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七年級歷史上冊第20課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2新人教版_第1頁
2022年七年級歷史上冊第20課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2新人教版_第2頁
2022年七年級歷史上冊第20課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2新人教版_第3頁
2022年七年級歷史上冊第20課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2新人教版_第4頁
2022年七年級歷史上冊第20課北方民族大融合教案2新人教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 20 課 北方民族大融合 課標分析:關于“ 北方民族大融合” 這一內容,中學歷史課程標準的要求是: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出 現了長期的分裂局面,西部和北部的少數民族大量涌入中原,逐步實現了與漢族的融合;概述 北魏孝文帝促進民族融合的措施;依據這一要求,通過學習本課內容,同學要明白東漢末年以來北方少數民族內遷,顯現了民族 融合的趨勢,把握孝文帝改革的措施;通過對改革措施的懂得、把握,熟悉到這些改革措施進 一步推動了民族的大融合;教材與教學內容分析:第四單元所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古代民族關系最為復雜的時期,這時民族關系的最大 特點是民族融合;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在客觀上適應了歷史進展趨勢,加快

2、了鮮卑族邁入先進民 族經濟、政治、文化的步伐,對北方的經濟進展、政治安定、文化復興,對排除民族間的隔閡、促進民族融合和醞釀、培育隋唐時期富強的經濟與輝煌的文化,都做出重大奉獻;學情分析:學問儲備方面:同學對有關少數民族的學問比較生疏,本節課涉及的少數民族內遷、孝文帝改 革等內容,缺乏明白;認知水平:客觀的評判歷史人物和大事,對同學來說有肯定的難度;講課過程中應適當地加以 方法上的指導,培育同學樹立正確的人生評判觀;學習態度:七年級的同學有劇烈的求知欲、奇怪心;但是,單純枯燥地學問傳授,簡單使同學 丟失學習的愛好;應用授課內容的生動、表現形式的多樣、精湛的教學藝術來吸引同學的留意 力,激發同學參

3、加課堂教學的積極性,真正實現師生的互動;教學目標:懂得孝文帝改革(1)明白南北朝時期我國北方地區民族融合的趨勢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促進了我國古代歷史上民族大融合的進程, 為隋朝統一奠定了基礎;(2)通過問題導引,自主閱讀材料,探討孝文帝改革前北魏的社會狀況,在分析歸納中把握孝 文帝改革的歷史背景及主要措施,培育同學史論結合、論從史出的學習方法;通過對孝文帝改 革影響的爭論,提高同學對歷史人物與大事的評判才能;(3)培育同學正確的民族觀念,熟悉到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歷史是各民族共同制造的,各民 族之間的經濟、文化溝通是我國歷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內容;設計意圖:教學目標詳細可行,旨在符合課標三維

4、目標的要求;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重點: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作用(中國古代史的主線就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進展,北魏孝文帝 改革對民族融合和國家統一有重大意義,因此將其作為本課重點)教學難點:如何懂得民族融合的含義(同學已有學問中缺乏對民族融合的熟悉)教法設計:以孝文帝為線索,通過明白歷史人物學習歷史大事;采納情境教學法,啟示引導,由同學自我 建構學問,依據史料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學法指導:同學分組爭論,在合作探討中體會教學內容,感悟歷史意義;教學預備:老師制作多媒體課件,展現課程流程以及相關資料,幫助課堂教學;同學做好課前預習,查詢、收集反映民族溝通、和諧相處的圖片、文字資料;教學過程:一、新

5、課導入:情境營造:播放幻燈片: (1)播放宋祖英的歌曲愛我中華,并配有中國地圖顯示56 個民族的分布和民族服飾特點;(2)比較兩幅圖片的不同: 西晉少數民族內遷形勢圖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 分布圖;兩幅圖中的民族相比,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我國歷史上一些古老的民族現在仍存在?有些卻不 存在呢?設計意圖: 觀賞歌曲感知我國是由56 個民族構成的團結和諧的大家庭,各民族都為祖國的進展做出了奉獻,從而正確熟悉民族關系;通過圖片對比,古今的變化形成沖突與疑問,以激發學 生愛好;二、講授新課:第一篇設巧計,遷都洛陽398 年定都于平城(今大同市);公元 386 年,鮮卑族人拓跋珪建立北魏,公元合作探究 1:北

6、魏始終定都平城,孝文帝為什么要遷都洛陽?多媒體展現:材料一北魏疆域及遷都示意圖匈奴貴族劉淵熟讀儒家經典,熟知孫子兵法少數民族婦女身著漢族服裝(圖片)、穿褲褶服的南朝樂隊(圖片)洛陽的漢族官僚,爭相使用胡床、方凳(圖片)、漢族婦女正在制作蒸饃與烙餅(圖片)問題:圖片反映了北魏統治時期黃河流域什么樣的社會景象?設計意圖:通過一系列圖片,讓同學直觀感受到各民族之間在經濟、文化、生活習俗上的溝通 與融合;讓同學在詳細的歷史事實中懂得民族融合的含義;材料二 悲平城詩說: “ 悲平城,驅馬入云中,陰山?;扪?荒松無罷風;”流行的歌謠也這樣唱道:“ 紇于山頭(今山西大同市)凍死雀,何不飛去生處樂!”“ 芮芮

7、(柔然)主發 30 萬騎南侵,去平城 700 里,魏拒守不敢戰,芮芮主于燕然山縱獵而 歸;” 南齊書問題:材料反映了平城作為北魏都城的不利因素是什么?材料三魏孝文帝四歲即位,掌權的是其祖母馮太后;馮太后出身于漢族,對孝文帝實施系統的漢文化訓練,親自督促他自幼學習儒家經典,恪守儒家的綱常禮儀,同時指導他閱讀諸子百 家的著作和歷史典籍;在馮太后的細心培育下,孝文帝對漢文化產生了深厚愛好,對漢族文化 傳統、習俗及其深邃豐富的內涵,非常佩服和仰慕;通過對漢文化和漢族進展史的明白及與本民族現狀的比較,孝文帝深刻意識到本民族及政權的 落后性,堅決了他轉變鮮卑舊俗、學習漢族先進文化的信念;這對他后來推行社會

8、改革影響是 深刻的 . 問題:從地理環境、自然條件、政權鞏固、經濟進展、民族融合的趨勢、孝文帝自身的個性品 質方面爭論遷都洛陽的緣由?設計意圖:多角度摸索問題,培育同學發散性思維和全面分析問題的才能;合作探究 2:為什么貴族不愿遷都,反對改革?孝文帝怎樣達到遷都的目的?閱讀歷史小故事:孝文帝以南征為名,帶領朝廷官員和20 萬大軍南下;到洛陽后,由于秋雨連綿,道路泥濘,群臣不愿連續前進;孝文帝莊重地說:“ 這次我們興師動眾,假如半途而廢,豈不是給后代 人笑話;假如不能南進,就把國都遷到這里;諸位認為怎么樣?”有些貴族說:“ 平城 為都是祖上定下來的,怎能任憑遷往別處呢?我們久居平城,百姓安居樂業

9、,遷都會引起大家 的擔心啊;” “ 陛下,遷都可是個不小的工程,要耗費多少人力、物力、財力??!從國家大計考 慮,萬萬不行遷都啊!”大臣拓跋澄說:我認為遷都是明智之舉;目前,我們的統治重點在中原,我們的經濟來源也在 中原,遷都將有利于我們對中原地區的統治;我們要將眼光放遠些,雖然目前要耗費一些人力、物力、財力,但一旦遷都勝利,洛陽優越的自然條件將帶給我們更多的財力和物力;不行只顧 眼前安逸享受,不顧國家進展,安于現狀只會導致國家衰亡;孝文帝說:“ 不能徘徊不決了;同意遷都的往左邊站,不同意的站在右邊;”一個貴族說:“ 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么遷都洛陽,我們也情愿;” 很多文武官員 雖然不贊成遷

10、都,但是聽說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擁護遷都了;問題:為什么貴族不愿遷都,反對改革?通過這就故事,從中明白到孝文帝的什么個性品質?設計意圖:模擬歷史情形能使同學更加直觀的明白歷史人物,感知孝文帝機靈和堅決的性格,為以后的改革做鋪墊;懂得遷都與民族融合以及孝文帝改革的關系;其次篇 移風俗,融合高潮 合作探究 3:遷都洛陽后,孝文帝實行了哪些改革措施?多媒體展現:材料一(孝文帝)詔不得以北俗之語言于朝廷,如有違者,免所居官;- 魏書材料二表格:鮮卑族姓氏改為漢姓;鮮卑姓漢姓鮮卑姓漢姓拓跋元賀賴賀丘穆陵穆獨孤劉步六孤陸賀樓樓1. 問題:材料一反映了改革的什么措施?如有官員在朝廷上說鮮卑語,會受到什

11、么懲處?這項 懲處顯示出孝文帝對“ 禁北語” 持什么態度?2. 你認為孝文帝以漢語作為北魏唯獨的語言有何目的呢?同學分析材料,概括改革的措施及目的;合作溝通:同學出示收集的史料,補充改革的措施;材料三 公元 494 年,孝文帝又謂陸睿曰: “ 朕修百官,興禮樂,其志固欲移風易俗; (朕親政九年,對百官實行三載考績,復興禮樂,志在移風 正欲卿等子孫漸染美俗,聞見廣博;易俗,開導億萬百姓;朕為天子,何必要遷居中原!正是想讓你們的子孫后代逐步接受好的風 俗、博見多聞; )問題:依據材料三,分析孝文帝實施改革措施的目的是什么?設計意圖:通過分析材料,培育同學分析、概括才能,從而構建學問;同學出示史料,

12、歸納改 革措施,意在調動同學主體意識;合作探究 4:孝文帝改革的作用是什么?材料一 北魏時期的洛陽是一座繁華的都城,城內有很大的市場, 從四周來的商人聚集字這里,他們中有很多人說著夾雜鮮卑語的漢語,穿著和漢族一樣的服飾,溝通著來自不同地方的物品,在洛陽城定居下來,從事著商品買賣的活動;他們一改往日不尊老、養老的陋俗,老人得到了 子女的照料;從他們身上,已經看不出鮮卑族和漢族的區分了;材料二 孝文帝改革以后,南朝官員陳慶之出訪北方,目睹了洛陽的風貌,感嘆的說:以前以 為長江以北都是落后的異族風氣,現在才知道中原地區禮儀興盛,人才濟濟,難以言傳;問題:從材料中可以看出孝文帝的改革起到了什么作用?設

13、計意圖:用直觀的歷史史實更能較深同學懂得孝文帝改革所起到的作用;第三篇品人物感悟歷史合作溝通:我心目中的孝文帝 從小接受漢族先進文化熏陶的孝文帝,一心要破除鮮卑族落后的典章制度、生活陋俗,大刀闊 斧的進行了一場改革創新;通過本課對孝文帝的有關學習,說一說你心目中的孝文帝是一個怎 樣的人;同學分組爭論,溝通,發表自己的觀點;相關鏈接:對改革鮮卑族的舊俗,孝文帝不僅要求嚴格,也能以身作就;有一次,他在洛陽街 上見到有的婦女仍穿著鮮卑服,接批評尚書元澄沒有盡到職責;元澄說:“ 現在穿鮮卑服的人已 經不多了;” 孝文帝不滿的說: “ 你是不是想讓全城的人都仍穿鮮卑服?。俊?孝文帝帶頭娶漢族 大臣李沖的女兒做皇妃,他的女兒也嫁給漢族地主;他又為幾個弟弟娶漢族女子為妻;設計意圖:通過爭論溝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