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術復習題、模擬題背卷子2.單選和判斷_第1頁
施工技術復習題、模擬題背卷子2.單選和判斷_第2頁
施工技術復習題、模擬題背卷子2.單選和判斷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建筑施工技術試題及一、單項選擇題1 、土的類別越大, 越難開挖, 其可松性(A 、越小C 、變大C、 變大)B 、無變化D 、趨于零2 、從建筑施工的角度, 根據土的(A 、顆粒級配C 、堅硬程度C、堅硬程度 ), 可將土分為八類。B 、沉積年代D 、承載能力3 、某溝槽的寬度為 4.0m , 輕型井點的平面布置宜采用( A 、單排井點布置形式。)A 、單排井點C 、雙排井點4 、土方邊坡的邊坡系數是以(A 、土方開挖深度與底寬B 、土方每層開挖深度與底寬C 、底寬與土方每層開挖深度B 、 U 型井點D 、 環形井點C、 底寬與土方每層開挖深度) 之比表示。D 、土方每層開挖深度與土方總開挖深

2、度5 、反鏟挖土機的工作特點是(A 、后退向下, 自重切土C 、后退向下, 強制切土C、后退向下, 強制切土)B 、前進向上, 強制切土D 、直上直下, 自重切土6 、影響填土壓實的主要A 、土的種類C 、可松性大小之一是( B、 土的含水量B 、土的含水量D 、土的滲透系數)7 、土方的開挖順序, 方法必須與設計情況相一致, 并遵循開槽支撐、( A 、先撐后挖, 分層開挖超挖的原則。)嚴禁 A 、先撐后挖, 分層開挖C 、先撐后挖, 分段開挖B 、先挖后撐, 分層開挖D 、先挖后撐, 分段開挖8 、在河岸淤泥質土層中做直徑為 600mm 的灌注樁時, 應采用() 成孔方法。A 、螺旋鉆鉆孔法

3、C 、爆擴法B 、套管成孔法D 、人工挖孔法9 、錘擊打樁法進行打樁時, 宜采用() 的方式, 可取得良好的效果。A 、重錘低擊, 低提重打C 、輕錘低擊, 高提重打10 、需要分段開挖及澆筑砼護壁(B、重錘高擊, 低提重打D、輕錘高擊, 高提重打、0.51.0m 為一段 ), 且施工設備簡單, 對現場周圍原有建筑的影響小, 施工質量可靠的灌注樁指的是 ( A 、鉆孔灌注樁C 、人工挖孔灌注樁C 、人工挖孔灌注樁)B 、沉管灌注樁D 、爆擴灌注樁11 、澆注水下混凝土時, 導管應始終埋入混凝土中不小于( D 、 2m )。A 、 3 4mC 、 0.8mB 、 0.3 0.5mD 、 2m12

4、 、某混凝土梁的跨度為 9.0m , 采用木模板、鋼支柱支模時, 如無設計要求, 則該混凝土梁跨中的起拱高度為( 9-27mm )A 、 6mmC 、 18mmB 、 8mmD 、 28mm13 、鋼筋進行冷拉加工時, 常采用控制鋼筋的冷拉率和( C、應力) 兩種方法。A 、強度C 、應力B 、 冷彎性能D 、 變形14 、對厚度大而面積較小的大體積設備基礎, 澆筑混凝土時應采取( A 、全面分層) 方案。A 、全面分層C 、分段分層B 、斜面分層D 、分期澆筑15 、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應進行開盤鑒定, 其工作性應滿足設計配合比的要求。開始生產時, 應至少留置( A 、一) 組標準養護試件

5、, 作為驗證配合比的依據。A 、一16 、混凝土的A 、 1B 、二C 、三 D 、六傾落高度不應超過( B 、 2 ) m , 否則應采用串筒或溜槽下料。B 、 2C 、 3D 、 417 、對于泵送的混凝土, 優先選用的粗骨料為( C、 卵石 )。A 、碎石C 、卵石18 、采用B 、卵碎石D 、礫石式振搗器對基礎、梁、柱進行振搗時, 要做到( B、快插慢拔)A 、快插快拔C 、慢插慢拔19 、鋼筋等強代換公式為(C 、B 、快插慢拔D 、滿插快拔fy2As2 fy1As1) 。B 、A 、fy2As2 fy2As1fy1As2 fy1As1C 、 fy2As2 fy1As120 、電阻點

6、焊適用于( D 、交叉鋼筋) 焊接。A 、預應力鋼筋C 、結構中的豎向構件D、 fy2As1 fy2As2B 、鋼筋與鋼板D 、交叉鋼筋21 、后張法施工相對于先張法的優點是(A 、不需要臺座、不受地點限制A 、不需要臺座、不受地點限制 )。B 、錨具可重復使用C 、工藝簡單D 、經濟方便22 、先張法中張拉預應力鋼筋時, 混凝土強度一般應不低于砼設計強度標準值的(C、 75% )。A 、 50%C 、 75%B 、6070%D 、100%23 、砂漿的強度采用邊長為( 70.7 mm ) 的正立方體試件, 經28 天標準養護, 測得一組六塊的抗壓強度值來評定A 、 70.7 mm C 、 1

7、00 mm24 、水泥砂漿必須在拌成后(用完畢。A 、 2 和 3C 、 1 和 2B 、80.8 mmD 、 150 mm) 小時內使用完畢, 如氣溫超過30 攝氏度, 必須在拌成后(32) 小時內使B 、 3 和 2D 、 5 和 4) 前, 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裝模板及支架。B 、 2.4N/mm 2D 、 4.8N/mm 2225 、混凝土強度達到(A1.2N/mm、2A 、 1.2N/mmC 、 3.6N/mm226 、磚墻水平灰縫的砂漿飽滿度應不低于( C、 80% )。A 、 50%C 、 80%27 、磚墻的灰縫厚度一般為(A 、 6mm C 、 15mmB 、 70%D 、 9

8、5%10mm )。B、BD、 10mm、 20mm28 、有鋼筋混凝土構造柱的標準磚墻應砌成馬牙槎, 每槎的高度一般為( C、 五皮磚 )。A 、一皮磚C 、五皮磚29 、磚墻的一般日砌高度以不超過(A 、 3 米C 、 2 米B 、三皮磚D 、七皮磚、 1.8 米D)為宜。B 、D 、2.5 米1.8 米C、 0.2 mm )30 、防水混凝土的結構的裂縫寬度不得大于(A 、 0.1mmB 、 0.3mmC 、 0.2 mmD 、 0.4mm31 、下列施工方法中那種方法不適宜A 、熱熔法C 、熱風焊接法高分子防水卷材的施工。(B 、冷貼法D 、自粘法A 、熱熔法)32 、防水混凝土應覆蓋澆

9、水養護, 其養護時間不應少于: ( C、14d )A 、 7 dB 、 10dC 、 14dD 、 21d33 、水磨石地面一般采用(A 、一漿二磨C 、二漿四磨B、二漿三磨) 法施工。B 、二漿三磨D 、三漿四磨34 、墻或柱應沿高度方向每(A 、 300mm C 、 500mmC、 500mm )設 2 6 鋼筋( 一磚墻 ), 每邊B 、 400mm D 、 600mm墻不少于 1m 。35 、室砼墻體一般只允許留設水平施工縫, 其位置宜留在受( B、 剪力較小) 處。A 、軸力較小; C 、彎矩最大;36 、柱子在安裝之前應在樁身三面彈出(A 、安裝中心線C 、軸線三、判斷題B 、剪力

10、較小; D 、剪力最大A 、 安裝中心線B 、幾何中心線D 、安裝準線)、按照土的開挖難易程度可以將土分為八類 , 其前四類為松軟土、 普通土、 堅土、砂礫堅土 。( v )、外墻轉角處嚴禁留直槎, 其它臨時調整間斷處留槎的做法必須符合施工驗收規范的規定。v)(3 、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是指鋼筋外邊緣到混凝土外邊緣的距離。(x )4 、屋面防水等級分為四級, 其中四級防水年限為 8 年。( x5 、同一類土的顆粒級配越均勻, 越容易壓實。(x)6 、當預制樁的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 70% 后, 可以對樁進行起吊和。(x)7 、磚砌體水平砂漿飽滿度的檢測工具是百格網。(v)v x、如梁或板的跨度等于或

11、大于 5 米, 應使底模板起拱。(、拉鏟挖土機的挖土特點是“ 后退向下, 強制切土 ”。 (、填土要分層分類進行, 層間關系為透水率小的土在下。()x)x)11 、混凝土泵在輸送混凝土前, 管道應先用水泥漿或水潤滑。(12 、在雨期磚的存放必須集中碼放, 不宜澆水, 砌體砌筑高度不宜超過 1.5 米。( x)、混凝土取樣與試塊留置: 每拌制 100 盤且不超過 100m3 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 取樣不得少于一次( v)、鋼筋的連接方法有多種, 在鋼筋焊接中, 對于現澆鋼筋砼框架結構中豎向鋼筋的連接, 最宜采用電渣壓力焊。(v)、鋪貼卷材采用搭接法, 平行于屋脊的搭接應順流水方向。(、建筑構件的耐火極限一般以小時計。( v )v)17 、鋼筋按化學成分不同可以分為碳素鋼與合金鋼。(v)18 、為保證泵送混凝土有良好的可泵性, 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 180mm 。(x)19 、混凝土應覆蓋澆水養護, 其養護時間不應少于 7 天。(v)20 、釉面磚應先在清水中浸泡 23 小時, 取出晾干, 表面無水跡后, 方可使用。(v)、混凝土產生“ 蜂窩 ” 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振搗不良。(、屋面的排水方式主要為有組織排水和無組織排水。(vv)23 、先張法適用的構件為大型構件。(x)(x)24 、樓面砂漿面層起砂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