美國的提倡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項;結合所學知識歐洲各國生產力下降與史實不符,排除D項。故選A項。27D【解析】根據材料“我們已處在被包圍

29、的,從農民手中拿來的糧食”和所學知識可知,余糧收集制是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一種,是十月革命后新生的蘇維埃俄國為了在國內革命戰爭以及抵抗帝國主義干涉中保衛革命成果而在農業方面采取的一種非常措施,依靠余糧收集制,蘇維埃政權有了足夠的糧食,很快鎮壓了敵人,D項正確;農業集體化的實行和國家工業化的發展是斯大林時期的措施,排除AC項;固定糧食稅的實行是新經濟政策,排除B項。故選D項。28C【解析】根據“主張國家采用擴張性的經濟政策,通過增加需求促進經濟增長,即擴大政府開支”結合所學知識,凱恩斯主義強調國家干預經濟,C項正確;材料的重心不是批評原有經濟體制的弊端,排出A項;“回歸自由放任傳統”不符合凱恩斯主

30、義,排除B項;實行國家自由貿易是自由主義的內容,排除D項。故選C項。29C【解析】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二戰后,美國為了爭奪世界霸權,發動冷戰。政治上提出杜魯門主義,經濟上實行馬歇爾計劃,軍事上建立北約組織。為了應對美國的冷戰政策,蘇聯在政治上成立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經濟上成立經互會,軍事上,1955年成立華沙組織。因此華沙條約簽署的背景是美國積極發動冷戰,C項正確;社會主義陣營確立是在1949年,不是華沙條約簽署的主要原因,排除A項;雅爾塔體系建立是在1945年,不是華沙條約簽署的背景,排除B項;美蘇兩極對峙局面形成是華沙條約簽署的影響,不是背景,排除D項。故選C項。30B【解析】依據材

31、料表格,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牛頓力學體系的內容都科學地揭示了自然界的奧秘,B項正確;設立四百人會議,作為公民大會的常設機構,并作為最高行政機關是梭倫改革的內容,而雅典民主進入“黃金時代”是伯利克里時代,排除A項;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發表獨立宣言并未實現美國獨立,排除C項;跨國公司推動了國際貿易發展,排除D項。故選B項。31(1)原因: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分布以大雜居、小聚居為主;在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各民族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吸取歷史教訓和總結歷史經驗。(任答三點即可)不同之處:中國:政策上,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繁榮;方式上,民族區域自治。(任答一點)德國

32、:政策上,種族滅絕政策;方式上,集中營。(2)優越性: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保障了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調動了各民族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有利于因地制宜地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和文化。(任答兩點即可)(3)主要因素:歷史傳統、執政黨的階級性、民族政策。(答出兩點即可,其他言之成理也可得分)【解析】(1)原因:結合我國的國情從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分布以大雜居、小聚居為主;在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各民族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吸取歷史教訓和總結歷史經驗等角度分析。不同之處:中國:依據材料“將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33、等一并寫入共同綱領”可知,政策上,實行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繁榮;依據“創造性建立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可知,方式上,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德國:依據材料“對所視為劣等民族進行種族滅絕的計劃書”可知,政策上,實行種族滅絕政策;依據“納粹設置集中營,被殺害的無辜平民達600萬人以上”可知,方式上,設置集中營。(2)優越性:依據材料“贏得了廣大少數民族群眾的擁護”、“我黨將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同中國民族問題具體實際相結合,創造性建立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我黨制定和完善了尊重少數民族習俗等民族政策,開辟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路線”并結合所學從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保障了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調動了各民族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有利于因地制宜地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和文化等角度分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